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中考試題選編_第1頁
馬說中考試題選編_第2頁
馬說中考試題選編_第3頁
馬說中考試題選編_第4頁
馬說中考試題選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馬說中考試題選編馬說中考試題選編馬說中考試題選編xxx公司馬說中考試題選編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shù):第1.0次更改批準(zhǔn)審核制定方案設(shè)計,管理制度《馬說》中考試題匯編安徽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1)一食或盡粟一石或:(2)才美不外見見:(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等:(4)安求其能千里安:(5)執(zhí)策而臨之執(zhí):16.翻譯下列句子。(4分)(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鳴之而不能通其意。17.從文中看,千里馬遇不到伯樂,它們有著怎樣的命運(3分)18.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反映了當(dāng)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3分)[三](15分)15.(5分)(1)或:有時(2)見:顯現(xiàn)(3)等:等同(4)安:怎么,怎能(5)執(zhí):拿著,舉著16.(4分)(1)喂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馬,所以不按照千里馬的喂養(yǎng)方法喂養(yǎng)它。(2)千里馬鳴叫,喂馬的人卻不知道它想表達的意思。17.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3分)18.反應(yīng)了當(dāng)時的社會不重視人才,不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的社會現(xiàn)實。(3分)《馬說》中考試題選編韓愈(唐)1.解釋下列加點字,翻譯下列劃線句,給劃波浪線的句子劃分朗讀音節(jié)并翻譯(每句至多劃兩處):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㈡文學(xué)常識:本文選自《韓愈文選》中的《______》,《馬說》是其中的第四篇,作者_____是____(朝代)文學(xué)家,屬“____八大家”之列答案:㈡《雜說》韓愈,唐代,唐宋㈢理解默寫:⒈文中強調(diào)伯樂對千里馬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⒉文中描繪千里馬被埋沒的悲慘命運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⒊優(yōu)秀的人才常常需要識才的慧眼去發(fā)現(xiàn),韓愈發(fā)出人才常有而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不常有的感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⒋在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慧眼識人才的人并不多??梢?,世上不同缺乏人才,而是缺乏能發(fā)現(xiàn)人才、識別人才的人。這正如韓愈在《馬說》中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雹翟诂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懷才不遇的人感嘆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⒍才華橫溢的他,偏偏遇見了那個黑暗的時代,沒有人賞識他,更沒有人重用他,最后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韓愈《馬說》中的文句填寫)。⒎有一首詩中有這樣的句子“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馬說》中與這兩句詩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⒏用“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睂懸欢卧?,表現(xiàn)一個人懷才不遇的情懷。(不少于50個字)⒐《馬說》中提示千里馬被埋沒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⒑《馬說》一文中表達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㈢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⒉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⒊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⒋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⒍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⒎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⒏言之成理即可。⒐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⒑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㈣課內(nèi)閱讀與理解:⒈在作者看來,“伯樂”與“千里馬”哪個更重要為什么⒉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對千里馬怎樣的思想感情⒊短文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⒋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⒌從文中看來,千里馬遇不到伯樂,它們有著怎樣的命運⒍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反映了當(dāng)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⒎在當(dāng)今社會,你認(rèn)為“千里馬”應(yīng)該具備怎樣的素質(zhì)⒏“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⒐“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㈣⒈伯樂更重要,因為先有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沒有伯樂,千里馬就會被埋沒。⒉為千里馬的被埋沒鳴不平。或為千里馬得不到應(yīng)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⒊對統(tǒng)治者辱沒人才的不滿和憤懣之情。⒋表達了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以及對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埋沒、摧殘人才的批判。⒌千里馬的才能不被發(fā)現(xiàn),才能無法發(fā)揮,得不到應(yīng)有的待遇,遭遇各種屈辱。⒍社會上并不缺少有才能的人,但由于沒有人發(fā)現(xiàn)、善待和重用,他們往往被埋沒的現(xiàn)實社會。⒎首先,他們應(yīng)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具有堅強的意志。其次,他們應(yīng)該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這樣才能在競爭中游刃有余;再次,他們還應(yīng)該具有毛遂自薦的勇氣,自信是成功的一半。⒏表達了他憤世嫉俗,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和選拔、重用人才的不滿,對被壓制的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抑郁心情。⒐運用了反問的修辭,表達了作者憤怒譴責(zé)“食馬者”的思想感情,增強了語言的氣勢。㈤比較閱讀A甲文《馬說》與乙文周敦頤的《愛蓮說》比較閱讀:⒈同為“說”這種文體,《愛蓮說》與《馬說》寫法上的主要區(qū)別在哪里㈤A⒈雖然兩篇文章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但《愛蓮說》自始至終以“菊之愛”、“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層層深入地來寫;《馬說》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寫法。