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方案_第1頁
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方案_第2頁
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方案_第3頁
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方案_第4頁
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解讀1編輯版pppt 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1編主要內容指南出臺背景肺炎支原體是什么?臨床特點診斷及鑒別診斷抗菌藥的選擇激素及丙球的應用預后2編輯版pppt主要內容指南出臺背景2編輯版pppt指南出臺背景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ommunity - acquired pneumoma,CAP)的重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體肺炎占住院兒童CAP的10%40% ,是兒科醫(yī)師廣泛關注的臨床問題。3編輯版pppt指南出臺背景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MP是什么?MP屬

2、于柔膜體綱,支原體屬,革蘭染色陰性難以用光學顯微鏡觀察,電鏡下觀察由3層膜結構組成,內外層為蛋白質及多糖,中層為含膽固醇的脂質成分,形態(tài)結構不對稱4編輯版ppptMP是什么?MP屬于柔膜體綱,支原體屬,革蘭染色陰性4編輯版MP是什么?MP直徑為25 um,是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缺乏細胞壁,對作用于細胞壁的抗菌藥物(如青霉素與頭孢菌素類 )固有耐藥。不同抗生素的作用機制: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等)、與細胞膜相互作用(多粘菌素、制霉菌素、兩性霉素B等 )、干擾蛋白質的合成(氨基糖苷類、四環(huán)素類和氯霉素等)、抑制核酸的轉錄和復制抑制(大環(huán)內酯類等)。 5編輯版ppptMP是什么?

3、MP直徑為25 um,是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MP致病機制直接損傷: 黏附于上皮細胞表面,抵抗黏膜纖毛的清除和吞噬細胞的吞噬;間接損傷:合成過氧化氫,分泌社區(qū)獲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綜合征(CARDS)毒素免疫因素:固有免疫及適應性免疫6編輯版ppptMP致病機制直接損傷: 黏附于上皮細胞表面,抵抗黏膜纖毛的流行病學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潛伏期1-3周,潛伏期內至癥狀緩解數周均有傳染性??砂l(fā)生在任何季節(jié),北方地區(qū)秋冬季多見,南方地區(qū)則是夏秋季節(jié)高發(fā)。好發(fā)于學齡期兒童:5歲以下MP進入體內不一定均會出現感染癥狀7編輯版pppt流行病學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潛伏期1-3周,潛伏期內至癥狀臨床表現以發(fā)熱和咳

4、嗽為主要表現。病初大多呈陣發(fā)性干咳,少數有黏痰,偶有痰中帶血絲,咳嗽會逐漸加劇,個別患兒可出現百日咳樣痙咳,病程可持續(xù)2周甚至更長多數患兒精神狀況良好,而嬰幼兒癥狀相對較重,可出現喘息或呼吸困難。年長兒肺部濕噦音出現相對較晚,可有肺部實變體征。可合并胸腔積液和肺不張、縱隔積氣和氣胸、壞死性肺炎、呼吸窘迫等。8編輯版pppt臨床表現以發(fā)熱和咳嗽為主要表現。8編輯版pppt9編輯版pppt9編輯版pppt其他系統(tǒng)表現大約25%出現皮膚、黏膜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多系統(tǒng)。起病2d至數周內出現10編輯版pppt其他系統(tǒng)表現大約25%出現皮膚、黏膜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血液系其他系

5、統(tǒng)表現皮膚、黏膜損傷常見,表現多樣,斑丘疹多見,重者表現為斯一瓊綜合征(Stevens -Johnson syndrome)。黏膜損傷通常累及口腔、結膜和泌尿道,可表現為水泡、糜爛和潰瘍。 心血管系統(tǒng)受累亦較常見,多為心肌損害,也可引起心內膜炎及心包炎、血管炎,可出現胸悶、頭暈、心悸、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癥狀。11編輯版pppt其他系統(tǒng)表現皮膚、黏膜損傷常見,表現多樣,斑丘疹多見,重者其他系統(tǒng)表現血液系統(tǒng)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常見,其他還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單核細胞增多癥、噬血細胞綜合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MP感染還可導致肺、腦、脾臟等器官及外周動脈的栓塞。神經系統(tǒng)可有吉蘭一巴雷綜合征(Gu

