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詩歌形象(人景物)課件_第1頁
高中語文-詩歌形象(人景物)課件_第2頁
高中語文-詩歌形象(人景物)課件_第3頁
高中語文-詩歌形象(人景物)課件_第4頁
高中語文-詩歌形象(人景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鑒賞鑒賞詩歌形象古代詩歌鑒賞鑒賞詩歌形象1考試說明①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②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荚囌f明①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2什么是詩歌的形象?形象(意象)人(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景(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詩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什么是詩歌的形象?形象(意象)人(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3(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于小說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xiàn)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3)事物形象。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詩。(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4一、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

閱讀李白《獨坐敬亭山》,分析詩中所塑造的詩人形象。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全詩展現(xiàn)了一個孤獨高傲的詩人的形象。眾鳥距己甚高且已飛去,唯留詩人獨坐敬亭山,體現(xiàn)他的孤獨。那孤云不正是詩人自己?雖然孤獨但樂得清閑,又體現(xiàn)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與敬亭山,但依舊相看不厭,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孤獨寂寞之感在大自然中得以安慰。一、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閱讀李白《獨坐敬亭山》,分析詩5

(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義。如何鑒賞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答題技巧(1)什么形象;如何鑒賞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答題技6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訴衷情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注: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這首詞前兩句回憶當年在抗金前線的戰(zhàn)斗生活:“關河夢斷何處”是說一覺醒來,關河要塞不知在何處,意謂脫離了前線;“塵暗舊貂裘”是說塵土積滿從軍時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達敵人尚未消滅,自己衰鬢先斑的慨嘆,“天山”代指抗金前線?!靶脑谔焐剑砝蠝嬷蕖北磉_了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幽憤。

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詩中人物曾經(jīng)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xiàn)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義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這首詞前兩句回憶當年在抗72.如何分析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①知人論世,關注背景。②抓詩中塑造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

2.如何分析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①知人論世,關注背景。②抓詩8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⑴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環(huán)境。⑵試簡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1)寒冷、寂靜(或:冷峭)

(2)是一個清高孤傲的形象。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huán)境里,那漁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專心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上正是詩人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江雪柳宗元(1)寒冷、寂靜(或:冷峭)(2)是9小兒垂釣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這首詩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刻畫垂釣小兒這個形象的?這個形象有哪些特點,試作分析。

(1)從形神兩個方面(或從外貌、動作、心理等方面)(2)塑造了一個聰明(機靈),天真可愛的垂釣小兒形象;“蓬頭”、“側坐”等表現(xiàn)小孩的天真可愛,從“遙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聰明(機靈)。小兒垂釣胡令能(1)從形神兩個方面(或從外貌、動作、心10(1)用兩三個詞概括形象特點(性格+身份);(2)分析形象具有這些特點的依據(jù);(3)總結指出形象的意義(或作者的情感)。

給你技巧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構成:(1)用兩三個詞概括形象特點給你技巧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構成:11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坶T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注:帶郭,意即靠近外城。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小試牛刀尋陸鴻漸不遇皎然小試牛刀12

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概括特點分析依據(jù)指出意義(情感)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13課堂總結1、了解了詩歌的形象含義及分類2、掌握人物形象鑒賞題規(guī)范答題的技巧答題三步驟:(1)用兩三個詞概括形象特點(性格+身份);(2)分析形象具有這些特點的依據(jù);(3)總結指出形象的意義(或作者的情感)。

課堂總結1、了解了詩歌的形象含義及分類答題三步驟:14二、鑒賞詩歌的景物描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鑒賞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lián)系鑒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

鑒賞此類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寫景物的自然屬性為依據(jù),挖掘其社會屬性(作者借以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寓意等)。1、概括景象(意境)特點;2、描摹詩歌圖景;3、剖析作者思想。二、鑒賞詩歌的景物描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15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

聞雁(韋應物)寒塘(趙嘏)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茨锨镆褂?,高齋聞雁來。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1)填空: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

。(考查詩體常識)這兩首詩都是抒發(fā)

(考查思想內容)(2)簡答:這兩首詩為什么都寫到雁?]](考查形象)五言絕句思鄉(xiāng)之情(或“秋思”)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思鄉(xiāng)情。故詩人常借雁來抒情,寄寓自己的濃濃鄉(xiāng)愁.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1)填16鷓鴣天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xiāng),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鑒賞提示:“杜鵑”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一個意象,它那“不如歸去”的啼叫聲總會引起游子思婦的無限感傷。故抓住這一意象,就抓住了這類詩歌的抒情類別。鷓鴣天晏幾道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17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18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詩不僅可以使人們看到一幅登樓遠眺的無限廣闊的藝術圖畫,而且能夠有力地激發(fā)人們“更上一層樓”的思想愿望,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登鸛雀樓這首詩不僅可以使人們看到一幅登樓遠眺的無限廣19西樓曾鞏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shù)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問:此詩描寫了什么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連天的海浪隨著陣陣雷聲洶涌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這種壯美景象的描寫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從而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豪情。西樓曾鞏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20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問題:試從一個或兩個角度賞析這首詩。詩里寫黃鸝近景,白鷺遠景,千秋雪遠景,萬里船近景。上聯(lián)黃、翠、白、青,用了四種顏色,色彩鮮明。這樣,就景物的遠近和各種色彩構成畫面。千秋雪顯得時間的永恒,萬里船顯得空間的廣闊。一二句是動景描寫,三四句是靜景描寫。畫面動靜結合,色彩豐富鮮明,境界闊大,這樣,不僅給人以畫面美感,更促人深遠的聯(lián)想。絕句杜甫問題:試從一個或兩個角度賞析這首詩。詩21(一)詩中賞畫看畫面形、色、動、靜,欣賞詩的畫面美古代許多寫景詩多具有“詩中有畫”的特征。欣賞詩的畫面美,主要從四方面著手:

