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官制常識史:商代設置,原為駐外武官,后成為王左右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記事。馬:商代設置,負責征討和射獵。戍:商代設置,督率“族”、“眾”,從事守邊和征伐。小史:周代掌管邦國之志和貴族世系。小臣:商和西周時朝廷官員,亦稱少臣,常奉王命從事占卜、祭祀、田獵和征伐。卿士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時設置,其長官稱為卿士,執(zhí)掌國家政務。太史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時始置,其長官稱為太史,掌國王的冊命及祭典等。西周以后的太史掌管起草文書、冊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掌國家典籍、天文歷法、祭祀等。秦漢設太史令,職位漸低。魏晉以后太史僅管天文歷法。三事大夫:西周設置,指常伯、常任、準人。常伯為掌管民事的地方官,也稱牧;常任官員的選拔,也稱任人;準人掌管司法,又稱準夫。司徒:西周始置,又稱司土,掌管國家土地、民眾,負責籍田、管理山澤、征發(fā)徭役等。下設林、虞、牧等官職。司馬:西周始置,掌管軍政和軍賦,后世作為兵部尚書的別稱。司空:西周始置,掌管工程,后世作為工部尚書的別稱。司寇:西周始置,掌管刑獄、糾察等事。宗伯:西周始置,掌管宗廟、祭祀等禮儀,后世作為禮部尚書的別稱。太師、太傅、太保:西周始置,合稱“三公”,為國君輔弼之官,輔導太子。太傅地位在太師之下,太保又次之。明清以后以朝臣兼任,成為虛銜。少師、少傅、少保:周代始置,為國君輔弼之官,合稱“三少”,輔導太子。地位分別次于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周代的三公有二說:一說是司馬、司徒、司空,一說是太師、、太傅、太保;西漢時稱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為三公;東漢時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稱三公,又稱三司,為共同負責軍政的最高長官。唐宋仍沿此稱,但已無實際職務。明清雖亦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只是最高榮銜。宰:商代始置,掌管家務和家奴,西周沿置,掌王家內外事務。春秋時各國沿用,稱“太宰”,明清時作為吏部尚書的別稱。工師:春秋時齊、魯、楚等國設置,戰(zhàn)國沿置,或稱“工正”,掌管百工和官營手工業(yè)。相國:春秋時齊景公設置,戰(zhàn)國時各國沿置,或稱丞相,為百官之長,秦以后成為輔佐皇帝的最高官職。唐以后多作為實際擔任宰相者的尊稱,清代則專指任大學士者。丞相:始于戰(zhàn)國,為百官之長,秦以后成為輔佐皇帝的最高官職,總理全國政務。西漢時與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西漢末至南北朝,或稱司徒、或稱大丞相、相國。南宋孝宗時,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元代于中書省設立左右丞相,明初沿置,不久即廢。宰相:古代對在朝廷上總攬政務的最高長官的泛稱,并非具體官職。如秦漢時的丞相、相國為宰相;魏晉以后,以中書監(jiān)、中書令、尚書令、侍中、仆射以及參于政務的重要將軍均為宰相,隨君主指定而任事,無定員亦無定名。隋唐定制,以三省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尚書仆射為名義上的宰相,實際上仍要君主為其特選其它官職加上個“同平章事”,方成為實際上宰相。宋以后,遂直接以“同平章事”為宰相之官稱,與次一等的“參知政事”合稱宰執(zhí)。明代為加強獨裁,廢丞相制度改由皇帝直接處理政務,而以內閣之大學士協(xié)助,所以大學士又成為明代事實上的宰相。清代在內閣之外又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又成為事實上的宰相。但內閣大學士仍拜相,稱為外廷,軍機處則稱為內廷??梢娪上惹氐矫髑?,隨著皇權的加大加重,宰相的權力逐漸減弱。尉:春秋時晉國始在上、中、下三軍設置,主發(fā)眾使民。后來各國皆在將軍下設尉,秦以后朝廷設太尉,為武官之長。歷代多沿置,但從漢以后逐漸變?yōu)橐环N官階虛銜,無實權。宋徽宗時定為武官最高官階。元以后廢用。大良造:戰(zhàn)國初期秦國的最高長官,握軍政大權。