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prise Dynamics 物流仿真軟件案例3 運輸系統(tǒng)_第1頁
Enterprise Dynamics 物流仿真軟件案例3 運輸系統(tǒng)_第2頁
Enterprise Dynamics 物流仿真軟件案例3 運輸系統(tǒng)_第3頁
Enterprise Dynamics 物流仿真軟件案例3 運輸系統(tǒng)_第4頁
Enterprise Dynamics 物流仿真軟件案例3 運輸系統(tǒ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案例學習——傳輸系統(tǒng)一、介紹通常,確定一個由許多車輛組成的傳輸系統(tǒng)的傳輸能力是很難的。根據(jù)一些參數(shù),例如車輛運行的優(yōu)先權、操作時間等,來進行簡單的計算幾乎是不可能的。盡管如此,沒有一家公司希望看到擴充性的計劃執(zhí)行后,確在未來得不到滿足。因此,仿真就變得尤為有用,它讓未來的使用者確信自己的投資會實實在在第得到效益。二、情景描述ConveyorswitchConveyorswitch4Conveyorswitch3Machine1Machine2Machine3Machine4Machine5WarehouseConveyorswitch1Conveyorswitch2圖1-1系統(tǒng)圖這個系統(tǒng)由4條邊傳送帶和一個長50米的主傳送帶組成,主傳送帶連接machine1和warehouse。所有的產(chǎn)品流都是從machines(服務端)開始,通過傳送帶到達warehouse。有machines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是箱子的形狀,產(chǎn)品長寬都是50cm。雖然主要傳送帶組成一個整體,但它由5個部分組成,您需要注意:除了傳送帶系統(tǒng)的第一個部分是從machine1到switch1、最后一個部分是從switch4到warehouse的,其他三個部分均是從上一個switch到下一個switch。這五個部分的傳送帶均為10米長,而四個邊傳送帶均為5米長,并且所有傳輸帶的傳輸速度都是1米/秒。當主傳送帶上傳送的箱子和邊傳送帶傳送的箱子同時到達時,在主傳送帶上運輸?shù)南渥拥膬?yōu)先權高于邊傳送帶。當邊傳送帶出現(xiàn)箱子時,電子眼就會測量邊傳送帶上的箱子和主傳送帶上箱子間的距離是否至少為1米。如果是的話,主傳送帶開關(switch)前方1米處會舉起一個擋板。邊傳送帶上的箱子被傳送至主傳送帶上,這個動作的時間被稱為處理時間,不同傳送帶的處理時間不同。與此同時,主傳送帶上傳送過來的箱子就會被擋在擋板前面。這個過程完成以后,擋板被抽走,傳送帶上的箱子繼續(xù)傳送至下一個目的地。第一、二、三和四個傳送帶開關(switch)的每個箱子的處理時間分別等于2、2、10、5秒。因為前兩個傳送帶開關是新設備,技術先進,所以處理時間短一些。機器供應商說機器(machine)一分鐘最多生產(chǎn)8個箱子,一般來說,一分鐘平均生產(chǎn)4個箱子。這就意味著,平均生產(chǎn)每個箱子需要花費15秒鐘。由于小偏差的存在,生產(chǎn)時間可能會存在1秒左右的時間偏差,符合從14.5秒到15.5秒的一個均勻分布。公司不知道機器是否能平均4秒鐘生產(chǎn)一個箱子,并且在這樣的機器設置下,這個系統(tǒng)會不會產(chǎn)生擁擠。我們這樣定義擁擠:至少一條傳送帶上全是箱子,使得機器(machine)停止生產(chǎn)。公司還想知道通常這種擁擠會發(fā)生在那個地方。三、任務1、進行事前的估算,或者說評估傳輸系統(tǒng)的傳輸能力,假設每個機器的生產(chǎn)能力是一樣的。預計系統(tǒng)在哪里發(fā)生第一次擁擠?2、建一個名為transport1.Mod的仿真,試驗下機器每4秒生產(chǎn)一個箱子是否可能。再建一個名為transport2.mod的仿真,測試所有機器生產(chǎn)能力都一致的情況下,系統(tǒng)最大運輸能力能達到多大?3、建一個名為transport3.mod的仿真,通過不段調整每臺機器的生產(chǎn)能力來觀察整個系統(tǒng)的生產(chǎn)量會不會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每臺機器最高至能每分鐘生產(chǎn)8個箱子。4、對于改進這個系統(tǒng),你有什么建議?提高傳送帶的速度是否能提高整個系統(tǒng)的生產(chǎn)量?

