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小學全級科學匯總知識點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上冊〕一、填空:46分,每空2分1.細菌、病毒都需要顯微鏡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他們稱作〔微生物〕。2.在適宜溫度下,〔乳酸菌〕會使牛奶發(fā)酵成酸奶。3.青霉分泌出來的*種物質(zhì)能殺死細菌,這種物質(zhì)叫做〔青霉素〕。4.食品在〔溫暖〕和〔潮濕〕的情況下,最易發(fā)霉。5.〔細胞〕是構成物體的根本單位,也是根本單位的〔功能〕單位。6.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在顯微鏡下發(fā)現(xiàn)了一種微小的生命體叫〔微生物〕7.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發(fā)現(xiàn)的一種抗生素藥物叫〔青霉素〕。8.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羅伯特.胡克發(fā)現(xiàn)了構成生命體最根本的東西是〔細胞〕。9.細胞的構造是多種多樣的,有〔球〕體、〔多面〕體和〔紡錘〕體〔柱狀〕體四種。10.細胞分裂通常分為〔核分裂〕和〔胞質(zhì)分裂〕兩種。11.細菌吃食物、體積小、繁殖快,一般有〔桿菌〕菌、〔球菌〕菌和〔螺旋菌〕菌三種形態(tài)。12.日常生活中霉種類繁多,形狀有絨毛狀、〔蛛網(wǎng)狀〕狀、棉絮狀等,常見的顏色有青綠色、〔黃〕色、〔黑〕色、〔白〕色。二、判斷:對的在〔〕中打√,錯的打×。12分每空2分。1.在空氣中、水中、地下、動植物和人體中,都有微生物?!病獭?.大多數(shù)細菌對人體是有害的。〔×〕3.電冰箱能保鮮食物,主要是利用它產(chǎn)生較冷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使食物容易發(fā)霉的條件?!病獭?.只要服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地治療因病毒導致的疾病?!病痢?.生命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獭?.注射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方法?!病獭橙?、簡答題:1.細胞與生命體有什么關系?〔10分〕答:〔1〕生命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它是構成生物體的根本單位,也是功能單位;〔2〕生物體的生長發(fā)育過程就是細胞的生長發(fā)育過程;〔3〕生物體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細胞衰老、死亡引起的。2.防止食品發(fā)霉的方法有哪些?〔10分〕答:〔1〕真空包裝;〔2〕放枯燥劑;〔3〕低溫保存;〔4〕太陽暴曬。3.傷口化膿是怎么回事?(12分)答:當人體遇到病菌入侵時,白細胞便會與病菌展開激戰(zhàn)。在消滅這些入侵者時,白細胞也會有很大傷亡,"膿〞就是死亡的白細胞和病菌的尸體。4.減少致病細菌傳播的方法有哪些?〔10分〕答:(1)捂住鼻子打噴嚏;(2)用熱水沖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一、填空:57分,每空1.5分1.古代人認為地球的形狀是〔平的〕。2.地球外表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濕地〕、〔峽谷沙漠〕、〔海洋和島嶼〕五種根本特征。3."滄海變桑田〞是〔地表〕發(fā)生的變化,引起地表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地層運動和填海造陸〕。4巖石在晝夜、冬夏冷暖反復的變化會發(fā)生〔破碎〕的變化,這一變化叫〔風化〕。5.地球儀上顏色的區(qū)分:藍顏色表示〔水〕,綠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黃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6.科學家把地球外表薄薄的一層叫做〔地殼〕,它主要由〔巖石〕組成;把地球中心局部叫做〔地核〕;把地殼和地核之間的局部叫做〔地?!场?.火山帶位于〔地核〕和〔地?!持虚g厚度約為〔2900〕千米的地幔。8.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9.石林是〔風〕、〔流水〕、碳酸鹽石材分解的共同作用形成的。10.海岸邊的礁石是由于受到〔海浪的沖擊〕形成的;風蝕主要是強風對巖石的(摩擦)作用形成的;巖石被(風)、(水)、冰或重力磨蝕、(搬運)的過程叫侵蝕。11.第一個用實踐證明腳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學家是〔麥哲倫〕。12.目前人類在探地工作中到達的最深深度是〔14〕千米。13.產(chǎn)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殼的運動〕運動。14.世界上第一臺地震儀是我國古代出色的科學家〔*衡〕創(chuàng)造的。15.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fā)生了兩次大地震,一次是1976年**省〔**市〕的7.8級地震,另一次是2008年5月12日發(fā)生在**省〔汶川〕的8級地震。二、簡答題1.我國的地勢特征是怎樣的?〔8分〕答:我國地勢上下起伏的特點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2.地震是怎樣形成的?〔8分〕答:地震就是地動,是地球外表的震動。是地球外表巖層相互擠壓發(fā)生褶皺,因褶皺突然斷裂引起大地劇烈的震動。3.喜馬拉雅山脈在億萬年前是什么樣的?(8分)答:喜馬拉雅山脈在億萬年是海洋。依據(jù)有兩點:一是地殼運動,海陸變遷;二是喜馬拉雅山上發(fā)現(xiàn)的魚、海藻、海螺等海洋化石。4.地震降臨時怎么辦?〔8分〕答:〔1〕在家中假設遇地震要立即躲在床下、桌子下、或墻角下,要及時關掉電源、煤氣、熄滅火爐,千萬不要往外跑。高層住戶向下轉(zhuǎn)移時,千萬不能跳樓,也不能乘電梯,可利用兩次地震之間的間隙,迅速撤離。(2)在公共場所活動時,要立即停頓活動,迅速躲在排椅下面、舞臺下、樂池里,不能擁擠,不要慌亂,待地震停頓后,迅速撤離公共場所,轉(zhuǎn)移到空曠、開闊地帶。5.地球外表千姿百態(tài)的形態(tài)是怎樣形成的?〔3分〕答:地球外表千姿百態(tài)的形態(tài)是地由于風吹日曬、雨水沖刷、生物破壞等大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的。6.地震前有哪些預兆?〔8分〕答:〔1〕動物異常:大白天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魚塘里的魚一反常態(tài)跳出水面,主人再三打罵的家犬無論怎樣都不肯回家……〔2〕地下水異常:平常安靜的地下水會冒出氣泡,且有渾濁現(xiàn)象等。第三單元物質(zhì)在變化一、填空:60分,每空1.5分1.水和金屬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它們都有三種狀態(tài)分別是〔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2.固體蠟燭加熱隨溫度升高而變成〔流動的液體〕,溫度降低冷卻后又變成了〔固體〕,繼續(xù)升溫蠟又會變成(氣態(tài))。3.鐵生銹是一種常見〔現(xiàn)象〕4.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zhì)〕。它又松又軟,特別容易〔吸收水分〕,使鐵爛得更快,一塊鐵完全生銹后,體積可脹大〔8〕倍。鐵銹的特點是〔紅褐〕色,〔不〕導電。5.鐵生銹的原因與〔空氣〕和(水)有關。6.鐵生銹是〔化學〕變化。7.建筑工地鋼鐵最容易生銹,主要原因是〔露天堆放〕,加上〔下雨〕加快了鋼鐵的銹蝕。8.水果里含有各種各樣的〔有機酸〕,吃起來有酸味,但消化后大多氧化成〔堿性〕食物。9.草莓有不能氧化代謝的有機酸,會使體液的酸度增加,屬于〔酸性〕食品。10.從理論上講,蔬菜中西紅柿、馬鈴薯、菠菜等都含有〔草酸〕,人食用亦會發(fā)生〔堿性中毒〕,但因人類自生就有大量〔胃酸〕中和,能消化蛋白質(zhì),所以不易發(fā)生堿性中毒。11.蔬菜中的有機酸主要有〔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草酸)四種。12.灰漿和水泥是用〔堿性〕的氧化鈣和氫氧化鈣制取的。13.烘烤食品時,面團中的小蘇打和酸反響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產(chǎn)生的氣泡使面包、餅干、蛋糕變得光亮、松軟和美味。14.石芯試紙是一種〔指示劑〕。醋和檸檬汁能使藍色的石芯試紙變〔紅〕。15.許多食物中都含有〔維生素〕,它們都是酸。16.綠色植物的葉子中含有〔葉酸〕,它是安康細胞生長所必須的。17.變質(zhì)的牛奶是酸性的,雖然酸味是酸的共性,但不能由此來鑒定酸奶就是〔酸〕。18.胃酸過多時,可以服用堿性藥品〔胃舒平〕以中和胃里過多的酸。19.洗衣服的原理包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其中,水沖走衣服外表的灰塵和泥土屬于〔物理〕變化,清出油污屬于〔化學〕變化。20.洗衣服的原理:不管選用哪種洗滌用品和采用不同的洗滌方法,都是為了使〔污物〕發(fā)生變化,溶解在水中,到達去污的目的。21.酸堿指示劑是英國著名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創(chuàng)造的。二.判斷:對的在〔〕中打√,錯的打×10分每空1分。1.水的三態(tài)變化中沒有生成新的物質(zhì)。〔√〕2.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質(zhì)都是在不斷變化的。〔√〕3.使甘藍水變紅的物質(zhì)是堿性物質(zhì)?!病痢?.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滌用品清洗〔√〕。5.紫甘藍水是指示劑?!病獭?.酸堿指示劑是英國著名化學家羅伯特.胡克創(chuàng)造的?!病痢?.變質(zhì)的牛奶是酸性物質(zhì)?!病痢?.草莓是堿性食品?!病痢?0.生雞蛋變成熟雞蛋,面粉做成饅頭,鐵水變成鋼錠,水的三態(tài)變化,壓扁飲料罐,白糖加熱融化屬于化學變化?!病痢?1.楓葉變黃、火柴燃燒、鹽酸滴在石灰石上、雞蛋浸泡在白醋中、堿中參加白醋、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將白糖加熱至焦黑屬于化學變化?!病獭橙?、簡答:〔30分〕1.加熱蠟燭的形態(tài)與點燃蠟燭的有什么區(qū)別?〔6分〕答:〔1〕固體蠟燭加熱隨溫度升高而變成流動的液體,溫度降低冷卻后又變成了固體,繼續(xù)升溫蠟又會變成氣態(tài)。