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_第1頁
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_第2頁
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_第3頁
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_第4頁
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1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種以智力損害和認知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退行性疾?。瓵D的發(fā)病因素和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國際上對AD多年的研究提出幾種假說,其中以β淀粉樣蛋白(β

-amyloid,Aβ

)為AD主要致病因子的Aβ假說一直占據重要地位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2

Aβ可以分為單體、寡聚體和纖維狀Aβ,其中寡聚體Aβ

是導致AD中認知功能障礙和神經退變的主要因素.Aβ寡聚體又可以細分為不同的聚集狀態(tài),不同聚集狀態(tài)的Aβ寡聚體在AD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同.本次主要綜述幾種不同聚集狀態(tài)的寡聚體在AD發(fā)病中的作用及機制Aβ可以分為單體、寡聚體和纖維狀Aβ,其中寡聚體A3

AD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主要病理學特癥為神經元丟失、tau蛋白異常磷酸化造成的神經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和β淀粉樣蛋白沉積形成的老年斑(senileplaque,SP).神經原纖維增粗扭曲形成纏結,多見于較大的神經元,尤以海馬、杏仁核、顳葉內側,額葉皮質的錐體細胞最為多見,這一變化是神經元趨于死亡的標志。AD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主要病理學特癥為神經元4β-淀粉樣蛋白在大腦沉積形成淀粉樣斑塊,俗稱“老年斑”β-淀粉樣蛋白在大腦沉積形成淀粉樣斑塊,俗稱“老年斑”5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6Aβ寡聚體與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ethyl-D-asparticacidreceptor,NMDAR)結合可以升高神經細胞內Ca2+濃度,導致細胞內氧化應激增加、樹突棘缺失,甚至引起神經細胞死亡;Aβ寡聚體與α-氨基-3-羥基-5-甲基-4-異惡唑受體(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acidreceptor,AMPAR)結合后,使AMPAR活性降低,促進AMPAR的胞吞和酶解,干擾長時程增強(longtermpotentiation,LTP)的誘導和維持,造成認知功能障礙Aβ寡聚體與神經元表面的胰島素受體(insulinreceptor,InsR)結合,起到類似于胰島素抑制劑的作用,影響與LTP相關的激酶及磷脂?;〈?3-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的活性,損害PI3K-Akt通路,造成神經元樹突棘缺失,干擾LTP的維持,損傷小鼠空間記憶;Aβ寡聚體與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7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8Aβ寡聚體作用于神經生長因子受體(nervegrowthfactorreceptor,NGFR)受其濃度的影響,當Aβ寡聚體濃度為20nmol/L時,具有與神經生長因子類似的作用,能增強轉錄因子NF-κB的活性、促進樹突的生長,但當Aβ寡聚體濃度為500nmol/L時,則損害PI3K/Akt通路,抑制神經細胞的生長,干擾海馬長時程增強,作用與NGFR拮抗劑相似.Aβ寡聚體還能夠引起膠質細胞產生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參與細胞內的炎癥反應.Aβ寡聚體作用于神經生長因子受體(ne9如上所述寡聚體Aβ在AD發(fā)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隨著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不斷深入,Aβ寡聚體根據分子質量和聚集狀態(tài)的不同可以進一步的分為:二聚體三聚體Aβ*56Aβ來源的可溶性配體(Aβ-deriveddiffusibleligands,ADDL)球聚體(globulomers)環(huán)狀原纖維(annularprotofibrils,APFs)如上所述寡聚體Aβ在AD發(fā)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0然而二聚體的來源問題仍然只是推測。在對腦中淀粉樣蛋白斑塊染色實驗中發(fā)現,二聚體和老年斑共定位.采用甲酸提取腦內蛋白的實驗發(fā)現,二聚體存在于非可溶性蛋白質部分而不是可溶性蛋白質部分,于是推測Aβ二聚體與纖維狀Aβ彼此相關,很可能是構成老年斑的最主要成分.二聚體

