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通用20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b98bbf5add9ec1e3cb281fbdfa7e36/64b98bbf5add9ec1e3cb281fbdfa7e361.gif)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通用20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b98bbf5add9ec1e3cb281fbdfa7e36/64b98bbf5add9ec1e3cb281fbdfa7e362.gif)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通用20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b98bbf5add9ec1e3cb281fbdfa7e36/64b98bbf5add9ec1e3cb281fbdfa7e363.gif)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通用20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b98bbf5add9ec1e3cb281fbdfa7e36/64b98bbf5add9ec1e3cb281fbdfa7e364.gif)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通用20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b98bbf5add9ec1e3cb281fbdfa7e36/64b98bbf5add9ec1e3cb281fbdfa7e3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通用20篇)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熟悉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重點:
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難點:
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學生預備紅領巾、三角板、紙、兩根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愛小制作嗎?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發(fā)覺了一個大隱秘似的叫了起來:“快來看啊,快來看,紅五星上有很多---”
學生:觀看剪好的五角星。
師:對,就是角,同學們你們觀看的真認真。
看到這兒,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小組爭論提出問題)
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哪里還有角?
(2)、什么是角?……
二、學習新知:
師:在圖中你發(fā)覺那里有角?能上來指一指嗎?
學生:同為溝通觀看到的角,再到前臺指給全班同學看。
師:你能說說觀看到的角是什么外形的嗎?
學生:學生通過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話談談對角的感受。
演示角從實物(鐘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來的過程。結合剛抽出來的圖形敘述什么樣的圖形是角。
學生:理解角,熟悉角。
師:你能給角的各局部起個名字嗎?
學生:學生給角的各局部命名。
教師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你能做一個角嗎?
學生:學生獨立做角,可能會依據情景圖的提示剪一剪、擺一擺,也可能用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三、熟悉直角:
出示情景圖
師:你能指一指圖上其他的角嗎?
學生:到情景圖上找角。
出示:
顯示在實物中抽象出來的角。
學生:觀看并再一次熟悉角。
師:觀看這些角,你能發(fā)覺什么?
學生:小組溝通:學生可能發(fā)覺:
(1)這些角有大有小。
(2)第三幅和第四幅圖中的角外形一樣……
師:這樣的角叫做直角,我們可以給它標上直角符號。你看,直角符號像什么?你還在哪見過直角?
學生:在直角上標上直角符號。學生可以在教室里找,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觀看情境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再讓學生依據生活閱歷說說畫面中的角,然后讓學生在教室里找一找角。由此引出對角的熟悉和學習。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2
教學內容:
課本第1—3頁
學問與技能:
1.理解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進展測量的必要性;
2.初步熟悉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3.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數)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受測量的過程,體驗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育動手力量和主動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
把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和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紙條,圖釘,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別針,花生。
學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繩子,新的鉛筆一支,較長的紙條,一角的硬幣。
教學過程:
一.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1.情景設置,用不同的測量工具進展估量和測量
2.提出測量中的沖突問題
(1)在剛剛的實際測量當中,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5顆別針那么長,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4個三角形那么長,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2把小刀那么長。
師:為什么我們都是測量的同一邊量出的結果不一樣呢?
(2)實際生活中人們用不同的測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長度單位測量,這會帶來溝通的不便利,那么我們需要統一的長度單位,你知道有那些嗎?
3.提醒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1)我們要測量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請同學們拿出直尺,觀看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數字、厘米)觀看這把直尺,它的每兩個刻度之間是多長?(1厘米,也就是說直尺以1厘米為單位。)
(2)今日我們來學習量比擬短的東西時,用“厘米”做單位。
(3)板書課題。
二.熟悉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請你刻度尺和圖釘的長比一比,圖釘的長大約是1厘米;
(3)請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觀看自己的刻度尺:
三.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爭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2.統一測量的方法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預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淳毩曇坏?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卡的量。
四.穩(wěn)固反應
五.進展練習
1.假如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爭論溝通,想方法??梢杂性S多方法。
六.全課小結
今日學了什么?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在動手實踐中,熟悉并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要用除法解決。
2、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念,初步形成獨立思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對解決問題的方法作出簡潔的解釋。
教學預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小棒、花片
教學方式:
動手操作、師生互動、情境創(chuàng)設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復習鋪墊。
1、看圖說說各是幾個幾。
(1)
(2)○○○○○○○○
(3)□□□□□□6里面有()個3。
(4)◎◎◎◎◎◎◎◎8里面有()個()。
(5)口答:小雞:○○○
小鴨:●●●●●●
小雞有3只,小鴨有()個3只,
小鴨的只數是小雞的()倍。
[幾個幾的學問的復習,為溝通舊知幾個幾與新知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聯系作了良好的鋪墊,降低了幾倍的意義的教學難度。]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師生探討。
導入:同學們,我們試驗小學的校園特別美麗,為了把校園裝扮得更加漂亮,成校長打算在校園內再擺放一些像這樣的花壇。看,花兒們開的多艷啊!誰能說說花壇里有幾種顏色的花呢?
(1)出示情境圖(電腦演示三個小朋友的對話,并分別閃動藍花、黃花和紅花)
(2)引導學生擺花片:擺2朵藍花片
我們還知道黃花有6朵,怎樣擺黃花呢?(學生爭論后試擺)
(3)指名上黑板擺黃花。
問:他擺的是幾朵花?他是怎樣擺的?
問:比擬一下藍花和黃花,你發(fā)覺了什么?
黃花比藍花多4朵。
藍花比黃花少4朵。
藍花和黃花一共有8朵。
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
[這里通過出示情境圖、擺花片、比擬藍花和黃花,讓學生從自己熟識的生活動身,數學源于生活,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
2、提醒課題。
問:你是怎么知道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的呢?
引導學生說:藍花有2朵,黃花有3個2朵,黃花的朵數就是藍花的3倍。
教師指出:把藍花的朵數看作1份,黃花的朵數有這樣的幾份,我們就說,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
誰情愿到
板書課題:倍的熟悉
3、逐層熟悉。
追問:把藍花的朵數看作1份,黃花的朵數有這樣的幾份?我們可以怎樣表達他們之間的關系呢?
同桌相互說說。
假如黃花再添2朵,現在是幾個2朵(4個2朵),我們怎樣表達他們之間的關系呢?
指名答復。
假如拿去2朵黃花,剩下幾朵黃花,那么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呢?
4、練習反應。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邊看圖邊說出兩種書的倍數關系。
[通過以上的操作,使學生明白幾個幾份,就是幾倍,由日常概念份引出數學概念倍。由學生先探討,然后再討論,最終教師再提醒,層層推動,加深了對倍的熟悉。同時通過份數的變化,讓學生明白份數與倍數的關系]
三、深入討論、穩(wěn)固熟悉。
1、動手操作。
藍花有2朵,紅花有4個2朵,你能擺出來嗎?
指名上去擺紅花。
問:他是怎么擺的?為什么要2朵2朵地擺?
問:怎樣說出紅花與藍花的關系?
