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教學設計_第1頁
松花江上教學設計_第2頁
松花江上教學設計_第3頁
松花江上教學設計_第4頁
松花江上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松花江上教學設計編制僅供參考審核批準生效日期地址:電話:傳真:郵編:松花江上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能認真聆聽樂曲《松花江上》,感受作品的音樂意境和作品的悲劇美。2、通過認真欣賞《松花江上》,真切體會悲憤的情感。3、能獨立或與同學一起對具有悲劇美的音樂作品的音樂語言進行探討、分析,積極參加就欣賞具有悲劇美的音樂作品的現實意義進行的討論并發(fā)言。學情分析:由于學生來自于不同地區(qū),所以對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很大不同,特別是農村學生音樂課上的較少,由于生活閱歷所受的限制,音樂修養(yǎng)普遍還不夠成熟,因此對于本節(jié)課悲劇性的情感,不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為此,將引導學生在傾聽音樂作品時獲得深層次悲劇美的情感體驗作為重點難點來處理。重點難點.重點:對歌曲《松花江上》的悲劇性內容及表現這一內容的音樂語言進行分析。難點:引導學生在傾聽音樂作品時獲得深層次悲劇美的情感體驗。教學過程:第一學時導入1.播放防空警報,觀看視頻,引出學生說出“九一八”事件。2.出示課件,提出問題:什么是悲劇?3.教師: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當有價值的東西遭到毀滅的時候,總是能給人的心靈以震撼的。具有悲劇美的音樂作品是最能動人心弦的,它使人們在痛苦悲傷或慷慨悲壯的感受中,得到激勵和啟示。這就是音樂悲劇美的魅力所在。新授:欣賞體現悲劇美的音樂作品一、鑒賞《松花江上》1.教師:讓我們聆聽這首不朽的民族悲歌《松花江上》,去感受那里的人們對侵略者無比的仇恨。(播放《松花江上》)2、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在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關東軍突然襲擊了我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并隨即在幾天之內侵占了20多個城市及周邊的廣大地區(qū)。致使東北三省很快淪陷,東三省的人民只好流亡關外,他們有家歸不得,有仇不能報,人人心頭都郁結著悲苦怨憤。他們要傾吐,要爆發(fā)……當時在西安二中教書的張寒暉,天天見到這種流浪傍惶的慘景,耳鼓充滿嗟嘆痛苦的呼聲,深刻體會到人們埋藏在心底的亡國之恨和喪家之痛,終于以不可抑制的強烈激情,譜寫出《松花江上》這首反映東北同胞和全國人民共同感情的歌曲。3、探討:這首歌曲是通過一些什么樣的音樂語言來表現內容的?學生討論回答:(主要從旋律、節(jié)奏、速度等音樂要素方面來分析。)4、分析:作品的曲式結構及音樂表現。出示課件:《松花江上》歌曲曲式結構是A.B兩部分加尾聲,為帶尾聲二部曲式結構。教師:從內容和感情脈絡上看,可分為哪幾個基本層次?學生:可分為懷故、漂流、呼喚三個基本層次。教師:在每個層次中,你是如何獲得悲劇美的情感體驗的?(1)、第一層次:懷故。歌詞:采用描寫家鄉(xiāng)的美麗富饒方法來訴說,再加一聲“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北嘀榫透荒芸?音樂要素:由兩個基本重復的長樂句構成,均以從容的節(jié)奏和流暢而深沉的音樂語言,描述了東北家鄉(xiāng)的富饒美麗;又以級進下行的旋律,表現了流亡者被迫與親人離散的悲痛心情。(2)第二層次:漂流。歌詞:“九一八,九一八”,反復告示,告誡人們不忘災難的日子。兩個“流浪”,深沉地慢吟,讓漂流的情形再現,是仇恨感情的積淀。音樂要素:旋律在小調上展開,以環(huán)回縈繞、反復詠唱的方式得到了展開,帶有呼號、哀傷的色彩;內在而壓抑及悲憤交加的音調,深刻地表現了東北同胞對侵略者的憤恨和控訴。(3)第三層次:呼喚。是歌曲的高潮。歌詞:一聲“爹娘啊,爹娘啊”,使蒼天為之動容;一句“什么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詰問,吼出人民復仇的心聲。音樂要素:向親人聲聲呼喚的呼天搶地似的旋律,把北方‘娘們’哭丈夫、哭兒子的哭聲演變成該歌曲的曲調,形成爆發(fā)性的高潮。力度逐漸減弱,在較長的連續(xù)下行中將聲淚俱下的悲痛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設計意圖:通過歌詞內容的解讀,音樂要素的分析,使學生達到情感的積淀,為下一步演唱作品奠定感情基礎。)5、演唱歌曲片段,體會情緒變化教師: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情感來演唱?(設計意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思想教育。)師唱:(1)“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2)“"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3)“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時候,才能歡聚一堂!”(設計意圖:音樂的語言只有在音樂實踐中,才能體會得更深,讓學生將情感體驗運用到實踐當中,通過動情的演唱進一步切身體驗音樂的悲劇美。)二、鑒賞《辛德勒的名單》主題曲1.師:在東方日本法西斯血腥屠殺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發(fā)指,在西方,德國法西斯的罪行同樣罄竹難書。提問:回顧歷史,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人類最大的災難是什么?學生思考回答:德國法西斯屠殺500多萬波蘭人和600多萬猶太人,造成了20世紀人類歷史上的最大災難。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對,這里就有一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的片段,請觀看。2.感受播放影片《幸德勒名單》滅絕人性的血腥屠殺猶太人片段。師:影片以直觀的視覺方式表現作品,那么音樂又是如何表現的呢?(1)簡介《一個華沙幸存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A.作曲家勛伯格創(chuàng)作《一個華沙幸存者》意圖簡介。B.作品內容:以一個納粹集中營幸存者的親身經歷,揭露了法西斯用暴行,將猶太送如毒氣室和屠殺場,并要猶太人自己大聲報數的殘暴罪行。三、分析討論1.通過這兩部作品的欣賞,你認為悲劇美的作品有何特點?情緒悲憤,速度緩慢,直擊心靈2.欣賞有悲劇美的音樂作品有何現實意義?團結起來,站立起來銘記歷史,愛好和平四、課堂小結:學生:談談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