〔2〕點燃后的蠟燭蠟油支持了燃燒,發(fā)光發(fā)熱,并有二氧化碳氣體和水生成。2.物質(zhì)變化的兩大類別有哪些?〔6分〕答:〔1〕物理變化:物質(zhì)變化只有形態(tài)的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物質(zhì)變化過程中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有顏色改變、有沉淀或氣泡生成、有發(fā)光發(fā)熱等現(xiàn)象。3.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有哪些?〔4分〕答:噴漆、渡不銹金屬、擦去水分、覆蓋搪瓷、制成不銹鋼。4.鐵片和鐵銹有什么區(qū)別?〔6分〕答:(1)鐵片灰白色有韌性,無空隙外表較光滑,具有金屬光澤,能導電,磁鐵能吸引。(2)鐵銹紅褐色較脆,外表粗糙有空隙,無光澤,不導電,磁鐵不吸引。5酸有哪些的特性?〔2分〕答:酸是有酸味的物質(zhì),能和金屬、碳酸鹽等反響,能使藍色石芯試紙變紅。6.樹葉為什么會變黃?〔6分〕答:樹葉中含有葉綠素、葉黃素、花青素、胡蘿卜素等天然色素,樹葉的顏色是由這些色素的含量和比列的不同而造成的。春夏時節(jié),葉綠素的含量較大,而葉黃素、胡蘿卜素的含量遠遠低于葉綠素,因而他們的顏色不能顯現(xiàn),葉片呈綠色。到了秋天,氣溫降低,光照變?nèi)酰~綠素合成受阻,又加上葉黃素、胡蘿卜素較穩(wěn)定,因此樹葉就變黃了。第四單元探索宇宙一、填空:56分〔每空1分〕。1.月球的直徑是〔3476〕千米,是地球直徑的〔1/4〕,質(zhì)量是地球的〔1/80〕,引力只是地球的〔1/6〕。2.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是由于來自宇宙的〔流星〕和〔隕石〕撞擊而形成的。3.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液態(tài)的〔水〕;月球外表溫差很大,白天最高可達〔100℃〕,夜間最低可降至零下〔170℃〕。4.迄今為止,人類登陸的外星球只有〔金星〕。5.月球繞著〔地球〕公轉(zhuǎn),地球在〔自轉(zhuǎn)〕的同時又繞著太陽〔公轉(zhuǎn)〕,公轉(zhuǎn)一周的時間為〔一年〕。6.太陽并不總是直射赤道,因為地球繞太陽旋轉(zhuǎn)時,稍稍有些〔傾斜〕。7.當太陽的折射點照在地球斜向太陽的半球上時,該半球處于〔夏季〕,另一半就處于〔冬季〕。8.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zhuǎn)〕有關,晝夜的形成與地球的〔自轉(zhuǎn)〕有關。9.在太陽系中,〔行星〕圍繞恒星運轉(zhuǎn),衛(wèi)星圍繞〔行星〕運轉(zhuǎn)。目前,我們太陽系中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50多顆〔衛(wèi)星〕,無數(shù)的小行星、彗星等。10.平時人們所說的啟明星實際就叫〔金星〕;距地球最近的星球是〔月球〕;距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11.像太陽這樣發(fā)光的天體叫做〔恒星〕,像地球這樣自己不發(fā)光,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叫〔行星〕,圍繞地球運行的天體做〔衛(wèi)星〕。12.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宇宙空間的英雄是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13.2003年10月15日,我國"神舟5號〞載人飛船首次發(fā)射成功,首位宇航員是〔楊利偉〕。14.人們把星空分成〔88〕個區(qū)域,稱為星座。每個星座中的恒星可連成不同的圖形,古代人發(fā)揮想象,常用神話中的〔人物〕或〔動物〕為星座命名。15.(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局部,春季黃昏后是觀察北斗七星的最正確時間?!脖睒O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16.銀河,我國民間又稱"〔天河〕〞。它們看起來像一條白茫茫的亮帶,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劃開整個天空.17.銀河系中像太陽一樣的恒星有〔2000〕多億顆,〔太陽〕是距我們最近的恒星。18.距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雖然它與水星相比離太陽更遠,但它的外表溫度卻更高。19.〔火星〕與地球有些相似,白天有明亮的〔天空〕、薄云、朝露和輕微的霜凍,但要比地球上〔冷〕得多。20.已有〔兩種〕太空探測器飛出我們的太陽系,其中一個帶著人類的(照片)和(地圖)。二、簡答題44分。1.太陽系的天體是怎樣運行的?〔6分〕答:月球繞著地球公轉(zhuǎn),地球在自轉(zhuǎn)的同時又繞著太陽公轉(zhuǎn),所有行星都圍繞太陽沿逆時針運行;地球公轉(zhuǎn)一周的時間為一年分為四季12個月;自轉(zhuǎn)一周為一天24小時;月球公轉(zhuǎn)一周為30天稱朔望月。2.請簡述月亮的概況。〔6分〕答:月球俗稱月亮,也稱太陰,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不會發(fā)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陽光。它幾乎沒有大氣,晝夜溫差很大白天氣溫在150℃左右,夜晚氣溫在零下120℃左右.月球的重力比地球小很多,地球上100千克的物體月球上還不到17千克,三四米高的障礙物和十來米的深溝可以一躍而過。3.請簡述太陽直射、斜射溫度計的差異?〔4分〕答:平放的溫度計,太陽光直射,升溫快讀數(shù)高,斜放的溫度計,太陽光斜射,升溫慢讀數(shù)低。這一差異解釋了四季的成因。4.去月球旅行需要作哪些準備?〔4分〕答:需要帶上氧氣、水和食物,而且由于月球晝夜溫差大,還要帶上防寒服等。5.為什么農(nóng)歷十五看不到月球的影子?〔4分〕答:因為農(nóng)歷十五陽光直射月球,所以看不到月球的影子。6.觀察月球的環(huán)形山應在什么時候?〔4分〕答:應選在農(nóng)歷的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7.月亮在天空中是怎樣運行的?〔4分〕答:月亮圍繞地球自西向東公轉(zhuǎn)。8.圍繞太陽旋轉(zhuǎn)的一定都是行星嗎?〔6分〕答:不一定。在太陽系中圍繞太陽旋轉(zhuǎn)的除八大行星以外,還有50多顆衛(wèi)星,無數(shù)的小行星、彗星等。9.簡述一年四季形成的原因?!?分〕答:一年四季形成的原因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zhuǎn)有關,與太陽直射和斜射的差異有關。當太陽直射時,熱量集中,日照時間長,晝長夜短,這就是夏季。反之,當陽光斜射地面,熱量分散,日照時間短,晝短夜長,氣溫則低;由冬季到夏季,太陽高度由低變高影響著晝夜的長短和溫度的上下,分別形成了秋季和春季。六年級下冊總復習第一單元"我們長大了"第一節(jié)我在成長1、測量體重的工具是:體重稱。2、在成長中,我們的身體長高了,體重變重了。3、我們出生時沒有牙齒,最先長出來的牙齒是乳牙,乳牙脫落后長出來的是恒牙。4、出生后,我們經(jīng)歷了了生長發(fā)育的兩個頂峰期,第一個頂峰期是嬰兒期,第二個頂峰期是青春期。5、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生命周期是少年而不是成年。6、測量身高時,我們應該脫鞋,身體站直,目視前方。7、測量體重時,衣物越少,測量結果越準確。8、人剛站在體重稱上時,體重稱的指針會不斷變化,所以應該等體重稱指針穩(wěn)定后讀數(shù)。9、身高和體重是衡量生長發(fā)育程度最重要的指標,它可以反映兒童的發(fā)育水平,身高和體重的比例還可以說明兒童的營養(yǎng)狀況。10、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現(xiàn)快速生長。11、小孩子從出生開場,會沿著第一年的生長速度一直長下去。〔×〕判斷1、體重并非每年勻速增長。〔√〕2、我們的成長就是指身高和體重的增加?!病痢?、測量身高時,必須脫掉衣服?!病痢车诙?jié)悄悄發(fā)生的變化1、無論是在學習,運動還是睡覺中,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2、青春期是我們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時期。女孩大約從10歲開場進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一般是12歲開場進入青春期。3、青春期這個時期,我們的身體形態(tài)和心理方面都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4、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別一個特點是性發(fā)育開場。5、一個人的成長與成熟意味著他將要更加自覺地承當起更多的責任。6、男孩在青春期時會出現(xiàn)變聲、遺精等生理現(xiàn)象,這些都是青春發(fā)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正?,F(xiàn)象。7、標志我們成為"大人〞的階段是青春期。8、青春期的心理特點:〔1〕性意識驟然增長,易對異性產(chǎn)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獨立欲望增強,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斷,但對自我的認識和評價過高或過低;〔4〕情感世界充滿風暴,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與教師家長對立;〔5〕興趣愛好廣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強;〔6〕人際交往欲望強烈,有強烈的集體歸屬感和依賴性。簡答1、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青春期的變化?答:〔1〕少女不宜穿高跟鞋,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擠壓,引起腳趾外翻,造成扁平足,還會加重骨盆負擔,造成骨盆處狹窄,給日后生育帶來困難?!?〕要注意月經(jīng)期的衛(wèi)生,要使用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衛(wèi)生巾:防止著涼:適當運動?!?〕拔胡須會損傷毛囊,會使細菌侵入身體?!?〕正確對待與異性的交往?!?〕吸煙和酗灑是少年安康的大敵。2、進入青春期,我們應當承當哪些責任?