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教學的思考1_第1頁
古詩文教學的思考1_第2頁
古詩文教學的思考1_第3頁
古詩文教學的思考1_第4頁
古詩文教學的思考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文教學和傳承經(jīng)典文化

的思考

熱身:自主學習合作探究1.請回憶各自的古詩文教學,歸納一下你的基本教學方法;(10分鐘)2.請按10人一組,分組合作交流,歸納出古詩教學的基本方法(20分鐘)一、為什么要學習古詩文?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譜名南常泰,浙江溫州樂清人,學者,詩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實業(yè)家。1918年出生于浙江樂清柳市區(qū)地團鄉(xiāng)地團葉里。1949年春赴臺灣后,相繼任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等教授。1966年,南懷瑾在蔣介石、蔣經(jīng)國父子的邀請下,到臺灣三軍各駐地巡回演講。《論語別裁》1976年出版,香港、新加坡也爭相翻印。20世紀80年代末籌資興建金溫鐵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車。晚年在江蘇太湖大學堂傳道。其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nèi)容往往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別具一格。于2012年9月29日在蘇州逝世。溫家寶在唁電中說:“先生一生為弘揚中華文化不遺余力,令人景仰,切盼先生學術事業(yè)在中華大地繼續(xù)傳承。南懷瑾——人生有三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朗翘煜氯说墓?。

教材中“古書,都是濃縮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多方面知識的結(jié)晶,所以后世的人,就很尊敬它,把它叫做‘經(jīng)典’?!蠎谚S腥藛栁?,為什么會有這么好的學問,我都實實在在告訴人家,這都是我少年時期熟背一些古書的效果?!蠎谚私贪媪x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副主編溫立三先生指出,新教材從七至九年級的編排有一個明顯特征,即人文性和文學性越來越強。當然,這表現(xiàn)在多方面,但我想,也是“追求有目標與無目標的辯證統(tǒng)一”吧,中華詩詞的頻繁介入,無疑使新教材的文化內(nèi)涵更豐富,如七年級課本(包括新詩)共選58首詩詞,八年級僅上冊直接在教材中出現(xiàn)的就有30首,而間接要求搜集整理,像綜合性學習中關于描寫戰(zhàn)爭、橋、蓮、中秋節(jié)的,像課后要求搜集西湖、季節(jié)景物的詩文等,更是不可勝數(shù)。顯然,這些大劑量的詩歌閱讀,為中華詩詞走進初中校園提供了可行的量的積淀,這是其一。

人教版小學語文共計:古詩47首,古文4篇,約占教材總量的13%低年級段約占13%中年級段約占17%高年級段約占10%其二,“中華詩詞,特別是其中的古典詩歌可謂精美絕倫,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它以浩然長存的民族正氣、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愛國愛民的愛國主義、天下為公的道德胸襟、悲天憫人的悲憫情懷、萬古長新的藝術魅力,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三千多年來,不知熏陶、感染、教育、鼓舞了多少代人,已經(jīng)變?yōu)橹腥A民族形成、凝聚、發(fā)展、振興的一種精神力量”。因此,新課程標準從人文素養(yǎng)的角度,從“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目標入手,強調(diào)“誦讀古代詩(歌)詞,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從這一意義上說,中華詩詞走進初中校園,自有其可靠的質(zhì)的保證。其三,語文的“國學”地位和二千多年的詩教傳統(tǒng)的浸潤,早已使中華詩詞根植于民族精神和“最優(yōu)秀文化成分”的土壤中“博大精深”,經(jīng)過民族的代代相傳,而成為最廣泛的素材資源和人文資源,從“六藝經(jīng)傳”到“經(jīng)典誦讀”,從自然名勝到風俗民情,何時何地無詩?詩歌是語文課程開發(fā)取之不竭的源泉。

尤其是在我們農(nóng)村基礎中學,由于經(jīng)濟等條件的制約,一沒電腦,二沒圖書館,開展研究性學習難度較大。而開展“詩教育人”,資源雄厚,財力、物力投入少,易教易學??梢哉f,讓中華詩詞走進初中校園,是落實新課標,開展課程研究最廉價也最富有的資源優(yōu)勢。