令尹: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設置,為楚國的最高長官,握軍政大權。柱國:亦稱上柱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設置,為楚國的最高武官,地位次于令尹。唐以后作為勛等,沿至清代始廢。三閭大夫:戰(zhàn)國時楚國設置,掌管昭、景、屈三姓貴族?;屎螅呵卦O置,皇帝的正妻,歷代沿用。太上皇:秦始皇追尊其父莊襄王為太上皇,以后歷代沿用,稱在世的皇帝之父為太上皇。皇太后:皇帝之母,歷代沿用。太皇太后:皇帝之祖母,歷代沿用。昭儀:嬪妃的稱號,漢元帝時始置,為嬪妃中第一級。后歷代沿置至明,婕妤:嬪妃的稱號,漢武帝時始置。后歷代沿置至明,但頗少用。美人:西漢嬪妃的稱號。后歷代沿置至明。貴人:嬪妃的稱號,東漢光武帝時始置,僅次于皇后。后歷代沿置,但地位已下降。清代的貴人在妃、嬪之下貴嬪:嬪妃的稱號,三國魏文帝時始置,地位僅次于皇后。晉、南北朝多沿置。才人:嬪妃的稱號,晉武帝時始置,后歷代沿置至明,唐代的“才人”為宮官之正四品。貴妃:嬪妃的稱號,南朝宋武帝時始置,地位僅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夫人:周代稱諸侯的妻子,帝王的妾為夫人。另外也是命婦的封號,如唐代文武一品及國公的母親、妻子皆稱“國夫人”,三品以上的朝臣母親、妻子皆稱“郡夫人”;宋代執(zhí)政以上之妻皆封“夫人”;明代一品、二品之妻皆封“夫人”;清代并封宗室貝勒和輔國將軍之妻為“夫人”。良娣:太子妃妾的稱號,始于西漢。魏晉至唐多沿用。太子:又稱皇太子、儲君。御定的皇帝繼承人。一般是皇長子。太孫:皇帝的長孫、歷代王朝往往在太子歿后冊立太孫,作為皇位繼承人。公主:帝王之女的稱號,始于戰(zhàn)國。漢代稱皇帝之女為公主,皇帝的姐妹為長公主;皇帝的姑姑為大長公主。歷代沿用。駙馬:漢武帝置駙馬都尉,原為近侍之官,掌副車之馬。魏晉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稱號,簡稱駙馬,成為皇帝女婿的專稱。清代稱“額駙”。御史臺:封建國家最高監(jiān)察機關。西漢時稱御史府,長官為御史大夫。東漢光武時改為御史臺,又名蘭臺,長官為御史中丞,歷代多相沿不改。明初改為都察院,清代亦稱都察院。九卿:封建國家中央各行政機關的總稱,歷代的內涵均不同。秦漢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祿勛)、衛(wèi)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鴻臚)、宗正、治粟內史(大司農)、少府為九卿;漢以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魏晉以后,設三省六部分主行政,九卿專掌部分事務,任職較輕。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別。大九卿為禮、戶、吏、兵、刑、工六部尚書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祿寺卿、詹事、翰林學士、鴻臚寺卿、國子監(jiān)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司卿。太常:秦代設置,稱奉常,漢景帝時改為太常,為九卿之一。主管祭祀社稷、宗廟和朝會、喪葬等禮儀。魏晉至明、清,歷代太常職掌基本與漢同。其屬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藥、太醫(yī)(為百官治?。?、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郎中令(光祿勛):始置于秦,漢武帝太初元年改名“光祿勛”,漢末建安十八年又稱郎中令,六朝以后廢止。九卿之一,為皇帝左右親近的高級官職。掌守衛(wèi)宮殿門戶。所屬有大夫、郎、謁者及期門、羽林宿衛(wèi)官。衛(wèi)尉:始置于秦,漢景帝時一度改名中大夫令,后又恢復舊名。為九卿之一,漢朝沿襲,為統(tǒng)率衛(wèi)士守衛(wèi)宮禁之官。屬官有公車司馬﹑衛(wèi)士﹑旅賁三令﹑丞。從隋代起﹐改掌軍器﹑儀仗﹑帳幕之事﹐與漢制截然不同。南宋并入尚書省工部。元代一度恢復衛(wèi)尉﹐旋罷。明﹑清不設。太仆:官名,始置于春秋。秦、漢沿襲,北齊始稱太仆寺卿,歷代沿置不革,至清廢。為九卿之一。秦漢時主管皇帝車輛、馬匹之官,后逐漸轉為專管官府畜牧事務。屬官有大廄、未央、家馬三令;車府、騎馬、丞等。其中車府主管皇帝乘坐的車輛,其余皆為主管馬廄之官。