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試題匯總_第1頁
西方哲學試題匯總_第2頁
西方哲學試題匯總_第3頁
西方哲學試題匯總_第4頁
西方哲學試題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詞解釋200-350;簡答500-600;論述1200以上簡答要點:問題來源的年代(相關年代);誰的思想,誰提出的(相關人物);相關理論淵源(哪本著作提出的)——論述題的話+前后思想淵源和對后世的影響,以及后世哲學家對其評價(辯證看,優(yōu)缺點全面分析)外國哲學名詞解釋米利都學派【武漢大學2000】答:米利都學派出現(xiàn)于公元前六世紀。代表人物:泰勒斯、阿納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等,他們都是古希臘伊奧尼亞的米利都人,該學派因此而得名。該學派在觀察和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基礎上,探討了世界的本原問題,認識萬物的始基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并以之來解釋萬物的發(fā)生和變化。泰勒斯認為萬物的始基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認為是一種無固定形態(tài)和性質的物質,即“無定形(無限)”;阿納克美尼認為是“氣”。這些具有樸素和直觀特征的觀點,成為以后歐洲唯物主義的重要思想來源。【點評】古希臘第一個哲學流派,其觀點具有很強的自然主義色彩。這三個代表人物都非常重要,其各自的哲學觀點要掌握。水是萬物的本原【北京大學2008】答:這是米利都學派泰勒斯關于萬物的本原的主張。泰勒斯宣稱“大地漂浮在水面上”,水是萬物的本原。本原即萬物從那里來,毀滅后又回到那里去,一切皆變唯它不變的始基,它是宇宙最原始的開端和主宰。泰勒斯這么認為的理由是:萬物都要靠水分來滋潤;同時遠古推崇水的神話和習俗也對其思想有影響。這一命題涉及了早期希臘哲學最重要的問題?!八币环矫媸亲匀恢械囊环N因素,體現(xiàn)了自然哲學家以自然說明自然的原則,另一方面則具有普遍性和流動性,體現(xiàn)了早期希臘自然哲學樸素、直觀、辯證的有機自然觀。同時,這種哲學思維使他超越了神話的解釋,開始用具體的物來說明世界的起源和本質,并且第一次提出了世界的同一性問題。由此,這里包含了一與多、一般與個別、現(xiàn)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等一系列哲學范疇的萌芽。【點評】莫要用今天的驗光嘲笑古人的智慧。關于萬物本原的問題,要注意“本原”這一概念與所對應的始基元素之間的關系。推薦閱讀“論尼古拉庫薩的‘有學問的無知’一文”水是萬物的本原這是米利都學派泰勒斯關于萬物的本原的主張。泰勒斯宣稱“大地漂浮在水面上”,水是萬物的本原。本原即萬物從那里來,毀滅后又回到那里去,一切皆變唯它不變的始基,它是宇宙最原始的開端和主宰。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的理由在于:1他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一切種子皆滋生于濕潤,一切事物皆營養(yǎng)于濕潤,而水實為濕潤之源”。(萬物都靠水滋潤)2另外,亞里士多德認為他的這個觀點可能是受遠古推崇水的神話和習俗的影響。這一命題涉及了早期希臘哲學最重要的問題?!八币环矫媸亲匀恢械囊环N因素,體現(xiàn)了自然哲學家以自然說明自然的原則,另一方面則具有普遍性和流動性,體現(xiàn)了早期希臘自然哲學樸素、直觀、辯證的有機自然觀。泰勒斯的這個觀點在今天看來非常幼稚可笑,但他在別人習以為常的地方提出問題,而且還表現(xiàn)了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卻是可貴的。這種哲學思維使他超越了神話的解釋,開始用具體的物來說明世界的起源和本質,并且第一次提出了世界的同一性問題。由此,這里包含了一與多、一般與個別、現(xiàn)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等一系列哲學范疇的萌芽。在這個意義上,他被稱為第一位哲學家是當之無愧的。———————————————————————————————————————本原“本原”(arche又翻譯成基始)是自然哲學家們關注的焦點,可以說是希臘哲學中提出來的第一個哲學范疇。后人根據(jù)辛普里丘的記載,認為這個范疇是阿那克西曼德最先使用的。亞里士多德對它的解釋是:“所謂本原就是萬物從它那里來,毀滅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萬物生滅變化,唯獨它不變的東西?!睆倪@一解釋中可看出,“本原”是事物的最初狀態(tài)或構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運動的緣由。不過希臘人認為的這個“本原”產生了萬事萬物,但其自己并不消失,仍在其中,仍是主宰?!氨驹钡膬蓪右馑挤謩e譯作“基質”(Urstoff—德)和“原則”(principle).早期哲學家對于本原解釋的側重點不同,又分別為后來的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提供了思想來源。米利都學派首先提出和探討了世界本原這個重要的哲學問題,阿那克西曼德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無定形(無定形者)”,阿那克西米尼認為是“氣”,赫拉克利特認為是“火”,開創(chuàng)了哲學本體論的研究。后來希臘哲學家圍繞這一問題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哲學家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物質性的元素,如水、火、氣,以及原子,另一部分哲學家認為本原是抽象的原則,如畢達哥拉學派認為是數(shù),愛利亞學派認為是存在等。本原一詞為以后西方哲學家所沿用,和哲學基本問題相聯(lián)系。主張世界只有一種本原的稱為一元論,認為世界本原是物質的,即是唯物主義一元論,認為世界本原是精神的,即是唯心主義一元論;主張世界有物質和精神兩種互不依賴、彼此獨立的本原的稱為二元論。恩培多克勒他首次把二分法引入了本原理論,既運動的本原不是一個,而是彼此相對的兩個。留基波和德謨克里認為,充實和空虛,既存在和非存在才是事物的本原。差別也是事物的本原,既形狀,次序和位置?!獰o定形“萬物的本原是無定形”這是由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據(jù)說本原(arche)這一概念就是由阿那克西曼德最先使用的。阿那克西曼德認為,泰勒斯把水作為本原,是由于水的“無定形”的性質;但任何單一的或單純的自然物均不能成為萬物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看出了老師的水本原說的局限性,世界萬物及性質的多樣性不能被歸結為某一特定的物質形態(tài)和屬性。