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單元練習題_第1頁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單元練習題_第2頁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單元練習題_第3頁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單元練習題_第4頁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單元練習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55/55/5第一章翻開物理世界的大門一、選擇題1.科學探究一般包括“提出問題〞、“猜測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評估交流〞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在進行積木搭建的活動中,一位同學發(fā)現(xiàn)積木的體積越大,質(zhì)量越大,于是他認為:積木的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并利用天平和刻度尺進行相關測量.對于“他認為:積木的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哪一個環(huán)節(jié)〔〕A.

猜測假設

B.

設計實驗

C.

進行實驗

D.

分析論證2.生活中小明發(fā)現(xiàn)同樣的一杯熱水,冬天室溫低時冷卻得快,夏天室溫高時冷卻得慢.好動腦筋的小明同學針對這一現(xiàn)象,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其中屬于可探究的科學問題是〔〕A.

為什么熱水在室溫低時比室溫高時冷卻得快?

B.

熱水冷卻的快慢與質(zhì)量有關嗎?

C.

熱水冷卻的快慢與它的環(huán)境的溫差有關嗎?

D.

熱水冷卻的快慢與它的質(zhì)量、溫度有關嗎?3.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以20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通過的路程是200m,那么通過這段路所用的時間是〔

〕A.

1h

B.

5min

C.

50s

D.

10s4.如圖在玻璃瓶裝滿水,然后用帶有細玻璃管的橡膠塞塞緊瓶口,用力擠壓玻璃瓶壁,發(fā)現(xiàn)細玻璃管內(nèi)水面上升了,對此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小明提出了兩種猜測,

猜測1:力使玻璃瓶發(fā)生了形變;

猜測2:手擠壓玻璃瓶壁時,使瓶內(nèi)水的溫度升高.

于是小明進行如下探究:先用較大的力擠壓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細玻璃管內(nèi)水面上升,松手后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較小的力擠壓玻璃瓶,細玻璃管內(nèi)水面上升高度變小,重復屢次,現(xiàn)象均相同,對于此探究〔

A.

只能驗證猜測1

B.

只能驗證猜測2

C.

既能驗證猜測1,也能驗證猜測2

D.

既不能驗證猜測1,也不能驗證猜測25.某同學在“研究動滑輪特點〞的實驗時,進行了正確操作,并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分析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實驗結果與課本中“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的結論不符。面對這一事實,以下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A.

與同學分析可能原因

B.

實驗失敗,停止實驗

C.

改良實驗條件,重新實驗

D.

查閱資料,了解結論的適用條件6.我們在學習物理過程中會采用很多研究方法.在探究“空氣能傳聲〞時,逐漸將真空罩內(nèi)的空氣抽出,根據(jù)聽到罩內(nèi)的鬧鐘的聲音逐漸變?nèi)?通過實驗加推理的方法得到“真空不能傳聲〞的探究結論.研究以下物理問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與探究“真空不能傳聲〞相同的是A.

用磁感線描述磁場

B.

探究串聯(lián)電路總電阻和分電阻之間的關系

C.

探究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D.

通過實驗與事實,進一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7.以下實驗中,采用屢次測量,其目的相同的是哪幾組〔〕

①研究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

②伏安法測定值電阻的阻值

③研究杠桿平衡條件

④探究使用定滑輪的特點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④8.初中物理學習中會用到很多研究方法,以下屬于同種方法的是〔〕

〔1〕研究電流時與水流比照;

〔2〕將開瓶器抽象成杠桿研究;

〔3〕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時采取屢次測量;

〔4〕盧瑟福建立原子的結構;

〔5〕測100張紙的厚度進而得到一張紙的厚度.A.

〔1〕〔2〕

B.

〔3〕〔5〕

C.

〔2〕〔4〕

D.

〔1〕〔4〕二、填空題9.每一次物理學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都會影響人類社會的進步和開展,________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人造衛(wèi)星.〔填物理學家的名字〕10.科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xiàn)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科學量,常用一些直觀的現(xiàn)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科學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如下圖的事例中沒有運用這種方法的是________

11.大自然神奇無限,探索之路充滿艱辛,科學探究其樂無窮.同學們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應學習科學家的________和實事求是,勇于質(zhì)疑,孜孜不倦,嚴謹認真以及善于________的科學精神.三、解答題12.小華總結兩年來所做的物理探究實驗發(fā)現(xiàn):

〔1〕當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測量時,都要想方法把它們的大小間接表示出來.

如:甲實驗是讓木塊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

運動,通過讀取彈簧測力計上的示數(shù)間接知道摩擦力的大??;乙實驗中小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比擬________

反映出來的.〔2〕當要研究的物理量與多個因素有關時,都要采用法________

如:甲實驗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關系,就要屢次改變________

大小,同時保持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乙實驗研究小球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系就要屢次改變小球到達水平面速度的大小,同時控制小球的

________

不變.13.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測物體長度時會有一些因素引起測量誤差,其中刻度尺的溫度變化也是引起誤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過實驗研究刻度尺長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

〔1〕小明找來兩把完全相同,長為20cm的鋼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凍,一把放在陽光下長時間曝曬,再將兩把鋼尺互相測量,結果發(fā)現(xiàn)兩把鋼尺的長度幾乎沒有差異,請寫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寫出一條即可〕:〔2〕他重新設計了如下圖的裝置研究物體長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裝置中AB是粗細均勻的銅棒,COD是可繞O點轉動的指針。實驗時,A端固定不動,指針C端緊靠在銅棒B端,當用酒精燈給AB加熱時,小明可以通過觀察________

分析金屬棒受熱時長度的變化.裝置中指針設計成CO段比OD段短,這對實驗現(xiàn)象起到了________

作用.〔3〕請你根據(jù)小明的實驗提出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問題:答案解析一、選擇題1.【答案】A【解析】:由題意可知,在進行積木搭建的活動中,一位同學發(fā)現(xiàn)積木的體積越大,質(zhì)量越大,于是他認為:積木的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這僅是該同學的猜測假設,下一步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所以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猜測假設〞;故A正確.

