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構造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
《大地構造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
《大地構造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
《大地構造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
《大地構造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地構造學》教學大綱一、課程基本信息課程名稱大地構造學Geotectonics課程編碼GEO120711020開課院部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課程團隊構造地質學教學組學分2.0課內學時32講授32實驗0上機0實踐0課外學時32適用專業(yè)地質學授課語言中文先修課程地球科學概論、礦物巖石學、古生物學、構造地質學、沉積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概論課程簡介(必修)(課程簡介...)《大地構造學》是以代表現代大地構造理論的板塊構造學說為主導,闡明地殼、巖石圈構造類型及其形成機理的一門綜合性學科。該課程以研究對象的大尺度、研究視角的大科學跨度和整體性、系統性的思維方法為特點,研究方法上注重宏觀與微觀、結果與過程、現象與機制、觀察與預測等相互結合。通過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板塊構造學的基本原理和大地構造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全球構造演化的基本規(guī)律和歷史,初步建立起科學的地球觀(全球觀、運動觀、時空觀);在此基礎上通過對中國大地構造基本特征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對區(qū)域構造、區(qū)域地質演化歷史的綜合分析能力,使其學會初步利用基本地質資料和各種相關知識來討論區(qū)域大地構造問題;最后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盆地這一基本大地構造單元的類型及其典型特征,為學生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提供保障。(Briefintroductionofthecourse...)"Geotectonics"isacomprehensivedisciplinethattakestheplatetectonictheory,whichrepresentsthemoderntectonictheory,astheleadingpartandclarifiesthetectonictypesofcrustandlithosphereandtheirformationmechanism.Thecourseischaracterizedbythelargescaleoftheresearchobject,thelargescientificspanoftheresearchperspectiveandtheholisticandsystematicthinkingmethod.Theresearchmethodfocusesonmacroandmicro,resultsandprocess,phenomenaandmechanisms,observationandpredictionarecombinedwitheachother.Throughlearning,studentscansystematicallymasterthebasicprinciplesofplatetectonicsandthebasicresearchmethodsofgeotectonics,understandthebasiclawsandhistoryofglobaltectonicevolution,andinitiallyestablishascientificviewoftheEarth(globalview,viewofmovement,viewoftimeandspace);Onthisbasis,throughtheunderstandingofthebasiccharacteristicsofChina'sgeodeticstructure,cultivatestudents'comprehensiveanalysisabilityofregionalstructureandregionalgeologicalevolutionhistory,makethemlearntopreliminarilyusebasicgeologicaldataandallkindsofrelevantknowledgetodiscussregionalgeotectonicsproblems;Finally,makethestudentsfurthermasterthetypesandtypicalfeaturesofthebasinasabasicgeotectonicsunit,provideguaranteeforstudents'follow-upcourses.