《論語》十二章 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
《論語》十二章 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
《論語》十二章 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
《論語》十二章 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
《論語》十二章 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目標【基礎目標】我能借助課下注釋或查閱字典,疏通文意;我能夠以卡片或表格的形式歸納整理重點實詞與虛詞的含義與用法。【拓展目標】我能通過對內(nèi)容的闡釋分析,讀懂孔子所傳達的立身處世之道。【挑戰(zhàn)目標】我能通過舉例分析,揭示經(jīng)典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實意義。情境任務學校文學社將舉辦“尋文化之根,品諸子百家”讀書鑒賞會活動,每班要通過語文選必上第二單元的學習選派一名代表參加。學習任務1.深入了解先秦諸子百家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理解先秦諸子原典的思想價值和人文內(nèi)涵,進一步認識中華文明,自覺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2.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準確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掌握重點句法、詞法現(xiàn)象,

2、培養(yǎng)文言語感,探索文言文學習規(guī)律,提高語文讀寫水平。3.讀懂六篇經(jīng)典文本的基本內(nèi)涵,把握儒道墨三家的思想特點,學習儒家或雍容或峻急、道家或簡約或恣肆、墨家樸拙繁復的言說方式,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學習古人智慧,培養(yǎng)理性思辨精神。新課導入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xiàn)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論語就是其中的一部輝煌的巨著,它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對我國的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依舊光芒四射,熠熠生輝?,F(xiàn)在就讓我們懷著一種自豪的心情來研讀它的節(jié)選部分十二章。高二語文組壹預習檢測,篩選資格文

3、學常識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論語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成書于 ,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 體散文集,主要記錄了 ,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是論語的思想核心。據(jù)楊伯峻論語譯注統(tǒng)計,二十篇中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論“君子”的有八十六章,出現(xiàn)率最高詞是“仁”(109次),其次就是“君子”(107次)。丘仲尼春秋戰(zhàn)國時期語錄仁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文言知識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朝聞道君子喻于義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文勝質(zhì)則史士不可以不弘毅譬如平地雖覆一簣知者不惑天下歸仁焉敏:勤勉就:接近、靠近;正:匡正,端正 道:

4、道理、真理。喻:知曉,明白。賢:形作名,賢人,有賢德的人。內(nèi):方位名詞作狀語,在心里。史:虛飾,浮夸弘毅: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平地:填平洼地雖:雖然;簣:盛土的竹筐知:通“智”,智慧。 歸:稱贊,贊許 文言知識人而不仁如何請問其目請事斯語矣邇之事父而:如果怎樣呢 目:條目、細則事:從事,實踐事:侍奉任務一疏通文意,提煉概念活動1:疏通文意 請結(jié)合課下注釋口頭翻譯文章,圈畫并批注重點實詞、虛詞。活動1:疏通文意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1)就:靠近、看齊。(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5、3)正:匡正、端正??鬃诱f:“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保?)仁:仁德(2)如禮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當中一般插入代詞、名詞或其他詞語,意思是“把(對)怎么樣(怎么辦)”。禮,指各種禮節(jié)規(guī)范??鬃诱f:“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遵守禮儀有什么用?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禮樂有什么用?”活動1:疏通文意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道:學問、人生哲理孔子說:“早晨能夠得知真理,即使當晚死去,也沒有遺憾。”喻:通曉,

6、明白??鬃诱f:“君子懂得大義,小人懂得小利?!笨鬃诱f:“看見賢人就應該想著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毛病。”活動1:疏通文意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孔子說:“質(zhì)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zhì)樸就會虛浮,質(zhì)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辟|(zhì):質(zhì)樸。文:文飾。史:虛浮不實。彬彬:相雜適中的樣子。弘毅:志問遠大,意志堅強。弘。廣、大,這里指志向遠大。士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xiàn)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

7、嗎?奮斗終身,死而后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活動1:疏通文意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子罕)孔子說:“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又好比平整土地,雖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決心繼續(xù),還是要自己去干的。”未成一簣(kui):只差一筐土沒有成功。簣,盛土的竹筐。止,吾止也:停下來。是我自己停下來的。平地:填平洼地孔子說:“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憂愁,勇敢的人不畏懼?!敝和腔顒?:疏通文意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

8、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克已復禮:約束自我,使言行歸復于先王之禮。一日:一旦。歸:稱贊。稱許。目:條目,細則。事:實踐。從事。顏淵問什么是仁??鬃诱f:“約束自己,使言語和行動歸復于先王之禮,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些,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有仁德。實行仁德要靠自己,難道是靠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仁德的具體途徑。”孔子說:“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事不聽,不合禮的事不言,不合禮的事不做?!鳖仠Y說:“我雖然不聰敏,請讓我踐行這些話。” 在閱讀和翻譯的基礎上,根據(jù)下面的提示,概括文章內(nèi)容,梳理文章結(jié)構(gòu)

