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節(jié)》兒時北京春節(jié)情結_第1頁
《北京的春節(jié)》兒時北京春節(jié)情結_第2頁
《北京的春節(jié)》兒時北京春節(jié)情結_第3頁
《北京的春節(jié)》兒時北京春節(jié)情結_第4頁
《北京的春節(jié)》兒時北京春節(jié)情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的春節(jié)》兒時北京春節(jié)情結舍弟自北京寄來很多“北京晚報”剪報,專載“四合院”散文,欣賞之余,回憶起幼兒期在北京歡樂生活,及過年時情景,隨筆片段,陶醉夢中。記得家是在鼓樓前,某一個胡同里,路南朝北方向,紅色大門,門楣上四個門檔,門前兩個石獅子,一間門洞,內有兩條懶凳,進門影壁上有個磚雕大福字,左轉向東,北房四間,靠門洞一間是門房,其余三間是客房,一明兩暗,都有走廊通大院上房,對著北房有垂花門,該門有四面四扇門,正面:“四季平安”,“福壽康寧”,左右各“東壁圖”,“西苑翰墨”,字樣,漆于綠門,上有紅方格,黑字。該門兩側皆有圍墻,隔成兩院,外院較小,門左右各有一棵大棗樹,內院較大,南房為上,三大房正廳,兩端各有一間套房。東西房各三間,西房后有跨院為廁所,西房堂屋為客廳,兩端一間為臥室,一間為書房。夏天大院搭建涼棚,各屋正廳放置水柜。冬季各房裝有煙筒洋爐,各臥室磚炕皆有地爐,致室內溫暖如春,生活非常舒適,永遠的懷念。年是兒童最喜歡的,因為吃,喝,玩、樂、樣樣稱心,大人對孩子監(jiān)督放松很多,怎會不開心。這里所記,是1933年至1937年,老北京老家過年回憶。過年時光進入臘月,就是送信,年就要到了,一切要準備。臘八首當其沖,因為應節(jié)要熬臘八粥,需料甚多,糯米(江米),白米,黃米,小米,高粱米,紅豆、綠豆,豌豆,黑豆,大豆,栗子,紅棗,桂圓肉,蓮子,這許多材料,要分別煮爛,再混合煮,因為各料熟爛時間不同,煮粥時不能離開人手,必須用勺在鍋內攪動,以免鍋底燒焦,則全鍋報廢。粥煮好后,盛入大碗,冷后粥面凝結,鋪以白糖、紅糖。另用果料編插各種有趣玩物,放于粥碗上,例:以金絲棗為體,用竹簽插上核桃為頭杏仁為尾,葡萄干為腿,青絲紅絲是梅子切成,鋪于金絲棗上,則一個獅子完成。以杜梨或大白海棠為體,白瓜子仁插在果子上為提梁下端各一圈,以竹簽插葡萄干,半圓形插在果子上,再以青紅絲撒在果子上,則一個花籃完成。這種果料插成玩物,擺在粥碗上,增加美觀。首先供奉佛堂、祖先龕前,然后分送至親,有者只回贈,長輩無回贈賜以紅包,此亦為至親間感情交流,不可少之禮貌。冬天幾場大雪,不覺就到臘月廿三,這天晚飯后,要祭灶王爺上天述職,灶王龕前,擺上供品:關東糖,糖瓜,南糖(糖品,灶王爺甜嘴,上天言好事),另一盤馬草馬料,一碗清水(灶王爺馬吃飽喝足,送灶王爺上天),點雙紅燭,燒高香,開始祭拜,“在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原則下,男主人先拜,依序拜后,女主人等再依序拜,拜后香盡,即將灶王爺紙像,以金元寶及掛錢紙襯托火化,送灶王爺升天。臘月二十四日開始,全家忙碌,準備年菜,首先蒸饅頭,蒸后待涼,存入大瓦甕中,每個饅頭上印紅色福字。表示是年貨。必備年菜很多,都是普通家常菜,四喜丸子,粉蒸肉,醬肘子,紅燒肉,燉羊肉,燉雞,燉鴨,豆醬,肉皮凍,爛蠶豆,什錦菜,什錦素菜,悶水筍、紅燒魚,紅燒海參以及一些剁碎豬肉,羊肉,蔬菜更要準備大白菜等很多種,這許多菜都是量很大,用沙缽子鍋存儲放入木制圓籠內,放在院中,冬天冰天雪地,猶如天然冰箱,既不怕腐壞,更無蟲害,可以吃半個月,為什么要準備很多年菜,就是要在正月玩樂,可以不必燒菜,熱透即可,方便吃用。