廷尉:秦置,漢景帝中元六年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又恢復舊稱。為九卿之一。掌刑獄,為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屬官有廷尉正和左﹑右監(jiān)各一人。北齊易廷尉名為大理寺卿。唐代的京師案件由大理寺卿負責審理﹑判刑﹐由刑部復核。元代不設大理寺﹐審判由刑部直接進行。明代恢復大理寺,案件由刑部審判﹐大理寺卿復核。清代與明代相同。典客(大鴻臚):秦置,為九卿之一,漢朝沿襲,景帝時改為“大行令”,武帝改為“大鴻臚”。掌管王朝對少數(shù)民族之接待、交往等事務。其屬官有行人、譯官等。東漢罷置。隋唐有典客署,屬鴻臚寺。宗正:秦代設置,西漢沿置,為九卿之一。漢平帝元始四年改名宗伯,東漢時復稱宗正。東晉并于太常,南朝宋、齊不設,明、清改稱宗人令或宗令。掌管皇帝親族或外戚勛貴等有關事務之官,歷代職掌大抵相同。宗正及其下屬“丞”皆由皇族充任。屬官有都司空令、丞,內官長、丞。治粟內史(大司農):秦代所置,漢景帝后元元年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掌管租稅錢谷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為九卿之一。屬官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五令丞,斡官、鐵市兩長丞。北齊時稱司農寺卿,唐代主要職務為倉儲。金元置大司農司,掌農桑、水利、學校、救荒等事務;明代其職掌并入戶部。亦作為戶部尚書的別稱。少府(將作大匠):始于戰(zhàn)國,秦漢相沿,漢景帝時改稱將作大匠,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澤收入和皇室手工業(yè)制造,為皇帝的私府。東漢時掌宮中御衣、寶貨、珍膳等。魏晉以后沿置。隋置少府監(jiān)、領尚方、織染等署。元設將作院院使,明初雖一度復設,旋仍歸并工部。少府之職皆由宦官主管之機構所掌握。清代劃歸內務府,故一般以少府為內務府大臣之別稱。少府設監(jiān)一人,從三品;少監(jiān)二人,從四品下。下設中尚署、左尚署、右尚署、織染署、掌冶署、諸冶監(jiān)、諸鑄錢監(jiān)、互市監(jiān)。另外唐代的縣令稱明府,縣尉稱少府。三省六部:封建國家中央各行政機關的總稱,確立于隋朝。其中尚書省形成于東漢(時稱尚書臺);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于三國時,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在發(fā)展過程中,三省的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六部制則基本沿襲未改一直到清末。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隋唐中書省的長官為中書令(隋稱內史令),副長官為中書待郎(隋稱內史待郎),主要職官有中書舍人。中書省主要負責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詔敕;起草之責主要由中書舍人負擔。門下省的長官為待中(隋稱納言),副長官為黃門侍郎(后改稱門下侍郎),主要職官有給事郎。門下省主要負責糾核朝臣奏章,復審中書詔敕,如認為不當,司以封還和加以駁正,稱“封駁”。駁正之權主要由給事中掌握。中書、門下二省都設在宮內,所以又有諫諍之責,設左右諫議大夫、左右補闕、左右拾遺,分屬二?。ㄗ髮匍T下、右屬中書),以匡正皇帝的過失。尚書省設在宮外,長官為尚書令,實際不任命,由副長官左、右仆射代行職權。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員外郎、負責都省職事,總領六部。各部長官稱尚書,副為侍郎.各司之長為郎中,副為員外郎,分別負責貫徹各種政令。他們對中央擔任具體事務的九寺三監(jiān)(或五監(jiān))及地方上的府、州、縣官有領導、監(jiān)督之權。三省的分工是:“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六部中的吏部:負責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員;戶部:負責財政、國庫;禮部:負責貢舉、祭祀、典禮;兵部:負責軍事;刑部:負責司法、審計事務。具體審判另有大理寺負責。重大案件組織刑部、御史臺、大理寺會審。謂三司審;工部:負責工程建設。