其四,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創(chuàng)作實踐和對詩詞普及、群眾化工作的重視,無疑是中華詩詞走進初中校園的進行曲和動員令。像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等,無不是拔群出類的杰出詩人,而為世人景仰。近幾年來,江澤民和朱镕基同志對“經(jīng)典誦讀”工程的肯定和對詩詞普及工作的指示,更為中華詩詞的繁榮和發(fā)展樹立了里程碑,指明了方向。詩詞組織和詩詞隊伍日益壯大,詩歌發(fā)展的前途一片光明。而詩歌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從青年人抓起,因為“加強隊伍建設,培養(yǎng)詩詞一代新人,是詩詞事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任務。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詩詞事業(yè)的興旺所系。因此,培養(yǎng)詩詞新秀、特別是青少年詩詞作者刻不容緩。在各類各級學校中加強詩教,是充分發(fā)揮詩詞教育的社會功能,提高學生文化素質(zhì)和克服詩詞斷代危機的根本措施”。為此,讓中華詩詞走進初中校園,是可取的詩教探索。

其五,孔子云:“不學詩無以言”。置身詩的國度,不會寫詩是可悲的!置身教育崗位,無視詩教,是更可悲的!“春風夏雨秋夜月,唐詩晉字漢文章”。為此,可以以背誦積累、理解感悟、欣賞創(chuàng)造為各段的重點,集中培養(yǎng)學生的詩詞閱讀和寫作能力。以課題、興趣小組、板報、期刊和成立文學社,創(chuàng)辦了社刊,開展了一系列詩教活動,充實著課余,推出了師生作品,產(chǎn)生了可觀的教育教學效益。讓學生的黃金時光,一路好詩相伴;讓廣大學子在詩教實踐中,幸福地體驗,快樂地升華,詩心燦爛赴前程!

在歐洲,作為古代經(jīng)典最醒目的標志,是一尊尊名揚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年的建筑。中國歷史上毀滅性的戰(zhàn)亂太多,只有一種難以燒毀的經(jīng)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詩文經(jīng)典。這些詩文是蘊藏在中國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傳遞性的誦讀,便是這些經(jīng)典綿延不絕的長廊?!嗲镉赇较?/p>

納蘭性德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擁有時,不知珍惜;回首時,愛已成灰。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死別相思苦,相思不見,無處話凄苦;積思成夢,有夢話凄涼亦苦;夢醒只剩下冷月松崗,則更苦!如此一字一淚,引得千百年來無數(shù)讀者淚同垂。這就是經(jīng)典!點絳唇李清照

蹴(cu)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劃(chan)金鉤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詩的語言就是這樣精致、這樣凝煉,所以人們稱贊語言好,就說是“詩一樣的語言”。明清小說中常用幾句詩來“以詩為證”,點明主旨所在,現(xiàn)在有的報刊文章還經(jīng)常引用一句半句詩以“一醒眼目”。

二、古詩文教學的要求及現(xiàn)狀1.課程標準對古詩文教學的要求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也提出了“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钡囊蟆!半A段目標”中更明確要求誦讀、背誦優(yōu)秀詩文,小學階段不少于160篇(段)。2.古詩文積累的現(xiàn)狀(1)學生的積累現(xiàn)狀

(2)教師的積累現(xiàn)狀

人均47.2首,與學生差距不大,與積累最高的班級的學生比甚至還少3.4首。其中,也是古詩占了絕大多數(shù),完整掌握的古詞古文較少,尤其是古文更少。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席佩蘭《壽簡齋先生》綠衣捧硯,紅袖添香劍膽琴心,俠骨柔腸

3、教學現(xiàn)狀

很是可惜,現(xiàn)代人所認識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為了‘謀生’,有好的專業(yè),有高的待遇,或能賺很多的錢?!蠎谚?/p>

杭州某業(yè)余學校開出“古詩文誦讀班”,卻因僅招到一名學生而只得暫時停辦,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開辦的英語等班早就爆滿。本次調(diào)查中僅一名學生談到自己讀背古詩文的原因是:“家中大人每人都會,也要求我學?!?/p>

古詩文教學現(xiàn)狀:

