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2專題七第1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執(zhí)教者:徐壽海單位:江蘇省阜寧中學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2專題七第1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執(zhí)1出納自薦書【五篇】敬愛的領導:您好!感謝您閱讀我的自薦材料。我是xx大學xx校區(qū)的一名應屆畢業(yè)生,專業(yè)是財務會計,我希望能到您單位做會計及其相關的工作。大學四年,我既注重基礎課的學習,又重視對能力的培養(yǎng)。在校期間,我抓緊時間,刻苦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基礎理論課的學習。同時,我也有計劃地抽出時間去閱讀各種書刊、雜志,力求盡可能地擴大知識面,緊跟上時代的步伐。學習之余,走出校門,我盡量去捕捉每一個可以鍛煉的機會,與不同層次的人相處,讓自己近距離地接觸社會,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使自己盡快地成熟?,F在我渴求能到貴單位去工作,使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能夠使自己的人生有一個質的飛躍。選擇單位,工資和待遇不是我考慮的首要條件。我更重視單位的整體形象、管理方式、員工的士氣及工作氣氛。我相信貴單位正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目標。我很自信地向您承諾:選擇我,您絕不會后悔。隨信附上個人求職簡歷表,盼面談!此致敬禮!求職人:***年**月**日<您好!感謝您閱讀我的自薦材料。我是xx大學xx校區(qū)的一名應屆畢業(yè)生,專業(yè)是財務會計,我希望能到您單位做會計及其相關的工作重要的是,堅冰已經打破,航程已經開通,道路已經指明。出納自薦書【五篇】重要的是,堅冰已經打破,航程已經開通,道路2教學目標拓展資源教學要點課堂小測課堂小結教學過程課件導航教學目標拓展資源教學要點課堂小測課堂小結教學過程課件導航3教學目標
【課程要求】1.了解俄國國內戰(zhàn)爭后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形勢。2.認識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重點:比較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的異同。難點:如何評價新經濟政策。教學目標【課程要求】4一、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⒈背景⒉內容⒊影響二、新經濟政策⒈背景⒉內容⒊意義三、蘇聯的成立
1.成立
2.具備法律效力教學要點保衛(wèi)十月革命的成果一、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教學要點保衛(wèi)十月革命的成果5本課主要講述蘇俄時期,即從十月革命勝利到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這一時期的歷史。如下圖所示:十月革命勝利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1922年12月30日)蘇聯第一部憲法通過(1924年1月)慶祝社會主義憲法誕生列寧與俄國十月革命蘇聯國旗導入新課十月革命勝利后,蘇俄與德國簽訂了條件苛刻的《布列斯特條約》,退出一戰(zhàn)。為了鞏固政權,恢復被戰(zhàn)爭破壞的經濟,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經歷了怎樣艱難的探索?本課主要講述蘇俄時期,即從十月革命勝利到蘇維埃社會主6列寧在醞釀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1年春)(1921年春—1928年)星期六的義務勞動列寧在醞釀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7背景內容作用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處于國內戰(zhàn)爭時期;內憂外患農業(yè):保證戰(zhàn)爭的勝利,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工業(yè):商業(yè):分配:(條件:
)新經濟政策經濟危機
+政治危機農業(yè):調動人民的積極性,恢復國民經濟,鞏固工農聯盟和蘇維埃政權。工業(yè):商業(yè):分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簡表第一步:預讀教材,了解歷史背景內容8背景內容作用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處于國內戰(zhàn)爭時期;內憂外患農業(yè):余糧收集制保證戰(zhàn)爭的勝利,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工業(yè):工業(yè)國有化商業(yè):取消自由貿易產品:實物配給制(條件:成年人義務勞動制)新經濟政策經濟危機
+政治危機農業(yè):固定糧食稅調動人民的積極性,恢復國民經濟,鞏固工農聯盟和蘇維埃政權。工業(yè):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商業(yè):實行自由貿易分配:按勞取酬的工資制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簡表第一步:預讀教材了解歷史背景內容9我們應該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不勞動者不得食我們應該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不勞動者不得食10第二步:再讀教材,分析不同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在蘇聯(蘇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過程中都曾起過十分重要作用。但是,與前者相比,后者又“新”在什么地方呢?
