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3D)地震勘探優(yōu)秀課件_第1頁
三維(3D)地震勘探優(yōu)秀課件_第2頁
三維(3D)地震勘探優(yōu)秀課件_第3頁
三維(3D)地震勘探優(yōu)秀課件_第4頁
三維(3D)地震勘探優(yōu)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D地震勘探13D地震勘探122一維勘探是觀測一個點的地下情況;二維勘探是觀測一條線下面的地下情況;三維勘探是觀測一塊面積下面的地下情況;四維地震勘探是在同一地區(qū)不同時間重復做三維地震勘探,則可稱之為四維地震勘探(時移地震)。四維是觀測同一塊面積下面不同時間的地下變化情況。根據地質任務和達到的目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維的勘探方法。大大改善記錄質量,提高信號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從而提高解決地質問題的能力,能把油氣田的位置確定得更準確。由于三維地震最后得到的是一組立體的數據,根據這個數據體就能給出地層的立體圖像(三維立體圖)。同時,也可給出由淺至深,一層層的水平切片圖,將這些圖制成動畫,人們就能像看電影一樣來解釋地下地質情況,省時省力又精確。3一維勘探是觀測一個點的地下情況;大大改善記錄質量,提高信號的發(fā)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中國20世紀80年代迅速發(fā)展起來野外資料采集→室內資料處理→成果解釋

三維地震是將地震測網按一定規(guī)律布置成方格狀或環(huán)狀的地震面積勘探方法。4野外資料采集→室內資料處理→成果解釋三維地震是將地震測網按

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發(fā)展方向主要包括3方面:一是發(fā)展萬道地震采集技術。采用萬道地震儀(測線在30000道以上)和數字檢波器進行單點激發(fā)、單點接收、大動態(tài)范圍、多記錄道數、多分量地震、全方位信息、小面元網格、高覆蓋次數的特高精度三維地震采集技術。

二是發(fā)展數據處理和數據存儲技術。為提高處理精度,必須發(fā)展海量機群并行處理和海量存儲技術。海量機群并行處理技術是指PC-CLUSTER(針對大型數據庫及大負荷運算量的集群計算機)的節(jié)點要多,同時發(fā)展相關的靜校正處理、組合處理、疊前時間偏移、疊前深度偏移、全三維各向異性等處理技術,以提高地下成像精度和儲層描述精度及含油氣分析精度。海量存儲技術指發(fā)展大容量的磁盤和自動帶庫,以滿足大數據量的存儲需求。

三是進行高精度精細地震解釋。隨著微機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以及可視化解釋軟件的發(fā)展,三維可視化解釋技術的發(fā)展趨向是微機群,即用于解釋的微機群將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集成并行機群,用于大數據量的計算和三維可視化分析;另一種是分布式機群,人手一臺,通過網絡連接,用于精細解釋研究。5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發(fā)展方向主要包括3方面:5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才能得出地質構造的全面認識。a、三維地震模型b、原始剖面c、二維偏移剖面d、三維偏移剖面6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才能得出地質構造的全面認77三維地震勘探與二維地震勘探相比的優(yōu)越性

三維數據采集不存在二維數據采集時來自非射線平面內的側面反射波。三維采集的數據按三維空間成象處理,可以真實地確定反射界面的空間位置。三維觀測可以避開地形、地物的障礙,對地表條件適應性很強。三維觀測可對資料有更大的保真度,相位數據更齊全,便于研究地層的巖性。三維地震勘探資料的完整統(tǒng)一性及顯示技術的現代化,更便于人工聯機解釋。8三維地震勘探與二維地震勘探相比的優(yōu)越性

三維數據采集不存在二三維地震野外數據采集

觀測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1.在一個共炮點道集式一個共CDP道集內地震道應均勻分布。即,炮點距、道間距一般均勻分布,布保證同時勘探淺、中、深各目的層。即能取得各反射層的有用反射波信息,又能用來進行速度分析。2.在一CDP道集內各炮檢距連線的方位方向應當盡可能比較均勻地分布在中心點的CDP點360°的方位上。3.地下各點的覆蓋參數應盡可能相同,保證疊加參數相同。均勻的覆蓋參數是保證反射記錄振幅均勻,頻率均勻的前提,從而保證地震記錄特征穩(wěn)定,便于巖性、巖相研究。觀測系統(tǒng)的類型與選擇:規(guī)則型:地面施工條件好,無施工障礙的地區(qū)。炮點和檢波點按一定的規(guī)律有規(guī)則的分布。

