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jiǎn)介
PAGE27四黃奪命丹_陳素庵婦科補(bǔ)解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四黃奪命丹_陳素庵婦科補(bǔ)解卷三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121.1. 組成: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21.2. 功效:妊娠心脾二經(jīng)伏火上炎,舌腫痛,或木舌,重舌,唇如涂朱,舌暈煤黑,舌長齒唇之外不收,水谷難以下咽,胎上逼心,煩悶欲死,危在旦夕。 121.3. 來源:《陳素庵婦科補(bǔ)解》卷三。 12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122. 相似度100%:三黃丸 122.1. 組成:春3月:黃芩4兩,大黃3兩,黃連4兩。夏3月:黃芩6兩,大黃1兩,黃連7兩。秋3月:黃芩6兩,大黃2兩,黃連3兩。冬3月:黃芩3兩,大黃5兩,黃連2兩。 122.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22.3. 減:黃柏、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竹葉 122.4. 功效:男子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婦人帶下,手足寒熱。男婦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xiàng)疼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jié);五臟俱熱,生癰癤瘡痍。及治五般痔疾,糞門腫或下鮮血,小兒積熱。 122.5. 來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 123. 相似度55%: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 123.1. 組成:枳實(shí)1錢,厚樸2錢,大黃3錢,樸消2錢,石膏5錢,知母1錢,黃連7分,黃柏7分,黃芩7分,山梔仁1錢,甘草5分。 133.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33.3. 加:枳實(shí)、厚樸、樸消、石膏、山梔仁 133.4. 減:膽星、焦梔、枯礬、竹葉 133.5. 功效:過食煎煿醬面等厚味,而感嵐瘴之毒。 133.6. 來源:《濟(jì)陽綱目》卷九。 134. 相似度55%:解散 134.1. 組成:升麻3兩,大黃3兩,黃連3兩,甘草3兩,黃柏3兩,芍藥6兩,白鴨通5合,黃芩4兩,梔子仁14枚,竹葉(切)1升,豉1升。 134.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34.3. 加:升麻、芍藥、白鴨通、梔子仁、豉 134.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 134.5. 功效:服散后盛熱實(shí),大小便赤。 134.6. 來源:《千金》卷二十四。 135. 相似度54%:護(hù)龍解痰散 135.1. 組成:黃芩1錢,黃連1錢,黃柏1錢,連翹1錢,竹葉1錢,生地1錢,山梔1錢5分,膽星1錢5分,棗仁1錢5分,木香1錢5分,大黃3錢,樸消3錢,甘草3分。 135.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45.3. 加:連翹、生地、山梔、棗仁、木香、樸消 145.4. 減:焦梔、知母、枯礬 145.5. 功效:六脈洪數(shù),心煩渴燥,身熱燒悶。 145.6. 來源:《點(diǎn)點(diǎn)經(jīng)》卷四。 146. 相似度50%:黃連清心湯 146.1. 組成:芒硝、大黃、梔子、連翹、黃芩、甘草、薄荷、竹葉,黃連半兩。 146.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46.3. 加:芒硝、梔子、連翹、薄荷 146.4. 減:黃柏、膽星、焦梔、知母、枯礬 146.5. 功效:諸火熱之證。 146.6. 來源:《儒門事親》卷十二。 147. 相似度50%:開痰降火湯 147.1. 組成:黃連(吳萸炒)6分,黃芩1錢5分,黃柏1錢,大黃3錢,半夏(童便炒)1錢半,膽草1錢半,木通1錢半,瓜蔞子(麻仁炒)1錢半,車前1錢半,膽星1錢半,樸消2錢,甘草4分。 147.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47.3. 加:半夏、膽草、木通、瓜蔞子、車前、樸消 157.4. 減: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157.5. 功效:酒病邪痰,發(fā)狂如瘋。 157.6. 來源:《點(diǎn)點(diǎn)經(jīng)》卷二。 158. 相似度50%:金黃散 158.1. 組成:黃連1兩,大黃1兩,黃耆1兩,黃芩1兩,黃柏1兩,郁金1兩,甘草5錢,龍腦5分(另研)。 158.