2005--2010全國各省市《馬說》中考試題全解析2006柳州、北海市(課)二、文言文閱讀(共8分,共4小題,每小題2分)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D)A.祗(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埋沒)B.才美不外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C.執(zhí)策而臨之(面對)D.策之不以其道(鞭子)8、對下列兩組句子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1)以策之不以其道屬予作文以記之(2)之雖有千里之能漁人甚異之A.兩個“以”相同,兩個“之”相同B.兩個“以”不同,兩個“之”不同C.兩個“以”相同,兩個“之”不同D.兩個“以”不同,兩個“之”相同9、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C/A.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10、對本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A.造成千里馬“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的間接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作者強調(diào)伯樂的重要性C.文章以“馬”為喻,抒發(fā)了作者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識別人才、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行為的憤慨之情D.“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兩句,前一句表示反問語氣,后一句表示推測語氣,揭示了問題的實質(zhì)11、把第Ⅰ卷第二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兩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每小題3分)(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和平常的馬一樣尚且達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昵(2)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喂養(yǎng)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它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_六十八、(舟山)(2006年)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9-25題。(一)(11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1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⑴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⑵策之不以其道()⑶鳴之而不能通其意()⑷執(zhí)策而臨之()2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3分)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fā)現(xiàn),你該怎么做(2分)答案:19.⑴通“飼”,喂養(yǎng)(喂)⑵鞭打(駕馭)⑶通曉(知道、明白、懂得)⑷面對20.想要與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寄托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或“對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強烈不滿。”)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薦,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態(tài)平和,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2006廣西欽州市(課)(二)(甲)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乙)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關(guān)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嗚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4分)(1)蹴爾而與之()(2)萬鐘于我何加焉()(3)才美不外見()(4)策之不以其道()9、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1)得之則生,弗得則死(2)不效則治臣之罪B、(1)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2)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C、(1)馬之千里者(2)漁人甚異之D、(1)策之不以其道(2)以中有足樂者10、請將文段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2)食之不能盡其材11.在(甲)文中,作者認(rèn)為人應(yīng)該有寧死也不接受“嗟來之食”的傲骨你贊成這一觀點嗎請聯(lián)系歷史或現(xiàn)實中的事例談?wù)勀愕目捶?3分)8、(1)用腳踐踏(或:踐踏、腳踏)(2)好處、益處(3)同“現(xiàn)”,表現(xiàn)、顯露(4)鞭打、驅(qū)使9、A10、(1)所認(rèn)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3分)(2)喂養(yǎng)它卻不能使它竭盡自己的才能(或:喂養(yǎng)它卻不能讓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3分)11、答案多元,贊成或不贊成都要聯(lián)系事例說明理由贊成或不贊成1分,能聯(lián)系事例1分,言之有理、語句順暢1分2006泰州(A)一、按要求答題(共35分)(一)(10分)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節(jié)選自韓愈《馬說》)臣有二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數(shù)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則寧餓死不受介①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①介:披上戰(zhàn)甲②褫(chǐ):解除(節(jié)選自岳飛《論馬》)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2)比行百余里()14.翻譯下列句子(4分)(1)安求其能千里也(2)介而馳,其初若不甚疾……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寫作者的馬“才美”“外見”的句子是(2分)16.這兩段文字表面談馬,實則議論如何對待人才它們都闡述了一個什么道理(2分)13.(1)等同,一樣(2)及,等到(本題2分每小題1分)14.(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披上戰(zhàn)甲奔馳,開始時它(們)好像并不很快……(本題4分每小題2分,譯錯1處扣1分,扣完為止)15.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1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1分)16.要善待人才,要給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條件(2分,只答第一句給1分,答第二句給2分)06成都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題(共6分,每小題2分)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6.對下面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以千里稱也稱:揚名B.一食或盡粟一石或:有時C.才美不外見見:通“現(xiàn)”D.策之不以其道策:鞭子7.比較下列各組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而伯樂不常有廣起,奪而殺之B.雖有千里之能以君之力C.策之不以其道成,將以攻宋D.駢死于槽櫪之間每自比于管仲、樂毅8.下面對所選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正面提出問題,然后筆鋒一轉(zhuǎn),從反面展開議論B.