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0510_第1頁
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0510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精講班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與實務2019年一級建造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主講老師:李想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考情分析:單選題:2011(1),2013(1);多選題:2012(1);案例題:2010(1),2014(1),2015(1)。19年預測:1-2分(★)或者4-5分(★★★)。一、二建教材重復程度:90%。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教材內容:一、地質構造及地震二、邊坡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三、土質基坑工程地質問題分析1.地質問題:邊坡穩(wěn)定和基坑降排水。2.基坑施工中,為防止邊坡失穩(wěn),采取的措施有....3.降排水的目的有:4.降排水途徑:明排法和人工降水。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分值分布:(水利大數(shù)據(jù):李想)(考過14次,選擇題9次,案例題5次)一、地質構造及地震選擇題:2010(2),2012[10月](2),2013(2),2017(2);二、邊坡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選擇題:2011(2),2018(2),

||2012(1);三、土質基坑工程地質問題分析1.地質問題:邊坡穩(wěn)定和基坑降排水。2.基坑施工中,為防止邊坡失穩(wěn),采取的措施有....案例題:2014(2),2018(2),

||2014(1);3.降排水的目的有:4.降排水途徑:明排法和人工降水選擇題:2011(1),2013(1);案例題:2010(1),2015(1)。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導入-1,2014(1)3.4:背景:事件三:施工單位在圍堰施工完畢后,立即進行基坑初期排水,基坑初期水深為6.0m。開始排水的當天下午,基坑水位下降了2.0m,此時圍堰頂部在基坑側局部出現(xiàn)縱向裂縫,邊坡出現(xiàn)坍塌現(xiàn)象。施工單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處理完成并經(jīng)監(jiān)理單位同意后繼續(xù)進行后續(xù)工作。問題:4.根據(jù)事件三,基坑圍堰出現(xiàn)險情后,施工單位應采取哪些技術措施?答案:4.減緩邊坡坡度、設置邊坡護面、減小降水速度、基坑支護等。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導入-2,2015(1)1.3:背景:建筑物地基地層結構從上至下依次為淤泥質黏土、中粉質壤土、重粉質壤土、粉細砂、中粗砂等,其中粉細砂和中粗砂層為承壓含水層,承壓水位高于節(jié)制閘底板高程。節(jié)制閘基礎采用換填水泥土處理。泵站基坑最大開挖深度為10.5m,節(jié)制閘基坑最大開挖深度為6.0m(包括換土層厚度)。事件一:縱、橫向圍堰均采用土石結構。在基坑四周布置單排真空井點進行基坑降水。問題:3.事件一中基坑降水方案是否可行,為什么?你認為合適的降水方案是什么?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導入-2,2015(1)1.3:答案:3.不可行。因為粉細砂和中粗砂層滲透系數(shù)較大,地基承壓含水層水頭較高(承壓水位高于節(jié)制閘底板高程),因此不宜采用單排真空井點降水。宜采用管井降水方案。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一、地質構造及地震①地形地貌;②地層(按成因分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及巖性(分巖基和土基);③地質構造(傾斜、褶皺、斷裂三種)及地震;④水文地質;⑤物理地質現(xiàn)象(如風化、卸荷、崩塌、滑坡等);⑥巖(土)體物理力學性質;⑦天然建筑材料等。斷裂斷層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一、地質構造及地震

地質構造指由于地球內部動力引起組成巖石圈物質機械運動而遺留下來的形態(tài),是構造運動在巖石圈中留下的行跡。地質構造按構造形態(tài)可分為傾斜構造、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三種類型。(二建教材圖片)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一、地質構造及地震傾斜構造經(jīng)構造變動,水平狀態(tài)巖層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傾斜巖層,稱為傾斜構造。當這種變形極微弱時,巖層往往保留了原始的水平狀態(tài),也稱為水平構造,一般發(fā)育于地殼運動影響輕微、大面積均勻隆起或凹陷的地區(qū)。褶皺構造褶皺構造指組成地殼的巖層受構造應力作用,使巖層形成一系列波狀彎曲而未喪失其連續(xù)性的構造,其基本類型包括背斜和向斜兩種。斷裂構造斷裂構造指巖層在構造應力作用下,巖層沿著一定方向產(chǎn)生機械破裂,失去連續(xù)性和完整性,可分為節(jié)理、劈理、斷層三類。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一、地質構造及地震地震一般可分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兩類。對于天然地震按成因可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指由人類活動誘發(fā)的地面震動,如爆破、隕石墜落、水庫蓄水等。據(jù)目前統(tǒng)計,全世界因蓄水誘發(fā)地震的水庫有110多座。因此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階段預測可能發(fā)生水庫誘發(fā)地震時,應對可能性較大的地段進行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論證,校核可能發(fā)震庫段的誘震條件,預測發(fā)震地段、類型和發(fā)震強度,并對工程建筑物影響作出評價。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二、邊坡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1.邊坡變形破壞的類型和特征常見的邊坡變形破壞主要有松弛張裂、蠕變、崩塌、滑坡四種類型。(2011(2)、2018(2)考點)此外尚有塌滑、錯落、傾倒等過渡類型,另外泥石流也是一種邊坡破壞的類型。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二、邊坡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1.邊坡變形破壞的類型和特征松弛張裂:產(chǎn)生近似平行于邊坡的拉張裂隙,一般稱為邊坡卸荷裂隙。蠕變:發(fā)生長期緩慢的塑性變形的現(xiàn)象,有表層蠕動和深層蠕動兩種類型。崩塌:是指較陡邊坡上的巖(土)體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于坡腳的地質現(xiàn)象。有巖崩和土崩?;拢菏侵高吰聨r(土)體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貫通的剪切破壞面發(fā)生滑動破壞的現(xiàn)象,稱為滑坡。分布最廣、危害最大。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二、邊坡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1.邊坡變形破壞的類型和特征上節(jié)PPT2.影響邊坡穩(wěn)定的因素地形地貌條件的影響;巖土類型和性質的影響;地質構造和巖體結構的影響;水的影響;其他因素的影響,包括風化因素、人工挖掘、振動、地震等。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例題:1.2018(2)-22.水利水電工程中常見的邊坡變形破壞類型主要有(

