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的記憶機制研究-_第1頁
圖書館的記憶機制研究-_第2頁
圖書館的記憶機制研究-_第3頁
圖書館的記憶機制研究-_第4頁
圖書館的記憶機制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圖書館的記憶機制研究*鄭秀花王曉琳王瑛琦

(1.浙江圖書館浙江杭州310007)

(2.哈爾濱理工大學圖書館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1社會與個體的同構性:社會記憶的可能

記憶對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個人如果失去記憶功能,他便無法正常生存和生活。洛克(JohnLocke)說:“在有智慧的生物中,記憶之為必要,僅次于知覺……我們?nèi)缛鄙倭怂?,則我們其余的官能便大部分失了效用。因此,我們?nèi)绻麤]有記憶的幫助,則我們在思想中、推論中和知識中,便完全不能越過眼前的對象?!盵1]洛克在這里指出了記憶的兩方面意義:第一,記憶是人的最重要官能之一,人的其他官能也需要記憶官能的協(xié)調(diào)才能正常發(fā)揮效用;第二,人的記憶官能是人能夠獲取和形成間接經(jīng)驗和知識的生理基礎。毋庸置疑,人的思維機能建基于記憶機能基礎上,沒有記憶機能便沒有正常的思維機能。洛克上述判斷是針對個體記憶而言的,同理,“一個社會也要有自己的‘社會記憶’,一個社會,如果喪失了‘社會記憶’,社會也就無法進步和發(fā)展了”[2]80。

在以往的學科分野中,記憶研究往往被限定于心理學范疇之中。然而,隨著人們認識視野的擴展和認識手段的進步,記憶研究已不限于心理學意義上的記憶研究,從而提出了社會記憶、集體記憶、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等多種記憶類型及其概念,記憶研究也從心理學擴展至社會學、政治學、歷史學、文化學、人工智能等多學科領域之中。

社會記憶,是以社會為主體的記憶,是超個體記憶范疇,它是以社會手段存儲、加工、提取人的認知信息的記憶運作類型。與社會記憶概念緊密相關的記憶類型有集體記憶、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等。集體記憶包括民族記憶、種族記憶、群體記憶等類型。社會記憶和集體記憶是從記憶主體角度劃分的記憶類型概念,而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等則是從記憶內(nèi)容角度劃分的記憶類型概念。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社會記憶、集體記憶、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等概念之間存在多種形式、多種向度的交叉聯(lián)系,甚至有時還可以交替使用,如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儀式之舉,既可稱為社會記憶之舉,又可稱為集體記憶(民族記憶)、歷史記憶之舉;若從紀念形式而言,又可稱為“儀式性記憶”之舉;若從紀念內(nèi)容而言,又可稱為“戰(zhàn)爭記憶”之舉;若從紀念活動令人憶起那段悲痛往事而言,又可稱為“創(chuàng)傷記憶”之舉;若從紀念館建筑及其陳列實物而言,又可稱為“實物記憶”之舉,等等。

那么,社會乃非生命個體,何以具有記憶機制?社會所以能夠記憶,其根源在于社會與個體具有同構性。也就是說,社會與個體一樣,也具有主體性,也具有意識即集體意識(collectiveconsciousness),誠如涂爾干(EmileDurkheim,又譯迪爾凱姆)所說,“如果社會對個體而言是普遍的,那么無疑它也是具有其自身外形特征和個性特征的個體性(individuality)本身;它是一種特殊的主體(subject)”[3]。社會具有主體性和集體意識,這是社會成為記憶主體的先決條件。我們知道,個體生命信息的傳遞靠DNA基因遺傳機制,同理,超個體的社會文明信息的傳遞也需要特定的“遺傳”機制,這種“遺傳”機制就是超個體、超生命、跨時空的“社會遺傳”機制。這就是個體生命信息傳遞機制與社會文明信息傳遞機制之間的同構性表現(xiàn)。波普爾(KarlPopper)說過,“可以把神話、觀念和理論都看成是人類活動的一些最典型產(chǎn)品。它們和工具一樣,是在我們身外進化的‘器官’,它們是人體外的人造物”[4]。波普爾這里所說的“人造物”就是指能夠承載和傳遞社會文明信息的人工載體。這種人工載體與承載個體生命信息的DNA載體之間具有同構性——兩者都具有信息承載、復制與傳遞的結構性功能。這種人工載體其實就是廣義上的文獻——能夠承載、復制和傳遞人類文明成果信息的體外人工載體。在哲學、文學、史學等領域,這種文獻載體往往稱為“文本”(text)。這種人工載體是人類對象性活動的產(chǎn)物,即人類把自身的認識成果創(chuàng)造性地對象化到另一個對象世界中,這種對象世界,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人化自然”(亦即文化世界),此人化自然其實就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文明世界和精神文明世界。這種對象化能力只有人類才具有,因而成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正因為人類創(chuàng)造出了人化自然,使得人類的文明成果信息能夠超越個體生命的局限性而跨代際、跨時空傳播,這就是人類有別于動物的“文明遺傳”機制所在。“文明遺傳”機制也就是“社會遺傳”機制,因為“人類是以社會遺傳的方式,即以社會文化的超個體的體外遺傳來積累自己的社會進步”[5]。