1、解析為主,淡化意境。

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父親教我背了幾十首唐宋詩詞。記得似乎是從‘床前明月光’開始。有些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不教胡馬度陰山’,很容易懂。許多別的詩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學會了背誦。70多年來,在人生旅途中經(jīng)歷了多種陰晴圓缺、悲歡離合之后,才逐漸體會到‘高處不勝寒’和‘鴻飛那復計東西’等名句的真義,也才認識到‘真堪托死生’和‘猶恐相逢是夢中’是只有過來人才能真懂的詩句。

——楊振寧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從前我走的時候,楊柳還正在春風中搖曳;現(xiàn)在我回來了,天已經(jīng)在下大雪了。長相思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諟Y明

鐘啟泉教授說,教學要全面提高每一名學生的“學力”,這樣的解釋僅僅是讓學生得到了“顯性學力”中的知識和某一方面的技能,而更多的技能和“隱性學力”卻沒有得到培養(yǎng)或鍛煉。

2、以畫解詩,稀釋了詩情藍溪白石出,玉山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蹙S

溥心畬曾用賈島的“獨行潭底影,數(shù)息樹邊身”兩句話為畫題,畫了十幾幅,終于畫出了“潭底影”“樹邊身”,而詩中“獨行”的“行”和“數(shù)息”的“數(shù)”的意味最終也無法畫出。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云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詩是文學,文學的魅惑力是“流動”的美,在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詩中,這種美來來去去,而一旦把文字固化為一種畫面,就沒有了這種流動,而沒有了流動的藝術就不成為藝術,沒有了變化的美的詩歌也就沒有了生命力。3、擴寫成文,稀釋了詩的意蘊

詩詞是凝練的藝術,用最簡潔的話語表述最真摯的情感,描寫最美麗的景物,可以說字字珠璣,每個字都有每個字存在的價值,甚至連替換都不可能。而且,也正因為其中每個字都有著豐富的含義,所以,詩詞才如一杯濃酒,喝下去酣暢淋漓。而這,也正是詩詞的魅力所在。同時,因為她的短小精悍,因為她多處留白,就為人們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間,所以,讓學生學完詩詞以后再改寫成一個故事或者一篇散文成了許多老師日常教學中的一種常規(guī)。

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華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jiàn)行。

黃鶴樓俯臨長江,飛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終于,李白舉起了酒杯說:“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jié)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后說道:“王勃說得好,‘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m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p>

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李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4、重統(tǒng)一認識,輕個性解讀。不同版本不同年段對寫景詩要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4課《古詩兩首》《贈劉景文》《山行》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2課《古詩兩首》《詠柳

》和《春日》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兩首》《江畔獨步尋花

》《游園不值》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通過朗誦,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喜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比較閱讀兩首詩,領悟詩歌意境,提高欣賞水平。

蘇武牧羊蘇武留胡節(jié)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愁十九年。

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

心存漢社稷,旅落猶未還。

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

夜在塞上時聽笳聲,入耳心痛酸。

轉(zhuǎn)眼北風吹,群雁漢關飛,

白發(fā)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

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

任??菔癄€,大節(jié)總不虧,

定叫匈奴心驚破膽,拱服漢德威。5.教師古詩文底蘊貧乏,讓我們的教學缺乏靈性。(1)不知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边@首詩為什么題目叫“古風”不知道“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為什么題目是“絕句”(2)不知道“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本該是“何時明月照我還”,為什么作者非要顛倒過來。(3)不知道王昌齡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場”應該讀第幾聲。

(4)不知道李白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除了登高望遠以外還能解讀出什么。(5)不知道什么是律詩,甚至不能發(fā)現(xiàn)律詩一般都押平聲韻。6.重背默,輕誦讀。

詩詞的朗誦應該是古詩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朗朗的書聲不僅僅能加深學生的理解,而且能提高他們記憶的速度,同時,這種朗誦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詩詞所描繪的意境,因為“朗誦”在一定意義上是演,演就要和作者心神合二為一,就要展示出詩詞歌賦內(nèi)在含蘊的情境。而背就沒有這么多對詩詞意義的關注,僅僅是背下來而已。