第二節(jié)ED仿真建議ED提供了好幾種在上一節(jié)中提到的建模方式。當然如果您有更好的建模方法,不妨試一試。我們這里建模,將傳送帶分為不同的部分,如下圖2-1所示。圖中的數(shù)字代表不同部分的長度。圖2-1傳輸系統(tǒng)部分組成圖這個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不再需要測量箱子和新加入點的距離。當一個箱子今日1米那個部分,其他箱子則不能從邊傳送帶傳送到主傳送帶上。一旦1米那個部分是空閑的,箱子則可以從邊傳送帶傳送至住傳送帶。當一個箱子到達時,另外一個箱子則不能進入1米那個部分。在ED軟件中傳送帶開關(switch)由機器代替。因此,箱子看上去像是離開了傳送帶,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因為模型只是一個現(xiàn)實的代表。用4DScript命令Openinput、Closeinput、Openoutput和Closeoutput,你可以調整打開關閉原子輸入輸出的頻次。記住,這樣一來原子的參數(shù)將被覆蓋。當你想打開原子的進入時,使用命令Closeinput,任何產(chǎn)品將進入不了原子。

第三節(jié)樣例——傳輸系統(tǒng)一、任務一這個仿真需要確定的是這個傳輸系統(tǒng)可能達到的最大運輸能力,盡管這個仿真是假設每個機器的生產(chǎn)能力都一樣,每個機器的生產(chǎn)能力可以各盡不同。傳送帶的速度不同也將影響系統(tǒng)的處理效率。下圖中的方形框標示傳輸系統(tǒng):圖3-1傳輸系統(tǒng)圖傳輸系統(tǒng)最大物料流超不過每小時2400個箱子,很顯然,機器是不能符合這個數(shù)字的。然后,潛在的處理能力可能會大一些,也可能少一些。假設沒有技術限制條件的話,傳送帶的速度為1米/秒,箱子長為50厘米,如果機器1(machine1)一秒鐘生產(chǎn)2個箱子的話,一分鐘內就能傳送120個箱子。不過這只是一個計算演練,沒有實際價值。這里的處理能力被約束限定為傳送帶處理時間。畢竟,如果一個箱子從邊傳送帶傳送帶主傳送帶上需要花費10秒鐘的話,機器的生產(chǎn)時間一定會超過10秒,這是邊傳送帶無論如何都會堵塞。4個邊傳送帶的處理時間分別為2、2、10、5秒,必然地,邊傳送帶帶1分鐘內最多能處理30、30、6、12個箱子。傳送帶的速度為1米/秒,因為箱子長50厘米,所以傳送帶的速度不是一個現(xiàn)在條件,這樣1秒鐘可以傳輸2個箱子。在這個案例中,當機器3每分鐘生產(chǎn)5或6個箱子的話,連接機器3的邊傳送帶將會擁擠,主傳送帶運輸優(yōu)先權高于邊傳送帶通常會引起邊傳送帶的堵塞,這樣的情況一般很難計算。如果邊傳送帶3的開關(switch3)是這個系統(tǒng)物料流的限制因素。那這個系統(tǒng)最大處理能力只能達到每分鐘1800個,實際能力可能會比這個更小。假設個機器生產(chǎn)能力不同,4個邊傳送帶每分鐘分別能處理30、30、6、12個箱子,因此整個系統(tǒng)1分鐘內能處理78個箱子,再加上機器1生產(chǎn)的箱子,最大物料流已經(jīng)遠遠超過我們之前算的2400個了。二、任務二至任務四1、步驟一:問題規(guī)劃及目的在上面的學習中,系統(tǒng)的概括已大概描述出來了,但是公司具體背景沒有被考慮進去。這個案例學習的目的主要是看這個系統(tǒng)是否能平均一分鐘處理4個箱子。另外,我們希望能仔細觀察系統(tǒng)處理過程,了解不同因素導致系統(tǒng)最大處理能力的變化。