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西方文論與文本解讀實踐_第1頁
當代西方文論與文本解讀實踐_第2頁
當代西方文論與文本解讀實踐_第3頁
當代西方文論與文本解讀實踐_第4頁
當代西方文論與文本解讀實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當代西方文論與文本解讀實踐第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一、當代西方文論的發(fā)展第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當代西方文論的文藝根基文藝觀念發(fā)生了裂變:由真善美轉(zhuǎn)向假丑惡;對真善美的理解不同:傳統(tǒng)的藝術(shù)是為了歌頌真善美,即使表現(xiàn)假丑惡,也是為了襯托真善美;而現(xiàn)代藝術(shù)則就是圍繞假丑惡這個中心展開的,要正視假丑惡。(兼說現(xiàn)實主義與現(xiàn)代主義藝術(shù)的不同)“審美”:這里的美是美學對象,包含丑;“真”的理解的不同,thereality和thereal的區(qū)別。第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當代西方文論的基本走向由單一的以創(chuàng)作為中心的批評轉(zhuǎn)向了不僅以創(chuàng)作,而且以作品本身和對作品的接受為中心,并且重點在作品的文本和讀者的接受。批評家的目光從作者的社會背景、身世縮小到作品,從作品整體縮小到作品的語言文字,以至于研究閱讀而拋開作品,使批評本身成為一種創(chuàng)作。第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當代西方文論的基本特色第一,基本上是在作者、作品、讀者與社會文化的總體構(gòu)架中來研究文藝的;第二,在文藝的本體方面,更注重藝術(shù)作品的形式研究;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追新求異,力圖創(chuàng)新,并且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滲透;第四,表述上追求新穎性和獨創(chuàng)性。第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當代西方文論的主要內(nèi)容:俄國形式主義文論英美新批評結(jié)構(gòu)主義文論文藝符號學接受美學讀者反應批評西方馬克思主義批評精神分析文論第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在10月革命的前夕,一些俄國學者躲在書齋里探討“什么是詩”的問題。形式主義文論就產(chǎn)生于此。它首先受到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的影響,尤其是《普通語言學教程》。這本書是他的學生根據(jù)他1906-1911年在日內(nèi)瓦大學的講稿整理出版的,該書提出了共時性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歷時性語言學的方法。第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俄國形式主義文論的主要特征1、把形式研究作為藝術(shù)研究的唯一任務(wù)(理論與實踐有差異,康德:自由美,附庸美);2、采用類似語言學的方法研究文藝學(與19世紀別、車、杜的研究方法不同)“詩不過是語言的美學操作”(雅格布森)3、形式主義注重敘事文學研究,尤其是情節(jié)研究。第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英美新批評新批評是20世紀20年代發(fā)端于英國,30年代形成于美國,40-50年代在美國文壇占統(tǒng)治地位的,以單部作品形式分析為己任的文學批評流派。蘭索姆(J.C.Ransom)在1942年出版了標題為《TheNewCriticism》一書,這本書總結(jié)了新批評一些理論家的思想和批評。他還提出了“構(gòu)架—肌質(zhì)”說。構(gòu)架是指作品的內(nèi)容(如沒有裝修的房子),而肌質(zhì)是指作品的形式,(如房子的裝修)。他是二元論,但是側(cè)重后者,因為肌質(zhì)是產(chǎn)生審美感的關(guān)鍵因素。第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艾略特(T.S.Eliot1888-1965):詩歌不是放縱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現(xiàn)個性,而是逃避個性。詩歌表現(xiàn)情感的唯一方式是找到“客觀關(guān)聯(lián)物”,表現(xiàn)的是普遍意義的情感。瑞恰茲(I.A.Richards1883-1981)從語義的角度出發(fā),把語言的使用分為“科學性的”和“情感性的”,前者的功能是指事稱物,傳達真實信息,說的話可以與客觀事物一一對應,后者的功能是激發(fā)人的情感和想象,不一定與客觀事物一一對應,前者是真實的陳述,后者是所謂“偽陳述”,是藝術(shù)的真,不同于客觀事實。第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新批評的主要特點1、以文藝作品為本體,著重研究單部文藝作品;2、重視研究作品的內(nèi)在構(gòu)成,注重詩學研究;3、從情感的角度,區(qū)分了科學語言與文學語言(瑞恰茲:真陳述,假陳述);第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結(jié)構(gòu)主義文論20世紀60年代,在英美新批評派由興盛走向衰落的時候,以法國為中心的結(jié)構(gòu)主義文學理論則以獨特的風姿,登上了當代西方文壇。結(jié)構(gòu)一詞源于拉丁文structura,原意是指系統(tǒng)之內(nèi)各個部分、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結(jié)構(gòu)在各門學科中被廣泛采用(工程、生理、藝術(shù)等)。作為一種文藝理論流派,它出現(xiàn)在20世紀40、50年代以后,是從形式主義母體中滋生和分化出來并逐漸發(fā)展壯大的,是一個觀念相近,隊伍松散的理論聯(lián)盟。第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結(jié)構(gòu)主義基本上是把語言學的研究方法運用到人類思維模式的探索之中。語言研究的科學化在結(jié)構(gòu)主義那里達到了頂點。其基礎(chǔ)是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在這本書里,他建立了共時性語言學,指出,不僅可以從歷時的角度研究語言的變化,而且可以從空間的角度,研究語言的系統(tǒng)性、結(jié)構(gòu)性。第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雅格布森努力從語言的功能上說明文學性,研究語言怎樣成為詩的語言。他指出,詩性功能占主導時,語言不是指向外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而是強調(diào)語言表述本身,也就是語言的自我表征。喬納森·卡勒《結(jié)構(gòu)主義詩學》批判了雅格布森的詩論是以語言學為基礎(chǔ)的,而一首詩之所以成為詩,主要是由程式所決定的,一是作者用詩的程式去創(chuàng)作,二是讀者把它當作詩來讀。第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例如:ThisisjusttosayIhaveeatenTheplumsthatwereintheiceboxAndwhichYouwereprobablySavingforbreakfastForgivemetheyweredelicioussosweetandsocold--第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結(jié)構(gòu)主義敘事學一直在簡化敘事作品,歸納和概括出最基本的敘述結(jié)構(gòu),發(fā)現(xiàn)隱藏在一切故事下面的故事。列維-斯特勞斯:人類思維的“無意識基礎(chǔ)”;托多洛夫:決定世界結(jié)構(gòu)本身的“普遍語法”。