大將軍:戰(zhàn)國始置,是將軍的最高封號,領兵之最高統(tǒng)帥。秦漢魏晉南北朝,戰(zhàn)時設大將軍,掌統(tǒng)軍,主征伐。為戰(zhàn)時最高軍事指揮官,平時不常置。隋、唐時代為諸衛(wèi)禁軍的主管官。宋代沿唐置諸衛(wèi)大將軍,但只是作為不居職事的環(huán)衛(wèi)官。遼、金同宋制。另外大將軍亦作為贈典、勛階、散官階或軍銜稱號。南朝齊、陳以大將軍為贈官。北周始以大將軍作為勛官,設其上柱國和柱國大將軍、上大將軍和大將軍四級勛官,居勛官之首。隋初沿置。唐、宋兩代以驃騎、輔國、鎮(zhèn)軍、冠軍、懷化五大將軍名號作為武散官階,且位列榜首。金、元兩代以昭武、昭毅、昭勇、安遠、定遠、懷遠六大將軍名號,作為武散官號。將軍:春秋時代稱一軍之帥為將軍,戰(zhàn)國時代始為正式官名,秦因之。漢置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前后左右將軍,位次上卿。晉朝有驃騎、車騎、衛(wèi)將軍,晉諸州刺史多以將軍開府,都督軍事。南北朝時將軍名號極多,權位不一。自唐以后,將軍與上將軍、大將軍一樣,或為環(huán)衛(wèi)官,或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將軍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稱將軍。明清兩代,有戰(zhàn)事出征,置大將軍和將軍,戰(zhàn)爭結束則免。清朝,將軍為宗室爵號之一;駐防各地的軍事長官也稱將軍。中尉(執(zhí)金吾):戰(zhàn)國時趙國初置,掌薦舉人才等事。秦漢時為武職,指揮禁衛(wèi)軍部隊,為負責京師安全的高級軍官。漢武帝太初元年改稱執(zhí)金吾,不再指揮禁軍,專門負責治安、糾察,屬官有中壘﹑寺互﹑武庫﹑都船四令﹑丞;北魏稱御史中丞為中尉;唐德宗以后,于神策軍置護軍中尉,專由宦官擔任,率領禁兵。元在內史府置中尉,為正三品。清代步兵統(tǒng)領掌京師治安事務,執(zhí)金吾又作為步兵統(tǒng)領的別稱。城門校尉:西漢置。掌京師城門屯兵,屬官有司馬、城門候。東漢、魏、西晉沿置。東晉、南朝不置。北齊衛(wèi)尉寺所屬機構有城門寺,置城門校尉二人,僅掌宮殿城門及倉庫管鑰等,職權遠低于兩漢城門校尉。隋末至唐改為城門郎,后廢。水衡都尉:漢武帝元鼎二年置。掌上林苑及鑄錢等事。兼保管皇室財物、鑄錢、造船、治水等。東漢并入少府,另設都水使者掌水利航政之職。三國魏復置,掌水軍舟船器械。晉以后不常置。南朝宋曾置水衡令。唐代一度改都水監(jiān)為水衡都尉,掌水務,與漢水衡都尉所掌不同。諫議大夫:秦代置,專掌論議,為郎中令之屬官。漢初不置。武帝元狩五年復置,屬光祿勛(郎中令改名)。東漢改稱諫議大夫,仍屬光祿勛。三國魏沿置,晉朝罷。隋初隸屬門下省,煬帝大業(yè)三年廢。唐初復置。高宗龍朔二年改正諫大夫,中宗神龍元年復舊。德宗貞元四年分置左、右,各四員,分隸門下、中書兩省。宋神宗元豐改制,復專掌諷喻規(guī)諫,左隸門下省,右隸中書省。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兼領登聞檢院,登聞鼓院。明初曾置,旋廢。光祿大夫:戰(zhàn)國時代置,稱中大夫,漢武帝改為光祿大夫,掌顧問應對,隸于光祿勛。魏晉以后無定員,皆為加官及褒贈之官:加金章紫綬者,稱金紫光祿大夫;加銀章紫綬者,稱銀青光祿大夫。唐、宗以后用作散官文階之號,光祿大夫為從二品,紫金光祿大夫為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為從三品。元、明升為從一品,清代升為正一品。侍郎:創(chuàng)建于漢代,為郎官的一種,充當宮廷近侍。東漢以后,作為尚書的屬官,初任為郎中,滿三年為侍郎。之后隨著尚書臺的權利加大,侍郎日漸重要。唐以后,中書省、門下省以及尚書省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其副職均由侍郎擔任,一直延至宋元明清不改。官位亦漸高,至明清升至正二品。清朝的各部左右侍郎均為滿漢人各一,這樣各部均有侍郎四名。侍中:秦代設置,兩漢沿置,為正規(guī)官職外的加官,無定員,從皇帝左右,出入宮廷,應對顧問。魏晉以后,漸成重要職位,曾相當于宰相。北周改稱納言,隋因之。唐復稱侍郎,為門下省正式長官,但因官位特高,僅作為大臣的榮典,非有同平章事頭銜,并不是宰相。北宋猶存其名,南宋廢。元朝時候的侍中職權開始下降,雖然也是丞相加銜,專職的侍中只是禮官、從官。明朝時候的侍中為正二品,位次低于尚書。清朝沒有侍中。給事中:秦代設置,兩漢沿置,為將軍、列侯、九卿乃至黃門郎、謁者的加官。均給事殿中,備顧問應對,討論政務,類似清代的“內廷行走”。