Aβ二聚體可能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寡聚體種類

最新的研究表明,Aβ二聚體是形成Aβ纖維的核心和基礎結構.然而二聚體的來源問題仍然只是推測。在對腦中淀粉樣蛋白斑塊染11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12Aβ二聚體在產生認知減退的6月齡Tg2576模型鼠中檢測到,說明二聚體可以直接對神經元產生毒害作用從而影響認知能力。Aβ二聚體處理3~5天,導致體外培養(yǎng)的海馬神經元樹突棘缺失.Aβ二聚體改變神經元突觸可塑性,抑制LTP和促進長時程抑制(longtermdepression,LTD)Aβ二聚體在產生認知減退的6月齡Tg2576模型鼠中13Aβ二聚體引起神經細胞膜上NMDA受體NR2B亞單位含量減少,在神經元中過表達NR2B亞單位可以改善Aβ二聚體引起的突觸可塑性和學習記憶損傷Aβ二聚體減少了谷氨酸在突觸的再攝取,導致了細胞外谷氨酸含量增加,從而刺激突觸外NMDA受體,抑制LTP以及導致神經元死亡Aβ二聚體引起神經細胞膜上NMDA受體NR2B亞單位14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15Aβ二聚體還能夠通過激活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誘發(fā)tau蛋白的過度磷酸化以及tau依賴的細胞骨架的畸形.研究表明,Aβ二聚體可以引起tau蛋白在Ser202/Ser205(AT8位點)、Ser262(12E8位點)和Thr181(AT270位點)而不是其他位點的磷酸化顯著增加.tau蛋白的過度磷酸化修飾會降低其與微管結合能力,從而導致細胞骨架的穩(wěn)定性降低,進而引起細胞骨架畸形Aβ二聚體還能夠通過激活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16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17在Tg2576轉基因AD小鼠模型中,早在胚胎期第14天就有三聚體在腦組織中表達并且終其一生.三聚體的Aβ來源也尚不清楚,有可能是體內形成三聚體的能量要求較低或者缺少能協(xié)助生成二聚體的未知分子伴侶X三聚體