他認為只有“無定形之物”所構成的原始混沌體,才是萬物的本原。雖然“無定形”過于籠統(tǒng),沒說清楚到底是什么,但他已經開始注意到了具體事物背后的東西,且意識到否定的問題,以否定作為新的起點,這意味著哲學思維層次的提高。“無定形”(apeiron,即無定形者)有著不同的理解。或理解為名詞“無定形者”,或理解為形容詞“無定形”,前一種理解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記載。后一種理解的根據(jù)在于第歐根尼·拉爾修的記載。如果從字面的意思上解釋,apeiron的字冠“a”,本來是“無”、“沒有”、“不是”等否定的意思,說明它不是什么,是一種在種類上沒有任何規(guī)定性的東西。這可能是阿那克西曼德最先和主要考慮的意思。無論哪種理解,阿那克西曼德都深化了泰勒斯的思想:或用“無定形者”取代水,克服了水的直接性,從而避免了任何事物都可以互相轉化的任意性;或以“無定形”的性質規(guī)定了本原的屬性,從而提升了本原的說服力。盡管阿那克西曼德并沒有具體說明“無定形”究竟是什么,但是他卻明確地表示它不是任何一種具有固定形態(tài)的東西,因為任何單純的和有形的東西都是有生有滅的,而只有無定形的東西才是不生不滅的,一切生滅變化的東西都是從中作為結果而產生出來的。如亞里士多德所揭示的:“它作為本原,是不生不滅的。凡是產生出來的東西,都要到達一個終點,然而有終點就是有限(有定形)。所以說,無限者(無定形者)沒有本原,它本身就是別的東西的本原,包羅一切,支配一切?!蔽覀兛梢钥闯?,阿那克西曼德似乎要將萬物的本原引向具體事物形態(tài)背后之中。雖然這背后的東西到底是什么他沒有表達出來,但他已經意識到了否定的問題,并用了一個否定的表達方式,將否定作為新的起點。這意味著哲學思維層次的提高。另外“無定形”作為一種原始混沌體,包含著一些對立的東西于自身之中,這些對立物就是冷與熱、干與濕,由于它們的作用,從原始混沌的“無定形”中分離出萬事萬物。與泰勒斯不同,阿那克西曼德認為事物的產生不是由于某種基本元素的轉化,而是由于永恒的運動把對立物從“無定形”中分離出來,因此,所謂產生即是對立物的分離。辛普里丘在介紹阿那克西曼德的哲學思想時寫道:“萬物由之產生的東西,萬物又消滅而復歸于它,這是命運規(guī)定了的。因為萬物在時間的秩序中不公平,所以受到懲罰,并且彼此互相補足。這是他以頗帶詩意的語言說出的話”這種以朦朧的詩意語言表達的哲學思想,與表現(xiàn)“命運”主題的希臘悲劇具有內在的相似性,都反應了一種由神秘的“命運”所主宰的對立面沖突和因果報應思想。這種關于“命運”的決定論思想,似乎在與阿那克西曼德有過師承關系的畢達哥拉斯那里也能看到。氣本原氣本原說由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的的,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記載:“阿那克西美尼和第歐根尼認為氣先于水,是一切單純物體的本原?!边@一觀點顯然是對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思想的一種綜合,“氣”一方面是一種與水一樣的自然物質,另一方面卻比水更加具有無定形的特點;它一方面實實在在地存在著,另一方面卻不可測量和無邊無際,無孔不入也無所不包。因此將氣說成萬物的本原似乎更加順理成章,即超出了泰勒斯的局限性,也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無定形”的籠統(tǒng)性。有觀點認為阿那克西美尼的氣,相對于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形”似乎是一種倒退,是由比較一般又倒退為比較個別的本原。但根據(jù)辛普里丘的記載,阿那克西美尼也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無限,不過他不像他老師那樣說它是無規(guī)定性的,而認為他是又規(guī)定性的,它就是氣。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形只有否定的意義,說它既不是這又不是那。在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中,這是一個進步,但這種進步并不成功,因為它只有否定沒有做出肯定。而阿那克西美尼注意到了這點,吸收了無定形的性質,但不是完全否定,而是給了它某種規(guī)定性,某種肯定。雖然這種肯定又使本原從抽象回到比較具體,但這是退中有進。所以如果說泰勒斯的“水”是對萬物本原的一種肯定性表述,而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形”是對萬物本原的一種否定性的表述,那么阿那克西美尼的“氣”則是對萬物本原的一種否定之否定的表述。另外,阿那克西美尼認為氣具有冷和熱兩種性質,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凝聚和稀散兩種運動:氣稀散為火,凝聚則依次為云、水、土、石。冷和熱的性質依凝聚和稀散的程度逐漸上升。這種轉化生成觀,與阿那克西曼德的分離生成觀形成鮮明對比。可以看出后來赫拉克利特“火本原”的提出似乎也與這種轉化順序有著某種聯(lián)系;而冷熱的程度決定了萬物的變化這一思想蘊含著量變質變的關系,這與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思想多少有些殊途同歸。阿那克西美尼的氣不僅僅是指一種自然物質,有時候它也指呼吸、靈活或者某種神圣性的東西(“精氣”)。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意義上的氣,都不具有一種獨立的精神性含義。早期希臘人缺乏關于獨立的精神實體的觀念,同時也缺乏脫除了精神性的純粹物質的觀念。他們很難想象和理解完全脫離肉體的靈魂或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畢達哥拉斯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末,公元前5世紀被解散。是一個以畢達哥拉斯為創(chuàng)始人,集政治活動,宗教信仰和學術研究為一體的團體。該學派在古代希臘活動范圍大,涉及領域廣,影響時間長。

畢達哥拉斯熟悉米利都學派的哲學,游歷過埃及,巴比倫,學到了那里的天文學和幾何學知識,也深受東方靈魂不死觀念的影響。他中年時來到了克羅頓,招徒結社,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學派。由于他本人并沒有留下任何著作,所以后人把他的思想與學派其他思想家的思想統(tǒng)稱為畢達哥拉斯學派。

