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事件
1.1956年,前蘇聯(lián)的一個實驗室曾有9支裝有感染了委內(nèi)瑞拉馬腦炎病毒的鼠腦的安瓿被打破。由于沒采取必要的措施,結果在幾天內(nèi)造成24名工作人員感染。
2.美國密執(zhí)安州立大學布氏桿菌病實驗室的一起布氏桿菌泄露事件,共感染了45人,死亡1人。
3.1967年,歐洲的三個城市為研制疫苗,從烏干達等地進口了一批黑長尾猴,而這些猴子攜帶一種特殊的病毒,引起了13名工作人員患病,并使這種疾病在德國馬堡等地區(qū)流行,馬堡病毒由此而得名。生物安全事件
4.2003年9月,新加坡國立大學非典事件
5.2003年12月17日,臺灣非典事件
6.2004年4月,中國CDC非典事件
2002年11月19日,《健康報》在頭版報道,北京市某醫(yī)院的某臨床護士在捆扎病房污物口袋時,左手食指被1支用于艾滋病病人的輸液針刺破。從美國的調(diào)查來看,艾滋病職業(yè)暴露的危險概率約為6.4/萬。一般而言,針刺的平均血量為1.4μl,一次針頭刺傷感染HIV的概率為0.33%,而黏膜表面暴露后感染的概率為0.09%。此外,對2712例無破損皮膚暴露者的統(tǒng)計顯示,沒有感染發(fā)生。(職業(yè)暴露)從2002~年2004年三年之間,廣東共發(fā)生了152例HIV職業(yè)暴露事件。其中醫(yī)務人員113例,占74%;干警21例,約占14%。臨床生物安全事件outline總論一
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二血液及代替品的生物安全三一、總論凡是為預防、診斷、治療任何人類疾病或損傷、或者評價人類健康而對人體的物質(zhì)進行生物、微生物、血清化學、血液、生物物理、細胞或者其他類型檢驗的部門,統(tǒng)稱為臨床實驗室。2004年北京再度發(fā)現(xiàn)SARS病例,中國當局在24小時內(nèi)就通知了WHO。其駐中國代表處發(fā)言人沃雷·羅迪亞在談及這次被定性為“重大責任事故”的SARS病毒實驗室感染時說,人為的錯誤有好幾種,比如,實驗室本身的條件、實驗室里的粗心、實驗室里的管理不善等等。不過,無論怎么樣,無論在哪里,實驗室總會發(fā)生一些錯誤。
實驗室每天要處理來自臨床的標本,如血液、穿刺液、分泌物等,對這些“未知疾病標本”無法其危險程度,因此,每個臨床實驗室每天都面臨生物安全隱患。臨床實驗室危害源危害源生物源危害化學源危害物理源危害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易燃性、腐蝕性、有毒性、強酸性化學品等電器設備、輻射、噪聲等細菌(bacteria)結核桿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Rod-shapedBacterium
白喉桿菌Corynebacteriumdiphtheriae.Rod,clubed-shapedBacterium(causesdiphtheria)病毒(viruses)狂犬病病毒RabiesDNA腫瘤病毒
DNAtumorviruses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polioHarrington和Shannon在1976年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結核分枝桿菌、乙型肝炎病毒與志賀菌已成為英國臨床實驗室工作人員最為常見的職業(yè)性感染原因。臨床實驗室生物污染的原因和種類對空氣的污染對水的污染對物體表面的污染實驗室排出及擴散出的空氣是重要原因之一醫(yī)院污水操作不當或感染性物質(zhì)的溢出造成地面、儀器等的污染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實驗過程中受到實驗室生物污染而發(fā)生的感染。實驗室感染