6、illain Barre syndrome)、腦炎、腦膜炎、腦脊髓膜炎和梗阻性腦積水等表現。消化系統(tǒng)受累可引起肝大和肝功能障礙,少數患兒表現為胰腺炎。 12編輯版pppt其他系統(tǒng)表現血液系統(tǒng)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常見,其他還有血小其他系統(tǒng)表現其他尚有腎小球腎炎和IgA腎病、中耳炎、突發(fā)性耳聾、結膜炎、虹膜炎、葡萄膜炎、關節(jié)炎及橫紋肌溶解等。13編輯版pppt其他系統(tǒng)表現其他尚有腎小球腎炎和IgA腎病、中耳炎、突發(fā)性耳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 RMPP )是指MPP經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正規(guī)治療7d及以上,臨床征象加重、仍持續(xù)發(fā)熱、肺部影像學加重者年長兒多見,病情較重,發(fā)熱時間及住院時間長常表現持續(xù)

7、發(fā)熱、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等胸部影像學進行性加重,表現為肺部病灶范圍擴大、密度增高、胸腔積液,甚至有壞死性肺炎和肺膿腫。容易累及其他系統(tǒng),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礙。14編輯版pppt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 RMPP )是指MPP經大環(huán)內酯類抗總結重癥支原體肺炎可有以下表現:(1) 壞死性肺炎改變;(2) 肺大葉實變伴中至大量胸腔積液;(3)影響呼吸功能或合并其它系統(tǒng)功能障礙;(4) 合并閉塞性支氣管炎;(5) 合并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6) 起病急、 癥狀重、 肺大葉實變, 對單一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反應不佳。15編輯版pppt總結重癥支原體肺炎可有以下表現:(1) 壞死性肺炎改變;(2影像學表現

8、胸部X線檢查可表現以下4種類型:(1)與小葉性肺炎相似的點狀或小斑片狀浸潤影;(2)與病毒性肺炎類似的間質性改變;(3)與細菌性肺炎相似的節(jié)段性或大葉性實質浸潤影;(4)單純的肺門淋巴結腫大型。嬰幼兒多表現為間質病變或散在斑片狀陰影,年長兒則以肺實變及胸腔積液多見16編輯版pppt影像學表現胸部X線檢查可表現以下4種類型:16編輯版ppp17編輯版pppt17編輯版pppt胸部CT可表現為結節(jié)狀或小斑片狀影、磨玻璃影、支氣管壁增厚、馬賽克征、樹芽征、支氣管充氣征、支氣管擴張、淋巴結大、胸腔積液等。部分MPP可表現為壞死性肺炎。18編輯版pppt胸部CT可表現為結節(jié)狀或小斑片狀影、磨玻璃影、支氣

9、管壁增厚、19編輯版pppt19編輯版pppt肺實變較間質病變吸收慢,合并混合感染時吸收亦慢。一般在4周時大部分吸收,8周時完全吸收;也有癥狀消失1年后胸部X線才完全恢復的報道。20編輯版pppt肺實變較間質病變吸收慢,合并混合感染時吸收亦慢。一般在4周時實驗室診斷病原學診斷:從肺炎患兒咽喉、鼻咽部、胸水或體液中分離出MP是診斷MP感染的可靠標準血清學診斷包括特異性試驗(明膠顆粒凝集試驗(P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和非特異性試驗(冷凝集試驗(CA) )等。MP-Igm抗體核酸診斷:可用于早期診斷,包括RT-PCR技術,環(huán)介導的等溫擴增(LAMP)技術,RNA恒溫擴增實時熒光檢測

10、(SAT)技術等。但須注意區(qū)分攜帶狀態(tài),因為MP感染后1個月時其DNA的檢出率仍然高達50%,MP-DNA持續(xù)攜帶的中位數時間為7周,個別長達7個月之久21編輯版pppt實驗室診斷病原學診斷:21編輯版pppt實驗室診斷血氧飽和度測定:警惕低氧血癥外周血細胞計數:白細胞(WBC)計數多正常,重癥患兒的WBC計數可10109/L或4109/L。部分患兒出現血小板增多。C反應蛋白(CRP) :多明顯升高。血清乳酸脫氫酶(LDH)升高Coombs試驗陽性D-二聚體檢測降鈣素原(PCT)濃度:不能用以區(qū)分MP和非MP病原。22編輯版pppt實驗室診斷血氧飽和度測定:警惕低氧血癥22編輯版pppt重癥支

11、原體肺炎診斷標準在確診MPP基礎上,將符合下列標準中前3條中的任意2條和(或)后2條中任意1條作為重癥MPP的診斷標準:明顯氣促或心動過速(1歲,R50次/min,HR 150次/min;1-5歲, R40次/min,HR 140次/min; 5 歲, R30次/min,HR 120次/min )、伴或不伴有動脈血壓下降(收縮壓75mmHg)、三凹征及發(fā)紺等;有效應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1周以上無效(持續(xù)腋溫 38.5或肺部影像學無好轉甚至進展),或持續(xù)發(fā)熱時間超過10天以上;胸部影像學表現為大片狀陰影,占據一個肺段或肺葉以上范圍,可累及單葉或多葉病變;出現胸腔積液、肺不張、壞死性肺炎/肺膿腫等肺

