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huán)境第四章幼兒期授課人:生命歷程視角與生態(tài)系統論的整合胎兒期從受孕到出生嬰兒期從出生到三周歲幼兒期三周歲到六七歲學齡期六七周歲到十一二歲青春期女孩初潮/男孩初次遺精——生理完全成熟成年早期22歲-34歲(重大社會角色的轉變)成年中期35歲-60歲老年期60歲-死亡主要內容第一節(jié)幼兒期的生理發(fā)展第二節(jié)幼兒期的心理發(fā)展第三節(jié)幼兒期的社會性發(fā)展第四節(jié)幼兒期的性意識和性問題第五節(jié)幼兒期的相關問題與爭議第一節(jié)幼兒期兒童的生理發(fā)展一、神經系統的發(fā)展(一)大腦結構的發(fā)展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腦重的增加,3歲的兒童腦重就已接近成人腦重的范圍,到了6、7歲時腦重平均達到1280克,基本接近成人水平。以后腦重的增長就相當緩慢,到12歲左右達到成人腦重的平均數(1400克),到20歲左右時停止增長。腦重的增加并不是由神經細胞大量增殖引起的,而主要是由神經細胞結構的復雜化和神經纖維的不斷增長造成的。(二)大腦功能的成熟主要表現在興奮和抑制的神經過程不斷增強和條件反射的形成特點上。1、興奮過程的增強表現在兒童的睡眠減少,從出生的每天22小時左右減少到平均14小時左右,而到7歲時一般只需11小時就夠了。2、抑制過程在嬰兒期就開始發(fā)展,一般在3歲前,兒童的內抑制過程發(fā)展很慢,大約從4歲起,由于神經系統結構的完善、語言的掌握和周圍環(huán)境的作用,使得兒童的內部抑制有了較快的發(fā)展,突出表現在個體可以逐漸學會控制、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而減少沖動性。
診斷標準1、起病于7歲前(多在3歲左右),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6個月。2、注意障礙:至少有下列4項:①學習時容易分心,聽見任何外界聲音都要去探望。②上課很不專心聽講,常東張西望或發(fā)呆。③做作業(yè)拖拉,邊做邊玩,作業(yè)又臟又亂,常少做或做錯。④不注意細節(jié),在做作業(yè)或其他活動中常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⑤經常丟失或特別不愛惜東西(如常把衣服、書本等弄得很臟很亂)。⑥難以始終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業(yè)或家務勞動等。⑦做事難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沒做完,又去干別的事。⑧與他說話時,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⑨在日常活動中常常丟三落四。3、多動:至少有下列4項:①要靜坐的場合難于靜坐,常常動個不停,或在座位上扭來扭去。②課時常做小動作,或玩東西,或與同學講悄悄話。③常話多,好插嘴,別人問話未完就搶著回答。④常常十分喧鬧,不能安靜地玩耍⑤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如游戲時搶著上場,不能等待。⑥常常干擾他人的活動。⑦好與小朋友打逗,易與同學發(fā)生糾紛,常不受同伴的歡迎。⑧容易興奮和沖動,有一些過火的行為。⑨常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險,易出事故。4、對社會功能(如學業(yè)成績、人際關系等)產生不良影響。5、排除精神發(fā)育遲滯、廣泛性發(fā)育障礙、情緒障礙,或其他精神疾病。(三)大腦單側化的形成大腦單側化的外在表現特征之一是優(yōu)勢手的形成。優(yōu)勢手是使用較多的手,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個體大腦優(yōu)勢半腦的外部標志之一。李鳴果用兒童的抓物方式來研究不同年齡兒童優(yōu)勢手的形成,結果表明,1歲兒童使用左右手折次數比接近1:1;隨著年齡增長,兒童使用右手的次數逐漸增多,至5歲后基本趨于固定值。鐘其翔對廣西幼兒園兒童的調查發(fā)現,小班幼兒的左利手占27%-30%,中班就只占9%,而大班則只占4%-9%。可見,在5歲左右,個體優(yōu)勢半腦已經形成,左右腦已有明顯分工。影響左撇子的因素一項旨在調查左撇子在雙親都是左撇子或雙親都是右撇子家庭中出生的幾率的醫(yī)學研究顯示:在雙親都是左撇子的家庭,子女是左撇子的幾率是50%;而在雙親都是右撇子的家庭中,子女是左撇子的幾率僅有2%。另一個證據是,左撇子的比例在某些家族中明顯高于一般家族,說明用手的偏愛與遺傳直接相關。蘇格蘭人有一個Kerr家族,多少世紀以其眾多的左撇子聞名。他們建立的城堡的樓梯都是反時針旋轉的,以適應Kerr人左撇子戰(zhàn)士的守城需要。在這個家族中,左撇子成了大多數,而右撇子成了少數派。他們的公用設施和生產工具都是以左為先。二、動作能力的發(fā)展動作能力的發(fā)展——是個體身體與心智兩方面綜合發(fā)展的結果。動作發(fā)展是認知發(fā)展的外在表現動作能使兒童的認知結構不斷復雜化、高級化動作的發(fā)展促使認知方式發(fā)生改變1、粗動作2.5-3.5歲兒童能自行行走,并能循直線跑步和雙腳跳躍3.5-4.5歲兒童步伐距離能達到成人的80%,快跑速度能達到成人的1/3,能投擲并攔住較大的球體4.5-5.5歲兒童能單腳著地保持平衡,跑步時能控制身體,并能學習游泳。第二節(jié)學前期兒童的心理發(fā)展一、認知能力發(fā)展(一)感知覺的發(fā)展4歲的兒童已經能夠感知各種色調和飽和度的細微區(qū)別,整個學前期,兒童對顏色的正確命名和再認能力都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增強。在空間知覺上,對物體知覺能進一步感知,辨別長、方、圓、三角等不同形狀的能力不斷增強;對物體的方位、場所、距離能有所區(qū)分。在時間知覺上,雖然此時兒童已具有初步的時間觀念,特別是將時間和與其生活密切相關且不斷重復發(fā)生的事件相聯系時,個體對時間的基本概念已有所了解,但其發(fā)展水平仍然較低,也不夠準確和穩(wěn)定。在觀察力的發(fā)展上,此時期兒童的無意注意已有高度發(fā)展,而且相當穩(wěn)定,有意注意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其注意的穩(wěn)定性差,容易分散,范圍較小,一般只注意事物外部較鮮明的特征和動作。輔助閱讀:感覺統合感統即感覺的統合,這一理論是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專家愛爾絲博士于1972年提出的。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將身體各部分感覺器官(眼、耳、鼻、皮膚等)輸入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組織加工、綜合處理的過程。只有經過感覺統合,人類才能完成高級而復雜的認識活動(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組織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推理能力等)??指?,暈車做事或寫作業(yè)磨蹭怕人觸碰,攻擊性強自信心不足閱讀困難,計算出錯膽小退縮,社交能力差吮手指、咬指甲、咬人偏食、厭食、飲食習慣差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屢有自慰(刺激生殖器)因感統失調引發(fā)的弱視、斜視常和同伴打架,喜歡惹人,不時出現惡作劇統和失調的原因先天不足