2003年9月9日,新加坡一名患者被確診感染了非典病毒。這名27歲的新加坡華人男子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專門研究西尼羅病毒的微生物實驗室的一名研究生。由11名專家組成的國際調(diào)查小組認為,不恰當?shù)膶嶒灣绦?、以及西尼羅病毒樣本與非典冠狀病毒在實驗室里的交叉感染,可能是這名患者感染非典病毒的原因。實驗室感染的途徑空氣傳播:接種環(huán)、吸管、注射器使用時經(jīng)口傳播直接接種:針刺、劃傷等黏膜接觸:如HIV能通過眼結膜進入人體節(jié)肢動物媒介臨床實驗室安全管理硬件管理實驗室設備個人防護設備一級防護二級防護
軟件管理:包括組織機構、管理制度、操作規(guī)程、人員素質(zhì)等。管理責任實驗室管理層對所有員工和實驗室來訪者的安全負責,實驗室負責人應制定規(guī)定和程序,以確保實驗室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要求,并定期檢查、維護、更新。實驗室標準操作程序(SOP)根據(jù)實驗對象、生物危害程度評估、研究內(nèi)容和設備設施等特點,對涉及的任何危險以及如何在風險最小的情況下開展工作的詳細作業(yè)指導書。實驗室人員培訓制度持證上崗新工作人員經(jīng)過培訓通過考核后,還須與有資格的工作人員一同工作1個月,才能獲得上崗證。所有人員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新的培訓建立并保存人員培訓和考核記錄檔案實驗室設施設備監(jiān)測、檢測和維護制度特別關注高效過濾器、高壓滅菌器的檢查、維護和更新生物安全柜檢測高壓滅菌器定期檢測滅菌效果安全記錄職業(yè)性疾病、傷害和不利事件記錄危害評估記錄危險標識危險廢棄物記錄事件、傷害、事故和職業(yè)性疾病的報告實驗室分區(qū)清潔區(qū):包括辦公室、休息室、培養(yǎng)基室等半污染區(qū):包括緩沖間、更衣室和衛(wèi)生通道等污染區(qū):包括樣本收集區(qū)、處理區(qū)、培養(yǎng)區(qū)和廢棄物處理區(qū)等實驗室的出口和通道必須保持暢通無阻,不準堆放物品、垃圾、裝置或設備。出口通路臨床實驗室工作人員安全的一般要求食物不能存放在血液或其他有潛在傳染性的材料存放處應禁止在實驗室工作區(qū)內(nèi)吸煙工作區(qū)內(nèi)應禁止化妝(手霜除外)和處理隱形眼鏡利器,包括用過的針頭不應折斷、重新戴套或被動戴套。應鼓勵所有實驗室工作人員接受免疫以預防其可能被接觸的生物體感染。丟棄的利器應立即放入耐扎容器中所有離心機應該有封閉的蓋子,旋轉時不能掀開禁止使用口吸吸液所有樣本和廢棄物應假定含有活性病原體,應以安全方式處理。所有進行渦流攪拌的樣本應置于有蓋容器內(nèi)標本應以確保承運人員、公眾和接收實驗室的安全的方式運送,并遵守法規(guī)要求(危險物品運輸法規(guī))二、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臨床實驗室理化安全準則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臨床實驗室廢物處理通則2006年09月25日,西安交大電氣絕緣教學樓內(nèi)的實驗室突然發(fā)生爆炸并起火,正在實驗室的兄弟倆不幸被燒傷,其中一人為西安交大在校博士生。
電氣設備安全準則
連線:儀器連線必須使用帶有接地的三根線的護套線,不可使用普通的塑料絞線。嚴禁私拉亂扯。接地:儀器應有良好的接地,提高儀器的穩(wěn)定性及安全系數(shù)。檢查:如遇線路老化或損壞應及時地更換。觸電:斷電或絕緣脫離急救2008年3月13日晚上,南京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qū)動力樓發(fā)生特大火災,過火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有30多個房間被燒毀,包括約10個實驗室,多年收藏的學術資料也遭到毀壞。防火隱患的估計和研究易燃易爆物火源隱患(電、火、氣、試劑)1.加熱
進行蒸餾實驗和消化樣品時應使用加熱套和封閉式電爐,不應使用明火加熱。
安全使用酒精燈。2.明火
實驗室內(nèi)嚴禁吸煙!
