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少數民族語言的界定、政策及思考,普通語言學論文_第1頁
德國少數民族語言的界定、政策及思考,普通語言學論文_第2頁
德國少數民族語言的界定、政策及思考,普通語言學論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德國少數民族語言的界定、政策及思考,普通語言學論文摘要:德國是語言豐富的國家,移民人口比例明顯高于少數民族人口比例。為了探究德國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政策的構造及特征,該文梳理了德國少數民族語言的界定根據及各少數民族語言的發(fā)展脈絡及現在狀況;通過對(歐洲區(qū)域或少數民族語言憲章〕及德國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政策的闡釋,總結出德國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政策的五條特點,并在這里基礎上分析德國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政策存在的問題及帶來的考慮。本文關鍵詞語:德國;少數民族;語言政策;(憲章〕;特點;Abstract:Germanyisacountryrichinlanguages,andtheproportionofimmigrantsi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ethnicminorities.InordertoexplorethestructureandcharacteristicsoftheGermanminoritylanguageprotectionpolicy,thispapercombsthedefinitionbasisoftheGermanminoritylanguageandthedevelopmentcontextandcurrentsituationofeachminoritylanguage;throughtheinterpretationoftheCharterandtheGermanminoritylanguageprotectionpolicy,itsummarizesfivecharacteristicsoftheGermanminoritylanguageprotectionpolicy,andonthisbasis,analyze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Germanminoritylanguageprotectionpolicyandtherelatedthinkingaboutit.Keyword:Germany;ethnicminorities;languagepolicy;Charter;characteristics;少數民族語言是國家難得珍貴的文化資源,是少數民族成員的身份符號;它也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記錄了民族的歷史發(fā)展和人文風貌。因而,少數民族語言問題遭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但是,在保衛(wèi)少數民族語言方面,不同國家的起步時間、觀念、政策和措施差異較大,呈現出多元態(tài)勢。德國是一個文化多元語言豐富的國家。根據聯邦統(tǒng)計局2022年發(fā)布的最新數據,2021年有移民背景的人占德國總人口的25.5%。相比之下,官方認定的德國四個少數民族人口僅有19萬,占國民總數的0.3%。宏大的懸殊講明德國國民的同質性很強。其主要原因是:德國作為一個統(tǒng)一較晚、集權較弱的帝國,其境內固然一直存在著大量擁有自個獨特語言和文化傳統(tǒng)的族群,但區(qū)域性民族主義的勢頭卻一直較弱[1]。在這種背景下,德國秉持(歐洲區(qū)域或少數民族語言憲章〕精神,大力保衛(wèi)少數民族語言,保證了少數民族成員的語言權利,促進了德國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的健康發(fā)展。本文通過梳理德國少數民族語言的界定根據,闡述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政策的詳細施行,總結出德國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政策的特點,講明語言保衛(wèi)政策的重要性,并在這里基礎上分析出德國少數民族語言政策帶來的問題和考慮。