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專題訓(xùn)練60題(含答案)_第1頁
詩歌鑒賞專題訓(xùn)練60題(含答案)_第2頁
詩歌鑒賞專題訓(xùn)練60題(含答案)_第3頁
詩歌鑒賞專題訓(xùn)練60題(含答案)_第4頁
詩歌鑒賞專題訓(xùn)練60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專題訓(xùn)練60題(含答案)詩歌鑒賞專題訓(xùn)練60題(含答案)詩歌鑒賞專題訓(xùn)練60題(含答案)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詩歌鑒賞專題訓(xùn)練60題(含答案)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fā)布日期:詩歌鑒賞專題訓(xùn)練60題(含答案)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別葛使君王安石邑屋①為儒知善政,市門多粟見豐年。追攀更覺相逢晚,談笑難忘欲別前??蛶垦庞谓灾瞄舰?,令堂③清坐亦鳴弦=4\*GB3④。輕舟後夜滄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咀ⅰ竣僖匚荩亨l(xiāng)里。②置榻:《后漢書·陳蕃傳》:“郡人周璆,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為置一榻,去則懸之?!焙笠浴爸瞄健庇鞫Y賢下士。③令堂:此處泛指老人。=4\*GB3④鳴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樂。(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前句點出朋友治政有方,后句則寫善政的具體效果,贊美之情溢于言表。B.“追攀更覺相逢晚”寫出了詩人與朋友的相見恨晚之情,知己之意寓于其中。C.“談笑難忘欲別前”既有別前歡笑的具體刻畫,也有與朋友依依惜別的心理活動。D.頸聯(lián)具體描繪葛使君治政時禮賢下士、百姓生活安樂的場景,體現(xiàn)了詩人的欽佩之情。(2)有人認為,詩的尾聯(lián)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達的,你是否同意這種解讀請結(jié)合詩句說說你的理由。答:1.(1)C

(2)觀點一:同意。這兩句是寫朋友與詩人別后的想象場景,借葛使君之口傳達自己的心聲。想象葛使君夜里乘船到滄江北,回頭眺望春城,空留下告別之后的惆悵、傷感,從而表現(xiàn)朋友與詩人之間的真摯情懷。觀點二:不同意。這兩句詩是寫詩人自己與朋友別后的內(nèi)心感受,寫詩人送別葛使君后夜里乘船到滄江北,回頭眺望朋友治政有方的地方,從而表達出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難舍難分的深情。【譯文】你是鄉(xiāng)里的儒生卻懂得良好的政令,市場的門邊堆了很多的糧食足見是個豐收之年。追隨牽挽依依惜別更覺得相見恨晚,談笑風生卻難忘我們即將分別??颓淠涣藕退煌娜四愣寄芏Y賢下士,老人安靜閑坐百姓生活安樂。小舟在后半夜到了滄江北,回望春城內(nèi)心只留下傷感。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①蘇軾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數(shù)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去年今日關(guān)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咀ⅰ竣倥醭牵簴|禪莊院,在黃州城東十五里。(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蘇軾是北宋詩壇最有成就的詩人,他的詩才情豪邁,揮灑自如,本詩是他的代表作之一。B.開篇以一“搖”字活畫出春風蕩漾、江柳輕拂的神態(tài),表現(xiàn)了春天到來的迅疾。C.頷聯(lián)巧用疊詞,前者擬溪流潺潺之聲,后者描碧草新綠之色,視聽結(jié)合更顯得春意盎然。D.這首詩前四句寫“往岐亭”途中所見,五六句寫女王城餞別?!皵?shù)畝荒園”,點明了詩人的目的地。(2)請簡要賞析本詩的最后兩句。答:2.(1)(3分)D【解析】“‘數(shù)畝荒園’,點明了詩人的目的地”錯,數(shù)畝荒園指的是女王城東禪莊院,是餞別的地點。(2)(6分)尾聯(lián)虛寫,回憶“去年今日”,前一年蘇軾赴黃州,凄風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細雨斷魂,暗寓遷謫之感。(3分)而一年以前的孤獨和凄涼正好與今年朋友送別的深情厚誼形成對比,即不只是回憶“去年今日”,也是在寫“今年今日”,朋友間的深情厚誼,消釋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3分)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南歌子呂本中【注】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旅枕元無夢,寒更每自長。只言江左好風光,不道中原歸思轉(zhuǎn)凄涼?!咀ⅰ繀伪局校?084-1145),壽州(今安徽壽縣)人。宋廷南渡后,詩人流寓江南。(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小令抒寫了旅途風物和詩人感受,詞情凄清傷感,但格調(diào)清新流利,讀來凄傷卻不壓抑。B.詞作開頭兩句寫早行情景,意境與晚唐詩人溫庭筠詩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很接近。C.詞中由“曉霜”寫到“殘菊”,由“殘菊”聯(lián)想到“重陽”,又由“重陽”聯(lián)想到眼前處境,思緒曲折。D.過片“旅枕元無夢,寒更每自長”寫出詩人因旅途艱辛渴望好夢不得而倍感春夜漫漫的痛苦,凄然之意卓然。(2)這首詞與納蘭容若《長相思·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題材相類,但思想情感卻有所不同,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答:3.(1)(3分)D【解析】“因旅途艱辛渴望好夢不得而倍感春夜漫漫的痛苦”錯誤。(2)(6分)不同之處:納蘭詞抒寫了身飄天涯,思親無眠的寂寞感傷。呂詞則抒寫了(1)羈旅行役,思親感傷。(2)佳節(jié)獨處,寂寞無眠。(3)家國淪亡,歸而不得,憂時傷亂,痛苦深沉。(答出納蘭詞特點給2分,答出呂詞特點給4分,共6分)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上歸二首(其一)蘇軾雨過浮萍合,蛙聲滿四鄰。海棠真一夢,梅子欲嘗新。拄杖閑挑菜,秋千不見人。殷勤木芍藥,獨自殿余春?!咀ⅰ窟@首詩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木芍藥:牡丹花。殿:在最后。(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句扣詩題“雨晴”,第二句以“蛙聲”寫出了雨后初晴的景物特點。B.海棠花已凋謝,如夢一樣難覓蹤影,表達了作者對海棠生命短暫的悲嘆。C.作者以“梅子欲嘗新”暗示季節(jié)的更迭,“欲”在這里是快要、而不是想要的意思。D.作者看似悠閑,實則孤寂,這可以從“拄杖挑菜”的細節(jié)描寫中看出。(2)尾聯(lián)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答:4.(1)B(“表達了作者對海棠生命短暫的悲嘆”錯,應(yīng)該是表達對春天易逝的惜春傷春之情。)(2)擬人?!耙笄凇薄蔼氉缘睢钡仍~語賦予“木芍藥”以人的感情,表達了作者的感激與贊美。對比。木芍藥與上文的海棠、梅子對比,體現(xiàn)了“木芍藥”善解人意,延續(xù)保持春光到最后的特點。借物抒情。借對木芍藥的感激與贊揚,表達自己惜春而不得的傷春之情。(每點2分)5.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巖居僧趙師秀開扉在石層,盡日少人登。一鳥過寒木,數(shù)花搖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燈。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1)下列對全詩內(nèi)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點題,僧人所居并非殿閣參差的寶剎,也非游人熙攘的勝境,而是罕有人跡的深山。B.頷聯(lián)繪僧人所居山間景象,頸聯(lián)具體寫其生活,雖無驚人之筆,但精練自然,無斧鑿痕。C.尾聯(lián)發(fā)出感嘆,間接抒發(fā)了自己對離塵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D.前六句將僧之居處、環(huán)境、生活都寫到了;尾聯(lián)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題思想的點睛。(2)頷聯(lián)“過”“搖”兩字生動形象,請結(jié)合詩歌分析其精妙之處。答:5.(1)C(尾聯(lián)屬于直接抒情)(2)“過”有“路過、經(jīng)過”之意(1分),這里寫出了“飛鳥”經(jīng)林間翩然飛過的自然狀態(tài)(1分);“搖”即“擺動、輕搖”之意(1分),寫出花兒在清風中的輕搖之態(tài),借鳥的無憂無慮、無欲無求,山花的無拘無束來體現(xiàn)山居環(huán)境的清幽(1分),以襯托出“巖居僧”淡泊平靜(安閑、平和)的心境(2分)。6.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春旱苦熱王令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屠”字寫得尤為精妙?!