晉代始為正官,隋唐以后為門下省要職,在侍中和門下侍郎之下,掌駁政令之違失。元代廢門下省,給事中又兼修起居注。明太祖洪武六年設給事中十二員,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分科治事朝置給事中,掌侍從、諫諍、補闕、拾遺、審核、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jiān)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與御史互為補充。另負責記錄編纂詔旨題奏,監(jiān)督諸司執(zhí)行情況;鄉(xiāng)試充考試官,會試充同考官,殿試充受卷官;冊封宗室、諸藩或告諭外國時,充正、副使;受理冤訟等。為正七品,后數(shù)改更其品秩,可謂品卑而權重。清初沿明制,亦置給事中,無員額限制。雍正初為加強皇權,六科并入都察院,與監(jiān)察御史合稱“科道”,同為言官,有進宮諫諍之現(xiàn),職掌抄發(fā)題本,審核奏章,監(jiān)察六部、諸寺、府、監(jiān)公事,其封駁之權有名無實,職權較明為輕。中郎將:秦置中郎,至西漢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屬光祿勛,各置中郎將以統(tǒng)領皇帝的侍衛(wèi)。平帝時又置虎賁中郎將,統(tǒng)虎賁郎,位比二千石。后又置羽林中郎將,統(tǒng)羽林軍,與虎賁中郎將同級,品秩比二千石,低于諸將軍和校尉。東漢以后,中郎將的名號被各割據(jù)勢力廣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衛(wèi)統(tǒng)領等職,成為了一個大致介于將軍和校尉之間的階層,其職位、品秩、權力差異很大。唐代,中郎將又被恢復為各府衛(wèi)的禁衛(wèi)統(tǒng)領,品級大致在正從四品之間,為低級武職。宋初中郎將曾用為虛銜,后廢。散騎常侍:三國為設置。在此之前漢有散騎和中常侍,皆在皇帝左右規(guī)諫過失,以備顧問。魏文帝并散騎與中常侍并為一官,稱散騎常侍,以高才英儒擔任。魏、晉時散騎常侍與侍中共平尚書奏事。多是顯職,屬門下省。唐太宗曾以散騎常侍為散官,旋省去,去復置為職事官。高宗顯慶二年分為左右散騎常侍。左散騎常侍二人,正三品下,屬門下??;右散騎常侍二人屬中書省。職掌同為規(guī)諫過失,侍從顧問,并無實權,而為尊貴之官,常作為將相大臣的加官。宋不常置。遼屬門下省。金、元不設。尚書?。簴|漢后期設置,稱尚書臺。南朝宋改名為尚書寺,亦稱尚書省,以后遂均稱省。為中央執(zhí)行政務的總機關。主官為尚書令,正二品,掌典領百官。副職為左右仆射各一人,從二品,掌統(tǒng)理六官,為令之貳,令闕則總省事。下設列曹尚書、左右丞、尚書郎等。漢九卿職務多歸尚書各曹,尚書臺成為中央執(zhí)行政務之總機構,故尚書令在東漢初官階不高,而實掌大權。魏、晉以下,參贊機要,歸于中書、門下,尚書令聽命受事,隋、唐三省制度承前制,中書受機宜,門下掌封駁,尚書執(zhí)行,成為定制。唐代尚書省都堂居中,左右分司:左仆射統(tǒng)吏、戶、禮三部,右仆射統(tǒng)兵、刑、工三部。宋尚書省僅有虛名,不問六部之事。元有時設立尚書省,僅作為斂財之機構。明六部直屬君主,不設尚書省。清同。臺?。簼h代的尚書在宮禁臺閣之中,時稱禁中或省中,故稱臺省。唐代的中臺為尚書省,東臺為門下省,西臺為中書省,總稱臺省。有的將上述三省和御史臺合稱臺省。尚書令:始于秦,西漢沿置,本為少府的屬官,掌文書及群臣的奏章。漢武帝以后職權漸重,東漢政務皆歸尚書,尚書令成為直接對皇帝負責總攬政令的首腦。魏晉以后,事實上即為宰相。唐代因李世民曾擔任過尚書令,所以尚書省不置尚書令,僅設副職左右仆射。宋代尚書令的班次在太師之上,由親王、使相兼任,非實職。明代實行內閣制,為大學士取代。參知政事:唐初實際任宰相者偶用此名。宋代以資歷較淺之官員與宰相同議朝政,稱參知政事,名為“執(zhí)政官”。同平章事、樞密使、疏密副使、參知政事合稱“宰執(zhí)”,為中央最高政務長官。元代行省中書省亦設參知政事,為行省副長官。仆射:秦始置,漢以后因之。漢武帝至元帝時,兼用士人與宦官為仆射。漢成帝建始四年,罷宦官專用士人,置尚書五人,一人為仆射,位僅次尚書令,職權漸重。東漢時,尚書令同為臺中長官,與六曹尚書臺合稱八座,漢獻帝建安四年,置左右仆射。魏晉以后,仆射已處于副相地位,號稱端副(尚書令稱端右)。唐代不置尚書令,由仆射總領省事,與中書令、侍中同掌相權,而左仆射為首相。玄宗開元時期,仆射雖名為丞相,實際虛名無實。唐代后期常以仆射為節(jié)度、觀察等使的加官,用以表示其品秩的高下。于是仆射成為虛職,不但不是宰相,連尚書省本省事務也不過問。