除夕“一夜聯(lián)雙歲,五更分二年”,這是副妙聯(lián),說明除夕自然景象,但在民間有很多習俗是傳統(tǒng),必須延續(xù),是時晚餐,除菜肴等一家團圓,其主食特別規(guī)定是煮餑餑,指定是羊肉白菜餡。晚餐前后時間大門口會有人喊叫“送財神爺來了”,給二個銅板,就可以接到財神爺版畫一張,如果已然接過,不要再接第二張,只要院子里有人應聲,“接過了”,外面人即會離去。此時院子內各走道,鋪滿芝麻桿,松樹枝,人走在上面嘁嘁喳喳,名為“踩碎”,是避邪。晚八點,就要祭神,接得財神以木架撐起,供奉神龕前。神龕前供品是:五座蜜供,五碗自來紅、五碗水果,燃亮紅燈,燒高香,磕頭禮佛,全家依序跪拜,此時可燃放爆竹。接著祭祖,以四碗自來白,四碗水果,點燃一對紅燭,散香四支,亦是全家依序叩拜。接著就是辭歲拜年,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待字閨中姑姑,依序先向爺爺奶奶磕頭拜年,然后弟向兄拜年,惟弟妹向大伯大嫂拜年只是請安,不必下拜,晚輩拜年可就熱鬧了,磕頭將使腦袋發(fā)暈,可是紅包塞得口袋滿滿,就什么也不在乎了,筆者弟弟妹妹也向大哥拜年,也要給紅包,就是收到紅包抽出鈔票,塞進一張最少紙幣,發(fā)紅包,他們喊著。“大哥真摳門”,唉你們比大哥紅包更多呀!接近午夜,要接灶王爺回宮,龕里灶王高座,前面供奉蜜供三碗,自來白三碗,紅燭一對,散香三支,然后全家依序叩拜,表示如灶龕上對聯(lián)“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以守護灶間平安,全家食德飲和。午夜十二時敲起,新歲降臨,為接福迎祥,大放焰火,先燃放萬響鞭爆,同時加放“二踢腳”及“麻雷子”,更兼放“起火”乃“炮打燈”,造成午夜高潮,即是鄰居以及遠處傳來爆竹聲,連響通宵,守歲不夜城。斯時任何生意收賬,皆以三節(jié)為準,過年必須收清,但遇有周轉困難者,則遠避他鄉(xiāng),或躲在澡堂睡覺,等到年夜吃過煮餑餑以后,可以安然回家,因為討賬者也回家過年。民間一句民俗:“送信臘八粥,要命關東糖,救命煮餑餑?!边@可見當時民風樸厚。迎春過年的忙碌,除夕達高潮,年初一早上當然疲憊,全家都會晚起床,但在午飯前一定要向長輩恭喜,然后用午餐,初一吃素,都是煮素餑餑,中午是紅胡蘿卜,很好吃,咬一口流紅油,晚餐是香菇,這種餑餑只有過年才做,一年一度,回味無窮。午飯后要向親戚拜年,都是筆者代表,最高輩是舅爺家(祖母娘家),其次是舅舅家,阿姨家,姑母家,以上并不是單純一家,都是兩家,好者是坐家里黃包車,車夫全認識,拜完年又累積紅包,肥了積蓄,累了車夫,當然車夫也有很多紅包收益,皆大歡喜。給長輩拜完年,算是公差交待,其余時間就是自己玩樂,初二一定要去廠甸,除吃碗著名黑豆湯外,就是要買:大糖葫蘆、風車、瘦沙雁、空竹、撲撲凳、琉璃喇叭,這許多過年應景玩物買齊,坐自家包車,腳踩車廂下銅鈴,配合手拿風車上風鼓,被風吹動,咕咕之音,交相響起,聲音美妙,現(xiàn)在想起真是招搖過市,兒時只知好玩。到了家中,先分配大糖葫蘆,它是一枝柳條串上三十多個山楂果,外裹以麥芽糖,每人一粒,美好零食。風車掛在迎風院子里,咕咕響不停,平添過年氣氛,空竹給妹妹抖著玩。撲撲凳給弟弟吹著玩,不過撲撲凳是玻璃吹得很薄,較危險,吹嘴地方用白紗布包好,并且很小心吹動,都是大人看護著,吹一會兒收起來,不許自己動以免危險。