這個案例中,置信區(qū)間沒有被主要考慮,我們只要在每個情況下觀察堵塞的情況,不斷的去改變一些條件,找到系統(tǒng)能力邊緣。學習這個案例的目的,在于看看每臺機器生產(chǎn)能力相同和不相同的情況下,系統(tǒng)最大處理能力能夠達到多少。2、步驟二:建模建模的核心是要找到系統(tǒng)布局,這個我們已經(jīng)在前面的系統(tǒng)描述中大概弄清楚了。ConveyorswitchConveyorswitch4Conveyorswitch3Machine1Machine2Machine3Machine4Machine5WarehouseConveyorswitch1Conveyorswitch2(1)系統(tǒng)描述5個機器產(chǎn)生箱子,用傳送帶傳送。主傳送帶連接機器1和倉庫,連同另外4個邊傳送帶,所有傳送帶的速度都是1米/秒。箱子有機器生產(chǎn)處理,由各個傳送帶傳送到倉庫。主傳送帶上的箱子優(yōu)先權高于邊傳送帶上的箱子。所有定量的數(shù)據(jù)包括傳送帶各部分長度和處理時間等都陳列在下表3-1中:Conveyorsection LengthConveyorswitchProcesstimeMainconveyorsection1Mainconveyorsection2Mainconveyorsection3Mainconveyorsection4Mainconveyorsection5Sideconveyors10m10m10m10m10m5mFromsideconveyormachine2Fromsideconveyormachine3Fromsideconveyormachine3Fromsideconveyormachine42sec2sec10sec5sec表3-1量化數(shù)據(jù)表(2)數(shù)據(jù)收集所有必要的信息,例如速度、處理時間、生產(chǎn)時間等都是需要關注的數(shù)據(jù)。正常來說,數(shù)據(jù)收集通常始于時間計數(shù),并且時間需要被轉換成分布和參數(shù)。(3)系統(tǒng)的模型表達系統(tǒng)最小的元素是箱子,箱子長50厘米。傳送帶速度為1米/秒。一般箱子嘗試的時間間隔從5秒到20秒不等,這個由機器的設置決定。而時鐘秒則是仿真運行的最小時間單位,所有,所有參數(shù)都是以秒來定義的。到達形式:產(chǎn)品到達時間間隔也是模型需要定義的一個參數(shù),一般符合均勻分布,變化區(qū)間大概為1秒鐘。最初,產(chǎn)品到達時間間隔大概為15秒,這樣產(chǎn)品到達時間間隔就會服從均勻分布U(14.5,15.5)。假如每分鐘生產(chǎn)6個箱子,那產(chǎn)品到達時間間隔符合均勻分布U(9.5,10.5)。傳送帶:所以的傳送帶長度都如圖2-1所示,平均速度為1米/秒。因此發(fā)生堵塞的話,箱子之間的距離就會變短。處理操作:這個操作只對邊傳送帶傳送過來的箱子有用。倉庫(warehouse):這個模型只有一個緩沖區(qū):倉庫(warehouse),仿真模型所以的箱子都會進入這個點,倉庫的能力設為100,000(4)從建模到程序在這個模型的建立中,我們用的的是標準原子的方法,而不用4DScript編程語言。這個案例相對應的程序名字叫做transport.mod,通過將這個程序導入到ED軟件中去,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模型是怎么建立的。這個模型和我們在1-1節(jié)中講到的系統(tǒng)概括是一樣的。在ED軟件中,傳送帶用名字“AccumulatingConveyors”命名。