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穩(wěn)壓膠囊對SHR大鼠血壓干預實驗觀察_第1頁
中年穩(wěn)壓膠囊對SHR大鼠血壓干預實驗觀察_第2頁
中年穩(wěn)壓膠囊對SHR大鼠血壓干預實驗觀察_第3頁
中年穩(wěn)壓膠囊對SHR大鼠血壓干預實驗觀察_第4頁
中年穩(wěn)壓膠囊對SHR大鼠血壓干預實驗觀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8—中年穩(wěn)壓膠囊對SHR大鼠血壓干預實驗觀察0.05),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SBPbetweenSDratsandSHRratsinthesameperiod(P0.05).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SBPbetweentheControlGroupandtheexperimentalgroupatthe1stWeek(P>0.05),SBPbetweenthecontrolgroupandtheexperimentalgroupatthe3rdweek(P0.05),同期SD大鼠與各SHR大鼠組血壓SBP存在顯著差異(P0.05)。給藥后同期各SHR大鼠血壓結果比較:第1周空白組及試驗組SBP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組與初始血壓相對比,無顯著差異;給藥后第3周開始空白組各組SBP與初始血壓相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空白組及試驗組SBP有顯著差異(P<0.05);給藥后第5周血壓比較分析:空白組及試驗組SBP有顯著差異(P<0.05);期間最高血壓SBP達到202mmHg,測壓過程中兩只空白組SHR大鼠死亡,可見口吐粉紅色泡沫,解剖可見肺淤血。給藥后第8周空白組及試驗組SBP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4結論及探討

4.1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因病理認識高血壓作為當今社會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在100多年前由Riva-Rocci發(fā)明袖帶血壓計后才對其生理、病理有所認識。到20世紀50~60年代進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其作為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得以證明。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生趨向于年輕化,但該病發(fā)生的病因不明,目前認為是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下由多種后天環(huán)境及其他因素(包括飲食、精神應激及體重、避孕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相互作用使血壓的正常機制失代償所致。本試驗所選用的SHR大鼠為一近交品系,是國際高血壓協(xié)會推薦的遺傳性高血壓大鼠之一,其高血壓發(fā)生率為100%,出生后6~8周血壓開始上升,成鼠血壓可達26.7kPa(200mmHg)以上[6]。SHR大鼠高血壓發(fā)生率高,無明顯原發(fā)性腎臟或腎上腺損傷,做為目前原發(fā)性高血壓最正確動物模型。其雄性SHR大鼠的發(fā)病率高而且穩(wěn)定,是中年高血壓最好的試驗對象。從試驗結果可見SHR大鼠在第10周時血壓已經升高。且隨著周齡增加,空白對照組血壓持續(xù)升高(至14周齡開始對比初期血壓有顯著差異(P<0.05)。由此可見原發(fā)性高血壓發(fā)生發(fā)展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16周齡空白組SHR大鼠最高血壓SBP達到202mmHg,測壓過程中兩只空白組SHR大鼠死亡,可見口吐粉紅色泡沫,解剖可見肺淤血,猜測該周齡高血壓大鼠發(fā)生心臟靶器官損害較重,死于心衰。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原發(fā)性高血壓發(fā)病機制主要集中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RAAS)激活、精神神經因素、血管內皮功能異常、胰島素抗爭、腎性水鈉潴留等方面,目前多圍繞RAAS系統(tǒng)激活研究,其中肝臟產生血管緊張素原(AGT),被腎小球入球小動脈的球旁細胞分泌腎素所激活,生成血管緊張素Ⅰ(AI),然后經肺循環(huán)的轉換酶(ACE)作用,生成的血管緊張素Ⅱ(AII)是RAAS的主要物質,作用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1),使小動脈平滑肌收縮,刺激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醛固酮,通過交感神經末梢突觸前膜的正反饋使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血壓升高[7]?,F(xiàn)代研究對于血管緊張素Ⅱ各項研究較多,但對作用于AGT降壓的藥物研究報道少見。