Aβ三聚體是由初級皮層神經元早期分泌并且產量豐富的一類寡聚體多方面的實驗表明,Aβ三聚體很可能是組成Aβ非纖維狀部分的基本結構.在Tg2576轉基因AD小鼠模型中,早在胚胎期第118無論是什么來源(細胞系或鼠腦)的三聚體都能改變認知功能,這說明了Aβ三聚體是潛在的具有神經毒性的寡聚體.分離自7PA2細胞的Aβ三聚體可以引起LTP抑制,人工合成的Aβ三聚體在1цmol/L時產生明顯的神經毒性,能夠導致細胞死亡.小鼠水迷宮實驗表明三聚體在6月齡之前就已經損害了神經元的功能,雖然它的相對作用比起Aβ二聚體要顯得弱無論是什么來源(細胞系或鼠腦)的三聚體都能改變認知功19Aβ*56第一次被觀察到是在開始出現認知減退的6月齡Tg2576小鼠中,可以被6E10等許多抗體檢測到.實驗表明,Aβ*56從在小鼠腦中出現開始,數月之內水平相對穩(wěn)定,在AD臨床前的階段達到最高,然后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期(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和AD階段減少,說明Aβ*56可能是在出現淀粉樣蛋白斑的腦老化階段之前形成.Aβ*56Aβ*56第一次被觀察到是在開始出現認知減退的6月齡20在體外人工培養(yǎng)的神經元細胞蛋白質提取物中無法檢測到Aβ*56,提示體外培養(yǎng)的初級神經元不產生和分泌Aβ*56.這一發(fā)現說明Aβ*56的組裝過程需要一個存在于腦組織中并能促使其形成的輔助因子,而這一輔助因子很有可能受衰老機制的調控在體外人工培養(yǎng)的神經元細胞蛋白質提取物中無法檢測到Aβ*521Aβ*56在老化的腦內僅以很低的水平被合成,純化的Aβ*56在年輕的健康小鼠中能引起短暫的記憶損傷,說明其在體內能損害腦功能,但在Aβ*56形成的階段,Tg2576模型中并沒有神經元的丟失,說明Aβ*56可以擾亂神經元的功能但并不會引起細胞死亡.Aβ*56在老化的腦內僅以很低的水平被合成,純化的Aβ*22通過檢測不同年齡小鼠腦組織中Aβ寡聚體和tau蛋白含量發(fā)現,Aβ*56主要參與可溶性磷酸化tau蛋白的異構體tau-Alz50和tau-CP13的形成.Aβ*56的含量與磷酸化tau蛋白的異構體tau-Alz50和tau-CP13含量呈正相關,而其他寡聚體與這兩個位點tau蛋白磷酸化并不相關.Aβ*56的含量在二聚體和三聚體出現之前增加,并且病理性的tau蛋白與Aβ*56密切相關,因此可以推測Aβ*56在AD早期發(fā)病機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檢測不同年齡小鼠腦組織中Aβ寡聚體和tau蛋白含量23迄今為止,ADDL已逐漸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在Tg2576模型鼠中,在認知障礙出現之前,ADDL含量升高了5~100倍,并且在認知障礙出現時迅速增加.