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秦俑漫筆》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古代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古代中國在藝術領域的高度文明,激發(fā)民族自蒙感。2.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把握細膩生動、角度多變的景物描寫的表達作用。【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整體把握文本,學習移步換景的散文寫作手法。2.難點:把握抒情和議論在記敘中的作用?!菊n時建議】2課時?!窘虒W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引發(fā)興趣1.如果你向外國友人推薦一個能代表中華文明的藝術品,你會想到什么?(會不會想到秦俑?)2.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秦俑”??烧{(diào)動既有知識自由作答,但需簡單說明理由。1.此環(huán)節(jié),既是簡單破題,引入新課,同時又是一處伏筆。教師的限制性問題,暗示秦俑與中國(中華民族)之間的潛在聯(lián)系,可以為之后解決從秦俑身上感受民族自豪感的目標作鋪墊。2.學生簡述理由的過程,既是對自身積淀的文化常識的綜合調(diào)動,又是對學生表達的邏輯思維進行訓練的過程。散讀課文整體把握1.請同學散讀課文,在掃清字詞的基礎上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1)解決“絳霧氤氳、巋然屹立、名聞遐邇、彌足珍貴、先睹為快、嘆為觀止、躦蹄欲行、弛思不已、憂悒”等詞語的讀音和解釋。(2)概括出本文主要記敘了作者參觀秦俑的經(jīng)過。2.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梳理,并揣摩作者寫作思路。引導學生依據(jù)時空順序、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寫作內(nèi)容的變化進行層次的劃分。3.把握關鍵詞句,梳理作者寫作“觀俑時”的順序。主要尋找表示空間方位和視角變化的詞語,并明確這種“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著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xiàn)新畫面”的寫作手法稱之為“移步換景”。(引入《小石潭記》,其中對于小石潭的描寫亦是運用了移步換景的手法——回顧文中運用“西行、下見、近岸、潭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等詞,帶動對小石潭的寫作的手法,強化對“移步換景”寫作方法的認識。)1.散讀課文,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明確課文主要記敘了“參觀秦俑”一事。2.本文從整體來看是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來展開寫作的,因此可將文章劃分為“觀俑前一觀俑時一觀俑后”三部分。全文按參觀先后順序組織材料,可分為:觀俑前:“依傍絳霧氤氳的驪山……接納著成千上萬不同膚色的游客。”觀俑時:“步入展廳……我們佇立良久,簡直有些不愿離去了。”觀俑后:“隨著簇擁的人流步出展館……對這些贊美,秦俑確實是當之無愧的。”3.抓住“步入展廳(縱覽)”、“站在它面前”、“俯視”、“欣賞……而觀看……”等詞句,整理出作者是以觀景點變化(即游蹤變化)為序展開寫作的。1.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求學生能夠借助既有資料和工具書,自行解決閱讀上的文字障礙,這是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2.此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學生抓住寫作主要對象,對文章的寫作思路進行梳理的過程。是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和閱讀方法的訓練。3.抓住標題中的關鍵詞,完成對文本內(nèi)容的把握,并根據(jù)寫作內(nèi)容的特點對文本的結構、寫作的順序進行梳理,從而完成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其中,知新溫故的學習方法,既是對新學知識的訓練強化,又是對已學舊知的復習鞏固,對文言文的學習可以產(chǎn)生積極作用。4.游記散文之于八年級學生,在閱讀上的難度主要在于寫作思路的把握。所有的深層情感層面的問題,都必須建立在準確梳理和正確理解之上。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雖然處于初讀文本的階段,但是至關重要,是整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所在。順利完成這樣的梳理過程,并學習移步換景的行文方式,對于學生之后的游記散文閱讀大有裨益。研讀課文品味語言1.重點研讀4~6段。