有的職業(yè)母親在懷孕期間工作忙碌、緊張、焦慮、運動不夠、家務勞動姿勢不佳等,都會影響到胎位,進而影響胎兒平衡的學習;有的母親吸煙或被動吸煙、飲酒、喝濃茶、咖啡等會引起胎盤血管萎縮,影響胎兒營養(yǎng)的攝入,造成胎兒大腦發(fā)育不足,引起出生后感覺發(fā)育不正常,早產、剖腹產的嬰兒關節(jié)、觸覺學習不足……缺乏應有的活動
當新生兒在接觸母親溫暖的懷抱,聽到母親親切的呼喚,吸吮母親甜蜜的乳汁時,躺在晃來晃去的搖籃中時,他們便感知大千世界的光亮、顏色、聲音、氣味、溫度等刺激;嬰兒在“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周走”時。幼兒在玩耍中,感覺統合功能就在逐漸形成,不斷完善著。然而現在的家長對孩子從小寵愛有加,生怕孩子摔跤,該讓孩子爬時不讓孩子爬,該學步時還不讓走,還老早就給孩子買好童車。另外,現在兒童玩具鋪天蓋地,孩子們很少有在室外奔跑,跳躍,翻墻,涉水,玩泥沙的體驗。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
對孩子保護過度、嬌寵溺愛,造成孩子身體操作能力欠缺:不會使用筷子,不會自己穿衣、系鞋帶,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甚至連球也拍不了幾下。而在“智能”培養(yǎng)上,有的家長則過分注重孩子視覺能力與聽覺能力的開發(fā),讓孩子學鋼琴、畫畫、外語等,這使孩子的負擔過于沉重,壓制了孩子參與玩耍和接觸外部世界的體驗,抑制了孩子愛玩耍的天性,助長了孩子日后的厭學心理,以前的小孩玩耍就是玩耍,游戲就是游戲,可是現在的孩子就連做個游戲、玩?zhèn)€玩具都要益智型的,要能夠培養(yǎng)某方面的能力,反而使孩子失去了自然而可貴的童趣。(二)記憶的發(fā)展首先是形象記憶全面發(fā)展。凡是直觀的、形象的、具體的,并為兒童所熟悉、理解和感興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兒童的無意識記憶,易為兒童記住;而抽象的、難以理解的詞語、符號材料,則難以記住。記憶方式發(fā)生變化,機械記憶的成分減少,意義記憶成分增加,但效果較差。幼兒心目中的竹筍?關于“筆”、“游”關于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老師:8減去一半等于幾?小學生:豎著剪等于3,橫著減等于0。老師:......實習老師非常緊張我們學校來一實習女老師,第一次上講臺太緊張。先誤拿了手機擦黑板以穩(wěn)定情緒,出了糗于是更緊張了!接著她開始自我介紹:“同學們好,我姓李,以后你們就叫我王老師,我比你們大不了多少,所以也可以叫我大姐姐或者大哥哥……”二、語言能力發(fā)展幼兒期是兒童語言不斷豐富的時期,是熟練掌握口頭語言的關鍵時期,也是從外部言語逐步向內部言語過渡并初步掌握書面言語的時期。(一)詞匯的發(fā)展1.詞匯量的發(fā)展3-7歲可以說是一生中詞匯增加最快的時期。到七歲時大約增長到三歲時的四倍。詞是言語的基本構成單位,詞匯量多就容易表達思想,詞代表一定的意義,掌握得多也就意味著對事物的認識的逐步擴大和加深。但受家庭所屬階層和父母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此時的詞匯量個別差異較大。2.詞匯內容的豐富和詞義的深化兒童在掌握各種不同詞類的同時,所掌握的每一個詞本身的含義,也逐漸確切和加深。不同年齡的兒童對同一詞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此時的兒童雖還明顯地存在著三歲前那種對一個詞的理解常常不是失之過寬,就是失之過窄的現象,但已逐步有所克服。3.詞類的擴展兒童一般先掌握實詞,再掌握虛詞,實詞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詞,其次是動詞,再次是形容詞,最后是數量詞,逐步掌握一些虛詞,但比例較小。幼兒詞類的擴大還表現在各類詞匯內容的變化上:這時的兒童不僅掌握了許多與日常生活起居飲食直接有關的詞,而且也掌握了不少與日常生活距離較遠的詞。如關于社會現象,工農業(yè)生產、技術、工具等有關的詞。兒童還逐步掌握了一些抽象性概括性比較高的詞。如:玩具、家具、水果各種詞類的掌握及其內容的擴大,使語言交際的職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因為只有在掌握了各種詞類的基礎上,才能學會按一定的語法關系將它組織起來。各種詞類的掌握,也意味著兒童對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的理解有所加深。4.消極詞匯和積極詞匯的消長積極詞匯——凡是兒童既能正確理解又能正確使用的詞。消極詞匯——有時兒童雖能說出一些詞,但并不理解,或則雖有些理解卻不能正確使用。消極詞匯無疑不能正確表達思想。學前期兒童已掌握了許多積極詞匯,但有時也仍會有許多消極詞匯,因此常會發(fā)生亂用詞的現象。Eg.猴子身上的毛是“羽毛”,“水果”就是“蘋果”……Eg.小粉竹鴿子(二)語法結構的發(fā)展P1831.從簡單句發(fā)展到復合句2.從陳述句發(fā)展到多種形式的句子,從無修飾句發(fā)展到修飾句3.句子長度的變化第三節(jié)社會性發(fā)展一、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二、道德的發(fā)展三、情緒情感的發(fā)展四、同伴關系的發(fā)展一、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自我意識是主體對其自身的意識,是主體覺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歷程。自我意識是衡量個性成熟水平的標志,是整合、統一個性各個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動個性發(fā)展的內部動因。自我意識也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tài)的知覺和主觀評價。蒼蠅吃飯一天,蒼蠅一家三口到廁所里吃晚飯,蒼蠅媽媽和蒼蠅爸爸吃得正高興的時候,蒼蠅寶寶就問媽媽:
“媽媽,媽媽,我們?yōu)槭裁匆允貉???/p>
蒼蠅爸爸和蒼蠅媽媽看了看寶寶,沒說什么還是繼續(xù)吃。過了一會,蒼蠅寶寶又問:
“媽媽,媽媽,我們?yōu)槭裁匆允貉???/p>