指名答復,然后一起說。
2、練習深化。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白菜有()棵,青菜有()個()棵。青菜的棵數是白菜的()倍。
假如添1棵白菜,青菜的棵數又是白菜的幾倍呢?
假如再添2棵白菜,白菜有()棵,青菜有()個()棵,青菜的棵數是白菜的()倍。
[上一層次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把握幾份就是幾倍的聯系,這里著重讓學生了解當標準量發(fā)生變化時,那他們的倍數關系也會發(fā)生變化。學生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動手操作中自主構建了數學學問,在探究中發(fā)覺,在合作中明理,從而對倍的含義的理解更加理性。]
四、導練啟思,拓展延長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紅帶子的長是綠帶子的幾倍?你是怎么知道的?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1)出示題目,自讀理解
(2)動手擺一擺,填一填
(3)在小組內相互溝通
3、做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在書上畫一畫,教師留意巡察檢查
4、找倍數:如教室里燈管的根數是電扇的()倍
國旗上小星星的顆數是大星星的()倍
爸爸的年齡是兒子的()倍
5、拓展練習:
看,孫教師帶來的水果真多呀!(出示情境畫面)
(2個桃3個蘋果4個梨6個菠蘿8個草莓12個西瓜)
看著這幅圖,你會用今日學習的有關倍的學問說一句話嗎?
[練習形式多種多樣,使學生對倍的理解更加透徹。進展練習更能表達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進展思維,提高語言的表達力量。]
五、總結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學問?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一、學問與技能
經受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乘法口訣的來源與意義,能熟記5的乘法口訣。
二、過程與方法
嫻熟運用5的乘法口訣求積和解決簡潔的實際問題。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學習乘法口訣的意義,感受乘法口訣的簡潔美,增加民族驕傲感。
教學重點:
編制并熟記5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理解每句口訣的意義。
教學預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謎語嬉戲,激趣導入
1.猜謎語。
(1)出示謎語:五個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長短不齊。(謎底:手)
(2)每個人都有手,一只手有幾個手指?一雙手有幾個手指?三只手呢?四只手呢?5只呢?
(3)獨立完成填空
2.提醒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5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列式計算。
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北京奧運會的吉利物是什么嗎?(福娃)
(1)課件出示一盒福娃。
①一盒福娃有多少個?(5個)
②幾個5相加?(1個5)(課件演示從一盒福娃漸變成點子圖)
③1個5怎樣用乘法算式表示?(板書:1×5=5或5×1=5)
(2)出示兩盒福娃。
①兩盒福娃有多少個?(10個)
②幾個5相加?(2個5)(漸變成點子圖)
③2個5怎樣用乘法算式表示?(板書:2×5=10或5×2=10)
(3)根據上面的方法,用乘法算式計算出3盒、4盒、5盒福娃分別有多少個?
隨學生答復整理板書
2.編制口訣。
思索:剛剛我們用連加的方法算出了乘法的積,假如要算100個5、1000個5相加……,用加法好算嗎?有沒有更好地方法能又快又對地計算出乘法的積?
學生嘗試編制口訣,教師巡察,收集典型案例。
(1)匯報比擬,標準表達。
(板書: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2)解釋溝通,深化理解。
①爭論:每一句口訣是什么意思?每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哪些乘法算式?
②比擬:為什么下一句口訣比上一句口訣多5?
3.識記口訣。
依據規(guī)律記憶5的乘法口訣(開火車背、指名背、全班背)。
三、穩(wěn)固練習,深化理解
1.熟記口訣。
2.對口訣。(教材第52頁“做一做”第1題)
四、課堂小結
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
2.全班齊背5的乘法口訣。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5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中秋節(jié)快到了,三江的月餅師傅正在忙著做月餅,瞧!新奇的月餅出爐了
1、(出示9個月餅)請大家一起來數一數,這堆月餅有幾個(9個)那么9個月餅最接近幾十呢?(10)我們也可以說9個月餅大約是10個。(學生跟讀)
2(出示43個月餅)這堆月餅有幾個呢?你能一下子數出來嗎?請大家估量一下,這堆月餅也許是幾十個?教師宣布正確答案43個月餅,43最接近幾十?我們也可以說43個月餅大約是40個
3、那么64個月餅我們也可以說大約是多少個月餅呢?86個月餅呢?
提醒課題:象剛剛這樣把一個精確數看成大約是幾十,這就是估量,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用這個學問來學習加減法的估算。
二、探究加減法的估算
1、這幾天到三江買月餅的人可多了,你瞧!這3種月餅是最受大家歡送的,(出示豆沙月餅28元,蛋黃月餅43元,水果月餅24元)
2、你能向小朋友介紹一下這些月餅大約是幾元嗎?(依據學生答復,教師板書:大約是30元,大約是40元,大約是20元)
小朋友們真能干,那你能依據剛剛估量的數據,幫教師算算買豆沙月餅和水果月餅大約是多少元嗎?你能用算式表示嗎?
你還能象教師一樣來提問嗎?
3、四人小組爭論:
現在方教師帶了100元錢去買這3盒月餅,你幫教師想想,我?guī)У腻X夠嗎?為什么夠呢?把你的想法在組內溝通一下
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方法嗎?
方法一:豆沙月餅大約是30元,蛋黃月餅大約是40元,再加上水果月餅大約是20元,三樣加起來大約是90元,所以100元夠了。(板書:30+40+20=90)
方法二:3盒加起來是95元,所以100元夠了。
方法三:100元錢,買豆沙月餅后,大約還剩下70元,買水果月餅后大約還剩50元,最終買蛋黃月餅,大約還剩10元(板書:100302040=10)
方法四:100元錢,買水果月餅后,大約剩80元,買豆沙月餅后,大約剩50元,所以買蛋黃月餅夠了。
剛剛小朋友想出了許多方法,現在請你選擇你最喜愛的一種方法跟你的同桌溝通一下
小結:剛剛我們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方法,大家都是先把精確數估量成幾十然后再進展估算,這樣計算起來比擬便利,象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
三、練習應用
1、四一班和四2班同學預備在中秋節(jié)晚上舉辦一個中秋晚會,要同學們報名參與,四1班有39人報名,四2班有42人報名,請問(1)大約有多少人參與這個中秋晚會?你會估算嗎?(2)四(1)班比四(2)班大約少幾人?
2、四一班和四2班同學為了布置晚會場地可忙壞了,晚會規(guī)劃要做70朵紙花,現在四(1)班已經做好了27朵紙花,四(2)班已經做了44朵紙花,請問大約還要做幾朵紙花呢?
3、剛剛我們用估算的學問解決了中秋晚會的問題,在數字王國里也要用到估算,請你估算一下,以下哪些算式的得數比80大
31+52901138+39
4、請小朋友拿出課桌里的紅卡片和黃卡片,假如是大于80就舉紅卡片,小于80就舉黃卡片
5、國慶節(jié)也快到了,小朋友準備怎樣安排國慶節(jié)呢?是啊,青年旅行社打算在國慶期間組織50人去杭州西湖旅游,為了讓游客玩得快樂,旅行社還特殊設計了劃船活動,這里有3種船:
大船:限乘42人
中船:限乘23人
小船:限乘9人
現在有50人,旅行社準備租兩條船,可以怎樣去租呢?小組爭論溝通
依據小組爭論與溝通,設計多種乘船方案
1、大+中
2、大+小
3、大+大
為什么可以租一條大船和一條中船呢?50人夠坐嗎?