作者重點寫作了參觀“秦俑”的過程和感受,在作者眼中,秦俑給人怎樣的印象?請根據(jù)文中的詞句進行概括。2.品析詞句。面對秦俑,作者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么多不同的印象和感受?請品讀文中描寫句后加以歸納。提示:注意引導學生誦讀過程中展開想象,形成對秦俑的外在特點的認識,初步體會作者在描寫中傾注的情感。3.歸納總結。1.自讀思考,并對課文進行圈畫。如:“嘆為觀止”、“威武”、“龐大”、“粗獷中有細膩,形象極為逼真”、“栩栩如生”、“使人心靈為之震撼”、“使人頓生蒼涼悲壯之慨”等。2.尋找與上一問相關的描寫句進行品讀。如:①“武士俑穿戰(zhàn)袍,披鎧甲,手執(zhí)青銅兵器:戰(zhàn)馬則昂首嘶鳴,躦蹄欲行。”②“陶俑有的倒狀,有的仰臥;斷臂的,少腿的,破頭的,胸部開裂的,形態(tài)不同;憤然的,憂悒的,壯烈的,神情各異”等。歸納:之所以感受不同,是由觀俑視角、描寫角度和所觀對象的不同而造成。3.明確:描寫時點、角、物的穿插變換,能使描寫變得充實豐滿,富有立體感,從而更利于形象的凸顯。細致生動、富于想象的描寫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整句散句的結合,抒情議論的穿插是本文的亮點之一。解讀這些知識一方面是推動學生對于文本本身的深一層次理解,為之后的寫作情感體驗作鋪墊。同時,這樣寫作技法的積累和語言運用的體味,又是為日后的寫作運用而埋下的伏筆。因此此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找、讀、品、結的方式,使學生完成情感、體驗、技法的“三積累”。把握寫作意圖,體會作者情感1.引入“秦俑”的資料、介紹。2.在散文的寫作中,積聚著作者充沛的寫作情感。請問作者在文中對秦俑進行細致描繪的意圖是什么?請在文中找到依據(jù)。3.小結:由此可見,作者在文中對于“秦俑”的所有描繪,其實質(zhì)是為了表現(xiàn)他對秦俑的贊美之情,以及由此所引發(fā)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1.交流課前搜集的秦俑資料?!扒厥蓟时R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fā)現(xiàn)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薄氨R俑多用陶冶燒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后接,有的先接再燒。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我們發(fā)掘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艷的顏色,出土后由于空氣干燥,顏色就慢慢地脫落了。現(xiàn)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練。如果仔細觀察,臉型、發(fā)型、體態(tài)、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薄?978年,前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參觀后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瘡拇饲刭副蛔u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思考交流,回答時仍可按前一環(huán)節(jié)的方法(抓住關鍵語、詞)進行說明。如:“依傍絳霧氤氳的驪山,巋然屹立于臨潼縣東約十里處的山丘,便是秦俑皇陵?!敝小敖{霧氤氳”、“巋然屹立”等詞表現(xiàn)了秦俑皇陵周圍環(huán)境優(yōu)美,暗含了作者對秦俑的贊美之情。對秦俑的細膩的描寫,也蘊含了作者的贊美之情。(回顧上一環(huán)節(jié)的相關內(nèi)容。)文末處援引名人的話,通過他們的贊美,表現(xiàn)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1.考慮到本課的情感目標是教學的難點,為了幫助學生領會作者字里行間的寫作情感,并進而激發(fā)其民族自豪感。2.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過程,又是一次對文本語言品讀的過程。布置作業(yè)學習反饋請以“我們的校園”為對象,用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適當運用描寫,寫作一個片段。生通過課內(nèi)學習的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和描寫技巧,進一步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從身邊生活人手、從所學所知人手,對于知識積累、課堂學習來說,這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綜合調(diào)動、運用實踐的過程,是對整節(jié)課學習的主動性反饋?!驹O計說明】本單元的標題是“藝術長廊”,從單元主題來看,理解藝術與文化、藝術與文明的關系是為單元的教學重點。本文作為游記散文,理清游蹤、把握行文思路是基本的教學要求。