社會遺傳與個體生命信息的遺傳之間具有同構性,即兩者都具有信息的承載、復制與傳遞的結構性功能機制。但兩者也有根本的區(qū)別,表現(xiàn)在:個體生命信息的遺傳只能在種系范圍內(nèi)進行代際復制和進化,表現(xiàn)為重復性進化;而社會遺傳則可以超種系、超個體地進行積累式、跨越式、跨時空式的縱橫傳遞和進步。

從記憶的角度而言,社會文明信息的承載、復制和傳遞的過程也就是社會記憶的過程。也就是說,社會遺傳就是社會記憶。人類所獨有的社會記憶機制,是人類社會能夠在前人文明成果基礎上實現(xiàn)非重復性跨越式發(fā)展的根本保障。因此馬克思說:“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質(zhì)結果、一定數(shù)量的生產(chǎn)力總和……都遇到有前一代傳給后一代的大量生產(chǎn)力、資金和環(huán)境”,“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6]。馬克思在這里指明了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與文明繼承之間的關系,即“創(chuàng)造”是“繼承”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而這種繼承的過程就是社會記憶的過程。

2圖書館與社會記憶、文化記憶的關系

2.1圖書館與社會記憶

前文已指出,人類社會文明成果信息的體外記憶載體主要是廣義上的文獻。人類文化創(chuàng)造活動的不間斷性,必然致使文獻數(shù)量的劇增(大體表現(xiàn)為指數(shù)式增長,文獻計量學中的“普賴斯定律”證明了這一點)。文獻數(shù)量的劇增,若不加以人為干預就必然導致整個文獻系統(tǒng)的無序性,這種無序性又必然導致人們利用文獻的不便性。由此必然產(chǎn)生集中收藏和序化文獻的專門設施的需要,圖書館就是這種集中收藏和序化文獻以便利用的專門設施之一。

在一般意義上,個體記憶過程可分為存儲、編碼和提取三個環(huán)節(jié)[2]83。圖書館活動過程與個體記憶過程具有同構性,即圖書館活動大體上亦由文獻的存儲、文獻的編碼(分類、編目等整序過程)和文獻的提取利用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所以,可將圖書館視為人類文明成果信息的體外記憶即社會記憶設施。由此而言,圖書館可以說是社會記憶需要的產(chǎn)物。杜定友說:“好像人的腦子,本應記憶許多事情,但一切事情都要這腦子記憶是不可能的;而圖書館的功用,就是社會上一切人的記憶,實際上就是社會上一切人的公共腦子。一個人不能完全地記著一切,而圖書館可記憶并解答一切?!盵7]美國圖書館學家巴特勒(PierceButler)說:“圖書是保存人類記憶的一種裝置,圖書館則是將人類記憶的東西移植于現(xiàn)在人們的意識之中的一個社會裝置?!盵8]德國學者卡爾斯泰特(PeterKarsted)說:“圖書是客觀精神的容器,圖書館是把客觀精神傳遞給個人的場所;圖書館就是使文化的創(chuàng)造和繼承成為可能的社會機關。”[9]美國圖書館學家謝拉(JesseHaukShera)說:“圖書館正是社會的這樣一種新生事物:當人類積累的知識大量增加以至于超過了人類大腦記憶的限度時,當口頭流傳無法將這些知識保留下來時,圖書館便應運而生了?!盵10]此引諸說,其實都在說圖書館是社會記憶設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現(xiàn)代圖書館學者中,從“社會記憶”角度論述圖書館學原理者并不多,雖然杜定友先生首先提出有“圖書館記憶說”,但未能專門展開論述。不過宓浩、劉迅、黃純元三位學者合著的《圖書館學原理》一書之“圖書館的社會職能”一節(jié)中,卻把“社會記憶”確認為圖書館的社會職能之一,并對文獻的“體外記錄”功能和圖書館的“社會記憶”功能作了較系統(tǒng)的闡述,如下言:

從文字產(chǎn)生和記錄于物質(zhì)載體形成文獻,是人類由自身體內(nèi)貯存發(fā)展到知識的體外記錄,從口耳相傳進化到文獻交流,是圖書館起源必要前提。由體外記錄和文獻交流發(fā)展的需要形成最初的文獻收藏活動,是圖書館早期的存在方式和活動內(nèi)容。

社會文化遺產(chǎn)的保存和繼承是依靠社會創(chuàng)造的文字記錄,文字記錄的保存是社會記憶的重要手段。圖書館作為保存人類文字記錄的機構,它是社會記憶的體現(xiàn)者……這種社會記憶功能,能夠長久保存和積累社會的知識,能夠為再生和創(chuàng)造社會文明提供條件[11]。

2.2圖書館與文化記憶

前文已指出,社會記憶、文化記憶、集體記憶、歷史記憶等概念在內(nèi)涵和外延上相互交叉,甚至有時相互重疊,所以有時可以相互交替使用。當然,社會記憶、文化記憶、集體記憶、歷史記憶等作為不同的記憶類型,相互間的區(qū)別也是顯而易見的。僅就其中的社會記憶和文化記憶而言,社會記憶更多地強調(diào)記憶的主體——社會,而文化記憶更多地強調(diào)記憶的內(nèi)容——文化。這是社會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最顯著區(qū)別之一。社會記憶和文化記憶都屬于人類的體外記憶形式,都要借助體外載體進行保存、加工和提取活動,這是兩者之間最顯著的共同之處。

德國學者阿萊達·阿斯曼(AleidaAssmann)認為,研究人類的記憶可從三個維度進行:神經(jīng)維度、社會維度和文化維度[12]。從神經(jīng)維度考察的記憶即個體記憶,其載體為“個體大腦”,而從社會維度和文化維度考察的記憶即社會記憶和文化記憶,其載體均為體外載體。無論是社會記憶還是文化記憶,文獻是其重要載體形式之一,而圖書館則是其得以實現(xiàn)的重要社會設施之一。本文前面從社會記憶角度論述了圖書館之功用,下面將從文化記憶角度論述圖書館之功用。

人類借助體外物質(zhì)載體記錄、存儲、加工和傳播文化信息的過程,若用記憶論的術語說就是“文化記憶”(Culturalmemory)的過程。簡單地說,文化記憶就是文化信息的“記”(存儲)和“憶”(提?。┑难h(huán)遞進過程。文化記憶可視為是人類文化進化的內(nèi)在機制,即人類是借助文化記憶實現(xiàn)文化進化的。人類是能夠在生物進化基礎上進行文化進化的動物。能夠進行文化進化,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qū)別。進行文化進化,需要借助體外載體,為此人類發(fā)明了諸多記載文化信息的體外載體,如甲骨、金石、泥板、簡帛、紙張以及現(xiàn)代的電子載體等,同時發(fā)明了與之有關的文字、筆墨、造紙術、印刷術等。能夠借助體外載體進行文化進化,說明人類是“善假于物”的動物[13]。

德國的揚·阿斯曼(JanAssmann)和阿萊達·阿斯曼(AleidaAssmann)夫婦是較早系統(tǒng)研究文化記憶的著名學者。他們對文化記憶的釋義是:

社會交往出現(xiàn)了過度膨脹的局面,隨之要求產(chǎn)生可以起中轉(zhuǎn)作用的外部存儲器。社會交往體系必須要產(chǎn)生出這樣一個外部范疇:它可以使需要被傳達的、文化意義上的信息和資料轉(zhuǎn)移到其中。伴隨這個過程產(chǎn)生的還有轉(zhuǎn)移(編碼)、存儲和重新調(diào)出(再次尋回)的一些形式。要實現(xiàn)這些,就需要有一定的機構性框架及專業(yè)人員,通常還要有記錄體系,如用來記事的繩結、丘林加及用來計數(shù)和運算的石頭,直至最后文字出現(xiàn)。在膨脹了的社會交往局面和必要的中轉(zhuǎn)存儲器之間,記錄系統(tǒng)發(fā)揮著作用,而文字就誕生于這樣的記錄系統(tǒng)之中[14]13。

這段話中的所謂“過度膨脹的局面”即“膨脹了的社會交往局面”,指的是知識和信息的劇增所造成的記憶困難之“可怕的情況”(zerdehnteSituation);所謂“外部存儲器”或“外部范疇”,就是指文化信息的體外記載系統(tǒng)。這種體外記載系統(tǒng)實際上就是文化記憶的主要形式之一。從這段文字表述中可以看出,阿斯曼夫婦非常看重文字在建立體外記載系統(tǒng)中的作用,在他們看來,“只有在嚴格意義上的文字被發(fā)明之后,社會交往的外部范疇才可能成為自主、成體系的存在”[14]14,此話確然。文字其實就是人類的文化信息的體外記載需要的產(chǎn)物。

阿斯曼夫婦研究人類的記憶現(xiàn)象,首先區(qū)分了交流記憶和文化記憶這兩種記憶類型。交流記憶(Kommunikativesged?chtnis)又可譯為交往記憶、交際記憶,指個體之間通過身體和口耳相傳途徑進行信息傳遞活動所形成的記憶方式。身體活動是交流記憶的載體,所以交流記憶需要借助個體的身體活動,而文化記憶則既可以借助身體活動而進行,亦可脫離身體活動而進行。可見,交流記憶屬于“借助身體的記憶”(embodiedmemory),而文化記憶則更多地表現(xiàn)為“借助物體的記憶”(embeddedmemory)。阿斯曼夫婦往往把“借助物體的記憶”稱之為“借助象征性客體實現(xiàn)的記憶”,且將這種記憶類型稱之為“存儲性記憶”(Speicherged?chtnis)[15]。關于交流記憶與文化記憶的區(qū)別以及文化記憶得以實現(xiàn)的社會支撐條件,揚·阿斯曼認為:

我們個體的記憶隨著生命的終結而消失,交流記憶一般持續(xù)三代,即八十至一百年的時間范圍,而借助象征性的客體實現(xiàn)的記憶則可以橫跨上千年的時間范圍,因為這種記憶的承載物是文字、符號、圖畫等。正因為這種記憶所經(jīng)歷的時間范圍巨大,它才發(fā)展成為文化記憶……人在這個世界生存需要兩種記憶:一個是短時段之內(nèi)的交流記憶,另一個則是長時段之內(nèi)的文化記憶……文化記憶離不開支撐它的環(huán)境、機構以及相關人員,諸如圖書館、博物館、學校、劇院、音樂廳、樂團、教堂、猶太會堂、清真寺、教師、圖書管理員、牧師、猶太拉比、伊斯蘭教長。沒有上述機構、媒介和專業(yè)人員,我們就無從談起文化記憶[16]。

從上引揚·阿斯曼的一段話中,我們可以至少讀出三方面的信息:①從記憶的時間長度而言,交流記憶為短時段記憶,文化記憶為長時段記憶;②文化記憶的物質(zhì)載體有文字、符號、圖畫等;③文化記憶的實現(xiàn)需要相應的機構、媒介、人員等社會支撐條件。尤其在談及文化記憶的社會支撐條件時,揚·阿斯曼點到了圖書館、圖書管理員,這就明確了文化記憶與圖書館緊密相關。法國學者利科(P.Ricoeur)認為,人類建立有多種多樣的“記憶場所”,包括“三色旗、國家檔案館、圖書館、詞典、博物館,還有紀念儀式、節(jié)日、先賢祠或凱旋門、拉魯斯詞典和巴黎公社墻”[17]。利科在這里也把圖書館視為“記憶場所”。