巴馈笔菤⒌囊馑?有力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酷熱的極度怨恨。B.“之高”“之遠”的清涼世界盡管遙不可及,卻對飽嘗酷熱的作者產(chǎn)生了無窮的吸引力。C.“手提天下”表現(xiàn)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圖的豪情,只可惜這一壯志無法實現(xiàn)。D.在詩的最后一句中,王令稱,如果只是自己一個人去享受那清涼世界,他寧愿不去。(2)本詩運用了多種手法表現(xiàn)“暑旱”,請找出來并作簡要分析。答:6.(1).C【解析】C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圖”不正確,這四字其實表達了作者想要幫助苦熱中天下百姓的豪情,整聯(lián)抒發(fā)了作者愿與天下人共苦難的博大胸襟。(2)對比(襯托),作者用“清風無力”來襯托暑熱之甚,用昆侖蓬萊的清涼來對比暑熱之苦,巧妙得當。比擬,首聯(lián)分別賦予清風、熱、落日以人或動物的特性,說清風沒有力量去屠熱,落日長了翅膀飛上山,生動形象地突出了天氣酷熱的特征。反問,第四句作者責問上天難道不憐惜銀河也會干枯怎能任旱情肆虐,不顧人間黎民,感情色彩強烈。虛實結(jié)合,詩人將現(xiàn)實中的“暑旱苦熱”與想象到的昆侖、蓬萊,現(xiàn)實與傳說中的清涼世界相結(jié)合,豐富了內(nèi)涵,突出了暑旱之苦。(答出三點并分析即可)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鉅鹿贈李少府高適李侯雖薄宦,時譽何籍籍。駿馬常借人,黃金每留客。投壺華館靜,縱酒涼風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損益?!咀⑨尅客秹兀汗糯嬔鐣r的一種游戲。設(shè)投壺一個,賓主依次向壺中投矢,勝者罰負者飲酒。損益:對自己有損或有益的朋友。《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保?)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中李少府的“薄宦”與其“時譽籍籍”形成對比,突出李少府的聲名卓著。B.尾聯(lián)中“神仙”指李少府。詩人以此稱之,包含著對李少府的欣賞和贊美之情。C.“吾欣知損益”一句運用典故,意思是通過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D.全詩質(zhì)樸的語言中蘊含著詩人的真摯情意,風格不同于其邊塞詩的雄壯渾厚。(2)請結(jié)合詩歌的中間兩聯(lián),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點。答:7.(1).C“吾欣知損益”一句運用典故,意為可以以李少府為典范來辨明朋友的好壞。(2)慷慨大方。李少府經(jīng)常將駿馬借與別人,黃金也和他人分享,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慷慨之人。射藝高超?!巴秹厝A館靜”是說,李少府投壺之時,大家都凝神觀賞,大廳內(nèi)一片寂靜,側(cè)面表現(xiàn)其投壺技藝的高妙。瀟灑不羈。傍晚時分,涼風習習,李少府與賓客盡情暢飲,表現(xiàn)出其瀟灑不羈的一面。(每點2分,共6分)8.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后面各題。渡易水陳子龍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咀⑨尅筷愖育垼好髂┕賳T、文學家,當時建州女真族統(tǒng)治者已改國號“清”,對明王朝虎視眈眈。并刀:并州產(chǎn)的刀,以鋒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寶刀。塞上曲戴叔倫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咀⑨尅看魇鍌悾禾拼衅谥娙?。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時思歸鄉(xiāng)里,上書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guān)”。(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渡易水》是懷古詩,重在抒寫詩人由古人古事所觸發(fā)的思想感情,言近旨遠。B.《塞上曲》語言質(zhì)樸,吟詠壯士一去不復(fù)還的豪情壯志,語氣堅決,很有氣勢。C.《渡易水》后二句即景抒情,從眼前所見的凄切蒼涼之景,引出對國事的隱憂。D.《塞上曲》尾句化用典故,卻反用其意,這是戴叔倫基于班超愛國精神的升華。E.兩首詩語言深沉,蒼涼悲切,均可見出詩人激蕩的內(nèi)心情感和飽滿的愛國激情。(2)兩首詩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結(jié)合詩作談?wù)勀愕睦斫?。答?.【答案】(1)CE(2)相同之處:都表達了清除邊患、報效國家的愛國之情?!抖伞吩娨圆⒌兑锅Q寫出報國志向,詩人途經(jīng)“燕趙”舊地,想起荊軻,渴望效命疆場;《塞》詩寫大唐軍隊敢叫胡兒有來無回,士兵們以身報國,表達了誓死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不同之處:《渡》詩隱含憂國傷時之情,而《塞》詩昂揚向上。尾句感嘆到哪里去找荊軻那樣的壯士來為他送行(或:感嘆當今國事衰微,即便荊軻這樣的勇士也無用武之地),表達了對國事的無限隱憂。《塞》詩整首詩都洋溢這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表達一去不復(fù)還的豪情壯志,雄健壯烈?!窘馕觥吭姼梃b賞的雙選題,是綜合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賞析類的試題,考生在作答這類試題的時候要注意,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這樣就能很好的作答這類試題。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送李錄事兄歸襄鄧劉長卿十年多難與君同,幾處移家逐轉(zhuǎn)蓬。白首相逢征戰(zhàn)后,青春已過亂離中。行人杳杳看西月,歸馬蕭蕭向北風。漢水楚云千萬里,天涯此別恨無窮。(1)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首聯(lián)第一句敘述了十年間自己的境遇與朋友李錄事相同,均是人生艱難,從而將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傷感。B.首聯(lián)第二句中,詩人借景抒情,用遇風飛轉(zhuǎn)的蓬草形象寫出自己飄泊無定的生活,隱含著羈旅中飄泊不定的苦味。C.頸聯(lián)中“歸馬”點明朋友歸襄鄧之事,“杳杳”蕭蕭”兩個疊音詞音韻和諧,有音樂美,渲染了歡快的氣氛。D.尾聯(lián)寫兩人分別后相距千萬里,所以離別的時候有無盡的傷感,照應(yīng)了題中的“送”,惜別之意盡顯。E.本詩是送別詩,題目點出了主要事件,語句平易曉暢,但情感真切自然,讀后讓人有種惆悵的心緒。(2)詩的頷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答:9.【答案】(1)BC(2)流露出相逢時的喜悅。相同際遇的人終于在“十年移家白首”“征戰(zhàn)”后相逢。抒發(fā)對青春歲月流逝的感慨。在戰(zhàn)亂流離中,青春不再,青春的銳氣也早已消磨。同時也發(fā)出了對社會動亂的悲嘆。個人身世坎坷,社會戰(zhàn)亂動蕩,詩人的痛苦之情充溢詩句之中?!窘馕觥款}干是“詩的頷聯(lián)語言淺近但情感深沉,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是考查學生賞析詩句能力。題目已經(jīng)給出賞析的方向“語言淺近但情感深沉”。答題時,可以結(jié)合頷聯(lián)具體內(nèi)容,分析詩人用了哪些淺近的語言表達了哪些深沉的情感。頷聯(lián)“白首相逢征戰(zhàn)后,青春已過亂離中”意思是:已經(jīng)白了頭的我們在征戰(zhàn)后相逢,我們的大好青春早已在亂世中離去。本聯(lián)中詩人用“白首相逢”“征戰(zhàn)后”“青春已過”“亂離中”這些淺顯的語言描寫了在戰(zhàn)亂后,和自己有相同際遇的朋友相逢。自己與朋友均已老去,青春和青春的銳氣在戰(zhàn)亂流離中已消磨盡。“相逢征戰(zhàn)后”流露出朋友相逢的喜悅之情,“白首”“青春已過”流露出對時光飛逝,青春歲月流逝的感慨,“征戰(zhàn)”“亂離”表達了對社會戰(zhàn)亂動蕩、個人身世坎坷的痛苦之情。10.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列小題。寒食書事【宋】趙鼎寂寞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咀ⅰ口w鼎:字元鎮(zhèn),號得全居士;南宋賢相,支持岳飛抗金并薦其為統(tǒng)帥,后因與秦檜論議不合而罷相,連續(xù)被貶詹不食而卒。本詩作于他被貶潮州期間。龐老:龐德,東漢末年隱士,不肯出山,但清明節(jié)均攜全家上墳祭掃。(1)下列對詩歇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〢.首聯(lián)寫偏遠僻靜的村子里,農(nóng)家門口即便清靜冷落,也還插著柳條,標記寒食節(jié)到來,與詩歌題目照應(yīng)。B.頷聯(lián)對仗工整,語言樸實,運用龐老的典故,點明廣東廣西一帶雖然不遵循寒食節(jié)禁煙的習俗,但也像龐德一樣全家掃墓祭祖。C.“麥飯”指粗糙的祭品。五六兩句寓情于景,運用對比的手法,意在突出宮廷無情、山野有趣,表達詩人對鄉(xiāng)野生活的喜愛之情。D.作者被貶后生活寂寞、無人來訪,門前長滿青苔,通過喝酒來排遣心中郁結(jié),率性而為,對傍晚城墻上傳來的笳聲置之不理。E.