所以,我們經(jīng)常在課堂上聽到老師們在要求學生朗讀的時候這樣提醒:“要把你的感受朗讀出來”,“讓我們感受到那里景色的優(yōu)美”“讓我們體會到作者孤苦的心境”等等。但是在老師提問背誦的時候卻沒有著許多要求。僅僅是一個“誰能一字不錯的背下來?”,所以,背誦要求的是正確,而朗誦是正確和情感雙方面整合以后的呈現(xiàn)。

我國自古以來在學習上提倡“瑯瑯書聲”,諸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描繪的師生“放開喉嚨”“大聲朗讀”“讀書入神”“將頭仰起”等舉止——看似簡單,實則大有學問,其中包含了一種學習情感的追尋和培養(yǎng)。優(yōu)秀古詩文多以精湛文筆表達出某種高尚情操,至今讀來仍有極為精妙的音韻美和相當強烈的感染力。正因如此,它的誦讀比之白話文更具不容忽視的特殊作用。

我們雖然不能完全重歸傳統(tǒng)語文教育的“誦讀”情態(tài),但其方式和意境是值得探討的。而今學生學習古詩文時,誦讀機會很少,如此缺乏感情的泛泛而讀,怎能入其境品其味?“背”“誦”分家,“背”而不“誦”,讀而無“情”,無“心”為之——這樣勢必削弱有聲語言表情達意、言志傳神的功能,降低古詩文的美學價值,如此,學生從中又能有多少收益?漁歌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三、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1.教師的古詩文底蘊決定了教學的寬度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古風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律詩特點1.一首詩限用一個韻,除第一句可以用韻或不用韻之外,其余句子都是雙數(shù)句用韻。2.用于韻腳的字不能重復。3.不用韻句子的末一字,平仄聲不能與用韻句子的末一字相同。4.除起句外不能用鄰韻。5.一般都用平聲韻。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詞牌名的來歷:(1)原來的樂府詩題(如"烏夜啼","長相思"等)

⑵唐代教坊樂曲的名稱(如"浪淘沙","西江月"等)

⑶根據(jù)詞的內(nèi)容而定(如"臨江仙"等)

⑷取別人詩句中幾字(如“醉春風”----李白“絲管醉春風","看花回"----劉禹錫"無人不道看花回"等)

⑸取某些歷史故事(如"解連環(huán)"----出《莊子》"連環(huán)可解也",)

⑹取本詞幾字(如"憶秦娥","占春芳"等)

⑺詞人自制,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們作的曲自己填上詞,再根據(jù)詞意自定;

⑻用原有詞牌,增字數(shù)后改稱(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

⑼根據(jù)詞的字數(shù)定(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

⑽有綜合兩個詞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

⑾用人名(如"西施","虞美人"等)

⑿用地名(如"南浦","伊川令"等)

⒀用樂調(diào)(如"角招","四犯令"等)

2.相關文化素養(yǎng)的匱乏決定了教師教學的高度。李澤厚的《美的歷程》和宗白華的《美學散步》詩詞的兩種境界: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指所描寫的景物或營造的意境帶有自我的感情色彩。無我之境指作者將自己融入客體所構(gòu)造出來的意境。李澤厚的《美的歷程》和宗白華的《美學散步》“

蝶戀花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李澤厚的《美的歷程》和宗白華的《美學散步》“飲酒

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李澤厚的《美的歷程》和宗白華的《美學散步》“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愖影豪顫珊竦摹睹赖臍v程》和宗白華的《美學散步》“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p>

——王國維

3.傳統(tǒng)的考試出題問題《寧波市小學語文畢業(yè)試卷》下面的詩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________①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________出墻來②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________無處尋。③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________開④竹外________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A.桃花紅杏菜花梨花B.紅杏菜花梨花桃花C.桃花梨花紅杏菜花D.菜花桃花梨花紅杏深圳小學語文畢業(yè)試卷1、青箬笠,綠蓑衣,__________。

_________,謙受益。

2、“____,不亦說乎!”這是______的名言。四、古詩文,我們到底該怎么教呢?自主學習合作探究1.請回憶各自的古詩文教學,歸納一下你的基本教學方法;(10分鐘)2.請按10人一組,分組合作交流,歸納出古詩教學的基本方法(20分鐘)3.集中反饋交流,提煉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古詩教學思考1.準確理解詩詞內(nèi)容。理解詩詞中的意象和用典。登鸛雀樓