9、,并填出空缺部分。章節(jié)內(nèi)容章節(jié)內(nèi)容17任重道遠2追求仁德839有智仁勇4重義輕利10克己復禮5見賢思齊11612詩育教化活動2:提煉概念章節(jié)內(nèi)容章節(jié)內(nèi)容1安貧樂道7任重道遠(勇于擔當)2追求仁德8不功虧一簣(持之以恒)3朝聞夕死(追求真理)9有智仁勇4重義輕利10克己復禮(自我約束)5見賢思齊(自我反?。?1推己及人6文質(zhì)彬彬(表里如一)12詩育教化(養(yǎng)德增智)活動2:提煉概念章節(jié)主要觀點說理方法第一章安貧樂道,就有道而正(謹言慎行)道理論證第二章禮、樂以仁為基礎(重視仁德)道理、假設第三章執(zhí)著追求“道(真理)” (追求真理)道理論證第四章君子重義輕利(重義輕利)對比論證第五章虛心學習(自我反

10、?。Ρ日撟C第六章文質(zhì)兼?zhèn)?,方為君子(表里如一)對比、道理第七章以仁為己任,意志堅強(勇于擔當)道理論證第八章不半途而廢,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比喻論證第九章智、仁、勇(完美人格)舉例論證第十章克己復禮為仁(自我約束)道理論證第11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愛之心)道理論證第12章詩的社會功用(養(yǎng)德增智)舉例論證論證方法任務二梳理觀點,明確哲思活動3:品讀探究 小組選擇十二章中的某一則,品讀探究。1、“品”前要有讀1位代表朗讀2、“品”前要有譯1位代表翻譯3、“品”后要有思1位代表解析 你們組讀了這一則之后,提取出什么觀點?你們組又是如何理解這一觀點的?注意:觀點要明確清晰;論證要簡潔有力;結(jié)合現(xiàn)

11、實經(jīng)驗下一小組對上一組的解析做點評(好在哪?哪里不完善?質(zhì)疑?)君子仁外在形象內(nèi)在品質(zhì)活動3:品讀探究 孔子把這所有的道德規(guī)范集于一體,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這個體系有一個核心? 仁者愛人 為仁由己總結(jié)其一是論語的可讀性。論語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輯錄,從日常對話,行為舉止等小事中,人生道理蘊藉其中,讀來只覺得回味悠長,余味無窮。但它又絕不僅僅是簡單說明一個道理,和淺顯的伊索寓言形成鮮明對比,論語適合任意年齡段的人去讀,而且不同的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會得到不同的感悟。例如讀“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兒時懂得是同行三個人中必定有一個人是我的老師,青年讀來,可能理解為人人皆有所長有所短,暮年時再

12、讀,可能又有了幾分世事感慨,不拘泥于這句話了。我們?yōu)槭裁催€要學論語?總結(jié)其二是論語的實用性。人生千百年來不斷重復循環(huán),很多教訓只要翻開歷史就會看到,書中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學習態(tài)度,是“人不知而不慍”的寬容,是曾子“吾日三省”的發(fā)人深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處世,是“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的孝道,等等。在今天,我們國家的“和而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哪一個不與論語有著莫大的聯(lián)系呢!我們?yōu)槭裁催€要學論語?總結(jié)其三是論語的象征性。書中的亙古流傳的話語,由古至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炎黃子孫的血液里流淌著,傳遞著。論語不僅是一本含義豐富的書,更是一種象征,看到它,想到

13、中華文化,讀了它,感悟文化力量。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在這個娛樂化的社會,在這個發(fā)展與人民需求有矛盾的社會,在這個呼喚文化復興的社會,我們需要讀論語來安慰浮躁的心,來升華來感悟自我,來助力文化復興。我們?yōu)槭裁催€要學論語?人格是人的精神屬性而非生理屬性,是人的超動物屬性而非動物屬性。只有在食、色之上另有追求,另有堅持,另有作為,才談得上人格。儒家提倡的“以仁為人”就是對超越生理需要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的高度抽象。實際上,“君子”的人格要求和顯現(xiàn)就是“仁”的人格化??鬃訉Α熬印钡木辰缫?guī)定非常高,僅次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圣人”。論語述而:“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他認為,真正的“君子”必須在“文”“質(zhì)”之間配合得恰到好處。他說:“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保ㄕ撜Z雍也)所謂“文”,指作為歷史成果而保存的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