用ADDL處理神經元可以導致tau蛋白在樹突上異常定位,而這一影響是由酪氨酸激酶Fyn介導的.ADDLADDL被認為是一種可以在體外組裝的Aβ十二聚體,用原子力顯微鏡檢測,發(fā)現它是一種5~6nm的球形顆粒迄今為止,ADDL已逐漸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在T24體內研究證明,Fyn參與ADDL引起的神經元損傷與認知功能紊亂.Fyn可以引起tau在18號酪氨酸處高度磷酸化并且在腦中積累,而敲除tau基因則能減輕ADDL經Fyn引起的認知損害,因此ADDL、tau、Fyn三者組合在ADDL引起的AD損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體內研究證明,Fyn參與ADDL引起的神經元損傷與25ADDL分布廣泛且傳播迅速(MALDI-IMS分析ADDL在海馬組織注射1h后便擴散到所有腦區(qū)).腦內注射ADDL一段時間后,在注射位點附近的神經元胞體內可以檢測到,說明ADDL可以穿過細胞膜.ADDL與神經元突觸后致密物PSD95共定位.研究發(fā)現ADDL注射的小鼠不僅在注射部位海馬組織出現PSD95的減少,而且在前額皮層也出現了PSD95的減少.快速擴散的ADDL與空間短時程記憶有關.ADDL可以促進mGluR5受體在突觸部位成簇,引起鈣離子內流.AD轉基因鼠病灶處神經元極度活躍和神經元代謝增強,ADDL引起的mGluR5的異常改變被認為是導致神經元過度活躍的原因ADDL分布廣泛且傳播迅速(MALDI-IMS分析2638~48ku的Aβ球狀寡聚體也在Tg2576AD模型鼠中被檢測出來,多方面的證據顯示,Aβ*56和ADDL、球聚體是不同的實體,它們的來源尚不清楚.在2~10月齡鼠腦內淀粉樣蛋白斑形成之前,球聚體的含量幾乎沒有變化,而在12月齡斑塊開始形成時,球聚體的含量增加了496%.免疫組化結果顯示,使用抗球聚體8F5抗體可以標記腦內蛋白斑,這些結果說明球聚體和淀粉樣蛋白斑緊密相關球聚體38~48ku的Aβ球狀寡聚體也在Tg257627透射電子顯微鏡顯示這種球聚體具有球狀結構,直徑為7~8nm.側鏈流動性分析顯示從N端到C端結構的有序性逐漸增加.在14個氨基酸殘基位點進行分子間距離測量顯示,C端殘基在Gly-29-Val-40形成了一個緊密的核心.透射電子顯微鏡顯示這種球聚體具有球狀結構,直徑為7~828Aβ球聚體可以改變P/Q型和N型鈣離子通道半數激活電位導致其超極化(達11.5和7.5mV),使用非聚集狀態(tài)的Aβ則沒有影響.用多肽特異性地阻斷P/Q型和N型鈣離子通道可以完全逆轉Aβ球聚體引起的谷氨酸能神經傳遞過程的損傷,而阻斷L型鈣離子通道不能逆轉Aβ球聚體引起的損傷.Aβ球聚體可以改變P/Q型和N型鈣離子通道半數激活電29實驗結果表明Aβ球聚體在HEK293細胞中可以直接調控P/Q型和N型鈣離子通道.用突觸前鈣離子通道調節(jié)劑可以逆轉Aβ球聚體引起的突觸傳遞的功能性損傷.這些發(fā)現指明了突觸前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也許可以作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一種方法實驗結果表明Aβ球聚體在HEK293細胞中可以直接30APFs具有孔道狀結構,被認為是由非纖維狀Aβ組分環(huán)化而來,這些組分分子質量超過90ku.目前的數據顯示APFs可能來源于早已存在的非纖維狀寡聚體,有研究者認為,APFs是由6個六聚體形成的,這些六聚體可以緩慢融合形成一個光滑的APFAPFsAPFs具有孔道狀結構,被認為是由非纖維狀Aβ組分環(huán)化而來31在17~20月齡的APP23小鼠模型中,部分檢測的突觸中發(fā)現有APFs積累現象,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APF和腦中擴散性的斑塊以及細胞中斑點的位置密切相關在17~20月齡的APP23小鼠模型中,部分檢測32APFs常見的一種致病方式就是嵌入到細胞膜中,形成孔狀結構,APFs形成孔狀結構的膜構象轉變機制仍不清楚,這可能與細胞膜最初的電荷相互作用有關.