請再閱讀兩大政策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加以思考——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各有什么特點?其實質是什么?第二步:再讀教材,分析不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1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農業(yè)余糧收集制固定糧食稅工業(yè)全面推行工業(yè)國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政府對國企實行經濟核算,在國家掌握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實行國家資本主義貿易取消自由貿易實行自由貿易分配實行實物配給制,普遍義務勞動制實行工資制內容政策(排斥商品貨幣關系)(利用商品貨幣關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農民除口糧、種子糧以外的一切余糧收歸國有)(農民可以自由支配納稅后剩余的糧食)(單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平均主義)(按勞取酬)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在內容上有何不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12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在管理手段、經濟體制方面各有什么特點?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特點管理方法經濟體制高度集中的軍事行政管理。單一的公有制。利用商品貨幣關系建設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以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并存。綜上所述新經濟政策新在何處?第二步:再讀教材,分析不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在管理手段、經濟體制方面各有什么13“新”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關系,用軍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會運轉,進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
新經濟政策是通過在一定限度內發(fā)展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改善工農聯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第二步:再讀教材,理解不同“新”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關系,用軍事和行14在國家掌握主要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允許資本主義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恢復和發(fā)展,利用市場、商品和貨幣關系建設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孩子們,你們是幸福的一代第二步:再讀教材,分析不同在國家掌握主要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允許資本主義在一定范15第三步論從史出,加深理解
——合作探究,撥云見月
探究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實施的?效果如何?探究2:為何要實行新經濟政策?它的實施有何重要意義?探究3:通過了解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政策的轉變,結合相關材料,我們應該學習一代偉人列寧的什么精神?思考第三步論從史出,加深理解
——合作探究,撥云見月探究116
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材料二
俄國的經濟情況極為糟糕,重要的糧食、燃料和原料產地均被敵人奪走,生活必需品嚴重匱乏,以至城市人口每兩天才領到1/8磅面包。材料三
1918年5月,五萬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在協約國的支持下發(fā)動叛亂。1919年開始,協約國發(fā)動3次大規(guī)模武裝進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亞的前沙皇俄國海軍上將高爾察克在英國支持下向紅軍發(fā)動進攻;1919年夏到1920年年初,以前沙皇將軍鄧尼金指揮的白軍為主,英法等國派軍隊參戰(zhàn),從南方向莫斯科發(fā)動進攻;1920年4月,協約國慫恿波蘭軍隊進攻蘇俄。材料一
1918年夏天,蘇維埃已被戰(zhàn)火包圍,紅旗只在1/4的國土上飄揚,全國3/5的人口在反革命勢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蘇維埃政權管轄的地區(qū),反革命恐怖和破壞活動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殺了彼得格勒肅反委員會主席烏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謀刺列寧,列寧身受重傷。①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②蘇俄境內的反革命叛亂;③經濟情況極為糟糕。
材料反映了蘇維埃政權面臨著怎樣嚴峻的形勢?第一組材料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材料二17同志們,炮火包圍著我們,兇猛的野獸齊向我們猛撲。祖國的土地上盤踞著暴徒,我們的命運注定只有兩種:不戰(zhàn)勝,就在戰(zhàn)斗中光榮犧牲。
——蘇俄革命詩人杰米揚.別德內依假如你是當時的蘇俄領導人,面對嚴峻的考驗你會怎么辦?
從當時蘇聯所面臨的形勢和國情出發(fā)考慮提示同志們,炮火包圍著我們,兇猛的野獸齊18祖國母親在號召
1918年9月,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zhàn)勝敵人”的口號下,蘇維埃共和國把各項工作都轉入戰(zhàn)時軌道。
你參加紅軍了嗎?