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58.3. 加:黃耆、郁金、龍腦 158.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158.5. 來源:《外科精義》卷下引《管籥衛(wèi)生方》。 159. 相似度50%:解毒湯 159.1. 組成:大黃1錢,黃連3錢,黃芩3錢,黃柏2錢,梔子(炒)3錢,赤芍2錢,枳殼1錢,連翹1錢,防風(fēng)3錢,甘草1錢。 159.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59.3. 加:梔子、赤芍、枳殼、連翹、防風(fēng) 159.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159.5. 功效:臟毒。 159.6. 來源:《血證論》卷八。 1610. 相似度50%:加味清熱滲濕湯 1610.1. 組成:蒼術(shù)、白術(shù)、黃柏、黃芩、黃連、竹葉、赤茯苓、甘草、砂仁、澤瀉。 1610.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610.3. 加:蒼術(shù)、白術(shù)、赤茯苓、砂仁、澤瀉 1610.4. 減:大黃、膽星、焦梔、知母、枯礬 1610.5. 功效:妊娠濕溫,濕在太陰,已化熱者,證見惡寒蘊(yùn)熱,頭目昏重,肢節(jié)痠痛,胸膈痞悶。 1610.6. 來源:《顧氏醫(yī)徑》卷四。 1611. 相似度50%:白虎解毒湯 1611.1. 組成:石膏、知母、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甘草。 1611.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611.3. 加:石膏、梔子 1611.4. 減:大黃、膽星、焦梔、枯礬、竹葉 1611.5. 功效:麻疹已出,譫語煩躁,作渴者。 1611.6. 來源:《壽世保元》卷八。 1612. 相似度50%:黃連丸 1612.1. 組成:大黃32兩,黃連8兩,黃柏32兩,梔子(炒)48兩,黃芩48兩,甘草16兩。 1712.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712.3. 加:梔子 1712.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1712.5. 功效:胃腸滯熱,濕熱黃疸,口舌生瘡,胃熱牙痛,大便干燥,小便赤澀。 1712.6. 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1713. 相似度50%:龍膽瀉肝湯 1713.1. 組成:柴胡、黃芩、山梔、知母、麥冬、黃連、人參、膽草、甘草、大黃。 1713.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713.3. 加:柴胡、山梔、麥冬、人參、膽草 1713.4. 減:黃柏、膽星、焦梔、枯礬、竹葉 1713.5. 功效:肝火五更泄瀉,脅肋常痛,痛連小腹,夜多不寐,脈左關(guān)洪大。 1713.6.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1714. 相似度50%:二葛四黃散 1714.1. 組成:大黃3錢,黃連2錢,黃芩2錢,當(dāng)歸2錢,芍藥2錢,葛粉2錢,葛根1錢半,黃柏1錢半,半輕粉(煅)5分,甘草5分。 1814.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814.3. 加:當(dāng)歸、芍藥、葛粉、葛根、半輕粉 1814.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1814.5. 功效:楊梅結(jié)毒,筋骨疼痛。 1814.6. 來源:《梅癘新書》。 1815. 相似度50%:調(diào)中和氣飲 1815.1. 組成:大黃1錢,石膏1錢,檳榔8分,枳殼(麩炒)8分,黃芩8分,知母8分,黃連6分,黃柏5分,柴胡3分。 1815.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815.3. 加:石膏、檳榔、枳殼、柴胡 1815.4. 減:膽星、焦梔、甘草、枯礬、竹葉 1815.5. 功效:胎氣攻心。妊娠過食辛熱,毒物熱積胎中,以致胎兒不安,手足亂動(dòng),上攻心胞,母多痛苦。 1815.6. 來源:《葉氏女科》卷二。 1816. 相似度50%:大青散 1816.1. 組成:大青1兩,知母1兩,黃芩(去黑心)1兩,大黃(煨)1兩,山梔子仁1兩,升麻1兩,黃連(去須)1兩,甘草(炙,銼)半兩。 1916.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916.3. 加:大青、山梔子仁、升麻 1916.4. 減:黃柏、膽星、焦梔、枯礬、竹葉 1916.5. 功效:陽盛發(fā)狂有斑,大小便秘澀。 1916.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 1917. 相似度50%:加味解毒湯 1917.1. 組成:大黃、黃連、黃芩、黃柏、梔子、赤芍、連翹、枳殼(麩炒)、防風(fēng)、甘草。 1917.