單個APF進入磷脂雙分子層的核心,引起了細胞膜構象轉變從而使疏水片段暴露出來,形成了孔狀結構.同時,這也是一種獨特的淀粉樣蛋白纖維形成途徑.孔狀結構導致細胞膜完整性破壞,使許多離子如Na+、K+、Cl-,尤其是大量Ca2+通過孔道流入細胞,破壞細胞內的離子平衡,導致神經沖動的產生、傳導和細胞信號通路的傳遞發(fā)生紊亂,突觸可塑性降低,細胞發(fā)生凋亡甚至死亡APFs常見的一種致病方式就是嵌入到細胞膜中,形成孔狀結構33二聚體在不同類型的Aβ寡聚體中,Aβ二聚體的含量與AD的發(fā)病呈正相關.Aβ二聚體在臨床前期僅以很低的水平表達.健康人群中,在70歲的腦組織中才被檢測到.隨著病程發(fā)展,Aβ二聚體在輕微認知功能障礙期緩慢增加,在AD期達到最高.在AD階段,Aβ二聚體是所有類型寡聚體中的主要部分,Aβ二聚體參與形成老年斑,是AD病程中造成損害最大的一類寡聚體不同聚集狀態(tài)的Aβ寡聚體與AD發(fā)展階段的相關性二聚體不同聚集狀態(tài)的Aβ寡聚體與AD發(fā)展階段的相關性34三聚體Aβ三聚體形成較早,在年輕時期就以很低的水平合成.體內形成三聚體的能量要求較低,Aβ三聚體毒性相對于Aβ二聚體較低.在臨床前期,Aβ三聚體含量緩慢增加,MCI期達到最高水平,是MCI期Aβ寡聚體的主要組成部分,MCI期后Aβ三聚體含量迅速下降,在蛋白斑出現的腦老化階段,三聚體僅以極低的水平存在,三聚體不參與蛋白斑的形成三聚體35Aβ*56形成很早,在50歲的腦組織中可以被檢測到,隨著年齡增長Aβ*56含量逐漸增加并在臨床前期達到一個平臺,進入MCI期時迅速下降,僅以很低的水平存在.在MCI期Aβ*56顯著下降,而Aβ三聚體快速增加的可能原因是在這一階段更傾向于非纖維化Aβ寡聚體的解聚,而不是纖維化Aβ的形成,Aβ*56解聚后主要形成Aβ三聚體Aβ*56形成很早,在50歲的腦組織中可以被檢測到,隨36球聚體、APF都是在AD后期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它們在斑塊形成之前含量變化不大,斑塊開始形成時,含量顯著增加,提示它們的含量與淀粉樣蛋白斑形成緊密相關球聚體、APF都是在AD后期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它們37Aβ寡聚體是公認的引起阿爾茨海默病的毒性因子,然而眾多著眼于清除Aβ的藥物研究相繼宣告破產,究其原因,就有可能是Aβ在神經細胞中作用廣泛造成的,在AD晚期,Aβ寡聚體引起的損傷涉及各個方面,非常嚴重,單獨地清除Aβ已經不能夠逆轉已經造成的損傷.所以我們應將目光轉移到Aβ產生與清除這一平衡上來,為了恢復這一平衡關系,就必須研究明白不同寡聚體之間的關系及其在阿爾茨海默病中所起的具體作用小結Aβ寡聚體是公認的引起阿爾茨海默病的毒性因子,然而眾多著眼于38目前對不同聚集狀態(tài)的Aβ寡聚體與AD發(fā)展階段的相關性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關于影響不同寡聚體之間相互轉換的研究還比較少.例如,從Aβ三聚體轉換為Aβ二聚體所需的具體分子伴侶是什么,不同的Aβ