第2、3段主要寫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見”的原因,作者對無知的“食馬者”發(fā)出了強烈的譴責(zé)C.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人才比為千里馬,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tǒng)治者比做食馬者D.在作者看來,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在兩者中主要是缺乏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9.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分)譯文:(2)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2分)譯文:(“策”應(yīng)為“用鞭子抽打”)(A項前“而”為“可是”之意,后者為順接連詞“就”之意;B項均為結(jié)構(gòu)助詞“的”;C項前“以”為“按照”之意,后為“用”之意;D項前“于”為“在”,后為“與”之意)(與原文意思不合,應(yīng)為“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9.(4分)(1)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日行千里的本領(lǐng)來喂養(yǎng)它或:喂養(yǎng)馬的人不知道它能夠日行千里而去喂養(yǎng)它(譯出大意得1分,落實“食”意思的得1分)(2)喂養(yǎng)它卻又不能使它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明白(或“通曉”“懂得”)它的意思(譯出大意得1分,落實“材”“通”意思的各計分)06曲靖二、閱讀(50分)(一)(12分)[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不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乙]昔有大長者子①,共諸商人入海采寶此長者子善誦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磯激之處②,當(dāng)如是捉③,如是正,如是?、?,語眾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眾人聞之,深信其語既至海中,未經(jīng)幾時,船師遇病,忽然便死時長者子即便代處,至漩洑洄流之中,唱言⑤當(dāng)如是捉,如是正船盤回旋轉(zhuǎn),不能前進至于寶所,舉船商人沒人而死注:①大長者子:富商人家的兒子②漩洑洄流磯激之處:水流湍急的地方③捉:駕駛④住:停止⑤唱言:高聲說9、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1)雖有千里之能()(2)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3)善誦入海捉船方法()(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10、翻譯下列句子(3分)(1)策之不以其道(2)唱言當(dāng)如是捉,如是正(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1、“大長者子”的悲慘結(jié)局給你什么啟發(fā)(2分)12、甲文強調(diào)了“按規(guī)律辦事”的道理,乙文則突出了“生搬硬套規(guī)律”的惡果,這兩方面相矛盾嗎談?wù)勀愕睦斫猓?分)13、假如你身邊也有像“大長者子”一樣愛說大話的人,你應(yīng)該怎樣指出他的毛病呢(3分)二、閱讀(一)9、(1)即使(2)等同(3)擅長(4)都10、(1)驅(qū)趕它不按照趕它的正確方法(2)大聲說應(yīng)當(dāng)像這樣駕船,像這樣校正方向(3)養(yǎng)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養(yǎng)它11、①凡事只重視理論學(xué)習(xí)(或只空洞教條地套用規(guī)則),而不重視親自去實踐,其結(jié)局必定是害人又害已②任何理論的學(xué)習(xí)都要重視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不斷總結(jié),不斷完善(任意一方面只要觀點正確,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直至滿分)12、不矛盾①按規(guī)律辦事才能少走彎路,少犯錯誤;②應(yīng)用知識和規(guī)律時,一定要重視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答出一點給1分)13、×××:你敢說敢做的作風(fēng)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但事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我們不能一味地套用規(guī)律,應(yīng)該讓規(guī)律和實踐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表述符合語言實際應(yīng)用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給分直至滿分)06溫州(課改區(qū))(一)(12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1)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飼”,喂(3)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4)執(zhí)策而臨之▲面對20.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馬悲慘處境的語句是▲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2分)21.文中“嗚呼”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你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蘊含著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痛恨22.如果想成為“千里馬”,你認(rèn)為最需要的主觀和客觀條件各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本與現(xiàn)實生活談?wù)効捶?4分)主觀條件:把握機遇,自強不息;客觀條件:適合成長的環(huán)境,識才愛才用才的伯樂2006北京市(大綱卷)閱讀《馬說》,完成11——14題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1、下列詞語中的“臨”字與“執(zhí)策而臨之”的“臨”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2分)A、如臨大敵B、臨陣磨槍C、身臨其境D、臨別贈言1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1)或:有時(2)食:有時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1)駢死于槽櫪之間譯文: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馬廄里(2)其真無馬邪譯文:(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14、從文中看,造成千里馬被埋沒和被摧殘的原因有哪些(3分)答(1)伯樂不常有;(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鳴之而不能通其意05桂林(一)閱讀《馬說》一文,完成8—12題(11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8.請從第二段中找出兩個通假字,并解釋其意義………(2分)①“食”通“飼”,,意義:通喂養(yǎng)(1分)②“見”通“現(xiàn)”,意義:表現(xiàn)(1分)9.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2分)A.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B.策之不以其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D.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10.將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譯文:驅(qū)使它,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yǎng)它不能充分發(fā)揮它的才能11.