4.2中醫(yī)對高血壓病因病機的認識中醫(yī)學并無“高血壓〞病名,但在我國的歷代經典醫(yī)籍文獻中,對高血壓病常見臨床相類病癥臨床病癥、證候表現(xiàn)、病因病機、病程蛻變規(guī)律及防治方法均已有詳盡的論述。高血壓臨床常見病癥有眩暈、頭痛、心悸、頸部疼痛,伴惡心、嘔吐、耳鳴等。因此對應于高血壓臨床病癥,較為常見的中醫(yī)病名多集中在“眩暈〞“頭痛〞“肝陽〞“肝風〞等范疇。其中論述最為廣泛的是“眩暈〞“頭痛〞。中醫(yī)有關于眩暈、頭痛的最早記錄可追溯至殷商時期,甲骨文記載“疾首〞病名。另《周禮·天官》有“春時有痟首疾〞的記載,清·袁枚《隨園隨筆·今疾病見古書》:“即《説文》之‘酸痟頭痛也〞。對于眩暈、頭痛的病因病機認識,最早且較為系統(tǒng)的則見于《黃帝內經》?!端貑枴ぶ琳嬉笳摗酚小爸T風掉眩,皆屬于肝〞的記載。以后醫(yī)家多宗《內經》之說命名,宋代《全生指迷方》首次將眩暈作為獨立病證專門論述。古之醫(yī)家對眩暈、頭痛的認識,多認為人體由于情志內傷、飲食失調、勞逸失衡、稟賦不足體質虛衰等各種起因的綜合作用下,機體出現(xiàn)陰陽消長失調,特別是肝腎陰陽失調,由于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產生下虛上盛的病理現(xiàn)象,故見頭痛、頭暈、耳鳴等癥。病久不愈,陰損及陽,則往往引發(fā)腎陽不足,亦可陰損于前,陽虧于后,最終產生了陰陽兩虛之證。若陽勝化風、化火,肝風入絡則見四肢麻痹,甚至口眼歪斜;肝火上沖,可見面紅目赤,善怒。風火相煽,灼津成痰,若肝陽暴亢,則陽亢風動,血隨氣逆,挾痰挾火,橫竄經絡,擾亂心神,蒙蔽清竅,發(fā)生中風昏厥。近現(xiàn)代中醫(yī)研究者對高血壓進行了廣泛研究,普遍認為高血壓一病,主要病由于情志失調、飲食不節(jié)、久病勞傷、先天稟賦不足等。主要病理環(huán)節(jié)為風、火、痰、瘀、虛,與肝、脾、腎等臟腑關系密切。病機性質為本虛標實,肝腎陰虛為本,肝陽上亢,痰濁內蘊為標。高血壓辨證分型有以臟腑分型,有以八綱分型,又有綜合分型,或與現(xiàn)代醫(yī)學相結合的分型等等。其中最早見于五十年代陳可翼將其分為肝熱上沖型、陰虛肝旺型、怔忡型、胸痹型、肝風型、肝腎兩虛型、中風型、婦女沖任不調型八個證型[8]。以后也有以陰陽為總綱,分為陽亢、陰虛陽亢、陰陽兩虛和陽虛型。80年代中醫(yī)《內科學》教材中則將八綱辨證與臟腑辨證結合起來,將本病分為肝火亢盛、陰虛陽亢、陰陽兩虛和痰濕壅盛型[9]。中醫(yī)認為,肝為五臟之一,其為陰中之陽,具有升發(fā),喜條達,惡抑郁,體陰而用陽特性。其功能主疏泄、藏血、主筋而華爪、開竅于目,與膽相表里。其主疏泄即為肝氣有疏通、暢達、宣泄的功能。如肝失疏泄,則氣機不暢、淤血阻滯、經脈不利,以致血液不行,導致水腫等病癥。中年人由于工作壓力大,家庭壓力大,居住要求、物質要求均較高,肝氣不舒逍遙情理,同時“年過半百,陰液自半〞,肝失教養(yǎng),肝郁化火,風陽上擾而成眩暈,正如《內經》云“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因此臨床上中年高血壓患者肝陽上亢、肝火亢盛、肝腎陰虛陽亢證型最為多見。