結(jié)構(gòu)主義者在復雜而范圍廣闊的文化現(xiàn)象中尋找隱含的共性和普遍聯(lián)系,同時為理解個別現(xiàn)象提供一個可以參照的思考框架。第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文藝符號學文藝符號學與俄國形式主義、新批評、結(jié)構(gòu)主義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又有很大的區(qū)別,聯(lián)系在于都重視語言學在文藝學研究中的作用,注重作品本身的研究,而區(qū)別在于文藝符號學與分析哲學關(guān)系密切,具有濃厚的哲學意味。因此,文藝符號學也屬于形式主義文論,也就是以作品研究為中心的批評流派。第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1、在文藝的本體論方面,把文藝看成是表現(xiàn)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界定了藝術(shù)符號(artsymbol)與藝術(shù)中的符號(symbolsinart)。前者是把藝術(shù)作品作為一個整體,后者只是指藝術(shù)作品中的一種因素;2、藝術(shù)符號特征研究的前提是與非藝術(shù)符號相區(qū)別(語言符號與藝術(shù)符號不同:情感);3、高度重視藝術(shù)符號的認識作用,一般哲學家都重視認識作用。第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文藝始終是脫離不了情感的。一、文藝不是表現(xiàn)個人的情感,也不是表現(xiàn)自我(純粹的自我表現(xiàn)不需要藝術(shù)形式——蘇珊·朗格);二、文藝必須表現(xiàn)人類的情感,因為藝術(shù)家在作品中表現(xiàn)的情感具有普遍性;三、文藝表現(xiàn)的情感是多方面的、寬廣的,不是單一的、狹隘的;情感是藝術(shù)品的意韻,符號是外觀,表現(xiàn)情感。第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接受美學1、強調(diào)讀者研究的重要性、客觀性,把讀者作為文藝的一個組成部分來研究2、注意研究讀者的審美經(jīng)驗及其他基本條件;“讀者的接受水平?jīng)Q定文本的存在”(薩特)3、十分關(guān)注文學史的研究,提出了接受的文學史觀(逆向發(fā)展)。第二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文學作品只能夠提供一個多層次的結(jié)構(gòu)框架,其中有許多未定點,只有讀者的閱讀才可以將它具體化。從讀者的實際反應來說,打破讀者的期待水平,使他不斷感受作品出奇制勝的力量,才是成功的藝術(shù)品。作者的任務(wù)就是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力。第二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讀者反應批評接受美學把作品和讀者的關(guān)系放在首位來考察,但并沒有把讀者看成意義和價值唯一的創(chuàng)造者,卻把本文結(jié)構(gòu)視為最初的出發(fā)點。在美國,主要注重讀者的理論叫做讀者反映批評。美國批評家斯坦利·費希提出“感受派文體學”,認為,文學并不是白紙黑字的書本,而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體驗,意義是讀者對作品本文的認識,并且隨著讀者認識的差異而變化不定。因此,本文、意義都不在客體之中,而是讀者經(jīng)驗的產(chǎn)物。第二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西方馬克思主義批評西馬認為,要重建馬克思主義的中心是總體性。這一概念是直接針對恩格斯的,恩格斯認為,經(jīng)濟是主要的,因此10月革命首先要改變生產(chǎn)資料所有制;西馬要用總體性來取代經(jīng)濟因素決定論,資產(chǎn)階級的專政是總體的專政,不僅僅是經(jīng)濟、政治專政,因此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應是總體的革命。從總體上看,還有美學、道德、文化等方面。主要矛盾決定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第二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西馬認為,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不僅是經(jīng)濟、政治,而且更重要的是意識統(tǒng)治。這是對人的意識形式本身的統(tǒng)治,人的意識形成之后,它阻礙人客觀地去反映、認識社會世界。西馬面對革命的失敗,轉(zhuǎn)向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了“青春期造反”,把壓抑沖動作為一種已形成的順從的意識形式,工人階級以后也是這樣,不造反了,要進行意識革命。第二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西馬的哲學觀是同蘇聯(lián)模式的辨證唯物主義相對立的。蘇聯(lián)模式的缺陷就是排斥了人的實踐性,把世界自身規(guī)律的運轉(zhuǎn)看成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只講規(guī)律不講實踐(螺絲釘、一塊磚等)。西馬認為,蘇聯(lián)模式?jīng)]有反映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他們要求恢復實踐論的地位,把馬克思主義稱為實踐哲學。第二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在美學文藝學方面,西馬(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以馬爾庫塞(1898-1979)和阿道爾諾(1903-1969)的著作為代表。主要理論特征:一、對現(xiàn)實與藝術(shù)的關(guān)系給予了新的理解;文藝不僅由現(xiàn)實所決定,而且還反作用于現(xiàn)實。二、馬克思主義把文藝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一個部門來研究。注意研究意識形態(tài)的規(guī)律。文學總是自覺不自覺地灌輸某種意識形態(tài)。第二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精神分析文論弗洛依德主義的基本理論:人的精神活動就如同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水上的部分是人的意識部分,水下的部分是人的無意識部分;人格結(jié)構(gòu)也是如此,最底層是“本我”,“本我”包含著“力比多”,也就是性欲,這也是人的一切精神活動的內(nèi)驅(qū)力;最高層次是“超我”代表道德準則、法律;中間層次是“自我”,主要起著調(diào)節(jié)作用。第二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俄狄浦斯情節(jié):主要是指每個人的無意識領(lǐng)域中都有的一個依戀異性父母,要殺死同性父母的情節(jié),取材于古希臘的神話故事。弗洛依德非常強調(diào)性本能的作用,他把心理活動分為意識與無意識,甚至認為,人一出生就有心理活動,在兒童的口腔階段,主要是通過吃手指來宣泄;成年后,人可以通過夢,藝術(shù)作品來宣泄。他的主要代表作《釋夢》(《夢的解析》),主要是通過想象來升華。第二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二、文本解讀實踐第二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真正有影響的文本解讀實踐來自西方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批評和英美新批評(細讀法)主要看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文本解讀實踐和精神分析批評的文本解讀實踐。