答:努力學習,培養(yǎng)獨立意識,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孝敬長輩,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3、我們的身體在成長過程中有哪些變化,談談自己的感受。答:身高、體重增長較快,全身的骨骼和肌肉、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以及血液總量等都有很大的增長,腦部發(fā)育逐漸完全,至青春期時,生殖系統(tǒng)開展很快,直至性成熟。第三節(jié)人生之旅1、人的一生大致可分為幼年、壯年、老年三個階段。即"四條腿走路〞指幼年時期,"兩條腿走路〞指壯年時期,"三條腿走路〞指老年時期。2、預測自己身高的三種方法:〔1〕根據(jù)父母身高預測:男孩成人后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1.08;女孩成人后身高=〔父親身高×0.928+母親身高〕÷2。〔2〕根據(jù)現(xiàn)在的身高預測?!?〕根據(jù)自己的腳長預測?!矞y結果并非絕對的,有很多因素會改變身高,如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鍛煉和營養(yǎng)等?!?、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時期是成年時期。4、能給自己一生留下美好回憶的是:每年的同一時期同父母合影留念。5、人一生中發(fā)育最快、最不穩(wěn)定的階段是青春期。6、預測出來的身高不一定就是自己將來準確的身高。7、為什么要大力提倡尊老愛幼?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老年人為社會和家庭奮斗了一生,作出了很大奉獻。人老后,體質(zhì)變差,記憶力減退,聽力和視力下降,容易生病,所以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顧;而幼兒非常小,不懂事,沒有自理能力,也需要得到大人的照顧。8、人的一生要經(jīng)過〔胎兒期〕、〔嬰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9、連線:呀呀學語—嬰幼兒期努力工作—青年期十月懷胎—胎兒期生長迅速—青春期撫育后代—成年期頤養(yǎng)天年—老年期勤奮求學—學齡期第四節(jié)踏上安康之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國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和安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體格發(fā)育增長顯著,20年間7—17歲兒童青少年身高增長量,男生為6.9厘米,女生為5.5厘米;體重增長更為迅猛,男生增長為6.6千克,女生增長為4.5千克。伴隨著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青少年青春期發(fā)育和性發(fā)育年齡也不斷提前。1、為了能有一個安康的身體,我們應該怎樣做?〔1〕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勤洗澡、不挖鼻孔〕。〔2〕講究營養(yǎng)并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暴飲暴食、不吸煙、不酗灑、合理安排每天進餐次數(shù)和時間〕。〔3〕注意學習姿勢和用眼衛(wèi)生〔正確的閱讀姿勢、正確的書寫姿勢、注意采光和照明〕?!?〕加強體育鍛煉〔游泳、跑步、踢球〕。〔5〕保證充足的睡眠〔小學生1-2年級10-11小時3-6年級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5小時、成人7-9小時〕?!?〕科學用腦〔課程交替、動靜結合、反復強化、勤于思考、適當休息〕?!?〕不迷戀電腦。2、學習姿勢和用眼衛(wèi)生方面應注意的問題:〔1〕注意書寫姿勢,做到胸離桌一拳、眼離書本一尺、握筆的手與筆尖一寸;〔2〕注意正確的閱讀姿勢,閱讀一段時間后可以遠望或看綠色的東西,以減輕疲勞;〔3〕堅持按時做眼保鍵操;注意書寫時采光與照明,不在強光或弱光下學習;〔4〕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在行走時或行駛的車輛上看書。第二單元"遺傳與變異"第1課生物的遺傳現(xiàn)象1、遺傳:子女和父母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xiàn)象叫遺傳。2、遺傳和變異是生命的最根本的兩種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xiàn)象。3、動物有遺傳現(xiàn)象,植物也有遺傳現(xiàn)象,所以說生物都有遺傳現(xiàn)象。4、動物親代的相似點包括外形、毛色、花紋、神態(tài)及食物、生活習性等。5、有關遺傳現(xiàn)象的諺語和俗語有:〔1〕桂實生桂,桐實生桐。〔2〕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物生自類本種。〔4〕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第2課生物的變異現(xiàn)象1、變異:子代與父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不相似的特征,這種現(xiàn)象叫變異。2、同變異遺傳現(xiàn)象一樣,變異現(xiàn)象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3、一豬生九子,連母十個樣,三葉草長出四片葉子都是變異現(xiàn)象。4、變異現(xiàn)象的兩種形式:可遺傳的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蛇z傳的變異是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變化而引起的變異。如:高莖碗豆和矮莖碗豆。5、不可遺傳的變異:是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產(chǎn)生的變異,其遺傳物質(zhì)沒有發(fā)生變化。如:用眼不當造成近視,車禍導致的殘疾。6、有關變異的諺語或俗語如:一樹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賢;黃鼠狼生鼠輩,一代不如一代;龍生九子,個個不同;一豬生九子,連母十個樣;桔生**為桔,生于**則為枳。7、形態(tài)各異的金魚是人們有意識的利用野生鯽魚的后代與親代存在的變異培育而成的。第3課尋找遺傳和變異的秘密1、孟德爾是著名的遺傳學家,被稱為現(xiàn)代遺傳學之父。2、孟德爾發(fā)現(xiàn)豌豆有著不同的形態(tài)特征,他還發(fā)現(xiàn)這些豌豆的后代形態(tài)特征大都和它們的上代相似。3、孟德爾的研究結論不能圓滿的解釋諸如有些動物其父母的皮毛都是褐色的,但它們的孩子卻是白色皮毛這樣的現(xiàn)象。4、生物除父母的結合會出現(xiàn)變異外,生物自身也會產(chǎn)生變異,有的變異對生物有害,有的變異對生物有益,有的變異對生物即無害也無益。5、袁隆平是我國著名水稻專家,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經(jīng)過多年選育培育雜交水稻新品種,使糧食產(chǎn)量大幅度提高,解決了世界農(nóng)業(yè)科研難題,2001年2月,他榮獲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6、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變異,比方用*射線照射種子??蒲腥藛T利用人工變異培育出許多優(yōu)良品種,如:無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豬。7、"豐田十號〞的玉米種子種植出來的玉米都是穗大粒飽的,這是遺傳。8、將種子帶回太空環(huán)境中,然后帶回地面是屬于人工變異培育。9、父母雙方是高個的,但所生子女不一定是高個的。10、太空椒是因為它的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了變異,所以才長得果大色艷,籽少肉厚。11、人的很多特征是遺傳的,比方頭發(fā)、單雙眼、膚色。12、生物的后代不會也不可能與祖先一樣。簡答1、談談你對生物遺傳及變異現(xiàn)象的解釋?答:遺傳與變異是生命的根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xiàn)象,生物的后代與親代之間總保持著*些相似的特征,又存在著一些差異。人們把這些親代與后代之間的相似現(xiàn)象叫做遺傳;把親代與后代之間存在著的*些差異甚至差異很明顯的現(xiàn)象叫做變異。沒有遺傳就沒有相對穩(wěn)定的生物界;沒有變異,生物界就不可能進化和開展,因為遺傳,親代的特征在后代中保持著相對穩(wěn)定性,因為變異,后代與親代之間,后代各個個體之間性狀上又存在著差異。2、簡述孟德爾的研究與發(fā)現(xiàn),并試著對他的實驗做出解釋?答:孟德爾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在自然狀態(tài)下,不同的豌豆有著不同的形態(tài)特征,這些豌豆的后代形態(tài)特征大多和它們的上代相似。當用同一種顏色花的豌豆進展人工授粉后,發(fā)現(xiàn)豌豆花得顏色始終是同一的;但用兩種不同顏色花的豌豆進展人工授粉后,在第一代中的所有用紫花和白花配種的豌豆花都是紫色的,而在第二代中,既有紫色花,又有白色花。3、美國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發(fā)現(xiàn)了一只腿短背長的羊。這只羊長得很像獵犬,連最低的羊欄也跨不過去。后來,他用這只羊培育成了一種腿短背長的兩種犬—**羊。他利用偶爾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培育出人們所需要新品種,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答:羊群中有短腿背長的羊是因為變異的緣故,這位牧民又利用遺傳規(guī)律,讓這種變異遺傳下去。第三單元"進化"第一節(jié)消失的恐龍1、第一塊恐龍化石是1822年被人們發(fā)現(xiàn)的,這是以往從未發(fā)現(xiàn)過的巨大無比的〔爬行動物〕一位科學家將它命名為"恐龍〞。發(fā)現(xiàn)并認識恐龍的是歐文。2、恐龍已經(jīng)滅絕了,人們主要通過化石來了解恐龍。恐龍的模型、圖形和影片是根據(jù)化石復制出來的。3、恐龍屬于爬行動物,它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恐龍是卵生的。4、地球上大局部地區(qū)都曾有過恐龍的分布。5、科學家推測:小鳥、鱷魚、蜥蜴可能是恐龍的后代,但大熊貓不可能是恐龍的后代。6、恐龍的體型大小不一,有的有幾層樓則高,有的只有母雞大小。7、會飛的恐龍如:翼龍,水里游的恐龍:魚龍;吃肉的恐龍有霸王龍;吃植物的恐龍有梁龍。