蒼蠅媽媽大怒,很生氣地對蒼蠅寶寶說:“去!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別問這么惡心的事!”關于人的自我意識消極的自我意識:積極的自我意識:積極的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一些常見的不太客觀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感覺自我觀察自我觀念自立、自主、自制、自強、自衛(wèi)、自信、自律等自我體驗自我感受、自愛、自尊、自恃、自卑、責任感、義務感、優(yōu)越感等自我意識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溫飽感、饑餓感、舒適感、病痛感、對身高、體重、容貌、性別的認識對自己的地位、角色、權利、義務、責任、力量等的認識對自己的感知、記憶、智慧、興趣、愛好、氣質、能力、性格、情緒等的認識和體驗自我意識現實自我理想自我自我立場對目前狀態(tài)的評價和看法完善自我的境界個人追求的目標投射自我鏡中自我:想象中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認識你自己!”——古希臘刻在神廟上的銘言馬勒認為自己與他人的分離對人格發(fā)展具有顯著影響新生兒期我向思考階段:對自我、他人、世界沒有意識1-5個月共生階段:意識到某人正在照顧自己,沒有意識到那個人是和自己分開的5-9個月區(qū)別階段:開始獲得一種自我和非自我的意識9-14個月實踐階段:開始爬行14-24個月友好關系建立階段2-3歲友好關系的加強階段劉易斯的研究表明:嬰兒18個月有一種自我意識在嬰兒的鼻子上擦上胭脂,媽媽抱著和他一起坐在鏡前,一歲之前看著鏡子不會撫摸自己鼻子,一些15個月會撫摸自己鼻子,75%在18個月在鏡子中認出自己而撫摸鼻子??膳碌膬蓺q——第一叛逆期嬰兒兩歲左右:嬰兒學會了說“不”——開始形成一種獨立和自主的意識?!安弧弊兂闪怂麄兿矚g的單詞,甚至在問他們是否想要冰激凌的時候,嬰兒都可能回答“不”。1、自我概念的發(fā)展嬰幼兒期個體已經開始把自己當作主體來認識,感到自己是獨立存在的,能把自己和物體及他人區(qū)別開來3歲左右已經學會用“我”、“你”、“他”區(qū)分自己和他人。這是自我意識發(fā)展過程中的一次飛躍。在掌握了這個“我”字概念以后,兒童的自我意識也就開始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從而逐漸學會了評價別人和自己。(一)自我概念和自我評價的發(fā)展2、自我評價的發(fā)展及特點孩子的自我評價受外界評價影響比較大思考:聽話就是好孩子嗎?當官就是成功嗎?學習好代表一切嗎?工資高,賺錢多就是成功嗎?……對孩子我們應該持什么樣的觀念?1、從輕信成人的評價到自己獨立的評價學前初期兒童對自己或別人的評價往往只是成人評價的簡單再現,而且,對成人的評價,有一種不加考慮的輕信態(tài)度。例如,他們評價自己是(我不是)好孩子,是因為“老師說我是(或不是)好孩子”。學前晚期開始出現獨立的評價,漸對成人的評價持有批判的態(tài)度。如果成人對兒童的評價不客觀、正確,兒童往往會提出疑問,申辯,甚至表示反感。Eg.7+8=?為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老師和家長應該注意什么?2、從對外部行為的評價到對內心品質的評價學前初期兒童一般只能評價一些外部的行為表現,還不能評價內心狀態(tài)和道德品質等。如他“為什么說你自己是好孩子?”4歲兒童回答“我不打架”或“我不搶玩具”6歲的兒童則可以說到一些比較抽象、內在的品質特點,如“我聽話,遵守紀律”或“我謙讓,對小朋友友好?!?/p>
3、從比較籠統的評價到比較細致的評價學前初期兒童對自己的評價是比較簡單、籠統的,往往只根據某一、二個方面或局部進行自我評價,例如,“我會唱歌”,“我會畫畫”。學前晚期兒童的評價就比較細致、比較全面些。如,他會說“我會唱歌,也會跳舞,可是就是畫畫不好”。(二)自我體驗的發(fā)展3歲左右兒童的自我體驗產生,此時個體的愉快、憤怒往往是生理需要的表現,而委屈、羞愧等則反映了他們的社會性體驗。4歲左右產生真正的自我情緒體驗。不同類型的自我體驗的發(fā)展順序是不一致的,其基本發(fā)展方向是由生理性體驗向社會性體驗發(fā)展。5-6歲兒童已具備基本的自我體驗,逐漸產生社會性的自我體驗,如委屈、自尊、羞愧等等。其中,自尊這種自我體驗對兒童的心理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三)自我控制的發(fā)展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兒童大腦皮質的成熟,兒童自控能力也逐漸發(fā)展起來,對行為的調節(jié)、控制能力逐漸增強,進而逐步控制自己的思維活動,表現出一定的意志力。但這種自控能力與每個人的需要、興趣、情感、氣質類型、行為方式特征等息息相關。一般而言,幼兒的大腦皮質興奮機制比抑制機制占優(yōu)勢,因而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低,行為帶有明顯的沖動性。3-4歲兒童的堅持性、自制力很差5-6歲才有一定的獨立性、堅持性和自制力。Kopp將自我控制分為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抑制行為沖動二是抑制誘惑三是延遲滿足——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四是制定和完成包括必須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如何使個人行為與行為意圖之間協調一致等內容的行為計劃五是在社會情境中,兒童能夠不顧自己當時的個人喜好而采取適當的行為方式。二、道德發(fā)展皮亞杰的理論——對偶故事法柯爾伯格的理論——兩難故事法研究著重兒童對規(guī)則的理解和使用,對過失和說謊的認識以及對公正的認識等。研究被試:20名4~12、13歲研究方法:臨床研究法(談話法)——對偶故事研究結果:規(guī)則的理解、規(guī)則的執(zhí)行(一)皮亞杰的道德發(fā)展理論對偶故事法A、一個叫約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間里,家里人叫他去吃飯,他走進餐廳,但在門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個放著十五只杯子的托盤。約翰并不知道門背后有這東西,他推門進去,門撞到托盤,結果15只杯子撞碎了。B、一個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親外出了,他想從碗柜里拿出一些果醬,但是放果醬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夠不著,他試圖取果醬時,碰到了一只杯子,結果杯子掉下來打碎了。A、有一個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親出去了,朱利安覺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于是他拿著他父親的鋼筆玩。后來,他把桌布弄上了一小塊墨水漬。B、一次,一個叫奧古塔斯的小男孩發(fā)現他父親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親外出的一天,他想幫爸爸把墨水瓶灌滿,這樣他爸爸回來就可以用了。但在打開即將空了的瓶子時,他把桌布上弄上了一塊墨水漬。請判斷故事中孩子的過失是否相同?這兩個孩子中,哪個更壞些?為什么?7歲女孩的談話記錄:問:哪一個壞些?