列寧決定:實施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祖國母親在號召1918年9月,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19材料四
……我們當時不這樣做就不能在一個經濟遭到破壞的小農國家里戰(zhàn)勝地主和資本家。我們取得了勝利……應當說我們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是一種功勞。但同樣必須知道這個功勞的真正限度?!皯?zhàn)時共產主義”是戰(zhàn)爭和經濟破壞迫使我們實行的……它是一種臨時的辦法。
——列寧:《論糧食稅》
材料五
1920年,蘇俄農民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土地屬于我們,面包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魚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木材卻屬于你們。”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成效如何?有何弊端?成效:適應戰(zhàn)時所需,保證戰(zhàn)爭勝利,鞏固了政權。弊端:許多措施超出戰(zhàn)時需要的限度,觸犯了廣大農民和工人的利益,遭到反對。
材料四……我們當時不這樣做就不能在一個經濟遭到破壞的20三年艱苦的內戰(zhàn)結束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否依然適應蘇俄的發(fā)展?它是否像當時許多蘇俄領導人所期望的那樣,成為蘇俄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有效途徑呢?請大家閱讀以下材料:蘇俄取得國內戰(zhàn)爭的勝利三年艱苦的內戰(zhàn)結束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否依然適應蘇21
材料一
4年世界大戰(zhàn)和3年國內戰(zhàn)爭,整個國家滿目瘡痍,1920年國民收入只有40億盧布,比1917年還少70億;工業(yè)總產值只及1913年的14%,其中鋼和生鐵的產量只及1913年的5%和3%,煤也只有1/3;谷物總產量比1913年減產1/3。全國陷入一片饑荒,人民連基本的面包和衣服都得不到滿足。1920—1921年蘇俄又遭遇了大旱災。糧食極端匱乏,原料能源缺少,工廠也無法開工。
材料二
國內戰(zhàn)爭結束后,余糧收集制非但沒有取消,反而強化了,1920—1921年度的糧食收購量翻了一番,而農民獲得的代價僅是一些貶值99.5%的“彩色紙片”。農民的不滿演變?yōu)檗r民暴動的事件。
材料三
工人因生活條件的惡化也日益不滿。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發(fā)生了工人罷工和抗議游行。更為嚴重的是,2月28日發(fā)生了喀瑯施塔得水兵叛亂,他們拋出了“要蘇維埃,不要布爾什維克”的口號。1920年蘇俄發(fā)生的示威游行請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第二組材料材料一4年世界大戰(zhàn)和3年國內戰(zhàn)爭,整個國家滿目瘡痍22面對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列寧開始重新思考探索一條新的道路。
1921年春,蘇俄面臨的形勢:
經濟危機引起嚴重的政治危機:農民不滿、工人罷工、士兵叛亂,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遭到普遍的反對。實踐證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并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面對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列寧開始重新思考探23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決議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關于以24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1913年農業(yè)總產值(%)10067112112種植業(yè)(%)10064107107畜牧業(yè)(%)10072121121糧食(萬噸)7.6504.5197.24794.7牛(萬頭)6.0605.2506.210102.5豬(萬頭)2.0901.7502.180104.31913—1925年俄國/蘇俄/蘇聯農業(yè)生產情況年份項目根據錄像和上表數據,概括新經濟政策的作用。調動了生產積極性,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工農聯盟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表明列寧找到了一條適合落后的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材料四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1913年農業(yè)總產25第四步:以史為鑒,學以致用情境一
材料一
列寧說,我們原來打算直接用國家的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F實生活說明我們犯了錯誤。
材料二
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從剛一提出即遭到了在聯共中央中擁有多數地位的“左”派共產主義者激烈的集體反對并展開了論戰(zhàn)。對這項新計劃,甚至連他最親密的戰(zhàn)友們也感到不理解。
——尼古拉·津科維奇:《領袖和戰(zhàn)友》第四步:以史為鑒,學以致用情境一材料一列寧說,26
材料三列寧的偉大,不在于他永遠不犯錯誤,而在于他能夠體察民意,審時度勢,尊重客觀規(guī)律,領導全國人民果斷地結束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新經濟政策。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歷史必修·第二冊·教師教學用書》
通過了解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政策的轉變,結合相關材料,我們應該學習一代偉人列寧的什么精神?材料三列寧的偉大,不在于他永遠不犯錯誤,而在于他能27永遠的信任
1.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2.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