尾聯(lián)第一句用了擬人手法,以酒杯倚靠著青苔睡臥的樣子,寫出詩人凌亂的生活狀態(tài),突出經(jīng)歷政治風波后他內(nèi)心的愁苦和失望。(2)本詩通過描繪山野村頭的春景,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三四聯(lián)簡要分析。答:10.【答案】(1)CE(2)山溪野徑梨花淡然開放,嶺南民間一派清新生活景象,襯托處漢寢唐陵的荒涼,寄寓了詩人對南宋投降派的不滿。詩人在在寂寞中懷念中原,因北方大好河山淪落而痛心憂國?!澳堋币痪淇此茷⒚摚瑢崉t逃避痛楚,說明愛國情懷深埋心底,矢志不渝。1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春思皇甫冉鶯響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臨漢范,心隨明月到胡天。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咀ⅰ狂R邑:今山西朔縣,漢時曾與匈奴爭奪此城。層城:因京城分內(nèi)外兩層,故稱。機中錦字:竇滔被貶龍沙,其妻蘇蕙能文,頗思滔,乃織錦為回文旋圖詩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縱橫顛倒,皆成文意。元戎竇車騎;元戎,猶主將;竇車騎,后漢竇憲為車騎將軍,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銘,刻石而還。(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〢.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寫一位出征軍人的妻子在春日對丈夫夢繞魂牽的思念,以及對反侵略戰(zhàn)爭早日勝利的盼望。B.詩中的女主人公住在繁華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宮奢靡的生活,聯(lián)想到丈夫成守在荒涼的邊疆,頓生憤懣之情。C.第四句“心隨明月”與“我寄愁心與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達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對丈夫的思念寄托給明月的無奈。D.為了寄托思念,抒發(fā)離情別恨,女主人公為夫君織幅綿字回文詩,“笑獨”用擬人手法,意為樓上花枝也會笑而眠。E.尾聯(lián)寫女主人公問軍中主帥何時才能待葉班師,將個人命遠和固家命運統(tǒng)一起來,賦子了本詩積極的社會意義。(2)這首的首聯(lián)歷來為人稱道,請從藝術(shù)手法方而賞析其精妙之處。答:11.【答案】(1)BD(2)擬人?!把嗾Z”賦予春天燕子以人的情感,形象描述和平寧靜,親人團聚的場景。對比?!苞L啼燕語”的春景與“路幾千”的邊關(guān)對比鮮明,使讀者感受到心靈的強烈震撼。虛實結(jié)合。第一句是眼前實景,第二句是想象。襯托《反村、以樂景襯哀情)。上句寫京城春天色彩濃麗,下句寫從征親人在遙遠的邊疆,不能享受這寧靜,無法得到這溫情,在上句春意盎然的反襯下,下句更顯得沉郁悲壯。任意三點即可?!窘馕觥窟@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核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答題時注意明確具體的手法,然后詩歌的內(nèi)容解釋,然后分析藝術(shù)效果。此題要求回答首聯(lián)的藝術(shù)手法,從“鶯啼燕語報新年”看是“擬人”的手法,效果為“形象描述出和平寧靜的場景”;“鶯啼燕語報新年“和“路幾千”又是對比,使讀者感受到心靈的強烈震撼:第一句是眼前實景,第二句是想象,虛實相生,表現(xiàn)出對從征親人的國思念和牽掛之情;上句“鶯啼燕語”四字,寫得色彩濃麗,生意盎然,這是和平寧靜的象征;新年佳節(jié),這是親人團聚的時辰。但是,另一方面,在那通遠的邊關(guān),從征的親人卻不能享受這寧靜,無法得到這溫情,所以用了反村、以樂景襯哀情的手法。12.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伏波故道風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注】柳宗元、劉禹錫因參予“永貞革新”而久遭貶謫,奉旨返京后,再度被遠謫。此詩作于兩人在衡陽分手、各赴謫地之時。伏波:這里指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亂上功勛卓著。翁仲:后世稱石像或墓道石為翁仲,此指伏波將軍廟前的石像。濯纓:洗濯冠纓?!冻o?漁父》中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句。后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〢.首聯(lián)寫兩人在長期貶謫之后重回長安,沒料到再度被遠謫,兩句表現(xiàn)了命運之多變,人生之艱辛。B.“伏波故道風煙在”寫詩人行進在伏波將軍當年出征的路上,追憶前賢,不由得心生自勉奮發(fā)之意。C.“翁仲遺墟草樹平”寫伏波將軍的廟宇空余石像荒草、斷壁殘垣,借此感慨人心變異,世道衰微。D.“直以慵疏招物議”,表面說因為官慵懶粗疏而招來非議,實則感嘆自己懷才不遇,心中有些傷感。E.“休將文字占時名”話中有話,因為兩人曾因作詩諷刺權(quán)貴而背上罪名,此處多有自嘲之意。(2)尾聯(lián)是怎樣抒發(fā)感情的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答:12.【答案】(1)BD(2)①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不必臨河取水,離別時的眼淚就可以洗濯冠纓,表現(xiàn)詩人珍重惜別的感傷,以及歷盡艱辛的悲愴。②用典抒情?!板t”用《楚辭》之典,有與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無畏打擊,保持志行之高潔?!窘馕觥吭姼璧氖闱榉绞街饕兄笔阈匾堋⒔杈笆闱椤⒓词赂袘选⑼形镅灾?、懷古傷今等,還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對比、細節(jié)描寫等,答題時根據(jù)具體的詩歌具體的分析,此題主要是“夸張”“用典”。答題時要結(jié)合詩歌做具體的解釋。1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春風王安石一馬春風北首燕,卻疑身得舊山川。陽浮樹外滄江水,塵漲原頭野火煙。日借嫩黃初著柳,雨催新綠稍歸田?;仡^不見辛夷發(fā),始覺看花是去年?!咀ⅰ勘笔祝合虮?。燕:今北京市,時為遼國都城。辛夷:香木名,開白花者名玉蘭,又稱望春、迎春。(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〢.首聯(lián)寫身在北首之燕地,春天與舊日國中無異,但心中的熟悉感和溫暖感卻不同于以前。B.頷聯(lián)著一“浮”字,寫出了春風、江水、樹木、陽光的融合,賦予動態(tài)景象以靜態(tài)美感。C.頸聯(lián)寫柳色嫩黃,陽光染就,田間新綠雨水催成,生動地裁就一幅田園圖畫,奇麗壯闊。D.全詩描寫了北國風光和作者感觸,寫景細膩感情真摯,字字句句洋溢著對祖國的熱愛。E.作者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風格含蓄凝練,本詩經(jīng)作者精心錘煉,構(gòu)思新奇,感情深沉。(2)請結(jié)合全詩,對尾聯(lián)進行賞析。答:13.【答案】(1)BC(2)尾聯(lián)寫回頭卻不見辛夷開放,才始覺看花是在去年,借此表達了國土被占的憤懣和收復(fù)國土的理想。詩人以不見迎春花作結(jié),同開篇的疑身于“舊山川”相呼應(yīng),再次將心中的情緒抒發(fā),饒有新意。尾聯(lián)自然精巧,語言含蓄,平實的筆觸中蘊含著深沉蘊藉的情思?!窘馕觥吭姼梃b賞的雙選題,是綜合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賞析類的試題,考生在作答這類試題的時候要注意,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這樣就能很好的作答這類試題。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早興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開門鼓一聲。犬上階眠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睡覺心空思想盡,近來鄉(xiāng)夢不多成?!咀ⅰ勘驹娮饔诤贾萑紊系牡诙?。(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A.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街鼓咚咚的敲起,襯托出詩人,開心愉悅的心情。B.小狗眠于臺階,已知大地的潮濕,側(cè)面表現(xiàn)出春天到來,大地潮濕難耐。C.詩中對活潑的小鳥兒在窗前不停歡校的傳神刻畫,緊扣了詩題“早”字。D.因為鄉(xiāng)夢撩人愁思,于是詩人只好借酒澆愁,一夜昏睡暫時忘記了鄉(xiāng)愁。E.全篇無論是寫自然景物還是寫自己的生活與心態(tài),都筆致輕靈素淡,充滿著情趣。節(jié)奏流暢、歡快,字里行間,融注著詩人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2)詩人善于從細微處表現(xiàn)生活情趣,請從這一角度賞析本詩頸聯(lián)。答:14.【答案】(1)BE(2)“半銷宿酒頭仍重”說明昨日因心情愉快開懷暢飲,以致有頭重腳輕之感?!靶旅摱隆币詣幼靼凳炯竟?jié)更替,“體乍輕”寫出猛然間的輕松感受?!罢лp”呼應(yīng)“新脫”。敘述入微,抒發(fā)了詩人切身感受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窘馕觥浚?)