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也會“三個和尚沒水喝”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a047d64a8d249ee7c4bec82071ca9a/50a047d64a8d249ee7c4bec82071ca9a1.gif)
![學生也會“三個和尚沒水喝”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a047d64a8d249ee7c4bec82071ca9a/50a047d64a8d249ee7c4bec82071ca9a2.gif)
![學生也會“三個和尚沒水喝”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a047d64a8d249ee7c4bec82071ca9a/50a047d64a8d249ee7c4bec82071ca9a3.gif)
![學生也會“三個和尚沒水喝”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a047d64a8d249ee7c4bec82071ca9a/50a047d64a8d249ee7c4bec82071ca9a4.gif)
![學生也會“三個和尚沒水喝”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a047d64a8d249ee7c4bec82071ca9a/50a047d64a8d249ee7c4bec82071ca9a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學生也會“三個和尚沒水喝”
馬志國
張老師計劃在周一下午的班會課上組織一次班級活動,他囑咐值日小組在課間把課桌椅重新擺放整齊。交代好后,張老師就到辦公室做準備去了。結果,班會課快開始的時候,課桌椅才擺好了一半。這讓張老師頗為意外:上次班會課,值日組長一個人就擺好了桌椅,這次怎么全組好幾個人上陣,反而沒擺好?
其實,這是班級管理中社會惰化效應的表現(xiàn)。
什么是社會惰化效應
社會惰化效應說的是群體共同完成任務時,個人會變得惰性化,也就是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會比單獨完成時減少的現(xiàn)象。例如,團體拔河比賽的時候,雖說團結起來力量大,但就單個同學來說,即便不是有意偷懶,也沒有單獨拔河時使出的力氣大。
最早發(fā)現(xiàn)社會惰化現(xiàn)象的是法國人林格曼,他專門做過類似拔河比賽的試驗。
試驗中,他先讓被試單獨拉繩子,然后在人數(shù)漸漸增加的狀況下拉繩子,用儀器測量被試的拉力變化。結果發(fā)現(xiàn),隨著被試人數(shù)漸漸增加,每個被試平均使出的力氣卻漸漸變小了。
拉坦、威廉姆斯和哈金斯等人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被試認為自己和大家一起叫喊或鼓掌時的聲音,要比他一個人鼓掌時的聲音小三分之一。就是說,自己單獨鼓掌時更用力,而大家一起鼓掌時都有所懈怠。有意思的是,所有被試都承認懈怠了,但是,沒有一個人承認是自己制造了懈怠。這告訴我們,社會惰化現(xiàn)象不是有意的,而是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的,是一種潛意識作用。
這種社會惰化現(xiàn)象不僅在試驗室里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叭齻€和尚〞的故事,就是社會惰化效應生活化的表達。
社會惰化和社會助長都是由于受到他人在場的影響。二者的不同點是,社會惰化現(xiàn)象中,在場的他人也是活動的參與者,活動由大家共同完成;社會助長現(xiàn)象中,在場的他人只是活動的旁觀者,活動由自己單獨完成。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社會惰化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了。
產生社會惰化的原因,一是由于評價焦慮減弱。由于大量人共同完成活動,個人不用顧及被單獨評價,行為的動力也就減弱了,也就不愿付出更多努力了。于是,社會惰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二是由于活動責任分散。由于大量人共同活動,責任由大家來分擔,個人的努力會吞噬在群體中,得到的獎勵也會被群體共享,因而不愿付出更多的努力。
班級管理中社會惰化效應的預防
不言而喻,無論是對班級群體管理,還是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社會惰化效應都是有害無益的,都是應當避免的。怎樣避免呢?社會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了可以減少社會惰化效應的因素,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可以借鑒。
一是對個人單獨評價。
研究發(fā)現(xiàn),把活動任務具體化明確化,讓個人的努力可以單獨鑒別,個人的成績可以單獨測量,知道自己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這樣的單獨評價,讓人保持應有的被評價焦慮,從而激發(fā)猛烈的行為動機,也就減少了社會惰化。教育實踐中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各班承受學校不同衛(wèi)生區(qū)的值日,甲班的衛(wèi)生做得既慢且差,乙班的衛(wèi)生做得既快又好。原因可能就在于,甲班班主任對值日的學生沒有分工,而乙班班主任對值日的學生有明確分工。
二是加強群體凝結力。
研究發(fā)現(xiàn),群體凝結力與社會惰化效應密切相關。假如群體成員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有較強的凝結力,有較強的責任感,大家彼此認同,齊心協(xié)力,個人也就會付出更多努力,較少出現(xiàn)社會惰化。班級有些工作很難分工到人,總需要幾個學生協(xié)作,這時候,是否會出現(xiàn)社會惰化,就看班級群體的凝結力了。有時候,利用非正式小群體完成某些班級工作,效果往往對比好,就是由于小群體之間有較強的凝結力。
三是加強對活動任務的認識。
研究發(fā)現(xiàn),活動任務的性質也會影響個人的努力程度。假如認識到任務目標的挑戰(zhàn)性和吸引力,較好地調動個人的卷入狀態(tài),也能有效減少社會惰化。因此,我們讓幾個學生同時完成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假如老師擅長做好“戰(zhàn)前動員〞,擅長調動學生的卷入狀態(tài),也可以避免社會惰化效應。
四是操縱群體規(guī)模。
杰克森和威廉姆斯總結了49個有關社會惰化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共同完成任務時的群體規(guī)模越大,個人的努力程度越低。當群體規(guī)模達到8人時,個人的努力程度僅為單獨工作時的80%。在一定范圍內,群體規(guī)模增大,個人努力還在繼續(xù)下降。因此,在需要學生共同完成任務時,班主任要注意活動小組的劃分,操縱小組規(guī)模,一般狀況下,3~5人一組。
