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診斷學院課件_第1頁
肝功能檢查-診斷學院課件_第2頁
肝功能檢查-診斷學院課件_第3頁
肝功能檢查-診斷學院課件_第4頁
肝功能檢查-診斷學院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肝功能檢查_診斷學院肝功能檢查_診斷學院1(優(yōu)選)肝功能檢查_診斷學院(優(yōu)選)肝功能檢查_診斷學院2①在發(fā)病前,ALT和AST即有升高,最高值乙肝病毒核心抗體(HBcAb或抗-Hbc)。(2)臨床意義:γ-G0.TP60-80g/L

A40-55g/L

G20-30g/L肝細胞的毛細膽管一側和整個膽管(5)肝內(nèi)、外膽汁淤積:正?;蜉p度升高。甘氨膽酸0.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重癥肝炎

PAB平均下降>50%炎、中毒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時TBAA↓、γ-G↑、β-G↑可使血清中的ALT增高1倍,因此,它是最敏提示慢性肝炎可能進入活動期。2環(huán)境中帶正電荷的白蛋白(PI4.γ球蛋白(非肝臟合成)在肝肝臟病常用的實驗室檢查①在發(fā)病前,ALT和AST即有升高,最高值肝臟病常用的實驗室31、肝功能檢查:

檢測肝功能狀態(tài)的實驗室檢查稱肝功能檢查。2、肝病的實驗室檢查:與肝臟的各種代謝功能、各種病理變化相關的實驗室檢查稱為肝病的實驗室檢查。主要概念:1、肝功能檢查:2、肝病的實驗室檢查:主要概念:4

蛋白質(zhì)代謝的檢查

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查

膽汁酸(BA)測定

血清酶學測定

阻塞性脂蛋白-X(LP-X)測定

肝癌標志物的檢查

肝病檢查項目的選擇

病毒性肝炎標志物的檢查主要檢查內(nèi)容蛋白質(zhì)代謝的檢查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查膽汁酸(BA)測定5一蛋白質(zhì)代謝的檢查

肝合成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纖溶因子、各種轉(zhuǎn)運蛋白等,肝臟受損時,這些蛋白下降;γ球蛋白(非肝臟合成)在肝實質(zhì)細胞受損、間質(zhì)細胞增生時,球蛋白生成增加。一蛋白質(zhì)代謝的檢查肝合成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6

包括:

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測定

血清蛋白電泳

血清前蛋白測定

凝血功能檢查包括: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測定7(一)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測定1.血清總蛋白(serumtotalprotein,STP)是血清所含各種蛋白的總稱。

2.清蛋白(albumin,A)為血液中的主要蛋白質(zhì),由肝臟合成,其半衰期為19~21天(一)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測定1.血清總蛋白83.球蛋白(globulin,G)球蛋白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合成,與機體免疫有關。

4.A/G比值>13.球蛋白(globulin,G)9雙縮脲法測定TP原理:

兩分子尿素加熱脫氨縮合成為雙縮脲與堿性銅溶液中銅離子形成紫紅色化合物,稱雙縮脲反應,堿性銅溶液稱雙縮脲試劑。雙縮脲法測定TP原理:10血清A測定(BCG法:溴甲酚綠法)原理:

A具有與陰離子染料結合的性質(zhì),在PH4.2環(huán)境中帶正電荷的白蛋白(PI4.7)與陰離子染料溴甲酚綠結合,由黃色變?yōu)樗{綠色。

+藍綠色絡合物PH4.7血清A測定(BCG法:溴甲酚綠法)原理:+藍綠色絡合物P11參考值TP60-80g/L

A40-55g/L

G20-30g/LA/G1.5-2.5:1

參考值TP60-80g/L

A12臨床意義1.總蛋白↑

1)血液濃縮

2)蛋白質(zhì)合成增加,主要是G2.總蛋白↓

1)血液稀釋

2)各種原因的A降低嚴重腹泄嘔吐、高熱休克多發(fā)性骨髓瘤肝硬化淋巴瘤臨床意義1.總蛋白↑嚴重腹泄多發(fā)性骨髓瘤133.A↓1)合成不足,常見肝臟損害

2)營養(yǎng)不良

3)蛋白丟失過多

4)消耗增加

5)血液稀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長期饑俄、腹泄消化不良腎病綜合征嚴重燒傷急性大失血重癥結核甲亢惡性腫瘤3.A↓急、慢性肝炎長期饑俄、腹泄腎病綜合征重癥結核14存在于肝細胞胞漿中,因肝內(nèi)該酶活性較血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如果病人有“大三陽”,說明乙肝病毒在人體內(nèi)復制活躍。ALP是一種磷酸單酯水解酶,在堿性環(huán)境中能受阻時,血清γ-GT增高。骨髓瘤、原發(fā)性巨球蛋白血癥如果ALT/AST<1核心抗體(抗-HBc)核心抗體是人體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抗體。1)轉(zhuǎn)氨酶是將α氨基酸的氨基轉(zhuǎn)移到α酮酸【原理】ASTs存在于胞漿中,ASTm存在于線粒體中(2)臨床意義:2)蛋白質(zhì)合成增加,主要是G①在發(fā)病前,ALT和AST即有升高,最高值A/G比值反映A、G濃度變化的關系,正常值1.可使血清中的ALT增高1倍,因此,它是最敏4.A↑5.G↑2)感染、免疫反應結核瘧疾血吸蟲3)M球蛋白血癥多發(fā)性骨髓瘤淋巴瘤原發(fā)性巨球蛋白血癥4)自身免疫性疾病SLE風濕熱類風濕關節(jié)炎1)慢性肝臟疾病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存在于肝細胞胞漿中,因肝內(nèi)該酶活性較血4.A↑5.G↑2)感156.G↓合成減少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先天性免疫缺陷7.A/G比值

A/G比值反映A、G濃度變化的關系,正常值1.5-2.5/1,肝功損害嚴重時,A下降,G上升,使A/G比值變化,當A/G<1時,稱A/G比值倒置。6.G↓合成減少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或免疫抑制劑7.A/G16原理:在堿性環(huán)境中,血清蛋白均帶陰電荷,在電場中向陽極泳動,因各蛋白等電點和分子量各異,分子量小,陰電荷多者泳動快,分子量大,陰電荷少者泳動慢,電泳后從陽極開始,依次為Α、α1-G、α2-G、β-G及γ-G五個區(qū)帶,此種檢查法稱血清蛋白電泳。(二)血清蛋白電泳原理:(二)血清蛋白電泳17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測定2、肝內(nèi)、外阻塞的鑒別診斷:六、肝癌標志物的檢查2、肝內(nèi)、外阻塞的鑒別診斷:(因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在臨床上不能做,故只有核心抗體。細心的人或許會發(fā)現(xiàn),“大三陽”和“小三陽”之間,前兩項都是陽性,區(qū)別在于第三項不同。再發(fā)的指標。兩分子尿素加熱脫氨縮合成為雙縮脲與堿性銅溶液中銅離子形成紫紅色化合物,“大三陽”有“e抗原”陽性,而小三陽則是“e抗體”陽性。肝移植病人的監(jiān)測:反映移植肝的合成功能絨毛上,經(jīng)膽汁排入小腸,當膽汁排出不暢,正常血清蛋白電泳圖

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測定正常血清蛋白電18

參考值:

Α0.62-0.71α1-G0.03-0.04α2-G0.06-0.10

β-G0.07-0.11γ-G0.09-0.18

(醋酸纖維膜電泳法)

參考值:Α0.62-0.7119A具有與陰離子染料結合的性質(zhì),在PH4.1)合成不足,常見肝臟損害(因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在臨床上不能做,故只有核心抗體。正常人40~150U/L

兒童<500U/L化驗為“小三陽”的病人,雖然表示已經(jīng)感染了乙肝病毒。溶因子、各種轉(zhuǎn)運蛋白等,肝臟受損時,這球蛋白(globulin,G)清約高100倍,故只要有1%肝細胞壞死,即2、肝病的實驗室檢查:④慢性肝炎、肝硬化:若持續(xù)升高,為病情存在于肝細胞胞漿中,因肝內(nèi)該酶活性較血細心的人或許會發(fā)現(xiàn),“大三陽”和“小三陽”之間,前兩項都是陽性,區(qū)別在于第三項不同。臨床意義肝受損時,A、α1-G、α2-G、β-G、

↓自身抗原刺激淋巴系統(tǒng)γ-G↑1.肝臟疾病

1)肝炎急性(輕癥)無變化加重時A、α1-G、α2-G、β-G↓

γ-G↑A具有與陰離子染料結合的性質(zhì),在PH4.臨床意義肝受損時,A202)肝硬化

A、α1-G、α2-G、β-G、均↓

γ-G↑3)肝癌偶見甲胎蛋白帶出現(xiàn)A↓α1-G、α2-G、γ-G↑2)肝硬化A↓α1-G、α2-G、γ-G↑212.M蛋白血癥骨髓瘤、原發(fā)性巨球蛋白血癥

A↓、γ-G↑、β-G↑3.腎病綜合癥、糖尿病腎病

α2-G、β-G↑,A、γ-G↓2.M蛋白血癥22幾種常見病理的電泳圖型

幾種常見病理的電泳圖型

23定義:

PAB(prealbulin)是一種載體蛋白,在電泳圖譜上位于白蛋白前方看到一條染色很淺的區(qū)帶,這就是前白蛋白。

前白蛋白在肝臟合成,其半衰期短(約2天),比白蛋白更能早期反映肝臟損害情況,為肝細胞損害早期靈敏的指標。(三)血清前蛋白測定定義:(三)血清前蛋白測定24臨床意義

急性肝炎PAB早期明顯下降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重癥肝炎

PAB平均下降>50%

慢性肝炎的監(jiān)測PAB

PAB持續(xù)↓肝硬化

PAB↑

預后較好

PAB持續(xù)↓預后較差肝移植病人的監(jiān)測:反映移植肝的合成功能臨床意義急性肝炎PAB早期明顯下降25凝血功能障礙檢查凝血功能障礙檢查26(五)血氨測定參考值:18~72μmol/L臨床意義

1.升高:生理性增高病理性增高

2.降低:低蛋白飲食、貧血(五)血氨測定參考值:18~72μmol/L27二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查

二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查

28轉(zhuǎn)氨酶反而降低——膽酶分離,提示肝細胞1)轉(zhuǎn)氨酶是將α氨基酸的氨基轉(zhuǎn)移到α酮酸甲型肝炎病毒標志物監(jiān)測檢測肝功能狀態(tài)的實驗室檢查稱肝功能檢查。核心抗體(抗-HBc)核心抗體是人體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抗體。2環(huán)境中帶正電荷的白蛋白(PI4.輕度黃疸34.(1)CEA升高主要見于胰腺癌、結腸癌、直腸癌、Α0.表面抗體(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體,人體就會產(chǎn)生抵抗它的物質(zhì)。γ球蛋白(非肝臟合成)在肝裂細胞數(shù)量呈正相關。膽紅素的正常代謝UCBCB脂溶性腎無法排出水溶性腎可排出轉(zhuǎn)氨酶反而降低——膽酶分離,提示肝細胞膽紅素的正常代謝CB脂292)結合膽紅素,即CB,指膽紅素葡萄糖醛酸酯或其硫酸酯稱結合膽紅素。1)非結合膽紅素,即UCB3)總膽紅素(STB)為非結合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的總量。膽紅素種類2)結合膽紅素,即CB,1)非結合膽紅素,即UCB3)總膽紅30方法:重氮反應法

血清總膽紅素、結合膽紅素及非

結合膽紅素測定

方法:血清總膽紅素、結合膽紅素及非

結合膽紅素測定

31重氮反應法原理1)直接反應結合膽紅素+重氮試劑堿性溶液偶氮膽紅素(紫紅色)2)間接反應非結合膽紅素+重氮試劑促進劑或表面活性劑

偶氮膽紅素重氮反應法原理1)直接反應結合膽紅素+重氮試劑堿性溶液偶氮膽323)膽紅素+重氮試劑

促進劑充分反應1分鐘膽紅素(結合和非結合)總膽紅素4)總膽紅素-1分鐘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3)膽紅素+重氮試劑促進劑充分反應1分鐘(結合和非結合)總33

總膽紅素1.7-17.1umol/L

結合膽紅素0-6.8umol/L

非結合膽紅素1.7-10.2umol/L

參考值:

總膽紅素1.7-17.1umol/L

34

溶血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溶血性黃疸發(fā)生機制示意圖溶血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溶血性黃疸發(fā)生機制示意35

肝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肝細胞性黃疸發(fā)生機制示意圖肝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肝細胞性黃疸發(fā)生機制示意圖36

梗阻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膽汁淤滯性黃疸發(fā)生機制示意圖梗阻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膽汁淤滯性黃疸發(fā)生371)總膽紅素判斷有無黃疸及黃疸的程度

隱性黃疸17.1-34.2umol/L

輕度黃疸34.2-171umol/L

中度黃疸171-342umol/L

重度黃疸>342umol/L

臨床意義:1)總膽紅素判斷有無黃疸及黃疸的程度

隱性黃疸17.38

(總膽紅素水平)

完全阻塞性黃疸>342umol/L

不完全阻塞性黃疸171-265umol/L

肝性黃疸17.1-171umol/L

溶血性黃疸<85.5umol/L2)根據(jù)黃疸程度判斷黃疸原因

(總膽紅素水平)

完393)根據(jù)STB、CB及UCB判斷黃疸類型STBUCB溶血性黃疸STBCB阻塞性黃疸UCBSTBCB肝性黃疸3)根據(jù)STB、CB及UCB判斷黃疸類型STBUCB溶血性黃40這種外殼,是一種蛋白質(zhì),它就是“表面抗原”。表面抗體(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體,人體就會產(chǎn)生抵抗它的物質(zhì)。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γ-GT)測定2)參考值0-5ug/L急性感染證據(jù)。④慢性肝炎、肝硬化:若持續(xù)升高,為病情腎病綜合癥、糖尿病腎病是血清所含各種蛋白的總稱??贵w對人體有保護能力??墒寡逯械腁LT增高1倍,因此,它是最敏但是,“e抗體”的出現(xiàn),標志著病毒的復制已經(jīng)由活躍轉(zhuǎn)為靜止。α1-G、α2-G、4)CB/STB比值協(xié)助判斷黃疸類型20%~50%肝性

>50%阻塞性

<20%溶血性

這種外殼,是一種蛋白質(zhì),它就是“表面抗原”。4)CB/STB41

正常人1.7-17.10-6.81.7-10.220%(-)弱陽性(-)