處理操作將由服務器元素(Severelement)代表。您需要特別注意,主傳送帶上的1米范圍內阻擋箱子的模型是如何建立的。3、步驟三:有效性驗證模型編譯,只是會檢查程序的輸入或計算錯誤,通過動畫模擬,我們就能密切關注傳送帶功能:傳送帶擁擠時,箱子累積;主傳送帶和邊傳送帶傳輸貨物的優(yōu)先權不同。4、步驟四:試驗設計我們需要關注這個系統(tǒng)什么時候會發(fā)生擁擠,相對與其他案例來說,置信區(qū)間不被考慮。同時,在上面的部分我們提到,秒鐘時這個仿真用到的最小單位。但是實際應用中,我們用一個標準的時間單位會比較方便。命令hr(a)可以將a這個時間自動轉換為秒,例如hr(1)就是3600秒。通過一些測試,模型運行時間最好為4個小時。不過,這個案例運行一次就足夠觀察結果了。根據(jù)這個試驗的目的來分析,預熱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過一小段時間以后,這個系統(tǒng)就會發(fā)生擁擠。5、選擇哪個案例?ScenariosMachine1Machine2Machine3Machine4Machine5scenario1boxesp/miat(insec)415?415?415?415?415?scenario2boxesp/miat(insec)512?512?512?512?512?scenario3boxesp/miat(insec)87??87??415?87??87??表3-2:案例選擇(iat是以秒為計數(shù)的到達時間間隔)經(jīng)理們一版都會選擇方案一,而方案二每臺機器生產(chǎn)能力一樣時,系統(tǒng)能達到最大處理能力的策略。方案三中的每臺機器都達到了最大生產(chǎn)能力,除了第三臺,因為每當?shù)谌_機器的生產(chǎn)能力接近每分鐘5個箱子時,邊傳送帶就會發(fā)生擁擠堵塞,所以這個方案中第三臺機器的生產(chǎn)能力只有每分鐘4個箱子。6、步驟五:輸出結果分析所有方案都是在測試,這個系統(tǒng)是否能傳送這些貨物且不發(fā)生擁擠?上面3個方案,貌似只有第一個可行,第二個和第三個都會發(fā)生擁擠。第一個方案中,平均物料流為一小時1200個箱子,第二個和第三個方案中每小時分別能運輸1500個和2160個箱子。我們之前算過,每小時系統(tǒng)能最多運輸2400個箱子。由于switch3的處理時間為10秒鐘,所以邊傳送帶一分鐘最多只能傳輸6個箱子,因此,理論上這個系統(tǒng)每小時最多能傳輸2250個箱子。7、步驟六:結論及評價這個系統(tǒng)的每臺機器每小時處理4個箱子是完全可能的,每小時處理5個箱子也有可能,但是如果數(shù)量再多一點的話,系統(tǒng)就會擁擠。假設每臺機器生產(chǎn)量不一樣的話,這個系統(tǒng)每小時最多能傳輸2160個箱子。如果將邊傳送帶3和4的處理時間減小到2秒,系統(tǒng)的最大處理能力能提高?;蛘甙堰厒魉蛶?和4放在邊傳送帶1和2的前面,這樣處理時間長的傳送帶離目的地遠一些,這樣也能提高系統(tǒng)的處理能力。在不同方案測試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改變傳輸帶的運輸速度是沒有什么幫助的,因為影響系統(tǒng)效率的是不同邊傳送帶之間的關系,而不是他們的運行速度。