在哲學上,畢達哥拉斯學派最重要的思想有三點,即數(shù)本原論,和諧觀念和靈魂理論。數(shù)是萬物的本原(畢達哥拉斯)【北京大學2009】答:這一命題是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關于事物本原的觀點。畢達哥拉斯學派在從哲學上探討萬物本原時,發(fā)現(xiàn)了數(shù)量關系乃是事物的共同屬性,因而將這種不具形體的、普遍的、抽象的“數(shù)”看做萬物的本原。數(shù)作為萬物的本原,不僅是構成事物的質料,而且也是事物的屬性、狀況和模型。畢達哥拉斯學派以數(shù)為本原說明了宇宙萬物的生成過程:1是最基本的數(shù),既不是奇數(shù)也不是偶數(shù),其他所有數(shù)都由1生成。奇數(shù)是完滿的,偶數(shù)是不完滿的。自然萬物的本原是“一元”,從一元產生出二元,從完滿的一元和不完滿的二元產生出各種數(shù)目;從數(shù)目產生出點→線→面→體,從體產生出水,火,土,氣四大元素和一切物體。同時,數(shù)也被用來解釋“真理”,“意見”,“正義”,“婚姻”,“友愛”,“和諧”等。畢達哥拉斯學派關于“數(shù)”有兩種交織在一起的解釋:第一種解釋認為,數(shù)字先于事物存在,是構成事物的基本單元。一切事物的形狀都具有幾何結構,幾何結構則與數(shù)字相對應:1是點,2是線,3是面,4是體。世界生成過程是由點產生出線,由線產生出面,由面產生出體,從體產生出可感形體,產生出水火土氣四元素。在這點上1作為的是一個物理的“點”,數(shù)沒什么抽象意義,“數(shù)”不能完全脫離“形”。亞里士多德批評這種觀點混淆了抽象的數(shù)字單元和有體積的物理質點。第二種則通過象征說,模仿說的方式解釋數(shù)。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1象征真理;2是意見;第一個奇數(shù)和第一個偶數(shù)的平方4和9代表正義;5象征著雌雄的結合,婚姻;8是愛情和友誼;10是和諧、完滿(關于這些數(shù)象征什么,畢達哥拉斯學派內部略有分歧)。在這里畢達哥拉斯雖然沒有明確地表述,但他似乎已經意識到了具體事物都是對“數(shù)”的模仿。在這里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后世柏拉圖“理念”的雛形。(曾問學于阿那克西曼德,后者以數(shù)量變化以說明萬物生成的思想可能影響到他)對于數(shù)本原思想黑格爾認為畢達哥拉斯派的哲學形成實在論哲學到理智哲學的過渡;而羅素則認為西方哲學和神學中各種錯誤的形而上學傾向是從畢達哥拉斯開始的,而這些錯誤極大地有礙于自然科學和經驗科學的發(fā)展。(總之從畢達哥拉斯哲學開始,哲學才真正擺脫了廣義自然科學,具有了形而上學特點。)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評價:畢達哥拉斯學派代表了一種與米利都學派完全不同或相反的思維傾向,除了從感性的東西上升到抽象的原則之外,他們還拋開了“無定形”的做法,通過數(shù)的確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一種在思維意義上“有定形”的最高原則,這一原則對后世西方哲學和科學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畢達哥拉斯學派從奧爾弗斯宗教那里繼承并發(fā)展了關于靈魂不死和輪回轉世的思想,這種強調靈、肉分離甚至相互對立的思想突破了希臘人傳統(tǒng)的靈肉一體觀念,構成了源遠流長的西方唯靈主義的雛形。它后來通過蘇格拉底,柏拉圖和新柏拉圖主義而融入基督教中,成為基督教神學的理論抵住??傊畯漠呥_哥拉斯哲學開始,哲學才真正擺脫了廣義自然科學,具有了形而上學特點?!军c評】古希臘人的數(shù)學思維已經很精密,著名的畢達哥拉斯定力也是在這個時期被發(fā)現(xiàn)的。在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可以對比中國先秦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推薦閱讀北大編寫的《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相關部分。赫拉克利特思想一切皆流,無物常?。喊乩瓐D:“他把存在的事物比作一條河流,聲稱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1萬物處于流動狀態(tài)之中2變化是根據(jù)一種不變的規(guī)律(logos)發(fā)生的奠定了西方哲學的核心理念3這種規(guī)律包含了對立面的相互作用4這種對立而相互作用的方式,作為一個整體構造出了和諧永恒的火(赫拉克利特)【北京大學2007】答:關于萬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宣稱:“這個萬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創(chuàng)造的,它過去是,現(xiàn)在是,將來也是一團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燒,按照一定分寸熄滅?!?/p>

與前人的思想相比,赫拉克利特不僅公開否定神創(chuàng)世界說,而且從一開始就明確強調了本原的永恒性,普遍性,流動性和秩序性?;鸩粌H是世界的本原,與萬物互相轉化,而且在其燃燒和熄滅的過程匯總,火本身也要受一定原則的限制或支配。由此可見,赫拉克利特繼承和發(fā)展了米利都學派關于本原之無定和流動性的思想,一方面主張一切皆流,無物常駐,從而以“活火”為象征,說明自然萬物始終處在運動變化之中,而真正不變的東西恰恰是“變”本身;另一方面他也認識到,雖然只有變化是不變的,但是這變化亦是有尺度的。這個規(guī)范萬物運動變化的尺度就是邏各斯?!军c評】希臘哲學中的邏各斯精神集中地在赫拉克利特哲學思想中得到了體現(xiàn)。理解邏各斯精神,可以對比“努斯”(nous)精神來理解。推薦閱讀北大編寫的《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相關部分。論述,簡答赫拉克利特在留存的著作殘片中記載“這個世界,對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樣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創(chuàng)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創(chuàng)造的;它過去、現(xiàn)在、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在這段話里,本原有兩層意思:一是火的活動狀態(tài)(活火),即火的燃燒和熄滅;二是決定火的活動的分寸,這是永恒不變的原則,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著自身的同一。