第二節(jié)化石告訴我們什么1、化石是在地層巖石中保存的幾百萬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殘骸〕或〔遺跡〕,如:骨骼、外殼、葉子、腳印等。2、大自然中的化石如:恐龍化石、羽毛化石、蕨類植物化石、三葉蟲化石、魚化石、小昆蟲化石、蝦化石、腳印化石、蜻蜓化石。3、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巖層中。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層比作一本書,則〔化石〕就是書頁中的特殊文字。想要讀懂這些文字,并不則容易。人們對各種化石以及生命進化感到困惑已有數(shù)百年。4、許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種類在地球已經(jīng)不存在了如:恐龍、奇蝦、渡渡鳥。5、現(xiàn)在的一些生物與遠古的生物很相似,變化不太,我們稱為"活化石〞如:大熊貓、銀杏、蟑螂、白鰭豚。6、生物學家還發(fā)現(xiàn),不同地層中的一些化石有些相似。其實它們是同一種生物,只是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7、馬的進化順序是:始祖馬、漸新馬、中新馬、現(xiàn)代馬。8、在5000萬年的進化過程中,馬的身軀增大了,它的腳趾由4個變?yōu)?個,牙齒也改變了,以適應啃食草原上的草的需求。9、科學家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發(fā)現(xiàn),魚類的化石在比擬古老的地層中就出現(xiàn)了,而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則依次在越來越晚的地層中才出現(xiàn)。10、科學家發(fā)現(xiàn),海豚和非洲黑猩猩身體*些部位的骨骼排列根本一樣。11、對于生物進化的原因,科學家們作出了種種解釋,這些解釋有的被證明是錯誤的,有的被證明是正確的。對長頸鹿長頸的形成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是〔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的解釋,一種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解釋。12、拉馬克認為:古代的長頸鹿由于生活在缺乏青草的環(huán)境里,不得不經(jīng)常努力地伸長頸和前肢去吃樹上高處的葉子,由于經(jīng)常使用,頸和前肢漸漸地變得長了一些,而且它的這些特征遺傳給了后代。達爾文認為:古代的長頸鹿,有的頸長,有的頸短。在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變化,如缺乏青草的時候,頸短的吃不到高處的樹葉,生存下來的時機就很小,留下來的后代則更少;頸長的可以吃到高處的樹葉,就存活下來,并且一代代地繁殖,就有了今天的長頸鹿。13、腳印化石屬于遺跡化石;三葉蟲化石屬于外殼化石,魚化石屬于殘骸化石。14、現(xiàn)代人類通過發(fā)現(xiàn)奇蝦化石知道地球上曾有過奇蝦這種動物。15、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會形成化石,它需要適宜的地質(zhì)條件和漫常年代的沉積變化,而且大多數(shù)化石都深埋在地下。簡答1、化石是怎樣形成的?答:1、當動物死亡后,軟體組織被分解,骨骼、牙齒等堅硬組織被保存下來。2、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堅硬組織被沉積層包圍,并被礦物化。3、數(shù)千年后,由于地殼運動的作用,已經(jīng)形成的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4、巖石的侵蝕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來。2、恐龍的滅絕給我們什么啟示?答:物種滅絕作為地球上生命進化史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本是正常事件,如恐龍的滅絕。但是,自從人類進入工業(yè)社會,目空一切地參與大自然的事物以后,這個滅絕時間表大大地提前了。如果人類再無視自然規(guī)律,肆意破壞自然環(huán)境,則,人類也終將退出生命的舞臺。3、印度洋南部*島嶼上經(jīng)常刮風暴,那里生長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貼著地面生長。你能使著用達爾文的進化觀點對此現(xiàn)象作出解釋嗎?答: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由于島嶼上經(jīng)常刮風暴,那些高大的植物就容易倒伏,甚至折斷,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只有那些矮小的植物才能生存下來,并繁衍后代,這樣一代一代地逐漸積累下來,就形成了"那里生長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貼著地面生長〞的現(xiàn)象。3、自然界在其進化和開展過程中有著許多的變化,為什么有些生物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答:生物滅絕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生物不能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被自然淘汰,如恐龍;另一種是被人為消滅,如渡渡鳥。4、為什么幾千萬年后有些生物還是老樣子?答:生物的遺傳性,使生物的物種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才使幾千萬年后這些生物不變。5、為什么同一種生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xiàn)變化?答:生物的變異性,使生物個體能夠產(chǎn)生新的性狀,形成新的物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變異,變異在一定條件下遺傳下一代。6、為什么不同年代的地層中會出現(xiàn)不同的生物?它們之間有沒有聯(lián)系?答:化石與地層的關系: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構造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而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構造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證明生物是由單細胞向多細胞進化,由低級向高級,由水生向陸生進化。7、為什么有些動物肢體的動作方式完全不同,而它們的骨骼排列會如此相似?答:它們的骨骼排列相似的器官,屬于同緣器官。判斷1、化石是生物進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證據(jù)?!病獭?、科學家做出的解釋都是正確的?!病痢?、所有的生物經(jīng)過漫長的年代都會形成化石?!病痢?、現(xiàn)代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已經(jīng)知道了恐龍滅絕的原因?!病痢?、化石就是生物。〔×〕6、、化石是生物進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證據(jù)?!病獭车谌?jié)達爾文與他的進化論1、達爾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于1859年出版了震驚學術界的巨著"物種起源"。2、他認為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開展起來的,現(xiàn)在的各種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劇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而不適應者則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4、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開展著,進化著。達爾文的觀點已成為現(xiàn)代生物學的經(jīng)典理論。5、人工選擇:是在利用生物的過程中,人們?yōu)榱双@得好處或利益而采取的選擇。自然選擇是客觀的,人工選擇是主觀的。6、一牧民有一群綿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后來由于白色的羊毛好賣,他將黑色的羊大量的處理了,只養(yǎng)白色的羊,這叫〔人工選擇〕。7、森林里有一群羊,狼在夜間捕食捕捉到那些顯眼的白色綿羊,很快森林中只剩下那些黑色的羊了。這就是〔自然選擇〕。8、**澄江動物化石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絕大多數(shù)〔脊椎動物〕祖先的化石。9、生命從單細胞形式向多細胞形式的演變是一個十分突然的過程,而并不是向達爾文認為的那樣,是緩慢的、漸進的。因此,**澄江生物群對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提出了挑戰(zhàn)。簡答為什么極地狐貍的耳朵短而圓,非洲沙狐的耳朵長而大?答:極地狐貍的耳朵短而圓的原因是減少熱量的流失,有利于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保暖,而非洲沙狐的耳朵長而大,有利于在炎熱環(huán)境中散熱。判斷1、動物的形態(tài)與動物生存環(huán)境有關。〔√〕2、人類改變環(huán)境會影響生物的生存和開展?!病獭?、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認為生物的進化是一個長期緩慢漸進的過程。〔√〕4、不同地層的化石代表動物是不同年代的?!病獭?、動物的血液不能形成化石?!病獭?、不同年代地層之間的生物是沒有聯(lián)系的。〔×〕7、隨著時間的推移,末來的生物將變得越來越少?!病痢?、關于恐龍滅絕的各種假設都有一定的根據(jù)和道理,但對全球性的恐龍滅絕問題至今還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9、1850年左右,英國曼徹斯特城地區(qū)的黑色尺蠖蛾數(shù)量要比淺色尺蠖蛾的數(shù)量多,這是自然選擇?!病獭?0、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但凡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huán)境的。