(D型或L型)是否影響不同聚集狀態(tài)的Aβ寡聚體的形成,等等,這些都值得進一步的研究.雖然面臨重重困難,這些研究終將為我們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提供新的契機.目前對不同聚集狀態(tài)的Aβ寡聚體與AD發(fā)展階段的相關性取39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40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種以智力損害和認知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退行性疾病.AD的發(fā)病因素和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國際上對AD多年的研究提出幾種假說,其中以β淀粉樣蛋白(β

-amyloid,Aβ

)為AD主要致病因子的Aβ假說一直占據重要地位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41

Aβ可以分為單體、寡聚體和纖維狀Aβ,其中寡聚體Aβ

是導致AD中認知功能障礙和神經退變的主要因素.Aβ寡聚體又可以細分為不同的聚集狀態(tài),不同聚集狀態(tài)的Aβ寡聚體在AD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同.本次主要綜述幾種不同聚集狀態(tài)的寡聚體在AD發(fā)病中的作用及機制Aβ可以分為單體、寡聚體和纖維狀Aβ,其中寡聚體A42

AD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主要病理學特癥為神經元丟失、tau蛋白異常磷酸化造成的神經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和β淀粉樣蛋白沉積形成的老年斑(senileplaque,SP).神經原纖維增粗扭曲形成纏結,多見于較大的神經元,尤以海馬、杏仁核、顳葉內側,額葉皮質的錐體細胞最為多見,這一變化是神經元趨于死亡的標志。AD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主要病理學特癥為神經元43β-淀粉樣蛋白在大腦沉積形成淀粉樣斑塊,俗稱“老年斑”β-淀粉樣蛋白在大腦沉積形成淀粉樣斑塊,俗稱“老年斑”44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45Aβ寡聚體與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ethyl-D-asparticacidreceptor,NMDAR)結合可以升高神經細胞內Ca2+濃度,導致細胞內氧化應激增加、樹突棘缺失,甚至引起神經細胞死亡;Aβ寡聚體與α-氨基-3-羥基-5-甲基-4-異惡唑受體(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acidreceptor,AMPAR)結合后,使AMPAR活性降低,促進AMPAR的胞吞和酶解,干擾長時程增強(longtermpotentiation,LTP)的誘導和維持,造成認知功能障礙Aβ寡聚體與神經元表面的胰島素受體(insulinreceptor,InsR)結合,起到類似于胰島素抑制劑的作用,影響與LTP相關的激酶及磷脂?;〈?3-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的活性,損害PI3K-Akt通路,造成神經元樹突棘缺失,干擾LTP的維持,損傷小鼠空間記憶;Aβ寡聚體與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46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47Aβ寡聚體作用于神經生長因子受體(nervegrowthfactorreceptor,NGFR)受其濃度的影響,當Aβ寡聚體濃度為20nmol/L時,具有與神經生長因子類似的作用,能增強轉錄因子NF-κB的活性、促進樹突的生長,但當Aβ寡聚體濃度為500nmol/L時,則損害PI3K/Akt通路,抑制神經細胞的生長,干擾海馬長時程增強,作用與NGFR拮抗劑相似.Aβ寡聚體還能夠引起膠質細胞產生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參與細胞內的炎癥反應.Aβ寡聚體作用于神經生長因子受體(ne48如上所述寡聚體Aβ在AD發(fā)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隨著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不斷深入,Aβ寡聚體根據分子質量和聚集狀態(tài)的不同可以進一步的分為:二聚體三聚體Aβ*56Aβ來源的可溶性配體(Aβ-deriveddiffusibleligands,ADDL)球聚體(globulomers)環(huán)狀原纖維(annularprotofibrils,APFs)如上所述寡聚體Aβ在AD發(fā)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49然而二聚體的來源問題仍然只是推測。在對腦中淀粉樣蛋白斑塊染色實驗中發(fā)現,二聚體和老年斑共定位.采用甲酸提取腦內蛋白的實驗發(fā)現,二聚體存在于非可溶性蛋白質部分而不是可溶性蛋白質部分,于是推測Aβ二聚體與纖維狀Aβ彼此相關,很可能是構成老年斑的最主要成分.二聚體

Aβ二聚體可能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寡聚體種類

最新的研究表明,Aβ二聚體是形成Aβ纖維的核心和基礎結構.然而二聚體的來源問題仍然只是推測。在對腦中淀粉樣蛋白斑塊染50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51Aβ二聚體在產生認知減退的6月齡Tg2576模型鼠中檢測到,說明二聚體可以直接對神經元產生毒害作用從而影響認知能力。Aβ二聚體處理3~5天,導致體外培養(yǎng)的海馬神經元樹突棘缺失.Aβ二聚體改變神經元突觸可塑性,抑制LTP和促進長時程抑制(longtermdepression,LTD)Aβ二聚體在產生認知減退的6月齡Tg2576模型鼠中52Aβ二聚體引起神經細胞膜上NMDA受體NR2B亞單位含量減少,在神經元中過表達NR2B亞單位可以改善Aβ二聚體引起的突觸可塑性和學習記憶損傷Aβ二聚體減少了谷氨酸在突觸的再攝取,導致了細胞外谷氨酸含量增加,從而刺激突觸外NMDA受體,抑制LTP以及導致神經元死亡Aβ二聚體引起神經細胞膜上NMDA受體NR2B亞單位53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54Aβ二聚體還能夠通過激活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誘發(fā)tau蛋白的過度磷酸化以及tau依賴的細胞骨架的畸形.研究表明,Aβ二聚體可以引起tau蛋白在Ser202/Ser205(AT8位點)、Ser262(12E8位點)和Thr181(AT270位點)而不是其他位點的磷酸化顯著增加.tau蛋白的過度磷酸化修飾會降低其與微管結合能力,從而導致細胞骨架的穩(wěn)定性降低,進而引起細胞骨架畸形Aβ二聚體還能夠通過激活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55醫(yī)學阿爾茨海默病專題培訓課件56在Tg2576轉基因AD小鼠模型中,早在胚胎期第14天就有三聚體在腦組織中表達并且終其一生.三聚體的Aβ來源也尚不清楚,有可能是體內形成三聚體的能量要求較低或者缺少能協(xié)助生成二聚體的未知分子伴侶X三聚體