詩歌鑒賞的雙選題,是綜合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賞析類的試題,考生在作答這類試題的時候要注意,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這樣就能很好的作答這類試題。(2)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類試題,考生要注意題干中“細微處表現(xiàn)生活情趣”的要求,所以考生只要選取從細微處寫的詩句即可,根據(jù)理解本詩中“半銷宿酒頭仍重”說明昨日因心情愉快開懷暢飲,以致有頭重腳輕之感?!靶旅摱隆币詣幼靼凳炯竟?jié)更替,“體乍輕”寫出猛然間的輕松感受?!罢лp”呼應(yīng)“新脫”。1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聲聲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和李清宇韻辛棄疾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檐牙高處,浪擁云浮。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千古懷嵩人去,應(yīng)笑我、身在楚尾吳頭??慈」?,陌上車馬如流。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愿年年、人似舊游?!咀ⅰ窟@首詞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棄疾時年33歲,知滁州任上。李清宇,作者在滁州新結(jié)識的朋友。長淮:淮河為當時宋金的交界線。懷嵩:懷嵩樓,唐李德裕貶滁州,作此樓,取懷嵩洛之意,后終回故鄉(xiāng)嵩山。楚尾吳頭:滁州為古代楚吳交界之地,故稱。華胥夢:《列子·黃帝篇》:黃帝晝寢,夢游華胥之國。那里國無君長,民無貪欲,一切安然自得。(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〢.上闋前五句以來往行人的口吻,描述了奠枕樓拔地而起、高聳入云的氣勢。B.登樓遠眺,神州東南和西北都呈現(xiàn)出祥瑞之氣,表達了詞人對國家安定的贊美。C.借用李德裕在滁州建懷嵩樓而最終回到故鄉(xiāng)的典故,表達自己定能重返故土的信心。D.道旁巡卒不斷,路上車水馬龍,一派安定繁榮景象,讓詞人無法抑制喜悅的心情。E.這首詞豪放雄偉,層次分明,步步深入,表現(xiàn)出作者胸懷天下的情懷。(2)這首詞“抒情賦志,跌宕起伏”,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答:15.【答案】(1)BC(2)這首詞豪放雄偉,情感起伏跌宕,表現(xiàn)出作者胸懷天下的情懷。欣慰之情。今年太平萬里,金兵沒有來侵擾,老百姓獲得了一個安定豐收的好年景。悲痛之情。西北神州,依然淪落敵手,國家南北分裂,中原淪落,自己故土難回,悲痛憂傷。喜悅(自信)之情??粗鴺窍氯藖砣送姆睒s景象,詞人轉(zhuǎn)悲為喜,又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讓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黃帝夢中華胥國那樣寧靜和平?!窘馕觥款}干問的是“這首詞‘抒情賦志,跌宕起伏’,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這是考查學生把握詩歌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抒情賦志,跌宕起伏”的意思,其意思是“情感起伏跌宕”,然后到詞中品味起伏的情感?!罢靼3申嚕锌拖喾?,都道幻出層樓。指點檐牙高處,浪擁云浮”,這五句以來往行人的口吻來描述高樓的氣勢,一是奠枕樓建設(shè)速度之快,如同一夜之間拔地而起;二是奠枕樓高聳入云,氣勢非凡?!罢靼3申嚒?,“今年太平萬里”是人民安樂的根本條件,點出了行客如云,市場繁茂,以前的饑荒凄涼的景象,已經(jīng)絕跡,接下來寫的是登上樓以后的感受,此時作者感到欣喜,因為金兵沒有來侵擾,老百姓今年獲得了一個安定豐收的好年景;“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詞人把矛頭直接刺向南宋當朝,弓刀陌上,車馬如流,作者把思路從廣闊的視野又收回到奠枕樓周圍的實景中去;“千古懷嵩人去,還笑我、身在楚尾吳頭”是由古人聯(lián)想到自己,道出了詞人心中的悲痛;但看著樓下人來人往的繁榮景象,作者又有了信心;“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愿年年、人似舊游”,作者無法抑制自己喜悅的心情,感到自己即將有所作為,一定能夠讓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黃帝夢中華胥國那樣寧靜和平。點睛:對于詩歌情感題,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體現(xiàn)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內(nèi)容。一般答題的時候,盡量兩者都涉及。對于情感的把握,可以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從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xiàn)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題的時候,應(yīng)先借助題干明確考查的是哪個方面的內(nèi)容,有無暗示。比如本題中,考生應(yīng)先理解題干中的評價之詞“抒情賦志,跌宕起伏”,“跌宕起伏”說明情感有變化,然后結(jié)合詩句品味詞中情感的變化,如上闋前幾句借所望之景表達對百姓獲得安定豐收的欣慰之情;上闋的后幾句表達故土難回的悲痛;下闋的前幾句借典故表達自己難回故土的悲痛;最后幾句面對樓下的繁榮景象,詞人感到自己即將有所作為,一定能夠讓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黃帝夢中華胥國那樣寧靜和平,此時流露的是自信喜悅之情。16.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送沈下賢謫尉南康張祜秋風江上草,先是客心摧。萬里故人去,一行新雁來。山高云緒斷,浦迥日波頹。莫怪南康遠,相思不可裁?!咀ⅰ可蛳沦t:吳興人,張祜好友。南康:今屬江西贛州市。(1)白居易詩云“從頭便是斷腸聲”,請分析張詩首聯(lián)的這一特色。(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答:16.【答案】(1)開篇借景抒情,借秋風、江草等意象抒發(fā)了友人離別時凄傷情感;又直抒胸臆,點出了旅行人的心痛;詩人一開始便飽含感情,動人愁腸,可謂“從頭便是斷腸聲”?!窘馕觥勘绢}考查寫景的特點和作用。很多詩,是由尋常、平靜的開頭,漸漸掀起感情的波瀾,經(jīng)過鋪墊或者幾曲幾折,然后抵達動人愁腸、催人淚下的高潮。而有的詩,卻是一上來就感情飽滿、直抵人心,甚至奏出了整首詩的最強音。這樣的詩,可謂“從頭便是斷腸聲”。本首詩的首聯(lián)是寫景的句子,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秋風、江草等意象抒發(fā)了友人離別時凄傷情感;又直抒胸臆,點出了旅行人的心痛;詩人一開始便飽含感情,動人愁腸,可謂“從頭便是斷腸聲”。(2)通過“新雁”這一意象,表達了送別友人時的不舍;謫地南康山高水遠,表達了對友人前途的擔憂之情;末句告訴友人,南康雖遠,但友誼不斷相思不斷,又有對友人的些許寬慰。17.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王安石天末海門橫北固,煙中沙岸似西興。已無船舫猶聞笛,遠有樓臺只見燈。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吹水雪崩騰。飄然欲作乘桴計,一到扶桑恨未能。【注】平甫:王安國的字,安國為安石長弟。指鎮(zhèn)江的金山寺。西興:浙江杭州蕭山西興鎮(zhèn),范蠡曾筑城于此,吳越曾在此鏖戰(zhàn)。扶桑:古代神話中海外的大樹,又傳說為東方海中的古國名。(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〢.第一句起筆橫空而來,句中“天末”、“海門”、“橫”等詞營造了宏闊的畫面。B.第二句視線拉近,描寫眼前景物,以“沙岸”與“西興”相比,大大豐富了詩意。C.第三、四句寫夜色中金山的所見所聞,作者在描寫中極力表現(xiàn)了市井夜景的凄涼。D.前六句詩,作者以時間為序,寫了由黃昏到初夜再到深夜的過程,章法井然有序。E.第七、八句運用典故,含蓄抒發(fā)了詩人決意拋棄世間一切、遨游于神仙世界的出世想法。(2)這首詩中間兩聯(lián)寫景頗為精妙,請簡要分析。答:17.【答案】(1)CE【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這首詩的賞析。C項,夜景的凄涼,錯誤,是清幽中透著繁華的夜景。E項,抒發(fā)情感錯誤。詩人想飄然出世卻“恨不能”,此詩是王安石早期作品,作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詩人具有積極用世的精神,不會離開現(xiàn)實社會,詩人向親友表露的就是這種堅毅的政治家的胸懷。點睛:詩歌鑒賞的雙選題,是綜合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賞析類的試題,考生在作答這類試題的時候要注意,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這樣就能很好的作答這類試題。(2)①視聽結(jié)合。頷聯(lián)前句寫悠揚的笛聲,是寫聽覺;后句寫閃爍的燈光,是寫視覺。有聲有色,生動地描繪出江上清麗的夜景。②巧用比喻或動靜結(jié)合。頸聯(lián)“金破碎”寫出松林間斑駁的月光,“雪崩騰”則寫江間白浪騰涌,一動一靜,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高曠明麗的山月江水圖。