英美新批評倡導的“細讀法”(closereading)已經(jīng)融入前面兩種批評實踐之中。第三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西方馬克思主義批評認為,文本的意義可以分為四種。這種意義由淺及深,形成一個等級分明的意義結(jié)構(gòu):最膚淺的是單一的字面意義,最深奧的是普遍的征兆性意義。這四種意義依次為:(1)指示意義(referentialmeaning),可以把它理解為對人物、情節(jié)和環(huán)境和概括,或?qū)︻}材的把握。它類似于故事梗概。它只回答一個問題:文本中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讀者只需要最基本的解讀能力,即可把握指示意義。對指示意義的把握是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因為是整體把握,難免膚淺。第三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以《綠野仙蹤》(WizardofOz)為例。它的指示意義是:七歲的小女孩桃樂絲因為與收養(yǎng)她的嬸嬸頂嘴,獨自外出,結(jié)果被龍卷風從美國的堪薩斯州卷到小人國。在仙女及凡人的幫助下,她踏上黃磚路,趕往綠水晶城,去找大魔法師,尋找回家的辦法。她在路上遇見了稻草人、錫皮人和膽小的獅子。稻草人需要頭腦,錫皮人想要一顆心,膽小的獅子需要膽量,于是他們結(jié)伴而行。一路上他們戰(zhàn)勝了女巫婆的阻撓,終于來到水晶城。歷經(jīng)各種波折之后,桃樂絲終于回到了堪薩斯的家中。第三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2)外顯意義(explicitmeaning),是在故事或情節(jié)發(fā)展到某個時刻顯示出來的意義。它與文本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它講述的是道德教益之類的東西。它是讀者從文本中推導出來的?!巴茖浴笔撬钠渌卣??!毒G野仙蹤》的外顯意義是由它的內(nèi)容界定的。一個女孩因為與嬸嬸發(fā)生爭執(zhí)和厭倦枯燥乏味的農(nóng)莊生活,逃離了那里。但只是在逃離家園之后,她才意識到,她的家人對她有多么重要。于是才有了最后那句話:“還是家里好啊。”(There’snoplacelikehome.)類似于我們的民諺: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第三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李白有詩《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笔捠抠氄J為此語“無一字言怨,而隱然幽怨之意見于言外?!贝苏Z不確,雖然詩內(nèi)無怨,但標題就有一個大大的“怨”字,它已經(jīng)確立了此詩的主旨和基調(diào)。蕭士贇(yūn)的評論沒有展現(xiàn)其洞察力,但展示了他對“言外之意”的酷愛。第三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俞陛云對此詩的評論較為切題:“題為玉階怨,其寫怨意,不在表面,而在空際。第二句云露侵襪濕,則空庭之久立可知。第三句云卻下晶簾,則羊車之絕望可知。第四句云隔簾望月,則虛帷之孤影可知。不言怨而怨自深?!边@里的所謂的“不言之怨”,即《玉階怨》的外顯意義。它是從文本中直接推導出來的。我們中國推崇的“言外之意”,大都停留在這個層面。第三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外顯意義是讀者從文本推導出來的。它既可能與作者的意圖相同,也可能不同。在多數(shù)情況是相同的,在少數(shù)情形下是不同的。有人在解讀丁西林的《三塊錢國幣》時,就讀出了與作者的意圖明顯不同的外顯意義?!度龎K錢國幣》是丁西林于抗戰(zhàn)時期創(chuàng)作的一部獨幕喜劇。它取材于一件生活小事,卻要反映恃強凌弱等不公平、不合理現(xiàn)象。在那里,欺壓女仆、蠻不講理的吳太太是作者要諷刺的對象,正義感和同情心的楊長雄則是作者要歌頌的對象。作者說他“能言善辯,見義勇為,有年輕人愛管閑事之美德”。第三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但幾位中學教師的解讀則與此不同。有位老師指出,楊長雄的“能言善辯”實際是偷換論題的詭辯。比如把“該不該賠錢”偷換成了“賠得起還是賠不起”,把吳太太“可以不可以要求李嫂賠償”偷換成了吳太太“可以在乎不在乎”,“有打破花瓶的機會”偷換成“有打破花瓶的權(quán)利”等。(俞聯(lián)斌,《〈三塊錢國幣〉中楊長雄的詭辯術(shù)》,《語文教學通訊》2003年12期。)第三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有位老師指出,一方面,楊長雄有“同情弱者,打抱不平的可貴特點,應該值得肯定。”但是楊長雄的“同情弱者”并非貨真價實,有其偽善的一面,因為他沒有以實際行動援助不小心打碎花瓶的李嫂。吳太太借助官方的力量(警察),強近李嫂當?shù)糇约喊?,陪嘗吳太太的損失。楊長雄還是不為所動,最后還是當鋪的少奶奶資助了三塊錢,才解決了問題。“楊呢,還不依不饒,砸碎另一只花瓶,奉上三塊錢,他自己反正出了三塊錢,就是不愿施舍給李嫂。從這里我們可以看一看楊真的有同情心嗎?”(黃明鋒、雷克云,《楊長雄:正義掩蓋下的偽善》,《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年29期。)第三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3)內(nèi)隱意義(implicitmeaning),內(nèi)在隱意義也是故事或情節(jié)發(fā)展到個時刻顯求出來的意義。但它超越了文本的內(nèi)容(包括人物、故事和場面等因素),使意義具有了普遍性。所以,即使與文本內(nèi)容有關(guān),揭示的也是作品之外的“真實世界”的普遍人類經(jīng)驗。普遍性是內(nèi)隱意義的基本特征。第三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綠野仙蹤》的內(nèi)隱意義超越它的內(nèi)容,也超越了它的外顯意義?!毒G野仙蹤》提供了重要的生活教益。桃樂絲對叔叔和嬸嬸的反判表明,兒童進入青春期后會對父母的權(quán)威和規(guī)訓進行反抗,反抗的方式就是離家出走。離家出走未必是壞事,它可以使人了解自己內(nèi)心的渴望,發(fā)現(xiàn)真正的自己,理解生活的真諦,并變得成熟和強壯。第四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4)征兆意義(symptomaticmeaning)。征兆意義不是特別針對指示意義、外顯意義和內(nèi)隱意義提出的,而是針對作者的圖意而言的。但它不同于作者意圖,而更類似于作者的“反意圖”:它是作者刻意隱瞞,但又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來的“無意識”,是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或價值觀念。“無意識性”乃其基本特征。第四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綠野仙蹤》的征兆意義在于,它使我們暴露在某種意識形態(tài)之下。這種意識形態(tài)與美國1930年代的價值觀念密切相關(guān),與美國鄉(xiāng)村小鎮(zhèn)的田園生活密切相關(guān)。在文本中,家人、家居生活和刻苦工作都是作為正面價值被張揚的。所以,看完文本之后,我們往往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認可這些價值觀念,向往那里的田園生活,也會刻苦工作,與家人永不分開,并會因此踏上繁榮之路(“黃磚路”暗示了這一點)。如果我們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念,家庭就會變得強大,可以抵御包括大蕭條那樣的社會災難。第四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我們還可以以《西游記》為例,說明文本的這四種意義?!