4.3高血壓中醫(yī)治療思路中醫(yī)治療高血壓與現(xiàn)代醫(yī)學以降低血壓為目的的思路不同,是以改善患者的病癥、體征,進而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不管各位醫(yī)家對高血壓病的病因病機分型有何不同,治則總離不了辨證論治的范疇。其中,常見的基本辯治思路多從肝腎著手,治法上多尊古方,諸如平肝熄風法、補益氣血法、補腎填精法、燥濕祛痰法、活血化瘀法;以及溫補肝陽法、引火歸元法、益氣養(yǎng)陰、益氣活血法等。根據(jù)中年人高血壓的常見證型圍繞中醫(yī)肝辨證的簇集現(xiàn)象,認為中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上當宗平肝潛陽、補益肝腎、滋陰熄風之法,即圍繞中醫(yī)治肝為主,根據(jù)患者病情采用平肝、清肝、疏肝、養(yǎng)肝等法,標本兼治。

中年穩(wěn)壓膠囊根據(jù)平肝、清肝、疏肝、養(yǎng)肝治肝降壓機制而成方。以期為中年高血壓人群提供較為有利的治療手段和療效,改善該類人群的生活質量。全方選用天麻、桑葉、鉤藤、菊花、生石決明、牡蠣、珍珠母、決明子、夏枯草、梔子、茵陳、黃芩、水牛角、羅布麻、銀花、豨簽草、南沙參、二地、二冬、石斛、制首烏、龜板、鱉甲、玄參、黃芪、黑螞蟻、枳實、石菖蒲、薏苡仁、茯苓、車前子、川芎、丹參、當歸、紅花、三七、葛根、益母草、三七花、石蓮子、懷牛膝、蜈蚣、全蝎共四十三味藥。方中天麻性味甘、平,歸肝經,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功能?,F(xiàn)代研究[10]有降低外周血管、腦血管和冠狀血管阻力,并有降壓,減慢心率作用。鉤藤性味甘、涼。歸肝、心包經。有清熱平肝,息風定驚之效?,F(xiàn)代藥理研究[11]證明鉤藤、鉤藤堿及鉤藤總堿對各種動物的正常血壓和高血壓都具有降壓作用,此外,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降血脂等作用。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歸肝、肺經,功能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渡褶r本草經》記載:“主諸風頭眩、腫痛〞?!侗静菥V目拾遺》記載:“專入陽分。治諸風頭眩〞。決明子對動物有降壓[12]、降血脂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13]。結合桑葉、生石決明、牡蠣、珍珠母共同平肝抑陽。夏枯草辛、苦,寒。歸肝、膽經,功能清熱瀉火,明目,散結消腫。茵陳[14]、水牛角[15]等清熱藥有降壓、降血脂、抗氧化作用。羅布麻平抑肝陽,清熱,利尿,羅布麻葉煎劑有降壓作用[16],協(xié)同梔子、黃芩、銀花、豨簽草清泄肝熱。天冬中含天冬酰胺,可使外周血管擴張、血壓下降[17]。生地甘、苦,寒。歸心、肝、腎經,補益腎陰,與南沙參、熟地、麥冬、石斛、制首烏、龜板、鱉甲、玄參皆有補益肝陰治本之效。黃芪益氣;枳實、石菖蒲疏肝理氣;車前子有效成分可擴張血管以及興奮副交感神經,阻抑交感神經,可改善胰島素抗爭所致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從而降低IR,提高胰島素敏感性[18],聯(lián)合薏苡仁、茯苓淡滲利濕以加強降壓作用。丹參、紅花能活血化瘀。葛根,現(xiàn)代研究說明不僅能直接擴張血管,有明顯降壓作用[19],葛根素還能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環(huán)及廣泛的β-受體阻滯作用[20]。三七花、石蓮子清心火,二者均有降壓作用。懷牛膝引氣下行。蜈蚣、全蝎歸肝經,善能息風鎮(zhèn)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諸藥合用,共奏平肝潛陽、清瀉肝熱、疏肝理氣、滋補肝陰、活血養(yǎng)血之效。對于原發(fā)性高血壓,特別是中年高血壓的治療以達標本兼顧之效。

原發(fā)性高血壓人群中,中年高血壓病患逐年增加,中青年正處于生活和事業(yè)的高峰期,有效操縱血壓,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減少高血壓靶器官損害的發(fā)生率、致殘率、致死率,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意義尤為重大。本研究通過觀測不同給藥時期藥物對SHR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