為什么可以租一條大船和一條小船呢?
小朋友想出了3種方法,租一條大船需要租金43元,租一條中船需要租金28元,租一條小船需要租金19元,這3種方法哪一種最省錢呢?(同桌溝通)
請學生用手勢表示,說說為什么,大約要花多少錢?
四、全課小結
今日這節(jié)課你學會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用估算的學問解決了許多問題,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時候要用到估算,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課后反思:
《加減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教材在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教學中安排了加減法的估算一小節(jié),這是估算正式教學的開頭。教材為學生供應了媽媽要買三種生活用品,帶100元錢夠不夠這一生活情境,意圖讓學生通過小組爭論溝通,展現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學生了解估算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們可以用它簡潔、快速地解決某些問題、從而逐步培育學生的估算思想?;谝陨戏治?,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能結合詳細情境進展估算,表達估算方法多樣化,并能解釋估算的過程。
由于估算是特別貼近實際生活的,在實際生活中常常會應用,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納情境教學法,以馬上到來的中秋節(jié)為主線貫穿整節(jié)課。將本課的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入到估月餅,買月餅,中秋晚會等生活情境中。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
1、讓學生學會估數。在估算中,估數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在新課引入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學生數數數量比擬少的月餅,然后出示一堆數量比擬大的月餅,讓學生意識到當數量很大,很難精確數出來的時候就可以估量一下,從而引出大約,學會將精確數估量成大約是幾十。
2、爭論溝通,探究加減法的估算。由于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估算。以往的準確計算已經在學生腦海里深深扎了根,因此不免給本課教學帶來肯定的負遷移,所以在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先讓學生說說買蛋黃月餅和豆沙月餅大約需要多少元,然后讓學生提一提類似的問題,通過這些簡潔的估算使學生先對估算有肯定的熟悉和體驗,然后再讓學生思索教師帶100元去買這3盒月餅,帶的錢夠不夠這一問題。在爭論溝通中激發(fā)求易思維,表達估算方法的多樣化。這樣由淺入深的設計,使學生易于承受,同時也使學生熟悉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時需要進展準確計算,有時依據實際的需要只要估算大致的結果就可以了,估算能使計算比擬便利。
3、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用估算學問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力量。進一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本課的教學表達了以下幾個特點:
1、從生活中發(fā)覺數學問題。本節(jié)課我始終圍繞中秋節(jié)這一主線綻開,由估月餅,到買月餅,再到中秋晚會,這些情景都是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的,富于深厚的生活氣息,能使學生輕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去積極發(fā)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爭著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學問來源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提高學習興趣。
2、表達估算方法的多樣化,共性化。在探究100元錢買三盒月餅夠不夠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提出了許多方法,有的是用連加的方法估算的,也有的是用連減的方法,也有的用加減混合的方法進展估算,我都一一加以確定和鼓舞。當消失了5種方法后,再讓選擇自己比擬喜愛的一種方法,同桌溝通一下,充分表達了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學法來理解數學、運用數學。
本課還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比方:在練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估算一下哪些算式的得數比80大,請學生通過舉牌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有個別小朋友舉錯了牌,還有包括后來的租船問題,讓學生探討哪種方法最省錢的時候,有3個小朋友舉了紅牌,我想這時我應當準時問問他們?yōu)槭裁匆e紅牌,使他們自己發(fā)覺錯誤,找到解題的正確方法?,F在我這樣一帶而過,明白的小朋友是明白了,可不明白的還是不明白,沒有很好地關注學生的進展。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熟悉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稱;學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看、操作分析,培育學生的觀看力量、動手操作力量和抽象思維力量,進展學生獨立學習力量和制造意識。
(3)培育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學生對于角的熟悉往往只是借助于實物停留在感性熟悉階段,對角缺乏系統的熟悉,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難點是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師:教師給大家?guī)砹藬祵W王國圖形家族成員中的幾個成員,大家還熟悉它們嗎?黑板上畫的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學生答復)今日我們來熟悉圖形家族中的另一個新成員:角,引入課題“角的初步熟悉”。今日我們就要學習“角的初步熟悉”。
2、教師板書:角的初步熟悉
(二)聯系實際,引導探究
1、師:同學們對角肯定都特別熟識,(放PPT)讓學生看圖,這幾個圖形里都有角,同學們睜大你的眼睛看,這就是角。
放有關學校的情景圖的幻燈片讓學生找角。學生一一做答。
2、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角。
3、師:那么,我們現在身邊是不是也有許多角呢?同學們找找看,(請學生來指一指。)學生答復:課桌的角、課本的角、門和窗的角等等。
4、師:同學們找了那么多角,那么角是由哪幾局部組成的呢?(放PPT)邊放邊說,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再放一遍,教師說頂點,邊,邊。然后板書:頂點、邊、邊。
5、師:我們都知道什么是角,也知道角的各個局部,那么角是怎么畫出來的呢?同學們看大屏幕(放PPT),同學們看懂了嗎?畫角時,要先定頂點再畫兩條邊。教師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
6、認真觀看,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組成?(生答)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我們在表示角的時候,不能就這么點一下??唇處熓窃趺幢硎窘堑摹#ń處焺幼餮菔荆阂粋€頂點,兩條邊,再用手畫)拿起你的小手,我們一起來指一指?,F在,誰用這種方法來指一指這把尺上的角?(還有其他的角嗎?)
7、師: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畫?要留意什么?(學生答復)先畫一個點,從這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成了一個角。請同學們照這個方法畫一個,試試。把你畫的角的頂點與邊指給同桌看。(一生板演,反應時指出頂點和邊即可。)
8、比擬角的大小,放兩個同樣大小的角,但是邊不一樣長,提問學生,哪個角大,同學可能要說,邊長的那個角大(放幻燈片),教師問學生是不是邊越長角就越大哪?同學們看到了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與它開口的大小有關。
9、師:再畫一個和剛剛大小不一樣的角。請你為自己畫的角打分。
10、折角:讓同學們拿出自己預備的紙折幾個角,同桌比擬一下大小。再用一張圓形紙折,看學生能否折出角,教師巡察、指導。
(三)穩(wěn)固拓展,課外延長
1、師:剛剛畫了一個角,教師在這里再添一條線,現在這里有幾個角了?(學生指,教師畫弧。)
2、師:我這里還有一個長方形的圖形,假如剪去一個角,請你猜猜還剩幾個角?