千里馬不能發(fā)揮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認(rèn)為怎樣才能發(fā)揮“千里馬”的才能……………(3分)答:“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馬者的無知(1分)策之以其道,食之能盡其材,鳴之而能通其意(也可用自己的話回答,但須突出“知人善用”之煮2分)1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fā)現(xiàn),你該怎么做…(2分)答:①不氣餒,努力做好本職工作(1分)②尋找機會,展示自己才華(1分)(言之成理可給分)05廣安(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做35—39題(15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盡粟石食②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③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④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35.對第二段中的四個“食”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C)(3分)A.①和②讀音相同,含義不同B.①和④讀音相同,含義不同C.②和③讀音相同,含義也相同D.③和④讀音相同,含義不同36.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朗讀的語意停頓,每句標(biāo)一處(2分)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盡其材37.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4分)①是馬也(這)②食馬者(同“飼”,喂養(yǎng))③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驅(qū)使))④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38.下面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C)(3分)A.雖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無馬邪策之不以其道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D.袛于奴隸人之手學(xué)而時習(xí)之39.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譯文:(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因日行千里而聞名.05莆田市(課改區(qū))(二)閱讀《馬說》,完成8-10題(10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8.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答:懷才不遇、壯志難酬9.翻譯下面兩個句子(4分)(1)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世上有了伯樂,然后才會有千里馬(2)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10.你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怎樣對待人才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說一說自己的看法(3分)答:2004年福州市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2題(20分)6.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朗讀的語意停頓,每句標(biāo)一處(2分)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盡其材7.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4分)①是馬也(這)②食馬者(同“飼”,喂養(yǎng))③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驅(qū)使))④一食或盡粟一石(有時)8.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C)(3分)A.雖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無馬邪策之不以其道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D.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學(xué)而時習(xí)之9.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馬”喻指人才,“伯樂”喻指,而將愚妄淺薄的封建統(tǒng)治者比作“”(4分)能識別人才的人食馬者2004銅仁地區(qū)(二)閱讀《馬說》一文,按要求回答16題(16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才,鳴之而不能達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駢:策:2、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朗讀時應(yīng)有的兩處停頓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對“一食或盡粟一石”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一次要吃掉的糧食或許將近一石B、一頓有時要吃光一石糧食C、飼養(yǎng)一次或者要吃光一石那么多的糧食D、吃一次吃掉的糧食有時是一石4、將“其真不知馬耶其真不知馬也”譯成現(xiàn)代漢語譯文:(3分)5、文章借有關(guān)伯樂與千里馬的傳說,將愚妄淺薄的封建統(tǒng)治者比作“”,將人才比作千里馬,將自己比作“”集中抨擊的社會現(xiàn)象是(4分)6、這篇文章里有的句子已成為廣為淬的格言,請你把它寫出來格言:(2分)2004朱周市[丙]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1請由(丙)段聯(lián)系全文,寫出《馬說》的主旨句(1分)答:只要答出“其真不知馬也”即可得分(標(biāo)準(zhǔn)同4)12寫出兩句初中課內(nèi)學(xué)過的含“見”字的古詩名句,其中的“見”與(丙)段畫線句中的“見”用法相同(2分)答:①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②路轉(zhuǎn)溪頭忽見(標(biāo)準(zhǔn)同4)13聯(lián)系今天的現(xiàn)實生活,請你換一個角度,談?wù)剬θ瞬艈栴}的看法(3分)答:要點:人才不應(yīng)屈服現(xiàn)實,甘被埋沒,應(yīng)有“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神,尋求機會,展示才華2004紹興市(三)(9分)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節(jié)選自韓愈《馬說》)17.解釋文中加點的詞(3分)或:有時(或許)食:喂養(yǎng)(或通“飼”)等:等同(或“—樣”)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3分)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19.根據(jù)選文,說說千里馬被辱沒的原因(3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2006年浙江舟山中考語文試卷三、文言文閱讀(20分)1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⑴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⑵策之不以其道()⑶鳴之而不能通其意()⑷執(zhí)策而臨之()2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3分)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fā)現(xiàn),你該怎么做(2分)參考答案:(一)(11分)19.⑴通“飼”,喂養(yǎng)(喂)⑵鞭打(駕馭)⑶通曉(知道、明白、懂得)⑷面對20.想要與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寄托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或“對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強烈不滿。”)