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說”的創(chuàng)新意義并不在于提出一個不同的具體事物來說明萬物的及其轉化,而在于強調了這種轉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進行的,亦即在不斷變化轉化的“無定形”原則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則?;鹗亲兓療o常的,始終處于不斷轉化的過程中,但其“分寸”、“必然性”卻是永恒不變的,是世界萬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則。而這種普遍的法則又被赫拉克利特稱為“邏各斯”另外,赫拉克利特還說,“一切轉化為火,火又轉化為一切,有如黃金換成貨物,貨物又轉換成黃金”。他認為火通過濃厚化而變成氣,進一步濃厚化則依次變味水和土,這是“下坡的道路”;泛指,土通過稀薄化而變成水,進一步稀薄化則依次變?yōu)闅夂突?,這是“上升的道路”。而“上升的道路和下降的道路是同一條道路”,他們表現(xiàn)的都是火與萬物之間的互相轉化過程。他用“生”與“死”這兩個概念來形容火、氣、水、土之間的互相轉化:“火死則氣生,氣死則水生?!了浪?,水死氣生,氣死火生;反過來也是一樣?!庇纱耍覀兛梢钥闯?,這種本原觀比米利都派或畢達戈拉斯派的思想更加復雜,它沒有簡單地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某一種具體事物或變化狀態(tài),而是在一與多、永恒和變化的關系中把握本原。進而實現(xiàn)了米利都派和畢達戈拉斯派的兩種對立哲學原則的綜合。邏各斯【復旦大學2008】答:基本含義:言說,話說,據(jù)此派生出道理、理由、理性、考慮、比例、規(guī)則等含義。邏各斯(logos)就是萬物必須依據(jù)和遵守的尺度和比例、普通原則或必然性,相當于我們所說的規(guī)律。邏各斯是赫拉克利特哲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萬物根據(jù)邏各斯而生,它永恒存在著,誰不認識并服從邏各斯,誰就無法獲得智慧,把握真理。斯多亞學派也把邏各斯當作宇宙力量,當作知識原則和因果原則。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哲學中,邏各斯主要有兩種含義,即靈魂的理性部分,以及一種說明,更恰當?shù)卣f是一種表述事物本質特征的說明,即定義。【點評】古希臘很多哲學家都使用邏各斯這一概念,所以解析這個概念的時候要注意全面地分析各個主要哲學家對這一概念的使用。推薦閱讀《“邏各斯”辨誤》一文。邏各斯邏各斯(logos)一詞的原意是“話語”,進而引申為規(guī)律、命運、尺度和必然性等意思?!昂绽死卣f神就是永恒的流轉著的火,命運就是那循著相反的途程創(chuàng)生萬物的‘邏各斯’?!痹诤绽死啬抢?,邏各斯不僅具有客觀規(guī)律的含義,同時也具有主觀理性的含義,因為語言本身就是主客觀統(tǒng)一的。邏各斯的客觀含義與主觀含義在赫拉克利特這里也是統(tǒng)一的,所謂理性或智慧就在于對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和把握。他還極力推崇理性思維,認為“邏各斯”是唯有思想才能把握的對象,“眼睛和耳朵對于人們乃是壞的見證”,這表現(xiàn)出某種后世所謂的“唯理”的傾向。赫拉克利特使用“邏各斯”這一本義為“話語”的詞匯,他似乎已經隱約認識到語言和事物的概念、本質有著某正關系?!斑壐魉埂钡奶岢?,標志著西方哲學中語言學精神的出現(xiàn),語言及其規(guī)律和邏輯從此成了哲學家們離不開的一個參照維度,這對于西方形而上學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并且由于邏各斯的介入,亦使赫拉克利特的哲學具有了某種二元式的結構:始終處于燃燒—熄滅的火,和永恒不變的邏各斯。這些在后來的巴門尼德,阿那克薩戈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多為哲學家)的哲學中,都有或明或暗的反映。

更重要的是,在后來西方哲學,神學和科學的發(fā)展過程中,邏各斯概念及其衍生的“邏輯”(logic)一直起著重要作用。既然邏各斯適用于一切事物的運動,赫拉克利特為什么將其歸之于火,只把它與火的本性相聯(lián)系呢?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他把一事物轉化為另一事物的原因視為這一事物的不足和另一事物的多余。這個道理與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補償原則”相同。在火,氣,水,土諸現(xiàn)象中,只有火的性質(形狀,亮度,溫度等)的變化最劇烈,最明顯,就是說,火的“不足和多余”的程度是直接可見的。事物轉化的原因呈現(xiàn)于火的本性。他明確地說:“世界的構成是不足,焚燒則是多余”;“火在升騰中判決和處罰事物”“判決和處罰”暗示著萬物要償還他們生成時對火的損害之意。根據(jù)以上的解釋,邏各斯就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間轉化的原則。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辯證法)“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句話確實最早見于柏拉圖的對話《克拉底魯篇》:“據(jù)說赫拉克利特說過:萬物都在運動中,沒有靜止和東西;他將它們比作河流,說過你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中去”赫拉克利特把存在的東西比作一條河,聲稱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因為當人第二次進入這條河時,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來的水流在流淌。用非常簡潔的語言概括他關于運動變化的思想的話,就是:“一切皆流,無物常住?!痹谒磥?。宇宙萬物沒有什么是絕對靜止的和不變化的,一切都在運動和變化。對此恩格斯做出了高度評價:“這個原始的、素樸的但實質上正確的世界觀是古希臘哲學的世界觀,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的:一切都存在,同時又不存在,因為一切都在流動,都在不斷地變化,不斷地產生和消滅?!焙绽死貜娬{運動變化,并沒有否定靜止。在他的思想中,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墒?,他的學生克拉底魯進一步發(fā)展了他的變的哲學??死佐斦J為人連一次都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這樣,克拉底魯就完全否定了靜止的存在。但如果沒有相對靜止,世界上不會有確定性質的事物了。我們既不能認識事物,也不能解說一個事物是什么了。因為,當我們還沒有說完“這是一張桌子”時,桌子已經變成其他東西了。對此,克拉底魯主張用手指一指就行了,說也別說。十分明顯,克拉底魯把老師的正確辯證法思想變成極其錯誤的相對主義的詭辯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赫拉克利特的辯證法按照邏各斯的原則,一切事物都像火那樣變動不居,出于永恒的生成變化狀態(tài)。