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1917.3. 加:梔子、赤芍、連翹、枳殼、防風(fēng) 1917.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1917.5. 功效:下焦熱毒盛,大便出血,大腸痛不可忍,肛門腫起。 1917.6. 來源:《壽世保元》卷四。 1918. 相似度50%:三黃石膏湯 1918.1. 組成:黃連2錢,黃柏1錢,山梔1錢,玄參1錢,黃芩1錢5分,知母1錢5分,石膏3錢,甘草7分。 1918.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018.3. 加:山梔、玄參、石膏 2018.4. 減:大黃、膽星、焦梔、枯礬、竹葉 2018.5. 功效:暑毒深入,結(jié)熱在里,譫語煩渴,不欲近衣,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澀。 2018.6. 來源:《準(zhǔn)繩_類方》卷一。 2019. 相似度50%:梔子金花丸 2019.1. 組成:梔子116g,黃連4.8g,黃芩192g,黃柏60g,大黃116g,金銀花40g,知母40g,天花粉60g。 2019.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019.3. 加:梔子、金銀花、天花粉 2019.4. 減:膽星、焦梔、甘草、枯礬、竹葉 2019.5. 功效:肺胃熱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眩暈,咽喉腫痛,吐血衄血,大便秘結(jié)。 2019.6. 來源:《中國藥典》一部。 2020. 相似度50%:增味四物湯 2020.1. 組成:熟地黃1錢,當(dāng)歸1錢,川芎1錢,白芍1錢,黃芩5分,知母(酒炒)5分,黃連(姜汁炒)5分,黃柏(酒炒)5分,甘草5分。 2020.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120.3. 加:熟地黃、當(dāng)歸、川芎、白芍 2120.4. 減:大黃、膽星、焦梔、枯礬、竹葉 2120.5. 功效:經(jīng)來過多,不問形肥形瘦,皆屬熱者。 2120.6. 來源:《葉氏女科》卷一。 2121. 相似度50%:小龍膽丸 2121.1. 組成:龍膽5分,黃連4分(去毛),芍藥4分,甘草4分,黃柏4分,大黃4分,黃芩4分,人參4分,梔子仁4分。 2121.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121.3. 加:龍膽、芍藥、人參、梔子仁 2121.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2121.5. 功效:骨蒸身熱,手足煩,心中懊憹,羸瘦,不能食。 2121.6. 來源:《醫(yī)心方》卷十三引《玄感傳尸方》。 2122. 相似度50%:退熱湯 2122.1. 組成:黃芩、黃連、知母、黃柏、丹皮、甘草、木通、生地、白芍、當(dāng)歸。 2122.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122.3. 加:丹皮、木通、生地、白芍、當(dāng)歸 2222.4. 減:大黃、膽星、焦梔、枯礬、竹葉 2222.5. 功效:白睛赤絲密布。 2222.6. 來源:《眼科菁華》卷上。 2223. 相似度50%:三黃白虎湯 2223.1. 組成:黃連1分,黃柏5分,生地5分,赤芍3分,知母3分,黃芩3分,甘草2分,石膏5分,淡竹葉7片。 2223.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223.3. 加:生地、赤芍、石膏、淡竹葉 2223.4. 減:大黃、膽星、焦梔、枯礬、竹葉 2223.5. 功效: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掌中熱,目黃嗌干,渴而欲飲者。 2223.6. 來源:《保命歌括》卷五。 2224. 相似度50%:苦參洗湯 2224.1. 組成:苦參1兩,黃芩1兩,黃連1兩,黃柏1兩,甘草1兩,大黃1兩,芎?1兩,蒺藜子3合。 2224.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224.3. 加:苦參、芎?、蒺藜子 2224.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2224.5. 功效:小兒頭瘡。 2324.6. 來源:《千金》卷五。 2325. 相似度50%:三黃湯 2325.1. 組成:黃連1錢,黃芩1錢,黃柏1錢,炒山梔8兩,玄參8兩,知母1錢半,石膏2錢,甘草7分。 2325.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325.3. 加:炒山梔、玄參、石膏 2325.4. 減:大黃、膽星、焦梔、枯礬、竹葉 2325.5. 功效:膏粱醇酒太過,積熱上中二焦,變諸火癥。 2325.6. 來源:《證治匯補(bǔ)》卷一引東垣方。 2326. 相似度50%:梁會(huì)大津丹 2326.1. 組成:黃連6兩,黃柏6兩,黃芩6兩,甘草6兩,雄黃1兩5錢,梔子(炒)6兩,大黃9兩。 2326.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326.3. 