答:弄一大塊墨水污點在桌布上的那個孩子。
問:為什么?
答:因為污點大。
問:為什么他弄臟了一大塊?
答:因為要幫助別人。
問:為什么另外一個孩子弄臟了一小塊?
答:因為他常常摸摸東西,他弄臟了一小塊。
問:那么他們兩個人誰壞些?
答:弄臟了一大塊的那個孩子。過失判斷年幼兒童根據客觀責任作判斷,隨年齡增長而減少。根據主觀責任判斷出現稍遲,隨年齡增長而遞增。兩種道德判斷在兒童身上有一個重疊階段,主觀責任的判斷逐漸取代客觀責任判斷而居于支配地位
——道德法則的內化階段。皮亞杰的兒童道德發(fā)展的階段前道德判斷階段(出生-2歲)感知運動階段,行為與滿足生理本能相關,沒有道德觀念的發(fā)展他律道德或道德實在論階段(2-8歲)認為規(guī)則是萬能的,不變的;評定行為是非時抱極端的態(tài)度;判斷行為的好壞根據結果而非主觀動機;把懲罰看成是天意,贊成嚴厲的懲罰;單方面尊重權威,有一種遵守成人標準和服從成人規(guī)則的義務感。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觀主義階段(8-10歲)認為規(guī)則和法則是經過協商制定的,可以懷疑和改變;根據結果和行為動機判斷行為;與權威和同伴處于相互尊重的關系,較高評價自己的觀點和能力,較現實地判斷他人;判斷不再絕對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幾種觀點;懲罰較溫和、貼切,帶有補償性,幫助錯誤者認識和改正。關于兒童公正觀念的研究——三個關鍵時期年齡特征7歲服從10歲平等13歲公正學前期的兒童所處大致是道德發(fā)展的他律性階段。他律道德是兒童道德發(fā)展的初始階段,又可稱為強制道德。這種道德的形成源于兒童對成人權威的單方面的尊重。對家長和學校教育提出什么要求?研究方法:兩難推理故事歐洲有一個婦女患有一種特殊的癌癥,生命垂危。醫(yī)生診斷后認為,只有本城藥劑師最新發(fā)明的新藥—鐳能救她的病。這個藥的成本約400美元,但是藥劑師要價是成本的10倍。病婦的丈夫海因茨多方求援,請求把藥便宜一點賣給他,或者允許賒賬,但藥劑師說:“不行,我發(fā)明此藥就是為了賺錢?!焙R虼囊虼俗咄稛o路,竟鋌而走險,在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撬開了藥劑師經營的藥店,為妻子偷走了藥。(二)科爾伯格道德階段論海因茨該不該偷藥?為什么?海因茨是對的還是錯的?為什么?海因茨有責任和義務去偷藥么?人們竭盡所能去挽救另一個人的性命是否很重要?海因茨偷藥是違法的。他偷藥在道義上是否錯誤?仔細回憶故事中的情景,你認為海因茨最負責任的行為應該是什么?為什么?道德發(fā)展:三個水平六個階段水平I-前習俗水平:0-9歲階段1:法律道德——懲罰與服從的定向階段贊成者認為漢斯應該去偷,否則妻子家的人會來打他,反對者認為漢斯不應該去偷,因為偷東西是違法的,被抓住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兒童的道德價值來自對外力的屈從或逃避懲罰。他們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由成年人來決定的,對成人或準則采取服從的態(tài)度,缺乏是非善惡的觀念。水平I-前習俗水平:0-9歲階段2:個人主義、工具性目的和交換大多數兒童持贊成態(tài)度,認為漢斯應該去偷,理由是妻子過去替他做飯、洗衣,所以漢斯應該幫助她。同時丈夫有照顧妻子的義務和責任,只要漢斯愿意,藥劑師又無理,漢斯就可以去偷。兒童的道德價值來自對自己要求的滿足,偶爾也來自對他人需要的滿足。在進行道德評價時,開始從不同角度將行為與需要聯系起來,但具有較強的自我中心性,認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為就是正確的。水平II-習俗水平:9-15歲階段3:個人之間的相互期待、相互關系和一致
兒童的價值是以人際關系的和諧為導向,順從傳統的要求,符合大眾的意見,謀求大家的稱贊。在進行道德評價時,總是考慮到社會對一個“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總是按照這種要求去展開思維。有的認為漢斯應該去偷,因為他的妻子現在需要幫助,有的認為漢斯不應該去偷,因為好孩子是不偷的,偷就不成為好孩子。他們認為遵守“互助”的習俗或“誠實”的規(guī)定都是輿論認可的,會受到社會的贊許,他們并不考慮漢斯這樣決定的社會后果。水平II-習俗水平:9-15歲階段4:社會體系和良心
道德價值是以服從權威為導向。包括服從社會規(guī)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權威,以法制觀念判斷是非、知法守法。對漢斯的偷藥行為,認為漢斯雖然有責任照顧和挽救自己的妻子,但如果偷藥就會危害社會秩序,而這種秩序是由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來維持的。所以,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遵守法律,漢斯不應該去偷,如果大家都根據自己的念頭去偷,社會就會不成樣子。那么既不能違法偷藥挽救生命的話,這個階段就很難解決漢斯的困境。水平III
-后習俗水平:15歲以后階段5:社會契約或功用和個人權利
以法制觀念為導向,有強烈的責任心和義務感,但不再把社會公則和法律看成是死板的、一成不變的條文,而認識到了它們的人為性和靈活性,他們尊重法制但不拘于法律條文,認為法律是人制定的,不合時的條文可以修改。也就是說,他們認識到法律或習俗的道德規(guī)范僅僅是一種社會的契約,它是由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變的,而不是固定僵死的。認為漢斯偷要是觸犯法律的,但在當時的情況下,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漢斯偷藥是對的,而藥劑師的行為也在法律允許范圍內,他也沒有錯。他們認為漢斯偷藥的行為可以得到辯護或從輕處理,不合理的法律應當予以糾正。階段6:普遍的倫理原則以價值觀念為導向,有自己的人生哲學,對是非善惡的判斷有獨立的價值標準,思想超越了現實道德規(guī)范的約束,行為完全自律。由于認識到了社會的重要性與維持這種共同秩序所帶來的弊病,看到了社會公則與法律的界限性,所以在進行道德評價時,能超越以前的社會契約所規(guī)定的責任,而且是以正義、公平、平等、尊嚴等這些最高的原則為標準進行思考,以普遍的標準來判斷人們的行為。認為漢斯的做法是正確的,因為人類生命的價值無條件的高于一切,人的生命要比財產的價值高的多,漢斯的行為是對允許藥劑師牟取暴利的法律的一種抗拒。這是最高層次的道德判斷水平,已超越某些規(guī)章制度,而考慮較多的事道德的本質而不是具體的道德準則。