〔√〕11、古代的長頸鹿因為經(jīng)常吃高處的樹葉,因而頸部不斷地變長,就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長頸鹿?!病痢车谒膯卧?共同的家園"第一節(jié)尋找生物的家園1、藍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園,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家園,它們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不同的環(huán)境里生活著〔不同〕的生物。2、一種生物愿意長期生活在*個環(huán)境里是因為這個環(huán)境為它提供了〔生存〕、〔生長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護所〕等條件。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被稱為〔棲息地〕。3、一棵樹可以成為許多生物的〔棲息地〕。4、同一棲息地上不同種類的植物和動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為很好的〔伙伴〕,有些卻可能成為〔敵人〕。合作伙伴:小丑魚和〔???、蜜蜂和〔花〕、啄木鳥和〔樹木〕、鱷魚和〔鱷鳥〕、鳥和〔果實〕敵對關系:熊吃魚、小鳥吃昆蟲、捕蠅草吃昆蟲。4、生物為了生存,需要從周圍的環(huán)境中獵取食物,于是它們之間就形成了敵對關系。5、生物依賴〔環(huán)境〕生存,生物離不開適宜的〔環(huán)境〕。6、〔森林〕是小鳥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池塘〕是魚蝦的家,〔泥土〕是植物的家……〔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它!7、企鵝生活在〔南極冰雪中〕,獅子生活在〔草原〕,小鳥生活在〔樹林〕,海龜生活在〔海洋〕。第二節(jié)有利于生存的本領1、仙人掌的外表有許多刺,這是它的葉子,它把易散發(fā)水分的〔葉子〕長成細小的〔針狀〕,以減少水分散發(fā)的面積;它的莖外表生〔蠟質(zhì)〕,可以減少水分蒸發(fā);莖肥厚多汁,能〔儲存水分〕。2、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它能在沙漠生存是因為它有抗捍、抗風沙的本領。蝎子也在沙漠生存。3、駱駝腳掌〔寬大〕、腳墊〔厚實〕,有利于在滾燙的沙漠行走;鼻孔可〔關閉〕、睫毛〔粗長〕可抵御風沙;駝峰可貯存〔水分〕和〔能量〕等適應沙漠行走的特征,駱駝真正耐旱的原因是它的血液。4、淺海里生活著一些小動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顏色深腹部顏色淺,這是適應海洋環(huán)境的結果,背部顏色深可以使水面上的天敵難以發(fā)現(xiàn)。5、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馬的身上的條紋的作用:可以加強對自己的保護。斑馬的條紋可以讓它在草原上不易被敵人發(fā)現(xiàn),以保護自己,免受更多的攻擊。6、大雁隨著季節(jié)遷移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環(huán)境。7、生物為了更好地生存而模擬其它生物形態(tài)的本領叫做(擬態(tài))。8、生物為了更好地生存而模擬其它生物顏色的本領叫做(擬色)。9、所有生物要更好地生存都離不開(與環(huán)境相適應)。判斷1、狐貍狡猾又奸詐,人類應該把它消滅光?!病痢?、兇惡的野獸沒有伙伴?!病痢?、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說的是食物鏈現(xiàn)象?!病獭?、大象的耳朵是用來幫助它有效散熱的?!病獭车谌?jié)有趣的食物鏈1、生物之間普遍存在一種"吃與被吃〞關系,這種關系像鏈條一樣把一些生物嚴密聯(lián)系起來,生物學家把生物之間的食物聯(lián)系叫做食物鏈。2、食物鏈的源頭是〔植物〕,終點是〔兇猛的動物〕。3、大自然的清潔工—分解者。4、構成食物鏈的群體:生產(chǎn)者、消費者、分解者。生產(chǎn)者:自己制造食物,養(yǎng)料來自光合作用。如:玉米、枊樹、小麥、白菜、小草。消費者:以其它食物為食。如:蜘蛛、老虎。分解者:地球上有一類生物專門"吃〞動植物的殘骸或廢棄的食物,同時還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質(zhì)。如蔴菇、細菌、蚯蚓、霉菌、屎殼郎等。5、自然界中的生物種類很多,它們之間的取食關系也很復雜,因此,生物之間就在許多食物鏈。許多相互穿插的食物鏈構成一*復雜的〔食物網(wǎng)〕。通過食物網(wǎng),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一種生物在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充當什么樣的角色。6、"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描述的是各種動物之間的食物聯(lián)系。7、食物鏈的營養(yǎng)主要來源于植物。8、作為生產(chǎn)者的植物,其養(yǎng)料主要來自于光合作用。9、食物鏈斷裂后,人們的生活將受到影響。第四節(jié)生態(tài)平衡1、生物連同它們周圍的環(huán)境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2、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如果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的數(shù)量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且變化不大,這種狀態(tài)就叫做生態(tài)平衡。3、在生態(tài)瓶里增加植物可以為生態(tài)瓶里的動物提供更多的氧氣。4、自然界長期形成的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維系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這些鏈、網(wǎng)中的任何環(huán)節(jié)遭到破壞,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災難。5、日常生活中,生態(tài)平衡經(jīng)常遭到人為的破壞。如:過度放牧、過度捕撈、噴灑農(nóng)藥等6、中國是世界上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目前,中國已建有22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7、保護動植物資源是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方面。8、?;~塘是典型的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模式。它通過桑葉養(yǎng)蠶、蠶糞喂魚、塘泥肥桑,實現(xiàn)了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簡答1、人類的那行為會破壞自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在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活動中我們能做些什么?答:過度放牧、過度捕撈、噴灑農(nóng)藥、砍伐森林、污染水體、大量的捕殺野生動物等行為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在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植樹造林、制作喂鳥器、建立生態(tài)工程。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樹立環(huán)保意識,例如不亂扔垃圾,對垃圾進展分類;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等,減少資源的浪費;不買不用野生動物支配。2、是什么影響了生態(tài)瓶里動物和植物的生長?答:生態(tài)瓶里的動物和植物與非生物環(huán)境之間相互影響著。如果生態(tài)瓶里的非生物環(huán)境很好,適于植物的生長,則過多的植物就占領了動物生存的空間;如果動物繁殖過快,就會出現(xiàn)食物缺乏、空間過小的情況。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生態(tài)瓶的平衡關系。3、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生太平衡?答:制止過度放牧,保護草原;不噴灑農(nóng)藥,采用天敵防治病蟲害;不過度捕撈,讓自然休養(yǎng)生息;不亂砍濫伐,多植樹造林,不獵殺野生動物等等。第五單元"神奇的能量"第一節(jié)各種各樣的能量1、能量:能使物體工作或運動的本領叫做能量。任何東西只要有移動、發(fā)熱冷卻、生長、變化、發(fā)光或發(fā)聲的現(xiàn)象就有能量在起作用。2、能量:〔1〕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感覺到它;〔2〕空氣流動也是自然界中的能量;〔3〕能量中的能不是能夠的意思;〔4〕一切運動都需要能量,地球繞太陽轉(zhuǎn)也需要能量。3、能量的形式多種多樣,它們以不同的方式被儲藏和運用。4、生活中常見能量的作用:風能:可以使植物生長。熱能:可以將水燒開,能使熱氣球飛上天。電能:可以使電燈發(fā)光。聲能:可以使紙片振動。食物中的化學能:可以使我們的身體運動。5、人類和自然界如果沒有能量,人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動都將停頓。6、人類可以運用各種能量,也可以控制各種能量的大小。7、騎自行車時用力蹬踏使力加速的能量是機械能。8、連線光能—光合作用機械能—汽車**化學能—馬匹拉車第二節(jié)能量的轉(zhuǎn)換1、能量的一個重要特點它可以從一種形式轉(zhuǎn)換為另一種形式。2、生活中,能量的轉(zhuǎn)換如:A、翻開電視,電能轉(zhuǎn)換成了聲能和光能。B、搓一搓手,化學能轉(zhuǎn)換成了聲能和光能。C、我們吃的食物是把化學能轉(zhuǎn)化為我們運動所需要的動能。D、電風扇是把電能轉(zhuǎn)換成風能。E、風力發(fā)電機是把風能轉(zhuǎn)換成電能F、電池是把化學能轉(zhuǎn)換成電能的裝置。G、鋸木頭會發(fā)熱是因為機械能轉(zhuǎn)換成熱能。H、陽光下的植物是把光能轉(zhuǎn)換成化學能。I、電腦工作是把電能轉(zhuǎn)換成光能、聲能、機械能。3、能量轉(zhuǎn)化是無法人工控制的。4、煤中貯的能量是熱能和光能。