通過了解上述文化記憶理論,我們可以形成這樣的認識:人類自從發(fā)明文字以來,就已經(jīng)開始了體外記載文化信息的歷史;從實物遺存而言,文化記憶主要保存于歷代流傳下來的浩繁的文獻之中;文獻的集中存儲,產(chǎn)生了圖書館,由此形成“存儲性記憶”。這就是以“文字→文獻→圖書館”之鏈鑄就的人類文化源遠流長的“存儲性記憶”之鏈。也就是說,古代圖書館為中華文化發(fā)揮了“存儲性記憶”的作用,實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

從根本上說,作為收集、整理文獻以供利用的設施,圖書館的存在價值首先在于對人類文化信息的體外集中存儲與傳遞功能,這一點通過文化記憶角度得到了解釋和證明。而“敬惜字紙、珍藏文獻”也成為古今圖書館人秉持和傳承的職業(yè)價值觀。

3圖書館記憶的機制

通過對中西方早期文明中對文獻的收集、閱讀和圖書館活動的歷史記憶進行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是中國歷代皇家圖書館的建設及管理,還是西方早期圖書館的建立,最終都指向了共同的方向:(1)東西方文明均重視文獻的積累、制作和收集,廣收天下書籍來充實館藏;(2)均重視藏書目錄體系的編制,這不僅體現(xiàn)為圖書館管理水平的進步,而且形成了相較于其他社會機構而獨有的記憶機制,構成了圖書館的凝聚型社會結構;(3)均重視對文獻的制作以及對經(jīng)典文獻的注疏,引導社會形成對經(jīng)典的崇拜氛圍;(4)中西方古代圖書館均不僅是文獻保障機構,同時又是社會教育機構。

那么,圖書館作為人類知識結晶的存儲和傳播機構,是如何參與社會記憶的,即圖書館歷史記憶的機制問題。筆者認為,考量圖書館的歷史記憶機制問題,主要可從文獻、圖書館與館員三個要素入手。毫無疑問,文獻的生成是圖書館這一社會機制產(chǎn)生的基礎,沒有文獻就不會有文獻整理、保存和利用的需要。這里所說的圖書館,主要指圖書館的建筑實體,即古代所謂的館閣等貯存圖書、傳抄文獻之所。圖書館集知識精英與文獻于一體,是文化記憶得以有序保存和傳播的記憶之場。館員是文獻整理活動的主體,在文化記憶傳播過程中,職業(yè)的分工被視為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在圖書館活動中,專職圖書館員的出現(xiàn)標志著圖書館作為一種文化機制走向成熟。蔣永福先生提出,客觀知識、圖書館、人三者之間的關系空間,應該是圖書館的研究對象。他指出,客觀知識是圖書館的邏輯起點,人是客觀知識的動物,而圖書館是管理客觀知識的社會機構,是人類追求知識生活方式的社會保障制度[18],此論在考察圖書館的記憶機制中已然適用。蔣教授所指的“人”不僅包括圖書館員,還包括讀者。關注圖書館的歷史記憶機制,當然不能繞過對圖書館讀者的研究,本文不對其考察不是說讀者在這一研究范疇內(nèi)不重要,恰恰相反,讀者的因素對圖書館記憶的建構作用非常大,但是本文的著眼點在于將圖書館記憶機制界定為以圖書館為中心的主動記憶要素,因此將“人”的因素限定為圖書館員。

3.1文獻:人類認識結晶的體外記憶載體

文獻的生成是圖書館這一社會機制產(chǎn)生的基礎,沒有文獻就不會有文獻整理、保存和利用的需要。知識或信息是人們對事物進行長期的觀察和實踐而得到的認識結晶。這種認識結晶對人的生存和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人類正是憑借這種認識結晶才能走出蒙昧野蠻狀態(tài),進而成為文明人。而如何將知識或信息藏起來,使其代代相傳而免于“重蹈覆轍”之苦(重新認識之苦)也成為了困擾。這一困擾的實質(zhì)是如何將信息或知識藏之于人體之外,使其不與個體人的生命“同生共死”,從而使后人或他人能夠“坐享其成”。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是如何解決信息或知識的“體外傳播”問題。能否解決這一困擾,成了人類能否從野蠻時代跨入文明時代的關鍵問題。

知識或信息作為人的認識的產(chǎn)物,是一種觀念性的東西。起初,人只能依靠自身的記憶機能將其存儲于大腦之中,這一點其他動物也如此。大腦作為人體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生命的死亡而死亡,其中所存的認識結晶亦隨其消失。這就表明,體內(nèi)所藏的認識結晶無法解決其跨時空傳播的問題。這就迫使人類轉(zhuǎn)而思考信息或知識的體外存儲的可能性。