水平III-后習俗水平:15歲以后水平道德推理的特點不該偷的理由該偷的理由前習俗水平
以懲罰與服從為定向偷東西會被警察抓起來,受到懲罰他事先請求過,又不是偷大東西,他不會受重罰前習俗水平以行為的功用和相互滿足需要為準則如果妻子一直對他不好,海因茨就沒有必要自尋煩惱,冒險偷藥如果妻子一向對他好,海因茨就應關心妻子,為救她的命去偷藥
習俗水平
以人際和諧為準也稱為“好孩子”取向做賊會使自己的家庭名聲掃地,給自己的家人(包括妻子)帶來麻煩和恥辱不管妻子過去對他好不好,他都得對妻子負責。為救妻子去偷藥,只不過做了丈夫該做的事習俗水平以法律和秩序為準則采取非常措施救妻子的命合情合理,但偷別人的東西犯法偷東西不對,可不這樣做的話,海因茨就沒有盡到丈夫的義務后習俗水平
以法定的社會契約為準則丈夫沒有偷藥救妻子的義務,這不是正常的夫妻關系契約的組成部分。海因茨已經為救妻子命盡了全力,無論如何都不該采取偷的辦法解決問題,但他還是去偷藥了,這是一種超出職責之外的好行為。法律禁止人偷藥,卻沒有考慮到為救人性命而偷東西這種情況。海因茨不得不偷藥救命,如果有什么不對的話,需要改正的是現行的法律,稀有藥品應該按照公平原則加以調控后習俗水平
以普通的倫理原則為準則海因茨設法救妻子的性命無可非議,但他沒有考慮所有人的生命的價值,別人也可能急需這種藥。他這么做,對別人是不公正的。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對于任何一個有道德理性的人來說,人的生命最可貴,生命的價值提供了唯一可能的無條件的道德義務的源泉。研究結果:三個水平六個階段前習俗水平:0-9歲懲罰與服從的定向階段樸素的工具性享樂主義階段習俗水平:9-15歲好孩子定向階段維護權威和社會秩序定向階段后習俗水平:15歲以后社會契約定向階段普遍性的道德原則定向階段兒童處于道德發(fā)展的前習俗水平(出生-9周歲),兒童的道德判斷著眼于行為的具體后果與自身的利害關系,道德評價首先考慮的是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好與壞的根據是以自己的利益作為標準3歲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歲后隨著兒童交往的發(fā)展,成人不斷對兒童的行為提出要求,使他們逐漸掌握了各種行為規(guī)范,道德感也逐漸發(fā)展起來。學前初期兒童的道德感很膚淺、易變,往往是由成人的評價而引起;學前中期兒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標準,會因為自己在行動中遵守了老師的要求而產生快感,而且開始關心別人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學前兒童已具有較強的移情能力,會由他人的情緒狀態(tài)而引起自己與之相一致的情緒反應??梢灾蒙碛谒颂幘?,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接受他人的情緒情感。在道德判斷方面:學前初期兒童的道德判斷帶有很大的具體性、情緒性和受暗示性。他們在判斷行為時,還不能把行為的動機和結果結合起來,常常只看到行為的結果,而注意行為的動機,僅根據結果來判斷行為學前晚期兒童開始注重行為的動機、意圖。三、情緒與情感發(fā)展(一)學前期情緒與情感發(fā)展的特點1.情緒的沖動性逐漸減少2.情緒情感以外顯性為主,但內隱性逐漸增強3.情緒情感發(fā)易變性為主,穩(wěn)定性逐漸發(fā)展4.情緒表現形式日益多樣化,情感不斷豐富深刻由生理性體驗向社會性體驗發(fā)展(二)情緒與情感發(fā)展的社會情境1.親子交往中的情緒發(fā)展親子關系是一種非對稱的、親密的兩極關系。父母的知識、社會權力都遠遠超過孩子,他們對兒童情緒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他們不僅是孩子的依戀對象,還是認知和情緒“專家”。他們不僅是孩子情感需要的安慰者和支持者,還是其情緒發(fā)展的教育者和指導者。關于“愛無能”
作為“情緒專家”,父母教給孩子如何處理日常情緒事件。他們會告知孩子他們對情緒事件的評價,幫助孩子們針對情緒體驗使用相應的情緒標簽,使用情緒表達的文化或亞文化規(guī)則。如果父母對情緒的教導和預警是誤導性的,孩子在童年中期對情緒就具有扭曲的理解,例如傾向于認為引起其憤怒的同伴具有敵意的意圖。如何培養(yǎng)孩子愛的能力讓孩子學會表達愛給孩子愛的樣本
讓孩子懂得關愛他人
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
欣然接受孩子的好意
Eg.李老師和她兒子2.同伴交往中的情緒發(fā)展相對于親子關系而言,同伴關系是對稱性的,雙方具有平等的社會地位和行為權力,因而同伴關系對兒童的情緒發(fā)展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一,同伴之間具有更多的相似性,隨著其認知水平的同步提高,同伴更有可能理解對方的情緒發(fā)展,彼此扮演著協商者的角色,逐漸形成較為成熟的情緒調節(jié)策略。其二,同伴之間可以形成群體、小團體或是友誼關系,從而抑制或加強其情緒體驗。四、同伴關系的發(fā)展同伴關系主要是指同齡人間或心理發(fā)展水平相當的個體間在交往過程中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人際關系。同伴在兒童人際交往能力的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童年期的同伴關系交往技能會影響個體的長期適應。同伴關系在整個兒童和青少年發(fā)展過程中具有成人無法取代的獨特作用和重要適應價值。(一)同伴關系的功能1.同伴關系是個體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資源(1)發(fā)展社會能力的重要背景(2)滿足社交需要、獲得社會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發(fā)展2.為兒童提供行為樣板和社會比較對象(二)同伴關系的類型及功能兒童青少年的同伴關系是一個多層次、多側面、多水平的網絡結構。在同伴關系中,一些人可能是親密的朋友,另一些人可能只是玩伴,還有一些人可能僅是相識而已,極少數人可能是競爭對手或敵對關系。其中,友誼和同伴群體是同伴關系兩個重要方面。我國學者龐麗娟(1991)用“現場提名法”對4~6歲的同伴交往類型進行了研究,得到大致類似的結果。