一是物象的組合方式(遠近、俯仰);二是畫面色彩;三是動態(tài);四是靜態(tài)。答題技巧(一)詩中賞畫古代許多寫景詩多具有“詩中有畫”的特征22(二)畫中品詩由形象畫面的色調,把握詩人的情感思想讀一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么形象,它呈現(xiàn)一種怎樣的色調,并由此推及其內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繪的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高昂樂觀的;反之,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陰暗、凄冷和低沉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的。答題技巧(二)畫中品詩讀一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么形象,它呈23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贈別杜牧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第一首前兩句直抒胸臆贊秋,一反傳統(tǒng)悲秋題材。后兩句描寫白鶴沖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畫面,境界闊大,色彩明麗,情調高昂。如果說那排云直上的白鶴是詩人奮發(fā)進取形象的寫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詩人寬廣胸懷、樂觀向上精神的外現(xiàn)。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第一首24第二首寫離筵寡歡場面。一二句敘今昔:以前歡聚多情,而今別去,轉覺無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蠟燭垂淚的外在形象,暗寫離人流淚的內在形象,引人聯(lián)想到離人一往情深,難舍難分之態(tài)。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贈別杜牧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第二首寫離筵寡歡場面。一二句敘今昔:以前歡聚多情,而25在這兩首詩中,“排云白鶴”與“蠟燭垂淚”形象,二者色調截然不同,前者是奮發(fā)向上的,后者是傷感愁苦的。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贈別杜牧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在這兩首詩中,“排云白鶴”與“蠟燭垂淚”形象,二者色26三、鑒賞詩歌的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詩人通過這種象征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xiàn)他的品格節(jié)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分析思路:

提煉所寫物象描寫特征的詞語,挖掘物象內在的品格、精神,抓物與志的“契合點”,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為,情為何端。三、鑒賞詩歌的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27早梅張渭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問: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本詩展現(xiàn)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fā)的形象。“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xiàn)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xiàn)出早梅冰清玉潔之質。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作者的志向情感形象的特征什么形象答題技巧早梅張渭本詩展現(xiàn)了早梅耐28馬詩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問1:這首詩塑造了駿馬什么樣的藝術形象?問2:抒寫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描繪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馳騁疆場、大顯身手的駿馬形象。抒寫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激憤之情。馬詩李賀描繪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馳騁疆場、大顯身手29閱讀元代王冕的一首詩,回答問題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1、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報春的特點。襯托、對比,表達了堅持理想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2、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閱讀元代王冕的一首詩,回答問題1、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30古代詩歌鑒賞鑒賞詩歌形象古代詩歌鑒賞鑒賞詩歌形象31考試說明①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②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考試說明①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32什么是詩歌的形象?形象(意象)人(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景(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詩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什么是詩歌的形象?形象(意象)人(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33(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于小說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xiàn)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3)事物形象。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詩。(1)人物形象。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34一、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

閱讀李白《獨坐敬亭山》,分析詩中所塑造的詩人形象。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全詩展現(xiàn)了一個孤獨高傲的詩人的形象。眾鳥距己甚高且已飛去,唯留詩人獨坐敬亭山,體現(xiàn)他的孤獨。那孤云不正是詩人自己?雖然孤獨但樂得清閑,又體現(xiàn)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與敬亭山,但依舊相看不厭,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孤獨寂寞之感在大自然中得以安慰。一、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閱讀李白《獨坐敬亭山》,分析詩35

(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義。如何鑒賞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答題技巧(1)什么形象;如何鑒賞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答題技36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訴衷情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注: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這首詞前兩句回憶當年在抗金前線的戰(zhàn)斗生活:“關河夢斷何處”是說一覺醒來,關河要塞不知在何處,意謂脫離了前線;“塵暗舊貂裘”是說塵土積滿從軍時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達敵人尚未消滅,自己衰鬢先斑的慨嘆,“天山”代指抗金前線?!靶脑谔焐剑砝蠝嬷蕖北磉_了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幽憤。

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詩中人物曾經(jīng)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xiàn)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義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這首詞前兩句回憶當年在抗372.如何分析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①知人論世,關注背景。②抓詩中塑造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