不規(guī)則型:地面施工條件不好,有施工障礙的山區(qū)、水泡等。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僅適用于地表障礙物多,通行條件差,不能按正常觀測系統(tǒng)施工的地區(qū),可根據地面條件和地質任務的要求設計成各種類型。9三維地震野外數據采集觀測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觀測系統(tǒng)的類型與選擇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十字型觀測系統(tǒng),由此衍生成L型、T型××××××××oooooooooooL型○○○○○○○○○○○○○○○○○○○○○○○○○○○○○○○○○○○○○○○○××××××××寬十字型×××××××××××○○○○○○○○T型十字型觀測系統(tǒng)這類觀測系統(tǒng)可將地下網格面積分布在需要勘探的地區(qū),湖泊、村鎮(zhèn)等。在進行小面積三維觀測時,用多道儀器,多個炮點即可完成野外采集。施工時,接收點排列不動,炮點沿炮線逐點激發(fā)。缺點是:單次覆蓋10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十字型觀測系統(tǒng),由此衍生成L型、T型××組合型觀測系統(tǒng)從炮點和接收點分布關系,可分為垂直型、平行型和斜交型。1)垂直型觀測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一般由十字型觀測系統(tǒng)組合或衍生而來,主要有直式柵狀系統(tǒng)和地震線束觀測系統(tǒng)??勺鳛樾∶娣e三維觀測網,將地下網格面積分布在需要勘探的地區(qū)。11組合型觀測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一般由十字型觀測系統(tǒng)組合或衍生而來,主要60120180240160m2101509061121181130m80m40m××××××圖5-7四線六炮中點激發(fā)×××××50cm200m60120180240611211811100m四線六炮端點激發(fā)這種觀測系統(tǒng)的的優(yōu)點:可以獲得從小到大均勻的炮檢距和均勻的覆蓋參數,適應于復雜地質條件的三維地震勘探。此外在多居民點、多農田地區(qū)可改變偏移距和發(fā)炮方向進行施工,亦可獲得滿意的資料。地震線束觀測系統(tǒng)是目前三維地震大面積施工中最常用的類型,該系統(tǒng)是由多條平行的接收排列和垂直的炮點排列組成。1260120180240160m210150906112118觀測方式:8線5炮240道使用道數:8×(120+120)道=1920道覆蓋次數:4×15面元大小:12.5m×25m道距:25m排列線距:250m縱向炮排距:200m橫向炮點距:50m最大縱向炮檢距:2987.5m排列橫向滾動距離:250m最小縱向炮檢距:12.5m觀測系統(tǒng)(大港油田王官屯三維)13觀測方式:8線5炮240道觀測系統(tǒng)(大港油田王官屯三維)12)平行線型布置142)平行線型布置143)積木型(又稱斜交型)炮點線與接收點線彼此斜交153)積木型(又稱斜交型)炮點線與接收點線彼此斜交15沿測線布置檢波和炮點,可以得到測線附近條帶上的反射資料。寬線剖面處理后,能確定地下反射界面的位置、傾角和傾向,分析波的來源,提高剖面信噪比。4)路線型(寬線剖面)16沿測線布置檢波和炮點,可以得到測線附近條帶上的反射資料。寬線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僅適用于地表障礙物多,通行條件差,不能接正常觀測系統(tǒng)施工的地區(qū),可根據地面條件和地質任務的要求設計成各種類型。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的優(yōu)點是靈活機動,放炮時炮點和檢波點位置選擇靈活方便,但它們有以下共同缺點。①疊加次數一般較低,而且不均勻。②炮檢距變化范圍一般較小,僅在個別點上有從小到大比較完整的炮檢距。③資料處理比較復雜。由于存在上述問題,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一般只用于通行條件困難的地區(qū),并且僅在信噪比高的地區(qū)才能得到較滿意的結果。2、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17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僅適用于地表障礙物多,通行條件差,不能接正常1818一、面積測量系統(tǒng)反射波時距圖