一、德國少數民族語言的界定我們國家的民族辨別是根據本國民族的實際情況,本著尊重各民族的意愿進行的。經過對民族分布地域、歷史淵源、語言文字、經濟生活等進行全面分析考察,確定了每一個族群及其名稱,并在這里基礎上確定了少數民族語言。與我們國家相反,德國對少數民族語言的定義主要基于歐洲委員會于1992年通過的(歐洲區(qū)域或少數民族語言憲章〕〔下面簡稱(憲章〕〕。(憲章〕第1條規(guī)定:在一國某一特定區(qū)域內,由該國國民構成的數量小于該國其余人口的群體所講的傳統(tǒng)語言,即為區(qū)域或少數民族語言;這些語言與該國的官方語言不同,且不包括該國官方語言的方言或移民的語言。各成員國在批準該憲章時必須明確其詳細規(guī)定所適用的詳細語言。所以1998年德國通過(憲章〕時也指定四種語言為(憲章〕意義上的少數民族語言,即:丹麥語、弗里西語〔北弗里西語和薩特弗里西語〕、索布語〔上索布語和下索布語〕和羅姆語[2]。下面就根據受保衛(wèi)的程度由高到低逐一梳理這四種語言的發(fā)展脈絡和使用現在狀況。1.丹麥語。丹麥語是丹麥的官方語言,1973年起成為歐盟官方語言。在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下面簡稱石荷州〕的南石勒蘇益格地區(qū),丹麥語是少數民族語言。這一地區(qū)位于德丹邊界,1864年德丹戰(zhàn)爭后歸入普魯士。1920年通過公投,北石勒蘇益格歸丹麥,南石勒蘇益格歸德國。今天此地區(qū)寓居著5萬丹麥族人,華而不實2萬人丹麥語水平相當于母語。此地區(qū)的丹麥語遭到了北德語方言的影響。在石荷州,除了48所丹麥族學校提供用丹麥語講授的課程,在公立的德語學校里也有此類課程。2008年起在fo倫斯堡市開場實行雙語路標[3]。2.索布語。索布語主要在索布族長期定居的薩克森州東部的上勞希茨和勃蘭登堡州的下勞希茨地區(qū)使用。上勞希茨講上索布語,下勞希茨講下索布語。隨著啟蒙運動和德意志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索布人的自我意識有所提升,開場重視本民族語言文化的傳承。巴洛克時期出現了大量的索布語語法和詞匯書籍。受浪漫主義思潮影響索布語文學創(chuàng)作到達高潮,索布族的民族意識隨之抬頭。19世紀在普魯士,由于德語化政策索布語遭到打壓。納粹掌權期間,索布語被同化,被日耳曼語壓制。納粹政權禁止索布族協會的一切活動,禁止發(fā)行索布語出版物。二戰(zhàn)結束后,索布族協會多莫維那重新建立,1947索布語報紙重新發(fā)行。50年代索布語和文化遭到東德的大力支持,索布語初次被當作第二官方語言。盡管如此,由于工業(yè)化進程,農業(yè)集體化及大量移民的涌入,講索布語的人數還是不斷下降。自60年代中期,索布語課程從必修變成選修,導致學生人數銳減。當前7000人講下索布語,13000人講上索布語,兩者都屬于瀕危語言,下索布語是嚴重瀕危語言[4]。3.弗里西語。和德語、英語、荷蘭語一樣,弗里西語屬于西日耳曼語系,與英語一起組成北海日耳曼語族。北弗里西語保存至今,由兩個方言群組成,即:島嶼北弗里西語〔費爾島的西部〕和大陸北弗里西語〔里蘇姆-林德霍爾姆市〕。東弗里西語早已消失,只在薩特蘭地區(qū)幸存下來一支,現今被稱為薩特弗里西語。自19世紀初,北弗里西語越來越多地被用作書面語言。詞典和語言教學以及很多文學作品都是用這兩個方言撰寫的。漢薩同盟的商人逐步取代弗里西族人稱霸北海之后,弗里西語徹底失去了它的地位。薩特弗里西語是歐洲最小的語言群體之一,它與英語有很強的親緣關系[3]。當前有大約1萬人講北弗里西語,大約2千人講薩特弗里西語,兩者都屬于嚴重瀕危語言。4.羅姆語。在德國寓居著大約12萬羅姆人,華而不實7萬是德籍。羅姆人起源于印度,羅姆語屬于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在德語區(qū)寓居的羅姆人被稱為辛提人,15世紀才來到德國。由于沒有共同的書寫形式,也沒有統(tǒng)一的語法構造,所以羅姆語是口頭流傳的語言。與其他三個少數民族相比,羅姆人沒有傳統(tǒng)的、固定的聚居區(qū),所以沒有國家把羅姆語作為官方語言。羅姆語方言諸多,大多遭到寓居國語言影響。羅姆族人通常都會講兩種語言,由于他們總是自愿講寓居國的強勢語言。羅姆語在很多國家普及和受保衛(wèi)的程度極低,很大程度上與羅姆族人對待母語的態(tài)度相關:羅姆族的傳統(tǒng)主義者出于對自個母語的保衛(wèi)不愿與非羅姆族人共享自個的語言,只在族群內部溝通時才使用母語。