3、師:你能告知同伴們,今日你有哪些收獲嗎?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7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1~6的乘法口訣,共21句。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理解這些口訣,并能用口訣計算乘法和解決實際問題。教材在編排上有三個特點。
第一,把乘法口訣分成三段教學,即1~4的乘法口訣、5的乘法口訣、6的乘法口訣,在教學1~4的口訣后插入乘加、乘減計算。這樣編排的緣由是,1~4的乘法口訣共10句,積比擬小,簡單記憶;5和6的乘法口訣有11句,積比擬大,記憶困難。插入乘加、乘減,既有利于穩(wěn)固1~4的乘法口訣,又為記憶5和6的乘法口訣供應了方法。
其次,教學乘法口訣共編排五道例題,2、3、4、5、6的口訣各一道。緊接著每道例題,都設計一次想一想。例題的教學內容是編出乘法口訣,想一想的教學內容是利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兩個數相乘可以寫出兩道乘法算式,如23和32,其中一道算式安排在例題里,用它編出口訣,另一道算式安排在想一想里,用編出的口訣求積;例題的教學以讓學生有意義地承受為主,想一想的教學讓學生獨立完成。這樣編排,使根底學問的獲得與根本技能的形成同步進展、相輔相成,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第三,編排了兩個練習、一個單元復習和一次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5的乘法口訣后編排了練習二,綜合練習1~5的口訣。教學6的乘法口訣后編排了練習三,在練好6的口訣的同時兼顧1~5的口訣的練習。單元復習整理和應用1~6的乘法口訣。《歡樂的隊日活動》是一次場景型的實踐活動,依據場景里的內容,可以提出和解決很多乘法問題。這些編排,有助于學生扎扎實實地把握新知。
1.讓學生經受編口訣的過程,體會口訣的意義。
讓學生經受編乘法口訣的過程,從本質上轉變了口訣的教學方式,能充分發(fā)揮這局部內容的教育價值。表現在: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口訣,進展抽象、概括等數學思索力量,而且能培育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增加學習數學的自信念。
教學乘法口訣的”主要活動是:在現實情境中提煉數學問題按乘法意義把幾個幾寫成乘法算式依據乘法算式編出相應的口訣用編出的口訣計算表內乘法。在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線索上,各道例題的編寫又各具特點,以適應學生的實際狀況,漸漸提升學習活動水平,滿意學生的學習需要。
(1)2和3的口訣是教學乘法口訣的起步階段,教學活動的要求相對較低。表現在:從圖畫里提取的數學內容比擬詳細,如2個蹺蹺板坐4人,3只小船坐9人;乘法算式的積是在圖畫里看到的;乘法口訣是聯系乘法算式告知學生的。引導學生經受編口訣的過程,要處理好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依據詳細的數學內容寫出乘法算式,二是依據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三是用乘法口訣得出乘法算式的積。如教學口訣二三得六,從圖畫里看到1只小船坐3人,2只小船坐6人(即2個3人)求2個3人是多少人可以用23=6計算;23=6是2乘3得6可以說成一句口訣二三得六;32=?是3和2相乘可以用口訣二三得六求出積是6。
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要落實在兩個層面上:一個層面是,理解每一句口訣的詳細意思,它表示哪兩個數相乘的積是多少;另一個層面是,感受口訣的作用,能很快得到乘法算式的結果,從而進一步體會乘法是求一樣加數和的簡便運算。對前一層面的理解,要在教學中隨時落實到位;對后一層面的理解,可在教學中逐步實現。
(2)教學4的乘法口訣時,學生已經有了編2和3的乘法口訣的體驗。因此,教材適當提高了教學活動的要求。表現在:先畫張表計算坐小火車的人數,再從現實情境中提出幾個幾相加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參加編乘法口訣。
例題求2~4個車廂里有多少人,為什么先畫張表算一算?首先由于列表計算是解決問題常用的策略與方法。學生看圖算一共有多少人,會這樣想:1個車廂坐4人、2個車廂坐8人教材順應學生的思索,引導他們把思索整理成表格,提升數學化的程度。其次是從表格里簡單得出1個4、2個4相加、3個4相加等數學問題,填出的1個、2個、3個、4個車廂的人數分別是四道乘法算式的積。因此,這張表格便于學生寫出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
例題要求學生編口訣四四,通過親自編口訣的實踐,更好地體會口訣的來源與含義。為了便于學生編出這句口訣,教材先示范了口訣三四十二,還讓學生填出乘法算式44=□的積。
(3)教學5和6的乘法口訣,仍舊先畫張表計算,再從表格里提出1個幾、2個幾等數學問題,并寫出乘法算式,然后編出乘法口訣。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線索,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新的數學學問。教材給學生供應了很多主動學習的時機,一是列出的表格里只填出前兩格的得數,其他得數讓學生看圖用加法算出來,從而體會相鄰兩格人數間的關系。二是寫出兩道乘法算式的積,大多數算式的積都要學生填寫,相應的乘法口訣也要求學生編出來。學生通過編口訣,能深刻體會口訣的含義,并記憶這些口訣。
2.教學乘加、乘減,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幫忙記憶乘法口訣。
第11頁例題和試一試分別教學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式題,這些式題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減法。教材在這里編排乘加、乘減,主要目的不是教學運算挨次,而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記憶乘法口訣。因此,本單元中消失的式題都是乘號在前面,加號或減號在后面。計算這些式題,只要直接寫出最終的結果,不要寫出計算的步驟與過程。
(1)在列出乘加、乘減算式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例題提出4個魚缸一共有多少條金魚的問題后,安排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溝通方法。把4個魚缸里金魚的條數連加,是最簡單想到的方法。假如留意到3個魚缸里各有4條金魚,就會想到先算這3個魚缸里的金魚有多少條,再加上另一個魚缸里的2條。這兩種解法既不一樣,又有聯系。比擬4+4+4+2與34+2就能發(fā)覺,加法算式里的3個4相加假如用乘法34計算,也可以使計算簡便,這就是在新的情境中對乘法意義的進一步理解。
想想做做里有三道用圖畫呈現的實際問題。第1、3題在列出乘加算式的過程中,能進一步加強對乘法概念的體會。第4題在□里填數、在○里填運算符號,可以列出乘加算式,也可以列出乘減算式。無論列出哪種算式,都能促進對乘法的理解,培育敏捷思索的力量。
(2)聯系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明確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并向乘減計算遷移。
例題的乘加算式34+2是依據先算3個4條是多少,再加上2條的思路列出來的,先算算式中的乘法是很自然的。試一試計算乘減式題,豆莢卡通提出的先算什么引導學生把乘加算式中先算乘法遷移到乘減算式中。在想想做做里先算乘法,就會成為學生能夠承受的規(guī)定。
(3)設計較特別的乘加式題,滲透記憶乘法口訣的方法。