而當一事物變成另一事物時,例如A變成B時,A既不是A,又不是B,而是出于A與B之間;或者說即是A,又是B。赫拉克利特的殘片中充滿了這種“即是...又不是”的格言。他用許多例子說明事物具有如下的關系。1一切事物都處于普遍的運動變化與互相轉化之中。事物無時無刻不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只是我們感覺不到這種變化。當我們肯定一事物是如此這般時,它已經變成另外一個事物。所謂“萬物皆流,無物常駐,如同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2運動變化的根據(jù)是對立面的沖突,對立面同時又保持和諧。赫拉克利特明確表示,對立的狀態(tài)或相反的性質導致了和諧,相反者才能相成?!盎ハ嗯懦獾臇|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一切都是斗爭所產生的”“疾病使健康舒服,壞使好舒服,餓使飽舒服,疲勞使休息舒服”3強調事物的相對性質和不同的評價標準。赫拉克利特說“海水最干凈,又最臟:魚能喝,有營養(yǎng);人不能喝,有毒”“驢愛吃草料,不要黃金”“最美的猴子同人相比也是最丑的”對此,巴門尼德否認了這一的變化觀,柏拉圖認為其只適用于不可靠的感覺對象,亞里士多德則以形式邏輯的矛盾否定了它的可能性,但后人卻從中發(fā)掘出辯證法的源頭。正如黑格爾所說的,“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哲學的理念第一次以它的思辨形式出現(xiàn)了”當然,辯證法與詭辯之間只有一步之差,關鍵在于如何把握度。赫拉克利特關于運動變化的辯證思想如果向前推進一步,就會變成一種詭辯。他的學生克拉底魯就用絕對的運動來否定相對的靜止,認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這就偏離了赫拉克利特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愛利亞學派愛利亞學派是早期希臘哲學中最重要的哲學流派,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意大利南部愛利亞城邦。主要貢獻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愛利亞學派開始轉變哲學研究的重心,變本原的追溯為存在的探討,從而為本體論的產生和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他們首次使用了邏輯論證方法,為哲學思想的表述確定了基本的話語方式,最終演變?yōu)檎麄€西方哲學主要的表達方式。愛利亞學派的思想先驅是色諾芬尼,創(chuàng)立者和主要代表是巴門尼德,辯護者是芝諾,論證者是麥里梭。色諾芬尼的神色諾芬尼認為,并非神創(chuàng)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創(chuàng)造了神,并讓神穿著衣服,說著人的語言。因此不同的民族就有各自不同形態(tài)的神,這樣的神不值得人們去崇拜。色諾芬尼提出:“神是全視、全知、全聽的”,他以“自己的心靈思想力左右一切”色諾芬尼認為神的特點:1唯一的;2無處不在,不動;3不生不滅。神不僅不具有人的形體,而且也不具有任何形體,只是世界最高原則的代名詞,其是統(tǒng)攝世界萬物、非人格的原則、原因或實體,是人的理智所能認識的最高對象。同時,色諾芬尼的神也不是純粹的精神,而是整個有生命的自然,他的神(deism)區(qū)別于有神論的(theism)。色諾芬尼之所以要否定與人同形同性的多神教,是由于他在哲學上總結米利都學派的“本原”、畢達哥拉斯學派數(shù)學本原的“一”、赫拉克利特的“一切是一”的邏各斯,而提出了萬物的本原是“一”。唯有“一”才是“神”,神則是唯一的。這個神超越了人的特殊性和有限性,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的特點。巴門尼德的存在作為色諾芬尼的學生,巴門尼德將其老師的神表述為一個純粹的哲學概念——存在(toeon),而與此相對的,一切處于流變運動之中的事物則被他稱為“非存在”。巴門尼德認為哲學的首要任務就是確立“存在”與“非存在”之間的區(qū)別,他由此明確地指出了“真理之路”與“意見之路”之間的分歧:“第一條是:存在物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這是確信的途徑,因為它遵循真理。另一條是:存在物不存在,這個不存在必然存在。走這條路我告訴你,是什么都學不到的。因為不存在物你既不能認識,也不能說出來”(存在存在,非存在不存在,非存在你不認識也說不出。)巴門尼德的“存在”有如下特點1存在是永恒的,它不生不滅2存在是唯一的,它是不可分割的3存在是完整的,它靜止不動4存在不是抽象原則,而是空間實在,是個有邊界的圓球5存在可以被思想、被訴說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存在在時間是無限,空間上卻是有限。那么時空上有限意味著其外面還有東西限制它,如果外面有東西就會涉及到誰為先,誰在后的問題。另外,巴門尼德對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否定了“存在”和“非存在”之間的聯(lián)系和轉化。巴門尼德的“存在”的提出,構成了西方形而上學的基石,在以后的西方哲學中,關于“存在”的學問就被稱為本體論(Ontology),另一方面,巴門尼德通首次建立起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也開了西方認識論從語言中尋求線索這一做法的先河。簡答如何理解巴門尼德的存在與思想是同一的思想巴門尼德認為,非存在是不能被思想和表達的。因為“能夠被說和被想的與存在是同一個東西”這句話通常被縮寫成“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巴門尼德說,“所謂思想就是關于存在的思想,因為你決不可能找到一種不表達存在的思想。在存在以外,沒有也絕不會有別的東西。因為命運將存在作為一個不動的整體栓在一起了。因此,凡人們在他們的語言中加以固定的,自以為是真的東西不過是空的的名稱,如生成或毀滅、存在又不存在位置的改變、色彩的辯護等”巴門尼德的理由是,既然思想內容需要由“是”(einai)來表述,那么思想的對象就是存在物,因為“是”就是表示存在。他以“是”具有表達思想和指示存在雙重功能為理由,進而把“是”的兩種功能歸結為同一意義、同一對象,得出了上述結論。此外,他這樣認為根本原因在于,巴門尼德不懂得變和不變、個別和一般、感性和理性的關系。他認為個別的、感性的、變化著的東西沒有固定的內容,命運之神并沒有將它們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因此不能對它們進行思想和命名。我們所思想、所命名的東西必須有固定的內容,否則便只是一個空洞的名詞或記號。