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表湯-嵩崖尊生卷十-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實表湯-嵩崖尊生卷十-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實表湯-嵩崖尊生卷十-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實表湯-嵩崖尊生卷十-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實表湯-嵩崖尊生卷十-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51實表湯_嵩崖尊生卷十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實表湯_嵩崖尊生卷十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201.1. 組成: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01.2. 功效:冬月傷風,有汗。 201.3. 來源:《嵩崖尊生》卷十。 20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202. 相似度100%:疏邪實表湯 202.1. 組成:白術1錢,赤芍1錢,桂枝3分,防風8分,川芎8分,羌活8分,甘草2分。 202.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02.3. 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 202.4. 功效:冬月正傷風,頭痛發(fā)熱,惡寒背強,脈浮緩,自汗。 202.5. 來源:《傷寒六書》卷三。 203. 相似度86%:桂枝湯 203.1. 組成:桂枝、芍藥、防風、羌活、川芎、白術、甘草。 203.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03.3. 加:芍藥 203.4. 減:赤芍 203.5. 功效:冬月正傷寒,足太陽膀胱經受邪,頭痛,發(fā)熱惡風,脊強,自汗,脈浮緩。 203.6. 來源:《回春》卷二。 214. 相似度71%:麻黃湯 214.1. 組成: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川芎、防風、羌活。 214.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14.3. 加:麻黃、杏仁 214.4. 減:赤芍、白術 214.5. 功效:冬時正傷寒,頭痛如斧劈,身熱如火熾,惡寒體痛,腰背項強拘急,脈浮緊無汗。 214.6. 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二。 215. 相似度71%:蘼蕪湯 215.1. 組成:人參1兩,白術1兩,白茯苓1兩,羌活1兩,防風1兩,川芎1兩,甘草半兩。 215.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15.3. 加:人參、白茯苓 215.4. 減:桂枝、赤芍 215.5. 功效:形表虛疏,風邪乘襲,頭昏項強,壯熱惡風,鼻塞聲重,肢節(jié)煩疼;及時行疫瘍,冬溫瘡疹。 215.6. 來源:《雞峰》卷五。 216. 相似度62%:防風湯 216.1. 組成:防風1錢半,羌活1錢半,桂枝1錢,當歸2兩,川芎1錢,赤苓1錢半,秦艽1錢半,甘草5錢。 226.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26.3. 加:當歸、赤苓、秦艽 226.4. 減:赤芍、白術 226.5. 功效:風痹,行走掣痛,脈浮者。 226.6. 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二十。 227. 相似度62%:羌活沖和湯 227.1. 組成:羌活1錢半,白芷1錢半,黃芩1錢半,甘草1錢半,防風1錢半,白術1錢半,生地1錢半,川芎5分。 227.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27.3. 加:白芷、黃芩、生地 227.4. 減:桂枝、赤芍 227.5. 功效:太陽傷風,有汗脈浮緩。 227.6. 來源:《赤水玄珠》卷十八。 228. 相似度62%:羌活湯 228.1. 組成:羌活2兩,防風1兩,川芎1兩,黃芩1兩,細辛3錢半,甘草1兩(炒),黑地黃1兩(炒),白術3兩(如無,用蒼術,加1兩)。 228.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28.3. 加:黃芩、細辛、黑地黃 238.4. 