第四節(jié)模型解釋在這節(jié)中,我們要繼續(xù)學習這個案例,更多的建議將會給出。一、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傳送帶的優(yōu)先權對系統(tǒng)效率有影響,因此我們嘗試一下兩者不同的優(yōu)先權策略:主傳送帶的優(yōu)先權高于邊傳送帶;一旦有箱子進入主傳送帶,箱子就必須在傳送帶開關前1米處等待。因此,這里有兩個匯合處附近的點可以坐位箱子的等待處,如下圖,有一個點在主傳送帶和邊傳送帶匯合處前一米的位置上,第二個點在邊傳送帶與主傳送帶的匯合處。圖4-1匯合處點圖如果傳送帶開關處如果沒有箱子的話,主傳送帶上的箱子就可以通過點1,如果主傳送帶上點1到傳送帶開關處,這個1米區(qū)域內,沒有箱子的話,邊傳送帶上的箱子就可以通過點2。因此,這個1米距離區(qū)域可以被單獨地建模,這樣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在這個原則空間內是否有箱子,傳送帶開關最好也以一個單獨的原子來建模。當然,如果不建1米距離的區(qū)域,我們就需要去計算傳送帶上箱子的精確位置,這樣就需要用到4DScript的命令xloc(a)。這個命令顯示箱子進入的原子在x軸上的坐標值。如果箱子需要在匯合處外1秒鐘運行的距離等待,那么所有箱子的運行速度就會改變,按這個方法也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

二、原子間的聯(lián)系完整的模型如下圖4-2所展示,我們用5個源(source)來代表5個機器,這5個源產(chǎn)生箱子的概率符合均勻分布。處理時間用有確定時間的服務(server)來表示。這個系統(tǒng)由累計的傳送帶組成。圖4-2傳輸系統(tǒng)模型界面圖這個案例中一共有四個匯合處,因此這四個匯合處的建模方法類似。圖4-3把每個匯合處清晰地表達出來了。由于處理操作,邊傳送帶的箱子可以很快地通過傳送帶。圖4-3匯合處細節(jié)圖在每個匯合處,有三個相連的原子,匯合處前1米距離范圍內是第一個原子,處理優(yōu)先權的店算第二個原子,主傳送帶9米的傳輸距離區(qū)域為第三個原子。這一米距離的傳送帶把箱子從處理處傳輸出來,傳輸1米距離。注意到圖4-3中,1米距離的輸出口到處理操作的輸入口,這個空的區(qū)域是為了表示從傳送帶到處理操作的過程,反方向也可以表示,但不是表示產(chǎn)品的實際路徑。如果邊傳送帶有物品經(jīng)過匯合處,那一米區(qū)域處就應該將輸送過來的箱子擋住。您可以輸入下面的服務觸發(fā)命令:進入觸發(fā):closeinput(in(2,c))推出觸發(fā):openinput(in(2,c))In(2,c)這個命令在server處作用,closeinput(in(2,c))命令的功能是當傳送帶開關處有箱子通過時,使箱子進入?yún)R合處一米距離區(qū)域的功能關閉。openinput(in(2,c))命令的功能是當箱子離開傳送帶開關處時,打開匯合處一米距離區(qū)域能夠進入的功能。同樣,作用在一米距離區(qū)域的命令可以這么寫:進入觸發(fā):closeinput(out(2,c))推出觸發(fā):if(content(c)=0,openinput(out(2,c)))這樣,closeinput(out(2,c))命令可以使得當一米距離區(qū)域沒有箱子時,server(即傳送帶開關)處打開。跟這個案例相關的模型名字分別叫做transport1.mod,transport2.modandtransport3.mod,您可以在程序文件夾里找到。附錄資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刪除電腦快捷鍵基本快捷鍵F1顯示當前程序或者windows的幫助內容。