巴門尼德在這里接觸到一個很重要的哲學問題,即詞語(概念)和物的關系問題。在巴門尼德以前,早起希臘哲學家斌沒有意識到這兩者之間的問題。在西方哲學史上,他是第一個觸及這一問題的哲學家。真理之路和意見之路(09北師)這是愛利亞學派主要代表巴門尼德提出的哲學的兩條研究途徑。在《論自然》的開頭,巴門尼德以哲學詩的形式,借正義女神之口,提出了兩條研究途徑:一條是“真理之路”,另一條是“意見之路”。真理之路告訴人們:“存在物是存在的,是不可能不存在的”,這是確信的途徑,因為它通向真理;而意見之路則是:“存在物是不存在的,非存在必然存在”。在后一條路上不會有任何收獲,因為“非存在你不認識也說不出”。巴門尼德認為,凡是存在的,就可以思想;凡是不存在的,就不能思想。因為所思的東西與所是的東西是同一的。既然思想的內容需要由“是”來表述,那么思想的對象就是存在物,因為“是”就是表示存在。思想的內容和思想的對象是同一種東西。希臘哲學自誕生之日起就以獲得關于自然的知識為最高的理想,而自然哲學卻難以達到這一目的,因為它不僅局限于感性經驗的領域,而且崇尚本原的無定形或流動性,這就使以普遍性和穩(wěn)定性為基礎的知識成為不可能?!罢胬碇贰迸c“意見之路”的區(qū)分實際上體現(xiàn)了巴門尼德對自然哲學的批判態(tài)度,其目的就是要把人們關注的目光從紛繁雜亂、變動不居的現(xiàn)象引向常住單一的本質,因為只有常住不變的東西才是真理性認識的對象。飛矢不動(芝諾)【復旦2009】答:——學術版飛矢不動悖論是古希臘數(shù)學家芝諾提出的一系列關于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中的一個。芝諾提出,飛矢在一段時間里通過一段路程,這一段時間可被分為無數(shù)時刻;在每一個時刻,箭矢都占據(jù)著一個位置,因此是靜止的。這個悖論的實質是將運動經歷的時間無限微分為不連續(xù)、不可超越的靜態(tài)“瞬間”,以此論證,就世界本性而言,運動時表明的假象。對此,亞里士多德批評道:“這個說法是錯的,因為時間不是由不可分的‘瞬間’組成的。”就芝諾的論真本身而言,他向人們提出了連續(xù)和間斷、無限和有限、整體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學家關于一和多、不變和變之間關系的討論;他的論證揭示了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的矛盾方面?!军c評】好像在動,其實沒動。光有感覺經驗還不行,你需要在道理上證明它動,卻證明不出來。古希臘人就是這么“閑得沒事干”,所以他們才搞出了幾何學,不服不行,埃及人有著豐富的測量技術,卻沒有幾何學,整個西方科學都建立在希臘人這種精神之上。希臘人注意到,感覺到得東西不一定是真的。感覺的世界是流變的,“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本質不是感覺世界的,于是巴門尼德說“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芝諾的二分法二分法悖論是古希臘數(shù)學家芝諾提出的一系列關于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中的一個。人們通常把這些悖論稱為芝諾悖論。芝諾提出,運動是不可能的,因為物體在到達終點之前必須先到達路程的二分之一,而在到達二分之一之前必須到達路程的四分之一,無窮無盡。亞里士多德對此從兩個方面進行批駁:1芝諾錯誤地認為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越過無限的點,雖然事物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同數(shù)量上無限的東西相接觸,卻能同可分性意義上無限的東西相接觸。因為從可分性意義上講,時間本身也是無限地可分的;2在將連續(xù)的距離分為兩半時,將一點當做兩點了,使它成為一個點和一個終點...如果以這種方法來分,無論是距離或運動就都不是連續(xù)的了。就芝諾的論真本身而言,他向人們提出了連續(xù)和間斷、無限和有限、整體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學家關于一和多、不變和變之間關系的討論;他的論證揭示了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的矛盾方面。阿基里斯追不上烏龜簡要介紹芝諾悖論的內容芝諾本人在哲學思想上并沒有什么新建樹,但是他卻運用色諾芬尼開創(chuàng)的歸謬方法,系統(tǒng)地論證了其師的基本觀點。芝諾用歸謬法來說明,作為感觀對象的運動和多在理論上是自相矛盾的,從而反證巴門尼德的觀點。芝諾的論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運動的否定,二是對多的否定。否定運動的論證:二分法:物體在到達終點之前必須先到達路程的二分之一,而在到達二分之一之前必須到達路程的四分之一,無窮無盡。飛矢不動:飛矢在一段時間里通過一段路程,這一段時間可被分為無數(shù)時刻;在每一個時刻,箭矢都占據(jù)著一個位置,因此是靜止的。阿克琉斯追不上烏龜:阿克琉斯和烏龜賽跑,烏龜先爬一段距離,當阿克琉斯跑完這段距離時,烏龜又向前爬了一段距離,于是阿克琉斯又要先趕上這一段路程,而此時烏龜又向前爬了一點...如此推論,阿克琉斯只能無限地接近烏龜,卻永遠也追不上烏龜。運動場:兩排由大小相等、數(shù)目相同的物體,一排從終點開始排到中間,另一排從中間排到起點,當它們以相同的速度作方向相反的運動時,就會出現(xiàn)時間上的矛盾。芝諾認為,這可以證明“一半時間等于一倍時間”。否定多的論證:“多的論證”如果存在是多的話:無限,有限?有體積,無體積?有體積的話則無限大,無體積的話則無限小。如果是有限多,或連續(xù),或間斷。如果連續(xù)的話其中又能插入無限多的;如果間斷的,那么任何事物都可被無限分開?!肮攘5恼撟C”芝諾認識到運動的內在矛盾,即運動的東西即不在它所在的地方運動,又不在它所不在的地方運動。由此他向人們提出了連續(xù)和間斷、無限和有限、整體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學家關于一和多、不變和變之間關系的討論;他的論證揭示了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的矛盾方面。黑格爾高度評價芝諾:“他是愛利亞學派的大事,在他那里,愛利亞學派的純思維成為概念自身的運動,成為科學的純靈魂,——他是辯證法的創(chuàng)始者”四根說愛恨同類相識種子說努斯異類相知原子論影像說幸福論偉大綜合有學問的無知(庫薩的尼古拉)【北京大學2009】答:“有學問的無知”是庫薩的尼古拉認識論思想的高度概括,其實質就在于強調認識永遠不能絕對精確地把握真理。庫薩的尼古拉認為,在把握真理方面,認識的增長是永無止境的。認識永遠不會停留在某個既定水平上,它是不斷接近真理的無限進程。因此,“有學問的無知”是客觀真理與主觀真理、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辯證統(tǒng)一。