想想做做第2題編排了六道乘加或乘減的式題,這些題起穩(wěn)固先算乘法和練習口算的作用。其中四道乘加式題都是特殊設計的,如32+2=8可以理解成3個2加1個2得8,24+4=12可以理解成2個4加1個4得12。這些理解滲透了相鄰乘法口訣間的關系,有助于今后記憶乘法口訣。
3.練習活動多樣化,幫忙學生把握乘法口訣。
口算一位數乘一位數是最根底的數學技能,《數學課程標準(試驗稿)》要求正確地口算,并在學段完畢時到達每分8~10題的速度。正確而快速地口算這些乘法必需把握并熟記乘法口訣。為此,教材安排了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生動好玩、富有效率的練習活動。
(1)重溫編口訣的過程,加深對口訣的理解。
乘法口訣是依據乘法算式編出來的,編口訣的目的是遇到這樣的乘法,可用口訣直接算出積。第9頁想想做做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的關系。第1題從加法算式開頭,通過擺小棒感受幾個幾相加,從而填寫乘法算式并編出乘法口訣。在這些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口訣的含義。第2題的圖意可以看成2個4相加,也可以看成4個2相加,它們都能寫出乘法算式24=8和42=8,都與口訣二四得八有關系。
(2)不斷整理口訣,科學地記憶口訣。
教材應留意指導學生像滾雪球那樣漸漸積存乘法口訣。教學1~4的口訣后,要求背出這些口訣;教學5的乘法口訣后,要求背出1~5的口訣;教學6的乘法口訣后,要求背出1~6的口訣。把記憶負擔分散在平常,落實在過程中,是科學的學習方法。
利用題組表現出相鄰口訣間的聯系,如第14頁第1題、第18頁第1題。理解這些聯系,就能從一句口訣推導出另一句口訣,利用已經記住的口訣幫忙記憶其他口訣。單元復習整理教學的全部乘法口訣,橫著看和豎著看口訣表里的規(guī)律,也有助于有意義地記憶乘法口訣。
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練習,把握口訣,嫻熟口算。如第15頁第2題,三朵花分別練習與5、4、3有關的乘法口訣。假如依次計算51、5255,能體會口訣間的關系;假如隨機計算,有助于嫻熟口算。假如把花蕊改成12或6,就能練習其他口訣。再如單元復習里的□5=□,等號左邊的框里可以填1、2、3、4、5、6,一道題練了六句口訣。
提出挑戰(zhàn)性的任務,激發(fā)整理口訣的興趣。多數乘法口訣,每句可以算兩道乘法算式,如三五十五可以算35=15和53=15。也有一些乘法口訣,每句只能算一道乘法算式,如三三得九。單元復習第3題先找出只能計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訣,再在其他口訣中任選一句,寫出兩道乘法算式,這是引導學生換個角度整理口訣,豐富對乘法口訣的體驗。
(3)通過合作學習和獨立口算,檢查口算力量。
教材屢次組織同桌兩人的合作學習,如對口令說乘法口訣和口算乘法等。這些合作活動很簡單開展,耗時少、速度快,能全員參加,還能準時發(fā)覺并訂正錯誤。
教材安排六次口算練習,如第10頁第6題、第14頁第4題等。這些題都放在一個色塊上,用于檢查口算的教學狀況。使用這些題,要給學生較充裕的時間,不要盲目求快。新授階段可以把握在每分算6道題左右,單元復習掌握在每分算8道題左右。要帶著學生分析口算狀況,找到存在的問題及其緣由,努力提高正確率。
4.結合計算教學解決實際問題。
生活中常常有求幾個一樣加數的和的問題,應用乘法解決這些問題,能加強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和乘法口訣的把握。本單元教材把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與計算教學有機結合,在練習中安排了很多實際問題,鼓舞學生用乘法的學問解決這些問題。
(1)圖畫和括線呈現的問題,如第15頁第6題。這樣的問題在熟悉乘法里已經安排,現在教學應留意算式的得數不能從圖畫里數得,也不能用加法算得,要用乘法口訣計算。
(2)圖畫和對話呈現的問題,在第16頁及后面的練習中有許多。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找到其中的求幾個幾相加的數學問題,據此列式計算。有些題的圖畫里能直接看到幾個幾相加,如第16頁第7~9題;有些題要通過形象思維體會幾個幾相加,如第16頁第10題,第18頁第5、6題等。教材先安排能直觀看到幾個幾相加的題,再安排體會幾個幾相加的題,重視了對乘法數量關系的分析。
(3)組織乘法問題和加法問題的比擬,如第20頁第8、9題。每道題里都有兩小題,其中一小題的加數一樣,既可以用加法計算,也可以用乘法計算。另一小題的加數不同,只能用加法計算,不能用乘法計算。通過這些比照,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乘法的意義和應用。第8題用圖畫呈現,加數一樣和不同很直觀。第9題用對話呈現,加數一樣還是不同需要體會。
(4)安排實踐活動,在開放的情境中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稓g樂的隊日活動》是一次場景型的實踐活動,在設計上有兩個特點。一是場景里有很多同數相加的內容,如每棵樹上有2個鳥窩,5棵樹上的鳥窩是5個2相加;每個帳篷前面晾的毛巾是2個6條;河邊洗菜的隊員有3個2人,一共用菜盆3個4只這些內容使本次實踐活動是用乘法來解決實際問題。二是教材提出的問題很少,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機都留給學生。因此,組織學生觀看場景圖,整理和溝通從圖畫里獲得的數學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活動。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8
本課目標的定位是基于學生熟悉了100以內數的根底之上的,同時也是學生進一步熟悉更大的數的根底,因此,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多樣活動,數形結合,內化遷移,讓學生把握數數方法的同時,體會計數單位“千”的產生及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受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能在現實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
2、能在數數的過程中,熟悉新的計數單位“千”,感受數位產生的必要性,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3、通過數一數、撥一撥和估一估等活動,充分感悟大數的意義,進一步培育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能正確數出1000以內的數,體會計數單位“千”的產生。
教學難點:
數“拐彎數”,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彎處的數如何數。
教學預備:
課件、小棒、紙張和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揭題
(一)課件演示:體育館情境圖
1、猜一猜:體育館大約能坐多少人。
2、數一數:
(1)一排位置:學生說說可以怎么數?(一個一個的數)
(2)一百個位置:學生說說怎么數便利?(十個十個的數)
(二)提醒課題:比一百更大的數怎么數呢?今日,大家一起來探究1000以內數的熟悉。(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借助主題圖,為學生供應現實素材,初步感知大數的產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親密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培育學生的數感埋下伏筆。
二、經受數數,感悟方法
(一)在演示中感知:
1、課件演示:10個小正方體。
(1)數一數:學生跟著一個一個地數。
(2)說一說:數出了幾個一,也就是多少?板書:10個一是一十。
2、課件演示:100個小正方體。
(1)數一數:學生跟著十個十個地數。
(2)說一說:數出了幾個十,也就是多少?板書:10個十是一百。
3、想一想:找到了一百個小正方體,接下來你想怎么數呢?