Aβ三聚體是由初級皮層神經元早期分泌并且產量豐富的一類寡聚體多方面的實驗表明,Aβ三聚體很可能是組成Aβ非纖維狀部分的基本結構.在Tg2576轉基因AD小鼠模型中,早在胚胎期第157無論是什么來源(細胞系或鼠腦)的三聚體都能改變認知功能,這說明了Aβ三聚體是潛在的具有神經毒性的寡聚體.分離自7PA2細胞的Aβ三聚體可以引起LTP抑制,人工合成的Aβ三聚體在1цmol/L時產生明顯的神經毒性,能夠導致細胞死亡.小鼠水迷宮實驗表明三聚體在6月齡之前就已經損害了神經元的功能,雖然它的相對作用比起Aβ二聚體要顯得弱無論是什么來源(細胞系或鼠腦)的三聚體都能改變認知功58Aβ*56第一次被觀察到是在開始出現認知減退的6月齡Tg2576小鼠中,可以被6E10等許多抗體檢測到.實驗表明,Aβ*56從在小鼠腦中出現開始,數月之內水平相對穩(wěn)定,在AD臨床前的階段達到最高,然后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期(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和AD階段減少,說明Aβ*56可能是在出現淀粉樣蛋白斑的腦老化階段之前形成.Aβ*56Aβ*56第一次被觀察到是在開始出現認知減退的6月齡59在體外人工培養(yǎng)的神經元細胞蛋白質提取物中無法檢測到Aβ*56,提示體外培養(yǎng)的初級神經元不產生和分泌Aβ*56.這一發(fā)現說明Aβ*56的組裝過程需要一個存在于腦組織中并能促使其形成的輔助因子,而這一輔助因子很有可能受衰老機制的調控在體外人工培養(yǎng)的神經元細胞蛋白質提取物中無法檢測到Aβ*560Aβ*56在老化的腦內僅以很低的水平被合成,純化的Aβ*56在年輕的健康小鼠中能引起短暫的記憶損傷,說明其在體內能損害腦功能,但在Aβ*56形成的階段,Tg2576模型中并沒有神經元的丟失,說明Aβ*56可以擾亂神經元的功能但并不會引起細胞死亡.Aβ*56在老化的腦內僅以很低的水平被合成,純化的Aβ*61通過檢測不同年齡小鼠腦組織中Aβ寡聚體和tau蛋白含量發(fā)現,Aβ*56主要參與可溶性磷酸化tau蛋白的異構體tau-Alz50和tau-CP13的形成.Aβ*56的含量與磷酸化tau蛋白的異構體tau-Alz50和tau-CP13含量呈正相關,而其他寡聚體與這兩個位點tau蛋白磷酸化并不相關.Aβ*56的含量在二聚體和三聚體出現之前增加,并且病理性的tau蛋白與Aβ*56密切相關,因此可以推測Aβ*56在AD早期發(fā)病機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檢測不同年齡小鼠腦組織中Aβ寡聚體和tau蛋白含量62迄今為止,ADDL已逐漸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在Tg2576模型鼠中,在認知障礙出現之前,ADDL含量升高了5~100倍,并且在認知障礙出現時迅速增加.用ADDL處理神經元可以導致tau蛋白在樹突上異常定位,而這一影響是由酪氨酸激酶Fyn介導的.ADDLADDL被認為是一種可以在體外組裝的Aβ十二聚體,用原子力顯微鏡檢測,發(fā)現它是一種5~6nm的球形顆粒迄今為止,ADDL已逐漸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在T63體內研究證明,Fyn參與ADDL引起的神經元損傷與認知功能紊亂.Fyn可以引起tau在18號酪氨酸處高度磷酸化并且在腦中積累,而敲除tau基因則能減輕ADDL經Fyn引起的認知損害,因此ADDL、tau、Fyn三者組合在ADDL引起的AD損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體內研究證明,Fyn參與ADDL引起的神經元損傷與64ADDL分布廣泛且傳播迅速(MALDI-IMS分析ADDL在海馬組織注射1h后便擴散到所有腦區(qū)).