O到P點的路徑r1為

由P點到S點的路徑r2為

令速度為V,則S點記錄到的來自P點的繞射波到達時間為

為了簡化起見,令繞射源P在坐標原點O的正下方,則自激自收旅行時為:

為了書寫方便,將xi寫成x,則

由此可見,面積測量反射波時距圖為極小點在P點的旋轉雙曲面。

19一、面積測量系統(tǒng)反射波時距圖

有的地區(qū)由于地表條件受限制,為了完成地震勘探任務,往往把測線布成折曲測線,波狀測線及環(huán)形測線。這類測線的基礎是彎曲測線,彎曲測線的時距方程為:二、折曲測線觀測系統(tǒng)反射波時距圖由上式可見,彎曲測線反射波時距曲線是一條與激發(fā)和接收點的平面坐標有關的,復雜的空間曲線,不管曲線多么復雜,只要能用數學方式模擬,就可通過方程的方法把反射界面研究下來。20有的地區(qū)由于地表條件受限制,為了完成地震勘探任務,往往把測線三、共反射面元

面積測量和折曲測線觀測系統(tǒng)的三維多次覆蓋技術不能嚴格遵守共反射點疊加的定義,必須給予新的含義,實際的共反射點道集隨著測線的改變或測線彎曲會有一定的離散,圍繞著理論共反射點位置的這些實際的地下共反射點道集,稱為“共反射面元”?!肮卜瓷涿嬖悲B加,是指“共反射面元”道集內各反射點信號的疊加,疊加結果應該象來自同一反射點那樣使信號得到加強。21三、共反射面元

面積測量和折曲測線觀測系統(tǒng)的三維多次覆蓋技術三維地震資料處理與二維相似,但各個處理環(huán)節(jié)必須考慮三維特性和龐大的數據體的操作與管理。三維地震資料處理大致可分為預處理,常規(guī)處理,特殊處理及成果顯示四大部分。三維地震資料處理流程22三維地震資料處理與二維相似,但各個處理環(huán)節(jié)必須考慮三維特性和三維地震資料的解釋構造解釋巖性解釋23三維地震資料的解釋構造解釋23三維地震的六個特點:真歸位后交點閉合無側反射水平分辨率高具水平切片和層振幅顯示功能人機聯作解釋彩色顯示三維地震資料的解釋24三維地震資料的解釋24一、三維地震資料的特點1.與二維相比,三維可以做到真正的空間歸位,因此三維偏移資料上無閉合差,剖面上的背斜、斷層等形態(tài)、大小、位置也較準確。25一、三維地震資料的特點25交叉剖面顯示

26交叉剖面顯示262.三維地震可消除側反射影響,因而背斜圈閉形態(tài)與大小比較真實。不像二維地震由于側反射影響,背斜往往變寬,變大,尤其是低幅度背斜的失真明顯。272.三維地震可消除側反射影響,因而背斜圈閉形態(tài)與大小比較真實3.三維地震在縱、橫兩個方向上密集設置測點,測點距一般20-100m,常見為50×50或50×75m,因而在地下每20-37.5m獲得一個信息,使水平分辯率顯著提高。一個蛇曲河道在三維地震顯示中,得到了河道整體展布。283.三維地震在縱、橫兩個方向上密集設置測點,測點距一般20-A、L75線局部剖面,淺層斷層清楚,信噪比高。29A、L75線局部剖面,淺層斷層清楚,信4.三維資料是一個數據體,可以在任意方位上切片顯示:如主測線方向Inline,橫測線方向Crossline,過井切片,斜切片,水平切片,層切片,尤其象水平切片和層振幅切片是三維解釋中所特有的功能。304.三維資料是一個數據體,可以在任意方位上切片顯示:如主測線用水平切片直接做構造圖。31用水平切片直接做構造圖。315.彩色顯示:三維資料均采用彩色顯示,彩色成圖,彩色輸出。這樣提高了地震資料的視覺分辨率。325.彩色顯示:三維資料均采用彩色顯示,彩色成圖,彩色輸出。這33336.人機聯作解釋解釋常在工作站上進行。工作站一般包括圖象處理機,輔助圖象存儲器,數據輸入裝置和顯示終端。配備的軟件包括許多專用的模塊。國內市場上常用的是Landmark工作站,Geoquest工作站等。具軟硬件系統(tǒng)成套,由多家石油公司生產銷售。346.人機聯作解釋34三維地震資料顯示三維數據體折曲測線剖面對角線測線剖面橫剖面水平剖面縱剖面立體顯示垂向剖面等時切面等時系列切面全息圖三維立體圖35三維地震資料顯示三維數據體折曲測線剖面對角線測線剖面橫剖面水inline、subline:垂直于構造走向的剖面(主測線)Crossline:平行于構造走向的剖面(聯絡測線)水平切片:(timeslice)每一張切片是地下不同層位的信息在同一時間內的反映。相當于某一等時面得地質圖。即同一張切片里顯示了不同層位的信息,如反射振幅強弱、頻率高低、信噪比變化、斷裂分布、斷距、構造、異常體等。而同一層位的信息又連續(xù)清晰地反映到多張切片上。利用連續(xù)的水平切片進行三維作圖,能大大提高構造圖的精度。36inline、subline:垂直于構造走向的剖面(主測線三維地震數據體