段饔斡洝返闹甘疽饬x是,唐僧師徒四人歷經(jīng)磨難,成功赴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西游記》的外顯意義是,佛法無邊,孫悟空本領(lǐng)再大,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即為明證。《西游記》的內(nèi)隱意義,是人生如同取經(jīng),必須修身養(yǎng)心,張書紳的《新說西游記》所言極是:“人生斯世,各有正業(yè),是即各有所取之經(jīng),各有一條西天之路。”第四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至為重要的是《西游記》的征兆意義?!段饔斡洝匪环N獨特的人性觀,承認了人性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這一點已經(jīng)有很多人指出。唐僧師徒四人,其實是一個人。四人代表著人性的不同方面,每個人也都具有這四個方面。每個人的一生,幾乎都離不開這四種狀態(tài),不過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狀態(tài)著占據(jù)主導地位。唐僧代表信念。他信念堅定,不畏艱難,明知困難重重,也要勇往直前。悟空代表才智。第四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他善于明辨是非,處事靈活多變,有超人的能力。但又脾氣暴躁,加之頑皮,所以必須加以約束,被戴上了“緊箍咒”。一旦修成正果,“緊箍咒”自然消失。八戒代表欲望。他好逸惡勞,貪圖享受,見色忘友,喜歡吃喝。他與悟空的對峙,實乃才智與欲望的斗爭。沙僧代表平庸。他忠厚老實,吃苦耐勞,任勞任怨,行李擔子一直挑到西天。每當悟空與八戒發(fā)生矛盾時,他總是居中調(diào)停,力勸大家顧全大局,一致對外,共同對付妖魔鬼怪。他是這個團體的黏合劑。第四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文本批評的操作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內(nèi)在的“領(lǐng)悟”(comprehension),一種是外在的“闡釋”(interpretation)。征兆意義是雖被作者壓抑,又被作者無意中泄露出來的意義。這種意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社會性的,或者稱之為意識形態(tài),或者稱之為價值觀念;一是私人性的,可以稱之為“無意識”。馬克思主義和精神分析作為兩種主敘事(masternarrative),在這方面大有用武之地。前者可以用來揭露文本中隱含的意識形態(tài),后者則可以用來展示作者不知道,或者即使知道也要極力回避的“無意識”。馬克思主義和精神分析作為兩種批評方法最具洞察力,原因也在這里。第四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以破解文本征兆意義為目的的解讀,自然是“征兆性解讀”。對文本的指示意義、外顯意義和內(nèi)隱意義進行解讀,不妨稱之為“非征兆性解讀”。第一,“非征兆性解讀”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解讀。就其基本理念而言,它認為,讀者就是消費者,作家就是創(chuàng)作者,閱讀就是讀者消費文本。無論從歷史的角度看,還是從邏輯的角度看,作者先于讀者,文本先于閱讀(即產(chǎn)品先于消費)。第四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不過進入解構(gòu)主義時代后,人們對閱讀的理解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時,作者和讀者都不再是“自足的存在”,作者之所以為作者,讀者之所以為讀者,是因為語言和文化的緣故。換言之,無論作者還是讀者,都是語言和文化的產(chǎn)物?;蛟S是為了矯枉過正的緣故,讀者和閱讀反而比作者和創(chuàng)作更重要一些。因文本的意義并不來自作者和創(chuàng)作,而是來自讀者和閱讀?;蛘哒f,讀者的閱讀完成了文本的創(chuàng)作。第四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如此說來,讀者的閱讀也成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讀者將文本融入自己的理解框架。讀者對文本的闡釋、理解與“創(chuàng)作”無異。創(chuàng)作文本的不僅有作者,還有讀者。讀者的理解框架也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由某種文化符碼(culturalcodes)決定的。讀者只有根據(jù)一定的文化符碼,才能理解文本,文本才有意義。如此說來,文本一旦完成,作者的使命即告完成,即使活著,也是雖生猶死。西方學者之所以宣告“作者已死”,依據(jù)即在這里。第四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前面說過,征兆解讀以破解文本征兆意義為目。征兆意義是針對作者的意圖而言的,但它關(guān)心的并非作者的意圖,而是作者的“反意圖”,即作者刻意隱瞞,但又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來的“無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說,征兆解讀是對“意圖解讀”的徹底反叛。新批評曾以“意識的謬誤”概括“意圖解讀”的不當,卻不像解構(gòu)主義那樣痛陳其弊病。第五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幾年前,電視連續(xù)劇《激情燃燒的歲月》風靡一時,觀者如云,好評如潮。該劇以軍旅生涯為題材,以石光榮(孫海英飾)和楮琴(呂麗萍飾)這對夫妻幾十年的生活經(jīng)歷為主線,展示軍人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歡迎部隊進城的儀式上,充滿青春活力的楮琴引起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石光榮的注意。他憑籍軍人的天性立即發(fā)起進攻,在楮琴父母和組織上的支持下,與楮楮琴舉行了別具一格的軍人婚禮。對楮琴一往情深的謝楓喪失了理智,想打死石光榮。石光榮以一個軍人的方式面對謝楓,使謝楓感到自愧不如。不久謝楓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犧牲,這贏得了石光榮的尊敬。第五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但是楮琴卻認為是自己和石光榮害死了謝楓,也加深了楮琴和石光榮的矛盾。在部隊中,石光榮呼風喚雨,如魚得水;在家庭生活中,他孤苦伶仃,力不從心。孩子們與石光榮之間的代溝尤為明顯。石光榮在家中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長期的共同生活讓石光榮和楮琴學會了忍讓和理解,他們在沖突和摩擦中不斷地貼近對方,并最終認可了自己的婚姻,肯定了自己經(jīng)歷的生活的正面價值。第五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但這只是《激情燃燒的歲月》的指示意義。我們的興趣在于它的征兆意義。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石光榮雖然有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和美好的品德,但就其文化身份而論,他無異于新時代的焦大,楮琴則無異于新時代的林黛玉。從這個意義上說,它顛覆了魯迅若干年的斷言。魯迅在《“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中說過:“賈府的焦大,是不會愛上林妹妹的。”現(xiàn)在看來,焦大是愛林妹妹的,只是因為存在著階級的鴻溝,只是因為沒有使其結(jié)合的機遇,他不敢愛林妹妹而已。一旦階級的鴻溝消失,一旦出現(xiàn)了兩人結(jié)合的機遇,根本不必考慮林妹妹的心意,可以把林妹妹娶進家門。第五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它不僅顛覆魯迅的論斷,而且顛覆我們的傳統(tǒng)智慧(conventionalwisdom):強扭的瓜不甜,捆綁不成夫妻。