王之渙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什么是“意象”?象,指客觀的具體的事物;意,是作者的心意體驗、思想情感。有一份獨特的感受,通過內(nèi)心的想象,在自己的腦海中呈現(xiàn)出鮮明的形象,稱為意象。它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愫和獨特象征意義。例如:鴻雁——思鄉(xiāng),信使;杜鵑——薄命佳人、憂國志士,哀惋,至誠;東籬——出塵脫俗之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高潔品質(zhì)。月亮的解讀:思鄉(xiāng)懷人烘托反襯感喟詠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邊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楊柳: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纏綿悱惻,離愁別緒——送別懷人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水:時間長河情愁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夕陽(斜陽、落日)---凄涼失落,蒼茫沉郁,懷古幽情---游子、思婦、壯士、思鄉(xiāng)懷古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蓖蹙S的《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p>

酒——促人亢奮,引人抒懷——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灑脫,借酒澆愁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薄仆蹙S《送元二使安西》。借酒表達了深厚的強烈的依依惜別之情。2.不妨讓學生猜一猜詞句的意思

《楊氏之子》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荨!?理解時應該虛實結(jié)合?!稘O歌子》

《長相思》教學片斷(片段一)師:好了,王老師提兩個問題,看看你對這詞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老師板書:身)

師:第一個問題聽清楚:作者的“身”,身體的“身”,身軀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孩子你說。

生:作者的在前往山海關外。

師:請站著(沒讓這個學生坐下),山海關外。繼續(xù)說誰還有不同的繼續(xù)說?身在哪?來,請你說。

生:作者的在前往山海關外的路上。

師:路上,請請站著。繼續(xù)說。你說。

生:作者的身在山海關。

師:山海關,你站著。誰還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來,你說。

生:他的身在山海關那邊。

師:山海關那畔,那么“山一程”身在哪?還可能在哪?孩子你說。

生:他的身可能在山上。

師:那是怎樣的山?

生:是非常高。

師:好,非常高的山上。在崇山峻嶺上。那么“水一程”呢?他的身還可能在哪?

生:他的身可能在船上。

師:身可能在船上。是的,那么“夜升千帳燈”呢?他的身又可能在哪?

生:他的身可能在營帳里面。

師:營帳里面,請站著。孩子們,這里站著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學。作者的身在哪兒?七位同學就是作者的身經(jīng)過的七個點,他經(jīng)過了崇山峻嶺,他經(jīng)過了大河小川,他經(jīng)過了山海關外,經(jīng)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jīng)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書:身在征途)

《長相思》教學片斷(片段二)生:你既然這么想念家鄉(xiāng),那你為什么不把你所想念的,對家人想說的話寫下來,讓一個老鄉(xiāng)幫你送過去呢?

師:好!孩子們,你們都問我是嗎?你們可曾知道這些問題納蘭性德也在問自己,就在征途上,納蘭性德還寫了一首詞,題目叫《菩薩蠻》其中有這兩句就是納蘭性德問自己的,誰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學生朗讀)

師:問的好??!問自己,孩子,問自己。

請你們再想一想,除了納蘭性德在問自己以外,還有誰要問一問納蘭性德“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生:還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師:對!你就是納蘭性德的妻子,你問一問納蘭性德。生: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妻子問丈夫,那個“君”字改成——(學生說問“夫”)

師:好,來,你再問一問。等一下,我們一起到一個地方去問一問,好嗎?長亭外,楊柳依依,妻子在送別的路上問納蘭性德——

生:問夫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好一個賢德的妻子。還有誰會問一問納蘭性德?

生:還有納蘭性德的兒子。

師:兒子好。兒子問一問,你現(xiàn)在是納蘭性德的兒子,你問一問,把這個“君”字改成什么?

生:父。

師:“父”好!長亭下,芳草青青,兒子拉著父親的手問——

生:問父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誰還會問納蘭性德?

生:還有他的父親。

師:長亭下,秋風瑟瑟,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問納蘭性德:

生:問兒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是?。『⒆觽?,許許多多的人,他的老父,他的愛妻,他的嬌兒,還有他的朋友都在問納蘭性德。我們再一起問問納蘭性德:生齊問: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孩子們,輕離別,你們居然說我輕離別?(板書:輕?)