第三季能源1、能源分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不可再生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3、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的,如:太陽能、風能、水能。4、家中和工業(yè)中使用的能量大局部來自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5、在人們?nèi)粘I詈凸I(yè)生產(chǎn)所需要的總能量中,礦物燃料所點的比重相當大,這些能源要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zhì)年代才能形成,隨著人們對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這些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速度極快,并面臨著枯竭的危險。5、常見的太陽能裝置有:太陽能灶、太陽能熱水器。6、制作太陽能灶是在利用可再生性能源。第四節(jié)節(jié)約能源與開發(fā)新能源1、我們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儲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對日益枯竭的礦物能源問題,人們正竭力尋找解決的方法。2、太陽是人類的"能源之母",地球上幾乎所有的能源都來自太陽能,太陽能利用擴展到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科學研究、國防建立和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比方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計算器、太陽能灶。3、遼闊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庫,潮汐能就是在海水的漲落過程中隨著水位的變化而形成的巨大的能量。人們因此稱海洋潮汐為"藍色煤海"。4、核能也叫原子能。利用核能發(fā)電的電廠叫核電站。5、生物能是由太陽能轉(zhuǎn)化而來的,沼氣是由生物質(zhì)能轉(zhuǎn)換的一種可燃氣體。6、地熱能來自地球內(nèi)部,地熱發(fā)電是開發(fā)地熱能的有效途徑。7、具有開發(fā)前景的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生物能、地熱能。〔水能不屬于新能源〕8、核能能造福人類,也能給人類帶來災難。9、人類利用太陽能的事例如:利用海水曬鹽、太陽能熱水器熱水。10、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類過度開發(fā)利用。11、我國主要的能量來源是水。判斷1、地球存儲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3、只有現(xiàn)代人才會利用能量的轉(zhuǎn)化。〔×〕6、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所以它的光對我們不是能量?!病痢车诹鶈卧?拓展與應用"1、拓展: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釋*些現(xiàn)象。2、"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匯貫穿〞講的都是拓展能力,"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不是拓展能力。3、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釋下面的現(xiàn)象:A、在同樣生長的小草上蓋上一個瓶子,小草會長得高些,是因為小草周圍的溫度和濕度會升,有利于小草生長。B、蘋果成熟后落地是因為萬有引力的作用。C、"氣墊汽車"利用空氣動力的原理前進。D、讓瓶子吹泡泡和用熱水把癟乒乓球湯圓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4、應用就是把學到的科學原理應用在物品的制作上。7、懂得科學知識是一種本領,能把學到的科學原理應用在物品的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領。有了這些本領,不但能提高我們做事情的效率,而且有可能實現(xiàn)我們的夢想。8、下面是一些把科學原理應用在制作上的例子:A、*衡利用地震波在固體中傳播的原理,創(chuàng)造了地動儀;B、18世紀的英國創(chuàng)造家瓦特根據(jù)蒸汽產(chǎn)生動力的原理,制造出蒸汽機;C、19世紀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磁感應生電的原理,人們把這個原理應用水能、風能、火能、核能的發(fā)電上;D、生活中應用的科學原理:夏天扇扇子感到?jīng)鏊且后w蒸發(fā)原理。9、剪刀是杠桿原理、制冷空調(diào)裝在高處是冷熱對流原理、救生圈是浮力原理、制作空氣動力小汽車是反沖的原理、不倒翁是重心低不易倒原理。10、科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11、小李想做一輛以空氣為動力的玩具小車,他在做之前應考慮一些什么問題:材質(zhì)要輕、減小車輪摩擦力、車廂要做成流線型。12、當一*紙和一個小球同時從同樣的高度落下的時候小球會先落地,原因是小球受到空氣阻力小。把兩*同樣的紙,一*不變,另一*揉成團再做同樣的實驗會紙團先落地,原因是紙團受到空氣阻力小。13、科學原理的應用:浮力原理:救生圈、輪船漂浮、木筏、竹排、淘米。杠桿原理:撬棍、剪刀、起釘錘、桿秤、天平。反沖原理:火箭飛行、飛機飛行、煙花等。冷熱對流:風的形成、制冷空調(diào)裝在高處、超市的大冰柜不用在上面蓋上蓋子。重心低不易倒:不倒翁、臺燈、燈塔、鐵架臺。判斷1、學習了熱脹冷縮的原理,就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冬天白天短而夏天白天時間長了?!病痢?、應用就是制作一些物品?!病痢?、經(jīng)常制作物品有利于提高我們的能力。〔√〕4、制作一個物品往往要很多原理,這不是一個學生能完成的?!病痢?、*衡制造地動儀是應用而不是拓展。〔√〕6、應用是一種強大的科學本領?!病獭澈喆?、把一條小金魚放進一個裝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試管里,用試管夾夾住試管的底部,把試管的上半局部放在蠟燭上燒,金魚會有生命危險嗎?為什么?答:短時間內(nèi),金魚是沒有生命危險的。因為水是熱的不良導體,在上部加熱,傳到下部的速度很慢很慢,所以上部的水開了,下部的水還不燙,魚兒還游得很歡,不會有生命危險。2、剪下紙杯的杯底,按同樣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一個圓圈,把紙杯插進餐盒的圓孔內(nèi),做一個"氣墊汽車〞,然后向紙杯前下方吹氣,"氣墊汽車〞就能向前前進了。為什么?答:"氣墊汽車〞是利用空氣動力原理工作的,即氣流進入杯中后受杯壁的阻擋向后下方方向吹出,向下方的力托起氣墊汽車,向前方的力推動氣墊汽車前進。3、將吸管放入瓶口,用橡皮泥密封,將其他吸管與第一支吸管相接,形成一個長管,用色素給玻璃杯中的水染色,將瓶子置入大盒子,彎曲吸管,使它探入玻璃杯的水中,向瓶壁澆熱水,吸管會排出大大的氣泡,再向瓶壁澆冷水,染色的水會經(jīng)吸管被吸入瓶中。你能用所學知識解釋這一現(xiàn)象嗎?答:向瓶壁澆熱水,空氣受熱體積膨脹,從吸管中排出氣泡;再向瓶壁內(nèi)澆冷水,空氣受冷體積收縮,壓力減小,瓶外空氣的壓力大于瓶內(nèi)空氣的壓力,將水經(jīng)吸管壓入瓶中。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一、填空題〔28分〕1、一天中太陽位置的變化規(guī)律是:從東到西。太陽的高度變化規(guī)律是:低→高→低。影子位置的變化規(guī)律是:從西到東,影子的長短變化規(guī)律是:長→短→長。2、太陽鐘也叫〔日晷〕是測量時間的工具,它是根據(jù)太陽下影子變化的規(guī)律制造出來的。3、地球自轉(zhuǎn)是產(chǎn)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原因。4、"地心說〞是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來的,他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圍繞地球旋轉(zhuǎn),這樣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他認為不是太陽在運動,而是地球繞著太陽在旋轉(zhuǎn),晝夜的變化是地球自轉(zhuǎn)的結果。5、月相變化規(guī)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殘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6、刺猬、蛾、貓頭鷹等動物是在夜間活動的,公雞、蝴蝶、蜜蜂等動物是在白天活動的。牽牛花是凌晨開放,芍藥花是上午開放,萬壽菊花是下午開放,曇花是晚上開放的?!策@個題目答案不唯一〕7、晝夜長短會改變動植物的生活習性比方:減少光照時間可以使菊花提前開放,延長光照時間可以增加雞的產(chǎn)蛋量。8、林奈根據(jù)植物不僅會在不同季節(jié)里開花,有的還會在一天的固定時刻開放或閉合的現(xiàn)象,編排出了一個"花鐘〞。二、選擇題〔16分〕1、晝夜形成的原因是〔C〕。A太陽的東升西落B烏云的遮蓋C地球的自轉(zhuǎn)、2、月相的周期變化是〔B〕A一年B一個月C一周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現(xiàn)〔C〕A月牙B滿月C不出現(xiàn)月亮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A早晨B中午C黃昏5、最早提出地球自轉(zhuǎn)的科學家是〔A〕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頓6、貓頭鷹睡覺的時間是〔A〕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C黃昏——早上7、故宮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屬于〔C〕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8、蝸牛出來活動的時間大都是〔C〕A上午B下午C夜晚三、問答題:〔20〕1、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在召開,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觀眾應該在什么時間收看?〔舉出幾個例子,不要求學生寫具體發(fā)的時刻?!?、寫出你一天的作息時間是怎樣安排的?你認為有什么需要改良的地方?!哺鶕?jù)學生的自己的實際情況〕3、怎樣用拳頭測量太陽的高度?