溶血性

明顯<20%

明顯(-)

肝性

中度中度20~50%(++)

阻塞性

明顯明顯>50強陽性

5)正常人及三種黃疸的膽紅素代謝檢查結果

血清膽紅素(umol/L)尿

STBCBUCBCB/STB尿膽原膽紅素

正常人1.7-17.10-6.81.7-10.242

BA是膽汁的主要成分,由膽固醇在肝臟合成,隨膽汁排入腸道,經(jīng)腸道細菌分解后由小腸重吸收,經(jīng)門脈入血回肝,再由肝細胞攝取,少量進入血液循環(huán),90%-95%再分泌入膽汁,形成膽汁酸的腸肝循環(huán)。三、膽汁酸(BA)測定

因此,膽汁酸是肝膽疾病診斷眾多生化指標中,唯一能同時反映肝細胞合成、攝取及分泌功能,它對肝膽系統(tǒng)疾病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高于其他指標。BA是膽汁的主要成分,由膽固醇在肝臟合成,隨膽汁排43

膽汁酸是膽汁中一大類膽烷酸的總稱,主要成分有膽酸(CA)、鵝脫氧膽酸(CDCA)、脫氧膽酸(DCA)、石膽酸(LCA)、及熊脫氧膽酸(UDCA),其中以膽酸、鵝脫氧膽酸、脫氧膽酸為主,游離膽汁酸分泌到膽小管前均形成結合膽酸,如甘氨膽酸等。膽汁酸是膽汁中一大類膽烷酸的總稱,主要成分有膽酸(C44

總膽汁酸0-10umol/L

膽酸0.08-0.91umol/L

脫氧膽酸0.23-0.89umol/L

甘氨膽酸0.05-1.0umol/L正常值總膽汁酸0-10umol/L膽酸451)肝細胞損害: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中毒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時TBA

顯著升高,尤其肝硬化時,TBA陽性率高于其他指標。2)是膽汁淤積的具有重要診斷意義的生化學指標,如肝內(nèi)、肝外的膽管梗阻。臨床意義1)肝細胞損害: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2)是膽汁淤積的具46

LP-X是膽汁淤滯、阻塞性黃疸時出現(xiàn)在血中的異常脂蛋白,在電泳中與其它脂蛋白不同,向陰極移動,是膽汁淤積的具有重要診斷意義的生化學指標。四、阻塞性脂蛋白-X(LP-X)測定LP-X是膽汁淤滯、阻塞性黃疸時出現(xiàn)在血中的異常脂蛋47臨床意義:

1、膽汁淤積性黃疸的診斷:

LP-X是診斷阻塞性黃疸的靈敏且特異的指標,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優(yōu)于血中膽紅素、堿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轉(zhuǎn)肽酶,陽性率>80%。

定性(-);定量<140mg/L參考值:臨床意義:

1、膽汁淤積性黃疸的診斷:定性(-);定量<482、肝內(nèi)、外阻塞的鑒別診斷:

LP-X含量與膽汁淤積程度相關,可用于鑒別阻塞類型,肝外阻塞比肝內(nèi)阻塞引起膽汁淤積程度嚴重,一般認為其定量>2000mg/L時,提示肝外膽道阻塞,惡性阻塞高于良性阻塞。

2、肝內(nèi)、外阻塞的鑒別診斷:49

五、血清酶學測定

五、血清酶學測定

501.血清轉(zhuǎn)氨酶測定

1)轉(zhuǎn)氨酶是將α氨基酸的氨基轉(zhuǎn)移到α酮酸的酮基上的一種酶,用于肝功能檢查的主要是谷氨酸丙酮酸轉(zhuǎn)移酶(GPT)和谷氨酸草酰乙酸轉(zhuǎn)移酶(GOT)。1.血清轉(zhuǎn)氨酶測定512)GPT經(jīng)WHO命名為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存在于肝細胞胞漿中,因肝內(nèi)該酶活性較血清約高100倍,故只要有1%肝細胞壞死,即可使血清中的ALT增高1倍,因此,它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檢測指標之一。

3)GOT現(xiàn)名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此酶在心肌含量最高,肝臟為第二,在肝損害時,其漏出量也較ALT低。80%的AST存在于線粒體內(nèi)。2)GPT經(jīng)WHO命名為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52漏出率65%4%

半衰期(小時)4717

敏感性高低參考值10-40U/L10-40U/LALTAST4)兩種轉(zhuǎn)氨酶的特點:

漏出率65%535)意義(1)急性病毒性肝炎轉(zhuǎn)氨酶陽性率80%~100%

①在發(fā)病前,ALT和AST即有升高,最高值>500u。隨病情好轉(zhuǎn)逐漸下降至正常。

②急性重癥肝炎時,病程初期轉(zhuǎn)氨酶升高,以AST

升高顯著,如在癥狀惡化時,黃疸進行性加深,轉(zhuǎn)氨酶反而降低——膽酶分離,提示肝細胞嚴重壞死,預后不佳。

③在急性肝炎的恢復期,如轉(zhuǎn)氨酶在100u

左右波動或再升,提示急性轉(zhuǎn)為慢性。5)意義54(3)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輕度上升(100-200U)或正常,ALT/AST<1(2)慢性病毒肝炎輕度上升(100-200U)或正常,ALT/AST>1。如果ALT/AST<1

提示慢性肝炎可能進入活動期。(4)肝硬化:取決于肝細胞進行性壞死程度,終末期肝硬化轉(zhuǎn)氨酶活性正?;蚪档汀#?)肝內(nèi)、外膽汁淤積:正?;蜉p度升高。(6)急性心肌梗死:AST升高。(3)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2)慢性病毒肝55

2.AST同工酶(ASTs、ASTm)

【原理】ASTs存在于胞漿中,ASTm存在于線粒體中

【臨床意義】

輕、中度急性肝炎,血清AST輕度↑(ASTs),重癥肝炎、暴發(fā)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時ASTm↑。氟烷性肝炎、妊娠脂肪肝、肝動脈栓塞術后、心肌梗死時ASTm升高。2.AST同工酶(ASTs、ASTm)56(1)參考值:正常人40~150U/L

兒童<500U/L

ALP是一種磷酸單酯水解酶,在堿性環(huán)境中能水解磷酸酯產(chǎn)生磷酸。主要分布在肝臟、骨骼、腎、小腸及胎盤中。3、堿性磷酸酶(ALP)

(1)參考值:ALP是一種磷酸單酯水解酶,在堿性環(huán)境中能57

①ALP分布在肝細胞血竇側和毛細膽管側的微絨毛上,經(jīng)膽汁排入小腸,當膽汁排出不暢,毛細膽管壓力增加時,可誘發(fā)產(chǎn)生大量ALP,故膽汁淤滯時,ALP升高——如肝內(nèi)、外膽管阻塞性疾病。

②骨骼疾病時,如纖維性骨炎、佝僂病、骨軟化癥、成骨細胞瘤、及骨折愈合期ALP升高。

(2)臨床意義:

①ALP分布在肝細胞血竇側和毛細膽管側的微(2)58(3)ALP與ALT同時測定,有助于黃疸的鑒別ALPALT膽紅素膽汁淤積性黃疸↑↑輕度↑↑↑肝細胞性黃疸正?;颉卸取蝺?nèi)局限性膽道阻塞↑↑→正常(3)ALP與ALT同時測定,有助于黃疸的鑒別ALPALT膽59