她將兒童的同伴交往劃分為四種基本類型:(1)受歡迎型(2)被拒絕型(3)被忽視型(4)一般型(三)學前期同伴關系的特點在學前期,兒童的社會關系變得比以前密切、頻繁和持久。2-3歲的兒童比年長的兒童更容易接近成人,并且尋求身體的注意,而4-5歲兒童的社會交往行為,則通常尋求同伴而不是成人的接受或引起注意的玩具。從3歲起,兒童偏愛同性同伴,經常與同性同伴發(fā)生聯系,互相間面對面的接觸增加了。由于兒童使自己的語言適應同伴的水平,因此互相間的交往也更加有效。他們表現出更多的共同努力,更有效地協調他們的活動,常常成功地合作解決問題。在3-4歲之間,依戀同伴的強度和與同伴建立起友誼的數量有顯著增長。單獨游戲減少,群體游戲增加。象征游戲更加復雜,包括更多的角色,尤其是家庭成員的角色,情節(jié)就圍繞著這些角色編排。第四節(jié)兒童的性意識與性問題一、性意識的覺醒(一)性別概念的發(fā)展性別認同、性別穩(wěn)定性、性別恒常性的發(fā)展(二)性別角色觀的發(fā)展性別角色期望、性別角色規(guī)范(三)性別化行為模式的發(fā)展與性別相符的活動傾向和行為表現二、兒童的性問題和性行為(一)性別概念的發(fā)展兒童的性別概念發(fā)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性別認同、性別穩(wěn)定性、性別恒常性。它們的出現時間是有所區(qū)別的:性別認同兒童對自己和他人性別的正確認定出現年齡最早,大概是2-3歲性別穩(wěn)定性兒童對人一生的性別保持不變的認識大概是3-4歲性別恒常性對人的性別不因為其外表(如發(fā)型、衣著)和活動的變化而變化的認識大概是6-7歲(二)性別角色觀的發(fā)展性別角色觀是指兒童對不同性別行為模式的認知和理解?!械膽摳墒裁矗挠謶摳墒裁?/p>
兒童在3歲時,就具有了相當多的關于社會對男性、女性的期望的知識,形成對性別行為模式的認知和理解。性角色的規(guī)范是從幼兒開始就點點滴滴地灌輸而逐漸形成的。孩子從贊許或批評中逐漸懂得了怎樣做才符合自己的性別角色規(guī)范。(三)性別行為模式的發(fā)展性別化行為模式是指與性別相符的活動傾向和行為表現。兒童性別概念和性別角色觀的發(fā)展使得兒童的性別化行為也得到發(fā)展。他們喜愛社會期待他們的性別所從事的活動和所扮演的角色,并且表現出與此相符的行為。2歲左右兒童會選擇適合自己性別的玩具和游戲。女孩就可表現出更喜歡與其他女孩玩而不是與吵吵鬧鬧的男孩玩。3歲男孩就明顯地選擇男孩而不是女孩為伙伴4歲半兒童與同性別同伴在一起玩的時間是異性別同伴的3倍6歲半兒童與同性別同伴玩的時間與異性別同伴的比例是11:1(四)影響兒童性別角色形成的因素1.先天遺傳素質——自然基礎、生理基礎性染色體決定生理性別,決定男女性腺的形成和性激素的分泌Eg.“雙性人”的困惑生理性別心理性別社會性別(四)影響兒童性別角色形成的因素2.家庭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直接的、最初的、最有力的影響對孩子性別角色期待——姓名、服裝、玩具、行為表現……Eg.男孩賤養(yǎng)男孩?女孩?(四)影響兒童性別角色形成的因素3.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態(tài)度——重要作用幼兒男教師為什么如此暢銷?4.社會文化——間接影響Eg.男女平等思想、新婚姻法5.大眾傳媒——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一)兒童的性提問學前期的兒童隨著好奇心的發(fā)展,開始對與性相關的問題產生興趣,并向家長提出一些似乎“少兒不宜”的問題。二、學前期兒童的性問題與性行為我是從哪里來的?我是怎么生下來的?為什么我有小雞雞,而×××卻沒有?爸爸媽媽昨天晚上做了什么?為什么我站著尿尿,而×××卻沒有?傳統的做法:為什么會這樣?P209應該怎么做?(二)兒童的性行為人體界限、暴露身體、性角色、窺視他人裸露的軀體、自我刺激(自慰行為)……兒童的性行為在幼兒園內經常發(fā)生(三)兒童的性游戲1、自樂式性游戲:撫弄陰莖和用手刺激陰蒂比較常見2、友愛式性游戲:互相查看同伴的身體,借游戲了解同伴的不同(娃娃家游戲)3、探究式性游戲:eg.站著尿尿的小女孩兒童的自慰行為1、表現:用手撫弄自己的生殖器以獲得性快感或者通過其他方式仿佛摩擦會陰部以獲得快感的行為。2、原因:探索身體、與外生殖器的不適感有關、少數是有人教孩子自慰或受到性騷擾的結果、某些精神發(fā)育遲滯和精神分裂癥患兒……3、干預:消除家長的緊張情緒幫助家長檢查自慰的發(fā)生是否與其他問題有關幫助家長對孩子的自慰行為進行引導,使行為符合社會規(guī)范。對兒童性游戲和性行為的態(tài)度這是兒童性意識發(fā)展中的幼稚而自然的表現,保護其積極求知的一面,制止其消極的一面。不好的做法:如臨大敵、強行遏制,刻意回避應該的做法:因勢利導、巧用比喻,根據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適當予以解釋,既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又不至于造成誤解和錯誤印象。案例2、媽媽洗澡的時候,6歲的兒子,透過沖涼房的門縫,悄悄地向里面看——
吳媽媽:“壞小子,不學好人,”媽媽揪著寶寶的耳朵,邊打他的屁股邊大吼,“讓你不學好!讓你不學好……”
兒子:“沒有,我沒有——”趙媽媽:媽媽雖然發(fā)現了寶寶的舉動,但不動聲色。沖完涼后,回到客廳,擦著頭發(fā)與寶寶的爸爸隨意地聊起來:“沖涼房的門應該修一修了,我在里面都能看到外面了?!焙聥寢專簨寢尨掖业叵赐暝瑁綍空伊艘槐娟P于人體的畫冊?!鞍职质悄腥?,媽媽是女人……”
“寶寶,世界上有兩種人,”媽媽指著畫冊上的人體說,“一種是男人,一種是女人……”