負責人大綱執(zhí)筆人審核人二、課程目標序號代號課程目標OBE畢業(yè)要求指標點任務自選1M1目標1:使學生系統掌握板塊構造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大地構造學研究的基本思維方式和方法,了解全球構造演化的基本規(guī)律和歷史,初步建立起科學的地球觀(全球觀、運動觀、時空觀);是2.22M2目標2:使學生了解中國主要大地構造學術流派和中國大地構造的基本特征,培養(yǎng)學生對區(qū)域構造、區(qū)域地質演化歷史分析的綜合能力,學會初步利用基本地質資料和各種相關知識來討論大地構造問題;是2.23M3目標3:使學生掌握與油氣密切相關的基本大地構造單元——盆地的基本類型及其典型特征,為學生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提供保障。是2.24M4目標4:使學生了解大地構造的國際研究動態(tài)和發(fā)展方向,關注全球性大地構造問題;是8.1三、課程內容序號章節(jié)號標題課程內容/重難點支撐課程目標課內學時教學方式課外學時課外環(huán)節(jié)1第1章第1章緒論本章重點難點:大地構造學與構造地質學的區(qū)別與聯系,大地構造學的研究方法/////21.11.1大地構造學簡介大地構造學的研究對象、任務、方法與特點;大地構造學研究簡史M1,M41講授1研讀自學3第2章第2章板塊構造的基本原理本章重點難點:板塊構造理論的要點,巖石圈板塊邊界類型及劃分,大洋中脊、貝尼奧夫帶、轉換斷層的概念及特征,板塊的絕對運動與相對運動,威爾遜旋回,熱點、地幔柱及地幔對流假說/////42.12.1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地球內部的成分分層,地球力學圈層的劃分,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結構與特征M1,M41講授1研讀自學52.22.2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大陸漂移學說的基本內容及證據,地質調查的新發(fā)現與大陸漂移說的新證據,海底擴張說的提出與驗證,海底年齡與海底擴張速率M1,M42講授2研讀自學62.32.3板塊構造理論要點及板塊劃分板塊構造理論的要點,巖石圈板塊劃分與板塊邊界類型M1,M42講授2研讀自學72.42.4不同類型板塊邊界的特點大洋中脊與板塊的擴張,貝尼奧夫帶與板塊的俯沖,轉換斷層類型、機制M1,M42講授2研讀自學82.52.5板塊的運動板塊的運動,板塊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確定方法,大洋的演化——威爾遜旋回M1,M42講授2研讀自學92.62.6板塊的驅動機制無震海嶺和熱點的概念,地幔柱假說,地幔熱對流;驅動板塊的其他機制(俯沖板塊的重力拖拉、大洋脊頂部的推擠、順坡下滑等)M1,M42講授2研讀自學10第3章第3章板塊活動與地質作用本章重點難點:大地構造環(huán)境基本類型的劃分,三種火山巖巖石系列的鑒別及其分布,俯沖帶火山巖的成分極性及機制解釋,裂谷帶的巖漿活動特征,蛇綠巖套的組成與成因;雙變質帶的特征與成因,造山帶的基本類型/////113.13.1板塊活動與巖漿作用大地構造環(huán)境基本類型的劃分;巖漿活動的構造信息;火山巖巖石系列的類型、鑒別及其分布;俯沖帶的巖漿活動(巖漿的起源、火山巖的成分極性);陸殼的增生與花崗巖的成因;裂谷帶及板內環(huán)境的巖漿活動;洋殼的形成與蛇綠巖套;大地構造環(huán)境的識別方法M1,M42講授2研讀自學123.23.2板塊活動與變質作用俯沖帶的區(qū)域變質作用(變質相分布、雙變質帶的特征與成因);碰撞帶的區(qū)域變質作用;裂谷帶的區(qū)域變質作用;洋底變質作用M1,M41講授1研讀自學133.33.3板塊活動與地槽地臺的關系地槽、地臺的概念及演化,板塊構造理論對傳統槽臺說的解釋M1,M41講授1研讀自學143.43.4造山帶基本類型與特征造山作用與造山帶基本概念,造山帶的基本類型;俯沖造山帶的類型與結構(島弧型俯沖造山帶、安第斯型俯沖造山帶);碰撞造山帶的類型與結構(弧-弧、弧-陸、陸—陸碰撞造山);克拉通內造山作用;晚或后造山作用M1,M46講授6研讀自學15第4章第4章中國區(qū)域構造基本輪廓本章重點難點:中國主要大地構造學術流派的思想體系,中國區(qū)域構造單元的劃分及其基本輪廓/////164.14.1中國主要大地構造學術觀點中國區(qū)域大地構造研究簡史;地質力學、多旋回構造說、斷塊構造、地洼構造說及波浪狀鑲嵌構造說的研究方法與內容體系M2,M42講授、討論2研讀自學174.24.2中國區(qū)域構造單元的劃分及其基本輪廓區(qū)域構造單元的基本劃分原則,主要構造單元及其基本輪廓M2,M42講授2研讀自學18第5章第5章沉積盆地本章重點難點:盆地沉降的原因,盆地的動力學成因分類,伸展盆地、壓陷盆地和走滑盆地的主要類型,裂谷、被動大陸邊緣、前陸盆地、拉分盆地發(fā)育的主要特征,伸展、擠壓和走滑構造樣式,反轉構造、花狀構造、構造調節(jié)帶的概念及特征,盆地內一級和亞一級構造單元的劃分,我國東、中西部沉積盆地發(fā)育的相似點與不同點。