因為石光榮和楮琴的婚姻生活告訴我們,強扭的瓜捂幾年,照樣甜蜜可口;捆綁久了,不成夫妻也是夫妻。楮琴最終會了忍讓和理解,實際上是認可了這個道理。這就是這部電視劇一不留神顯現(xiàn)出來的征兆意義。這樣的征兆意義也是它極力回避的。第五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張愛玲的《色戒》的不同尋常之處在于,它是張愛玲作品中為數(shù)不多的探討女性心理及情欲的佳作。李安把它改編成同名電影后,電影和小說都引起了廣泛的關(guān)注和熱烈的討論。它講述的故事是,1930年末,一個名叫王佳芝的女學生欲施美人計刺殺特務(wù)頭子易先生。在她成功地勾引了易先生并準備下手時,發(fā)現(xiàn)自己已對他動了真情。她讓易先生逃過一劫,卻被易先生送上刑場,命喪黃泉。這是小說和電影的指示意義。第五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有不少人認為,電影《色戒》旨在闡明張愛玲原著中的一句驚世駭俗的話:通往女人心靈的路是陰道。作為一個身負特殊使命的女人,王佳芝愿為革命事業(yè)獻身(獻出的不僅是一般意義的血肉之軀,而且是處子之身)。但是,一旦與易先生那樣的調(diào)情高手纏綿之后,那個男人即便是漢奸、魔鬼也能走進她的心靈。這是電影《色戒》的外顯意義。第五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王佳芝之所以陷入如此僵局,與她的生活道路密切相關(guān)?!渡洹肥且徊繕O為真實的愛情悲劇,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創(chuàng)傷性人格。王佳芝之所以走上除奸的道路,是因為她缺乏家庭的溫暖。她的母親已經(jīng)去世,父親也離她而去,任其自生自滅。在影片中,她多次說過,“我的爸爸重男輕女,媽媽去世的時候,爸爸答應要帶我去英國念書的”,結(jié)果卻沒有。上海的唯一的親人姨媽也要賣掉佳之父親留給她的房產(chǎn),才能供她繼續(xù)讀書。這令她感到委屈、無助、怨恨和憤怒。第五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她需要關(guān)愛和溫暖和某種歸屬感,于是與一幫血氣方剛的男孩子(其中也有一個女孩子)走到了一起。那就是她所渴望的大家庭,她找到了所渴望的一切,實現(xiàn)了她的價值。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她必須為此付出代價:她愛鄺漁民,卻在“執(zhí)行決議”的名義下獻身于一位因為嫖過娼而有性經(jīng)驗的“革命同志”。她始終面臨著“革命”和“愛情”的沖突:因為“革命”,她先是獻身于自己不愛的“革命同志”,后又投懷于她的謀殺對象易先生,最終還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倘若王佳之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倘若她能像正常的女孩子那樣享受家庭的溫暖,或許她的人生道路就不會是這樣。第五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和王佳之一樣,很多人參加革命,并不是出于對革命事業(yè)的向往和革命意識的覺醒,而是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孤苦無助,沒有歸屬感。這是人生的危機,自然也是人生的轉(zhuǎn)機,至于是轉(zhuǎn)向生,還是轉(zhuǎn)向死,則因人而異。家庭很重要,家庭給人溫暖、關(guān)愛和歸屬感。人在成長的的過程中必定千方百計地滿足這些拉康所謂的“匱乏”,并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甚至是最高的代價——生命。或許這就是這部作品或電影的內(nèi)隱意義。第五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色戒》的征兆意義在于,它證明、強化了我們固有性別差異無意識。我們總是在無意識深處認定男女有別,這種“別”不僅表現(xiàn)在解剖學上,而且表現(xiàn)在心理與性情上?!渡洹犯嬖V我們,王佳芝不過一個弱小的女子,“女子無才便是德”,她偏偏要投身于政治斗爭,結(jié)果粉身碎骨。她即便能夠博得讀者的同情,也有幾分“活該”的意味。政治是骯臟的,而“女人是水做的”(《紅樓夢》),無法從事那樣骯臟的事情。女人從政,必須面對“色”與“戒”的兩難處境:女人是感性的,不僅本身是“色”,而且是男人的劫“色”的目標。第六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女人是感性的動物,常為“色”左右,對人的事的判斷,常常沒有“是非”、“對錯”之分,只有“愛恨”、“美丑”之別。王佳芝就是這樣的人,她的“愛恨”、“美丑”觀壓倒了她的“是非”、“對錯”觀。早就有心理學家對男女進行了明確的分類,在他們那里,女人是聽覺的動物,天生就喜歡聽甜言蜜語。這樣的doxa(偏見),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第六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最近看到一本新書,標題就是“男人是理性動物,女人是感性動物”。不必閱讀全書,只看該書標題,就能理解它在傳達的信息:“男人是理性的,女人是感性的”,“男人渴望獨立,女人追求親密”,“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疼愛”,“男人為性而愛,女人為愛而性”,“癡情是女人永遠的軟肋”,“婚外戀是男人偷性、女人尋情”,“男人看重視覺,女人在乎聽覺”,“男人講究義氣,女人偏于細膩”,等等。第六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再看齊澤克(SlavojZizek)對電影《泰坦尼克號》所做的征兆性解讀。在一般人眼中,《泰坦尼克號》是一部雖然俗不可耐卻又要一睹為快的“愛情故事片”。在電影中,富家小姐對上流社會的空虛生活和上流人物的冷漠感到厭倦,渴望過上另類的生活,體驗另類的人生。應了我們中國人的一句老話:想睡覺,就有人遞枕頭。她結(jié)識了一位略有才華的窮小子,這個窮小子帶她走進了新和天地,喚醒了她對生活的熱愛。第六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可惜好景不長,泰坦克尼號撞上了冰山。生死關(guān)頭,窮小子把生存的機會留給了心愛的姑娘,鼓勵她繼續(xù)活下去。它通過窮小子與富家小姐的不羈之戀,提醒人家重新思考愛情的價值和意義:愛情是無價之寶,它可以戰(zhàn)勝一切,包括身份、財富和生死?;蛟S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指示意義和內(nèi)隱意義。第六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但齊澤克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事情并非如此簡單,里面包含作者有所不知的征兆意義,或作者雖然明明知道卻又極力回避的征兆意義。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真正的悲劇是什么?是船撞冰山,數(shù)千人喪生大海?還是別的什么?要回答這個問題,齊澤克提醒我們,要注意輪船是什么時候撞上冰山的。一對熱情似火、欲火焚身的戀人剛剛享受了魚水之歡,回到了甲板上。這時,災難降臨了。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因為如果這是問題的全部,我們就對會災難做出另類解讀:災難之所以降臨,是因為天神要懲罰他們的兩大罪過:其一是跨越了階級界限,其二是發(fā)生了非法的性行為。第六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齊澤克提醒大家注意,在甲板上,富家小姐激情澎湃地告訴情人,第二天凌晨船到紐約,她會隨他而去。她寧愿跟著自己的心上人過窮日子,也不愿意躋身于富人之間,過虛偽和墮落的生活。船撞冰山,恰恰發(fā)生在這個時候。之所以發(fā)生在這個時候,是為了阻止一場真正的災難:我們可以大膽推論,一位富家小姐跟一個窮小子在紐約的生活,會徹底毀滅他們的愛情,因為他們的愛情只是一個神話,一觸現(xiàn)實,即告崩潰。