對外族的極端不信任與羅姆人在世界各地長期遭到歧視、納粹政權對羅姆人的迫害和屠殺有著直接的關聯。納粹種族屠殺的幸存者往往由于保衛(wèi)后代不受迫害選擇不再傳承自個的語言,致使羅姆語流失嚴重[3]。我們能夠看出,德國的四種少數民族語言發(fā)展各有不同,現在狀況和普及程度也參差不齊。由于丹麥語有國外母國的支持,所以在德國發(fā)展得比擬平穩(wěn);索布語雖沒有母國的依靠,但得到了薩克森州和勃蘭登堡州地方的支持和促進;弗里西語在荷蘭有一定的影響,但在德國接近滅絕,急需拯救;固然羅姆族人數量諸多,但羅姆語在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地區(qū)現在狀況堪憂,推廣羅姆語更是舉步維艱。二、德國少數民族語言政策的制定歐洲人權保衛(wèi)制度是由歐洲委員會建立的。歐洲委員會起草的(歐洲人權公約〕于1953年生效,但該公約沒有專門牽涉保衛(wèi)少數民族的條款。上個世紀80/90年代,前蘇聯、前南斯拉夫因民族矛盾引發(fā)國家分裂,使歐洲有識之士以為,用一個保衛(wèi)少數民族人權的公約來約束歐洲理事會各成員國對本國少數民族人權的保衛(wèi)是非常必要的。又由于(歐洲人權公約〕提出的非歧視原則中固然包括了對少數人語言的非歧視原則,但實際上并沒有提供詳細的保衛(wèi)措施,所以歐洲委員會意識到在歐洲制定和簽署一個強迫性的保衛(wèi)少數民族語言憲章的必要。在這種背景下,歐洲委員會通過了(歐洲區(qū)域和少數民族語言憲章〕;歐洲理事會在聯合國有關條款的基礎上,起草了(歐洲少數民族保衛(wèi)框架公約〕。成立于1949年的歐洲委員會是歐盟的一個立法機構,也是最高的決策和執(zhí)行機構。德國是歐洲委員會最早的成員國之一。在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上,德國遵循的根據就是歐洲委員會于1992年通過的(憲章〕。歐盟法律固然沒有和德國憲法同等的地位,但卻凌駕于國內法及聯邦一級的單行法規(guī)之上[7]。因而,德國有義務成認歐洲委員會起草的(憲章〕中關于少數民族及其語言的定義并根據其制定針對本國及地區(qū)特點的少數民族語言政策。(憲章〕規(guī)定各成員國必須成認每種少數民族語言的傳統(tǒng)使用范圍;保衛(wèi)并促進少數民族語言在公共及私人生活領域的使用;禁止一切影響或毀壞地區(qū)或少數民族語言存在與發(fā)展的無理區(qū)分、排擠、限制或偏袒行為等[8]。具體規(guī)定具體表現出在(憲章〕的第三部分,凡簽署(憲章〕的成員國必須承諾同意這些保衛(wèi)條款。比方,在司法程序上,要向使用少數民族語言的人提供訴訟時的語言翻譯服務;在教育領域,學生能夠自由選擇少數民族學校或用少數民族語言教授的課程;在該區(qū)域內設立教授少數民族語言的場所;為少數民族語言教學提供適當的贊助;促進大學或同類教學研究機構對該類語言的學習和研究;提供少數民族語言的職業(yè)培訓教學。(憲章〕的宗旨在于保衛(wèi)歐洲的語言多樣性,通過對少數民族語言的平等對待及少數民族語言權益的保衛(wèi)來促成國家內部各民族間的和睦相處。(憲章〕的施行決不能危害和改變成員國的憲法。華而不實并沒有列出哪些語言是少數民族的語言,哪些是需要遭到保衛(wèi)的,它強調的是每個人使用母語的權利。各成員國需要在它的基礎上制定自個更為詳細的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的細則。成員國必須定期向(憲章〕參謀委員會報告(憲章〕的詳細執(zhí)行情況,陳述本國所承諾的事項的兌現情況以及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和獲得的成果。參謀委員會的專家會在調查的基礎上給出評估報告,上報給歐洲理事會部長會議[9]。在德國,少數民族所在聯邦州負責上交有關(憲章〕執(zhí)行情況的報告。除了(憲章〕,歐洲理事會成員國簽署的(保衛(wèi)少數民族框架公約〕〔下面簡稱(公約〕〕里也有關于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的規(guī)定。(公約〕是世界上第一個關于保衛(wèi)少數民族人權的公約。(公約〕強調成員國要保衛(wèi)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和身份認同,禁止同化,鼓勵少數民族介入到國家的政治、經濟中來。有關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的規(guī)定集中在第6至13條,比方強調對文化多樣性的尊重,鼓勵跨文化的對話;少數民族有權使用其語言和文化象征來反映和表示出他們想法。