因此,教學重點定為引導學生抓住表示空間方位的標志性詞語,理清文章結構,準確把握寫作順序,從而完成對文本的整體閱讀。關于“藝術”的主題,我們首先會著眼文化意義,再關注其人文意義。具體到本文,在秦俑身上所閃現(xiàn)的,有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歷史文化光輝,也有凝聚于其身上渾厚深沉的民族情感。這一點在本文表現(xiàn)為蘊含情感的生動描寫和穿插在記敘中的抒情和議論。對于八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在記敘文寫作中,常常慣于平鋪直敘,而不善于通過畫龍點睛的抒情議論來為主旨服務,因此成為教學的難點。本單元是由幾篇有關“藝術”題材的文章構成,其中既有文藝性說明文,又有現(xiàn)代散文,形式多樣。本文是一篇游記散文,為學生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提供了范例。作者在向讀者介紹“秦俑”時,運用了大量富于變化,卻又不乏細膩生動的景物描寫,把握其表達作用不僅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具體途徑,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語感、積累語言運用的技巧都大有裨益。再者,“秦俑”,這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藝術品,客觀上反映出我國古代人民偉大的智慧,和古代中國在藝術領域的高度文明;主觀上,作者在字里行間中表現(xiàn)出由衷的贊美和由此引發(fā)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對于八年級的學生而言,閱讀此文不能僅停留在字詞句表面的梳理和領會上,而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于文章結構的把握和寫作語言的品味,體會作者的言下之意和抒發(fā)的思想感情?!舅悸伏c撥】也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1.初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了解課文基本內(nèi)容。2.分析文章的結構層次,體會作者思路的清晰嚴密。3.從段與段之間的過渡詞句入手,了解文章銜接過渡的緊密、自然。4.討論交流:清晰嚴密的行文思路主要體現(xiàn)在那些地方。5.朗讀課文,品味語言,體會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民族自豪感。6.歸納總結。此外,本文題目為《秦俑漫筆》,除了緊扣秦俑入手,解讀文本之外,還可以直扣“漫”字——“漫”的含義是“沒有限制、沒有約束”,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從標題來看,本文對于秦俑的寫作是沒有限制的,那具體來說,從哪幾個方面或角度向我們呈現(xiàn)了怎樣的秦俑?進而繼續(xù)提問:相對于秦俑的描寫異彩紛呈,作者寫作意圖“聚”于何處?這樣,在掃除了文字障礙后,馬上就可以開始整理文章在寫作秦俑時的不同描寫角度。與此同時,對找到的描寫語句進行品讀、在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驅動的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新生態(tài)構建研究
- 課題申報參考:賈湖骨笛的實驗音樂考古學研究
- 2025年度個人消費借款信用保證合同范本4篇
- 2025版挖掘機買賣合同及挖掘機操作人員培訓協(xié)議3篇
- 2025版新媒體人工智能助手研發(fā)與運營合同2篇
- 2025版小程序技術支持授權協(xié)議范本2篇
- 2025年福州貨車資格證答案
- 2025年度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服務合同樣本8篇
- 二零二五版毛竹砍伐與林業(yè)碳排放權交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納風險控制擔保及咨詢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無人駕駛車輛測試合同免責協(xié)議書
- 2025年湖北華中科技大學招聘實驗技術人員52名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高三日語一輪復習助詞「と」的用法課件
- 毛渣采購合同范例
- 無子女離婚協(xié)議書范文百度網(wǎng)盤
- 2023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注射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
- 五年級上冊小數(shù)遞等式計算200道及答案
- 2024年廣東高考政治真題考點分布匯 總-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
- 燃氣管道年度檢驗報告
- GB/T 44052-2024液壓傳動過濾器性能特性的標識
- 國際市場營銷環(huán)境案例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