船撞冰山,目的就在于保護他們的愛情神話——使它永遠處于神話狀態(tài),維持那個神話:如果他們乘坐的輪船沒有撞上冰山,他們就會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白頭偕老,??菪臓€心不變。而這,正是影片極力否認和回避的。這就是這部影片的征兆意義。第六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通過上面的解讀,不難發(fā)現(xiàn):征兆性解讀的過程不僅不是一味順從作者和文本的賽程,而且是“審訊”、“拷問”作者和文本的過程,是處處與作者和文本對抗“對抗”的過程。作者的意圖,文本中任何一望便知的意義,它都表示深切的懷疑。和在精神分析過程中一樣,已經(jīng)表達出來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極力壓抑、排斥之物,是那些“吞吞吐吐”、“欲訴還休”之言。它要透過蛛絲馬跡,關(guān)注那些被省略或被排除在外的東西,即作者和文本的“無意識”。第六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要達到這目的,就不僅要關(guān)注作者說了些什么,文本表達了什么,還要注意下列問題:讀者應該從哪些角度看待文本?不應該從哪個角度看待文本?讀者應該如何看待自己在閱讀文本時的所見、所感和所思?在這些方面,作者和文本是否提出過建議?讀者又該如何看待這些建議?這些建議是否也有某種玄機,也是文本這個征兆的一部分,也需要進一步的破解?第六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紅樓夢》第一回告訴我們: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諳則深有趣味。待在下將此來歷注明,方使閱者了然不惑。原來女娟氏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jīng)十二丈,……誰知此石自經(jīng)鍛煉之后,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我們是否相信這樣的神話?是否應該像李漁《意中緣·大意》中所說的那樣,“作者明言虛幻,看倌可免拘牽”?我們看電影,常在片頭見到這樣的提示:“本片故事純屬虛構(gòu),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果真如此?怎么不知道電影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提醒我們它對現(xiàn)實的指涉?第六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明清的色情小說都摻雜著說教。這些說教大有正襟危坐、宣法護道的意味。但細讀小說,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說教不過是裝腔作勢的遮羞布而已。一邊說教,一邊宣淫,兩者構(gòu)成的反諷之勢,甚是滑稽?!督鹌棵贰烦涑庵云鞴俸托孕袨槊枋觯⒉粫r流露出對性行為和性器官的崇拜,卻在小說開篇如此告誡世人:“枕上綢繆,被中恩愛,是五殿下油鍋中生活;羅襪一彎,金蓮三寸,是砌墳時破土的鍬鋤?!钡谄呤?,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小說第一回又以詩作結(jié):“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里叫君骨髓枯?!逼漶斎寺犅勚o,難掩其嘩眾取寵之勢。所以,要對文本進行征兆性解讀,就不僅要關(guān)注作者的意圖,關(guān)注文本的非征兆意義,還要關(guān)注作者在文本中的“導讀”,不能輕易上當受騙。第七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以上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文本解讀實踐,下面簡要介紹精神分析批評的文本解讀實踐。精神分析批評是以弗洛伊德的觀念為根基的。但我們對他多有誤解。我們通常認為,弗洛伊德發(fā)現(xiàn)了無意識;我們通常認為,弗洛伊德破天荒地強調(diào)性在我們?nèi)粘I钪械闹匾饬x;我們通常認為,超我代表著高尚的良知,本我代表著低賤的本能;我們通常認為,精神分析只是醫(yī)學的一個分支。其實,所有這些看法都是大錯特錯的。第七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早在弗洛伊德之前,很多人都已經(jīng)圍繞著“無意識”和“性”的問題著書立說。發(fā)現(xiàn)無意識的,強調(diào)性的重要意義的,不是弗洛伊德。在這個方面,弗洛伊德的意義在于,首先,他時刻提醒我們注意無意識的復雜性,因為無意識并非鐵板一聲,總是處于分裂狀態(tài)。無意識包含著不同形態(tài)的驅(qū)力,這些驅(qū)力常常沿著不同方向前行。其次,他把無意識與性聯(lián)系在一起,并把性(以及種種性變態(tài)行為)與正常人聯(lián)系在一起。它顛覆了有關(guān)“正常人”的理念。第七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在這里,我們所謂的“正常人”不過是“變態(tài)人”的一個變種。這意味著,真正的“正常人”都是“變態(tài)人”。得出這個結(jié)論并不可怕,因為一個由變態(tài)人組成的社會未必是變態(tài)的社會。一個好的社會并非由好人組成的社會,而是為其成員提供好的手段,供之吸納其惡劣本性的社會。社會的進步并不系于反社會的本我-驅(qū)力的降低,而系是社會性的本我-滿足的增加。動輒創(chuàng)造“社會主義新人”,徒勞無功。第七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弗洛伊德告訴我們,超我未必高尚,我本未必卑劣。超我雖然具有強烈的社會取向,但它并不比本我善良、理性和寬宏大量。它同樣自私透頂,并以毫不妥協(xié)的方式追求倫理完善。其追求倫理完善的方式,與本我追求性欲快感的方式毫無差異。超我是專制主義者。它不接受越界,無論這越界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它不接受疏忽,無論這疏忽是多么不足掛齒;它不接受例外,無論這例外是多么稍縱即逝;它不接受妥協(xié),無論這妥協(xié)是多么的用心良苦。超我與本我之間的差異,并不等于善與惡之間的差異。第七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弗洛伊德告訴我們,人的情感都是愛恨交夾、搖擺不定的。任何尊敬里面都包含著一份蔑視,任何蔑視里面都包含著一份尊敬;任何羨慕里面都包含著一份妒忌,任何妒忌里面都包含著一份羨慕;任何傲慢里面都包含著一份謙卑,任何謙卑里面也包含著一份傲慢;任何感激里面都包含著一份敵視,任何敵視里面也包含著一份感激;任何愛里面都包含著一份恨,任何恨里面都包含著一份愛;任何痛苦里面都包含著一份快樂,任何快樂里面都包含著一份苦澀。第七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弗洛伊德告訴我們:在內(nèi)心深處,我們個個是魔鬼,人人是瘋子;我們壓抑了自己的魔性,但總有一日,被壓抑的魔性會以某種形式回歸。但這并不意味著,既然我們都是壞蛋,那就無所謂善惡,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作奸犯科,以至于十惡不赦。雖然正常人與變態(tài)人之間的區(qū)別只是量的區(qū)別,但把正常人與變態(tài)人區(qū)別開來,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以想象的形式施暴(想象性的滿足)與真刀真槍地施暴(實質(zhì)性的滿足),畢竟存在著本質(zhì)性的差異。第七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這還不意味著,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毫無意義可言。相反,因為我們內(nèi)心充滿了魔性,我們才有必要把自己改造成好人,雖然改造成好人的方式多種多樣,而且某些方式(如“文化轉(zhuǎn)移”或“升華”)未必多么高尚。人類所有的文化活動都與這份魔性有關(guān),人類的所有文化產(chǎn)品都是自欺欺人的產(chǎn)物,但這樣的文化活動和文化產(chǎn)品都是絕對必要的,屬于“必要的惡”的范疇。