12、內并發(fā)癥;出現嚴重低氧血癥(PaO2 60mmHg)或合并其他功能嚴重損害(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心力衰竭、心肌炎、消化道出血、明顯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23編輯版pppt重癥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在確診MPP基礎上,將符合下列標準中前治療治療原則MPP 一般治療和對癥治療同兒童CAP。普通MPP采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治療耐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者:可以考慮其他抗菌藥物。RMPP和重癥MPP:可能需要加用糖皮質激素及支氣管鏡治療。24編輯版pppt治療治療原則24編輯版pppt抗MP治療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首選第1代紅霉素,第2代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羅紅霉素;第3代酮內酯類如泰利霉素、塞紅霉素阿奇霉素每

13、日僅需1次,10 mg (kgd),輕癥3d為1個療程,重癥可連用57 d,4d后可重復第2個療程,但對嬰兒,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靜脈制劑的使用要慎重紅霉素:10-15 mg/ (kg次),q12 h,療程10 14 d,個別嚴重者可適當延長。停藥指征:應以臨床癥狀、影像學表現以及炎性指標決定,不宜以肺部實變完全吸收和抗體陰性或MP-DNA轉陰作為停藥指征。25編輯版pppt抗MP治療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首選第1代紅霉素,第2代阿奇非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的耐藥者。四環(huán)素類包括多西環(huán)素、米諾環(huán)素(美滿霉素)、替加環(huán)素等,可能使牙齒發(fā)黃或牙釉質發(fā)育不良等不良反應,應用于8歲以上患

14、兒。喹諾酮類抗生素對MP有抑制作用,可能對骨骼發(fā)育產生不良影響,18歲以下兒童使用受到限制。環(huán)丙沙星或莫西沙星治療26編輯版pppt非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對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藥物的耐藥者。26編輯版混合感染的治療MP對呼吸道黏膜上皮完整性的破壞可能為其他病原的繼發(fā)感染創(chuàng)造條件。若有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證據,則參照CAP指南選擇聯用其他抗菌藥物。對RMMP患兒避免盲目聯合使用其他抗菌藥物。27編輯版pppt混合感染的治療MP對呼吸道黏膜上皮完整性的破壞可能為其他病糖皮質激素普通MPP無需常規(guī)使用急性起病、發(fā)展迅速且病情嚴重,尤其是RMPP可考慮使用全身糖皮質激素。常規(guī)劑量與短療程:甲潑尼龍1-2 mg

15、/ (kgd),療程35 d。如持續(xù)高熱大于7d、CRP110 mg/L,白細胞分類中性粒細胞0. 78,血清LDH478 IU/L,血清鐵蛋白328 g/L及肺CT提示整葉致密影,可能預示常規(guī)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效果不佳 吸入糖皮質激素:MPP急性期如有明顯咳嗽、喘息,胸部X線顯示肺部有明顯炎性反應及肺不張時可應用,療程l3周。28編輯版pppt糖皮質激素普通MPP無需常規(guī)使用28編輯版pppt丙種球蛋白常規(guī)推薦用于普通MPP的治療應用指征:合并中樞神經系統(tǒng)病變、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用法:一般采用1g(kgd),12 d。29編輯版pppt丙種球蛋白常規(guī)推薦

16、用于普通MPP的治療29編輯版pppt其他兒科軟式支氣管鏡術肺內外并發(fā)癥的治療30編輯版pppt其他兒科軟式支氣管鏡術30編輯版pppt預后多數MPP患兒預后良好,而重癥及RMPP患兒可遺留肺結構和或功能損害,需進行長期隨訪。MPP可引起感染后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單側透明肺、閉塞性細支氣管炎伴機化性肺炎、肺纖維化等。MPP在急性期后可出現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及哮喘。有其他系統(tǒng)累及的MPP患兒可能危及生命或遺留后遺癥。31編輯版pppt預后多數MPP患兒預后良好,而重癥及RMPP患兒可遺留肺結經驗總結(一)早期聯合抗感染治療。阿奇霉素(希舒美)加上廣譜抗生素應用。部分患兒有全身藥疹出現,切不可因此而改用或停用有效地抗感染治療。這樣反而會加重病情。(二)早期免疫抑制治療,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靜脈使用甲強龍),有效、可靠、安全,聯合阿奇霉素即可對該癥起到有效早期控制。(三)早期氣管鏡檢查并灌法治療,減輕氣道阻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