3.求真務實,堅持真理。見解歷史4.敢于承認錯誤,勇于創(chuàng)新。永遠的信任1.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2.28第四步:以史為鑒,學以致用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使蘇俄恢復了被戰(zhàn)爭破壞的經濟,羅斯福的新政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危機,鄧小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使中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縱觀20世紀世界經濟的這三次大調整,你認為判斷政策是否正確的依據是什么?從這三次大調整中你可得出什么認識?情境二
判斷某項政策是否正確的依據是:
是否有利于政權的鞏固;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fā)展;是否有利于廣大人民長遠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國情,等等。第四步:以史為鑒,學以致用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使蘇俄29
3.社會主義沒有固定的模式,關鍵在于是否切實符合各國實際,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生產力,不要教條主義地照搬照抄。
2.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只有計劃或只有市場都不利于發(fā)展生產力,要兩者相結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1.要正確認識國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制定切實符合國情的改革策略。
4.社會主義國家可以借鑒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經驗,資本主義國家也可以借鑒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
5.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吲e馬、恩、列的偉大旗幟認識歷史3.社會主義沒有固定的模式,關鍵在于是否切實符合各國實際30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直接進入失敗逐漸過渡探索成功國內戰(zhàn)爭內憂外患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余糧收集制工業(yè)國有化取消自由貿易實物配給制鞏固政權但激化了矛盾經濟危機政治危機新經濟政策固定糧食稅國家資本主義實行自由貿易按勞取酬工資制恢復了國民經濟課堂小結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直接進入失敗逐漸過渡探索成功國內戰(zhàn)3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目的內容特色作用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不同點的比較相同點:都是無產階級政權實施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措施,具有明顯的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性質;在當時都起過鞏固蘇維埃政權的積極作用
。集中力量保障戰(zhàn)爭需要;后來借此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擺脫危機,恢復、發(fā)展生產,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取消商品和貨幣,按照共產主義原則分配產品利用商品貨幣關系,實行國家資本主義,以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適應了戰(zhàn)時需要,鞏固了蘇維埃政權;但其繼續(xù)實施引起了社會動亂,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促進經濟的恢復發(fā)展,鞏固工農聯盟,穩(wěn)定社會秩序,進一步鞏固了蘇維埃政權,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課堂小結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目的內容作用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321.1918年,蘇維埃政權最緊缺的物資是()
A.石油B.棉花
C.煤炭
D.糧食2.余糧收集制實施后,蘇俄農民瞞報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的情況較為普遍。這說明()A.蘇維埃政權得不到農民擁護B.工農聯盟已經出現嚴重危機C.小生產者的自私性暴露無遺D.該項政策嚴重損害農民利益.3.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經濟政治危機的迫使B.掌握經濟命脈的需要
C.工作重心轉移的要求D.工人農民對現實不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鞏固訓練DAC1.1918年,蘇維埃政權最緊缺的物資是()千里之行,始334.下列表述符合蘇俄國內戰(zhàn)爭基本結束后的政治危機是①蘇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工農業(yè)產量大幅度下降;②1921年全國各地普遍發(fā)生了農民暴動;③喀瑯施塔得水兵叛亂;④人民生活必需品得不到滿足,處于饑餓狀態(tài)。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與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相比,新經濟政策主要“新”在()
A.由國家控制經濟命脈
B.由無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
C.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有限度地恢復資本主義以發(fā)展經濟
D.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基礎DC4.下列表述符合蘇俄國內戰(zhàn)爭基本結束后的政治危機是①蘇俄國民34
6.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的根本前提是()A.國民經濟已經得到恢復B.國家掌握一切經濟命脈C.工農聯盟已經完全鞏固D.商品經濟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
7.列寧在談到新經濟政策時曾經說過:“后退一步是為了前進兩步?!睂Υ说臏蚀_理解是()A.新經濟政策是一種倒退B.新經濟政策不符合當時生產力水平C.俄國應先部分恢復資本主義
D.新經濟政策是社會主義根本政策
8.從十月革命到20世紀20年代,蘇俄經濟政策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從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結論是()