從三維地震數據體提取的垂直剖面和地震切片37三維地震數據體從三維地震數據體提取的垂直剖面和地震切片37水平切片是地下不同層位的信息在同一時間內的反映,它相當于某一等時面的地質圖,即同一張切片里顯示了不同層位的信息。沿層切片是沿某一個沒有極性變化的反射界面,即沿著或平行于追蹤地震同向軸所得的層位進行切片,它更傾向于具有地球物理意義。沿層切片把地下同一層位的信息顯示到一張切片上。地層切片是以解釋的兩個等時沉積面為頂底,在地層的頂底界面間按照厚度等比例內插一系列的層面,沿這些內插的層面逐一生成切片,這種切片比時間切片和沿層切片更接近于等時界面。38水平切片是地下不同層位的信息在同一時間內的反映,它相當于某一沿層切片立體顯示

39沿層切片立體顯示39三維數據體中部分數據體的顯示

40三維數據體中部分數據體的顯示404141層位解釋某地區(qū)高精度三維地震資料解釋層面透視圖顯示T1T242層位解釋某地區(qū)高精度三維地震資料解釋層面透視圖顯示T1T24T06T1g4T2T1-1T1立體雕刻圖從各反射層構造圖上看,本區(qū)整體的構造趨勢是兩邊高,中間低,各層構造格局大體一致,三級構造具有良好的繼承性,由深至淺逐漸趨于平緩。構造及斷裂特征43T06T1g4T2T1-1T1立體雕刻圖從各反射層構造圖上看層位解釋某地區(qū)高精度三維地震資料解釋地震數據體的三維立體顯示44層位解釋某地區(qū)高精度三維地震資料解釋地震數據體的三維立體顯示某地區(qū)單砂體立體展示總之,通過一系列的方法結合屬性預測圈定單砂體,對各段單砂體的進行空間立體展示。45某地區(qū)單砂體立體展示總之,通過一系列的方法結合屬性預測圈定單46461、如果你生活在那個時代,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解決新中國工業(yè)化的問題呢?1.依據輻射方向確定“輻射源”,確定輻射名稱和熱量傳播空間2、假如由你來主持制定“一五計劃”,你將優(yōu)先發(fā)展什么?3.材料二中“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含義是什么,鄧小平提出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的知識,說明香港問題能最終解決的主要原因(至少列出2點),并指出其歷史意義。5.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6.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戰(zhàn)略計劃和“速戰(zhàn)速決”的方針,消耗了日本的軍事和經濟實力;7.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有力地支援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zhàn)場;8.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9、含義:荒漠化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其實質是土地退化。1、如果你生活在那個時代,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解決新中國工業(yè)化3D地震勘探483D地震勘探1492一維勘探是觀測一個點的地下情況;二維勘探是觀測一條線下面的地下情況;三維勘探是觀測一塊面積下面的地下情況;四維地震勘探是在同一地區(qū)不同時間重復做三維地震勘探,則可稱之為四維地震勘探(時移地震)。四維是觀測同一塊面積下面不同時間的地下變化情況。根據地質任務和達到的目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維的勘探方法。大大改善記錄質量,提高信號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從而提高解決地質問題的能力,能把油氣田的位置確定得更準確。由于三維地震最后得到的是一組立體的數據,根據這個數據體就能給出地層的立體圖像(三維立體圖)。同時,也可給出由淺至深,一層層的水平切片圖,將這些圖制成動畫,人們就能像看電影一樣來解釋地下地質情況,省時省力又精確。50一維勘探是觀測一個點的地下情況;大大改善記錄質量,提高信號的發(fā)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中國20世紀80年代迅速發(fā)展起來野外資料采集→室內資料處理→成果解釋