)等。A.接觸沖刷B.接觸流土C.崩塌D.松弛張裂E.蠕動變形答案:CDE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三、土質基坑工程地質問題分析1.地質問題:地質問題:邊坡穩(wěn)定和基坑降排水。---------------------------------------------------2.邊坡失穩(wěn)措施:基坑施工中,為防止邊坡失穩(wěn),保證施工安全,采取的措施有:設置合理坡度、設置邊坡護面、基坑支護、降低地下水位等。(2014(1)案例)---------------------------------------------------3.降排水的目的有:增加邊坡的穩(wěn)定性;對于細砂和粉砂土層的邊坡,防止流砂和管涌的發(fā)生;對下臥承壓含水層的黏性土基坑,防止基坑底部隆起;保持基坑土體干燥,方便施工。

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導入-1,2014(1)3.4:背景:事件三:施工單位在圍堰施工完畢后,立即進行基坑初期排水,基坑初期水深為6.0m。開始排水的當天下午,基坑水位下降了2.0m,此時圍堰頂部在基坑側局部出現(xiàn)縱向裂縫,邊坡出現(xiàn)坍塌現(xiàn)象。施工單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處理完成并經(jīng)監(jiān)理單位同意后繼續(xù)進行后續(xù)工作。問題:4.根據(jù)事件三,基坑圍堰出現(xiàn)險情后,施工單位應采取哪些技術措施?答案:4.減緩邊坡坡度、設置邊坡護面、減小降水速度、基坑支護等。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三、土質基坑工程地質問題分析4.降排水途徑:明排法和人工降水。其中,人工降水經(jīng)常采用輕型井點或管井井點降水方式。

(1)明排法(2)輕型井點(3)管井降水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三、土質基坑工程地質問題分析(1)明排法的適用條件:不易產(chǎn)生流砂、流土、潛蝕、管涌、淘空、塌陷等現(xiàn)象的黏性土、砂土、碎石土的地層;

基坑地下水位超出基礎底板或洞底標高不大于2.0m。(2)輕型井點降水的適用條件:黏土、粉質黏土、粉土的地層;

基坑邊坡不穩(wěn),易產(chǎn)生流土、流砂、管涌等現(xiàn)象;

地下水位埋藏小于6.0m,宜用單級真空點井;

當大于6.0m時,場地條件有限宜用噴射點井、接力點井;場地條件允許宜用多級點井。(3)管井降水適用條件第四系含水層厚度大于5.0m;含水層滲透系數(shù)k宜大于1.0m/d。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1)明排法的適用條件:

不易產(chǎn)生流砂、流土、潛蝕、管涌、淘空、塌陷等現(xiàn)象的黏性土、砂土、碎石土的地層;

基坑地下水位超出基礎底板或洞底標高不大于2.0m。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2)輕型井點降水的適用條件:

黏土、粉質黏土、粉土的地層;

基坑邊坡不穩(wěn),易產(chǎn)生流土、流砂、管涌等現(xiàn)象;

地下水位埋藏小于6.0m,宜用單級真空點井;

當大于6.0m時,場地條件有限宜用噴射點井、接力點井;場地條件允許宜用多級點井。

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3)管井降水適用條件第四系含水層厚度大于5.0m;含水層滲透系數(shù)k宜大于1.0m/d。(2010(1)、2015(1)案例)

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例題:1.2013(1)-5.對于滲透系數(shù)大、地下水豐富的軟土地基,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宜采用()。A.管井法 B.真空井點法C.噴射井點法 D.電滲井點法答案:A1F411013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導入-2,2015(1)1.3:背景:建筑物地基地層結構從上至下依次為淤泥質黏土、中粉質壤土、重粉質壤土、粉細砂、中粗砂等,其中粉細砂和中粗砂層為承壓含水層,承壓水位高于節(jié)制閘底板高程。節(jié)制閘基礎采用換填水泥土處理。泵站基坑最大開挖深度為10.5m,節(jié)制閘基坑最大開挖深度為6.0m(包括換土層厚度)。事件一:縱、橫向圍堰均采用土石結構。在基坑四周布置單排真空井點進行基坑降水。問題:3.事件一中基坑降水方案是否可行,為什么?你認為合適的降水方案是什么?1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