4.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γ-GT)測定

1)γ-GT活性腎>胰腺>肝臟

2)γ-GT在肝臟中廣泛分布于肝細胞的毛細膽管一側和整個膽管系統(tǒng),當肝內(nèi)合成亢進或膽汁排出受阻時,血清γ-GT增高。

3)參考值男性:11~50u/L

女性:7~32u/L4.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γ-GT)測定60

4)臨床意義

①膽道阻塞性疾?。?/p>

γ-GT(升高幅度與黃疸平行)

②肝癌:

γ-GT明顯升高4)臨床意義61③急性肝炎中度,<200U

若恢復期,γ-GT為唯一升高的酶,提示肝炎未愈。④慢性肝炎、肝硬化:若持續(xù)升高,為病情不穩(wěn)定或惡化趨勢,若逐漸下降,為病情趨向非活動性。

⑤酒精性肝損害:AST、ALT升高(輕度),

γ-GT升高(中度)③急性肝炎中度,<200U

若恢62

在肝細胞癌時,由于肝細胞功能異常,產(chǎn)生出一些與肝細胞癌密切相關的蛋白質(zhì),稱為肝癌的腫瘤標志物,對肝癌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六、肝癌標志物的檢查

在肝細胞癌時,由于肝細胞功能異常,產(chǎn)生出一些與肝細胞631)AFP是胎兒性蛋白,為胎兒所特有,出生后不久轉(zhuǎn)為陰性,或僅含微量。當肝細胞或生殖腺胚胎組織發(fā)生惡性病變時升高,因而,測定AFP在血中的濃度,對診斷肝細胞癌及滋養(yǎng)細胞惡性腫瘤有重要意義。1.AFP測定(P418)

1)AFP是胎兒性蛋白,為胎兒所特有,出生后不久1.AFP測642)來源:胎肝和卵黃囊,與肝再生時,分裂細胞數(shù)量呈正相關。3)參考值成人<25ug/L2)來源:胎肝和卵黃囊,與肝再生時,分3)參考值成人65(1)原發(fā)性肝細胞癌定性(+)

定量>300ug/L

持續(xù)1個月以上,能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炎、幼兒性睪丸或卵巢、畸胎瘤等可確診肝癌。(2)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細胞重新具有了產(chǎn)生

AFP的能力。急性、慢性肝炎均可升高,但

<300ug/L,隨著肝細胞的修復,AFP下降,為一過性的升高。4)、意義

(1)原發(fā)性肝細胞癌定性(+)

66(4)其他肝硬化(活動期)、先天性膽管閉鎖等

AFP升高(3)妊娠

3-4月以后AFP升高

7-8月高峰,但多<400ug/L

分娩后約3周降至正常胎兒神經(jīng)管畸形、雙胎、先兆流產(chǎn)(4)生殖腺胚胎腫瘤(睪丸癌、卵巢癌、畸胎瘤)胃癌、胰腺癌,血中AFP也可升高(4)其他肝硬化(活動期)、先天性膽管閉鎖等(3)妊娠671)癌胚抗原是一種存在于成人癌組織中的胎兒性蛋白,可根據(jù)免疫學原理檢測。

2)參考值0-5ug/L2、癌胚抗原(CEA)測定1)癌胚抗原是一種存在于成人癌組織中的胎2)參考值0-568(2)消化道腫瘤

A、無助癌的早期診斷

B、觀察術后過程,判斷預后,預測再發(fā)的指標。

3)意義(3)原發(fā)性肝癌與轉(zhuǎn)移性肝癌的鑒別價值較大,轉(zhuǎn)移性肝癌CEA陽性率高達90%。(1)CEA升高主要見于胰腺癌、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胃癌、肺癌。(2)消化道腫瘤

A、無助癌的早期診斷

69

七、病毒性肝炎標志物的檢查(P452)

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庚、輸血傳播病毒

七、病毒性肝炎標志物的檢查(P452)

肝炎病毒甲、乙、丙701.甲型肝炎病毒標志物監(jiān)測1)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和RNA測定

HAVAg陽性:見于70.6%~87.5%的甲肝患者,糞便中HAV或HAV抗原檢測可作為急性感染證據(jù)。HAV-RNA陽性:對早期診斷具有特異性。2)甲型肝炎病毒抗體測定

IgM陽性是特異性早期診斷指標。

IgG陽性出現(xiàn)于恢復期且持久存在,是獲得性免疫力的標志。1.甲型肝炎病毒標志物監(jiān)測1)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和RNA測定71乙肝的診斷乙肝的診斷72一、“二對半”的具體內(nèi)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體(HBsAb或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e抗體(HBeAb或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體(HBcAb或抗-Hbc)。(因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在臨床上不能做,故只有核心抗體。)

一、“二對半”的具體內(nèi)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732)各種原因的A降低α1-G、α2-G、人體產(chǎn)生了“表面抗體”,就意味著機體對乙肝病毒產(chǎn)生了抵抗力。AFP測定(P418)電泳圖譜上位于白蛋白前方看到一條染色很淺的區(qū)帶,這就是前白蛋白。病毒性肝炎標志物的檢查二、“大三陽”和“小三陽”①膽道阻塞性疾病:肝合成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纖2、肝內(nèi)、外阻塞的鑒別診斷:重癥肝炎、暴發(fā)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時ASTm↑。②急性重癥肝炎時,病程初期轉(zhuǎn)氨酶升高,以AST二對半內(nèi)容(1)表面抗原(HBsAg)提起“表面抗原”,就是人們經(jīng)常說的“澳大利亞抗原”。乙肝病毒雖然構造非常簡單,但是它也有一個外殼。這種外殼,是一種蛋白質(zhì),它就是“表面抗原”。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如果化驗時“表面抗原”陽性,就表示體內(nèi)感染了乙肝病毒。2)各種原因的A降低二對半內(nèi)容(1)表面抗原(HBsAg)74二對半內(nèi)容(2)表面抗體(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體,人體就會產(chǎn)生抵抗它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也是一種蛋白質(zhì),稱為“抗體”??贵w對人體有保護能力。人體產(chǎn)生了“表面抗體”,就意味著機體對乙肝病毒產(chǎn)生了抵抗力?,F(xiàn)在許多人接種了“乙肝疫苗”,于是體內(nèi)也會產(chǎn)生“表面抗體”,檢查“表面抗體”也會陽性。這時,希望“表面抗體”最好是陽性,這就標志你注射的乙肝疫苗接種成功了,在一定期限內(nèi)不會再被傳染上乙肝了。二對半內(nèi)容(2)表面抗體(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體75二對半內(nèi)容(3)e抗原(HBeAg)e抗原是乙肝病毒復制的標志,它可以判定傳染性的大小。如果檢查時有e抗原陽性,就表示乙肝病毒在人體內(nèi)復制活躍,血中帶毒量大,傳染性強。所以,e抗原陽性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二對半內(nèi)容(3)e抗原(HBeAg)e抗原是乙肝病毒復制76二對半內(nèi)容(4)e抗體(抗-HBe)檢查時發(fā)現(xiàn)了e抗體,表示乙肝相對好轉(zhuǎn),給病人帶來的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它的陽性標志著乙肝病毒的復制已經(jīng)從活躍轉(zhuǎn)為相對靜止,血中帶毒量減少,傳染性也相對降低了。二對半內(nèi)容(4)e抗體(抗-HBe)檢查時發(fā)現(xiàn)了e抗體,77二對半內(nèi)容(5)核心抗體(抗-HBc)核心抗體是人體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抗體。但是,它對人體沒有保護作用。陽性時,如果加號多(醫(yī)學上的說法是“滴度高”),提示病毒正在復制,傳染性也強。如果過去是強陽性,現(xiàn)在雖然也是陽性,但是加號比原來少了,表示曾經(jīng)得過乙肝,這種陽性差不多要持續(xù)幾年或數(shù)十年。二對半內(nèi)容(5)核心抗體(抗-HBc)核心抗體是人體感染782)GPT經(jīng)WHO命名為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2)甲型肝炎病毒抗體測定A/G比值反映A、G濃度變化的關系,正常值1.中度黃疸171-342umol/L這種外殼,是一種蛋白質(zhì),它就是“表面抗原”?!氨砻婵乖标栃?。①在發(fā)病前,ALT和AST即有升高,最高值2、肝內(nèi)、外阻塞的鑒別診斷:在堿性環(huán)境中,血清蛋白均帶陰電荷,在電場中向陽極泳動,因各蛋白等電點和分子量各異,分子量小,陰電荷多者泳動快,分子量大,陰電荷少者泳動慢,電泳后從陽極開始,依次為Α、α1-G、α2-G、β-G及γ-G五個區(qū)帶,此種檢查法稱血清蛋白電泳。2天),比白蛋白更能早期反映肝臟損害情況,為肝細胞損害早期靈敏的指標。③急性肝炎中度,<200U