少數民族的語言在官方媒體中要有所反映,要登載和傳播有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信息。(公約〕成員國有義務保障少數民族使用語言的權利,要有與少數民族溝通的民族語能力。地名、街道名要有少數民族的文字,在少數民族的聚居區(qū),要用雙語來表示。要向少數民族提供時機,使他們能夠學習自個的語言,同時,也能夠學習主流語言。在小學要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教學,在中學要參加和擴大主流語言的內容,使兩種語言的學習到達平衡[8]。概括地講,(憲章〕限定了各成員國國內的少數語言類別,并要求將其作為歐洲的共同文化遺產加以保衛(wèi);(公約〕指出了需要對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加以保衛(wèi)的各個方面。成員國能夠從(憲章〕中選擇36項合適本國每個語言的詳細規(guī)定。(公約〕的條款大都屬于原則性的內容,各成員國需要在它的基礎上拿出本國更為詳細的有關少數民族人權保衛(wèi)的細則。在德國,歐盟法律固然沒有和德國憲法同等的地位,但卻凌駕于國內法及聯邦一級的單行法規(guī)之上。因而,德國有義務成認歐洲委員會起草的(憲章〕中關于少數民族及其語言的定義和界定。同時,必須確保(憲章〕和(公約〕中規(guī)定的責任和義務。由此,少數民族語言在地方與官方語言擁有同等地位。三、德國少數民族語言政策的特點在分析德國少數民族語言政策之前,要講明德國是由16個聯邦州組成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各聯邦州根據本州少數民族的歷史發(fā)展、分布和特點,在(憲章〕和德國聯邦憲法規(guī)定的基本人權框架內,制定合適自個的少數民族語言政策及詳細的施行方案。在各州憲法、州級法律里有很多有關保衛(wèi)少數民族語言的明確規(guī)定。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呈現出下面幾個特點。1.虛無實有以實為主。固然憲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德語為德國的官方語言,但是作為在德國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以及諸多法律文獻的編寫語言,德語在事實層面就是德國的官方語言。1877年1月(法院憲法法案〕規(guī)定德語是法庭語言。1973年(行政程序法〕規(guī)定德語是官方語言。(稅令〕第87條第1款規(guī)定德語在稅務管理流程里是官方語言[11]。少數民族語言在相關聯邦州的少數民族聚居地是除德語以外的官方語言。固然德國的憲法(基本法〕沒有關于保衛(wèi)少數民族及其語言的詳細規(guī)定,但(基本法〕第3條明確提出的任何人不得因其性別、血統(tǒng)、種族、語言、家鄉(xiāng)和出身、信仰、宗教或政治觀點而遭到歧視或偏袒恰恰突出了各民族平等的原則。(基本法〕第2條第1款規(guī)定的保衛(wèi)每個人自由發(fā)展人格的權利也佐證了這一點。2.因州而異各有側重。在德國,少數民族語言政策是由各聯邦州制定并施行的。根據基本法第30條,德國是聯邦制,聯邦州有自治權,尤其在文化教育方面。國家只對對外文化政策、出版法和版權法有決策權。保衛(wèi)和促進少數民族語言是一種文化責任,主要由各聯邦州和地方負責。有關少數民族語言的現行法規(guī)因州而異。比方:勃蘭登堡州州憲規(guī)定:索布族人有權在公共生活里使用和促進索布語,在學校和幼兒園教授索布語〔第25條第3款〕。勃蘭登堡州的(索布族權利法〕(學校教育條例〕里也有關于保衛(wèi)索布語的規(guī)定。后者第4條規(guī)定學校的任務除了教授語言,還要在教學內容里融入關于索布族身份、文化和歷史的知識。再以丹麥語為例,由于與石荷州南石勒蘇益格地區(qū)的歷史淵源,德丹兩國一直保持睦鄰友好,信守保衛(wèi)對方少數民族的承諾,所以石荷州對丹麥語的重視顯而易見。加之有背后強大母國的支持,資金保障到位,政策施行也行之有效。比方:南石勒蘇益格丹麥學校協會初創(chuàng)于1920年,下轄南石勒蘇益格地區(qū)的46所丹麥語學校。當前所有學校約有540名老師,5650名學生。除德語課和其他語言課,其余科目均用丹麥語講授。學校畢業(yè)證書在德國和丹麥均被認可。協會50%的運營成本由丹麥支付,43%由德國支付,3%由地方支付,4%是自籌資金[12]。3.保衛(wèi)措施詳細有效。