F2當你選中一個文件的話,這意味著“重命名”F3當你在桌面上的時候是打開“查找:所有文件”對話框F10或ALT激活當前程序的菜單欄Esc所打開的網(wǎng)頁(退出)全屏windows鍵或CTRL+ESC打開開始菜單CTRL+ALT+DELETE在win9x中打開關閉程序對話框DELETE刪除被選擇的選擇項目,如果是文件,將被放入回收站SHIFT+DELETE刪除被選擇的選擇項目,如果是文件,將被直接刪除而不是放入回收站CTRL+N新建一個新的文件CTRL+O打開“打開文件”對話框CTRL+P打開“打印”對話框CTRL+S保存當前操作的文件CTRL+X剪切被選擇的項目到剪貼板CTRL+INSERT或CTRL+C復制被選擇的項目到剪貼板SHIFT+INSERT或CTRL+V粘貼剪貼板中的內容到當前位置ALT+BACKSPACE或CTRL+Z撤銷上一步的操作ALT+SHIFT+BACKSPACE重做上一步被撤銷的操作Windows鍵+L鎖屏鍵Windows鍵+M最小化所有被打開的窗口。Windows鍵+SHIFT+M重新將恢復上一項操作前窗口的大小和位置Windows鍵+D瞬間最小化所有窗口,再次按此組合鍵時恢復之前最小化的窗口。Windows鍵+E打開資源管理器Windows鍵+F打開“查找:所有文件”對話框Windows鍵+R打開“運行”對話框Windows鍵+BREAK打開“系統(tǒng)屬性”對話框Windows鍵+CTRL+F打開“查找:計算機”對話框SHIFT+F10或鼠標右擊打開當前活動項目的快捷菜單SHIFT在放入CD的時候按下不放,可以跳過自動播放CD。在打開word的時候按下不放,可以跳過自啟動的宏ALT+F4關閉當前應用程序ALT+SPACEBAR打開程序最左上角的菜單ALT+TAB切換當前程序ALT+ESC切換當前程序ALT+ENTER將windows下運行的MSDOS窗口在窗口和全屏幕狀態(tài)間切換PRINTSCREEN將當前屏幕以圖象方式拷貝到剪貼板ALT+PRINTSCREEN將當前活動程序窗口以圖象方式拷貝到剪貼板CTRL+F4關閉當前應用程序中的當前文本(如word中)CTRL+F6切換到當前應用程序中的下一個文本(加shift可以跳到前一個窗口)在IE中:ALT+RIGHTARROW顯示前一頁(前進鍵)ALT+LEFTARROW顯示后一頁(后退鍵)CTRL+TAB在頁面上的各框架中切換(加shift反向)F5刷新CTRL+F5強行刷新二、目的快捷鍵F10激活程序中的菜單欄ALT+菜單上帶下劃線的字母執(zhí)行菜單上相應的命令CTRL+F4關閉多文檔界面程序中的當前窗口ALT+F4關閉當前窗口或退出程序CTRL+C復制CTRL+V粘貼CTRL+X剪切DELETE刪除F1顯示所選對話框項目的幫助ALT+空格鍵顯示當前窗口的系統(tǒng)菜單SHIFT+F10顯示所選項目的快捷菜單CTRL+ESC顯示“開始”菜單ALT+連字號(-)顯示多文檔界面程序的系統(tǒng)菜單按住ALT然后重復按TAB,切換到上次使用的窗口或者ALT+TAB切換到另一個窗口CTRL+Z撤消三、使用“Windows資源管理器”的快捷鍵目的快捷鍵如果當前選擇展開了,要折疊或者選擇父文件夾左箭頭折疊所選的文件夾NUMLOCK+負號(-)如果當前選擇折疊了,要展開或者選擇第一個子文件夾右箭頭展開當前選擇下的所有文件夾NUMLOCK+*展開所選的文件夾NUMLOCK+加號(+)在左右窗格間切換F6三、使用WINDOWS鍵可以使用Microsoft自然鍵盤或含有Windows徽標鍵的其他任何兼容鍵盤的以下快捷鍵。