答:〔1〕左手握拳,舉到和眼睛一樣高?!?〕然后拳頭一個接著一個疊上去,直到拳頭剛好遮住太陽。計算一下拳頭數(shù),這就是我們測量的太陽的高度。四、畫圖并答復以下問題〔14分〕1、根據(jù)自己對月相變化的觀察,畫出三個月相圖,并寫出大約上農(nóng)歷什么時間的月相。〔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觀察畫就可以了〕2、你在觀察月相時紀錄了哪些內(nèi)容?答:除了畫月相外,還要紀錄觀察時間、觀察地點、觀察到的月亮所在的方位,當時的天氣情況以及觀察的心情和感受等?!策€有些內(nèi)容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五、實驗題〔22分〕1、設計試驗證明太陽下影子變化的規(guī)律。答:實驗名稱:太陽下影子變化的模擬實驗。實驗準備:手電筒、繩子、橡皮、鉛筆、呼啦圈等實驗過程:用手電筒代替太陽,把手電筒用細繩掛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黃昏從西方落下,影子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由西向動轉(zhuǎn)動。實驗結論:〔1〕早上和黃昏的影子最長,中午的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和太陽的位置相反。2、實際試驗模擬晝夜變化的實驗答:實驗名稱:模擬晝夜變化的實驗。實驗準備:地球儀、手電筒等實驗過程:用手電筒水平照射地球儀,會發(fā)現(xiàn)向著手電筒的一面變亮了,背著的一面沒有變亮,逆時針轉(zhuǎn)動地球儀,地球儀亮著和黑的一面不斷變換。實驗結論:向著太陽的一面是白晝,背著太陽的一面是黑夜,隨著地球的轉(zhuǎn)動,白晝和黑夜交替出現(xiàn)。蘇教版五年級科學第二單元測試題一、填空題。〔24〕分1、光在同一種物質(zhì)中,是沿〔直線〕行進的。2、凸面鏡使人看起來變,凹面鏡則使人看起來變。3、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是沿直線行進的〕。4、越〔光滑〕的外表,反光效果越好。5、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明鏡片叫〔凹透鏡〕。6、凸透鏡能使光線〔會聚〕,凹透鏡能使光線〔分散〕。7、陽光可以被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8、凸透鏡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二、判斷題。〔12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僅上下顛倒,而且左右也顛倒?!病獭?、我們可以用面向太陽噴水的方法制造彩虹?!病獭?、一個水滴就是一個天然的放大鏡?!病獭?、光線從兩種透明物體之間穿過時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病痢?、透過紅色濾光片,看到的綠衣服仍然是綠色的?!病痢?、凸面鏡比平面鏡觀察的*圍大?!病獭橙?、選擇題:〔18分〕1、牛頓通過〔1〕把太陽光分解成七種單色光。①三棱鏡②凹透鏡③凸透鏡④平面鏡2、把一根鉛筆插入裝水的玻璃杯內(nèi),從側面看鉛筆,說法〔2〕正確。①鉛筆向上折②鉛筆向下折③鉛筆變細了④鉛筆變長了3、陽光下綠色的物體,它反射的光是〔B〕A.白光B.綠光C.紅光4、有關光的行進說法正確的選項是〔C〕A、S形B、曲線C、直線5、關于小孔成像說法正確的選項是〔C〕A、孔越大像越清晰B、和光的行進無關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6、以下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C、E〕A、日光燈B、熒光棒C、陽光D、蠟燭E、螢火蟲四、問答題:〔18分〕1、小孔成的像是左右顛倒的嗎?為什么?答:是的,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顛倒,因為物體左側發(fā)出的光線沿直線穿過小孔后會投在屏的右側,右側發(fā)出的光線沿直線穿過小孔后會投在屏的左側。2、彩虹是怎樣形成的?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答:空氣中的小水滴使陽光發(fā)生色散,形成彩虹。我們可以背對著太陽噴水制造彩虹。3、為什么說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鏡?答:因為水滴是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體,與凸透鏡的形狀一樣。五、畫圖題?!?2分〕1.畫圖解釋潛望鏡的工作原理。此題學生自己畫圖進展解釋2.怎樣設計一個可以不用回頭就能看見身后景物〔或后腦勺〕的潛望鏡?請畫出原理圖。六、實驗題:〔16分〕1、設計試驗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作用實驗名稱: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作用。實驗準備:凸透鏡、凹透鏡、白紙等實驗過程:〔1〕分別用凸透鏡和凹透鏡觀察物體?!?〕讓陽光穿過凸透鏡,觀察聚焦情況?!?〕把凸透鏡對著窗戶,觀察成像的情況。實驗結論:凸透鏡有放大物體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鏡有縮小物體的的作用。2、設計試驗證明光的行進方向。實驗準備:手電筒、三*帶孔的紙板等試驗過程:把三*紙板平行放置讓三個小孔在一條直線上,用手電筒照,光能穿過三個小孔;讓三個小孔不在一條直線上,光不能通過小孔。試驗結論:光在空氣中是沿著直線行進的。注:實驗題的答案為參考答案,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展總結。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一、填空1、一個簡單的電路要由導線、電池、開關、用電器四局部組成。2、電池有兩極,正極和負極。正極用+表示,負極用-表示。3、根據(jù)物體容易導電何不容易導電的性質(zhì),可以把物體分為導體、絕緣體兩大類。4、人體、大地、不純潔的水都是導體。5、磁鐵有兩個磁極,磁鐵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極,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極,用N
表示。6、當磁鐵的兩極相互接近時,同極相斥,異極相吸。7、給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切斷電流后磁性消失。8、改變電磁鐵中的電池正負極方向或者繞線方向,可以改變電磁鐵的磁極。9、指南針是我國的四大創(chuàng)造之一,戰(zhàn)國的時候被稱為司南。10、用磁鐵沿同一方向把縫衣針摩擦幾十次,就做成了磁針。二、判斷1、只有用導線把電池的正負極和燈泡連接起來,形成電流的通路時,燈泡才亮?!病獭?、在有些條件下,絕緣體也會變成導體。〔√〕3、磁鐵在水中也能吸鐵?!病獭?、所有的電池都有正極和負極?!病獭?、電池的電可以一直使用下去,永遠用不完?!病痢?、導體就是能導電的物體,絕緣體就是不能導電的物體?!病痢?、電流不容易通過絕緣體,所以絕緣體沒有什么用處?!病痢?、電磁鐵和磁鐵一樣,都有不變的兩極?!病痢?、的聽筒和收音機的揚聲器里都有電磁鐵?!病獭橙?、選擇1、要讓燈泡變亮我們可以〔C
〕。A、用大燈泡B、用大電池C、用新電池2、在檢測暗盒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小燈泡變暗,這時候暗盒里可能連著〔C
〕。A、一節(jié)電池B、一根導線C、一個燈泡3、下面哪些物品不能接觸磁鐵〔B
〕。A、透明膠帶B、磁帶C、塑料貼片4、把條形磁鐵放在一堆小鐵釘里,磁鐵的〔B〕吸的鐵釘多,〔A〕吸的少。A、中間B、兩端5、下面哪種做法可以增大電磁鐵的磁力〔AC〕A、增大電流B、增加鐵釘C、增加線圈6、從電池中得到的電一般是〔B〕從發(fā)電機中發(fā)出的電一般是〔A〕。A、比擬強大的B、比擬微弱的四、填表①鐵②干木材③食鹽溶液④炭棒⑤陶瓷⑥人體⑦玻璃⑧潮濕的木頭⑨干布⑩塑料尺導體①③④⑥⑧絕緣體②⑤⑦⑨⑩五、問答1、磁鐵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應用?〔請舉4例〕答:磁性黑板、軟盤、磁帶、帶磁性的冰箱門、門吸等。2、防止觸電有哪些方法?〔至少寫出3條〕答:〔1〕不要在電線上晾曬衣服〔2〕不要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3〕不要用濕毛巾抹電器〔4〕不要把多個電器插在一個電源插座上3、電磁鐵和磁鐵有什么異同?答:一樣點:都有南北極,都可用來指示方向;不同點:電磁鐵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極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變,磁鐵卻不可以。4、有兩根鐵棒,一根有磁性,一根沒有磁性,不許用任何東西,你能識別出哪根鐵棒有磁性嗎?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四、五單元測試題一、填空1、呼吸讓我們吸進富有氧氣的空氣,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廢氣。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展交換的重要器官。2、心跳就是心臟的收縮和舒*。心臟每收縮舒*一次,我們就會感覺到一次心跳。3、心臟和血管是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器官。4、少年兒童正常情況下,心跳每分鐘大約60—100次。年齡越小,心跳越快。5、解釋是對事物開展變化的原因、事物之間的關系等情況做出的說明。6、模型方便我們解釋難以直接觀察到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間的關系。7、做出正確的解釋,需要有充分的證據(jù),還要利用已有知識,進展合理的思考。二、判斷1、吸煙對呼吸器官的危害很大。〔√〕2、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到達一個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樣的?!病痢?、心臟不停地跳動,能推動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動?!病獭?、從全身各處通回心臟的血管叫動脈?!病痢?、科學家做出的解釋就一定是事實,絕對正確?!病痢?、圖形也是一種模型。〔√〕7、對霉爛蘋果成因的正確解釋是有微生物在蘋果內(nèi)繁殖。〔√〕三、選擇1、屬于呼吸器官的是〔D〕A、胃B、腸C、嘴D、肺2、人體吸進和呼出空氣的途徑〔A
〕A、鼻腔→喉→氣管→支氣管→肺→支氣管→氣管→喉→鼻腔B、鼻腔→喉→支氣管→肺→氣管→鼻腔C、鼻腔→喉→肺→氣管→肺→鼻腔3、下面的說法中,屬于事實的是〔AB