人活著,道德修養(yǎng)必不可少,我們也不能奢望解除社會強壓于我們的種種束縛,做什么“真正的自己”。我們必須在我們的欲望與社會的要求之間達成某種平衡。第七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七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弗洛伊德告訴我們,文學作品都是作者意識性的精神過程和無意識性的精神進程進行復雜互動的結(jié)果。解讀作品是驅(qū)力與抑制之間的戰(zhàn)斗,是表現(xiàn)之欲和審查之需的較量。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作者與讀者“交往”的過程。這個過程本質(zhì)是無意識性的,而非意識性的。我們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我們受到了作品(乃至作者)的影響,但我們并不知道自己受到了影響,在哪些方面受到了影響。我們被感動了,但我們并不知道我們?yōu)槭裁幢桓袆?,究竟是什么撥動了我們的心弦。離開文學作品,我們就無法管理自己的情感,無法面對自己的困境。根據(jù)文學作品的心理維度來判斷,文學作品在藝術(shù)上是否偉大,取決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讓讀者再次體驗這種“復雜互動”。第八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文學作品對于兒童來說,至關(guān)重要。兒童面臨著諸多現(xiàn)實難題和心理挑戰(zhàn)。對于自己正在經(jīng)歷的事情,兒童無法真正理解。他們心煩意亂,但不知道為什么心煩意亂。即使能在理性的層面上理解自己的困境,依然缺乏情感上的確定性,無法面對自己自己的困境。他們與成人不同,無法坦然應對自己的處境。通過游戲,可以部分地解決這個難題;只有通過閱讀神話故事之類的文學作品,他們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皟和膶W”的意義,或許就在這里。第八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兒童均面臨眾多難題與挑戰(zhàn)。他們需要抑制原始沖動,克服俄狄浦斯情結(jié),解決兄弟姊妹之爭,學著尊敬他人,看重社會關(guān)系。同時,使自己擺脫對他人不成熟的依賴,確立個性和自尊,形成道德感。這些難題和挑戰(zhàn)令兒童度日如年,而他們的真實天性通常處于黑暗之中,不為世人所知。對自己正在經(jīng)歷的事情,兒童(特別是幼兒)并不真正理解。他們也不知道(或者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究竟是什么使他們心煩意亂。而且,即便在智力上能夠領(lǐng)悟自己的困境,他們依然缺乏情感上的安全感,無法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困境。結(jié)果,他們無法像成年人那樣,坦然應對自己的處境。第八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知識淵博”的父母通常的做法是,給兒童提供合理的解釋,鼓勵他們在意識和理性的層面上處理他們面臨的難題。這種做法只能加劇他們內(nèi)心的騷亂。因為父母在試圖讓兒童從科學的層面上接受正確的解釋時,總是忽視有關(guān)兒童心理運作的科學發(fā)現(xiàn)。兒童要以他們力所能及的方式,解決自己的難題。他們需要找到一種方式,以面對自己的煩惱,把無意識的意愿與恐懼變成意識性的意識與恐懼,而不是被它們徹底擊垮。正是在這里,童話的重要性顯現(xiàn)了出來。第八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可以這樣看待童話:童話把無意識材料轉(zhuǎn)化成了意識性幻象。也就是說,童話為兒童內(nèi)心深處的意愿和恐懼提供了符號性表征,因而允許他們減少精神上的不安。通過閱讀和聆聽童話,兒童使自己內(nèi)心的沖突外在化了,因而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童話不僅在意識的層面上發(fā)揮作用,而且在無意識的層面上發(fā)揮作用;它既傳達公開的意義,也傳達隱蔽的意義。在意識的層面上,童話只是動聽的故事,它描述的是幻象性的故事,以激動人心、浪漫溫馨和詼諧幽默的方式,取悅青少年讀者或聽眾。第八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在無意識的層面上,這些故事訴諸于他那羽翼未豐的自我,并刺激自我發(fā)展,同時緩解前意識和無意識的壓力。隨著故事的展開,它們賦予本我壓力以意識信任和形體,并展示緩解這些壓力的途徑。當然,緩解這些壓力的方式要與自我和超我的要求保持一致。對漁夫和妖怪的故事所做的分析,可以看作這方面的范例。雖然“漁夫和妖怪的故事”(TheFishermanandtheJinny)來自著名的印度-波斯童話集《一千零一夜》,但可以在所有的文化中找到這一主題。例如,格林兄弟的童話中就有類似的故事,名為“罐中的妖精”。第八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漁夫和妖怪的故事”講的是,一個貧窮的漁夫向海里撒了四次網(wǎng),結(jié)果次次都不一樣。第一次拉上來的是一頭死驢,第二次拉上來的是一個盛滿泥沙的壇子。第三次還不如前兩次,拉上來的是陶瓷和玻璃碎片。到了第四次,漁夫拉上來一個密封的罐子。打開罐子,涌出一團煙霧,眨眼間煙霧變成了一頭巨大的妖怪。盡管漁夫再三求饒,妖怪還是威脅著要殺死他。漁夫靠著機智保全了性命:他奚落妖怪說,他不相信那么小的罐子容得下那以大的妖怪;他引誘妖怪鉆回罐子,親身證明他真的來自那里。等妖怪鉆回罐子,漁夫飛快地蓋蓋、密封,重新把它扔回了大海。第八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要處理的第一個故事要素是妖怪的欲望——殺死漁夫。故事告訴我們,在被困大海的第一個百年里,妖怪發(fā)誓,無論是誰,只要解救了他,就讓誰榮華富貴。在被困大海的第二個百年里,妖怪發(fā)誓,讓他的解救者擁有全世界的寶藏。此后,他決定,誰解救了他,就滿足誰任意三個愿望。結(jié)果望眼欲穿,毫無結(jié)果。最后,他發(fā)誓,誰解救了他,就殺死誰,決不留情。這精確地反映了幼兒被母親外出撇下時的感受。兒童最初只是盼著母親快快歸來,想著投向母親的懷抱有多么美好,想著如何報答母親。不過,過了一會兒,他變得怒不可遏,開始幻想,要以什么形式報復母親。第八十七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兒童對時間的感受也反映在這個故事里。對于兒童而言,母親的離去雖然短暫,卻“像是過了幾個世紀”。而且就像妖怪被裝進罐子一樣,被剝奪了客體(母親)的孩子,感覺自己就像“被裝進了罐子”。這兩者之間的并行不悖,允許兒童把自己的恐懼和憤怒的情感外在化,并在某種程度上予以清理。在此之前,他們體驗到了這份情感,但既不完全理解,也不愿意接受。兒童無法與自己保持足夠的距離,不能與自己面臨的情境保持充分的距離,所以無法處置自己的情緒。他不想承認,也不能承認他懷有一種強烈欲望——殺死他須臾不可分離的人;這樣做,實在過于驚心動魄?!皾O夫和妖怪的故事”給兒童提供了一個相對而言不太可怕的出口,供其發(fā)泄自己的情緒。第八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還有,因為漁夫最終打敗了更為強大的妖怪,這個故事讓兒童對成年人的聰明才智產(chǎn)生幻想。不可否認,這個幻想一方面令人心滿意足,一方面令人心神不寧。如果成年人也會被人以智取勝,那么作為保護者,兒童的父母就有些靠不住了。不過,童話畢竟是童話,它的幻想性質(zhì)使得童話能夠躲避這種威脅。隨著妖怪被重新扔回大海,兒童會從它們的挫敗中獲得安逸之感,不會對現(xiàn)實中的人失去信心。此外,兒童可能會讓父親(而不是自己)扮演漁夫的角色。這也會使他對作為保護者的父母保持信心。第八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這個故事還包含著另外兩個隱秘信息。打魚打到第四次,漁夫才打到有點價值的東西。把那三次不成功的嘗試囊括其中(就情節(jié)而論,這三次不成功的嘗試本可以忽略不計),這個故事間接表明,百折不撓、堅定不移有多么重要。而且,漁夫的四次努力與妖怪的情緒發(fā)展的四個階段相映成趣。