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危機_第1頁
中國文化危機_第2頁
中國文化危機_第3頁
中國文化危機_第4頁
中國文化危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文化危機2010級企業(yè)管理專業(yè)

陳紅201014064李重陽201014070

丁新新201014065梁艷201014071

付瓊201014066劉波明201014072

高蕊201014067任華華201014073

胡素英201014068沙瑋201014074

蔣鵬201014069

一、看圖有真相我們正在遺失的節(jié)日

今天的我們可以西裝革履,操一口流利的英語滿世界跑,卻懶得抽出一天的時間去祭奠一下自己的祖先……清明節(jié)中醫(yī)麻將筷子象棋韓國遺產?日本國粹?我們還能認出種傳統(tǒng)手藝??MadeinChina

文化軟實力的象征,我們可以嗎?朝鮮歌劇《紅樓夢》中國新版《紅樓夢》之黛玉裸死

——文化之糟糠無語??!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這里沒有免費的午餐(指資助中國留學生),慈善固然是一個因素,但絕不是首要因素。我們是懷有明確的外交政策目的的。我們的目標是讓在美國的外國留學生接受作為美國立國之本的自由、民主原則的熏陶。

——美國國會議員何故?二、透析其原因

(一)根本原因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克服自身危機的能力不足中國主流文化中,超越世界與現實世界總是相互交涉,離中有合,合中有離,不即不離的。一方面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很難始終旗幟鮮明地對現實采取批判態(tài)度;另一方面也使中國傳統(tǒng)文人與文化不能將自身特有的不同于時俗的價值取向強烈地昭顯出來。西方文化特點分析在西方文化傳統(tǒng)中,超越世界與現實世界是涇渭分明的,其間往往距離較大,其緊張的情況也較為強烈。西方人一方面以超越世界反照人世的種種缺陷與罪惡;

另一方面又用它來鞭策人向上努力。自文藝復興以來,

西方文化對現實批判的傳統(tǒng)一直綿延不絕。文化的這種批判功能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西方的現實,另一方面也使文化自身的獨有的價值取向日益彰顯,獨立性逐漸增強。從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化被現實的各種浪潮鯨吞和蠶食。啟蒙主義對神學的批判空想社會主義者對現實的批判馬克思主義者對異化勞動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后人對工業(yè)社會、后工業(yè)社會的批判中西方文化對比分析中國傳統(tǒng)文化西方文化整體性的,模糊性的,不確定和非優(yōu)化的混沌講求變化,認為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講究和為貴注重節(jié)約和自我激勵理性的,明確的重規(guī)則對立陣營,批判性注重環(huán)保和相互制約(二)主要原因1、歷史原因五四時期

猛烈的批判傳統(tǒng),提倡對“人”的解放,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造成巨大的沖擊;

“文革”時期

全面剿殺、歷史清算對中國經濟、文化、倫理、道德、人倫、社會以至環(huán)境都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

2、文化帝國主義帶來的思想干擾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一直將文化、意識形態(tài)與社會制度等發(fā)展因素置于同軍事和經濟等因素同樣重要的地位。他們利用大眾傳媒,向全世界宣傳文化價值觀,試圖實現西方文化霸權。

3、對民族歷史文化缺乏認同,質疑與否定不夠客觀

當前,部分人持著歷史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

作為對歷史不夠客觀的質疑與否定,歷史虛無主義的心理與價值觀是阻礙人們繼承與發(fā)揚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根源,影響人們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

而且歷史虛無主義是與西方中心主義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其惡化了西方中心主義泛濫,更加重了某些中國人對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4、傳統(tǒng)文化傳承教育走入誤區(qū)(1)學校不重視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內容局限于古詩詞、朝代簡史和少量的歷史人物故事,教學目的主要為應付考試服務。授課內容枯燥,課程設計簡單,教學方式方法單一,總體教學效果不佳。中、小學階段:

以分科的自然科學為主的實科教育、專業(yè)教育在大學中占主導地位,人文科學教育衰微大學階段:

(2)重知識積累與技巧培養(yǎng),

輕精神和理念的培養(yǎng)

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存在著狹隘的理解,僅僅滿足于學習以下內容:

而不能把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很好地融入各種活動之中,導致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人性方面的失衡,部分青少年雖然掌握了一些知識和技巧,但人文精神世界空白。演奏民族樂器表演民族舞蹈練習書法背詩誦經如何解決?

三、中國文化危機的

解決策略(一)傳承文化不是盲目復古(二)辯證的看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三)加強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和發(fā)展(一)傳承文化不是盲目復古“復古”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知識界出現了新的“國學熱”,出現了對“五四”激烈反傳統(tǒng)姿態(tài)的反思,人們在非常焦慮地尋找我們民族文化自身的根基;

在流行文化上,同樣出現了一股“復古”的潮流;

更有大批以封建時代的歷史和文化資源為題材的影視劇,受到觀眾熱捧。(一)傳承文化不是盲目復古一些歷史劇,把封建專制主義時代的道德理想,甚至直接把帝王治術、官場斗爭術拿出來,重新加以宣揚;

一些王朝系列劇,把清王朝的前期統(tǒng)治描繪成輝煌無比的太平盛世,根本無視在當時的世界格局中我們已經被拋向后頭的事實。

(一)傳承文化不是盲目復古

這樣一種“復古”,與其說是在尋找民族文化危機的出路,不如說本身就是危機的一種表征,就像重新撿回土槍土炮,以為可以抗擊洋槍洋炮一樣。

所以,我們首先要糾正一種態(tài)度——弘揚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不是盲目推崇和復古文化。(二)辯證的看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同西方文化相比時所顯示的一個明顯不足是缺乏科學思維的理性精神。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不能丟失,但同時我們要正視全球文化融合的大趨勢。文化融合,并不是兩種文化的外在湊合、混合,而是以本土文化為基礎,通過揚棄達到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從而達到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文化為目的。(二)辯證的看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中國的文化自成一個獨立系統(tǒng),,但是這個系統(tǒng)的形成也是同學習和攝取其它國家、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分不開的。在古代,中國曾向印度、波斯學習過宗教、科學和文藝;

在中世紀向阿拉伯等國學習天文、醫(yī)學及伊斯蘭教,向韓國學習過工藝;

在近代向日本和西歐學習過先進的科技和社會政治思想;

在現代向俄國學習過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技術。這些學習同樣也是交流與融合。(二)辯證的看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許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必然會被文化自身的新陳代謝所拋棄。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改造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三)加強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

保護和發(fā)展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