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薦,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態(tài)平和,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資陽市2010年高中階段教育學(xué)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語文(三)(11分)【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疽摇抗笙壬唬骸俺悸劰胖?,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仓H碌们Ю锺R,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①死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③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⑤欲致士⑥,先從隗始。隗且見事⑦,況賢于隗者乎豈遠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棄③之:指死馬④期年:滿一年⑤誠:真心⑥致士:納賢士⑦見事:被侍奉)2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1)策之不以其道()(2)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3)買其首五百金()(4)鳴之不能通其意()22.結(jié)合你對選文的理解,說說甲乙兩文中“千里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23.甲文借伯樂相馬的故事,發(fā)出了“”的感慨,表達的主題是,乙文借“古之君王”費盡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購得已死千里馬的故事,表達的主題是(3分)24.將下邊兩個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⑴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⑵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三)(11分)21.⑴用鞭子打⑵買⑶它(的)⑷助詞,沒有實在意義。(2分,每小題分)22.表面看是指馬,其實是喻指人才。(2分)23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對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不重視人才、摧殘人才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應(yīng)該重視人才,用誠心吸納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確一處1分,言之有理即可。)24.⑴唉!是真的沒有好馬嗎這是不識好馬呀。⑵我要買的是活馬,為了一匹死馬而丟掉五百金有什么用(4分,除去“嗚呼”,其余4個分句每句1分,對“其、也、所、者、安、事、捐”等詞語理解或句式不落實的酌情扣分。)2010年朝陽市初中升學(xué)考試語文試卷閱讀[甲][乙]兩篇選文,回答7—10題。(15分)[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選自韓愈《馬說》)[乙]有人賣駿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②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③之賈?!辈畼纺诉€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④而馬價十倍。(選自《戰(zhàn)國策》)【注釋】①比:副詞,接連地。②還:通“環(huán)”,環(huán)繞。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7.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1)才美不外見。見:_____________(2)執(zhí)策而臨之。臨:______________(3)愿子還而視之。子:____________(4)去而顧之。顧:_______________8.翻譯選文中劃“__________”的句子。(3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甲]文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當(dāng)今社會,商家請名人作廣告已成時尚。請結(jié)合甲、乙二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簡要談?wù)劇懊诵?yīng)”的利或弊。(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4分)(1)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2)臨,面對。(3)子,你。(4)顧,回頭看。8.(1)不能用正確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馬的標(biāo)準(zhǔn)喂養(yǎng)它。(2分,直譯、意譯均可。)(2)連續(xù)三天在集市上賣馬,沒有一個識馬的。(1分)9.(3分)多出人才,人盡其才。(意思接近即可)10.(5分)聯(lián)系“伯樂”、“馬”(2分),“名人效應(yīng)”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2010年蕪湖市初中畢業(yè)學(xué)業(yè)考試語文試卷(三)(15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n愈《馬說》七年,入見,帝①從容問曰:“卿得良馬否”飛曰:“臣有二馬,日啖芻豆數(shù)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則不受。介②而馳,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奮迅。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不幸相繼以死。今所乘者,日不過數(shù)升,而秣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踴疾驅(qū),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钡鄯Q善,曰:“卿今議論極進?!薄?jié)選自《宋史·岳飛傳》注釋:①帝:宋高宗趙構(gòu),此次談話后就封岳飛為太尉。②介:備上鞍甲。③褫(chǐ):脫去,卸下。④秣:喂食。17.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4分)(1)策之不以其道(2)鳴之而不能通其意(3)比行百里始奮迅(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各句。(4分)(1)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2)然非精潔則不受19.兩文都談馬,韓愈筆下的千里馬本應(yīng)“”才能展現(xiàn)“千里之能”;被岳飛稱為“致遠之材”的良馬具有“”“”的特點。(用文中的語句填空)(3分)20.韓愈和岳飛都是借論馬來表達對人才的看法,韓愈先從正面提出問題,然后從展開議論,岳飛則通過闡述,他們都希望。(4分)【答案】17.(1)鞭打、鞭策(2)通曉、理解(3)等到到(4)流汗(各1分)18.(4分)(1)拿著鞭子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2)然而如果不是精致、潔凈的就不接受(不吃不喝)19.一食或盡粟一石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20.(4分)反面(1分)正反對比(1分)優(yōu)秀人才能夠被識別和重用(2分)。2.閱讀《馬說》,完成11—13題。(7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1.選出與“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項。(2分)A.學(xué)而時習(xí)之B.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D.委而去之12.選出對加點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2分)A.不以千里稱也稱:揚名,著稱。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C.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等:等同,相等。D.策之不以其道策:馬鞭子。13.