在任務欄上的按鈕間循環(huán)WINDOWS+TAB顯示“查找:所有文件”WINDOWS+F顯示“查找:計算機”CTRL+WINDOWS+F顯示“幫助”WINDOWS+F1顯示“運行”命令WINDOWS+R顯示“開始”菜單WINDOWS顯示“系統(tǒng)屬性”對話框WINDOWS+BREAK顯示“Windows資源管理器”WINDOWS+E最小化或還原所有窗口WINDOWS+D撤消最小化所有窗口SHIFT+WINDOWS+M四、“我的電腦”和“資源管理器”的快捷鍵目的快捷鍵關閉所選文件夾及其所有父文件夾按住SHIFT鍵再單擊“關閉按鈕(僅適用于“我的電腦”)向后移動到上一個視圖ALT+左箭頭向前移動到上一個視圖ALT+右箭頭查看上一級文件夾BACKSPACE五、使用對話框中的快捷鍵目的快捷鍵 取消當前任務ESC如果當前控件是個按鈕,要單擊該按鈕或者如果當前控件是個復選框,要選擇或清除該復選框或者如果當前控件是個選項按鈕,要單擊該選項空格鍵單擊相應的命令ALT+帶下劃線的字母單擊所選按鈕ENTER在選項上向后移動SHIFT+TAB在選項卡上向后移動CTRL+SHIFT+TAB在選項上向前移動TAB在選項卡上向前移動CTRL+TAB如果在“另存為”或“打開”對話框中選擇了某文件夾,要打開上一級文件夾BACKSPACE在“另存為”或“打開”對話框中打開“保存到”或“查閱”F4刷新“另存為”或“打開”對話框F5六、桌面、我的電腦和“資源管理器”快捷鍵選擇項目時,可以使用以下快捷鍵。目的快捷鍵插入光盤時不用“自動播放”功能按住SHIFT插入CD-ROM復制文件按住CTRL拖動文件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按住CTRL+SHIFT拖動文件立即刪除某項目而不將其放入SHIFT+DELETE“回收站”顯示“查找:所有文件”F3顯示項目的快捷菜單APPLICATION鍵刷新窗口的內容F5重命名項目F2選擇所有項目CTRL+A查看項目的屬性ALT+ENTER或ALT+雙擊可將APPLICATION鍵用于Microsoft自然鍵盤或含有APPLICATION鍵的其他兼容鍵七、Microsoft放大程序的快捷鍵這里運用Windows徽標鍵和其他鍵的組合。Windows徽標+PRINTSCREEN將屏幕復制到剪貼板(包括鼠標光標)Windows徽標+SCROLLLOCK將屏幕復制到剪貼板(不包括鼠標光標)Windows徽標+PAGEUP切換反色。Windows徽標+PAGEDOWN切換跟隨鼠標光標Windows徽標+向上箭頭增加放大率Windows徽標+向下箭頭減小放大率八、使用輔助選項快捷鍵切換篩選鍵開關右SHIFT八秒切換高對比度開關左ALT+左SHIFT+PRINTSCREEN切換鼠標鍵開關左ALT+左SHIFT+NUMLOCK切換粘滯鍵開關SHIFT鍵五次切換切換鍵開關NUMLOCK五秒QQ快捷鍵,玩QQ更方便Alt+S快速回復Alt+C關閉當前窗口Alt+H打開聊天記錄Alt+T更改消息模式Alt+J打開聊天紀錄Ctrl+A全選當前對話框里的內容Ctrl+FQQ里直接顯示字體設置工具條Ctrl+J輸入框里回車(跟回車一個效果)Ctrl+M輸入框里回車(跟回車一個效果)Ctrl+L對輸入框里當前行的文字左對齊Ctrl+R對輸入框里當前行的文字右對齊Ctrl+E對輸入框里當前行的文字居中Ctrl+V在qq對話框里實行粘貼Ctrl+Z清空/恢復輸入框里的文字Ctrl+回車快速回復這個可能是聊QQ時最常用到的了Ctrl+Alt+Z快速提取消息Ctrl+Alt+A捕捉屏幕最常用的快捷鍵F5刷新DELETE刪除TAB改變焦點CTRL+C復制CTRL+X剪切CTRL+V粘貼CTRL+A全選CTRL