若恢復期,γ-GT為唯一升高的酶,提示——“核心抗體”陽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病毒正在人體內(nèi)活躍地復制,有傳染性。二、“大三陽”和“小三陽”“大三陽”指的是“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體(HBcAb)”,和“e抗原(HBeAg)”同時陽性。——“表面抗原”陽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核心抗體”陽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病毒正在人體內(nèi)活躍地復制,有傳染性?!癳抗原”陽性,也表示乙肝病毒正在復制。2)GPT經(jīng)WHO命名為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二、“79如果病人有“大三陽”,說明乙肝病毒在人體內(nèi)復制活躍。病人的血液以及唾液,精液,乳汁都有病毒存在,所以傳染性很強。如果檢查病人的轉(zhuǎn)胺酶也高,就需積極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隔離,不要把肝炎傳染給別人。如果病人有“大三陽”,說明乙肝病毒在人體內(nèi)復制活躍。80如果病人有“大三陽”,說明乙肝病毒在人體內(nèi)復制活躍。病人的血液以及唾液,精液,乳汁都有病毒存在,所以傳染性很強。如果檢查病人的轉(zhuǎn)胺酶也高,就需積極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隔離,不要把肝炎傳染給別人。如果病人有“大三陽”,說明乙肝病毒在人體內(nèi)復制活躍。81“小三陽”:所謂“小三陽”,指的是“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體(HBcAb)”和“e抗體(抗-Hbe)”同時陽性。細心的人或許會發(fā)現(xiàn),“大三陽”和“小三陽”之間,前兩項都是陽性,區(qū)別在于第三項不同?!按笕枴庇小癳抗原”陽性,而小三陽則是“e抗體”陽性。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b大三陽+++小三陽+++“小三陽”:所謂“小三陽”,指的是“表面抗原(HBsAg82化驗為“小三陽”的病人,雖然表示已經(jīng)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e抗體”的出現(xiàn),標志著病毒的復制已經(jīng)由活躍轉(zhuǎn)為靜止。血中的帶病毒量明顯減少,傳染性也相對降低。所以,“小三陽”表示病人的病情開始好轉(zhuǎn)?;灋椤靶∪枴钡牟∪?,雖然表示已經(jīng)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83肝功能檢查_診斷學院肝功能檢查_診斷學院84(優(yōu)選)肝功能檢查_診斷學院(優(yōu)選)肝功能檢查_診斷學院85①在發(fā)病前,ALT和AST即有升高,最高值乙肝病毒核心抗體(HBcAb或抗-Hbc)。(2)臨床意義:γ-G0.TP60-80g/L

A40-55g/L

G20-30g/L肝細胞的毛細膽管一側和整個膽管(5)肝內(nèi)、外膽汁淤積:正常或輕度升高。甘氨膽酸0.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重癥肝炎

PAB平均下降>50%炎、中毒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時TBAA↓、γ-G↑、β-G↑可使血清中的ALT增高1倍,因此,它是最敏提示慢性肝炎可能進入活動期。2環(huán)境中帶正電荷的白蛋白(PI4.γ球蛋白(非肝臟合成)在肝肝臟病常用的實驗室檢查①在發(fā)病前,ALT和AST即有升高,最高值肝臟病常用的實驗室861、肝功能檢查:

檢測肝功能狀態(tài)的實驗室檢查稱肝功能檢查。2、肝病的實驗室檢查:與肝臟的各種代謝功能、各種病理變化相關的實驗室檢查稱為肝病的實驗室檢查。主要概念:1、肝功能檢查:2、肝病的實驗室檢查:主要概念:87

蛋白質(zhì)代謝的檢查

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查

膽汁酸(BA)測定

血清酶學測定

阻塞性脂蛋白-X(LP-X)測定

肝癌標志物的檢查

肝病檢查項目的選擇

病毒性肝炎標志物的檢查主要檢查內(nèi)容蛋白質(zhì)代謝的檢查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查膽汁酸(BA)測定88一蛋白質(zhì)代謝的檢查

肝合成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纖溶因子、各種轉(zhuǎn)運蛋白等,肝臟受損時,這些蛋白下降;γ球蛋白(非肝臟合成)在肝實質(zhì)細胞受損、間質(zhì)細胞增生時,球蛋白生成增加。一蛋白質(zhì)代謝的檢查肝合成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89

包括:

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測定

血清蛋白電泳

血清前蛋白測定

凝血功能檢查包括: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測定90(一)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測定1.血清總蛋白(serumtotalprotein,STP)是血清所含各種蛋白的總稱。

2.清蛋白(albumin,A)為血液中的主要蛋白質(zhì),由肝臟合成,其半衰期為19~21天(一)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測定1.血清總蛋白913.球蛋白(globulin,G)球蛋白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合成,與機體免疫有關。

4.A/G比值>13.球蛋白(globulin,G)92雙縮脲法測定TP原理:

兩分子尿素加熱脫氨縮合成為雙縮脲與堿性銅溶液中銅離子形成紫紅色化合物,稱雙縮脲反應,堿性銅溶液稱雙縮脲試劑。雙縮脲法測定TP原理:93血清A測定(BCG法:溴甲酚綠法)原理:

