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指南-診斷課件_第1頁
MM指南-診斷課件_第2頁
MM指南-診斷課件_第3頁
MM指南-診斷課件_第4頁
MM指南-診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多發(fā)性骨髓瘤診治指南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血液分會中國多發(fā)性骨髓瘤工作組背景多發(fā)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由于新藥的不斷出現(xiàn)使療效不斷提高,多發(fā)性骨髓瘤在診斷、治療以及療效標準方面出現(xiàn)迅速進展。鑒于此,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血液科醫(yī)師分會召集全國專家制定了此指南。定義

多發(fā)性骨髓瘤是漿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漿細胞異常增生,并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并導致相關器官或組織損傷(ROTI)。常見臨床表現(xiàn)為骨痛、貧血、腎功能不全、感染等。診斷標準

主要標準:①組織活檢證明有漿細胞瘤或骨髓涂片檢查:漿細胞>30%,常伴有形態(tài)改變。②單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M>15g/L,IgD>2g/L,IgE>2g/L,尿中單克隆K或λ輕鏈>1g/24小時。

次要標準:①骨髓檢查:漿細胞10%~30%。②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的存在,但低于上述標準。③X線檢查有溶骨性損害和(或)廣泛骨質疏松。④正常免疫球蛋白量降低:IgM<0.5g/L,IgA<1.0g/L,IgG<6.0g/L。

凡滿足下列任一條件者可診斷為MM:主要標準第1項+第2項;或第1項主要標準+次要標準②③④中之一;或第2項主要標準+次要標準①

③④中之一;或次要標準①②+次要標準③④中之一。最低診斷標準

(同時符合下列二項)①骨髓單克隆漿細胞≥10%(或雖<10%但證實為克隆性)和/或活檢為漿細胞瘤且血清+尿出現(xiàn)單克隆M蛋白(低于主要診斷標準);如未檢測出M蛋白,則需骨髓單克隆漿細胞≥30%和/或活檢為漿細胞瘤②骨髓瘤相關的器官功能損害(至少一項)有癥狀或無癥狀MM診斷標準有癥狀MM診斷標準:①符合MM的診斷標準。②出現(xiàn)任何ROTI。無癥狀MM診斷標準:①符合MM的診斷標準。②沒有任何ROTI的癥狀與體征分型IgG型IgA型IgD型IgM型IgE型輕鏈型雙克隆型不分泌型分期Durie-salmon分期ISS分期I期符合下列各項:血紅蛋白>10g/dLβ2微球蛋白<3.5mg/L血鈣正?;颉?2mg/dL骨骼結構正常或僅有一處溶骨性病變白蛋白≥3.5g/dLM蛋白合成率低IgG<

5g/dLIgA<

3g/dL尿本周蛋白<

4g/24小時II期介于I期和III期之間介于I期和III期之間III期符合下列至少任何一項:血紅蛋白<

8.5g/dLβ2微球蛋白≥5.5mg/L血鈣>12mg/dL溶骨性病變多于3處M蛋白合成率高IgG>7g/dLIgA>5g/dL尿本周蛋白>12g/24小時亞型A:腎功能正常(血肌酐<2.0mg/dL)

B:腎功能損害(血肌酐≥2.0mg/dL)多發(fā)性骨髓瘤分期系統(tǒng)漿細胞克隆性的鑒定蛋白水平:膜電泳、免疫電泳、免疫固定電泳、sFLC及其比值的改變細胞水平:輕鏈同種型限制性基因水平:IgH、、基因的克隆性重排MM與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癥的鑒別(1)原發(fā)病漿細胞數(shù)量

根據(jù)我院92例RP的骨髓像分析,漿細胞比例最高為20.5%,無一例大于30%,而93例診斷明確的MM中,43.0%患者漿細胞大于30%。MM與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癥的鑒別(2)漿細胞形態(tài)及分布

根據(jù)我院資料,漿細胞成堆(≥5個)或成片分布、原始漿細胞的出現(xiàn)、胞核畸形(瘤狀突起、啞鈴狀核、大小懸殊的雙核、胞核扭曲折疊等)、核仁增大的多核、巨大核仁等均不見于RP。它們反映了漿細胞的惡性增殖。這些現(xiàn)象雖然非每一例MM所具備,然一旦出現(xiàn),將是MM的重要佐證。MM與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癥的鑒別(3)漿細胞島是指3個或3個以上漿細胞緊密圍繞一個網狀細胞的特殊細胞群,是免疫反應在形態(tài)學上的一種反映。我們觀察的92例RP中有79.6%出現(xiàn)漿細胞島,而93例診斷明確的MM中無1例有典型的漿細胞島。漿細胞島的出現(xiàn)有助于RP的診斷而不支持MM。MM與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癥的鑒別(4)細胞化學反應

MM患者漿細胞的酸性磷酸酶及5ˊ核苷酸酶反應為強陽性,RP為陰性(偶可極弱陽性)免疫細胞化學反應MM患者漿細胞CD38+CD56+,CD138+MM與骨轉移性癌、骨結核的溶骨性病變病例1女性,56歲,胸痛8年,貧血,Hb56g/L~78g/L,BM漿細胞4%~9%。M蛋白鑒定IgG,單克隆,IgG26g/L~31g/L。多處肋骨破壞,大量胸水,但從未找到癌細胞。在外院診斷MM,經過8次化療癥狀無改善。入我科后體檢發(fā)現(xiàn)左乳皮膚呈桔皮樣改變,活檢證實為乳腺癌MM與骨轉移性癌、骨結核的溶骨性病變病例2男性,82歲,體檢時發(fā)現(xiàn)球蛋白升高。M蛋白鑒定IgM,單克隆,IgM12g/L~20g/L。BM漿細胞6%~8%。X線攝片示頭顱有3處直徑約1cm的缺損。血常規(guī)正常。追問病史,患者3年前曾因硬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