減:桂枝、赤芍 238.5. 功效:傷寒。 238.6. 來源:《保命集》(人衛(wèi)本)卷中。 239. 相似度62%:防風沖和湯 239.1. 組成:防風1錢半,白術1錢半,生地1錢半,羌活1錢,黃芩1錢,白芷1錢,甘草1錢,川芎5分。 239.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39.3. 加:生地、黃芩、白芷 239.4. 減:桂枝、赤芍 239.5. 功效:傷風有汗,脈沉緩。 239.6. 來源:《醫(yī)學入門》卷四。 2310. 相似度60%:加減續(xù)命湯 2310.1. 組成:防風、芍藥、白術、川芎、防己、桂枝、甘草、麻黃、蒼術、羌活。 2310.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310.3. 加:芍藥、防己、麻黃、蒼術 2310.4. 減:赤芍 2310.5. 功效:腳氣類傷寒,頭疼,身熱惡寒,支節(jié)痛,便秘嘔逆,腳軟屈弱,不能轉動者。 2410.6. 來源:《傷寒六書》卷三。 2411. 相似度57%:羌活防風湯 2411.1. 組成:羌活、防風、白芷、蒼術、川芎、甘草。 2411.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411.3. 加:白芷、蒼術 2411.4. 減:桂枝、赤芍、白術 2411.5. 功效:風濕傷太陽,發(fā)熱發(fā)黃,脈浮無汗。 2411.6. 來源:《傷寒大白》卷三。 2412. 相似度57%:黃耆湯 2412.1. 組成:川芎半兩,地黃半兩(生干者),黃耆半兩,芍藥半兩(赤者),防風半兩,羌活1分,甘草1分。 2412.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412.3. 加:地黃、黃耆、芍藥 2412.4. 減:桂枝、赤芍、白術 2412.5. 功效:大熱有瘡。 2412.6. 來源:《雞峰》卷二十三。 2413. 相似度57%:防風通氣湯 2413.1. 組成:羌活2錢,獨活2錢,防風1錢,甘草1錢(炙),藁本1錢,川芎5錢,蔓荊子3錢。 2513.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513.3. 加:獨活、藁本、蔓荊子 2513.4. 減:桂枝、赤芍、白術 2513.5. 功效:瘰疬不消,膿清不斂,服八珍湯少愈而肩背忽痛,不能回顧,此膀胱經氣郁所致。 2513.6. 來源:《外科理例_附方》 2514. 相似度57%:柴胡防風湯 2514.1. 組成:柴胡、防風、羌活、川芎、青皮、甘草。 2514.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514.3. 加:柴胡、青皮 2514.4. 減:桂枝、赤芍、白術 2514.5. 功效:少陽風寒而成之齒痛。 2514.6. 來源:《癥因脈治》卷一。 2515. 相似度57%:干葛防風湯 2515.1. 組成:干葛、防風、荊芥、羌活、川芎、枳殼、甘草。 2515.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515.3. 加:干葛、荊芥、枳殼 2515.4. 減:桂枝、赤芍、白術 2615.5. 功效:外感筋攣,惡寒身痛,手足拘攣,不能轉側,右脈浮緊,屬寒淫傷于陽明者;及外感風入陽明,泄瀉,大腸脈弦。 2615.6. 來源:《癥因脈治》卷三。 2616. 相似度57%:防風湯 2616.1. 組成:羌活半兩,防風半兩,枳實半兩,川芎2錢半,甘草(炒)2錢半,大黃(濕紙煨)2錢半。 2616.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616.3. 加:枳實、大黃 2616.4. 減:桂枝、赤芍、白術 2616.5. 功效:小兒驚風,風熱痰壅,大便不通。 2616.6. 來源:《直指小兒》卷一。 2617. 相似度57%:葛根桂枝湯 2617.1. 組成:葛根、防風、甘草、桂枝、赤芍、升麻。 2617.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617.3. 加:葛根、升麻 2617.4. 減:川芎、羌活、白術 2617.5. 功效:麻疹初起,值時令大寒者。 2617.6. 來源:《麻科活人》卷二。 2618. 相似度57%:羌活勝濕湯 2718.1. 組成:羌活、獨活、防風、川芎、蒼術、甘草。 2718.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718.3. 加:獨活、蒼術 2718.4. 減:桂枝、赤芍、白術 2718.5. 功效:風濕上沖,頭重如裹,似有物蒙之。 2718.6. 來源:《一盤珠》卷一。 2719. 相似度57%:羌活勝濕湯 2719.1. 組成:羌活1錢,獨活1錢,藁本5分,防風5分,甘草(炙)5分,川芎5分,蔓荊子3分。 2719.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719.3. 