A.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
B.要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C.要為經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D.要把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相結合
BCA6.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的根本前提是()BCA35拓展資源
音樂:《蘇聯頌》、《時刻準備著》、《歌唱列寧》、《我們走在列寧的路上》4.影片:《列寧在1918》、《新經濟政策》1.圖片資料:2.文章資料:3.影音資料:十月革命后列寧的演講圖片三張;國內戰(zhàn)爭宣傳圖片七張;國內戰(zhàn)爭時期的勛章三張;義務勞動圖片三張;列寧在紅場會見工農圖片兩張;國內戰(zhàn)爭勝利圖片兩張;慶祝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誕生宣傳畫;新經濟政策圖片兩張;建設幸福生活圖片兩張;列寧宣傳畫七張;高舉馬、恩、列旗幟的宣傳畫;蘇聯國旗。關于列寧的文字資料兩段;蘇俄國內戰(zhàn)爭;歷史學習三部曲;喀瑯施塔得海軍兵變;
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決議。拓展資源音樂:《蘇聯頌》、《時刻準備著》、《歌唱列寧》、136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2專題七第1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執(zhí)教者:徐壽海單位:江蘇省阜寧中學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2專題七第1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執(zhí)37出納自薦書【五篇】敬愛的領導:您好!感謝您閱讀我的自薦材料。我是xx大學xx校區(qū)的一名應屆畢業(yè)生,專業(yè)是財務會計,我希望能到您單位做會計及其相關的工作。大學四年,我既注重基礎課的學習,又重視對能力的培養(yǎng)。在校期間,我抓緊時間,刻苦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基礎理論課的學習。同時,我也有計劃地抽出時間去閱讀各種書刊、雜志,力求盡可能地擴大知識面,緊跟上時代的步伐。學習之余,走出校門,我盡量去捕捉每一個可以鍛煉的機會,與不同層次的人相處,讓自己近距離地接觸社會,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使自己盡快地成熟?,F在我渴求能到貴單位去工作,使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能夠使自己的人生有一個質的飛躍。選擇單位,工資和待遇不是我考慮的首要條件。我更重視單位的整體形象、管理方式、員工的士氣及工作氣氛。我相信貴單位正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目標。我很自信地向您承諾:選擇我,您絕不會后悔。隨信附上個人求職簡歷表,盼面談!此致敬禮!求職人:***年**月**日<您好!感謝您閱讀我的自薦材料。我是xx大學xx校區(qū)的一名應屆畢業(yè)生,專業(yè)是財務會計,我希望能到您單位做會計及其相關的工作重要的是,堅冰已經打破,航程已經開通,道路已經指明。出納自薦書【五篇】重要的是,堅冰已經打破,航程已經開通,道路38教學目標拓展資源教學要點課堂小測課堂小結教學過程課件導航教學目標拓展資源教學要點課堂小測課堂小結教學過程課件導航39教學目標
【課程要求】1.了解俄國國內戰(zhàn)爭后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形勢。2.認識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重點:比較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的異同。難點:如何評價新經濟政策。教學目標【課程要求】40一、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⒈背景⒉內容⒊影響二、新經濟政策⒈背景⒉內容⒊意義三、蘇聯的成立
1.成立
2.具備法律效力教學要點保衛(wèi)十月革命的成果一、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教學要點保衛(wèi)十月革命的成果41本課主要講述蘇俄時期,即從十月革命勝利到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這一時期的歷史。如下圖所示:十月革命勝利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1922年12月30日)蘇聯第一部憲法通過(1924年1月)慶祝社會主義憲法誕生列寧與俄國十月革命蘇聯國旗導入新課十月革命勝利后,蘇俄與德國簽訂了條件苛刻的《布列斯特條約》,退出一戰(zhàn)。為了鞏固政權,恢復被戰(zhàn)爭破壞的經濟,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經歷了怎樣艱難的探索?本課主要講述蘇俄時期,即從十月革命勝利到蘇維埃社會主42列寧在醞釀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1年春)(1921年春—1928年)星期六的義務勞動列寧在醞釀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43背景內容作用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處于國內戰(zhàn)爭時期;內憂外患農業(yè):保證戰(zhàn)爭的勝利,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工業(yè):商業(yè):分配:(條件:
)新經濟政策經濟危機
+政治危機農業(yè):調動人民的積極性,恢復國民經濟,鞏固工農聯盟和蘇維埃政權。工業(yè):商業(yè):分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簡表第一步:預讀教材,了解歷史背景內容44背景內容作用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處于國內戰(zhàn)爭時期;內憂外患農業(yè):余糧收集制保證戰(zhàn)爭的勝利,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工業(yè):工業(yè)國有化商業(yè):取消自由貿易產品:實物配給制(條件:成年人義務勞動制)新經濟政策經濟危機