選出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錯誤的一項。(3分)A.“千里馬”比喻人才,“伯樂”寓指能發(fā)現(xiàn)和賞識人才的人。B.貫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馬也”。C.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思想感情。D.作者認(rèn)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答案:BDD《馬說》中考試題一2006年溫州市初中畢業(yè)生學(xué)業(yè)考試語文試題三、文言文閱讀(22分)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完成19—26題。(一)(12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1)一食或盡粟一石(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4)執(zhí)策而臨之20、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馬悲慘處境的句子是,21、文中“嗚呼”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你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22、如果想成為“千里馬”,你認(rèn)為最需要的主觀和客觀條件各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本與現(xiàn)實生活談?wù)効捶?。?分)19、(1)有時(2)通“飼”,喂(3)用鞭子打(4)面對20、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21、蘊含著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痛恨。22、主觀條件:把握機遇,自強不息;客觀條件:適合成長的環(huán)境,識才愛才用才的伯樂。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9-25題。(一)(11分)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1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⑴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⑵策之不以其道()⑶鳴之而不能通其意()⑷執(zhí)策而臨之()2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3分)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fā)現(xiàn),你該怎么做(2分)19.⑴通“飼”,喂養(yǎng)(喂)⑵鞭打(駕馭)⑶通曉(知道、明白、懂得)⑷面對20.想要與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寄托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或“對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強烈不滿?!保?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薦,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態(tài)平和,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2008年山東省煙臺市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嗚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7.本文作者是,代文學(xué)家。(2分)8.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A.一食或盡粟一石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B.食之不能盡其材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C.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策之不以其道D.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9.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10.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7.韓愈唐(2分)8.B(3分)9.(1)想要跟普通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分)(2)拿著鞭子,站在千里馬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2分)10.表達了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以及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批判。(3分)(廣東汕頭卷)2007年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段中畫線的句子。(4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譯文:10.在作者看來,“伯樂”與“千里馬”哪個更重要為什么(4分)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對“千里馬”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9駕馭(鞭打)它不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養(yǎng)它不能竭盡它的才能。(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喂養(yǎng)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l0伯樂更重要。(1分)因為先有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或者:因為沒有伯樂,千里馬也就被埋沒了。)(2分)11為“千里馬”的被埋沒鳴不平。(或:為‘‘千里馬’’得不到應(yīng)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2006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1或盡粟一石。食2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3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4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j其真不知馬也。(節(jié)選自韓愈《馬說》)1.對上文第二段的4個“食”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和2讀音相同,意義不同。和4讀音不同,含義也不同。和3讀音相同,含義也相同。和4讀音相同,含義不同。2.《馬說》托物寓意,抨擊當(dāng)時“食馬者”“不只馬”的錯誤行為。但韓愈沒有從正面闡明應(yīng)該怎么做。參照第三段,你認(rèn)為他主張怎么樣對待“千里馬”那樣的人才3.〈〈馬說〉〉的標(biāo)點符號,是現(xiàn)代人加的。有人指出:末句“其真不知馬也”,應(yīng)該用問句()結(jié)束。請你細(xì)讀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答案:.策之以其道,食之能盡其材,鳴之而能通其意(主張封建統(tǒng)治者應(yīng)當(dāng)善于識別人才,尊之以高位,養(yǎng)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quán),使他們能充分施展才干。3.同意用句號,問而后答,一錘定音。也可同意用問號,即把最后兩句理解為:到底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呢,還是真的不能識別千里馬呢發(fā)人深思,余味無窮。17.解釋文中加點的詞。(3分)或:食:等: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3分)安求其能千里也19.根據(jù)選文,說說千里馬被辱沒的原因。(3分)17.有時(或許)喂養(yǎng)(或通“飼”)等同(或“一樣”)18.怎么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1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1.