琉璃喇叭是玻璃細管,約一米長,吹嘴部分半公分粗,并用銼刀銼成凹字口,另一端管頭較粗,約公分,再接一喇叭口,長十公分,口徑亦十公分,筆者最喜歡吹奏,能連續(xù)吹奏連拔十三個高音,音色甚美,過年味道十足,頗費力氣,卻能訓練肺活量,不能吹久,亦會傷肺。廟會過年期,除買很多玩具,爆竹之類在家活動外,更會自動參與室外活動,這時以各廟寺的活動力最強最吸引人群。大鐘寺:位于德勝門外一口大銅鐘上嵌鑄三部佛經,字字清晰,國寶級文物,吸引人潮,進該殿登木梯,俯瞰大銅鐘,頂上有一洞,內懸一小銅鈴,以銅板擊之,鈴響則一年順利大發(fā)財,游客多以為戲,廟方得利。雍和宮:位于安定門內,佛教密宗住持,每日誦經,正月則有喇嘛僧,頭戴牛頭馬面等各種面具,在大殿前廣場跳舞,名為“跳布扎”,配合佛教樂器之吹奏,為廣大眾生驅邪祈福,頗能吸引群眾,熱鬧非凡。白云觀:出阜成門,即有小毛驢可乘,付錢后,騎上去即滴滴答答以小跑步直馳白云觀,到達后即不再走,雖鞭撻亦無用,棄之另有人接應,再有人雇用,又會循原路回阜成門外,驢家訓練有素,謂之“趟趟驢”。白云觀廟門前,有一座枯水橋,橋洞內掛一大銅錢,中間方孔懸一銅鈴,后方盤膝坐一道士,游人以銅幣打小銅鈴,打響為一年順遂,名為:“打金錢眼”。進廟大殿雄偉,供奉“張?zhí)鞄煛?,殿后有老人堂,盤膝禪坐老道士十幾位,看來年紀都在百歲左右,身上塵土彌封,也不撣除,只有一口氣呼吸尚能看出,游人多有在道士面前放置紅包或錢鈔。再后進有“瓷瓦山”,即是廟中打破之各類瓷器,堆積成山,可見該廟歷史之悠久。再后有放生魚池,養(yǎng)老牲畜等。白塔寺、護國寺、隆福寺,都是定期廟會,販售北京當?shù)匦〕?,及一般家庭用品。白塔寺尚完整,護國寺及隆福寺,則各殿傾圯,梁柱木料散亂,佛像亦被破壞,在印象中,慘不忍睹。元宵元宵節(jié)是舊歷新年活動的最高潮,各店鋪回家過年伙計們于年初五后,都陸續(xù)返回工作崗位,各店鋪為迎接新年后生意興隆,拜過財神,照常營業(yè)。在北京北城最熱鬧一條街,就是地安門外大街到鼓樓前。鼓樓前路西高臺階干果鋪,店面是在一小門洞里,但是進門后柜臺寬大,而且后進有大冰窖,批發(fā)零售兩相宜,這家正月十三日起,展開每年一度特殊麥牙花燈,及冰雕花燈。麥牙花燈是將小麥放于棉花上,以水泡在溫室內使其發(fā)芽、待長高三四寸時,正是燈節(jié)前,用這種麥芽編成獅、龍、猴等各種動物,上插以紅色蠟燭,各種編排數(shù)量多,看起來非常美觀。室外則用大塊冰雕成各種形象,中部再掏空,點上紅色蠟燭,非常美麗耀眼,參觀踴躍,人擠人情形下熱鬧非凡。通興長綢布莊,亦在大街西,距高臺階很近,也是在十三日以前,即將門面改裝,以木框搭建五開門面,兩層樓高之牌樓,木框為中空,以細紗布糊起,上繪西游記,封神榜等故事連環(huán)畫,木框內點燃燈泡,入夜大放光明,非常熱鬧。再往前去,乾泰綢布莊亦如此,好似兩家比賽。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日,這兩家布店更于門前高搭木架,約三層樓房高,上有滑車,用粗麻繩拉起,直徑約米,高約80公分之紙質花盒子,約晚七時,開始地面上燃放焰火,最后點燃花盒子,則紙蓋落地,自盒內掉燃燒之火花,細看為天官賜福,約燒一二分鐘,二層為八仙過海,三層西游記唐僧取經,四層孟蓮僧救母等等,約八層,觀眾連連鼓掌叫好,大街上人潮澎湃,莫說車輛,即行人亦難通過,因兩家綢布莊相隔不遠,成為過年最美高潮。抵地安門臉,往西行,西皇城根路北,有座廟,于大殿前以泥塑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