+政治危機農業(yè):固定糧食稅調動人民的積極性,恢復國民經濟,鞏固工農聯盟和蘇維埃政權。工業(yè):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商業(yè):實行自由貿易分配:按勞取酬的工資制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簡表第一步:預讀教材了解歷史背景內容45我們應該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不勞動者不得食我們應該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不勞動者不得食46第二步:再讀教材,分析不同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在蘇聯(蘇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過程中都曾起過十分重要作用。但是,與前者相比,后者又“新”在什么地方呢?
請再閱讀兩大政策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加以思考——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各有什么特點?其實質是什么?第二步:再讀教材,分析不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47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農業(yè)余糧收集制固定糧食稅工業(yè)全面推行工業(yè)國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政府對國企實行經濟核算,在國家掌握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實行國家資本主義貿易取消自由貿易實行自由貿易分配實行實物配給制,普遍義務勞動制實行工資制內容政策(排斥商品貨幣關系)(利用商品貨幣關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農民除口糧、種子糧以外的一切余糧收歸國有)(農民可以自由支配納稅后剩余的糧食)(單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平均主義)(按勞取酬)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在內容上有何不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48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在管理手段、經濟體制方面各有什么特點?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特點管理方法經濟體制高度集中的軍事行政管理。單一的公有制。利用商品貨幣關系建設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以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并存。綜上所述新經濟政策新在何處?第二步:再讀教材,分析不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在管理手段、經濟體制方面各有什么49“新”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關系,用軍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會運轉,進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
新經濟政策是通過在一定限度內發(fā)展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改善工農聯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第二步:再讀教材,理解不同“新”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關系,用軍事和行50在國家掌握主要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允許資本主義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恢復和發(fā)展,利用市場、商品和貨幣關系建設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孩子們,你們是幸福的一代第二步:再讀教材,分析不同在國家掌握主要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允許資本主義在一定范51第三步論從史出,加深理解
——合作探究,撥云見月
探究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實施的?效果如何?探究2:為何要實行新經濟政策?它的實施有何重要意義?探究3:通過了解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政策的轉變,結合相關材料,我們應該學習一代偉人列寧的什么精神?思考第三步論從史出,加深理解
——合作探究,撥云見月探究152
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材料二
俄國的經濟情況極為糟糕,重要的糧食、燃料和原料產地均被敵人奪走,生活必需品嚴重匱乏,以至城市人口每兩天才領到1/8磅面包。材料三
1918年5月,五萬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在協約國的支持下發(fā)動叛亂。1919年開始,協約國發(fā)動3次大規(guī)模武裝進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亞的前沙皇俄國海軍上將高爾察克在英國支持下向紅軍發(fā)動進攻;1919年夏到1920年年初,以前沙皇將軍鄧尼金指揮的白軍為主,英法等國派軍隊參戰(zhàn),從南方向莫斯科發(fā)動進攻;1920年4月,協約國慫恿波蘭軍隊進攻蘇俄。材料一
1918年夏天,蘇維埃已被戰(zhàn)火包圍,紅旗只在1/4的國土上飄揚,全國3/5的人口在反革命勢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蘇維埃政權管轄的地區(qū),反革命恐怖和破壞活動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殺了彼得格勒肅反委員會主席烏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謀刺列寧,列寧身受重傷。①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②蘇俄境內的反革命叛亂;③經濟情況極為糟糕。
材料反映了蘇維埃政權面臨著怎樣嚴峻的形勢?第一組材料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材料二53同志們,炮火包圍著我們,兇猛的野獸齊向我們猛撲。祖國的土地上盤踞著暴徒,我們的命運注定只有兩種:不戰(zhàn)勝,就在戰(zhàn)斗中光榮犧牲。
——蘇俄革命詩人杰米揚.別德內依假如你是當時的蘇俄領導人,面對嚴峻的考驗你會怎么辦?