18.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均o橋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歸浮梁辛棄疾小窗風雨,從今便憶,中夜笑談清軟。啼鴉衰柳自無聊,更管得、離人腸斷。詩書事業(yè),青氈猶在,頭上貂蟬會見。莫貪風月臥江湖,道日近、長安路遠?!咀ⅰ糠断戎?,作者門人。祐之,作者族弟。更管:哪管。青氈:指家傳舊物,典出《晉書·王獻之傳》。貂蟬:即貂蟬冠,指高官。(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〢.“啼鴉衰柳”從聽覺和視覺角度渲染悲涼氣氛,為下面寫“離人腸斷”作了鋪墊。B.作者怪罪鴉和柳不管離人之愁,這樣的表達無理而妙,增強了詩歌的藝術(shù)感染力。C.“頭上貂蟬會見”既表達作者對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隱含自己功業(yè)無成的遺憾。D.“莫貪”一句叮囑族弟不要貪于玩樂而虛擲光陰,文字里面滿是兄長的殷切關(guān)愛。E.下闋借典故表達勸勉之意,扭轉(zhuǎn)了上闋的消沉憂傷,使全詞呈現(xiàn)慷慨高昂的情調(diào)。(2)這首詞上闋“小窗風雨,從今便憶,中夜笑談清軟”與“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都寫到了什么場景描寫時各是如何運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的請簡要分析。答:18.【答案】(1)CE【解析】C項,“也隱含自己功業(yè)無成的遺憾”不當?!霸姇聵I(yè),青氈猶在”,說讀書是辛家傳統(tǒng);“頭上貂蟬會見”則以富貴功名勸佑之,蓋“貂蟬”為彼時高官顯宦之冠服。家風好詩書,詩書能令冠貂蟬,這雖是寫給佑之的,也是詩人的自勵。E項,“使全詞呈現(xiàn)慷慨高昂的情調(diào)”不當,“莫貪風月臥江湖,道日近、長安路遠”,用了《世說新語》里關(guān)于向往朝廷的典故,表達了關(guān)切之意和勸說兄弟要“用心讀書,積極上進,求取功名”的拳拳之心,并不高昂。點睛:本題以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詩歌的理解,選項內(nèi)容涉及了對詩歌的手法、形象、主題的鑒賞,其中A項鑒賞詩歌的寫景角度,B項鑒賞詩歌的寫作手法,C項分析作者的情感,D項鑒賞詩句內(nèi)容,E項鑒賞詩歌的手法及感情基調(diào)。考生解答時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jīng)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然后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lǐng)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2)(第一問)都寫到了親人夜晚交談甚歡的場景。(第二問)辛詞由眼前實景轉(zhuǎn)入回憶兄弟兩人夜半笑談的場景,由實入虛。李詩想象夫妻團聚時回憶眼前巴山雨夜的場景,虛中有實。1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游鳳林寺西嶺孟浩然共喜年華好,來游水石間。煙容開遠樹,春色滿幽山。壺酒朋情洽,琴歌野興閑。莫愁歸路暝,招月伴人還。(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〢.首聯(lián)扣題寫詩人與友人趁著良辰美景同游山水之事,筆觸清新,語言輕快。B.頷聯(lián)描寫了煙霧散開、遠樹初露、春色滿山、一派清幽的景象,景中融情。C.頸聯(lián)對仗工穩(wěn),借景抒情,寫詩人與友人飲酒酣歌,情誼款洽,逸興遺飛。D.本詩敘述與友人同游之事,意境清幽,洋溢著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E.本詩寫游山、玩水、賞石、品酒、彈琴、歌詠之樂事,反襯對仕宦的厭倦。(2)簡要賞析尾聯(lián)中“招”字的表達效果。答:19.【答案】(1)CE【解析】題干要求選出“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棥保@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nèi)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項,“借景抒情”這一表述不當,應(yīng)是“直抒胸膛”。E項,“反襯對仕宦的厭倦”這一分析脫離文本實際蘊涵。點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內(nèi)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2)“招月伴人還”意謂讓我們把月亮召喚出來一道伴我們回家,“招”字將月亮擬人化,仿佛月亮是善解人意的伙伴。用“招”字不僅表達了詩人愉人悅己的心情,而且也反映出年輕人無所不能的朝氣,用得傳神,頗具浪漫主義色彩。20.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九日水閣【宋】韓琦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jié)香。酒味已醇新過熟,蟹螯先實不須霜。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咀ⅰ烤湃眨褐皋r(nóng)歷九月九日,也就是傳統(tǒng)的重陽節(jié)。這一天既要登高懷遠,也有以菊花配螃蟹的飲食習俗。韓琦: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北宋政治家、詞人。這首詩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詩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謂官隆位顯。(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A.這首七言絕句首聯(lián)兩句很好地照應(yīng)了標題,“池館”“古樹”照應(yīng)“水閣”,“重用”照應(yīng)“九日”。B.頷聯(lián)兩句對仗整,以“老圃”對“黃花”,“秋容”對“晚節(jié)”,“淡”對“香”。這兩句從正面寫九日賞菊。C.頸聯(lián)寫新釀的美酒已經(jīng)很熟,味道醇厚芬芳。螃蟹早就長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D.尾聯(lián)的兩句寫此時作者年事已高,已不能豪飲和高吟詩歌,從側(cè)面反映出他已真心服老。E.整首詩歌體現(xiàn)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續(xù)的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肅殺的秋景之中強調(diào)一種高潔的人品。(2)這首詩塑造出了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答:20.【答案】(1)AD(2)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淡泊寧靜、晚節(jié)彌堅、豪情滿懷的詩人形象。①首聯(lián)兩句寫詩人住處的水閣古榭雖傾頹破敗也不介意,還高興地在那里宴請嘉賓歡度重陽,表示詩人生活儉樸,不尚奢華。這是從外在的表現(xiàn)來寫的。②頷聯(lián)兩句借贊頌重陽時節(jié),菊花雖晚開而尤為芬芳,以“黃花晚節(jié)香”喻晚節(jié)可貴,要注重晚節(jié)。這是從內(nèi)在的精神實質(zhì)來寫。③尾聯(lián)兩句寫此時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從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雖衰,詩情卻不減當年的豪情逸興。【解析】題干是“這首詩塑造出了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贝祟}的考點是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讀懂詩意。第一句寫池館園林荒涼的感覺,與第三句“秋容淡”相呼應(yīng)。第二句點出九日宴會之事,雖然池館傾圮。臺榭荒蕪,卻有嘉客來助成重陽雅集,環(huán)境雖然荒僻,人的興致卻很高,表示詩人生活儉樸,不尚奢華。三、四兩句正面寫九日賞菊,這兩句借贊頌重陽時節(jié),菊花雖晚開而尤為芬芳而寄意:晚節(jié)可貴,要注重晚節(jié)。兩句含比興之意,字面上是寫菊花猶有晚香,言外之意則是表達自己有歲雖晚而節(jié)彌堅的品格。五、六兩句寫眼前宴會之事,重九宴會飲酒是詩歌中的傳統(tǒng)內(nèi)容,蟹螫也是展現(xiàn)文士風流雅致情趣的傳統(tǒng)意象,但此詩不僅僅是簡單借用這兩個傳統(tǒng)的重九意象,還更多地寫到了酒和蟹螯本身,這種寫日常生活中文士生活趣味的作法帶有自居易的特點。詩的最后寫自己年老雖不能豪飲。尾聯(lián)兩句寫此時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從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雖衰,詩情卻不減當年的豪情逸興。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淡泊寧靜、晚節(jié)彌堅、豪情滿懷的詩人形象?;卮鹪姼枞宋镄蜗箢}時,先要整體回答人物的身份和形象特點,形象特點要回答出外在形象和內(nèi)在品質(zhì)。這首詩是從外在的表現(xiàn)和從內(nèi)在的精神塑造詩人的形象的,可以從這兩方面分點回答。