師:我納蘭性德真的“輕”離別?再讀《長相思》,默讀,你從哪兒體會到我納蘭性德沒有輕離別呀?我不是輕離別呀!長相思的什么地方讓你體會到這一點。

師:我是納蘭性德,我想先問問我的老父:“老父,我是輕離別嗎?”

生:不是,我從“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敝锌闯瞿悴皇禽p離別,而是為了保家為國。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4.理解詩文中所蘊含的情感(1)要把詩文放在文化的背景下閱讀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拙皆勂涓福覆辉?,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保?)了解作者的生平漁歌子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初名龜齡,唐代著名詞人和詩人,十六歲時“游大學”,以“明經(jīng)”耀第,向唐肅宗獻策,深受賞識和重用,又賜名“志和”。后來因事貶官。但他并沒有去上任,而是托詞親喪回到了老家,并且從此以后不再作官,長期過著隱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帶的山水之間。因常以扁舟垂釣,超然不在塵世中,唐肅宗曾派人尋找與他,但是都沒有找到。

張志和,初名龜齡,唐代著名詞人和詩人,十六歲時“游大學”,以“明經(jīng)”耀第,向唐肅宗獻策,深受賞識和重用,又賜名“志和”。后來因事貶官。但他并沒有去上任,而是托詞親喪回到了老家,并且從此以后不再作官,長期過著隱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帶的山水之間。因常以扁舟垂釣,超然不在塵世中,唐肅宗曾派人尋找與他,但是都沒有找到。5.古詩教學以誦讀為主。

我們傳統(tǒng)的語文教育是非常重視誦讀的。漢語特有的音韻之美,決定了漢語詩文特別適合誦讀。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也正說明了誦讀的功效。像《岳陽樓記》中“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這樣最具漢語音韻美和意境美的文字,不誦讀是很難體會到蘊藏于其中的美感的。所以,古詩文教學應以誦讀為主要教學方式,好的朗讀就是分析,好的背誦就是理解和鑒賞的前提。臺灣臺中師范大學的王財貴博士把這種教學方法很風趣地叫做“填?!暴ぉづ5奈负艽?,你一直給它填下去,它什么時候消化,你不要管它,總有一天它會反芻。詩詞的誦讀有三個層次:一是讀正確二是讀出節(jié)奏。

四言為“二二”節(jié)奏:“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又如:“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五言有“二二一”及“二一二”節(jié)奏:“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七言有“二二三”、“二二二一”以及“二二一二”節(jié)奏,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又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三是讀出情感。

情感基調(diào):

《春望》

(憂國憂民、沉郁頓挫)

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漁家傲》

(壯志難酬、蒼涼悲愴)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锻扉T山》

(豪邁奔放、想象瑰麗)(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過零丁洋》

(氣壯山河、慷慨悲壯)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古詩文教學不妨試試吟誦

什么是吟誦呢?

吟誦是吟詠與誦讀的合稱。吟和誦的區(qū)別是吟詠有曲調(diào),誦讀沒曲調(diào)。

先生自己也念書。后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李白“吟詩作賦北窗里”,杜甫“新詩改罷自長吟”,韓愈“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白居易“終日歌吟如狂叟”。

教學策略思考一、反復吟詠,創(chuàng)造激勵探究問題的熱情和責任感的情境

漢語言文學講審美、體驗、感悟、直覺,體現(xiàn)了漢民族獨特的心理結(jié)構(gòu)和思維方式。錢理群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根本上是一種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庇梅綁K字連綴而成的中國古典詩詞,一直洋溢著一種獨具魅力、生生不息的靈性風韻。靈性是古典詩詞的一種鮮活氣脈,故非吟誦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韻?!案腥诵恼撸群跚?,莫始乎言,莫深乎義?!睂W生在教師指導下口誦心惟,咀嚼體悟,共鳴感奮,潤養(yǎng)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積蓄精神的原動力。古典詩詞教學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發(fā)現(xiàn)。吟誦涵詠創(chuàng)造了令人陶醉、充滿激情的學習情境,促使主體與主導、作品與讀者進行深刻對話,激勵學生探索的熱情和責任感。詩教足以養(yǎng)心。詩詞教學就該多一些聲并茂的誦讀,少一些學究解經(jīng)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樂,少一些正襟危坐的嚴肅;多一些聯(lián)系自我的體驗,少一些微言大義的挖掘。