加:雄黃、梔子 2326.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2326.5. 功效:肺胃熱盛,癰毒腫痛,口舌生瘡,鼻干出血,大便燥結(jié),小便赤澀。 2326.6. 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2427. 相似度50%:三黃解毒湯 2427.1.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紅花、木通、大黃、生地、歸身、甘草。 2427.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427.3. 加:紅花、木通、生地、歸身 2427.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2427.5. 功效:小兒熱積于心肺,大小便出血。 2427.6. 來源:《片玉心書》卷五。 2428. 相似度50%:清心湯 2428.1. 組成:芒硝、大黃、梔子、連翹、黃芩、甘草、薄荷、竹葉、黃連、麥門冬。 2428.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428.3. 加:芒硝、梔子、連翹、薄荷、麥門冬 2428.4. 減:黃柏、膽星、焦梔、知母、枯礬 2428.5. 功效:癲證。 2428.6. 來源:《準(zhǔn)繩_類方》卷五。 2429. 相似度50%:清心理脾湯 2429.1. 組成:黃連1錢,黃芩1錢半,黃柏1錢,甘草1錢,干葛1錢,梔子8分,連翹1錢,生地1錢半,大黃(酒炒)2錢(或加升麻8分)。 2529.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529.3. 加:干葛、梔子、連翹、生地 2529.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2529.5. 功效:傷寒實(shí)火上炎,口舌糜爛,便燥尿赤,脈洪有力。 2529.6. 來源:《會(huì)約》卷四。 2530. 相似度50%:清火涼膈丸 2530.1. 組成:梔子(炒)64兩,連翹32兩,甘草16兩,黃芩96兩,薄荷32兩,大黃64兩,黃連16兩,黃柏64兩。 2530.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530.3. 加:梔子、連翹、薄荷 2530.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2530.5. 功效:積熱煩躁,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大便干燥。 2530.6. 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2531. 相似度50%:蜜草散 2531.1. 組成:甘草2兩,柏枝2兩,蓮蓬1兩,五倍子1兩,黃柏1兩,大黃1兩,黃連(去須)1兩,黃芩1兩。 2531.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631.3. 加:柏枝、蓮蓬、五倍子 2631.4. 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 2631.5. 功效:腸胃風(fēng)熱毒氣,結(jié)成痔,腫熱痛,作膿血,破后久不愈,多變漏瘡者。 2631.6.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三。 2632. 相似度50%:梔子金花丸 2632.1. 組成:梔子(炒)288兩,黃柏144兩,黃連12兩,黃芩288兩,天花粉144兩,大黃288兩,知母96兩。 2632.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632.3. 加:梔子、天花粉 2632.4. 減:膽星、焦梔、甘草、枯礬、竹葉 2632.5. 功效:頭暈?zāi)垦?,鼻干出血,牙痛咽腫,口舌生瘡。 2632.6. 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2633. 相似度50%:三黃湯 2633.1. 組成:黃連錢半,黃芩錢半,黃柏錢半,山梔錢半(炒),玄參錢半,知母錢半,石膏5錢,甘草5分,淡豉錢半。 2633.2. 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 2733.3. 加:山梔、玄參、石膏、淡豉 2733.4. 減:大黃、膽星、焦梔、枯礬、竹葉 2733.5. 功效:膏粱積熱,三焦見諸火證,脈洪數(shù)者。 2733.6. 來源:《醫(yī)略六書》卷十八。 27原方組成: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功效:妊娠心脾二經(jīng)伏火上炎,舌腫痛,或木舌,重舌,唇如涂朱,舌暈煤黑,舌長齒唇之外不收,水谷難以下咽,胎上逼心,煩悶欲死,危在旦夕。來源:《陳素庵婦科補(bǔ)解》卷三。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相似度100%:三黃丸組成:春3月:黃芩4兩,大黃3兩,黃連4兩。