應選A.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如提出問題、猜測與假設、制定方案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結合題意可做出判斷.2.【答案】C【解析】:此題現(xiàn)象是一杯熱水,室溫高時冷卻得慢,室溫低時冷卻得快;

所以可以提出的問題是:“熱水冷卻的快慢與它的環(huán)境的溫差有什么關嗎?〞

應選C.

【分析】解決此題要結合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結合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式提出問題.3.【答案】D【解析】由v=得通過這段路所用的時間:

;應選D。4.【答案】A【解析】由于用力擠壓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細玻璃管內(nèi)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記為h1,松手后細玻璃管內(nèi)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較小的力擠壓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細玻璃管內(nèi)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記為h2;h2小于h1.這說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發(fā)生了形變。所以只能驗證猜測1。

故答案為:A.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我們分析實驗的能力,這類題目也是中考考查的一種新題型,需要掌握。5.【答案】B【解析】如果實驗結束后發(fā)現(xiàn)與結論不符,此時應該小組內(nèi)探討分析原因;查閱資料,了解結論條件;然后改良實驗條件,重新實驗;不能夠輕易放棄,這不符合科學探究的精神;應選B.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動滑輪的特點:動滑輪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費距離;

科學探究需要有以下精神:長期思索任何問題上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搜集事實上的勤勉工作、相當?shù)膭?chuàng)造能力和常識等.此題結合實驗實例,讓我們養(yǎng)成科學探究、不要輕言放棄的物理學習精神.6.【答案】D【解析】:A、磁場是看不見、摸不到的,為了描述磁場的分布,物理學上引入了磁感線,磁感線是假想的,不是真實存在的,采用的是模型法,故該選項采用的方法不符合題意;

B、探究串聯(lián)電路總電阻和分電阻之間的關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該選項采用的方法不符合題意;

C、動能與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探究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故該選項采用的方法不符合題意;

D、牛頓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等人實驗的根底上,經(jīng)過進一步得出的,采用的是實驗+推理的方法,故該選項采用的方法符合題意.

應選D.

【分析】〔1〕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2〕在探究真空不能傳聲時,用抽氣機抽出玻璃鐘罩內(nèi)的空氣,隨著抽氣,聲音越來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因此該結論是在實驗的根底上進過進一步推得出的,不是實驗直接得出的結論,采用了實驗+推理的方法.7.【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要弄清,這四組實驗屢次測量的目的,然后再找出目的相同的是哪幾組.

【解答】①②④的實驗中,屢次測量都是圍繞同一個值在測量,是為了使測量結果得到進一步確實認,使實驗結果更具準確性;

③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屢次測量是為了取得多組結果,最后歸納出具有普遍性的規(guī)律;

因此①②④的目的相同,

應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減小誤差的方法之一:屢次測量取平均值,同時還要對各實驗有所了解,綜合性較強.8.【答案】C【解析】【解答】

〔1〕研究電流時與水流比照,采用的是類比法;

〔2〕將開瓶器抽象成杠桿研究,采用的是模型法;

〔3〕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時采取屢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4〕盧瑟福建立原子的結構,采用的是模型法;

〔5〕測100張紙的厚度進而得到一張紙的厚度,采用的是累積法.

應選C.

【分析】對每個選項進行分析,明確各自采用的研究方法,然后確定符合題意的選項.二、填空題9.【答案】牛頓【解析】【解答】解:據(jù)課本知識可知,牛頓通過發(fā)現(xiàn)“蘋果落地〞而引發(fā)思考,在進一步的研究中,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進而才有了今天的通信衛(wèi)星.

故答案為:牛頓.

【分析】根據(jù)對科學家及其重要奉獻的掌握分析答題.熟練掌握物理學常識即可正確解題,平時要注意物理學史的學習.10.【答案】B【解析】【解答】解:

A、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通過彈簧的伸長大小得到力的大小,采用的是轉換法.不符合題意;

B、人通過放大鏡可以看到蝸牛被放大的虛像,采用的是觀察法.符合題意;

C、用溫度計顯示物體的溫度,采用的是轉換法.不符合題意;

D、由于固體的體積不規(guī)那么,不易測量,所以我們讓固體的體積等效為量筒中上升的水的體積,即通過測量量筒中水上升的體積可得出固體的體積,故這里用到了轉換法.不符合題意.

應選B.

【分析】對每個選項分別分析,明確探究過程采用的方法,就能確定符合題意的選項.11.【答案】尊重客觀規(guī)律;觀察【解析】【解答】同學們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應學習科學家的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和實事求是,勇于質(zhì)疑,孜孜不倦,嚴謹認真以及善于觀察的科學精神。

故答案為:尊重客觀規(guī)律;觀察.

【分析】了解科學家們的科學探究精神即可輕松答題.三、解答題12.【答案】〔1〕勻速直線;木塊被移動的距離

〔2〕控制變量;壓力;

質(zhì)量【解析】〔1〕在探究摩擦力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時,必須讓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讀取彈簧測力計上的示數(shù)可間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乙實驗中小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觀察物塊移動的距離,間接的知道物體動能的大??;

〔2〕當要研究的物理量與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