與妖怪只是一味成為情緒的奴隸不同,漁夫則始終保持鎮(zhèn)靜,面對挫折也不心灰意懶。如此一來,這個故事巧妙地提出了我們在生命初期面臨的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難題:支配我們的應該是情緒還是理性?第九十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許多父母覺得童話不真實和非理性,并為此憂心忡忡。令他們感到憂慮的是,幼兒可能無法把虛構(gòu)與現(xiàn)實明確區(qū)分開來,或他們可能過多地沉溺于幻象。這種擔心是沒有根據(jù)的。無論是不偏不倚的觀察,還是客觀公正的研究,都已證明:兒童沒有陷于幻象而無力自拔。有人認為,只應向兒童提供“真實”的世界圖景。這樣做會忽略他們的情緒需要,也會忽略下列事實:他們的心理運作有別人于成年人。沒有童話,沒有幻想,兒童無法管理自己的情緒。兒童需要各種各樣的幻象,以便使他們的情緒處于易于管理的形態(tài),為他們內(nèi)心的沖突尋找解決之道。第九十一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有人擔心,童話具有恐怖性和暴力性??偸怯腥顺鰜碇鲝?,不應該讓兒童面對諸如死亡、毀滅和攻擊之類的過于恐怖的主題?!白硬徽Z怪力亂神?!弊詈米寖和谒麄兦寮兊膬和澜缋镒聣殉砷L。如果故事中非有魔鬼不可,至少也要讓魔鬼看上去更慈祥,展示魔鬼的積極品性。然而,正如精神分析已經(jīng)告訴我們的那樣,兒童并不那么清純。提出這種主張的人忽視了“兒童最熟悉和最關(guān)心的魔鬼,即兒童覺得自己或害怕自己即將變成的那個魔鬼”。父母希望保護孩子,使其不受“怪異”幻象的侵蝕,但這樣做堵塞了兒童掌控自己的原始沖動的重要通道。必須承認,這些原始沖動都是無法抹殺的。第九十二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主流文化總是喜歡裝模作樣地宣稱,人的陰暗面并不存在。就兒童而論,更是如此。主流文化總是喜歡表示,自己信奉樂觀的世界改良論。在某些人的眼中,精神分析的目的在于使人生變得更加輕松和舒適,但這并非精神分析奠基者的本意。精神分析被創(chuàng)造出來,意在使人面對人生的種種難題,而不被人生的種種難題所擊垮,或者繳械投降、消極避世。弗洛伊德所開的處方是,人類只有與鋪天蓋地、難以抵御的種種原始驅(qū)力頑強斗爭,才有可能成功地發(fā)現(xiàn)自己生存的意義。第九十三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童話很重要,因為童話可以幫助兒童舒緩心理壓力。當然,要達到這個目的,還有其他的手段。所有的兒童都喜歡玩耍玩具,而且在這樣做時,他們真的〖HTH〗釋放〖HT〗了自己的無意識執(zhí)著。西方許多稍大些的女孩癡迷騎馬,她們通常把大部分空閑時間貢獻給了這項愛好。這同樣構(gòu)成了對無意識執(zhí)著的消解。在這種情形下,它滿足了女孩的情緒需要,即控制自己的獸性驅(qū)力。這些活動激發(fā)了兒童的想象力。也就是說,玩具和馬匹可以激發(fā)兒童的主觀幻想,其方式與童話激發(fā)兒童的主觀聯(lián)想以及主觀闡釋的方式完全一致。這允許每個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將無意識壓力排出自己的機體。第九十四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雖然存在著諸多相似之處,童話在一個重要方面得天獨厚。玩耍玩具時,兒童能夠意識到自己內(nèi)心的沖突,卻無法設(shè)想擺脫困境的可能方式。他們編造出來的故事只能告訴他們,自己身在何處,卻不能告訴他們,自己應該走向哪里。相形之下,童話還能提供解決內(nèi)心沖突的可能方式。童話會告訴孩子怎么辦。而且在這樣做時,童話采取間接的、非道德說教的方式,因此效果格外明顯。第九十五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童話還有一個長處,那便是它的普遍性。童話不是單個人的無意識以及經(jīng)歷的獨特表現(xiàn),而是一種想象的形式,隨著故事代代相傳,它已經(jīng)融入了多少有些普遍意味的人類難題。盡管允許主觀聯(lián)想和主觀闡發(fā),童話處理的沖突卻是全人類共有的。因此,它適合于所有的兒童。為了闡明這種普遍性,也為了再次證明精神分析的闡釋性洞察力,不妨以“白雪公主”的分析為例。第九十六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無論是誰,童年時都要面臨一個最根本的挑戰(zhàn):如何經(jīng)驗經(jīng)營與父母的關(guān)系,如何處理與之相關(guān)的俄狄浦斯難題?這個問題在許多童話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栋籽┕鳌返牡谝欢尉椭苯亓水?shù)赝逼屏斯适碌闹黝},即貞潔與性欲的沖突:【從前,嚴冬時節(jié),雪花羽毛般地從天空飄落。有一位女后,端坐窗旁,窗框是由黑色檀木做成的。她邊看雪,邊做針線活,一不留神,針刺破了手指,有三滴鮮血落在雪上。雪上的血滴看上去是那樣美麗,以至于她自言自語道,“但愿我能有個孩子,長得像雪那樣白,像血那樣紅,頭發(fā)像窗框那樣黑?!辈痪?,她生了個小女孩,真的像雪那樣白,像血那樣紅,頭發(fā)像檀木那么黑。于是給她起了個名字,叫白雪公主。孩子出生時,王后死了。一年后,國王迎來了新王后?!康诰攀唔?,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傳統(tǒng)上,白色象征著貞潔;鮮紅的血液代表著淫蕩(經(jīng)血、處女血和分娩血)。這兩者的沖突既表現(xiàn)在白雪公主與繼母之間,又表現(xiàn)在白雪公主的心中。女兒與繼母之間的沖突首先爆發(fā)了。隨著白雪公主日漸成熟,王后開始對她心懷嫉妒,并決定把她剪除。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在這一點上,有三個方面意味深長,頗堪回味。第九十八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首先,心懷妒意的是繼母,而不是母親。故事剛一開始,母親就去世了。盡管故事說得一清二楚,妒忌的根源在于競爭,而競爭是以生理上的魅力為核心的,但是,故事沒有提到任何男性,所以不知道她們那么追求美,究竟要引起何人注意。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母親被取而代之,被欲求的男性付諸闕如,這些都指向類似于我們在釋夢時發(fā)現(xiàn)的審查過程;這個過程旨在把啟動整個故事的俄狄浦斯組合模糊掉。本質(zhì)上,繼母與女兒的關(guān)系的確是俄狄浦斯式的。這一點明顯表現(xiàn)在,王后不顧一切,無論如何都要比白雪公主漂亮;這一點還表現(xiàn)在,她下定決心,要除掉自己的競爭對手。王后的妒忌始于白雪公主開始成熟之時,它的確是以性為動機的。這是第二點。第九十九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還有一個更為隱秘的標志,昭示出這個故事的俄狄浦斯性質(zhì)。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王后決定除掉白雪公主,這不只表達了她本人的俄狄浦斯欲望。我們還可以做這樣的闡釋:王后決定除掉白雪公主,此舉把《白雪公主》中的俄狄浦斯情感符號化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做這樣的闡釋:白雪公主面臨的客觀危險,敘事性地再現(xiàn)了她(以及所有兒童)的主觀意愿與恐懼。童話結(jié)構(gòu)并不以合乎邏輯的推理為根,而以無意識的心理運作為本。從這個角度看,王后的殺人意愿正是作為一種敘事性投射(narrativeprojection)顯現(xiàn)出來的。它把白雪公主(對繼母)的妒忌情感和攻擊情感投向了繼母。此外,模模糊糊意識到這種情感的兒童,可能會有充分的理由覺得,她的父母有權(quán)驅(qū)逐她。第一百頁,共一百一十一頁,2022年,8月28日魔鏡這個形象進一步模糊了王后與白雪公主的差異。王后問道:“魔鏡魔鏡我問你,誰在世界上最美麗?”最初的答案是:你最美麗。這映射出媽媽留在小女孩心中的映像。隨著白雪公主羽翼漸豐,魔鏡告訴王后,她的女兒比她本人漂亮一千倍。在這里,王后似乎是透過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