〕,屬于解釋的是〔C
〕A、蘋果表皮滲出了水B、聞起來有異味C、蘋果外表細菌在繁殖四、簡答1、為什么我們要呼吸?答:因為人體必須利用大量的氧氣把一切營養(yǎng)物質(zhì)轉(zhuǎn)化為可供人體直接吸收的東西,同時需要把體內(nèi)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及時排出體外。這就是生命賴以存在的新陳代謝活動。2、肺活量大對安康有什么好處?答:肺活量大意味著呼吸系統(tǒng)功能好,能為身體提供足夠多的氧氣,能夠勝任比擬大的體能消耗任務。3、怎樣保護呼吸器官?〔至少寫出4條〕答:〔1〕保持室內(nèi)空氣清新〔2〕預防呼吸道傳染病〔3〕掃地前灑水〔4〕呼吸富含氧氣的空氣〔5〕不要吸煙4、心臟為什么要推動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動?答:血液在循環(huán)流動的過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氣和消化器官吸收的養(yǎng)料運送到全身各處去,又把全身各處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通過肺和排泄器官排出體外。只有心臟不停地跳動,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環(huán)流動。六、實驗收集兩袋人呼出的氣體,在其中一袋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搖晃一下,我們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這個實驗說明呼出的氣體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五年級科學上冊測試題一、填空:〔24分〕1、連接燈泡的導線應分別接在電池的〔〕極和〔〕極上,形成電流的〔〕,燈泡才會亮起來。2、磁鐵有〔〕各極,北極用字母〔〕表示,南極用字母〔〕表示。同極〔〕,異極〔〕。3、人的呼吸器官包括〔〕、〔〕、〔〕、〔〕、〔〕、〔〕。4、呼吸時,我們吸進富有〔〕的空氣,呼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肺是〔〕和〔〕進展交換的重要器官。5、〔〕、〔〕、〔〕是保護心臟最好的方法。6、〔〕、〔〕可以增加電磁鐵的磁力。7、日晷是一種〔〕工具。二、名詞解釋:15分1、肺活量:2、電磁鐵:3絕緣體:三、選擇:〔18〕1、以下物體,〔〕的導電能力最強,〔〕的最弱。A
鹽水B
純潔水C
礦泉水2、太陽高時,溫度〔〕,影子〔〕;太陽低時,溫度〔〕,影子〔〕。A
高B低C
長D
短3、青少年心跳每分鐘〔〕次左右。A
60
B70
C
80
D
1004、北極用字母〔〕表示,南極用字母〔〕表示。A
M
BB
C
S
D
N5、以下物體中,導體有〔〕,絕緣體有〔〕。A
水B塑料C
大地D
人體6、血液循環(huán)器官包括:〔〕A
肺B血管C
心臟D
肝四、畫圖:〔13分〕畫一個帶開關的簡單電路圖。五、問答:30分1、電磁鐵的兩極能否改變?怎樣改變?2、為什么要用鼻呼吸,不要用口呼吸?五年級科學蘇教版下冊單元練習題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1、像剪刀、筷子、掃帚那樣能夠幫助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都可以稱做機械。2、機械可以分成簡單機械和復雜機械兩類。3、有些機械較復雜,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簡單機械構成的,這些復雜機械通常叫做機器。4、杠桿、斜面、輪軸、滑輪等都是常見的簡單機械。5、杠桿包括一個支點和一根能繞支點轉(zhuǎn)動的棍子。杠桿上有三個點,分別是支點、力點、重點。6、大科學家阿基米德曾經(jīng)說過: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個支點,就能把整個地球撬起來。7、當杠桿的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省力;當杠桿的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費力;當杠桿的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不省力不費力。8、利用杠桿原理的工具有:鉗子、筷子、起釘錘、開瓶器、鑷子等。9、天平是一種測量物體質(zhì)量的儀器,天平是根據(jù)杠桿平衡的原理工作的。10、斜坡就是一種斜面。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即坡度越小越省力。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針、鏟、斧子、螺絲釘?shù)取?2、螺絲釘?shù)穆菪托薇P山公路都是利用斜面的原理。13、有一個輪固定在可以轉(zhuǎn)動的軸上的機械叫輪軸。14、輪軸有省力的作用。在軸一樣的情況下,輪軸上的輪越大越省力。15、利用輪軸原理的工具有螺絲刀、方向盤、水龍頭、門把手等。16、滑輪就是一個繞了根繩子的帶溝槽的輪子。17、固定在支架上,不隨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隨著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18、定滑輪能改變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動滑輪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省力。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起來,形成了滑輪組,它既能省力,又能改變用力的方向。19、國旗是利用定滑輪升上去的。利用滑輪的機械還有吊車。20、像自行車鏈條那樣能把動力從一個局部傳遞到另一個局部的裝置叫傳動裝置。21、傳動裝置可分為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22、齒輪傳動可以有改變運動速度和方向的作用23、鐘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齒輪傳動;縫紉機的主要傳動裝置是鏈條傳動。24、比擬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的異同。答:一樣點:都可以改變運動速度。不同點:齒輪傳動能改變用力方向;不能較長距離傳力。鏈條傳動不能改變用力方向;能較長距離傳力。第二單元形狀與構造1、物體大多數(shù)是由錐、臺、柱、球四種根本的簡單形狀構成的。2、人們從一些動植物的形狀中得到啟發(fā),設計了柱狀鋼管、瓦楞紙、薄殼構造的建筑等。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疊或彎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4、薄的材料折疊或彎曲的形狀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一樣的。5通常,構造由支架構成,三角形支架最穩(wěn)固、結實,所用材料也最少。6、不穩(wěn)定構造,可以通過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構造,使它變得穩(wěn)定。7、鐵塔、高壓線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屬于支架構造,都運用了三角形構造最穩(wěn)定的原理。8、被稱為"鋼鐵巨人〞的艾菲爾鐵塔在法國。9、平板橋、拱橋、吊橋是按橋的形狀分類的。10、趙州橋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拱橋。11、拱橋、斜拉橋比平板橋的承受力大。12、橋梁的承重力跟橋梁的形狀有關。拱橋最結實,其次是斜拉橋,平板橋最不結實。13、古時候用樹枝、茅草造房子;現(xiàn)在用鋼筋、水泥、磚塊建造平房大廈。14、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不管是平房還是樓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第三單元它們是怎樣延續(xù)后代的1、植物經(jīng)過開花、傳粉和受精等過程,形成果實和種子。種子可以長成新的植物。2、人們利用植物的根、葉或莖等可以產(chǎn)生新植株。用莖繁殖的三種方法是:扦插、壓條、嫁接。3、用根繁殖的植物有:蘿卜、胡蘿卜、甘薯等;用莖繁殖的植物有:馬鈴薯、生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個人蝦池承包經(jīng)營權轉(zhuǎn)讓及合作協(xié)議范本4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歐派櫥柜定制購貨合同書模板下載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業(yè)種植與農(nóng)村電商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民辦學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支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大米加工廠原料采購合同4篇
- 2025年版智能門禁系統(tǒng)與訪客預約系統(tǒng)融合合同4篇
- 2025年度園林景觀工程苗木供應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場建設合同4篇
- 智能傳感器網(wǎng)絡-第2篇-深度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打井工程地質(zhì)災害防治協(xié)議3篇
- 2024年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信息技術(下冊)期末試卷附答案
- TB 10012-2019 鐵路工程地質(zhì)勘察規(guī)范
- 新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背誦用)
- 鄉(xiāng)鎮(zhèn)風控維穩(wěn)應急預案演練
- 腦梗死合并癲癇病人的護理查房
-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脫式計算300題及答案
- 犯罪現(xiàn)場保護培訓課件
- 扣款通知單 采購部
- 電除顫操作流程圖
- 湖北教育出版社三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
- 設計基礎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