經(jīng)過長期探索和努力,人類利用能夠制造工具的能力逐漸尋找或制造出了能夠藏道于其上的各種物質(zhì)載體,如從起初的甲骨、木方、石碑、青銅、泥版、羊皮到簡帛、紙張,再到現(xiàn)代的各種膠質(zhì)、電子介質(zhì)等。期間還包括文字、記錄工具、印刷術、裝幀技術的發(fā)明與完善。這些藏道于其上的各類物質(zhì)載體,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文獻。而文獻的生成是圖書館這一社會機制產(chǎn)生的基礎,沒有文獻就不會有文獻整理、保存和利用的需要。

對文獻的體外藏道功能,中國古人有一句經(jīng)典概括——文以載道。文以載道中的“文”,就是文字及其記錄之產(chǎn)物,即我們今人所稱的“文獻”。體外藏道是為了實現(xiàn)體外傳道;這種體外藏道和傳道機制相當于體外記憶機制。我們知道,記憶由“記”和“憶”兩個環(huán)節(jié)構成,記就是存儲,憶(回憶)就是提取。體外藏道和傳道也同樣具有“記”和“憶”的機制:“記”就是藏道,具體表現(xiàn)為用記錄工具(如文字和筆)把道記錄于體外載體上的過程,也就是形成文獻的過程;“憶”就是傳道,具體表現(xiàn)為閱讀文獻的過程,即提取文獻中的道(知識或信息)的過程,亦即讀取意義的過程(讀取即提?。@種讀取意義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傳道的過程。如果這種讀取意義的過程是跨時空進行的過程——作者與讀者之間的異時異地交流,那么這種讀取意義的過程是一種跨時空傳道的過程。體外藏道和傳道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為人類創(chuàng)造出了唯人類所獨有的體外跨時空傳道的機制。

3.2圖書館:社會記憶的媒介

社會記憶,是針對生物記憶(生物遺傳意義上的本能性記憶機能)和個體記憶而言的。社會記憶與生物記憶、個體記憶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記憶主體為社會,而非個體;二是記憶載體既有體內(nèi)載體,也有體外載體,但其長期留存和傳播主要靠體外載體;三是記憶主體的屬性表現(xiàn)為群體性,而非個體性,因此社會記憶是一種共同記憶。社會記憶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如集體記憶、歷史記憶、民族記憶、文化記憶等。而文獻作為體外記憶的載體,大量聚集后便形成了圖書館這一文化記憶機構。這里所說的圖書館,主要指圖書館的建筑實體,即古代所謂的館閣等貯存圖書、傳抄文獻之所,這里集知識精英與文獻于一體,是文化記憶得以有序保存和傳播的記憶之場。

在古代西方,文化中心是隨著具有影響力的圖書館的建設和存續(xù)而轉(zhuǎn)移的,文化記憶的傳播始終圍繞圖書館的活動展開。建于公元前290年左右的亞歷山大博學園與圖書館聚集了一大批當時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者,甚至亞歷山大圖書館早期文獻的積累也得益于亞里士多德私人藏書的傾囊捐贈[19]。托勒密時代的歷代國王都努力為圖書館收集圖書。在古代中國,無論是官府、社會組織還是民眾,其對聚書的熱情更加高漲。這從古代中國皇家圖書館、寺院圖書館、書院圖書館、私家藏書樓四位一體的圖書館體系的建設和管理進程中即可見一斑。以古代中國歷代的皇家圖書館為例,其藏書主要通過自產(chǎn)、征集、抄寫等途徑形成,僅僅是自產(chǎn)的文獻數(shù)量就非常龐大,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南宋嘉定以前所修的當代史料書籍總數(shù)就達到了10576卷;而清代更甚,總數(shù)達到了209部22833卷。在接收文獻方面,隋朝開國之初便接和平收了來自前朝的一萬五千元卷藏書。歷代征集文獻的數(shù)量更多,清朝乾隆年間所修《四庫全書》,其底本圖書除了從《永樂大典》輯出一些外,其余大多數(shù)來自民間的征集,共采得書13781種。在抄寫方面,歷代朝廷均組織人手抄寫書籍以補充館藏,抄寫也是印刷術普遍用于書籍出版之前文獻復制的主要方法。從抄工的數(shù)量可以側(cè)面考量抄書的規(guī)模,如明代修《永樂大典》動用抄工人數(shù)多達26669人,清代修《四庫全書》,共抄寫正副本八份(每部近十億字),動用繕寫、裝訂人員3800人[20]58-64。