+Z撤銷CTRL+S保存ALT+F4關閉CTRL+Y恢復ALT+TAB切換CTRL+F5強制刷新CTRL+W關閉CTRL+F查找SHIFT+DELETE永久刪除CTRL+ALT+DEL任務管理SHIFT+TAB-反向切換CTRL+空格--中英文輸入切換CTRL+Shift輸入法切換CTRL+ESC--開始菜單CTRL+ALT+ZQQ快速提取消息CTRL+ALT+AQQ截圖工具CTRL+ENTERQQ發(fā)消息Alt+1保存當前表單Alt+2保存為通用表單Alt+A展開收藏夾列表資源管理器END顯示當前窗口的底端HOME顯示當前窗口的頂端NUMLOCK+數(shù)字鍵盤的減號(-)折疊所選的文件夾NUMLOCK+數(shù)字鍵盤的加號(+)顯示所選文件夾的內容NUMLOCK+數(shù)字鍵盤的星號(*)顯示所選文件夾的所有子文件夾向左鍵當前所選項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折疊該項,或選定其父文件夾向右鍵當前所選項處于折疊狀態(tài)時展開該項,或選定第一個子文件夾自然鍵盤【窗口】顯示或隱藏“開始”菜單【窗口】+F1幫助【窗口】+D顯示桌面【窗口】+R打開“運行”【窗口】+E打開“我的電腦”【窗口】+F搜索文件或文件夾【窗口】+U打開“工具管理器”【窗口】+BREAK顯示“系統(tǒng)屬性”【窗口】+TAB在打開的項目之間切換輔助功能按右邊的SHIFT鍵八秒鐘切換篩選鍵的開和關按SHIFT五次切換粘滯鍵的開和關按NUMLOCK五秒鐘切換切換鍵的開和關左邊的ALT+左邊的SHIFT+NUMLOCK切換鼠標鍵的開和關左邊的ALT+左邊的SHIFT+PRINTSCREEN切換高對比度的開和關按“開始”-“運行”,或按WIN鍵+R,在『運行』窗口中輸入:(按英文字符順序排列)%temp%打開臨時文件夾.C:\DocumentsandSettings\用戶名所在文件夾..C:\DocumentsandSettings...我的電腦\C盤appwize.cpl添加、刪除程序access.cpl輔助功能選項Accwiz輔助功能向導cmdCMD命令提示符commandCMD命令提示符chkdsk.exeChkdsk磁盤檢查certmgr.msc證書管理實用程序calc啟動計算器charmap啟動字符映射表cintsetp倉頡拼音輸入法cliconfgSQLSERVER客戶端網(wǎng)絡實用程序clipbrd剪貼板查看器control打開控制面板conf啟動netmeetingcompmgmt.msc計算機管理cleanmgr垃圾整理ciadv.msc索引服務程序dcomcnfg打開系統(tǒng)組件服務ddeshare打開DDE共享設置dxdiag檢查DirectX信息drwtsn32系統(tǒng)醫(yī)生devmgmt.msc設備管理器desk.cpl顯示屬性dfrg.msc磁盤碎片整理程序diskmgmt.msc磁盤管理實用程序dvdplayDVD播放器eventvwr事件查看器eudcedit造字程序explorer打開資源管理器fsmgmt.msc共享文件夾管理器firewall.cplWINDOWS防火墻gpedit.msc組策略hdwwiz.cpl添加硬件iexpress木馬捆綁工具,系統(tǒng)自帶inetcpl.cplINTETNET選項intl.cpl區(qū)域和語言選項(輸入法選項)irprops.cpl無線鏈接joy.cpl游戲控制器lusrmgr.msc本機用戶和組lo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