庫薩藉此高度肯定了人類理性的無限性,為人的理性和科學的發(fā)展展現(xiàn)了一個廣闊無垠的前景,體現(xiàn)了近代哲學的啟蒙精神,并為近代注重認識論研究的哲學主流開了先河。【點評】參照蘇格拉底的“自知其無知”來理解斯多亞學派【北京大學2008】答案:斯多亞學派是希臘哲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哲學流派斯多亞學派通常比伊壁鳩魯學派更懷疑我們有能力控制外在的善,因此斯多亞學派建議人人都能獨立于外部因素。如果我們想要確保我們的幸福,我們必須學會盡可能獨立于這些無法控制的外部事物,學會生活于我們能夠控制的內在自我之中。斯多亞學派認為幸福實際上并不依賴于任何外在的善。他們采取與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同樣的立場:一個人幸福的唯一條件是過一種有德性的生活,而德性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斯多亞學派完全前后一致地堅持這個立場。有德性地生活是一個人唯一的善,而不去過一種有德性的生活時唯一的惡。任何其他外部情況,注入生命、健康和富裕與此都不想干。我們生活中是遭遇不幸,還是取得成功、獲得榮譽,都無關緊要;我們是主人還是奴隸,是貧窮還是富裕,也沒有關系。知識、德性和幸福都獨立于所有外部境況。斯多亞學派存在的時間很長,一般分為三個時期:早期斯多亞學派(公元前308年-公元前2世紀中葉),代表人物有芝諾、克雷安德和克呂西波。它的特點是在自然哲學和認識論中有較多的唯物主義因素。中期斯多亞學派(公元前2世紀中葉-公元1世紀末),代表人物有巴內修斯和波塞唐紐斯。它的特點是拋棄了早期斯多亞學派的唯物主義成分,引進了相當多的柏拉圖主義的理論。晚期斯多亞學派(公元1世紀-2世紀),代表人物是辛尼加、愛比克泰德和奧里略。它的特點是著重發(fā)展了宿命論和金魚主義的倫理學?!军c評】斯多亞學派的哲學貢獻主要在倫理學方面,其倫理學思想與伊壁鳩魯學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中對斯多亞學派做了很高的評價。流溢說【北京大學2007】答案:古希臘哲學中的一種本體論思想。該命題表達了一生萬物的方式。一由于自身充盈,故而自然要溢出。一首先流溢出“理智”,“理智”流出的影像是“靈魂”?!办`魂”是能動的、不朽的,它可以輪回,也可以流溢?!办`魂”的流溢物是可感世界。靈魂進入人的肉體后,就因為受到了污染而墮落了。人的使命就是改造自己,使自己和他人的靈魂經由理智達到與“一”結合。這個過程就是靈魂的回歸或者上升之路?!耙弧毕蛳碌牧饕邕^程和靈魂向上的回歸過程,構成了普羅提諾哲學的完整框架?!军c評】靈魂的墮落和拯救,這多少有些基督教色彩,后來的新柏拉圖主義就利用了這種哲學思想,而且基督教哲學思想產生和形成與此也有很大關系。智者【北京大學2007】答:“智者”對公元前5世紀—前4世紀希臘的一批收徒取報酬的職業(yè)教師的統(tǒng)稱。公元前5世紀,智者泛指聰明并具有某種知識技能的人。后來,自然哲學家、詩人、音樂家乃至政治家,也被稱為智者。到公元前5世紀,特別是倒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時代,智者雖然有上述含義,但多指專門教授青年而獲得報酬的職業(yè)教師。由于智者能言善辯及晚期智者的末流墮于詭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把智者看成是歪曲真理、玩弄是非的智慧的人,因而智者在歷史上有成為詭辯論者的同義語。智者最早期的代表人物是普羅泰格拉和高爾基亞,他們的思想奠定了智者學說的基礎。其他代表人物有:普羅狄克、安提豐等?!军c評】智者學派中,普羅泰格拉和高爾基亞是重點,他們各自主要的哲學命題是什么?四因【北京大學2007】答:這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術語他認為事物的形成變化又4種原因:①質料因,即構成事物的材料、元素或者基質,例如磚瓦就是房子的質料因;②形式因,即決定事物“是什么”的本質屬性,或者說決定一物“是如此”的樣式,例如建筑師心中的房子樣式,就是房子形式因;③動力因,即事物得以形成的動力,例如,建筑師就是建成房子的動力因;④目的因,即事物所追求的目的,例如“為了安置人和財產”就是房子的目的因。亞里士多德認為,凡感性實體,包括自然物和人造物,都具備這4種原因。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是從以前哲學家的學說中概括出來的。他認為過去的哲學家各執(zhí)一端。米利都派只講質料因,畢達哥拉斯和畢達哥拉斯學派等只講形式因,恩培多克勒講的“愛”和“恨”是動力因,蘇格拉底講的“善”是目的因。他區(qū)別這4種不同的原因、本原,將它們調和起來。亞里士多德認為形式因就是動力因,同時也就是目的因,這樣,四因也就只有質量和形式兩種,任何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質料組合而成的。亞里士多德關于形式與質料關系的學說,上承柏拉圖,下啟中世紀唯名論和唯實論的爭論,構成了西方哲學劉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军c評】亞里士多德列舉的“四因”一定掌握,這四因之間關系也要弄清,比如四因其實歸納起來就兩因,即形式因和質料因。有時間可以讀讀亞里士多德《物理學》相關章節(jié)。原子(德謨克利特)【北京大學2005】答:原子是德謨克利特哲學本體論的概念。他指出宇宙空間中除了原子和虛空之外,什么都沒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們不能被從無中創(chuàng)生,也不能被消滅,任何變化都是它們引起的結合和分離。原子在數(shù)量上是無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樣的。在原子的下落運動中,較快和較大的撞擊著較小的,產生側向運動和旋轉運動,從而形成萬物并發(fā)生著變化。一切物體的不同,都是由于構成它們的原子在數(shù)量、形狀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原子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它們沒有“內部形態(tài)”,它們之間的作用通過碰撞擠壓而傳遞。根據(jù)這樣的理論,德謨克利特還提出了他的天體演化學說,即在一部分原子由于碰撞等原因形成的一個原始漩渦運動中,較大的原子被趕到漩渦的中心,較小的被趕到外圍。中心的大原子相互聚集形成球狀結合體,即地球。較小的水、氣、火原子,則在空間產生一種環(huán)繞地球的旋轉運動。地球外面的原子由于旋轉而變得干燥,最后燃燒起來,變成各個天體。德謨克利特是這樣用原子論解釋認識論問題的:從事物中不斷流溢出來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覺和思想就是這種“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靈而產生的。