五代至宋代沿襲唐代后期之制。北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改革官制,以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均為宰相?;兆跁r又改宰相為太宰、少宰。欽宗靖康元年(1126)復名左右仆射,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又改名為左右丞相,此后,不再有仆射之名。六部尚書: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的六部屬尚書省,各部的正副長官稱尚書、侍郎。各部的具體分工,如清代六部的執(zhí)掌如下:吏部:主管文官的登記,資格的審查,成績的考核及任免、升降、轉調、俸給、獎恤等事的審查。人員編制:尚書二人,左右侍郎二人,下設文選司,管理文員的選用;考功司,考功過;稽勛司,掌更名改籍終養(yǎng)服制;驗封司,掌封贈襲蔭。各司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各部同)。戶部:主管戶口、賦稅、薪餉、鑄幣。其編制為尚書二,侍郎二,下設十四清史司。屬于戶部的有下列二機構:戶部三庫(銀庫、段匹庫、顏料庫)、戶部倉場衙門。禮部:主管國家典禮和教育、貢舉。編制:尚書、侍郎,下設儀制司、祠祭司、精膳司、鑄印局。兵部:主管練兵、武器和武官一切政令。編制:尚書、侍郎,下設武選司、車駕司、職方司、武庫司。邢部:主管國家的法律刑罰。編制:尚書、侍郎,下設十八司(按省分)和贓罰庫司庫(收贓銀送戶部)、律例館(修法令條文)。工部:主管土木興建和水利等。編制:尚書、侍郎,下設營繕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節(jié)慎庫、制造庫、料作所、琉璃窖監(jiān)督、皇木廠監(jiān)督、管理街道廳。都事:隋初定其名。之前,西晉、南北朝時稱尚書都令史,為左、右丞的輔助人員,處理尚書省日常事務,員八人,秩二百石。南北朝員額多為八人,惟梁為五人。北齊定為從八品官。隋煬帝減員為六人,分屬六尚書。唐亦置六人,秩從七品上,管收發(fā)文書、稽察缺失及監(jiān)印等事,宋尚書省設三人,秩正八品。元中書省左右司、樞密院、御史臺、宣政院以及各行中書省均設,秩正七品或從七品。明都察院、五軍都督府、各都指揮使司亦均設有。清惟都察院有設,掌文書。主事:北魏尚書省各司設有主事令史,為司官最低一級辦事人員。隋煬帝去掉“令史”二字,始稱“主事”。唐尚書省與六部及中書、門下二省均有主事,列從八品下,以善刀筆者為之。宋三省與樞密院主事為群吏之首,列從八品。不在正式官員之內。金用士人為六部主事,列從七品。金世宗規(guī)定非特旨不得用吏人為此官,并選用進士任職。元同。明為各部司官中最低的一級,官階正六品。清沿襲,進士分到各部,先補主事,遞升員外郎、郎中。內務府、理藩院等官署也有主事,主要負責一些日常公文的處理與消息的上傳下達。員外郎:設于隋文帝開皇年間。于尚書省各司置員外郎1人,為各司之次官。唐宋沿置,與郎中通稱郎官,皆為中央官吏中的要職。明清各部仍沿此制,以郎中、員外郎、主事為三級司官,得以遞升。員外郎簡稱外郎或員外,通稱副郎。清代除六部外,其他官署如理藩院、太仆寺、內務府均設員外郎。中書?。喝龂何牡壑?,掌管機要,起草詔令。中書設省始此。延至隋唐,遂成全國政務中樞。隋改名內史省,又改內書省,唐改稱西臺、鳳閣、紫微省,旋復中書省原名,主官為中書令。與門下、尚書二省為中央行政總匯。由中書決策,門下審復后交尚書省施行。故實際任宰相者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宰相沿用此名。中書省長官在魏晉時有中書監(jiān)、中書令各一人,后僅存中書令一職。高宗時曾改稱右相,武則天曾改稱內史,玄宗開元初曾改稱紫微令。旋均復舊。唐中書令下亦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皆為要職。宋神宗元豐改制,以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同為宰相,以利辦事。元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御史臺分掌政治、軍政、監(jiān)察之職,門下、尚書俱廢,原隸尚書省的六部均歸中書管轄。又于地方設立行中書省,掌地方行政。明初沿元制,而以左、右丞相為中書省長官。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攬政柄。中書令:漢武帝時用宦者掌管文書,稱中書謁者,其長官稱中書謁者令,簡稱中書令。