“無論是什么人,都要互相尊重,不能偷看別人第五節(jié)幼兒的相關問題與爭議一、游戲:兒童的基本活動與基本權利二、兒童的攻擊性行為三、婚姻家庭問題——單親第一,游戲是在日生活中除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動如進食、睡眠等之外發(fā)生次數和所占時間最多的活動第二,游戲對活動主體的生活或生長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的活動。游戲伴隨嬰幼兒和學前期兒童成長的全過程,并被他們當成一項主要“工作”對待,它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思維發(fā)展的巨大幫助。游戲是此時個體了解自己、理解周圍世界的主要途徑,是個體成長與思維發(fā)展的重要媒介。一、游戲:兒童的基本活動與基本權利(一)游戲滿足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基本需要首先,游戲滿足幼兒生理發(fā)展的需要。Eg.體育游戲其次,游戲可以滿足幼兒認知發(fā)展的需要。Eg.搭積木第三,游戲可以滿足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需要。Eg.角色游戲第四,游戲可以滿足幼兒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二、游戲的類型與功能(一)按游戲的社會性特點分類1.獨自游戲(solitaryplay)2.平行游戲(parallelplay)3.聯合游戲(associativeplay)4.合作游戲(cooperativeplay)5.旁觀游戲(onlookerplay)(二)按兒童的認知特點分類1.練習性游戲(practiceplay)以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游戲理論為依據,可將游戲分為以下四種:2.象征性游戲(symbolicplay)3.結構游戲(constructiveplay)4.規(guī)則游戲(game-with-rules)(三)按兒童的行為表現分類1.語言游戲(languageplay)2.動作游戲(motorplay)3.想象游戲(imaginativeplay)4.交往游戲(intercourseplay)5.表演游戲(dramaticplay)(四)按幼兒園中教師對幼兒活動的干預和控制的程度差異分類1.自由游戲2.任務定向的活動區(qū)活動。3.全班集體活動。幼兒期游戲的內容小班兒童的游戲在很多地方還跟嬰兒的游戲差不多,游戲的主題更多是反映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一般總是摹仿大人的一些動作。當然,小班兒童已經開始不滿足于單純動作的重復,而是力圖賦予這些動作以一定的意義。中班兒童游戲中,經常出現大人的一些勞動和生活內容。大班兒童的游戲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復雜。在大班兒童的游戲中,已經可以經??吹椒从成鐣?、關系的游戲,例如,“飯店”、“醫(yī)院”等游戲。幼兒期游戲的形式特點小班兒童游戲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圍事物如玩具、材料等的直接支配。小班兒童在游戲中發(fā)生糾紛,也往往是由于爭奪玩具或游戲材料而產生的。中班兒童在進行游戲的時候,一般都能從分配角色開始,這就是說,兒童對自己的游戲活動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性。他們已經不像小班兒童那樣,只對游戲用具感興趣,而是力圖進一步理解和表現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意義和任務。大班兒童開始能事先計算自己的游戲,商量分配游戲的角色。而且,也能更多地理解和堅持游戲的規(guī)則。在游戲中如果發(fā)生爭執(zhí),一般都能用游戲規(guī)則來解決問題。此時糾紛常常是由于執(zhí)行游戲規(guī)則而引起的。游戲持續(xù)時間參加人數小班兒童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興趣常常轉變,在大多數情況下,對同一個游戲,往往只能玩幾分鐘或最多十幾分鐘游戲參加的人數很少,大多數喜歡做個人游戲,即便在一起玩參加人數也是很少的(2、3人)中班兒童可以持續(xù)做一種游戲達40~5O分鐘游戲的集體則擴大了大班兒童往往在好幾天內連續(xù)做一種有興趣的游戲常常是集體性的游戲,而且每一個角色要按游戲的情節(jié)和規(guī)則行動,從而能使彼此之間的行動更加協調一致。第五節(jié)學前期的可能問題與爭議一、行為問題與對策(一)攻擊性行為兒童攻擊行為常表現為打人、罵人、推人、踢人、搶別人的東西(或玩具)等。兒童的攻擊行為一般在3~6歲出現第1個高峰,10~11歲出現第2個高峰。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身體侵犯;二是言語攻擊,;三是關系欺侮。攻擊行為常見于男孩,一般男孩多以動手動腳的攻擊行為為多,而女孩偏重于言語的攻擊方式。2.影響因素(1)生物學因素首先,與大腦的協同功能有關其次,與情緒喚起水平有關(2)社會環(huán)境因素(3)個體因素首先,與兒童的道德發(fā)展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有關其次,與兒童的人格特點有關再次,與兒童的社交技能水平有關最后,與個體固有經驗因素有關3.攻擊性行為的矯正(1)干預兒童的侵犯事實(2)鼓勵兒童的親社會行為(3)培養(yǎng)兒童的移情能力(4)創(chuàng)設非攻擊的環(huán)境,遠離暴力和不良誘因(5)幫助兒童掌握解決人際沖突的策略、技能(二)口吃引起口吃的原因目前并不明朗。從經驗的角度,以下事件可能引起口吃:(1)強行糾正“左撇子”。(2)模仿他人口吃。(3)突然的精神刺激。(4)父母在孩子學習說話時要求過急。2.癥狀表現口吃在兒童中比較常見,約占兒童總數的5%。通常2-4歲間出現,男孩比女孩約多3倍??诔远嘣谟變浩谛纬?,也易在幼兒期糾正;如果在幼兒期沒得到良好的糾正,可延續(xù)至成年,有的則伴隨終生。大約每1000個成年人中,有3人會出現持續(xù)口吃。主要癥狀表現為言語節(jié)律失調,語音或字句的重復、中斷、阻滯而不流利,可伴有言語助動的動作,如跺腳、拍腿等??诔曰純撼1憩F膽小。往往同時存在退縮、自卑心理或其他情緒障礙。判定為口吃者,須符合下列三項:(1)經常出現語音或音節(jié)的重復或延長,影響說話的流暢性;(2)無表達內容障礙;(3)排除抽動癥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3.口吃的矯正首先,讓孩子多聽聲音優(yōu)美、表達流暢、簡潔明確的語言。其次,與孩子說話時,語速要放慢。再者,幫助孩子樹立治愈口吃的信心。第四,進行語言糾正訓練。最后,藥物治療。(三)兒童自慰(masturbation)自慰在1歲嬰兒中即可出現,多發(fā)生在2歲以后,五六歲時,有意識的自慰非常普遍,男、女孩都會發(fā)生。入小學后減少,青春期后又增加。兒童發(fā)生自慰的最初因素可能是好奇和局部疾患或碰巧,正常情況下與以下因素有關:(1)探索身體(2)與外生殖器的不適感有關(3)青春期性發(fā)育(4)少數是有人教孩子自慰或受到性騷擾的結果自慰過于頻繁(每日數次)可能會影響兒童的生活,如社會交往、學習效率和睡眠質量,但頻繁自慰往往是某些問題的外在表現。