(1)數一數:學生獨立一百一百地數。
(2)說一說:數到九百后是幾個百?(10個百)10個百是多少呢?板書:10個百是一千。
(3)整體感知1000個小正方體。(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通過數形結合,體會計數單位“千”的產生和意義;通過學問遷移,發(fā)覺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
(二)在操作中感受:
1、分組合作數小棒。(4人一組,每人預備53根小棒,10根一捆)
(1)一根一根地數:從一百起,一根一根地數到一百二十二;從一百九十八起,一根一根地數到二百零三。
(2)十個十根地數:從一百起,十個十根地數到二百一十。
(3)師生合作數小棒。
一百一百地數:從二百起,一百一百地數到一千;從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數到六百二十。
2、同桌合作撥珠子。
按以下要求在計數器上邊撥珠子邊數數。
(1)從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數到一千。
(2)從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數到一千。
(3)從九百八十二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一千。
3、合作歸納說方法。在數數時要留意什么?遇到拐彎數時怎么辦。
設計意圖:向學生供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機,讓他們借助小棒、計數器,邊操作邊數數,感悟多樣的數數方式,充分感受十進制關系,主動建構了1000的意義。而且在參加互動的過程中,既培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培育與人合作的學習習慣。
(三)在比擬中感悟:
估一估,比一比,感悟生活中的1000。
1、1000張紙。教師先出示100張紙,讓學生猜一猜,再用手比劃1000張紙有多厚,最終教師出示1000張紙讓學生實際體驗。
2、1000個人。一個班的學生大約50人,多少個這樣的班級才有1000人呢?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生活中的1000,作為學生比擬的對象,從而加深對1000的熟悉,領悟大數的意義,進一步培育數感。
三、深化練習,提升數感
(一)填一填。
1、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一百是()。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個數是()。
3、六百八十九的相鄰數是()和()。
(二)數一數。
1、練習十六的第1題。讓學生脫離計數器抽象地數數。
2、練習十六的第2題。讓學生用不同的計數單位數數,深化學生對計數單位的熟悉。
(三)想一想。
找規(guī)律填數:
1、336、337、338、339、()、()
2、580、590、()、()、620
3、()、900、800、700、600、()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練習設計,旨在穩(wěn)固新知,感受數數方法的同時,深化對計數單位的理解。
四、全課總結,歸納延長
(一)全課總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二)歸納延長:通過個、十、百、千的熟悉,你還想到什么?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穩(wěn)固9的乘法口訣,使學生能夠比擬嫻熟的用9的口訣計算9的乘法算式。
2、能運用9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熟記9的乘法口訣,用9的口訣計算9的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提出教學目標
復習過渡:
1、對口令
四九()十六六()五十四
()九六十三三()二十七
()九八十一()九四十五
八()七十二()九十八
要求學生說一說這句口訣能夠計算哪些算式。
2、口算:
9×7=9×9=
9×4=9×()=45
9×8=()×4=36
9×5=9×()=72
9×6=()×9=63
指名口算出結果,并說出你是依據什么乘法口訣來計算的?
提出學習目標:
1.用9的乘法口訣計算9的乘法算式。
2.解決實際問題。
二、展現學習成果
(一)各組自行進展學習、展現。
1、看圖寫算式(書p85第2題)
依據課件演示,寫出算式。
通過讓學生計算7個9(一個長方體由9個小正方體拼成)是多少,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乘法的含義,通過讓學生看圖計算,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根本特征的熟悉。
2、在下面的表里找出9、9的2倍、3倍…9倍,把這些數圈起來。(書p85第3題)
看一看9的乘法口訣的各個積,你發(fā)覺了什么?
依據學生的答復在掛圖上圈出要求的數。然后引導學生觀看這些積是怎樣變化的。如提問:1個9比10少幾?2個9相加,也就是9的2倍,比20少幾?9的3倍、4倍、……呢?多讓學生發(fā)言,鼓舞學生積極參加爭論。對答復好的,要賜予表揚。
小結:可以依據發(fā)覺的這些好玩的變化規(guī)律和積的某些特點記憶9的乘法口訣。
3、對號停車(書p86第6題)
4、在空格里填上每兩個數乘得的積,看誰都能填對。(書p87第10題)
讓學生直接在書上填寫,寫好后讓一學有困難但寫得對的學生在全班說結果,使該生有勝利感,增加學好數學的信念。
(二)全班展現
1、書p86第8題
(1)讓同桌的兩人相互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如“兩棵樹相距3米,排成一字形,10棵樹總長多少米?”)
(2)依據題意,選擇算法。求9根長多少厘米就是求9個3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
(3)做完后檢查一下自己算得對不對。養(yǎng)成檢驗的良好習慣。
2、書p86第9題
3、書p87第11題
4、書p87第13、14題
第14題是找規(guī)律填數的練習。先讓學生獨立思索,獨立填數,然后在全班溝通自己的思索過程。學生思索的角度是不同的,如,有的學生依據“從其次個數開頭,每個數比前一個數多9”這樣一個規(guī)律來填數;有的學生依據“10-0=10、20-1=19、30-2=28……”這樣一個規(guī)律來填數;有的學生依據“從其次個數開頭,十位上的數字漸漸增加1,個位上的數字漸漸削減1”這樣一個規(guī)律來填數……通過溝通思索過程,使學生體會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思索方法,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三、激發(fā)學問沖突
邊展現邊引發(fā)學問的沖突,讓學生更深層次的進展思索:
針對同學的展現,學生自由質疑問難。
教師引導學困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了嗎?能把你遇到的困難說給大家聽嗎?那你對同學的展現有什么想法與建議嗎?
四、總結反思,激發(fā)求知欲。
同學們今日通過自己的努力,順當完成了學習目標,把掌聲送給自己和同學們。課后假如遇到與9的乘法有關的問題,請你們用今日方法去自行解決好嗎?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10
一、教學目標
(一)學問與技能
經受獨立探究,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8乘法口訣的來源。
(二)過程與方法
1.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熟記8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展簡潔的計算。
2.通過編制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學問。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借助數軸這個直觀模型,初步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目標分析】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了2~7的乘法口訣根底上進展教學的。學生完全能通過學問的遷移、比擬和推理,總結并牢記口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鼓舞學生自主探究,為學生進展制造空間。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和來源。
教學難點:把握8的乘法口訣,會敏捷運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簡潔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預備
編制口訣表格,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趣揭題
1.猜謎語。
(1)課件出示謎語:身穿硬袍,手拿剪刀,口吐泡泡,走路橫跑。(猜一種動物)
(2)課件出示一只螃蟹。
教師:你們知道一只螃蟹有幾條腿嗎?
2.提醒課題。
(1)請小朋友們用水彩筆在預備好的紙上,用最簡潔的方法畫出一只螃蟹,留意畫出螃蟹腿的只數。
(2)收集學生作品,選出最精致的作品,并復制8份,張貼在黑板上。
(3)接下來大家就一起探究8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數學學習活動必需建立在學生的認知進展水平和已有的學問閱歷根底上,充分利用學生熟知的事物激發(fā)興趣,讓學生在直觀感知中體驗數學。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主動探究。
(1)依次出示:2只螃蟹。
教師:1只螃蟹有8條腿,2只螃蟹有多少條腿呢?(16條)
教師:那么,3只、4只、5只、6只、7只、8只螃蟹又有多少條腿呢?