三維地震是將地震測網按一定規(guī)律布置成方格狀或環(huán)狀的地震面積勘探方法。51野外資料采集→室內資料處理→成果解釋三維地震是將地震測網按

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發(fā)展方向主要包括3方面:一是發(fā)展萬道地震采集技術。采用萬道地震儀(測線在30000道以上)和數字檢波器進行單點激發(fā)、單點接收、大動態(tài)范圍、多記錄道數、多分量地震、全方位信息、小面元網格、高覆蓋次數的特高精度三維地震采集技術。

二是發(fā)展數據處理和數據存儲技術。為提高處理精度,必須發(fā)展海量機群并行處理和海量存儲技術。海量機群并行處理技術是指PC-CLUSTER(針對大型數據庫及大負荷運算量的集群計算機)的節(jié)點要多,同時發(fā)展相關的靜校正處理、組合處理、疊前時間偏移、疊前深度偏移、全三維各向異性等處理技術,以提高地下成像精度和儲層描述精度及含油氣分析精度。海量存儲技術指發(fā)展大容量的磁盤和自動帶庫,以滿足大數據量的存儲需求。

三是進行高精度精細地震解釋。隨著微機性能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以及可視化解釋軟件的發(fā)展,三維可視化解釋技術的發(fā)展趨向是微機群,即用于解釋的微機群將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集成并行機群,用于大數據量的計算和三維可視化分析;另一種是分布式機群,人手一臺,通過網絡連接,用于精細解釋研究。52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發(fā)展方向主要包括3方面:5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才能得出地質構造的全面認識。a、三維地震模型b、原始剖面c、二維偏移剖面d、三維偏移剖面53用三維的觀點和方法研究地下三維問題,才能得出地質構造的全面認547三維地震勘探與二維地震勘探相比的優(yōu)越性

三維數據采集不存在二維數據采集時來自非射線平面內的側面反射波。三維采集的數據按三維空間成象處理,可以真實地確定反射界面的空間位置。三維觀測可以避開地形、地物的障礙,對地表條件適應性很強。三維觀測可對資料有更大的保真度,相位數據更齊全,便于研究地層的巖性。三維地震勘探資料的完整統(tǒng)一性及顯示技術的現代化,更便于人工聯機解釋。55三維地震勘探與二維地震勘探相比的優(yōu)越性

三維數據采集不存在二三維地震野外數據采集

觀測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1.在一個共炮點道集式一個共CDP道集內地震道應均勻分布。即,炮點距、道間距一般均勻分布,布保證同時勘探淺、中、深各目的層。即能取得各反射層的有用反射波信息,又能用來進行速度分析。2.在一CDP道集內各炮檢距連線的方位方向應當盡可能比較均勻地分布在中心點的CDP點360°的方位上。3.地下各點的覆蓋參數應盡可能相同,保證疊加參數相同。均勻的覆蓋參數是保證反射記錄振幅均勻,頻率均勻的前提,從而保證地震記錄特征穩(wěn)定,便于巖性、巖相研究。觀測系統(tǒng)的類型與選擇:規(guī)則型:地面施工條件好,無施工障礙的地區(qū)。炮點和檢波點按一定的規(guī)律有規(guī)則的分布。

