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物理復習資料_第1頁
固體物理復習資料_第2頁
固體物理復習資料_第3頁
固體物理復習資料_第4頁
固體物理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固體物理復習資料作者:日期:

固體物理固體固體是物質存在的一種狀態(tài)。與液體和氣體相比固體有比較固定的體積和形狀、質地比較堅硬。固體是由數量級為10*23的粒子所結合成的宏觀體系,是一個復雜的多體系統(tǒng)。固體的基態(tài)(即T=0K時的狀態(tài))不僅是能量最低的狀態(tài),而且還是某種有序狀態(tài)。從微觀角度分析,實驗上所測得的宏觀屬性是固體在外擾動作用下從基態(tài)躍遷到激發(fā)態(tài)時所產生的響應。晶體的分類廠按晶胞分:立方六方四方三方正交單斜三斜晶系按對稱性分:立方體六方體]按功能分:導體半導體絕緣體磁介質電介質超導體按結合方式分:共價離子金屬X射線波長介于紫外線和Y射線間的電磁輻射。X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輻射,其波長約為(20~0.06)X10—8厘米之間。X射線光譜是原子中最靠內層的電子躍遷時發(fā)出來的。X射線衍射X—raydiffraction揭示了晶體內部結構

定義:X射線受到原子核外電子的散射而發(fā)生的衍射現象。由于晶體中規(guī)則的原子排列就會產生規(guī)則的衍射圖像,可據此計算分子中各種原子間的距離和空間排列。是分析大分子空間結構有用的方法。原理1912年勞埃等人根據理論預見,并用實驗證實了X射線與晶體相遇時能發(fā)生衍射現象,證明了X射線具有電磁波的性質,成為X射線衍射學的第一個里程碑。當一束單色X射線入射到晶體時,由于晶體是由原子規(guī)則排列成的晶胞組成,這些規(guī)則排列的原子間距離與入射X射線波長有X射線衍射分析相同數量級,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線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產生強X射線衍射,衍射線在空間分布的方位和強度,與晶體結構密切相關。這就是X射線衍射的基本原理。晶體衍射基礎的著名公式——布拉格方程:2dsin0=n入式中入為X射線的波長,n為任何正整數。倒格子與正格子之間的關系(注意:加粗的字母是矢量)正格原胞體積與倒格原胞體積之積等于2n的3次方正格子與倒格子互為對方的倒格子倒格矢Kh=h1b1+h2b2+h3b3與正格子晶面族(h』2h3)正交

倒格矢K人的模與晶面族(h]h2h3)的面間距成反比晶格動力學(第三章第一節(jié))聲子概念聲子就是“晶格振動的簡正模能量量子?!庇⑽氖莗honon。為什么要引入?引入聲子的概念便于處理固體中相互作用問題,把聲子當作有能量和動量的玻色粒子來處理,十分方便。在固體物理學的概念中,結晶態(tài)固體中的原子或分子是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在晶格上的。在晶體中,聲子間有相互作用,原子并非是靜止的,它們總是圍繞著其平衡位置在作不斷的振動。另一方面,這些原子又通過其間的相互作用力而連系在一起,即它們各自的振動不是彼此獨立的。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一般可以很好地近似為彈性力。形象地講,若把原子比作小球的話,整個晶體猶如由許多規(guī)則排列的小球構成,而小球之間又彼此由彈簧連接起來一般,從而每個原子的振動都要牽動周圍的原子,使振動以彈性波的形式在晶體中傳播。這種振動在理論上可以認為是一系列基本的振動(即簡正振動)的疊加。當原子振動的振幅與原子間距的比值很小時(這在一般情況下總是固體中在定量上高度正確的原子運動圖象),如果我們在原子振動的勢能展開式中只取到平方項的話(這即所謂的簡諧近似),那么,這些組成晶體中

彈性波的各個基本的簡正振動就是彼此獨立的。換句話說,每一種簡正振動模式實際上就是一種具有特定的頻率V、波長入和一定傳播方向的彈性波,整個系統(tǒng)也就相當于由一系列相互獨立的諧振子構成。在經典理論中,這些諧振子的能量將是連續(xù)的,但按照量子力學,它們的能量則必須是量子化的,只能取hs的整數倍,即En=(n+l/2)hv(其中1/2hv為零點能)。這樣,相應的能態(tài)En就可以認為是由n個能量為hv的“激發(fā)量子”相加而成。而這種量子化了的彈性波的最小單位就叫聲子。聲子是一種元激發(fā)聲子并不是一個真正的粒子,聲子可以產生和消滅,有相互作用的聲子數不守恒,聲子動量的守恒律也不同于一般的粒子,并且聲子不能脫離固體存在。聲子只是格波激發(fā)的量子,在多體理論中稱為集體振蕩的元激發(fā)或準粒子。聲子的化學勢為零,屬于玻色子,服從玻色一愛因斯坦統(tǒng)計。聲子本身并不具有物理動量,但是攜帶有準動量,并具有能量。光子與聲子是既有區(qū)別,又有共性:其共性之一是:它們都具有波的周期性、衍射、干擾等特性。其共性之二是:它們能量最小單元都為hv。其共性之三是:它們都可用測定波源與觀測點間的距離l及二點間傳輸的時間t,求出(平均)波速

其共性之四是:它們都可用測定波的頻率V與波長入,求出波速U二V入。其共性之五是:它們都有具有波源的運動不會改變(某坐標系中的)波速的特性光子和聲子的產生機制根據光電效應和康普頓效應。光和物質相互作用時表現出粒子性,即光子。聲子不能脫離固體存在,聲子只是格波激發(fā)的量子,在多體理論中稱為集體震蕩的元激發(fā)或準粒子。光子和聲子的聯系光波與離子晶體的長光學橫波可以發(fā)生強烈的耦合,形成聲光子。在非離子晶體中,光子也能與晶格振動發(fā)生相互作用,因為晶格振動使晶體內的電子分布發(fā)生變化,從而使晶體的光學常數發(fā)生變化,如折射率,這就會使在晶體中傳播的光波頻率和波矢都發(fā)生相應變化。另一方面,光波在晶體中傳播時,光電場會使晶體的力學性質發(fā)生變化,如彈性系數,從而使晶體的晶格振動也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光子也能和晶格振動發(fā)生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可以理解為光子收到聲子的非彈性散射,同時滿足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光子與長聲學波聲子的相互作用一般稱為光子的布里淵散射。光子和光學波聲子的相互作用稱為光子的拉漫散射。兩種散射都不會有倒逆散射。

黃昆先生(1919——2005)黃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學家198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是國際著名的中國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固體物理學先驅、中國半導體技術奠基人。獲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對固體物理的貢獻四十年代,提出固體中雜質缺陷導致X光漫散射的理論,六十年代證實并得到應用,被稱為“黃曼散射”1950年同其夫人艾夫合作,首次提出多聲子無輻射躍遷理論“黃里斯理論”1951年,首次提出描述晶體中光學位移,宏觀電場與電極化三者關系的“黃方程”,1963年,拉曼散射實驗證實。黃昆著作《晶格動力學理論》玻恩,黃昆著葛惟錕,賈惟義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ISBN7-301-00836-8《半導體物理進展與教學》黃昆著《半導體物理學》黃昆,謝希德著科學出版社1958

《固體物理學》黃昆著,韓汝琦改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ISBN7—04-001025-9《半導體和它的應用》黃昆著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