夏3月:黃芩6兩,大黃1兩,黃連7兩。秋3月:黃芩6兩,大黃2兩,黃連3兩。冬3月:黃芩3兩,大黃5兩,黃連2兩。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減:黃柏、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竹葉功效:男子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婦人帶下,手足寒熱。男婦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xiàng)疼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jié);五臟俱熱,生癰癤瘡痍。及治五般痔疾,糞門腫或下鮮血,小兒積熱。來源:《千金》卷二十一引巴郡太守方。相似度55%:承氣兼三黃竹葉石膏湯組成:枳實(shí)1錢,厚樸2錢,大黃3錢,樸消2錢,石膏5錢,知母1錢,黃連7分,黃柏7分,黃芩7分,山梔仁1錢,甘草5分。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枳實(shí)、厚樸、樸消、石膏、山梔仁減:膽星、焦梔、枯礬、竹葉功效:過食煎煿醬面等厚味,而感嵐瘴之毒。來源:《濟(jì)陽綱目》卷九。相似度55%:解散組成:升麻3兩,大黃3兩,黃連3兩,甘草3兩,黃柏3兩,芍藥6兩,白鴨通5合,黃芩4兩,梔子仁14枚,竹葉(切)1升,豉1升。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升麻、芍藥、白鴨通、梔子仁、豉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功效:服散后盛熱實(shí),大小便赤。來源:《千金》卷二十四。相似度54%:護(hù)龍解痰散組成:黃芩1錢,黃連1錢,黃柏1錢,連翹1錢,竹葉1錢,生地1錢,山梔1錢5分,膽星1錢5分,棗仁1錢5分,木香1錢5分,大黃3錢,樸消3錢,甘草3分。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連翹、生地、山梔、棗仁、木香、樸消減:焦梔、知母、枯礬功效:六脈洪數(shù),心煩渴燥,身熱燒悶。來源:《點(diǎn)點(diǎn)經(jīng)》卷四。相似度50%:黃連清心湯組成:芒硝、大黃、梔子、連翹、黃芩、甘草、薄荷、竹葉,黃連半兩。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芒硝、梔子、連翹、薄荷減:黃柏、膽星、焦梔、知母、枯礬功效:諸火熱之證。來源:《儒門事親》卷十二。相似度50%:開痰降火湯組成:黃連(吳萸炒)6分,黃芩1錢5分,黃柏1錢,大黃3錢,半夏(童便炒)1錢半,膽草1錢半,木通1錢半,瓜蔞子(麻仁炒)1錢半,車前1錢半,膽星1錢半,樸消2錢,甘草4分。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半夏、膽草、木通、瓜蔞子、車前、樸消減:焦梔、知母、枯礬、竹葉功效:酒病邪痰,發(fā)狂如瘋。來源:《點(diǎn)點(diǎn)經(jīng)》卷二。相似度50%:金黃散組成:黃連1兩,大黃1兩,黃耆1兩,黃芩1兩,黃柏1兩,郁金1兩,甘草5錢,龍腦5分(另研)。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黃耆、郁金、龍腦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來源:《外科精義》卷下引《管籥衛(wèi)生方》。相似度50%:解毒湯組成:大黃1錢,黃連3錢,黃芩3錢,黃柏2錢,梔子(炒)3錢,赤芍2錢,枳殼1錢,連翹1錢,防風(fēng)3錢,甘草1錢。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梔子、赤芍、枳殼、連翹、防風(fēng)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功效:臟毒。來源:《血證論》卷八。相似度50%:加味清熱滲濕湯組成:蒼術(shù)、白術(shù)、黃柏、黃芩、黃連、竹葉、赤茯苓、甘草、砂仁、澤瀉。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蒼術(shù)、白術(shù)、赤茯苓、砂仁、澤瀉減:大黃、膽星、焦梔、知母、枯礬功效:妊娠濕溫,濕在太陰,已化熱者,證見惡寒蘊(yùn)熱,頭目昏重,肢節(jié)痠痛,胸膈痞悶。來源:《顧氏醫(yī)徑》卷四。相似度50%:白虎解毒湯組成:石膏、知母、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甘草。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石膏、梔子減:大黃、膽星、焦梔、枯礬、竹葉功效:麻疹已出,譫語煩躁,作渴者。來源:《壽世保元》卷八。相似度50%:黃連丸組成:大黃32兩,黃連8兩,黃柏32兩,梔子(炒)48兩,黃芩48兩,甘草16兩。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梔子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功效:胃腸滯熱,濕熱黃疸,口舌生瘡,胃熱牙痛,大便干燥,小便赤澀。