不規(guī)則型:地面施工條件不好,有施工障礙的山區(qū)、水泡等。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僅適用于地表障礙物多,通行條件差,不能按正常觀測系統(tǒng)施工的地區(qū),可根據地面條件和地質任務的要求設計成各種類型。56三維地震野外數據采集觀測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觀測系統(tǒng)的類型與選擇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十字型觀測系統(tǒng),由此衍生成L型、T型××××××××oooooooooooL型○○○○○○○○○○○○○○○○○○○○○○○○○○○○○○○○○○○○○○○○××××××××寬十字型×××××××××××○○○○○○○○T型十字型觀測系統(tǒng)這類觀測系統(tǒng)可將地下網格面積分布在需要勘探的地區(qū),湖泊、村鎮(zhèn)等。在進行小面積三維觀測時,用多道儀器,多個炮點即可完成野外采集。施工時,接收點排列不動,炮點沿炮線逐點激發(fā)。缺點是:單次覆蓋57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十字型觀測系統(tǒng),由此衍生成L型、T型××組合型觀測系統(tǒng)從炮點和接收點分布關系,可分為垂直型、平行型和斜交型。1)垂直型觀測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一般由十字型觀測系統(tǒng)組合或衍生而來,主要有直式柵狀系統(tǒng)和地震線束觀測系統(tǒng)??勺鳛樾∶娣e三維觀測網,將地下網格面積分布在需要勘探的地區(qū)。58組合型觀測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一般由十字型觀測系統(tǒng)組合或衍生而來,主要60120180240160m2101509061121181130m80m40m××××××圖5-7四線六炮中點激發(fā)×××××50cm200m60120180240611211811100m四線六炮端點激發(fā)這種觀測系統(tǒng)的的優(yōu)點:可以獲得從小到大均勻的炮檢距和均勻的覆蓋參數,適應于復雜地質條件的三維地震勘探。此外在多居民點、多農田地區(qū)可改變偏移距和發(fā)炮方向進行施工,亦可獲得滿意的資料。地震線束觀測系統(tǒng)是目前三維地震大面積施工中最常用的類型,該系統(tǒng)是由多條平行的接收排列和垂直的炮點排列組成。5960120180240160m210150906112118觀測方式:8線5炮240道使用道數:8×(120+120)道=1920道覆蓋次數:4×15面元大小:12.5m×25m道距:25m排列線距:250m縱向炮排距:200m橫向炮點距:50m最大縱向炮檢距:2987.5m排列橫向滾動距離:250m最小縱向炮檢距:12.5m觀測系統(tǒng)(大港油田王官屯三維)60觀測方式:8線5炮240道觀測系統(tǒng)(大港油田王官屯三維)12)平行線型布置612)平行線型布置143)積木型(又稱斜交型)炮點線與接收點線彼此斜交623)積木型(又稱斜交型)炮點線與接收點線彼此斜交15沿測線布置檢波和炮點,可以得到測線附近條帶上的反射資料。寬線剖面處理后,能確定地下反射界面的位置、傾角和傾向,分析波的來源,提高剖面信噪比。4)路線型(寬線剖面)63沿測線布置檢波和炮點,可以得到測線附近條帶上的反射資料。寬線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僅適用于地表障礙物多,通行條件差,不能接正常觀測系統(tǒng)施工的地區(qū),可根據地面條件和地質任務的要求設計成各種類型。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的優(yōu)點是靈活機動,放炮時炮點和檢波點位置選擇靈活方便,但它們有以下共同缺點。①疊加次數一般較低,而且不均勻。②炮檢距變化范圍一般較小,僅在個別點上有從小到大比較完整的炮檢距。③資料處理比較復雜。由于存在上述問題,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一般只用于通行條件困難的地區(qū),并且僅在信噪比高的地區(qū)才能得到較滿意的結果。2、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64不規(guī)則型觀測系統(tǒng)僅適用于地表障礙物多,通行條件差,不能接正常6518一、面積測量系統(tǒng)反射波時距圖

O到P點的路徑r1為

由P點到S點的路徑r2為

令速度為V,則S點記錄到的來自P點的繞射波到達時間為

為了簡化起見,令繞射源P在坐標原點O的正下方,則自激自收旅行時為:

為了書寫方便,將xi寫成x,則

由此可見,面積測量反射波時距圖為極小點在P點的旋轉雙曲面。

66一、面積測量系統(tǒng)反射波時距圖

有的地區(qū)由于地表條件受限制,為了完成地震勘探任務,往往把測線布成折曲測線,波狀測線及環(huán)形測線。這類測線的基礎是彎曲測線,彎曲測線的時距方程為:二、折曲測線觀測系統(tǒng)反射波時距圖由上式可見,彎曲測線反射波時距曲線是一條與激發(fā)和接收點的平面坐標有關的,復雜的空間曲線,不管曲線多么復雜,只要能用數學方式模擬,就可通過方程的方法把反射界面研究下來。67有的地區(qū)由于地表條件受限制,為了完成地震勘探任務,往往把測線三、共反射面元

面積測量和折曲測線觀測系統(tǒng)的三維多次覆蓋技術不能嚴格遵守共反射點疊加的定義,必須給予新的含義,實際的共反射點道集隨著測線的改變或測線彎曲會有一定的離散,圍繞著理論共反射點位置的這些實際的地下共反射點道集,稱為“共反射面元”?!肮卜瓷涿嬖悲B加,是指“共反射面元”道集內各反射點信號的疊加,疊加結果應該象來自同一反射點那樣使信號得到加強。68三、共反射面元

面積測量和折曲測線觀測系統(tǒng)的三維多次覆蓋技術三維地震資料處理與二維相似,但各個處理環(huán)節(jié)必須考慮三維特性和龐大的數據體的操作與管理。三維地震資料處理大致可分為預處理,常規(guī)處理,特殊處理及成果顯示四大部分。三維地震資料處理流程69三維地震資料處理與二維相似,但各個處理環(huán)節(jié)必須考慮三維特性和三維地震資料的解釋構造解釋巖性解釋70三維地震資料的解釋構造解釋23三維地震的六個特點:真歸位后交點閉合無側反射水平分辨率高具水平切片和層振幅顯示功能人機聯作解釋彩色顯示三維地震資料的解釋71三維地震資料的解釋24一、三維地震資料的特點1.與二維相比,三維可以做到真正的空間歸位,因此三維偏移資料上無閉合差,剖面上的背斜、斷層等形態(tài)、大小、位置也較準確。72一、三維地震資料的特點25交叉剖面顯示

73交叉剖面顯示262.三維地震可消除側反射影響,因而背斜圈閉形態(tài)與大小比較真實。不像二維地震由于側反射影響,背斜往往變寬,變大,尤其是低幅度背斜的失真明顯。742.三維地震可消除側反射影響,因而背斜圈閉形態(tài)與大小比較真實3.三維地震在縱、橫兩個方向上密集設置測點,測點距一般20-100m,常見為50×50或50×75m,因而在地下每20-37.5m獲得一個信息,使水平分辯率顯著提高。一個蛇曲河道在三維地震顯示中,得到了河道整體展布。753.三維地震在縱、橫兩個方向上密集設置測點,測點距一般20-A、L75線局部剖面,淺層斷層清楚,信噪比高。76A、L75線局部剖面,淺層斷層清楚,信4.三維資料是一個數據體,可以在任意方位上切片顯示:如主測線方向Inline,橫測線方向Crossline,過井切片,斜切片,水平切片,層切片,尤其象水平切片和層振幅切片是三維解釋中所特有的功能。774.三維資料是一個數據體,可以在任意方位上切片顯示:如主測線用水平切片直接做構造圖。78用水平切片直接做構造圖。315.彩色顯示:三維資料均采用彩色顯示,彩色成圖,彩色輸出。這樣提高了地震資料的視覺分辨率。795.彩色顯示:三維資料均采用彩色顯示,彩色成圖,彩色輸出。這80336.人機聯作解釋解釋常在工作站上進行。工作站一般包括圖象處理機,輔助圖象存儲器,數據輸入裝置和顯示終端。配備的軟件包括許多專用的模塊。國內市場上常用的是Landmark工作站,Geoquest工作站等。具軟硬件系統(tǒng)成套,由多家石油公司生產銷售。816.人機聯作解釋34三維地震資料顯示三維數據體折曲測線剖面對角線測線剖面橫剖面水平剖面縱剖面立體顯示垂向剖面等時切面等時系列切面全息圖三維立體圖82三維地震資料顯示三維數據體折曲測線剖面對角線測線剖面橫剖面水inline、subline:垂直于構造走向的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