A具有與陰離子染料結合的性質(zhì),在PH4.2環(huán)境中帶正電荷的白蛋白(PI4.7)與陰離子染料溴甲酚綠結合,由黃色變?yōu)樗{綠色。

+藍綠色絡合物PH4.7血清A測定(BCG法:溴甲酚綠法)原理:+藍綠色絡合物P94參考值TP60-80g/L

A40-55g/L

G20-30g/LA/G1.5-2.5:1

參考值TP60-80g/L

A95臨床意義1.總蛋白↑

1)血液濃縮

2)蛋白質(zhì)合成增加,主要是G2.總蛋白↓

1)血液稀釋

2)各種原因的A降低嚴重腹泄嘔吐、高熱休克多發(fā)性骨髓瘤肝硬化淋巴瘤臨床意義1.總蛋白↑嚴重腹泄多發(fā)性骨髓瘤963.A↓1)合成不足,常見肝臟損害

2)營養(yǎng)不良

3)蛋白丟失過多

4)消耗增加

5)血液稀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長期饑俄、腹泄消化不良腎病綜合征嚴重燒傷急性大失血重癥結核甲亢惡性腫瘤3.A↓急、慢性肝炎長期饑俄、腹泄腎病綜合征重癥結核97存在于肝細胞胞漿中,因肝內(nèi)該酶活性較血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如果病人有“大三陽”,說明乙肝病毒在人體內(nèi)復制活躍。ALP是一種磷酸單酯水解酶,在堿性環(huán)境中能受阻時,血清γ-GT增高。骨髓瘤、原發(fā)性巨球蛋白血癥如果ALT/AST<1核心抗體(抗-HBc)核心抗體是人體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抗體。1)轉(zhuǎn)氨酶是將α氨基酸的氨基轉(zhuǎn)移到α酮酸【原理】ASTs存在于胞漿中,ASTm存在于線粒體中(2)臨床意義:2)蛋白質(zhì)合成增加,主要是G①在發(fā)病前,ALT和AST即有升高,最高值A/G比值反映A、G濃度變化的關系,正常值1.可使血清中的ALT增高1倍,因此,它是最敏4.A↑5.G↑2)感染、免疫反應結核瘧疾血吸蟲3)M球蛋白血癥多發(fā)性骨髓瘤淋巴瘤原發(fā)性巨球蛋白血癥4)自身免疫性疾病SLE風濕熱類風濕關節(jié)炎1)慢性肝臟疾病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存在于肝細胞胞漿中,因肝內(nèi)該酶活性較血4.A↑5.G↑2)感986.G↓合成減少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先天性免疫缺陷7.A/G比值

A/G比值反映A、G濃度變化的關系,正常值1.5-2.5/1,肝功損害嚴重時,A下降,G上升,使A/G比值變化,當A/G<1時,稱A/G比值倒置。6.G↓合成減少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或免疫抑制劑7.A/G99原理:在堿性環(huán)境中,血清蛋白均帶陰電荷,在電場中向陽極泳動,因各蛋白等電點和分子量各異,分子量小,陰電荷多者泳動快,分子量大,陰電荷少者泳動慢,電泳后從陽極開始,依次為Α、α1-G、α2-G、β-G及γ-G五個區(qū)帶,此種檢查法稱血清蛋白電泳。(二)血清蛋白電泳原理:(二)血清蛋白電泳100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測定2、肝內(nèi)、外阻塞的鑒別診斷:六、肝癌標志物的檢查2、肝內(nèi)、外阻塞的鑒別診斷:(因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在臨床上不能做,故只有核心抗體。細心的人或許會發(fā)現(xiàn),“大三陽”和“小三陽”之間,前兩項都是陽性,區(qū)別在于第三項不同。再發(fā)的指標。兩分子尿素加熱脫氨縮合成為雙縮脲與堿性銅溶液中銅離子形成紫紅色化合物,“大三陽”有“e抗原”陽性,而小三陽則是“e抗體”陽性。肝移植病人的監(jiān)測:反映移植肝的合成功能絨毛上,經(jīng)膽汁排入小腸,當膽汁排出不暢,正常血清蛋白電泳圖

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測定正常血清蛋白電101

參考值:

Α0.62-0.71α1-G0.03-0.04α2-G0.06-0.10

β-G0.07-0.11γ-G0.09-0.18

(醋酸纖維膜電泳法)

參考值:Α0.62-0.71102A具有與陰離子染料結合的性質(zhì),在PH4.1)合成不足,常見肝臟損害(因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在臨床上不能做,故只有核心抗體。正常人40~150U/L

兒童<500U/L化驗為“小三陽”的病人,雖然表示已經(jīng)感染了乙肝病毒。溶因子、各種轉(zhuǎn)運蛋白等,肝臟受損時,這球蛋白(globulin,G)清約高100倍,故只要有1%肝細胞壞死,即2、肝病的實驗室檢查:④慢性肝炎、肝硬化:若持續(xù)升高,為病情存在于肝細胞胞漿中,因肝內(nèi)該酶活性較血細心的人或許會發(fā)現(xiàn),“大三陽”和“小三陽”之間,前兩項都是陽性,區(qū)別在于第三項不同。臨床意義肝受損時,A、α1-G、α2-G、β-G、

↓自身抗原刺激淋巴系統(tǒng)γ-G↑1.肝臟疾病

1)肝炎急性(輕癥)無變化加重時A、α1-G、α2-G、β-G↓

γ-G↑A具有與陰離子染料結合的性質(zhì),在PH4.臨床意義肝受損時,A1032)肝硬化

A、α1-G、α2-G、β-G、均↓

γ-G↑3)肝癌偶見甲胎蛋白帶出現(xiàn)A↓α1-G、α2-G、γ-G↑2)肝硬化A↓α1-G、α2-G、γ-G↑1042.M蛋白血癥骨髓瘤、原發(fā)性巨球蛋白血癥

A↓、γ-G↑、β-G↑3.腎病綜合癥、糖尿病腎病

α2-G、β-G↑,A、γ-G↓2.M蛋白血癥105幾種常見病理的電泳圖型

幾種常見病理的電泳圖型

106定義:

PAB(prealbulin)是一種載體蛋白,在電泳圖譜上位于白蛋白前方看到一條染色很淺的區(qū)帶,這就是前白蛋白。

前白蛋白在肝臟合成,其半衰期短(約2天),比白蛋白更能早期反映肝臟損害情況,為肝細胞損害早期靈敏的指標。(三)血清前蛋白測定定義:(三)血清前蛋白測定107臨床意義

急性肝炎PAB早期明顯下降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重癥肝炎

PAB平均下降>50%

慢性肝炎的監(jiān)測PAB

PAB持續(xù)↓肝硬化

PAB↑

預后較好

PAB持續(xù)↓預后較差肝移植病人的監(jiān)測:反映移植肝的合成功能臨床意義急性肝炎PAB早期明顯下降108凝血功能障礙檢查凝血功能障礙檢查109(五)血氨測定參考值:18~72μmol/L臨床意義

1.升高:生理性增高病理性增高

2.降低:低蛋白飲食、貧血(五)血氨測定參考值:18~72μmol/L110二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查

二膽紅素代謝功能檢查

111轉(zhuǎn)氨酶反而降低——膽酶分離,提示肝細胞1)轉(zhuǎn)氨酶是將α氨基酸的氨基轉(zhuǎn)移到α酮酸甲型肝炎病毒標志物監(jiān)測檢測肝功能狀態(tài)的實驗室檢查稱肝功能檢查。核心抗體(抗-HBc)核心抗體是人體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抗體。2環(huán)境中帶正電荷的白蛋白(PI4.輕度黃疸34.(1)CEA升高主要見于胰腺癌、結腸癌、直腸癌、Α0.表面抗體(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體,人體就會產(chǎn)生抵抗它的物質(zhì)。γ球蛋白(非肝臟合成)在肝裂細胞數(shù)量呈正相關。膽紅素的正常代謝UCBCB脂溶性腎無法排出水溶性腎可排出轉(zhuǎn)氨酶反而降低——膽酶分離,提示肝細胞膽紅素的正常代謝CB脂1122)結合膽紅素,即CB,指膽紅素葡萄糖醛酸酯或其硫酸酯稱結合膽紅素。1)非結合膽紅素,即UCB3)總膽紅素(STB)為非結合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的總量。膽紅素種類2)結合膽紅素,即CB,1)非結合膽紅素,即UCB3)總膽紅113方法:重氮反應法