德國少數民族集中分布的聯邦州保衛(wèi)少數民族語言的措施牽涉范圍從學齡前教育、學校教育、職業(yè)教育,大學教育、學術研究、成人教育,延伸到公共生活、媒體及司法領域。以石荷州對弗里西語的促進措施為例:在石荷州的公立學校以及個別丹麥少數民族學校都提供用弗里西語講授的課程。位于布雷茨泰特市的北弗里西語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作為核心科研機構對弗里西語、文化和歷史保衛(wèi)傳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北弗里西語詞典辦公室自1950年建成以來設在基爾大學,由弗里西語專業(yè)教授領導,已編纂出版了多部弗里西語詞典。北德電臺與北弗里西語研究所及德國儲蓄銀行共同舉辦的弗里西語講故事比賽每年都會舉行。2018年在費爾島建立的弗里西語電臺和北弗里西蘭地區(qū)發(fā)行的當地報紙上每月一期的弗里西語刊面都是群眾媒體領域的舉措。對于保衛(wèi)和推廣薩特弗里西語,薩特蘭故土協會做了大量工作。在該協會的努力下,薩特蘭地區(qū)的所有公立學校都提供由全職老師講授的薩特弗里西語課程。奧爾登堡大學提供關于薩特弗里西語的討論課和研究方向。1997年德弗雙語路標在薩特蘭地區(qū)開場普及,大多數車站都有雙語站牌。2004年,石荷州議會通過了在公共場所推廣弗里西語的行動計劃,規(guī)定所有公共設施必須掛上弗里西語的標牌[12]。4.分工明確計劃周密。保衛(wèi)少數民族語言的政策在聯邦州一級得到了全方位的貫徹執(zhí)行。從計劃到施行再到監(jiān)督,職能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2022年薩克森州推出(第二輪鼓勵和興盛索布語的行動計劃〕里明確標明每項措施的目的群、責任方、合作方、執(zhí)行方。比方:索布語語言等級劃分標準的制定及語言等級證書的頒發(fā),由維塔語言中心、萊比錫索布學研究所及索布語研究所共同完成。維塔語言中心是負責方,合作方是所有成人學校和語言學校。薩克森州文化部和維塔語言中心負責組織面向所有老師的索布語培訓,提供語言課程。薩克森州科學藝術部負責向薩克森州大學生普及索布語,合作方德累斯頓技術大學已于18/19冬季學期提供各級別的索布語課程。薩克森州內政部牽頭,聯合地方、索布語研究所、索布人事務委員會和多莫維那協會在索布族聚居區(qū)建立語言服務崗,提供公共生活領域使用索布語的咨詢和服務。州所有部委協同完善sachsen.de網站及出版物的索布語版建設;州內政部負責將有關保衛(wèi)索布語及其他少數民族語言的新的法律法規(guī)譯成索布語。薩克森州經濟、工作及交通部負責不斷完善索布族聚居區(qū)的雙語路牌、高速公路路標以及地理相關信息的雙語標識。再有,州對措施效果施行跟蹤,及時總結報告,避免法律規(guī)定形式化[14]。根據薩克森州的(索布人法〕第7款,薩克森州每五年都要提交一份(索布族情況報告〕,這份100多頁的德索雙語報告詳盡地闡述索布族人語言、教育、參政議政、公共生活等各方面的現在狀況、已解決的問題及尚存在的問題。5.財政支持以州為主。保衛(wèi)少數民族語言、促進少數民族語言教育措施的支出主要由聯邦州財政負擔,而聯邦主要負責協調。比方:為了喚起對索布族文化的興趣和理解,薩克森州的文化部長啟動了索布族語形象宣傳活動。2022和2020年州財政計劃分別撥款25萬歐元專門扶持索布語在數字媒體中的使用。有些項目是聯邦牽頭,與聯邦州及地方聯合出資,協同合作:由于索布語分布在兩個州,所以薩克森州聯合聯邦及勃蘭登堡州共同贊助索布族基金會的活動。根據2021年1月1日生效的(第三輪三方共同贊助協議〕,根據規(guī)定的3/6、2/6、1/6出資比例,聯邦出資930萬、薩克森州620萬、勃蘭登堡州310萬,基金會每年獲得共計1860萬歐元的贊助。此協議即將期滿之際,(第四輪三方共同贊助協議〕已于2022年出臺,華而不實規(guī)定的贊助金額與第三輪一樣。索布族基金會旗下主要機構的支出都得益于這筆贊助,如索布族研究所、索布族協會、維塔語言中心、下索布族語言文化學校、多莫維那出版社、德索人民話劇院、索布族博物館等[4]。四、問題與考慮以上筆者從德國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政策的理念、架構和施行入手,總結提煉出五條特點并用數據和措施進行闡述。從中我們看出,德國的少數民族語言保衛(wèi)措施有很多獨特之處,也有可取之處值得我們學習。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值得我們考慮。1.