在使用易燃氣體和易燃試劑的實驗室內(nèi)不得使用明火。滅火學會使用滅火器(一拔、二握、三瞄、四掃)。易燃固體、易燃氣體、易燃液體和帶電物體著火時,可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導線或電器著火時,應先斷電,再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切不可用泡沫滅火器,此滅火器導電。衣服著火時,應盡快地脫掉衣服,并用水滅火?;蚓偷貪L動,切忌外跑。化學危險物品使用安全準則所有化學危險品的容器都應有清晰標記,實驗室管理人員有責任向工作人員介紹化學危險物品,應有材料安全數(shù)據(jù)表顯示每一種化學危險物品的特性。氣體直立放置時要穩(wěn)妥;氣瓶要遠離熱源;避免曝曬和強烈振動;一般實驗室內(nèi)存放氣瓶量不得超過兩瓶。氫氣瓶和氧氣瓶不能同存一處。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biosafetycontainmentforlaboratories)是指實驗室工作人員所處理的實驗對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時,通過在實驗室設計建造、個體防護裝置、嚴格遵守標準化操作程序和規(guī)程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受實驗對象侵染,確保周圍環(huán)境不受其污染。2003年12月17日,臺灣“衛(wèi)生署疾病管制局”證實,一名非典研究人員在全球安全等級最高的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因違規(guī)操作不慎感染了非典病毒。病原微生物危險度分級WHO&通用要求危險度1~4級(漸高)
條例危險度一~四類(漸低)危險度1級無或極低的個體和群體危險危險度2級個體危險中等,群體危險低危險度3級個體危險高,群體危險低危險度4級個體和群體危險均高臨床檢驗相關生物危險等級分布實驗室生物危害評估評估應從三個方面予以考量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流行性實驗室環(huán)境及實驗室操作的特殊性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免疫狀態(tài)在對相對信息了解較少時進行危險度評估時,應謹慎地采取一些較為保守的標本處理方法。在臨床實驗室,標本取自患者,處理此類標本時最低需要二級生物安全水平。
為查找2004年4月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北京、安徽發(fā)生的原因,衛(wèi)生部成立了調(diào)查組,對疫情的來源進行了專項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果如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腹瀉病毒室跨專業(yè)從事非典病毒研究,采用未經(jīng)論證和效果驗證的非典病毒滅活方法,在不符合防護要求的普通實驗室內(nèi)操作非典感染材料,發(fā)現(xiàn)人員健康異常情況未及時上報。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水平根據(jù)使用的一級和二級防護屏障的不同,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水平(biosafetylevel,BSL)分為四級。按防護水平由低到高排列即:一級生物安全水平(BSL-1)二級生物安全水平(BSL-2)三級生物安全水平(BSL-3)四級生物安全水平(BSL-4)一級生物安全防護(BSL-1)實驗室
如用于教學的普通微生物實驗室等,適用于非常熟悉的致病因子,在開放的實驗臺上開展工作。二級生物安全防護(BSL-2)實驗室
實驗人員接受過致病因子處理的培訓,進行實驗時,限制進入。某些可能產(chǎn)生傳染性氣溶膠的過程,應在生物安全柜中或其他物理安全設備中進行。
三級生物安全防護(BSL-3)實驗室用于主要通過呼吸途徑使人感染上嚴重的甚至是可導致生命危害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四級生物安全防護(BSL-4)實驗室適用于對人體具有高度危險性的、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的、目前尚無有效疫苗或治療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你知道嗎?科研人員進入四級生物安全防護(BSL-4)實驗室,必須換上特制的正壓防護服。進入到實驗室核心區(qū),先后得穿4層防護服、戴兩層口罩、眼罩、防護鞋、手套等。有時手套要戴6層。如室內(nèi)的病原微生物可通過空氣傳播,還得戴上面具。光穿防護設施至少得花30分鐘。防護裝備壁掛式洗眼器護目鏡防護服臨床實驗室基本安全操作規(guī)程臨床實驗室標本處理所有操作戴手套采血人員受過培訓血清分離時注意眼和黏膜的保護規(guī)范操作技術以減少氣溶膠產(chǎn)生使用消毒劑處理使用后的移液管和溢出標本用于顯微鏡觀察的蓋玻片和涂片應用鑷子夾取,丟棄前應清除污染和高壓滅菌。移液管和移液輔助器的使用禁止口吸,污染的移液管應完全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中。銳利物品禁止直接用手處理破碎的玻璃器具離心機所有能夠產(chǎn)生氣溶膠進行播散的生物制品或標本,都應使用密封的離心管。生物安全柜保持負壓每隔一段時間應對其運行性能進行驗證可減少氣溶膠暴露
有關實驗室意外處理規(guī)程泄露事故:立即清洗發(fā)生泄漏的區(qū)域,上報吸凈漏出的液體清洗發(fā)生泄漏的區(qū)域盡可能使用漂白劑、酒精或苯酚對工作臺進行消毒血液或其他體液發(fā)生泄漏或工作結束后,均應使用合適的化學殺菌劑對實驗室工作區(qū)進行表面消毒。無法徹底消毒的設備必須貼上生物危害的標簽。個人防護服裝應定期更換以保持清潔,遇被危險物品嚴重污染時,則應立即更換。LyndaAnold1992年5月以外科護理學士畢業(yè),當年9月的一天,在為急診病人用套管針進行靜脈輸液時,拔出針芯時意外刺傷了手指,93年4月確診感染了HIV,她當年只有23歲。由她倡導的在全美國掀起了自覺使用安全銳器的運動已經(jīng)有十年。KarenDaley(公共衛(wèi)生碩士,注冊護士)以她自己1998年在丟棄使用過的針頭時刺傷了手指不幸感染上HIV和丙肝的遭遇,對提出設立防止針尖扎傷法案做了一個非常生動的陳述,因此加快了該法案的立法進程。銳器所致事故性劃傷或擦傷