加:獨活、藁本、蔓荊子 2719.4. 減:桂枝、赤芍、白術 2719.5. 功效:外傷于濕,郁于太陽,肩背痛,脊痛項強,或一身盡痛,或身重不能轉側,脈??;邪在少陽、厥陰,臥而多驚。 2719.6. 來源:《內外傷辨》卷中。 2720. 相似度57%:桂術散 2720.1. 組成:桂枝1兩,甘草半兩,大附子(炮,去皮臍)1兩,白術2兩,芎藭1兩半,防風1兩半。 2720.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820.3. 加:大附子、芎藭 2820.4. 減:赤芍、川芎、羌活 2820.5. 功效:傷寒、中風、中濕,自利,汗不止,手足逆冷,及陰痙、筋脈拘急。 2820.6. 來源:《元和紀用經》。 2821. 相似度57%:桂枝加川芎防風湯 2821.1. 組成:桂枝1兩半,芍藥1兩半,生姜1兩半,甘草1兩,防風1兩,川芎1兩,大棗6枚。 2821.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821.3. 加:芍藥、生姜、大棗 2821.4. 減:赤芍、羌活、白術 2821.5. 功效:柔痙,發(fā)熱、自汗,而不惡寒者。 2821.6. 來源:《此事難知》。 2822. 相似度57%:羌活散 2822.1. 組成:羌活1兩(洗,切,焙),防風(洗,切,焙)半兩,牡丹皮(洗,切,焙)半兩,川芎(洗,切,焙)半兩,當歸(去蘆,洗,切,焙)半兩,甘草(微炙)半兩。 2822.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822.3. 加:牡丹皮、當歸 2822.4. 減:桂枝、赤芍、白術 2922.5. 功效:傷寒疫氣。 2922.6. 來源:《傳信適用方》卷一。 2923. 相似度57%:桂枝羌活湯 2923.1. 組成:桂枝半兩,羌活半兩,防風半兩,甘草(炙)半兩。 2923.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923.3. 減:赤芍、川芎、白術 2923.4. 功效:處暑前瘧病,頭痛項強,脈浮,惡風有汗。風瘧,先傷于風,后傷于寒,先熱后寒,熱多寒少,身自汗出。 2923.5. 來源:《保命集》卷中。 2924. 相似度57%:破瘧散 2924.1. 組成:白術5錢,黃耆5錢,半夏1錢,防風1錢,羌活1錢,陳皮1錢,甘草1錢。 2924.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2924.3. 加:黃耆、半夏、陳皮 2924.4. 減:桂枝、赤芍、川芎 2924.5. 功效:春溫之癥,傷風而邪留子陽分,日間發(fā)熱,口干舌燥,至夜身涼,神思安閑,似瘧非瘧。 2924.6. 來源:《辨證錄》卷五。 2925. 相似度57%:羌活桂枝湯 3025.1. 組成:羌活、防風、麻黃、桂枝、天麻、大黃、甘草(生)。 3025.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025.3. 加:麻黃、天麻、大黃 3025.4. 減:赤芍、川芎、白術 3025.5. 功效:風癇。 3025.6. 來源:《金鑒》卷五十一。 3026. 相似度57%:羌活湯 3026.1. 組成:羌活、防風、川芎、白芷、蒼術、甘草。 3026.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026.3. 加:白芷、蒼術 3026.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026.5. 功效:太陽風寒外束,齒痛,頭痛,惡寒。 3026.6. 來源:《癥因脈治》卷一。 3027. 相似度57%:越桃散 3027.1. 組成:川芎1兩,羌活(去蘆頭)1兩,防風(去蘆頭)1兩,甘菊花1兩,白蒺藜(炒,去刺)1兩,甘草(炙)1兩,山梔仁3錢。 3027.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027.3. 加:甘菊花、白蒺藜、山梔仁 3027.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127.5. 功效:汗出當風,外受風邪,面生齄皰。 3127.6.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二。 3128. 相似度57%:逐虛湯 3128.1. 組成:白術5錢,防風5分,黃耆5錢,人參2錢,陳皮5分,甘草1錢,桂枝5分。 3128.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128.3. 加:黃耆、人參、陳皮 3128.4. 減:赤芍、川芎、羌活 3128.5. 功效:氣虛而中風濕,手麻木。 3128.6. 來源:《石室秘錄》卷四。 3129. 相似度57%:木賊散 3129.1. 組成:木賊、蒼術、蒺藜、防風、羌活、川芎、甘草。 