我們可以看到,圖書館的神奇魔力在于“文獻之聚”。圖書館對于文獻的獨特社會記憶表現(xiàn)為人類對聚書的癡迷。人類始終將聚書視為積極、正向的力量,從而形成了一種“敬惜紙字”的社會價值觀,進而推崇到整個社會,如社會對儒商的敬仰與肯定,而散書則被認為是家道中落的標志,是一種“敗家”行為。

3.3館員:圖書館記憶的專職傳承者

在文化記憶傳播過程中,讀者的因素對圖書館記憶的建構作用也非常大,但本文的著眼點在于將圖書館記憶機制界定為以圖書館為中心的主動記憶要素,因此將“人”的因素限定為圖書館員。

為了履行“記憶—責任”,文化記憶始終擁有專職承載者負責其傳承。圖書館的專職館員,便掌握著關于文化記憶的關鍵。在無文字的社會中,對記憶承載者的最高要求便是對記憶內(nèi)容進行一字不差的傳承。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的記憶完全被當做“數(shù)據(jù)存儲器”,是文字性的先行形式。是否具有專職的記憶承載者是文化記憶區(qū)別于交往記憶根本性不同的一個關鍵因素。

隨著傳承下來的文獻被奉為經(jīng)典,專門負責對其進行解釋的機構和知識精英應運而生。政治機構具有不容置疑的規(guī)范性和定型性,傳統(tǒng)當中并不存在與之對抗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說,經(jīng)典形成的過程同時也是社會分化的過程,即出現(xiàn)了獨立于政治、管理、經(jīng)濟、法律甚至宗教權威的人群。因為文字是固定的,不能有絲毫的變更,而人的世界不停地發(fā)生變化,一成不變的文本與不斷變更的現(xiàn)實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距離,這種差距只能靠解釋來加以彌補。如此一來,解釋變成了保持文化一致性和文化身份的核心原則。只有對那些支撐身份認同的文獻不斷地進行解釋,相關的人群才有可能獲得他們所蘊含的規(guī)范性和定型性的效力。他們分享并代表這些經(jīng)典所具有的權威性和這些經(jīng)典所展示的真理。在之前的書寫文化里,承載和維系“傳統(tǒng)之流”的人群同時也是管理人才、醫(yī)生、解夢人和占卜者,不論如何,他們是從屬于政治機構的受命令者。毋庸置疑,這些相對獨立的人群的任務就是保證“文字真真切切”。保證“文字真真切切”有可能是進行解釋或者保護原有的意義。

無論是西方早期還是中國古代,圖書館除了是文獻的聚集之地,也是校書和著述之所,由專職的圖書館員履行文化記憶的承載者職能。古希臘亞歷山大圖書館就誕生了諸多博學而著名的館長和館員。中國古代皇家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由史官充任,這是因為古代皇家圖書館不僅是藏書之所,同時還是校書之所和著述之所,而校書和著述工作需要由文化人群體——史官——來擔任。以史官充任皇家圖書館館職,是由皇家圖書館的“處賢才”職能和藏書、校書、著述職能共同決定的。不過,史官在朝廷中的職務以記事記言和參議政事的諫官為正職,館職則是兼職。東漢之前,皇家圖書館的館職并不占獨立職官編制,自東漢桓帝延熹二年(159年)設置秘書監(jiān)后,皇家圖書館人員配置才被納入獨立職官編制系列,這是中國古代“圖書館員”被列入獨立編制的肇始[20]11。

4圖書館記憶的倫理向度

對圖書館記憶機制的研究,倫理問題是無法繞開的話題。社會記憶的倫理,即傳承共享記憶的社會制度(如圖書館、檔案館、紀念碑等)如何正確對待記憶的問題。研究社會記憶的倫理問題,對政治權力的考察是無法繞開的議題。王海洲指出:“政治記憶的合法化不僅從政治權力的妥協(xié)和認同感培養(yǎng)中得到,也會通過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