2.如何分析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①知人論世,關注背景。②抓詩38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⑴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環(huán)境。⑵試簡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1)寒冷、寂靜(或:冷峭)

(2)是一個清高孤傲的形象。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huán)境里,那漁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專心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上正是詩人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江雪柳宗元(1)寒冷、寂靜(或:冷峭)(2)是39小兒垂釣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這首詩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刻畫垂釣小兒這個形象的?這個形象有哪些特點,試作分析。

(1)從形神兩個方面(或從外貌、動作、心理等方面)(2)塑造了一個聰明(機靈),天真可愛的垂釣小兒形象;“蓬頭”、“側坐”等表現(xiàn)小孩的天真可愛,從“遙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聰明(機靈)。小兒垂釣胡令能(1)從形神兩個方面(或從外貌、動作、心40(1)用兩三個詞概括形象特點(性格+身份);(2)分析形象具有這些特點的依據(jù);(3)總結指出形象的意義(或作者的情感)。

給你技巧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構成:(1)用兩三個詞概括形象特點給你技巧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構成:41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坶T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注:帶郭,意即靠近外城。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小試牛刀尋陸鴻漸不遇皎然小試牛刀42

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概括特點分析依據(jù)指出意義(情感)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43課堂總結1、了解了詩歌的形象含義及分類2、掌握人物形象鑒賞題規(guī)范答題的技巧答題三步驟:(1)用兩三個詞概括形象特點(性格+身份);(2)分析形象具有這些特點的依據(jù);(3)總結指出形象的意義(或作者的情感)。

課堂總結1、了解了詩歌的形象含義及分類答題三步驟:44二、鑒賞詩歌的景物描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鑒賞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時,往往要聯(lián)系鑒賞詩人的形象。這兩者是一致的。

鑒賞此類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寫景物的自然屬性為依據(jù),挖掘其社會屬性(作者借以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寓意等)。1、概括景象(意境)特點;2、描摹詩歌圖景;3、剖析作者思想。二、鑒賞詩歌的景物描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45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

聞雁(韋應物)寒塘(趙嘏)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茨锨镆褂辏啐S聞雁來。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1)填空: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

。(考查詩體常識)這兩首詩都是抒發(fā)

(考查思想內容)(2)簡答:這兩首詩為什么都寫到雁?]](考查形象)五言絕句思鄉(xiāng)之情(或“秋思”)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思鄉(xiāng)情。故詩人常借雁來抒情,寄寓自己的濃濃鄉(xiāng)愁.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1)填46鷓鴣天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xiāng),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鑒賞提示:“杜鵑”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一個意象,它那“不如歸去”的啼叫聲總會引起游子思婦的無限感傷。故抓住這一意象,就抓住了這類詩歌的抒情類別。鷓鴣天晏幾道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47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48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詩不僅可以使人們看到一幅登樓遠眺的無限廣闊的藝術圖畫,而且能夠有力地激發(fā)人們“更上一層樓”的思想愿望,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登鸛雀樓這首詩不僅可以使人們看到一幅登樓遠眺的無限廣49西樓曾鞏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shù)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問:此詩描寫了什么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連天的海浪隨著陣陣雷聲洶涌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這種壯美景象的描寫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從而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豪情。西樓曾鞏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50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問題:試從一個或兩個角度賞析這首詩。詩里寫黃鸝近景,白鷺遠景,千秋雪遠景,萬里船近景。上聯(lián)黃、翠、白、青,用了四種顏色,色彩鮮明。這樣,就景物的遠近和各種色彩構成畫面。千秋雪顯得時間的永恒,萬里船顯得空間的廣闊。一二句是動景描寫,三四句是靜景描寫。畫面動靜結合,色彩豐富鮮明,境界闊大,這樣,不僅給人以畫面美感,更促人深遠的聯(lián)想。絕句杜甫問題:試從一個或兩個角度賞析這首詩。詩51(一)詩中賞畫看畫面形、色、動、靜,欣賞詩的畫面美古代許多寫景詩多具有“詩中有畫”的特征。欣賞詩的畫面美,主要從四方面著手:

一是物象的組合方式(遠近、俯仰);二是畫面色彩;三是動態(tài);四是靜態(tài)。答題技巧(一)詩中賞畫古代許多寫景詩多具有“詩中有畫”的特征52(二)畫中品詩由形象畫面的色調,把握詩人的情感思想讀一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么形象,它呈現(xiàn)一種怎樣的色調,并由此推及其內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繪的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高昂樂觀的;反之,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陰暗、凄冷和低沉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的。答題技巧(二)畫中品詩讀一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么形象,它呈53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贈別杜牧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第一首前兩句直抒胸臆贊秋,一反傳統(tǒng)悲秋題材。后兩句描寫白鶴沖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畫面,境界闊大,色彩明麗,情調高昂。如果說那排云直上的白鶴是詩人奮發(fā)進取形象的寫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詩人寬廣胸懷、樂觀向上精神的外現(xiàn)。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第一首54第二首寫離筵寡歡場面。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