血清總膽紅素、結合膽紅素及非

結合膽紅素測定

方法:血清總膽紅素、結合膽紅素及非

結合膽紅素測定

114重氮反應法原理1)直接反應結合膽紅素+重氮試劑堿性溶液偶氮膽紅素(紫紅色)2)間接反應非結合膽紅素+重氮試劑促進劑或表面活性劑

偶氮膽紅素重氮反應法原理1)直接反應結合膽紅素+重氮試劑堿性溶液偶氮膽1153)膽紅素+重氮試劑

促進劑充分反應1分鐘膽紅素(結合和非結合)總膽紅素4)總膽紅素-1分鐘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3)膽紅素+重氮試劑促進劑充分反應1分鐘(結合和非結合)總116

總膽紅素1.7-17.1umol/L

結合膽紅素0-6.8umol/L

非結合膽紅素1.7-10.2umol/L

參考值:

總膽紅素1.7-17.1umol/L

117

溶血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溶血性黃疸發(fā)生機制示意圖溶血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溶血性黃疸發(fā)生機制示意118

肝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肝細胞性黃疸發(fā)生機制示意圖肝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肝細胞性黃疸發(fā)生機制示意圖119

梗阻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膽汁淤滯性黃疸發(fā)生機制示意圖梗阻性黃疸時膽紅素代謝膽汁淤滯性黃疸發(fā)生1201)總膽紅素判斷有無黃疸及黃疸的程度

隱性黃疸17.1-34.2umol/L

輕度黃疸34.2-171umol/L

中度黃疸171-342umol/L

重度黃疸>342umol/L

臨床意義:1)總膽紅素判斷有無黃疸及黃疸的程度

隱性黃疸17.121

(總膽紅素水平)

完全阻塞性黃疸>342umol/L

不完全阻塞性黃疸171-265umol/L

肝性黃疸17.1-171umol/L

溶血性黃疸<85.5umol/L2)根據(jù)黃疸程度判斷黃疸原因

(總膽紅素水平)

完1223)根據(jù)STB、CB及UCB判斷黃疸類型STBUCB溶血性黃疸STBCB阻塞性黃疸UCBSTBCB肝性黃疸3)根據(jù)STB、CB及UCB判斷黃疸類型STBUCB溶血性黃123這種外殼,是一種蛋白質(zhì),它就是“表面抗原”。表面抗體(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體,人體就會產(chǎn)生抵抗它的物質(zhì)。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γ-GT)測定2)參考值0-5ug/L急性感染證據(jù)。④慢性肝炎、肝硬化:若持續(xù)升高,為病情腎病綜合癥、糖尿病腎病是血清所含各種蛋白的總稱??贵w對人體有保護能力??墒寡逯械腁LT增高1倍,因此,它是最敏但是,“e抗體”的出現(xiàn),標志著病毒的復制已經(jīng)由活躍轉(zhuǎn)為靜止。α1-G、α2-G、4)CB/STB比值協(xié)助判斷黃疸類型20%~50%肝性

>50%阻塞性

<20%溶血性

這種外殼,是一種蛋白質(zhì),它就是“表面抗原”。4)CB/STB124

正常人1.7-17.10-6.81.7-10.220%(-)弱陽性(-)

溶血性

明顯<20%

明顯(-)

肝性

中度中度20~50%(++)

阻塞性

明顯明顯>50強陽性

5)正常人及三種黃疸的膽紅素代謝檢查結果

血清膽紅素(umol/L)尿

STBCBUCBCB/STB尿膽原膽紅素

正常人1.7-17.10-6.81.7-10.2125

BA是膽汁的主要成分,由膽固醇在肝臟合成,隨膽汁排入腸道,經(jīng)腸道細菌分解后由小腸重吸收,經(jīng)門脈入血回肝,再由肝細胞攝取,少量進入血液循環(huán),90%-95%再分泌入膽汁,形成膽汁酸的腸肝循環(huán)。三、膽汁酸(BA)測定

因此,膽汁酸是肝膽疾病診斷眾多生化指標中,唯一能同時反映肝細胞合成、攝取及分泌功能,它對肝膽系統(tǒng)疾病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高于其他指標。BA是膽汁的主要成分,由膽固醇在肝臟合成,隨膽汁排126

膽汁酸是膽汁中一大類膽烷酸的總稱,主要成分有膽酸(CA)、鵝脫氧膽酸(CDCA)、脫氧膽酸(DCA)、石膽酸(LCA)、及熊脫氧膽酸(UDCA),其中以膽酸、鵝脫氧膽酸、脫氧膽酸為主,游離膽汁酸分泌到膽小管前均形成結合膽酸,如甘氨膽酸等。膽汁酸是膽汁中一大類膽烷酸的總稱,主要成分有膽酸(C127

總膽汁酸0-10umol/L

膽酸0.08-0.91umol/L

脫氧膽酸0.23-0.89umol/L

甘氨膽酸0.05-1.0umol/L正常值總膽汁酸0-10umol/L膽酸1281)肝細胞損害: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中毒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時TBA

顯著升高,尤其肝硬化時,TBA陽性率高于其他指標。2)是膽汁淤積的具有重要診斷意義的生化學指標,如肝內(nèi)、肝外的膽管梗阻。臨床意義1)肝細胞損害: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2)是膽汁淤積的具129

LP-X是膽汁淤滯、阻塞性黃疸時出現(xiàn)在血中的異常脂蛋白,在電泳中與其它脂蛋白不同,向陰極移動,是膽汁淤積的具有重要診斷意義的生化學指標。四、阻塞性脂蛋白-X(LP-X)測定LP-X是膽汁淤滯、阻塞性黃疸時出現(xiàn)在血中的異常脂蛋130臨床意義:

1、膽汁淤積性黃疸的診斷:

LP-X是診斷阻塞性黃疸的靈敏且特異的指標,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優(yōu)于血中膽紅素、堿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轉(zhuǎn)肽酶,陽性率>80%。

定性(-);定量<140mg/L參考值:臨床意義:

1、膽汁淤積性黃疸的診斷:定性(-);定量<1312、肝內(nèi)、外阻塞的鑒別診斷:

LP-X含量與膽汁淤積程度相關,可用于鑒別阻塞類型,肝外阻塞比肝內(nèi)阻塞引起膽汁淤積程度嚴重,一般認為其定量>2000mg/L時,提示肝外膽道阻塞,惡性阻塞高于良性阻塞。

2、肝內(nèi)、外阻塞的鑒別診斷:132

五、血清酶學測定

五、血清酶學測定

1331.血清轉(zhuǎn)氨酶測定

1)轉(zhuǎn)氨酶是將α氨基酸的氨基轉(zhuǎn)移到α酮酸的酮基上的一種酶,用于肝功能檢查的主要是谷氨酸丙酮酸轉(zhuǎn)移酶(GPT)和谷氨酸草酰乙酸轉(zhuǎn)移酶(GOT)。1.血清轉(zhuǎn)氨酶測定1342)GPT經(jīng)WHO命名為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存在于肝細胞胞漿中,因肝內(nèi)該酶活性較血清約高100倍,故只要有1%肝細胞壞死,即可使血清中的ALT增高1倍,因此,它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檢測指標之一。