①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如有傷口,應當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②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③隨即向有關負責人報告臨床實驗室廢物處理廢物(waste):
使用者不再使用的一切物品稱為廢物?;瘜W廢物安全處理感染性廢物安全處理銳利物安全處理無害廢物處理化學廢物安全處理1.廢物分離:
有害化學廢物不能與一般廢物、無害化學廢物、放射性或感染性廢物相混合。有害化學廢物在產(chǎn)生后應分別收集、運輸、貯存和處理。2.工程控制:
通風措施、相對封閉及隔離系統(tǒng)、安全措施、防火措施和安全通道。
3.操作控制:
實驗室應有完備的處理技術,以確保儀器、工作面和防護設備的污染在最低水平4.化學廢物處理的選擇對無法確定特性的廢物,不能做任何處理清除廢物前盡量減少其有害程度嚴格禁止有害廢料與一般廢料或固體廢料混合處理感染性廢物安全處理感染性廢物指能傳播感染性疾病的廢物操作感染性或任何有潛在危害的廢物時,必須穿戴手套和防護服。對有多種成份混和的醫(yī)學廢料,應按危害等級較高者處理。處理含有銳利物品的感染性廢料時應使用防刺破手套。感染性廢料最常用的處置方法是滅菌和焚燒。其儲存地應有“生物危險”標志和進入管理限制。實驗室應有針對傳染物泄露等的解決計劃。生物廢物容器廢針頭容器生物危害樣品轉移箱銳利物安全處理銳利物指所有能穿透皮膚的物品。需與其他廢物分別存放。
針的處理盡量減少對針具的操作,放入硬質(zhì)、防刺破的容器內(nèi)。三、血液及代替品的生物安全1983年3月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提出要把高危人群(吸毒者、同性戀、性工作者等)排除出獻血員隊伍,1983年4月《柳葉刀》雜志報道首例經(jīng)輸血傳播艾滋病的事例。在80年代及90年代初,仍有許多發(fā)達國家及發(fā)展中國家出現(xiàn)經(jīng)輸血傳播艾滋病的現(xiàn)象。全世界經(jīng)采供血傳播艾滋病的病例,占總報道病例的3%~5%。
安全的血液是指不含有任何病毒、寄生蟲、藥物、酒精、化學物質(zhì)或其他能給受血者帶來損害、危險或疾病的外來物質(zhì),沒有也未曾患過任何嚴重的疾病的供者的血液??梢酝ㄟ^血液傳播的疾病
HIV
病毒性肝炎梅毒瘧疾等
1998年10月1日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全國無償獻血占臨床用血比例由1998年的22%上升到2005年的95.5%,其中自愿無償獻血比例由1998年的5.5%上升到2005年的84.7%。血液及代替品概念及分類血液及替代品:采自或應用于人體的血液或替代品。全血:指血液的全部成分。成分血:指用物理方法提取主要成分制備成較濃縮的制品。血液替代品:包括血漿代用品和紅細胞代用品,據(jù)日本媒體報道,由于日本政府沒有嚴格監(jiān)管制藥措施,導致大約1000人因使用不良血制藥品罹患丙肝。全血與一定比例抗凝保存液混合后保存在2-6℃冰箱中,分為三層,上層淡黃色為血漿,下層暗紅色為紅細胞,中間為白細胞和血小板。濃縮紅細胞和懸浮紅細胞少白細胞的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和輻射紅細胞血小板濃縮粒細胞血漿和冷沉淀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加拿大2萬多名血友病患者因誤用被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許多人因此死亡。2002年加拿大警方對加紅十字會、佩羅特等人及阿莫爾公司提起訴訟,指控他們疏于職守,未能有效阻止被污染血液和血制品的傳播。血液安全管理由中國輸血協(xié)會、各級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血液中心、中心血站、中心血庫和醫(yī)療機構分別履行其職責。對血站實行統(tǒng)一設置采供血機構、統(tǒng)一管理血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國際旅游度假村合作開發(fā)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電池研發(fā)與生產(chǎn)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鐵路客運站改造勞務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新材料研發(fā)合伙協(xié)議退伙條款
- 2025年度智能辦公家具定制采購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合作協(xié)議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年薪制員工社會責任聘用合同(公益事業(yè))
- 2025年度會計專業(yè)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苗木花卉拍賣會組織合同
- 二零二五版棉花種植戶與合作社運輸合作合同
- 2025版茅臺酒出口業(yè)務代理及銷售合同模板4篇
- 新版《醫(yī)療器械經(jīng)營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2024)培訓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含進度表)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項目式學習實踐研究結題報告
- 2024安全事故案例
- 生日快樂祝福含生日歌相冊課件模板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卷(含答案)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物理 含解析
- 2024年考研管理類綜合能力(199)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 2025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