東漢不置。曹丕代漢后,改秘書為中書,置中書令、中書監(jiān),同掌機密。晉沿設。南北朝時,中書令一官最為清貴華重,常用有文學才望者任職。隋廢中書監(jiān)專任中書令,改稱內史令,煬帝時一度改內書令。唐武德三年(620),復為中書令。高宗曾改為右相。武則天曾改為內史。玄宗開元初一度改為紫微令,后均復舊,品級本為三品,大歷中升至正二品。肅宗后,漸以中書令為大將榮銜,并不預政事,宋中書令班秩在太師之上,只為親王、使相的兼官,無職事。元中書令官高權重,常以皇太子兼職。明廢。中書侍郎:中書省的副官,幫助中書令管理中書省的事務。中書侍郎在漢朝開始設置,稱之為中書郎,晉由通事郎改置,東晉又曾一度改為通事郎,職掌詔命。南北朝時,正式稱為中書侍郎,設置四人。隋初改稱內史侍郎,煬帝時又改稱內書侍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復稱中書侍郎。高宗曾改稱西臺侍郎,武則天改稱鳳閣侍郎,玄宗曾改紫微侍郎,旋復舊稱。唐中書令缺,侍郎即為長官,品級亦高于前代(南朝末為五品,隋正四品,唐正三品)唐代宗以后,常常以門下侍郎和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為首席宰相。宋元豐改制后,以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行中書令之職,與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同為宰相。又另置中書、門下侍郎為副相。南宋初,復左右仆射原名,亦仍兼侍郎。高宗建炎三年(1129),再改宰相官名,復置參知政事為副相,中書侍郎乃廢。元代中書省的副官稱為中書丞相,明代廢除。中書舍人:舍人之名始于先秦,本為國君、太子親近屬官,魏晉時于中書省內置中書通事舍人,掌傳宣詔命。南朝沿置,至梁始稱中書舍人,任起草詔令之職,參與機密,權力日重。隋唐時,為中書省屬官,六人,正五品上。掌侍進奏,參議表章。凡詔旨制敕、璽書冊命,皆起草進畫。隋煬帝時曾改稱內書舍人,武則天時稱鳳閣舍人。簡稱舍人。宋初亦設此官,實不任職,另置知制誥及直舍人院起草詔令。元豐改制后,始仍掌其事。遼屬中書舍人院.起草有關詔令。明清時于內閣中的中書科,亦設有中書舍人,掌書寫誥敕、制詔、銀冊、鐵券等,品秩為從七品,非前代可比。清沿置。門下?。簳x代始置,南北朝沿置,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為中央政權機構的重心。唐高宗龍朔年間改稱東臺,光宅年間又改為鸞臺,旋復舊稱。隋唐時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并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其長官稱侍中,或稱納言、左相、黃門監(jiān),皆因時而異。其下有黃門侍郎、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等官。宋初門下省僅主朝儀等事。神宗元豐改官制,始恢復審查詔令的舊制。南宋初,中書、門下合并為一。遼金亦置門下省。元以后廢。門下侍郎、黃門侍郎:秦、漢時名黃門侍郎,本為帝王近侍之官。唐天寶元年(742)改稱門下侍郎,為門下省長官侍中之副。肅宗至德二年(757)仍稱舊名黃門侍郎。代宗大歷二年(767)再改為門下侍郎,從正四品上升為正三品。宋沿置,但僅為虛銜。元豐改制,以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之職,與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同為宰相。又另置門下侍郎、中書侍郎為副相。建炎三年(1129),改宰相及副相官名,門下侍郎遂廢。樞密院:唐永泰中始置,五代、宋、遼、元沿置,主要掌管軍政。本在內廷,用宦官為樞密使,執(zhí)掌機要事務。五代后梁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稱樞密院。宋代主要管理軍事機密及邊防等事,與中書省并稱“二府”,同為最高國務機關。遼設北樞密院(相當于兵部)、南樞密院(相當于吏部)及漢人樞密院(掌漢族地區(qū)兵馬)。元代樞密院主要掌軍事機密、邊防及宮廷禁衛(wèi)等事務;戰(zhàn)爭時設行樞密院,掌一方軍政。明清廢。樞密使:唐憲宗元和四年任宦官為樞密使。樞密使一職自此始。其后握權之宦官多以樞密使名義干預朝政,以至操縱君主的廢立。唐昭宗時盡誅宦官,始改用士人為樞密使。朱溫(梁太祖)稱帝,改名崇政使,以君主左右最親信大臣任此職。后唐復稱樞密使。