3)GOT現(xiàn)名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此酶在心肌含量最高,肝臟為第二,在肝損害時,其漏出量也較ALT低。80%的AST存在于線粒體內(nèi)。2)GPT經(jīng)WHO命名為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135漏出率65%4%

半衰期(小時)4717

敏感性高低參考值10-40U/L10-40U/LALTAST4)兩種轉(zhuǎn)氨酶的特點:

漏出率65%1365)意義(1)急性病毒性肝炎轉(zhuǎn)氨酶陽性率80%~100%

①在發(fā)病前,ALT和AST即有升高,最高值>500u。隨病情好轉(zhuǎn)逐漸下降至正常。

②急性重癥肝炎時,病程初期轉(zhuǎn)氨酶升高,以AST

升高顯著,如在癥狀惡化時,黃疸進行性加深,轉(zhuǎn)氨酶反而降低——膽酶分離,提示肝細胞嚴重壞死,預后不佳。

③在急性肝炎的恢復期,如轉(zhuǎn)氨酶在100u

左右波動或再升,提示急性轉(zhuǎn)為慢性。5)意義137(3)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輕度上升(100-200U)或正常,ALT/AST<1(2)慢性病毒肝炎輕度上升(100-200U)或正常,ALT/AST>1。如果ALT/AST<1

提示慢性肝炎可能進入活動期。(4)肝硬化:取決于肝細胞進行性壞死程度,終末期肝硬化轉(zhuǎn)氨酶活性正?;蚪档?。(5)肝內(nèi)、外膽汁淤積:正常或輕度升高。(6)急性心肌梗死:AST升高。(3)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2)慢性病毒肝138

2.AST同工酶(ASTs、ASTm)

【原理】ASTs存在于胞漿中,ASTm存在于線粒體中

【臨床意義】

輕、中度急性肝炎,血清AST輕度↑(ASTs),重癥肝炎、暴發(fā)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時ASTm↑。氟烷性肝炎、妊娠脂肪肝、肝動脈栓塞術后、心肌梗死時ASTm升高。2.AST同工酶(ASTs、ASTm)139(1)參考值:正常人40~150U/L

兒童<500U/L

ALP是一種磷酸單酯水解酶,在堿性環(huán)境中能水解磷酸酯產(chǎn)生磷酸。主要分布在肝臟、骨骼、腎、小腸及胎盤中。3、堿性磷酸酶(ALP)

(1)參考值:ALP是一種磷酸單酯水解酶,在堿性環(huán)境中能140

①ALP分布在肝細胞血竇側和毛細膽管側的微絨毛上,經(jīng)膽汁排入小腸,當膽汁排出不暢,毛細膽管壓力增加時,可誘發(fā)產(chǎn)生大量ALP,故膽汁淤滯時,ALP升高——如肝內(nèi)、外膽管阻塞性疾病。

②骨骼疾病時,如纖維性骨炎、佝僂病、骨軟化癥、成骨細胞瘤、及骨折愈合期ALP升高。

(2)臨床意義:

①ALP分布在肝細胞血竇側和毛細膽管側的微(2)141(3)ALP與ALT同時測定,有助于黃疸的鑒別ALPALT膽紅素膽汁淤積性黃疸↑↑輕度↑↑↑肝細胞性黃疸正?;颉卸取蝺?nèi)局限性膽道阻塞↑↑→正常(3)ALP與ALT同時測定,有助于黃疸的鑒別ALPALT膽142

4.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γ-GT)測定

1)γ-GT活性腎>胰腺>肝臟

2)γ-GT在肝臟中廣泛分布于肝細胞的毛細膽管一側和整個膽管系統(tǒng),當肝內(nèi)合成亢進或膽汁排出受阻時,血清γ-GT增高。

3)參考值男性:11~50u/L

女性:7~32u/L4.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γ-GT)測定143

4)臨床意義

①膽道阻塞性疾?。?/p>

γ-GT(升高幅度與黃疸平行)

②肝癌:

γ-GT明顯升高4)臨床意義144③急性肝炎中度,<200U

若恢復期,γ-GT為唯一升高的酶,提示肝炎未愈。④慢性肝炎、肝硬化:若持續(xù)升高,為病情不穩(wěn)定或惡化趨勢,若逐漸下降,為病情趨向非活動性。

⑤酒精性肝損害:AST、ALT升高(輕度),

γ-GT升高(中度)③急性肝炎中度,<200U

若恢145

在肝細胞癌時,由于肝細胞功能異常,產(chǎn)生出一些與肝細胞癌密切相關的蛋白質(zhì),稱為肝癌的腫瘤標志物,對肝癌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六、肝癌標志物的檢查

在肝細胞癌時,由于肝細胞功能異常,產(chǎn)生出一些與肝細胞1461)AFP是胎兒性蛋白,為胎兒所特有,出生后不久轉(zhuǎn)為陰性,或僅含微量。當肝細胞或生殖腺胚胎組織發(fā)生惡性病變時升高,因而,測定AFP在血中的濃度,對診斷肝細胞癌及滋養(yǎng)細胞惡性腫瘤有重要意義。1.AFP測定(P418)

1)AFP是胎兒性蛋白,為胎兒所特有,出生后不久1.AFP測1472)來源:胎肝和卵黃囊,與肝再生時,分裂細胞數(shù)量呈正相關。3)參考值成人<25ug/L2)來源:胎肝和卵黃囊,與肝再生時,分3)參考值成人148(1)原發(fā)性肝細胞癌定性(+)

定量>300ug/L

持續(xù)1個月以上,能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炎、幼兒性睪丸或卵巢、畸胎瘤等可確診肝癌。(2)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細胞重新具有了產(chǎn)生

AFP的能力。急性、慢性肝炎均可升高,但

<300ug/L,隨著肝細胞的修復,AFP下降,為一過性的升高。4)、意義

(1)原發(fā)性肝細胞癌定性(+)

149(4)其他肝硬化(活動期)、先天性膽管閉鎖等

AFP升高(3)妊娠

3-4月以后AFP升高

7-8月高峰,但多<400ug/L

分娩后約3周降至正常胎兒神經(jīng)管畸形、雙胎、先兆流產(chǎn)(4)生殖腺胚胎腫瘤(睪丸癌、卵巢癌、畸胎瘤)胃癌、胰腺癌,血中AFP也可升高(4)其他肝硬化(活動期)、先天性膽管閉鎖等(3)妊娠1501)癌胚抗原是一種存在于成人癌組織中的胎兒性蛋白,可根據(jù)免疫學原理檢測。

2)參考值0-5ug/L2、癌胚抗原(CEA)測定1)癌胚抗原是一種存在于成人癌組織中的胎2)參考值0-5151(2)消化道腫瘤

A、無助癌的早期診斷

B、觀察術后過程,判斷預后,預測再發(fā)的指標。

3)意義(3)原發(fā)性肝癌與轉(zhuǎn)移性肝癌的鑒別價值較大,轉(zhuǎn)移性肝癌CEA陽性率高達90%。(1)CEA升高主要見于胰腺癌、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胃癌、肺癌。(2)消化道腫瘤

A、無助癌的早期診斷

152

七、病毒性肝炎標志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