課件出示數軸,指名填寫。
(2)看數軸填寫。
螃蟹歌
1只螃蟹(8)條腿,2只螃蟹()條腿,
3只螃蟹()條腿,4只螃蟹()條腿,
5只螃蟹()條腿,6只螃蟹()條腿,
7只螃蟹()條腿,8只螃蟹()條腿。
(3)說兒歌。
小朋友們面對面坐好,我們一邊拍手,一邊說兒歌。
2.編制口訣。
(1)創(chuàng)編口訣:1個8是8,2個8相加是16。我們除了可以用加法算,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呢?(乘法計算)
(2)小組溝通。
學生分組溝通匯報,教師總結:
(3)舉例說口訣,例如:“三八二十四”這句口訣是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由于有2~7乘法口訣的根底,教師先引導學生觀看熟識的螃蟹素材,得出連加結果后呈現在數軸上,并充分利用學問的遷移,自主探究編制出8的乘法口訣。再在小組內溝通,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習力量得到了培育,體驗到了勝利的喜悅。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收集信息,學習情感也得到了升華。
(三)多種方法,熟記口訣
(1)讀口訣,找規(guī)律。
①全班齊聲朗讀8的乘法口訣。
②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讀一讀,想一想每句口訣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
③指名背口訣。請記得好的同學介紹自己記憶的小竅門,其他同學可以借鑒他的方法,再來記一記。
④爭論:覺得哪一句比擬難記?
預設:想某句口訣學生可能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依據8的連加去想;
方法二:依據學生記住的口訣適當的加(或減)一個或幾個8的方法去想,
⑤依據一句口訣我們可以想到幾個乘法算式?(兩個)
(2)對口令,記口訣。
①嬉戲:一個同學說口訣的上半句,另一個同學接下半句。
②小結:8的乘法口訣句數多,積的數目較大,記憶有難度。所以我們要先記住一些簡單記住的口訣,再依據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來記憶其他口訣。大家不僅要能按挨次背口訣,還要能打亂挨次背口訣。只有熟記口訣,才能更好地應用口訣。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是對8的乘法口訣的記憶,由于前面已經學過了2~7的乘法口訣,所以教師信任學生有自己記憶口訣的方法,放手讓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方法來記。對于記憶有困難的孩子,幫忙其查找規(guī)律,借鑒閱歷,真正表達學生的自主學習。
(四)總結全課,暢談收獲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學問呢?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第四冊112113頁角的初步熟悉和說說做做,練習二十二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熟悉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3.培育學生初步的觀看力量和動手操作技能。
4.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親密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稱,把握角的畫法。
教學難點:
通過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圖形和把握角的畫法。
教具:
三角板、紅領巾、扇面、棋盤面
學具:
兩根硬紙條、圖釘、橡皮頭、直尺、小棒、彩紙
教學程序:
一、導入
師板書:角。問:這個字你們熟悉嗎?(齊讀)今日這節(jié)課教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熟悉角、討論角。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見過有角的圖形嗎?說說看,哪些圖形上有角?(生舉例)
說到三角板,師出示預備好的三角板:教師這里就有一把三角板,誰情愿上來給大家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現在教師把它貼在黑板上,(指直角),把這個角描下來,請小朋友留意看好,教師是怎么描的?
說到紅領巾,師再出示紅領巾,紅領巾上有幾個角呢?誰來指一指?
教師也把它貼到黑板上,把這兩個角描下來(銳角和鈍角)。
看,黑板上現在留下的這些圖形就叫角。
二、初步熟悉角
1.請小朋友認真觀看黑板上的這三個角,說說你看到的角是什么樣的?(兩條直直的線,一個尖尖的點)
師:這兩條直直的線和這個尖尖的點,都有個好聽的名字,有誰知道?(假如學生不知道,師介紹)我們把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兩條邊(板書)這個尖尖的點叫做角的頂點。角就是由1個頂點和2條邊組成的。
2.在我們熟悉角的時候,有幾個小動物也找來了他們認為的角,你們看,他們找的對嗎?
出示小兔,我們先來看小兔找的角,對嗎?
再來看小貓找來的角,(不對)為什么不對呀?誰來說說?你能想個方法使它也變成角嗎?(學生上來動手使兩條邊碰在一起,形成頂點)告知大家,你是怎么做的?
小羊找的對嗎?(對)
再看小狗找來的對嗎?(不對)說說理由(兩條邊不是直的)。想個方法使它也變成角?(一生上來動手拉一拉)你是怎么做的?
3.小朋友真會動腦筋!幫小貓和小狗改正了錯誤,下面請小朋友快速用手勢表示,這些圖形是角嗎?
4.我們已經學會了找角,現在教師這里有幾個圖形。請小朋友來找找這些圖形中分別藏著幾個角?
看,這是什么?(出示扇面)扇面上有幾個角?(指名上來指)
再出示棋盤(六邊形),這是我們小朋友玩的飛行棋的棋盤,這個棋盤上又能找到幾個角呢?(指名上來指)
5.剛剛小朋友很快幫教師找出扇面和棋盤上藏著的角,信任下面這一題也難不倒大家,請小朋友把書翻開到116頁看第2題,這些圖形中又藏著幾個角呢?看誰找得快、找得準?
誰來和小朋友匯報一下,(口答校對)。假如有圖形學生有爭議的,師出示圖片請學生上來指一指。
三、畫角
1.我們已經熟悉了角,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動手來畫一個角,會畫嗎?試試看(師巡察,找一個畫法正確的小朋友板演)我們來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么畫的?下面我們就根據這個小朋友的畫法再來畫一個角,好嗎?(生練習紙上練習畫)
找?guī)兹松虾诎瀹嫞ó嫴煌较虻模?/p>
2.畫好后,和同桌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四、做角
1.課前周教師給每個小朋友發(fā)了2個紙條、1個圖釘和橡皮頭,猜猜看,我們可以用這些材料做什么?(做角)你能行嗎?
2.小朋友動手力量真強,我們一起來玩玩自己做的活動角,好嗎?
我們一起來變一個大一些的角,能再變大些嗎?變小些呢?
3.教師也做了個角,你能變一個比周教師手里的這個角大些的角嗎?變一個小一些的角呢?
(指名上來拉)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原來角的大小只要看兩條邊張開的大小,兩條邊張開的大,角就大,張開的小,角就小。
五、總結
今日,周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學了哪些本事?(學生自由說)學生說到學會了畫角,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我們一起在腦子里畫一個角,想一想,要先畫一個頂點,然后從頂點動身畫一條邊,再從這個頂點動身畫另一條邊你畫好了嗎?把眼睛睜開。
六、嬉戲
小朋友學得都很仔細,下面教師要帶小朋友一起來玩幾個嬉戲??鞓穯??
1.我們先來玩折紙嬉戲。請你拿出一張白紙,用這張紙折出一個角,折好后指給同桌小朋友看你折的這個角的頂點和邊。
2.我們再來玩剪紙嬉戲。請小朋友拿出一張彩紙,看看這張紙上有幾個角?動手摸一摸?,F在我們在紙上剪一刀,看看紙上還留下幾個角?
師巡察,選取不同的剪法展現。說說現在紙上留下了幾個角?