/////195.15.1盆地的基本概念及其動力學分類盆地、沉積盆地、疊合盆地、含油氣盆地的概念;盆地的結構要素;盆地的動力學成因分類M3,M41講授1研讀自學205.25.2伸展盆地伸展盆地、主動裂陷、被動裂陷概念;伸展盆地的類型及主要特征(大陸內初始裂谷、原洋裂谷、拗拉谷、被動大陸邊緣、弧后盆地、弧間盆地);伸展盆地的構造樣式(伸展正斷層和斷陷盆地的類型);巖石圈伸展作用模式(對稱伸展、非對稱伸展、聯合剪切)M3,M41講授1研讀自學215.35.3壓陷盆地壓陷盆地、撓曲類盆地概念;壓陷盆地的類型及主要特征(海溝、斜坡盆地、弧前盆地、殘留洋盆地、前陸盆地、山間盆地等);周緣前陸盆地、弧后前陸盆地的概念、特征及成因;壓陷盆地的構造樣式(沖斷層系的類型、與沖斷作用有關的褶皺、沖斷層系的分帶、沖斷層的發(fā)展順序);反轉構造的概念及類型(正反轉構造,負反轉構造),反轉構造的力學機制M3,M41講授1研讀自學225.45.4走滑盆地走滑盆地概念;走滑盆地的類型(拉分盆地、走滑擠壓撓曲盆地);拉分盆地的形成環(huán)境、特征及演化模式;走滑盆地的構造樣式(基底走滑斷層與花狀構造、橫推斷層或調節(jié)帶)M3,M41講授1研讀自學235.55.5克拉通內盆地克拉通、克拉通盆地、克拉通內盆地的概念;簡單克拉通內盆地、位于早期另一類盆地之上的克拉通內盆地的典型特征;克拉通內盆地的沉降原因M3,M41講授1研讀自學245.65.6中國含油氣盆地的基本特征盆地構造單元劃分;中國東部、西部和中部沉積盆地發(fā)育的主要特征、相似點與不同點M3,M41講授、討論1研讀自學四、考核方式序號考核環(huán)節(jié)操作細節(jié)總評占比1考勤隨機點名、刷卡點名等5%2平時作業(yè)1.每周布置1次作業(yè)。2.成績采用百分制,根據作業(yè)完成準確性、是否按時上交、是否獨立完成評分。3.考核學生對大地構造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的掌握能力,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0%3課堂表現隨機檢查學生上課精神狀態(tài)、回答問題情況、積極參與討論情況5%4隨堂測試1.每周隨堂測試1次。2.成績采用百分制,根據答題準確度評分。3.考核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15%5讀書報告1.圍繞大地構造學領域某一關鍵性科學問題,進行國內外廣泛調研,了解國際前沿,總結出相應代表性觀點和研究方法。2.根據讀書報告評分標準進行評分。15%6期末考試1.閉卷考試,成績采用百分制,卷面成績總分100分。2.主要考核學生對大地構造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的掌握能力,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題型主要有簡答題、分析題等。50%五、評分細則序號課程目標考核環(huán)節(jié)大致占比評分等級1M1考勤5%A-無缺勤。B-缺勤2次以內。C-缺勤3次及以上且很少參加課堂討論。2M1課堂表現10%A-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主動發(fā)表個人觀點,思路清晰。B-在被提問時能夠較為清楚地回答問題。C-在被提問時無法清楚表達個人觀點3M1平時作業(yè)15%A-按時提交作業(yè),并準確回答各題目。B-按時提交作業(yè),作業(yè)存在少量錯誤。C-按時提交作業(yè),作業(yè)存在明顯錯誤。D-未能按時完成作業(yè)4M1隨堂測試20%A-答對85%以上。B-答對70-85%。C-答對50-70%。D-答對50%以下5M1期末考試50%(見試卷評分標準)6M2考勤5%A-無缺勤。B-缺勤2次以內。C-缺勤3次及以上且很少參加課堂討論。7M2課堂表現10%A-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主動發(fā)表個人觀點,思路清晰。B-在被提問時能夠較為清楚地回答問題。C-在被提問時無法清楚表達個人觀點8M2平時作業(yè)15%A-按時提交作業(yè),并準確回答各題目。B-按時提交作業(yè),作業(yè)存在少量錯誤。C-按時提交作業(yè),作業(yè)存在明顯錯誤。D-未能按時完成作業(yè)9M2隨堂測試20%A-答對85%以上。B-答對70-85%。C-答對50-75%。D-答對50%以下10M2期末考試50%(見試卷評分標準)11M3考勤5%A-無缺勤。B-缺勤2次以內。C-缺勤3次及以上且很少參加課堂討論。12M3課堂表現10%A-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主動發(fā)表個人觀點,思路清晰。B-在被提問時能夠較為清楚地回答問題。C-在被提問時無法清楚表達個人觀點13M3平時作業(yè)15%A-按時提交作業(yè),并準確回答各題目。B-按時提交作業(yè),作業(yè)存在少量錯誤。C-按時提交作業(yè),作業(yè)存在明顯錯誤。D-未能按時完成作業(yè)14M3隨堂測試20%A-答對85%以上。B-答對70-85%。C-答對50-75%。D-答對50%以下15M3期末考試50%(見試卷評分標準)16M4讀書報告70%A-國內外調研充分,觀點明確,思路清晰、圖文并茂,格式規(guī)范。B-國內調研充分,國外調研不夠全面,但觀點明確,思路清晰、格式規(guī)范。C-國內外調研均不夠全面,但有一定觀點,思路基本清晰、格式基本規(guī)范。D-國內外調研均不充分,觀點模糊不清,思路混亂、格式不規(guī)范17M4課堂表現30%A-觀點明確,演講條理清晰、PPT設計合理。B-觀點基本明確,演講清楚、PPT設計較好。C-有一定觀點,演講基本清楚、PPT不夠清晰。D-觀點不明確,演講條理混亂、PPT設計粗糙評分等級說明:[A,B,C,D,E]=[90-100,80-89,70-79,60-69,0-59];[A,B,C,D]=[90-100,75-89,60-74,0-59];[A,B,C]=[90-100,75-89,6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