某些精神發(fā)育遲滯和精神分裂癥的患兒,也可能有經常自慰的行為。3.對兒童自慰的處理第一,消除家長緊張,做出適當的反應。第二,檢查自慰的發(fā)生是否與其它問題有關系。第三,指導家長如何對自慰進行引導二、婚姻家庭問題與學前兒童(一)危險性家庭危險性家庭的特征是充滿沖突、憤怒、攻擊,人際關系之間缺乏溫暖和支持,忽略后代的需求。這種家庭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危險性。首先,它的許多特征,最主要表現為虐待和忽略,會對兒童的生命和安全造成威脅;第二,兒童不斷發(fā)展的生理和神經系統要不停地去適應由危險家庭所造成的具有威脅性和緊張性的環(huán)境,這樣會導致生理機能失調。第三,危險性家庭不能給兒童提供重要的自我調節(jié)技巧,使兒童不能有效地建立和維持社會支持,或者處理人際關系間與情感有關的問題;最后,危險性家庭會增強兒童對行為問題和物質濫用的易感性,包括吸煙、喝酒、吸毒以及性混亂。閱讀材料人民網2006年3月15日電至去年底,統計全臺共有1848個“高風險”家庭,超過五成生計困難或背負巨額債務,兩成五家庭父母長期失業(yè)或無法外出工作,刻意和鄰里親友疏離,缺乏協助度過難關,孩子往往成為最大受害者。最令社工人員心疼的是,孩子因家庭陷入危機,被迫提早長大。四成以上孩子經常單獨和重病、酗酒、罹患精神疾病、有毒癮或有自殺傾向和記錄的父母家人共處。因為缺乏照料,兩成兒童少年承擔照顧年幼弟妹、打理家務和外出打工營生等角色,甚至為賺取學費和生活費,只好謊報年齡偷打工。因為養(yǎng)育疏忽或管教失當,造成近四成孩子有先天性身心障礙、過動癥;或因教養(yǎng)不當,造成發(fā)展遲緩、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甚至被校方視為頭痛人物。
1.危險性因素對兒童情緒發(fā)展的影響首先,父母的抑郁水平影響親子間的互動。冷漠、非支持性和忽略型家庭不利于兒童正常情緒的發(fā)展,沖突和攻擊型家庭同樣也不利于兒童的發(fā)展。受到虐待或處于高水平憤怒和悲傷家庭的兒童比同齡人更難對情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二)危險性因素對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影響缺乏溫暖和教養(yǎng)會導致難以形成和維系社會關系。危險性家庭會在很多方面影響兒童開始和維系友誼以及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青少年和成人的社會關系也受社會認知的影響,而這種社會認知是兒童期所形成的。(二)單親家庭對個體成長影響的爭議單親家庭是一種特殊的家庭形式,是指“由父親或母親一方與子女共同組成的生活聯合體”,即從狀態(tài)上來講,一個家庭必須只有單一的父親或母親,其子女一般是指未成年的子女。從成因上說,單親家庭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態(tài):喪偶式單親家庭、離婚式單親家庭、未婚式單親家庭和分居式單親家庭。爭議:單親家庭必然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學術界對此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嚴重影響論”,即認為單親家庭的子女在未成年時期經歷了家庭的變故,心理上很容易受到傷害,常常表現為抑郁、多疑等心理疾病,不僅直接影響了學習成績,對將來順利地走向社會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環(huán)境生物監(jiān)測與修復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汕頭幼兒師范高等??茖W?!端こ探洕?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培正學院《文化項目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七年級上冊《3.1.1 代數式》課件與作業(yè)
- 廣東南方職業(yè)學院《數學物理方法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理工職業(yè)學院《中國藝術設計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全國百強?!刻旖蚴心祥_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階段檢測數學試題
- 【Ks5u發(fā)布】山東省煙臺市2021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統考數學(理)試題掃描版含答案
- 2021高考生物限時規(guī)范特訓:第25講-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 【9語一模】2024年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學中考一模語文試題
- 2024-2025學年陜旅版英語五年級上冊期末質量檢測5(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音頻)
- ISO 56001-2024《創(chuàng)新管理體系-要求》專業(yè)解讀與應用實踐指導材料之20:“7支持-7.3意識+7.4溝通”(雷澤佳編制-2025B0)
- 期末素養(yǎng)提升(試題)-2024-2025學年語文二年級上冊
- 西京學院《數據挖掘B》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1年江蘇南京二十九中特長生考試數學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選調生培訓心得體會集合6篇
- 2024年01月11073法律文書期末試題答案
- 體系工程師年終總結
- 東汪鎮(zhèn)中學對標活動實施實施方案
- 臺灣民法繼承編
-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表(領導用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