從當時蘇聯所面臨的形勢和國情出發(fā)考慮提示同志們,炮火包圍著我們,兇猛的野獸齊54祖國母親在號召
1918年9月,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戰(zhàn)勝敵人”的口號下,蘇維埃共和國把各項工作都轉入戰(zhàn)時軌道。
你參加紅軍了嗎?
列寧決定:實施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祖國母親在號召1918年9月,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55材料四
……我們當時不這樣做就不能在一個經濟遭到破壞的小農國家里戰(zhàn)勝地主和資本家。我們取得了勝利……應當說我們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是一種功勞。但同樣必須知道這個功勞的真正限度?!皯?zhàn)時共產主義”是戰(zhàn)爭和經濟破壞迫使我們實行的……它是一種臨時的辦法。
——列寧:《論糧食稅》
材料五
1920年,蘇俄農民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土地屬于我們,面包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魚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木材卻屬于你們?!睉?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成效如何?有何弊端?成效:適應戰(zhàn)時所需,保證戰(zhàn)爭勝利,鞏固了政權。弊端:許多措施超出戰(zhàn)時需要的限度,觸犯了廣大農民和工人的利益,遭到反對。
材料四……我們當時不這樣做就不能在一個經濟遭到破壞的56三年艱苦的內戰(zhàn)結束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否依然適應蘇俄的發(fā)展?它是否像當時許多蘇俄領導人所期望的那樣,成為蘇俄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有效途徑呢?請大家閱讀以下材料:蘇俄取得國內戰(zhàn)爭的勝利三年艱苦的內戰(zhàn)結束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否依然適應蘇57
材料一
4年世界大戰(zhàn)和3年國內戰(zhàn)爭,整個國家滿目瘡痍,1920年國民收入只有40億盧布,比1917年還少70億;工業(yè)總產值只及1913年的14%,其中鋼和生鐵的產量只及1913年的5%和3%,煤也只有1/3;谷物總產量比1913年減產1/3。全國陷入一片饑荒,人民連基本的面包和衣服都得不到滿足。1920—1921年蘇俄又遭遇了大旱災。糧食極端匱乏,原料能源缺少,工廠也無法開工。
材料二
國內戰(zhàn)爭結束后,余糧收集制非但沒有取消,反而強化了,1920—1921年度的糧食收購量翻了一番,而農民獲得的代價僅是一些貶值99.5%的“彩色紙片”。農民的不滿演變?yōu)檗r民暴動的事件。
材料三
工人因生活條件的惡化也日益不滿。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發(fā)生了工人罷工和抗議游行。更為嚴重的是,2月28日發(fā)生了喀瑯施塔得水兵叛亂,他們拋出了“要蘇維埃,不要布爾什維克”的口號。1920年蘇俄發(fā)生的示威游行請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第二組材料材料一4年世界大戰(zhàn)和3年國內戰(zhàn)爭,整個國家滿目瘡痍58面對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列寧開始重新思考探索一條新的道路。
1921年春,蘇俄面臨的形勢:
經濟危機引起嚴重的政治危機:農民不滿、工人罷工、士兵叛亂,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遭到普遍的反對。實踐證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并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面對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列寧開始重新思考探59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決議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了關于以60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1913年農業(yè)總產值(%)10067112112種植業(yè)(%)10064107107畜牧業(yè)(%)10072121121糧食(萬噸)7.6504.5197.24794.7牛(萬頭)6.0605.2506.210102.5豬(萬頭)2.0901.7502.180104.31913—1925年俄國/蘇俄/蘇聯農業(yè)生產情況年份項目根據錄像和上表數據,概括新經濟政策的作用。調動了生產積極性,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工農聯盟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表明列寧找到了一條適合落后的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材料四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1913年農業(yè)總產61第四步:以史為鑒,學以致用情境一
材料一
列寧說,我們原來打算直接用國家的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F實生活說明我們犯了錯誤。
材料二