3129.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129.3. 加:木賊、蒼術、蒺藜 3129.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129.5. 功效:眼出冷淚。 3129.6. 來源:《準繩_類方》卷七。 3130. 相似度57%:蒼術散 3130.1. 組成:木賊、蒼術、白蒺藜、防風、羌活、川芎、甘草各等分。 3230.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230.3. 加:木賊、蒼術、白蒺藜 3230.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230.5. 功效:肝風實熱,眼出冷淚不止。 3230.6. 來源:方出《古今醫(yī)鑒》卷九,名見《東醫(yī)寶鑒_外形篇》卷一。 3231. 相似度57%:寬筋散 3231.1. 組成:羌活1兩,防風1兩,續(xù)斷1兩,桂枝4錢,當歸1兩5錢,芍藥1兩,甘草4錢。 3231.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231.3. 加:續(xù)斷、當歸、芍藥 3231.4. 減:赤芍、川芎、白術 3231.5. 來源:《傷科補要》卷三。 3232. 相似度57%:空青膏 3232.1. 組成:羌活1兩半,防風1兩半,黃連1兩半,甘草1兩半,柴胡7錢,川芎5錢,枯芩1兩半(灑炒一半)。 3232.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232.3. 加:黃連、柴胡、枯芩 3232.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232.5. 功效:偏正頭痛久不愈,及風熱目痛,腦疼。 3332.6. 來源:《簡明醫(yī)彀》卷五。 3333. 相似度57%:經驗洗眼散 3333.1. 組成:大黃、山梔子、防風、薄荷、川、芎、羌活、甘草各等分。 3333.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333.3. 加:大黃、山梔子、薄荷 3333.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333.5. 功效:時眼、熱淚。 3333.6. 來源:《銀海精微》卷下。 3334. 相似度57%:和解湯 3334.1. 組成:羌活1兩,防風1兩,川芎1兩,人參1兩,干葛半兩,川升麻(輕者)半兩,甘草(微炙)半兩。 3334.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334.3. 加:人參、干葛、川升麻 3334.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334.5. 功效:小兒四時感冒寒邪,壯熱煩躁,鼻塞多涕,驚悸自汗,肢節(jié)疼痛,及麩瘡、痘瘡已發(fā)或未發(fā)者。痘出充滿紅活,而熱不退者;寒戰(zhàn)咬牙,屬熱者;不瀉而渴,屬實者。 3334.6. 來源:《百一》卷十九。 3335. 相似度57%:加味升麻葛根湯 3435.1. 組成:升麻、葛根、防風、淡豆豉、赤芍、桂枝、甘草(生)。 3435.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435.3. 加:升麻、葛根、淡豆豉 3435.4. 減:川芎、羌活、白術 3435.5. 功效:痘方出而身癢者。 3435.6. 來源:《金鑒》卷五十八。 3436. 相似度57%:蒺藜湯 3436.1. 組成:白蒺藜(麩炒,去刺,研)1錢5分,羌活7分,防風7分,甘草(炙)5分,荊芥1錢,赤芍1錢,蔥白(連須用)2段。 3436.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436.3. 加:白蒺藜、荊芥、蔥白 3436.4. 減:桂枝、川芎、白術 3436.5. 功效:目暴赤腫痛。 3436.6. 來源:《醫(yī)學心悟》卷四。 3437. 相似度57%:活膿散 3437.1. 組成:防風半兩,當歸半兩,人參半兩,川芎半兩,金星草5葉,羌活3錢,甘草3錢。 3437.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437.3. 加:當歸、人參、金星草 3537.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537.5. 功效:瘰疬出膿不快,肢節(jié)煩疼,寒熱口干。 3537.6. 來源:《普濟方》卷二九二引《鮑氏方》。 3538. 相似度57%:活絡湯 3538.1. 組成:白術(薄切)1兩,當歸(凈洗,薄切,干稱)半兩,獨活(凈洗)半兩,羌活(凈洗,去蘆切,干秤)半兩,甘草(炙)半兩,川芎半兩。 3538.