五是采取適當?shù)莫剟畲胧?/p>
在一項研究中,甲組學生被告知,假如他們所在的群體針對某一問題能夠想出的解決方案越多,就可以越早離開。對乙組學生也要求完成同樣的任務,但是沒有可以提早離開的獎勵。結果,甲組沒有出現(xiàn)社會惰化現(xiàn)象。這啟示我們,假如學生的活動時限可以靈活把握,就不要統(tǒng)一要求,可以哪個小組完成任務哪個小組就提前休息。譬如,有位老師也采取了這種適當獎勵的方法,讓提早完成學習任務的小組可以在教室里看課外書,從而避免了社會惰化效應,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
正確對待學生中的旁觀者效應
與社會惰化效應相關的,還有個旁觀者效應。
心理學家達利和拉坦請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當被試,對此進行了試驗研究。研究者讓被試分兩種狀況填寫問卷:有的被試單獨在一個房間填寫,有的被試3人一組在同一個房間填寫。在被試埋頭填寫問卷的時候,突然出現(xiàn)緊急狀況:墻角的通風口開始冒濃煙。試驗要看的是被試的反應。
結果發(fā)現(xiàn),單獨填寫問卷的被試在5秒內就發(fā)現(xiàn)了濃煙,并采取行動,即刻出去報告狀況。3人一起填寫問卷的被試,則專于填寫問卷,大多數(shù)人到20秒后才發(fā)現(xiàn)濃煙,而且大多數(shù)人沒有任何行動,8個組中,只有1人在4分鐘前報告了狀況,試驗持續(xù)到6分鐘終止時,濃煙到了讓人揉眼咳嗽的程度了,8個組中也僅有3個組里有人去報告。
還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試驗:讓一個學生假裝癲癇發(fā)作。結果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只有一個人時,他得到幫助的概率是85%,當有5個人在場時,他得到幫助的概率只有31%。
生活中也常有類似的狀況。
2022年10月13日,2歲的小悅悅在佛山市南海區(qū)黃岐廣佛五金城相繼被兩輛車碾壓。7分鐘內有18個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離去。最終一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但小悅悅最終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離世。2022年10月23日,廣東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發(fā)地點悼念小悅悅,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從心理學角度說,這些現(xiàn)象不能僅歸因于人的冷漠,而應歸因于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效應是指在特別或緊急狀況下,由于有他人在場產生了對救助行為或利他行為的惰化作用,從而導致群體坐視不管的冷漠行為的現(xiàn)象。而且旁觀者越多,旁觀者效應越嚴重??梢哉f,旁觀者效應是社會惰化效應的一種特別表現(xiàn)。
學生群體中也會出現(xiàn)旁觀者效應。
我們先看第一個案例。一位老人在上學的時間摔倒在某中學門口。最先看到老人的幾個學生站在一旁躊躇,好多學生隨后趕到,也跟最先看到的學生一樣,站住觀望。直到有學生告訴了門衛(wèi),摔倒的老人才得到幫助。這時候,好多學生也來幫忙了。
我們再看其次個案例。開學沒幾天,一個高中女生十分不情愿地被換到新的宿舍。當晚把鋪蓋放到床上,她開始單獨飲泣。剛開學不久,宿舍的幾個女生還不太熟悉,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她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這個女生感到宿舍的人很冷漠,于是提出再換宿舍。
什么原因導致旁觀者效應?
一是責任分散。在緊急狀況下,由于有他人在場,救助的責任就會分散到他人身上,不去救助所產生的罪厭惡和愧疚感等也會分散到他人身上。個人的責任就會減少,個人不去救助的心理壓力也會減少。因此,出現(xiàn)了旁觀者效應。
二是社會對比。緊急狀況下,由于有他人在場,個人在行動之前會把自己準備做出的反應與他人的反應進行對比。對比的結果是,當他人都沒有采取利他行為時,就產生了對利他行為的惰化作用。于是,導致了旁觀者效應。
三是從眾心理。在緊急狀況下,人更簡單出現(xiàn)從眾心理。就是說,由于在場的他人沒有行動,個人更簡單表現(xiàn)出與他人一致的反應。由此,這樣也簡單出現(xiàn)旁觀者效應。
當學生中出現(xiàn)類似旁觀者效應的時候,我們不能簡單地進行道德評判,而應正確對待,具體分析,恰當引導。
譬如第一個案例,心理疏導的工作重點應放在施助的一方。
首先,我們要表示學生出現(xiàn)的旁觀者效應,不要簡單斥責學生沒有愛心;接下來,引導學生在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不要躊躇,應及時主動伸出援手;最終,對及時向門衛(wèi)報告以及隨后參與助人的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5《七律 長征》 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001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下冊 Unit 7 What's the matter第4課時說課稿 譯林牛津版001
- 18《慈母情深》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001
- 2025門窗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市場咨詢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嫁接種苗技術服務合同書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2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第7課 啟蒙運動說課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信息平臺建設合同范本
- 7 《我在這里長大》第一課時(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
- 書推廣合同范例
- 機器狗:技術成熟性能優(yōu)越場景剛需放量在即2025
- 2025年村民代表會議講話稿(3篇)
- (一模)烏魯木齊地區(qū)2025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質量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開工大吉蛇年大吉開門紅模板
- 2025年日歷表(A4版含農歷可編輯)
- 591食堂不合格食品處置制度
- 國際金融課件(完整版)
- 導向標識系統(tǒng)設計(一)課件
- 220t鍋爐課程設計 李學玉
- 全英文劇本 《劇院魅影》
- 北京城的中軸線PPT通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