二、啟發(fā)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詩詞文本與生命靈魂的對話

中國古典詩詞言約意豐,貴在含蓄,時空跌宕,跳躍騰挪,非聯(lián)想、想象不能領悟其意境、意趣。

“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春意鬧”“云破月來花弄影”,一字風流,境界全出。老師就要啟發(fā)學生通過聯(lián)想、想象,再現(xiàn)春江碧透、柳綠桃紅、蜂蝶翩躚、鶯飛鳥鳴或者月影姍姍、風來花動、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領會詩句深邃的意蘊和含蓄的感情,獲得閱讀欣賞的愉悅和二次創(chuàng)造的滿足。

古詩詞浸潤著漢民族的審美意趣,多借景抒情、體物寫志、詠史寄興、即事感懷,又多用映襯渲染、虛實相生、動靜互見、擬人比喻等表現(xiàn)手法,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能力?!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弊x者只有放眼廣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飄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葉孤舟、一竿魚釣和一孤苦老頭,才能走進一個在宦海中雖幾遭打擊幾度浮沉仍癡守節(jié)操、孤寂憤怨的靈魂深處,實現(xiàn)跨越千年的靈魂對話。聯(lián)想和想象在詩詞學習的課外活動重要形式——詩歌表演中更能指導其欣賞作用和創(chuàng)造精神渲泄得淋漓盡致。

老師的講析代替不了學生的聯(lián)想、想象,學生也不可能通過老師的聯(lián)想和想象走進詩詞的意境、詩人的世界。學生只有在教師啟發(fā)下進行聯(lián)想想象才能實現(xiàn)讀者與文本的對話,最終實現(xiàn)意義的建構(gòu)。讀者閱讀的過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體驗、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識與文本背后潛藏著的生命對話的過程,就是實現(xiàn)讀者自我生命成長和提升的過程。聯(lián)想和想象是這個過程的催化劑和通衢大道。

三、搭建手腳架,促進知識與能力相生相長

意義是經(jīng)驗的生成。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越豐富,他們對詩詞的領悟就越豐富深刻。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夯實作為新知識生長點的認知結(jié)構(gòu)。這個認知結(jié)構(gòu)包括:作品積累、詩詞常識、鑒賞方法、名家賞析的文章、背景知識以及一些主要流派的風格特點等。

1、從課內(nèi)向課外擴展,嚴格要求學生背誦一定量的課內(nèi)外作品,在背誦中豐富積累,在涵詠中感悟陶冶。

2、引導學生通過專題探索掌握詩詞的一般常識。比如詩詞的題材類別、意象、意象與情感、意境、風格、表現(xiàn)手法、朗誦技巧等。

3、推薦并指導學生閱讀詩評名家賞析詩詞的文章、書刊,讓學生走進經(jīng)典、走進名家大師,感受他們的學識、睿智、氣度,開拓視野,開闊胸襟,培養(yǎng)大氣,提升自我。

4、指導學生廣泛深入地研究一些作家的傳記(評傳),走進歷史走進詩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時代風云、生活遭際、理想情感、品性情趣在作品中的折射,從而深潛到文化的深層,感悟人生真諦和宇宙哲理。

生命發(fā)展的高度取決于手腳架搭建的高度。搭好手腳架,重在讓學生積累文化,掌握方法,使其知識和能力相生相長。

四、拓展學習空間,讓詩詞走進生活走進心靈。

語文素養(yǎng)是存在于每個學生內(nèi)部的文化心理結(jié)構(gòu),它是不可傳遞的,只能靠學生自身的實踐活動才能養(yǎng)成。因此,我們要拓展詩詞學習的渠道和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關于詩詞學習的課外活動,為他們提供在具體環(huán)境中開展言語實踐的機會。