腦內注射ADDL一段時間后,在注射位點附近的神經元胞體內可以檢測到,說明ADDL可以穿過細胞膜.ADDL與神經元突觸后致密物PSD95共定位.研究發(fā)現ADDL注射的小鼠不僅在注射部位海馬組織出現PSD95的減少,而且在前額皮層也出現了PSD95的減少.快速擴散的ADDL與空間短時程記憶有關.ADDL可以促進mGluR5受體在突觸部位成簇,引起鈣離子內流.AD轉基因鼠病灶處神經元極度活躍和神經元代謝增強,ADDL引起的mGluR5的異常改變被認為是導致神經元過度活躍的原因ADDL分布廣泛且傳播迅速(MALDI-IMS分析6538~48ku的Aβ球狀寡聚體也在Tg2576AD模型鼠中被檢測出來,多方面的證據顯示,Aβ*56和ADDL、球聚體是不同的實體,它們的來源尚不清楚.在2~10月齡鼠腦內淀粉樣蛋白斑形成之前,球聚體的含量幾乎沒有變化,而在12月齡斑塊開始形成時,球聚體的含量增加了496%.免疫組化結果顯示,使用抗球聚體8F5抗體可以標記腦內蛋白斑,這些結果說明球聚體和淀粉樣蛋白斑緊密相關球聚體38~48ku的Aβ球狀寡聚體也在Tg257666透射電子顯微鏡顯示這種球聚體具有球狀結構,直徑為7~8nm.側鏈流動性分析顯示從N端到C端結構的有序性逐漸增加.在14個氨基酸殘基位點進行分子間距離測量顯示,C端殘基在Gly-29-Val-40形成了一個緊密的核心.透射電子顯微鏡顯示這種球聚體具有球狀結構,直徑為7~867Aβ球聚體可以改變P/Q型和N型鈣離子通道半數激活電位導致其超極化(達11.5和7.5mV),使用非聚集狀態(tài)的Aβ則沒有影響.用多肽特異性地阻斷P/Q型和N型鈣離子通道可以完全逆轉Aβ球聚體引起的谷氨酸能神經傳遞過程的損傷,而阻斷L型鈣離子通道不能逆轉Aβ球聚體引起的損傷.Aβ球聚體可以改變P/Q型和N型鈣離子通道半數激活電68實驗結果表明Aβ球聚體在HEK293細胞中可以直接調控P/Q型和N型鈣離子通道.用突觸前鈣離子通道調節(jié)劑可以逆轉Aβ球聚體引起的突觸傳遞的功能性損傷.這些發(fā)現指明了突觸前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也許可以作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一種方法實驗結果表明Aβ球聚體在HEK293細胞中可以直接69APFs具有孔道狀結構,被認為是由非纖維狀Aβ組分環(huán)化而來,這些組分分子質量超過90ku.目前的數據顯示APFs可能來源于早已存在的非纖維狀寡聚體,有研究者認為,APFs是由6個六聚體形成的,這些六聚體可以緩慢融合形成一個光滑的APFAPFsAPFs具有孔道狀結構,被認為是由非纖維狀Aβ組分環(huán)化而來70在17~20月齡的APP23小鼠模型中,部分檢測的突觸中發(fā)現有APFs積累現象,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APF和腦中擴散性的斑塊以及細胞中斑點的位置密切相關在17~20月齡的APP23小鼠模型中,部分檢測71APFs常見的一種致病方式就是嵌入到細胞膜中,形成孔狀結構,APFs形成孔狀結構的膜構象轉變機制仍不清楚,這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