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1雖2策2.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朗讀時應(yīng)有的兩處停頓。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以”字的意思和用法與“不以千里稱也”一句相同的一項是()A.策之不以其道B.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C.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D.不以善小而不為4.對“一食或盡粟一石”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一次吃的糧食或許要將近一石B.吃一頓或者要吃光一石還多的糧食C.一次吃掉的糧食有的要吃完一石D.一頓有時能吃光一石糧食5.文章借有關(guān)伯樂與千里馬的傳說,將愚妄淺薄的封建統(tǒng)治者比作“”,將人才比作“”,而以伯樂喻指,集中抨擊的社會現(xiàn)象是:答案:1.即使;驅(qū)使、驅(qū)趕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馬者千里馬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tǒng)治者封建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摧殘埋沒人才06青島(課)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2.下列句中加點的“食”字與“食之不能盡其材”中“食”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一食或盡粟一石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食不飽,力不足D.一簞食,一豆羹13.文言文閱讀重在積累。請依據(jù)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將“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填寫完整。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編號:068字詞意思例句譯句駢死并列而死駢死于槽櫪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安道答案:12.B13.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編號:068字詞意思例句譯句駢死并列而死駢死于槽櫪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安怎么,哪里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道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驅(qū)使它,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祗(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埋沒)B.才美不外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C.執(zhí)策而臨之(面對)D.策之不以其道(鞭子)8.對下列兩組句子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1)以策之不以其道(2)之雖有千里之能屬予作文以記之漁人甚異之A.兩個“以”相同,兩個“之”相同。B.兩個“以”不同,兩個“之”不同。C.兩個“以”相同,兩個“之”不同。D.兩個“以”不同,兩個“之”相同。9.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10.對本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造成千里馬“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的間接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作者強調(diào)伯樂的重要性。C.文章以“馬”為喻,抒發(fā)了作者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識別人才、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行為的憤慨之情。D.“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兩句,前一句表示反問語氣,后一句表示推測語氣,揭示了問題的實質(zhì)。11.把第Ⅰ卷第二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兩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每小題3分)(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7.D11.(1)想要和平常的馬一樣尚且達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昵(3分,譯對"等""安"各得1分,語意通順給1分)(2)喂養(yǎng)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它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3分,譯對"食""通"各給1分,語意通順1分)云南省2006年中考語文試題(課改區(qū))(一)(10~13小題,共12分)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蓖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繼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注釋]①璞:蘊藏有玉的石頭,未經(jīng)加工的玉石。②刖:音“yuè”,古代一種酷刑,斷足。③奚:何,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10.結(jié)合文意,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1)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名馬:(2)厲王使玉人相之。相:11、通過“識馬”、“相玉”,兩文表達的共同意思是什么12.《馬說》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感嘆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為和氏獻璞的結(jié)局,兩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1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悲乎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10.(1)名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馬。(若解釋為有名的馬,不給分)(2)相:鑒別11、《馬說》通過千里馬被埋沒的普遍現(xiàn)實,《卞和泣玉》通過和氏璞兩度被指斥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論述的都是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英才志士懷才不遇,有志難伸的現(xiàn)實。(大意如此即可)12.答:《馬說》中,面對“天下無馬”這種壓制人才的謬論,文章只能發(fā)出“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感嘆;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雖然兩度被斥為普通的石頭,但終遇文王,經(jīng)雕刻加工顯示出天下至寶的本色。《馬說》更多地是讓人感到憤懣不平與無奈,而《卞和泣玉》卻能讓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13.參考(1)想要與普通的馬等同尚且不能夠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參考(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寶石被斥為(普通的)石頭,誠實正直的人被誣蔑為騙子?;颍何沂菫椋ㄕ嬲模┑膶毷怀鉃椋ㄆ胀ǖ模┑氖^,誠實正直的人被誣蔑為騙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對即可)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