丹麥語、弗里西語、索布語和羅姆語發(fā)展不平衡,尤其是羅姆語發(fā)展滯后。20世紀20年代羅姆族內部出現了保衛(wèi)羅姆語的呼聲,但是在構成書面語的問題上爭議不斷。很多羅姆族人不希望在德國國家教育體系里講授和普及羅姆語,德國社會對羅姆語也一直存在偏見,所以對羅姆語的興趣和需求不大,德國學校里也沒有用羅姆語講授的課程,大學更沒有相關專業(yè)。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加大雙語教學力度,強化雙語老師隊伍建設;同時消除歧視和偏見,建立溝通機制、拓寬溝通渠道很重要。德國各級應加大對羅姆族協會和組織的扶持,加強羅母族人的母語教育,使他們養(yǎng)成講母語、用母語的習慣。在這方面,歐盟已經做了有益的嘗試:2021年歐洲委員會決定在柏林成立歐洲羅姆族藝術文化研究所,旨在消除對羅姆族人及其語言文化的偏見。2.盡管聯邦州及各地方聯合少數民族機構采取了很多保衛(wèi)少數民族語言的措施,但上下索布語和薩特弗里西語仍然面臨逐步消亡的命運。它們都屬瀕危語言,其母語人口逐年下降,普及程度令人擔憂。這就需要各級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因地制宜施行切實的拯救計劃。比方在石荷州,假如語言課程達不到規(guī)定的人數,就不允許開班。英語、法語課不會碰到這樣的窘境,但少數民族語言課程經常由于學生人數少而被取消。州和地方能否能夠對少數民族語言課采取優(yōu)待政策,避免一刀切帶來的問題。語言是文化傳承的載體,也是一種難得珍貴的文化資源。瀕危語言的保衛(wèi)和搶救,無論對于德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是一種責任,無論是還是公共組織或民間群體,都要尊重地方民族和族群的母語權;要從構建和諧人文社會生態(tài)的高度充分認識民族語言和地域方言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增加母語或方言的使用頻率,為語言文化生態(tài)的健康生存與發(fā)展做奉獻。對于瀕危語言的保衛(wèi)和搶救,無論對于德國還是中國都是一種責任。無論是還是公共組織或民間群體,都應充分尊重地方民族和族群的母語權;要從構建和諧的人文社會生態(tài)的高度,充分認識民族語言和地域方言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及新聞媒體中使用這些語言。尤其在弱勢語不斷萎縮,瀕危語言面臨消失的現實情況下,只要給予政治扶持,才能促進語言文化生態(tài)的健康生存與發(fā)展[16]。3.跨境語言是指同一語言由于分布在不同國家而產生的語言變體,有其特殊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我們國家很多少數民族地處邊陲,也有的跨境而居。有的跨境民族在境內外的名稱一樣,有的固然不同,但是他們使用同一種語言,或者非常接近的兩種不同的語言[17]。德國的丹麥語、索布語和羅姆語都屬于跨境語言。我們國家有些跨境語言正在趨于消失,如烏孜別克語、塔塔爾語、鄂倫春語、赫哲語、俄羅斯語等;有的跨境語言因受其相鄰國家影響較大而出現了文化倒灌現象;更有甚者境外敵對勢力通過宗教、語言和文化進行浸透,經常為此制造矛盾、挑起事端。因而國家在規(guī)劃少數民族語言時既要考慮保衛(wèi)母語、加強睦鄰友好關系、又要抵御境外敵對勢力的浸透、防止語言倒灌,這對穩(wěn)定邊疆、促進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以下為參考文獻[1]黃柯劼.德國少數民族:兩種認同的互動平衡[J].世界民族,2021(1):16-23.[2]DeutscherBundestag.ZurSituationvonRegional-undMinderheitenspracheninDeutschland.Aktenzeichen:WD10-3000-050/16.AbschlussderArbeit:19.Oktober2021.Fachbereich:WD10:Kultur-MedienundSport.2021.10.19:5-6.[3][5][6]BundesministeriumdesInnern.NationaleMinderheitenMinderheiten-undRegionalspracheninDeutschland.2021.01:14-16,23-25,33-35.[4][15]StaatsministeriumfrWis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