1、在教師的指導組織下,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板報、墻報、學習園地、多媒體、校園文化節(jié)等推介名家、賞析名篇名句。2、定期(周末或周日)開設詩詞講座,主要是專題學習的講座,如“唐朝邊塞詩與盛唐氣象”“詩人筆下的梅、松、菊、竹”等,主講者先是教師,然后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主講或主持,強調(diào)師生互動、自由活躍,突出自主、合作、對話、情感與理性結(jié)合、具體與抽象結(jié)合。

3、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開展詩詞朗誦欣賞和詩詞表演等活動,使詩詞從遠古走進現(xiàn)實生活、走進心靈,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實現(xiàn)詩人、作品與讀者的精神交匯。4、引導學生指物誦詩、感懷吟詩、即景背詩。5、開展總題為《生活因詩而精彩》的系列寫作活動。

生活需要詩情、詩意、詩韻。只有把詩詞融進日常的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滿眼詩意、滿懷詩情、滿口詩香,在生活中品詩,在品詩中生活,詩詞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畢生的精神追求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五、加強合作探究,在合作對話、互相促進的開放式探究學習中整體發(fā)展

建構(gòu)主義強調(diào)合作和對話教育。以學習者的個體經(jīng)驗為出發(fā)點的建構(gòu),必定帶有差異的色彩,從自己的經(jīng)驗基礎出發(fā),對同一言語事實,選取的理解角度及理解的廣度、深度會不盡相同。這些來自不同個性的不同角度的不同理解,又補充了個體經(jīng)驗的局限,把個體建構(gòu)推向合理與完善,個體建構(gòu)因此取得了開放的胸襟。而且,學習主體對合作探索有著天然的要求和愿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要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p>

這時,教師主要在三個方面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一是幫助學生選擇探究主題。如“意象特征與情感主旨”“詩詞中的聯(lián)想和想象”“詩人與詩詞的主題、風格”“詩詞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等。這些專題還可分為更具體更小的主題,不求高、大、全,這才適合實際。二是從資料的來源、搜集、取舍和研究的方向、態(tài)度、方法等上給予指導。比如對書刊、網(wǎng)頁的泛讀和精讀。三是指導學生把探究形成結(jié)果并進行交流。多肯定多激勵不苛求。

雅斯爾說:“教育意味著……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苯?gòu)主義學習理論突出強調(diào)經(jīng)驗建構(gòu)、探索、合作和對話,要求教師“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激發(fā)學生與文本對話的興趣、欲望,鼓勵學生真正參與到對話的進程中來,一起探索,一起發(fā)現(xiàn),一起分享,讓學生在詩品、詩意、詩情、詩格、詩韻匯成的大海中遨游,那么“這些融合在古詩詞中的智慧、風骨、操守、人生態(tài)度將內(nèi)化為學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資源”。

實踐探究

古詩詞以其精練的語言,豐富的想像,真摯的情愫傳唱千年不衰,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自“詩三百”以來,經(jīng)楚辭、漢樂府、魏晉南北朝詩,迄唐詩宋詞元曲,其間不絕如縷的是兩千多年來詩人們忘情于其間的醉心之作,如:“紅箋小字,個個含愁”之幽會棄婦懷情之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之豪情壯志之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寄情山水隱遁山林之章,亦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之羈旅思鄉(xiāng)之作,更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感,時懷世哀傷民生之音……其情真摯動人,其詞藻更是耐人挑燈夜讀百般琢磨,不怪乎中國許多文學大師對傳襲千年之久的詩詞大加褒揚,常言需習古詩詞方能至下筆如有神之境界。面對著如此優(yōu)秀的文化財產(chǎn),究竟該如何去品析研讀教授呢?一、日積月累,反復吟讀二、授之以法,探究研讀1.知人讀詩鑒賞法創(chuàng)作往往“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詩詞作品常常是作者經(jīng)歷,思想感情的外現(xiàn)。因此,我們賞詩,須先對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及思想情感有一個較為細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2.關鍵詞句推敲法寫作講究鍛字煉詞,作者將其萬千心緒凝于詩詞等作品中。抓住關鍵字、詞、句賞析詩詞,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當時迸現(xiàn)的情感,體會煉詞煉字之妙境。師生在研讀過程中,適當滲透“以詩解詩”的方法,學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鍛字、煉詞、用句等寫作能力,更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