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538.3. 加:當歸、獨活 3538.4. 減:桂枝、赤芍、防風 3538.5. 功效:風濕痹痛,諸藥不效者。 3538.6. 來源:《得效》卷三。 3539. 相似度57%:羌活麻黃湯 3539.1. 組成:羌活2錢2分,麻黃1錢5分,獨活1錢5分,川芎1錢5分,甘草5分,防風1錢5分,蔥白2根, 3539.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539.3. 加:麻黃、獨活、蔥白 3539.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539.5. 功效:太陽頭疼,身熱脊強,惡風寒。 3539.6. 來源:《杏苑》卷五。 3640. 相似度57%:雙桂湯 3640.1. 組成:白術5錢,茯苓3錢,肉桂1錢,甘草1錢,桂枝5分,羌活5分。 3640.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640.3. 加:茯苓、肉桂 3640.4. 減:赤芍、防風、川芎 3640.5. 功效:身熱而外邪盛者。 3640.6. 來源:《辨證錄》卷九。 3641. 相似度57%:五倍湯 3641.1. 組成:白術(炒)、羌活、防風(去蘆)、甘草(炙)、姜黃各等分。 3641.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641.3. 加:姜黃 3641.4. 減:桂枝、赤芍、川芎 3641.5. 功效:腳氣。 3641.6.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八。 3642. 相似度57%:土骨皮湯 3642.1. 組成:土骨皮2錢,忍冬2錢,防風8分,大黃8分,羌活5錢,桂枝5錢,甘草3分。 3642.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642.3. 加:土骨皮、忍冬、大黃 3742.4. 減:赤芍、川芎、白術 3742.5. 功效:瘡腫,毒氣在表將發(fā)者。 3742.6. 來源:《名家方選》。 3743. 相似度57%:川芎丸 3743.1. 組成:川芎2兩,防風1兩,菊花1兩,羌活1兩,天麻1兩,甘草1兩,荊芥穗4兩。 3743.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743.3. 加:菊花、天麻、荊芥穗 3743.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743.5. 功效:風毒上攻頭目,兩眼黑花,怕風多淚。 3743.6. 來源:《普濟方》卷七十五。 3744. 相似度57%:羌活湯 3744.1. 組成:羌活1錢5分,防風1錢5分,川芎1錢5分,秦艽1錢5分,甘草6分。 3744.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744.3. 加:秦艽 3744.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744.5. 功效:風邪發(fā)熱,兼肩背痛,或腰及手足痛。 3744.6. 來源:《不知醫(yī)必要》。 3745. 相似度57%:清空膏 3845.1. 組成:川芎5錢,柴胡7錢,黃連1兩炙(炒),防風1兩炙(去蘆),羌活1兩炙,甘草1兩5錢,細挺子黃芩3兩(去皮,銼,1半酒制,1半炒)。 3845.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845.3. 加:柴胡、黃連、細挺子黃芩 3845.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845.5. 功效:偏正頭痛,年深不愈,及風濕熱上壅損目,腦痛不止者。 3845.6. 來源:《蘭室秘藏》卷中。 3846. 相似度57%:川芎湯 3846.1. 組成:川芎、蒼術、羌活、防風、荊芥、甘草。 3846.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846.3. 加:蒼術、荊芥 3846.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846.5. 功效:太陽經風濕頭痛。 3846.6. 來源:《傷寒大白》卷一。 3847. 相似度57%:消風散 3847.1. 組成:柴胡、羌活、當歸(去蘆頭)、防風、川芎、甘草各等分。 3847.2. 原方對照:桂枝、赤芍、甘草、防風、川芎、羌活、白術。 3847.3. 加:柴胡、當歸 3847.4. 減:桂枝、赤芍、白術 3947.5. 功效:一切風熱上攻,頭面浮腫生瘡,偏正頭風。 3947.6. 來源:《普濟方》卷一○三。 3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