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從剛一提出即遭到了在聯共中央中擁有多數地位的“左”派共產主義者激烈的集體反對并展開了論戰(zhàn)。對這項新計劃,甚至連他最親密的戰(zhàn)友們也感到不理解。
——尼古拉·津科維奇:《領袖和戰(zhàn)友》第四步:以史為鑒,學以致用情境一材料一列寧說,62
材料三列寧的偉大,不在于他永遠不犯錯誤,而在于他能夠體察民意,審時度勢,尊重客觀規(guī)律,領導全國人民果斷地結束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新經濟政策。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歷史必修·第二冊·教師教學用書》
通過了解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政策的轉變,結合相關材料,我們應該學習一代偉人列寧的什么精神?材料三列寧的偉大,不在于他永遠不犯錯誤,而在于他能63永遠的信任
1.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2.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
3.求真務實,堅持真理。見解歷史4.敢于承認錯誤,勇于創(chuàng)新。永遠的信任1.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2.64第四步:以史為鑒,學以致用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使蘇俄恢復了被戰(zhàn)爭破壞的經濟,羅斯福的新政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危機,鄧小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使中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縱觀20世紀世界經濟的這三次大調整,你認為判斷政策是否正確的依據是什么?從這三次大調整中你可得出什么認識?情境二
判斷某項政策是否正確的依據是:
是否有利于政權的鞏固;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fā)展;是否有利于廣大人民長遠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國情,等等。第四步:以史為鑒,學以致用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使蘇俄65
3.社會主義沒有固定的模式,關鍵在于是否切實符合各國實際,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生產力,不要教條主義地照搬照抄。
2.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只有計劃或只有市場都不利于發(fā)展生產力,要兩者相結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1.要正確認識國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制定切實符合國情的改革策略。
4.社會主義國家可以借鑒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經驗,資本主義國家也可以借鑒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
5.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不斷改善人民生活。…………高舉馬、恩、列的偉大旗幟認識歷史3.社會主義沒有固定的模式,關鍵在于是否切實符合各國實際66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直接進入失敗逐漸過渡探索成功國內戰(zhàn)爭內憂外患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余糧收集制工業(yè)國有化取消自由貿易實物配給制鞏固政權但激化了矛盾經濟危機政治危機新經濟政策固定糧食稅國家資本主義實行自由貿易按勞取酬工資制恢復了國民經濟課堂小結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直接進入失敗逐漸過渡探索成功國內戰(zhàn)67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目的內容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勻速圓周運動 第3節(jié) 向心力的實例分析教學設計1 魯科版必修2
- 2025年度綠化裝飾工程合同
- 2025房產交易合同
- 管網道路施工方案
- 井下掘井施工方案
- 房屋委托出售協議書范本
- 第十二課《來客人啦》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心理健康一年級上冊北師大版
- 工作進度追蹤報告
- 幕墻工程施工部署施工階段及施工段的劃分和材料進場計劃
- 豐田拉動式生產培訓
- 員工請假審批表模板
- 整機結構設計規(guī)范
- 種鴨飼養(yǎng)管理手冊
- 語文新課標實踐與探索:《石壕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整合教學設計
- (高清正版)JJF(浙) 1137-2017《電容電流測試儀校準規(guī)范》
- 呼吸囊檢測(課堂PPT)
- 無機化學第4版下冊(吉大宋天佑)2019
- 損傷控制性復蘇課件
- 三角坐標圖的判讀
- GB T 3810.16-2016 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16部分:小色差的測定
- 中石化職稱英語考試試卷(中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