2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白居易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盧橘子低山雨重,拼櫚葉戰(zhàn)水風涼。煙波淡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注】長慶二年(822)秋至四年夏,白居易在杭州任剌史。政事之余,他喜歡到寺里聽聽高僧講經(jīng)。這首詩便是寫他與“諸客”聽講歸來時的感受。橈(ráo):船槳。(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〢.頷聯(lián)寫詩人歸路所見。一個“重”字寫出了飽含雨水的盧橘沉重而低垂。盧橘碩果累累,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B.第四句寫棕櫚樹高葉大,雨后清風,闊葉顫動,似乎樹葉也感到了水風的清爽。一個“風”字透出詩人無限的快感。C.“煙波蕩漾搖空碧”,寫在寬闊的湖面上,輕輕寒煙似有似無,碧波共長天一色。“淡蕩”二字寫出清爽閑適之情。D.頸聯(lián)對句中的“參差”二字,寫出了隨山勢髙下而建筑的宇觀樓殿的特點,從而使人想到檐牙錯落的瑰麗情景。E.尾聯(lián)中前一句“到岸請君回首望”照應(yīng)詩題中的“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后—句“蓬萊宮在海中央”表達了對蓬萊仙境的無限憧憬。(2)本詩首聯(lián)寫景先后多次轉(zhuǎn)換鏡頭,層次分明效果顯著。請簡要賞析。答:21.【答案】(1)BC【解析】詩歌鑒賞的雙選題,是綜合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賞析類的試題,考生在作答這類試題的時候要注意,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nèi)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這樣就能很好的作答這類試題。(2)本詩首聯(lián)先是寫全景:波光漪漣的柳湖。然后鏡頭向前推近:映出松島、蓮花寺。最后是兩個分鏡頭:湖上,天近傍晚,撐船人正搖動“歸橈”,準備接客歸去;寺中,詩人正和“諸客”走出道場,準備“晚歸”。描繪出一幅生動的“西湖晚歸”畫面,給人以清晰明快之感?!窘馕觥勘绢}考查的是對寫景詩句的賞析類試題,考生要注意先從詩句所寫景物來分析,然后概括景物的特點,最后說明景物給詩人內(nèi)心的感受。根據(jù)理解本詩首聯(lián)先是寫全景:波光漪漣的柳湖。然后鏡頭向前推近:映出松島、蓮花寺。最后是兩個分鏡頭:湖上,天近傍晚,撐船人正搖動“歸橈”,準備接客歸去;寺中,詩人正和“諸客”走出道場,準備“晚歸”。景物特點:描繪出一幅生動的“西湖晚歸”畫面。內(nèi)心感受:給人以清晰明快之感。2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各題。被檄夜赴鄧州幕府[金]元好問幕府文書鳥羽輕,敝裘羸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豈不懷歸①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鴨鬧,一川桑柘晚煙平。此生只合田間老,誰遣春官②識姓名[注]①“豈不懷歸”出自《詩經(jīng)·小雅·出車》。②春官:指禮部,禮部執(zhí)掌人才推薦、選拔、考試諸事。(1)下列對本詩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手法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首句中“鳥羽輕”意義雙關(guān):征召文書上插有鳥羽,表示緊急;文書傳送快,如同飛鳥一般的迅疾。B.“敝裘羸馬月三更”,緊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緊題目中的“夜赴”,寫出了詩人連夜趕路的情景。C.“未能免俗私自笑”,通過細節(jié)描寫,傳神地寫出詩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滿足與喜悅之態(tài)。D.第二聯(lián)中“官有程”三字,直接點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詩人接到文書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鄧州進發(fā)。E.本詩采用了比興、虛實相生、用典等表現(xiàn)手法,收到了疏密有致、言簡意豐、含蘊深厚、耐人尋思的藝術(shù)效果。(2)本詩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請結(jié)合詩句進行分析。(6分)答:22.(1)CE解析:C“不可抑制的滿足與喜悅之態(tài)”錯;E“比興”錯。(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15.參考答案:①希望終老田園。②心念國事。③不得不應(yīng)召為國效力的矛盾、無奈之情。分析略。(評分標準:每點2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解題思路〗本詩流露的情感可從詩句中分析得出,如:第二聯(lián)進行內(nèi)心的自我省察,全句意思是說:我未能免俗,所以應(yīng)聘出來做官;但是,自己對此也感到可笑啊??磥恚敃r元好問應(yīng)聘到鄧州,從個人角度說,是并不很情愿的,但由于官府催得很緊,國家又有急難,不得不立即動身,這表現(xiàn)了他以國事為重的可貴精神。最后一聯(lián)是說,我此生應(yīng)終老田間,誰叫朝廷的春官識得我的姓名呢這最后一聯(lián)與前面相呼應(yīng),補足了第二聯(lián)的意思,明白地道出了自己希望終老田園,不愿出來做官的想法。然而,作者又在馬不停蹄地向前趕路,并非真的要息隱田園,他的以國家為念的思想,其實是戰(zhàn)勝了個人意愿的,只是有些矛盾罷了。全詩圍繞這種矛盾的復(fù)雜心情,層層推進,步步加深,把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2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各題。歲旦宋伯仁居閑無賀客,早起只如常。桃版隨人換,梅花隔歲香。春風回笑語,云氣卜豐穰。柏酒何勞勸[注],心平壽自長。[注]柏酒:柏葉酒,漢族傳統(tǒng)習俗,謂春節(jié)飲之,可以辟邪。(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詩歌的標題“歲旦”,意思是新年的第一天,它點明了詩歌的寫作內(nèi)容。B.居閑在家,無賀客迎門,但詩人不被這種炎涼世態(tài)影響,遵照習俗喜迎春節(jié)。C.“桃版”句與王安石的“總把新桃換舊符”寫的都是春節(jié)貼換春聯(lián)的事情。D.“云氣”句,將云氣擬人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云氣在慶祝豐年的情景。E.“心平壽自長”道出了護身保健的秘訣,這在當時以及今天都有重要價值。(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第二、三聯(lián)對表現(xiàn)詩人的情感起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答:23.(1)BD解析:B“遵照習俗喜迎春節(jié)”錯,由“如常”可知,詩人在歲旦之日和平日一樣。D“云氣”句沒有將云氣擬人化,而是寫云氣預(yù)示著新的一年是豐年。(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2)參考答案:①全詩表達了詩人與世無爭、追求自在生活的感情。②詩歌第二、三聯(lián)描寫春節(jié)時的熱鬧景象,與第一聯(lián)詩人“如?!毙纬蓪Ρ?,襯托(或反襯)了詩人生活的寧靜,突出了詩人心境的平和,與世無爭、追求自在生活的思想感情,為第四聯(lián)詩人直抒胸臆作鋪墊。(評分標準:情感表達2分,作用分析4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2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各題。菩薩蠻謝逸暄風遲日春光鬧,葡萄水綠搖輕棹。兩岸草煙低,青山啼子規(guī)。歸來愁未寢,黛淺眉痕沁?;ㄓ把?,紅添酒面潮。(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暄風”“遲日”寫出了春光融融的情景,“暄”“遲”二字給人以春暖日長的感受。B.“春光鬧”化用北宋宋祁的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引起人姹紫嫣紅開遍的聯(lián)想。C.“葡萄水綠”描繪出河的兩岸葡萄青藤滿架,倒映在水中,把水都染綠了的景象。D.上闋寫游春的所見所聞,由“暄風遲日”到“青山啼子規(guī)”,時間由白天推移到晚上。E.“黛淺”寫主人公眉間淺淺的黛色,意味著殘妝未整,又暗示著無人為她描畫眉毛。(2)詞中主人公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答:24.(1)CD解析:C“指河的兩岸葡萄青藤滿架,倒映在水中,把水都染綠了”錯誤,此處是將春水比作葡萄美酒,突出水色的可愛。D“青山啼子規(guī)”也應(yīng)是白天游玩時所聞。(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2)參考答案:由“喜悅”到“憂愁”。上闋主要描繪春日游玩圖景,主人公陶醉于美好的春光之中,內(nèi)心是十分喜悅。“啼子規(guī)”由樂轉(zhuǎn)悲,引出下闋。主人公游春歸來的晚上難以入眠,借酒澆愁,寫出了她因心上人不歸而生出的憂愁、寂寞。