來源:《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相似度50%:龍膽瀉肝湯組成:柴胡、黃芩、山梔、知母、麥冬、黃連、人參、膽草、甘草、大黃。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柴胡、山梔、麥冬、人參、膽草減:黃柏、膽星、焦梔、枯礬、竹葉功效:肝火五更泄瀉,脅肋常痛,痛連小腹,夜多不寐,脈左關(guān)洪大。來源:《癥因脈治》卷四。相似度50%:二葛四黃散組成:大黃3錢,黃連2錢,黃芩2錢,當(dāng)歸2錢,芍藥2錢,葛粉2錢,葛根1錢半,黃柏1錢半,半輕粉(煅)5分,甘草5分。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當(dāng)歸、芍藥、葛粉、葛根、半輕粉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功效:楊梅結(jié)毒,筋骨疼痛。來源:《梅癘新書》。相似度50%:調(diào)中和氣飲組成:大黃1錢,石膏1錢,檳榔8分,枳殼(麩炒)8分,黃芩8分,知母8分,黃連6分,黃柏5分,柴胡3分。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石膏、檳榔、枳殼、柴胡減:膽星、焦梔、甘草、枯礬、竹葉功效:胎氣攻心。妊娠過食辛熱,毒物熱積胎中,以致胎兒不安,手足亂動(dòng),上攻心胞,母多痛苦。來源:《葉氏女科》卷二。相似度50%:大青散組成:大青1兩,知母1兩,黃芩(去黑心)1兩,大黃(煨)1兩,山梔子仁1兩,升麻1兩,黃連(去須)1兩,甘草(炙,銼)半兩。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大青、山梔子仁、升麻減:黃柏、膽星、焦梔、枯礬、竹葉功效:陽盛發(fā)狂有斑,大小便秘澀。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相似度50%:加味解毒湯組成:大黃、黃連、黃芩、黃柏、梔子、赤芍、連翹、枳殼(麩炒)、防風(fēng)、甘草。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梔子、赤芍、連翹、枳殼、防風(fēng)減:膽星、焦梔、知母、枯礬、竹葉功效:下焦熱毒盛,大便出血,大腸痛不可忍,肛門腫起。來源:《壽世保元》卷四。相似度50%:三黃石膏湯組成:黃連2錢,黃柏1錢,山梔1錢,玄參1錢,黃芩1錢5分,知母1錢5分,石膏3錢,甘草7分。原方對(duì)照:大黃、黃芩、黃連、黃柏(上俱酒炒)、膽星、焦梔、知母、甘草、枯礬(斟酌用之)、竹葉(或加砂仁)。加:山梔、玄參、石膏減:大黃、膽星、焦梔、枯礬、竹葉功效:暑毒深入,結(jié)熱在里,譫語煩渴,不欲近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杭白菊數(shù)據(jù)監(jiān)測(cè)研究報(bào)告
- 2025年廣安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jiǎn)握新殬I(yè)傾向性測(cè)試題庫審定版
- 七上第六單元大單元教學(xué)設(shè)計(jì)
- 第一單元認(rèn)識(shí)幾何畫板第1課《用于學(xué)習(xí)和研究幾何規(guī)律》教學(xué)設(shè)計(jì) 2023-2024學(xué)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術(shù)八年級(jí)下冊(cè)
- 2025至2030年中國抽油煙機(jī)配件數(shù)據(jù)監(jiān)測(cè)研究報(bào)告
- 腦血栓病人的護(hù)理
- 2025年廣東省珠海市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cè)試題庫帶答案
- 商務(wù)禮儀課程實(shí)踐報(bào)告模板和范文
- 2025至2030年中國循環(huán)水多用真空泵數(shù)據(jù)監(jiān)測(cè)研究報(bào)告
- 陜西省西安重點(diǎn)中學(xué)高二地理下學(xué)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員工調(diào)整薪酬面談表
- 輔警報(bào)名登記表
- 初中數(shù)學(xué)競(jìng)賽試題匯編
- 外研版英語五年級(jí)下冊(cè)第一單元全部試題
- 培養(yǎng)小學(xué)生課外閱讀興趣課題研究方案
- 部編版四年級(jí)語文下冊(cè)課程綱要
- 【課件】第二單元第三節(jié)漢族民歌課件-2021-2022學(xué)年高中音樂人音版(2019)必修音樂鑒賞
- 高中人音版必修 音樂鑒賞20人民音樂家課件
- 圓二色譜儀操作規(guī)程培訓(xùn)
- 華文出版社三年級(jí)下冊(cè)書法教案
- GB_T 30789.3-2014 色漆和清漆 涂層老化的評(píng)價(jià) 缺陷的數(shù)量和大小以及外觀均勻變化程度的標(biāo)識(shí) 第3部分:生銹等級(jí)的評(píng)定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