3.玩小棒。1根小棒可以擺成角嗎?2根小棒可以擺成角嗎?3根小棒呢?試試看。誰情愿上黑板擺?請幾人上黑板擺,有和黑板上的擺法不一樣的小朋友自己上來擺,說說你擺的這個圖形中有幾個角?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角度觀看同一個物體,體驗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通過觀看各種物體,幫忙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外形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培育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預備:
小象的玩具模型,圖涂有不同顏色的長方形盒子,杯子,三張抽象的杯子圖片
學生自備一個小玩具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大家在暑假的時候有沒有去旅游呢,說一說你去過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時候,我們的三位小朋友,毛毛,調皮,奇奇也去旅行了。他們來到了印度。印度最出名的動物呢,是大象。這一天他們也看到了一頭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說:“我看到一扇門上掛著一條尾巴?!?/p>
調皮說:“我發(fā)覺一堵墻上有一只耳朵?!?/p>
奇奇快樂的說:“我看到了一頭得意的大象兩只呼扇唿扇的耳朵,還有長長的鼻子?!?/p>
為什么同樣一頭大象,三個小朋友看到確實是完全不同的畫面呢?
生答:由于觀看的角度不同,他們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們要全面了解一個物體,必需全面觀看這個物體,學會觀看物體。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觀看物體吧。(板書課題:觀看物體)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長方形盒子)現在教師手中有一個盒子,它是什么外形的呢?
生答:長方體
大家認真觀看這個長方體,它的每個面的顏色是一樣的嗎?(轉動長方體)它有哪幾種顏色呢?
(板書:黃、紅、白、綠、藍、黑)
教師手拿盒子,分別提問距離相差很遠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幾種顏色?
(板書幾個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種類多少將其歸類)
(教師手指黑板上的答案)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種顏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卻是兩種甚至只有一種呢?
生答:觀看角度不同
那大家認真想想:我們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幾種顏色呢?
生答;3種
那只看到一種顏色或者兩種顏色的小朋友要怎樣才能看到三種顏色呢?
生答:轉動長方體,或轉變觀看角度
2、現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來親身體驗觀看的樂趣吧。
要求:四人一組,分別從不同角度觀看同一個玩具,告知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局部,并且思索: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局部一樣嗎?
(教師巡察,指導學生觀看物體)
剛剛我們已經觀看了自己的玩具,誰能告知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對集體發(fā)問,在觀看的過程中,你有沒有轉動自己的玩具觀看呢?通過轉動玩具,你又發(fā)覺了什么?
教師總結,板書:觀看的角度不同,觀看結果不同(齊讀)
小嬉戲:現在我們來做個小嬉戲,猜猜它是什么
自由爭論30秒,對于這四幅圖,你的謎底是什么呢?
其實,這四幅圖是同一個物體。有的同學可能就懷疑了,同一個物體怎么會有四幅不一樣的圖呢?(觀看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圖片合在一起向想,這個謎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嗎?(出示杯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究竟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個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圖呢?其次幅第三幅還有第四幅呢?
三、練習穩(wěn)固(課本67頁)
1、軍事博物館進行恐龍展,小亮、小明、小紅都來看恐龍。那你知道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教師巡察,然后集體訂正)
2、現在不把書壘起來,你會做第2題嗎?試一試吧。
四、總結
通過觀看長方體,自己的玩具,還有猜謎嬉戲,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復習20以內數與式的大小比擬,探究題包的內在規(guī)律。
2.復習20以內數的加減法,培育學生對學問的綜合應用。
教學重點:
復習20以內數的加減
教學難點:
2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20以內的數
(1)你們來看一下,這是什么小動物呀?(青蟲)
我們呀認真看一下,他身上是不是有斷斷續(xù)續(xù)的數字呀,我們一起幫他補充完整,并且把數射線也補充完整。
(2)寫出相鄰的數
你們真棒!填的很快。哪大家一起吧相鄰數填好,這些我們都是學過的對吧,看小朋友誰最厲害,填的又快又精確。
二、自主學習
(一)加減法復習
1、看圖排序
(1)獨立觀看
(2)匯報結果
師:觀看好下面的兩組圖片的挨次,請你們動腦來整理一下挨次。書本61頁
2、加減法運算
(1)20以內數的加減法
(2)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書上第61頁題2與題3
師:我們一起來快速計算加法與減法。
師:我們用前面學過的學問,一起來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吧。
(二)其他題型
1、組算式
(1)獨立思索
(2)同桌溝通
書上第62頁題4
小師:朋友們,你們能用3、7、8、11、15中中的三個適宜的數組成4個算式嗎?
2、比大小
書上第63頁題6
小朋友復習了計算,我們一起來比擬數的大小小,利用計算的根底去比擬。
3、識別圖形
書上題7
練習了這么多,我們來調整一下,一起來數一數,填圖形的數目。
三、穩(wěn)固練習
(一)填空
()+2+3=10
8-2-()=2
(二)組算式
用3,7,4,10中的三個數字組算式
(三)填一填
1、6-()2
2、3+()7
3、5+3()
4、92+()
四、總結
師:今日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14
教學內容:
課本P85~86頁,及第88~89頁的第3~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悉質量單位千克、克。
2、在詳細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臺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質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實際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3、通過從實際生活中引出質量單位的觀念,讓學生熟悉到質量單位與時間生活是嚴密聯系的,在時間生活中特別有用的。
教學重點:
1、把握質量單位:克、千克。
2、把握克和千克的換算關系:1千克=1000克。
教學難點:
建立克和千克的時間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數學教課書,和一只筆,提問:哪個重有些?
2、確定學生的答復,并讓學生“掂一掂”,然后讓學生說說有什么樣的感覺。
3、從剛剛的實踐得出結論:物體有輕有重。板書課題。
二、觀看、操作領悟新知
1、出示主題掛圖,物體的輕重的計量。觀看主題掛圖。
(1)請同學們觀看一下,這幅圖畫的是什么?
(2)這幅圖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聯網時代的網絡安全技術及管理策略
- 3 桂花雨(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
- 2023九年級數學上冊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2.1 配方法第3課時 用配方法解二次項系數不為1的一元二次方程說課稿 (新版)湘教版
- Unit 6 Food Lesson 1(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001
- 2025房地產委托合同書范本
- 2023九年級數學上冊 第二十四章 圓24.2 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24.2.2 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第3課時 切線長定理說課稿(新版)新人教版001
- 2《我愛我們的祖國》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
- Unit1 Making friends Part C Make a mind map of making friends(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我是什么》(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語文統編版
- 2025關于招標合同的報告
- 2025年上海用人單位勞動合同(4篇)
- 二年級上冊口算題3000道-打印版讓孩子口算無憂
- 新疆烏魯木齊地區(qū)2025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質量監(jiān)測生物學試卷(含答案)
- 衛(wèi)生服務個人基本信息表
- 高中英語北師大版必修第一冊全冊單詞表(按單元編排)
- 新教科版科學小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苗圃建設項目施工組織設計范本
-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學校食品安全舉報投訴處理制度
- 安徽省蕪湖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北師大版八上《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