(評分標準:情感變化2分,結(jié)合文本分析4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2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各題。虞美人·舒亶①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注]①舒亶:宋神宗時任御史中丞,獲罪罷官,寫此詞寄贈江南友人公度。②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陸凱與范曄是好友,陸凱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長安給范曄,并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1)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上片的前兩句寫詩人日暮登樓所見,寥寥幾筆,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蒼茫的畫卷。B.本詞用字精妙,“芙蓉落盡天涵水”中“涵”字寫出了天空蒼茫、水天一色的特點。C.“貼云寒”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雙燕背飛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詩人內(nèi)心的凄涼。D.上片中故人指公度。早晚,老朋友早上、晚上都登高望遠,寫出了思念的深厚情誼。E.此詞上片主寫景,下片主言情,用語清婉雅麗,情真意切,不失為贈答詞中的佳作。(2)本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現(xiàn)的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答:25.(1)CD解析:C不是擬人手法,“貼云寒”,狀飛行之高,高處生寒,由聯(lián)想而得。著一“寒”字,又從視感而轉(zhuǎn)化為一種心理感受,暗示著離別的悲涼況味?!昂北砻鎸懱鞖?,實指詩人心境。D“早晚”,這里為隨時、每日之意。(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2)參考答案:本詞表達了詩人罷官之后的孤寂和落寞,不僅表達了對他鄉(xiāng)友人的思念之情,更表達了自己想得到友人慰藉的渴望之情。①直抒胸臆?!案∩币痪鋵懝怅庈筌?,自己寂寥寡歡,只能借酒澆愁,孤獨一生。②借景抒情。借日暮時分登樓所見的花殘香消、煙波蕩漾與雙燕分飛來寄托內(nèi)心的孤寂。③用典?;藐憚P折梅相贈的典故,這一枝明艷的“江南春色”定會給“雪滿長安”的自己帶來親切的問候和友情的溫暖,表達渴望得到友人慰問的心情。④虛寫。下片后兩句設(shè)想友人想念自己,登上高臺眺望,即使道遠雪阻也會寄給我江南一枝梅,更能顯出遲暮懷人的深深情誼。(評分標準:每點3分,答出任答2點并予以分析即可)26.閱讀下面這首五代詞,完成下面各題。臨江仙[五代詞人]牛希濟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點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注]羅浮山:道教的“第七洞天”,相傳為葛洪煉丹處。(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飐”是風吹物動之意,寫出因湖面廣闊,風吹浪動,似外與天接,凸顯湖面之廣。B.“一點”是詞人在湖面遙望君山的直觀感覺,以此強烈對比,意在表現(xiàn)君山的嬌小。C.上片中的后三句描寫出君山的神秘朦朧,并展開想象,使得景色奇麗而富有情致。D.下片寫秋夜增寒,著一“冷”字,天地之低溫,詞人體膚心理之寒冷都融匯于此字。E.下片寫星斗下垂,湖面視野開闊,橘林更顯紅顏嬌美,含蓄地寫出極富詩意的美景。(2)這首詞主要采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請結(jié)合有關(guān)詞句簡要分析。(6分)答:26.(1)BE解析:B“意在表現(xiàn)君山的嬌小”分析有誤,應(yīng)是反襯出湖面之廣。E“含蓄”的說法不對。(評分標準: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2)參考答案:虛實結(jié)合。上片實寫眼前所見之洞庭湖與君山,后由君山展開想象,“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是對仙境的想象。下片先實寫眼前所見之景,后由洞庭湖聯(lián)想到羅浮山,表達了夜游洞庭湖的舒暢閑適,也表達了對仙境的向往。(評分標準:藝術(shù)手法2分,結(jié)合文本分析4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27.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各題。浣溪沙·洞庭張孝祥行盡瀟湘到洞庭。楚天闊處數(shù)峰青。旗梢不動晚波平。紅蓼[注]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夜涼船影浸疏星。[注]紅蓼,指生長在水邊的紅色蓼草。(1)下列對本詞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手法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5分)A.“旗梢不動晚波平”,和范仲淹《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都是寫俯視洞庭湖之景。B.“紅蓼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詩人岸上遙望洞庭湖雖然視覺觀察的角度未發(fā)生變化,顯示出另一番情趣。C.“白魚雙尾玉刀明”指的寫了玉刀似的雙尾白魚。魚稱雙尾而明,是躍出水面之魚,靜中見動。D.“旗梢不動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時景象,呈現(xiàn)出大自然清幽的靜態(tài)美。旗梢,即旗旓。船頭所插旌旗上的飄帶一絲不動。E.“夜涼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語收結(jié),尤耐人尋味,運用了夸張、想象等修辭手法,寫出了夜晚的冷氣浸潤了天上疏疏落落的星斗。(2)詞的下片使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請作簡要賞析。(6分)答:27.(1)CD解析:A“旗梢不動晚波平”也有仰視;B“視覺觀察的角度未發(fā)生變化”不對。E沒用“夸張”手法。(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2)參考答案:①動靜結(jié)合?!懊鳌笔擒S出水面之魚,在這樣安靜的環(huán)境中,靜中見動。②比喻、對比。將雙尾白魚比作“玉刀”,既寫出魚的特征,也和“紅蓼”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給人強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船之時是傍晚,而“夜涼船影浸疏星”一句直轉(zhuǎn)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現(xiàn)出水中船影遮蓋著星空倒影的優(yōu)美境界。(評分標準:每點2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2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各題。登樓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①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②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③。[注]①玉壘:山名。②西山寇盜: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國志》說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1)下列對本詩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手法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首聯(lián)提挈全篇,花傷客心,以哀景寫哀情,和“感時花濺淚”(《春望》)一樣,同是正襯手法?!暗桥R”二字,則以高屋建瓴之勢,領(lǐng)起下面的種種觀感。B.頷聯(lián)從詩人登樓所見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壯觀,上句就時間馳騁遐思,下句向空間開拓視野,飽含著詩人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和對民族歷史的追懷。C.頸聯(lián)議論天下大勢,“朝廷”、“寇盜”,是詩人登樓所想。上句說大唐帝國氣運久遠;下句說明第二句的“萬方多難”,針對吐蕃的覬覦寄語相告:“莫再徒勞無益地前來侵擾!”D.尾聯(lián)運用典故,后主,指蜀漢劉禪,寵信宦官,終于亡國;先主廟在成都錦官門外,西有武侯祠,東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諸葛亮遇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篇,用來比喻這首《登樓》,含有對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E.