這就是他的“影像說”。他還區(qū)分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認為感性認識是認識的最初級階段,人的感官不能感知一切事物,例如原子和虛空就不能為感官所認識,當感性認識在最微小的領域內不能再看、再聽、再嗅、再摸的時候,就需要理性認識來幫助,因為理性具有一種更精致的工具?!军c評】對比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與后來的伊壁鳩魯?shù)脑诱?。馬克思在其博士論文中專門談了這一問題,可以看看馬克思說的有沒有道理。理念(柏拉圖)【北京大學2005】答:“理念”一詞源于古希臘文eidos,原義是見到的東西,即形象。柏拉圖派出這個詞的感性意義,用來指理智的對象,即理解到得東西。他認為變化不定的個體事物,其所以相對地具有某種性質,只是由于模仿或分有離開個體事物而絕對存在的理念。如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有“美”本身,即“美”的理念。全部理念構成一個常住不變的理念世界,存在于事物世界之外。理念有不同的等級,“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柏拉圖哲學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論,他認為存在著一個由形式和觀念組成的客觀而普遍可靠的是在世界,即所謂“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獨立于個別事物和人類意識之外的實體,永恒不變的理念是個別事物的“范型”,個別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由于柏拉圖的理念是指一種離開具體事物而獨立的精神實體,并非主觀的意念,所以又有一些學者把它改譯為“理式”、“理型”、“相”。亞里士多德繼承柏拉圖的理念學說,但認為客觀的理念并不與事物分離,而與質料相結合,存在于事物之中。這就是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理念論的批判之一?!军c評】柏拉圖的理念論是重點中的重點?;卮疬@個問題,要注意柏拉圖對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劃分及二者之間的關系。還有就是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理念論的批判與發(fā)展。推薦閱讀葉秀山《理念與神——柏拉圖的理念思想及其神學意義》。皮浪主義【北京大學2006】答:皮浪主義是晚期古希臘哲學的一個懷疑主義流派,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哲學家皮浪。皮浪主義并不否認感覺現(xiàn)象的存在,因為這是人不由自主地要加以承認的,但其否認現(xiàn)象的真實性和我們關于現(xiàn)象所作出的判斷。在倫理方面,皮浪主義認為沒有什么東西是真實存在的,因而否認事物具有美或丑、公正或不公正的性質,認為知識風俗和習俗指導著人們的行為。皮浪主義既然主張現(xiàn)象是不真實的,所以我們就無權作出關于現(xiàn)象的判斷,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沉默,毫不動搖地堅持不發(fā)表任何意見。皮浪主義揭示了客觀現(xiàn)象的相對性和不確定性,發(fā)現(xiàn)了認識本身所包含的矛盾,破事哲學進行自我反省,促進理論思維的提高和哲學思考的深入。但它的結構是消極的、破壞性的,對希臘哲學理性基礎的瓦解也是致命的,從而在客觀上主張了神秘主義等非理性思潮的流行?!军c評】皮浪主義是古希臘哲學中最重要的懷疑主義流派。解答時要說明其懷疑主義思想在認識論和倫理學方面的主張。另外可以對比近代哲學中休謨的懷疑主義思想。關于皮浪主義思想,可閱讀《懸疑與寧靜——皮浪主義文集》普羅泰戈拉普羅泰戈拉接受了赫拉克利特關于萬物流變的思想,認為變動不居的感覺現(xiàn)象是真實的,萬物是在不斷地運動變化的。但是他從這種素樸的感覺論走向了相對主義和懷疑論。斷言每個人的感覺都是可靠的,人們對一切事物都根據(jù)各自的感覺作出不同的判斷,無所謂真假是非之分。因此他提出一個著名的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認為事物的存在是相對于人的感覺而言的,人的感覺怎樣,事物就是怎樣。由此又斷定"知識就是感覺",主張只要借助感覺即可獲得知識。他根據(jù)這種觀點,對傳統(tǒng)宗教神學提出了懷疑:"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們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們象什么東西"。普羅泰戈拉把感覺看成是真理的標準,含有主觀唯心主義成分。不過他的本意并不是要否認事物的客觀存在,與后來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有區(qū)別。他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覺有對立與差異,觸及到主觀和客觀的關系問題,表現(xiàn)了人類認識的深入。他強調人在現(xiàn)實中的地位,在當時有破除傳統(tǒng)神學觀念的啟蒙作用。他把人作為重要的哲學研究對象,這是古希臘自然哲學時期向后一階段過渡的重要標志。『人是萬物的尺度』這是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智者普羅泰戈拉提出的著名命題。(時間地點人物)完整表述是:“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币馑际?,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單個人的個體感覺。事物的存在是相對于人而言的。人的感覺怎樣,事物就怎樣;對同一事物的感覺,因人因時而異,這些不同的感覺并無真假是非之分。(內容)后來皮浪把這一觀點推向極端的懷疑論。19世紀前,大多數(shù)思想家將普羅泰戈拉的這個命題看作是詭辯論,直到黑格爾,才從認識史發(fā)展的角度,肯定這個命題體現(xiàn)了思維的能動性。(影響)顯然,這個命題帶有主觀主義和相對主義色彩,將事物存在及其性質視為個人主觀感覺的產物,否定了它們的客觀性。(局限)但也有其積極意義,它一反神是萬物尺度的神話傳統(tǒng)和人是自然產物的自然哲學傳統(tǒng),把神、人、物的關系顛倒過來,使人成為衡量存在的標準,可以看作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強調主體能動性的典型命題,具有一定的批判傳統(tǒng)、解放思想的作用。(結合當時背景闡述其意義)精神產術(蘇格拉底)【復旦大學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