全詩即景抒懷,寫山川聯(lián)系著古往今來社會的變化,談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滲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國家災(zāi)難、個人情思為一體,語壯境闊,寄意深遠,體現(xiàn)了詩人沉郁頓挫的藝術(shù)風格。(2)首聯(lián)詩人寫到“花近高樓傷客心”,結(jié)合全詩談?wù)勗娭小皞托摹钡脑蚨加心男?分)答:28.(1)AB解析:A樂景寫哀請,B“上句就時間馳騁遐思,下句向空間開拓視野”有誤,上下句內(nèi)容反了。(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2)參考答案:①詩人登樓觀景,近看繁花,滿眼繁花反襯滿腹愁思,抒發(fā)客居他鄉(xiāng)的漂泊與傷感;②國家萬方多難的憂國憂民之愁,吐蕃入侵,戰(zhàn)亂頻仍,詩人為國家災(zāi)難而傷心。③自身理想抱負無法實現(xiàn)之痛,雖仰慕諸葛亮那樣的先賢,但難遇明主,為自身懷才不遇而傷心。④為君主無道、任用奸佞而傷心。(評分標準:每點2分,答出任答3點即可)29.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下面各題。[雙調(diào)]水仙子·詠竹馬謙齋貞姿不受雪霜侵,直節(jié)亭亭易見心。渭川風雨清吟枕,花開時有鳳尋,文湖州[注]是個知音。春日臨風醉,秋霄對月吟,舞閑階碎影篩金。[注]文湖州:宋代著名畫家文同,字與可,操韻高潔,以善畫竹而聞名,曾為湖州知州,世稱文湖州。(1)下列對這首元曲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頭兩句著眼竹的顏色、竹節(jié),寫出了竹常年翠綠、耐寒不變、直節(jié)直心的特性。B.渭川即渭河,古渭河流域以盛產(chǎn)竹子著稱?!扒逡鳌?,指竹在風雨中的搖曳之聲。C.“花開時有鳳尋,文湖州是個知音”,寫竹吸引文士、靈禽,突出竹的孤芳自賞。D.“春日臨風醉,秋霄對月吟”兩句,寫出了竹在不同節(jié)令、時段的姣美舞姿。E.“碎影”指詩人映在庭階的身影;“篩金”指月光經(jīng)過竹枝篩遮而形成的光輝。(2)這首元曲的思想感情較為豐富,請簡要分析。(6分)答:29.(1)CE解析:C“突出竹的孤芳自賞”錯誤,表明“竹”高潔的品性。E“碎影”指月光從竹子枝葉間照射下來光影,閃閃發(fā)亮。作者將竹的品格與人的堅貞和剛直的性格,相融相匯,表明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人格標準。(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2)參考答案:①寫竹的“貞姿”和“直節(jié)”,抒發(fā)了對堅貞、正直品格的仰慕。②寫竹的“清吟”,吸引文士、靈禽,表達了對高潔氣質(zhì)的賞識。③寫竹優(yōu)美的舞姿,表達了作者對竹深深的喜愛。(評分標準:每點2分,意思符合即可)3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各題。公安縣懷古①杜甫野曠呂蒙營,江深劉備城。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灑落君臣契,飛騰戰(zhàn)伐名②。維舟倚前浦,長嘯一含情。[注]①本詩作于大歷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進犯靈武、邠州,京城震動。杜甫因好友嚴武去世,便離開蜀地到荊楚一帶的公安縣暫住。②此二句主要寫了三國時劉備君臣的關(guān)系及呂蒙的戰(zhàn)績。(1)下列對本詩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手法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5分)A.這是一首五言古體詩。全詩八句四聯(lián),對仗工整,頗顯詩人的詩律功底。B.首聯(lián)構(gòu)思精巧,用筆著力表現(xiàn)出“山野”之“曠”,“江水”之“深”。C.頷聯(lián)中,“催”字將深秋季節(jié)里晝短夜長的自然情狀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D.頸聯(lián)“用典”,主要表現(xiàn)出了劉備君臣的和睦關(guān)系以及呂蒙的赫赫戰(zhàn)功。E.整首詩層次清晰明了,首敘古跡形勝,次寫想象之景,后直抒懷古情思。(2)本詩與杜甫的《蜀相》在思想情感上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6分)答:30.(1)DC解析:A“五言古體詩”有誤,應(yīng)為“五言律詩”。B“用筆著力表現(xiàn)”的不應(yīng)該是“山野”與“江水”,而應(yīng)該是“營”與“城”。E“次寫想象之景”有誤,應(yīng)為“眼前時景”。(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2)參考答案:①相同點:詩人在兩首詩中均流露出了對古人(諸葛亮、呂蒙、劉備)的緬懷、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無奈傷悲。②不同點:主要表現(xiàn)在詩人對古人緬懷敬仰的具體情感。《蜀相》中,詩人主要表達對諸葛亮的贊美和功業(yè)未就的惋惜;《公安縣懷古》中,詩人主要表達對像“劉、關(guān)、張、孔”等君臣和睦關(guān)系的向往。(評分標準:每點2分,意思符合、言之成理即可)3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各題。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闋范侍御李白我覺秋興逸,誰云秋興悲山苷落日去,水與晴空宜。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歇鞍憩古木,解帶掛橫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飆吹。云歸碧海夕,雁沒青天對。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1)下列對本詩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手法的理解,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A.本詩是一首秋日送人之作,標題交代了時間“秋日”、地點“魯郡堯祠亭”、人物“杜補闕”“范侍御”及事件“宴別”。B.詩開頭兩句“我覺”、“誰云”前后對照,以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體現(xiàn)李白的藝術(shù)個性,一個“悲”字為全詩定下傷感的基調(diào)。C.三、四兩句交代別宴的具體時間和場景,抓住群山、落日、水流、睛空等景物與后文“云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共同營造了一種落寞凄清的氛圍。D.送別宴會上大家開懷暢飲,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作者以正側(cè)面相結(jié)合的手法描寫了別宴上的熱烈場面。E.全詩寓情于景,語言自然流暢,層次分明而有節(jié)奏,增強了全詩的藝術(shù)感染力。讀來令人神思飛越,心胸開闊。(2)整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答:31.(1)AE解析:B“‘悲’字為全詩定下傷感的基調(diào)”有誤。詩中首先抒發(fā)了自己的觀點,“我覺秋興逸,誰云秋興悲”一掃悲秋的傳統(tǒng)。C“落寞凄清”不妥,三、四句之境闊大疏朗。D“以正側(cè)面相結(jié)合的手法描寫”有誤,此處主要為正面描寫。(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2)參考答案:①詩歌三、四兩句寫別宴的具體時間和場景,表現(xiàn)出詩人和友人們異乎尋常的樂觀、曠達,一掃一般送別詩那種常見的哀婉、悲切之情,而顯得熱烈、奔放。②全詩以“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作結(jié),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無盡的離情別緒。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離別的愁緒。(評分標準:答出情感2分,結(jié)合文本分析3分)3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各題。野泊對月有感①?周莘可憐江月亂中明,應(yīng)識逋逃病客情。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酒添客淚愁仍濺,浪卷歸心暗自驚。欲問行朝②,舊消息,眼中盜賊尚縱橫。[注]①本詩約作于北宋滅亡、南宋初建之際。②行朝,指朝廷遷移不定。(1)下列對本詩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手法的理解,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A.本詩是一首七言律詩。律詩是一種詩歌體裁,盛行于唐代,屬于古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B.首聯(lián)承題,上句切合題目“野泊對月”的內(nèi)容,下句點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難在外,漂泊無家,故有“野泊”。C.后人評周莘此詩“最近杜味”。如本詩頷聯(lián)與杜甫《登岳陽樓》中“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聯(lián)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開闊,情感悲壯。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