宋代沿其制而稍加變通,以樞密使為樞密院長官,與同門下平章事等共同負責軍國要政。樞密使有時亦稱知樞密院事,簡稱知院。其副職稱樞密副使或同知樞密院事。任此職者一般為文官,且往往即由同平章事兼任。凡軍事之措置,均由樞密使秉皇帝意旨決定執(zhí)行。清常以樞密為軍機大臣尊稱。制置三司條例司:宋代的行政、軍事、財政分掌于中書、樞密院、三司三個機關。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主持變法,特設置制置三司條例司,由中書和樞密院長官兼領,掌管新法的制定和頒布,是進行以整理財政為中心的變法活動總樞紐。次年并入中書省。諫院:宋初由門下省析置,以分隸門下、中書省的左﹑右大夫、司諫、正言為諫官,職掌規(guī)諫朝政缺失,對大臣、百官的任用、政府各部門的舉措提出意見。和主管彈劾官吏的御史臺并稱“臺諫”。元以后不設。左右補闕:武則天時置,職務是對皇帝進行規(guī)諫,并舉薦人才。左補闕屬于門下省,右補闕屬于中書省。北宋時改為左右司諫。南宋及元明均隨設隨罷。左右拾遺:唐諫官名。武則天時置,分置門下、中書兩省,職掌與左右補闕相同。北宋改為左右正言,后隨設隨罷。秘書?。耗铣簳r設置。在此之前,東漢桓帝在太常寺內置秘書監(jiān)一官,典司圖籍。曹操置秘書令,典尚書奏事,屬少府。西晉末復置。梁朝的秘書省主官為秘書監(jiān),從三品。監(jiān)以下有少監(jiān)、丞及秘書郎、校正郎、正字等官,領國史、著作兩局,掌國之典籍圖書。唐代曾改稱“蘭臺”及“麟臺”。北宋前期,經籍圖書歸秘閣,秘書僅掌祭祀祝版。神宗元豐改官制,秘書省職事恢復。宋之日歷所、會要所、國史實錄院等均歸秘書省管轄,規(guī)模較唐時較大。元朝將職事劃歸翰林國史院。明因之設翰林院,遂無秘書省之名。內侍?。夯实劢虣C構,負責管理宮廷內部事務。北齊初置中侍中省和長秋寺;隋初改稱內侍省,后稱長秋監(jiān),參用宦官和士人,掌侍皇帝,管理宮室之事。唐代或稱內侍省,或稱內侍監(jiān)、司宮臺,專用宦官,由內侍監(jiān)、內侍、內常侍等為首官,掌傳達詔旨,守御宮門,灑掃內廷,內庫出納和照料皇帝的飲食起居等事務。宋代增置入內內侍省。元代有侍正府。明代分設內官12監(jiān),4司、8局、共24衙門,不設相當于內侍省的統(tǒng)轄機構。凡前代宮內各官署之職務,幾乎全歸宦官,權力甚至超過外廷正規(guī)機構。清代將宦官統(tǒng)歸內務府管轄,遂無宦官專掌之官署。內常侍:隋置,唐沿置,屬內侍省,為宦官所任之官職,掌管宮廷事務。學士院:唐玄宗開元年間正式設置。唐初常命名儒學士起草詔令,無名號。玄宗時置翰林侍詔,批答表疏,應和文章,又選文學之士為翰林供奉,與集賢院學士分掌制詔書敕。開元二十六年(738)改稱翰林學士,建學士院,掌起草任免將相、號令征伐等機密詔令,并備皇帝顧問,號稱“內相”。宋稱翰林學士院,地位職掌似唐。因處宮禁,接近皇帝,號稱“玉堂”、“玉署”。金有翰林學士院,元有奎章閣學士院。明、清廢學士院名,改為翰林院。翰林學士:學士始設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學士起草詔令而無名號。唐玄宗時置翰林學士,與集賢院學士分掌制詔書敕,起草任免將相、號令征伐等機密詔令,并備皇帝顧問,號稱“內相”,成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為宰相。北宋翰林學士承唐制,仍掌制誥。此后地位漸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為翰林學士之職。清以翰林掌院學士為翰林院長官,無單稱翰林學士官。知制誥:唐代始置,掌起草詔令。本以中書舍人充當,后參用翰林學士和其它文官。翰林學士中起草詔令者加知制誥銜,稱為內制。余僅備顧問。其他官加知制誥銜起草詔令者,稱為外制。國子監(jiān):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始建于西晉咸寧二年(276),稱“國子學”,為教育五品以上官僚子弟的貴族學校。北齊改稱國子寺。隋朝始稱國子監(jiān),兼為掌管教育行政機構。唐代國子監(jiān)轄國子、太學、四門、律學、書學、算學等學,招收三品以上官僚子弟。元代分置國子監(jiān)、蒙古國子監(jiān)、回回國子監(jiān)。明代在北京、南京分別都設有國子監(jiān),分別稱為“北監(jiān)”、“北雍”和“南監(jiān)”、“南雍”。清沿明制,在地方設府州縣學,在京師設國學,選入國學者稱國子監(jiān)生。祭酒:原指同輩中年高望重之人。古代大宴會或大祭享中,推一年高者舉酒祭祀地神,稱祭酒。漢代設有博士祭酒一職,為博士之首;西晉改設國子祭酒;隋唐以后稱國子監(jiān)祭酒為,國子監(jiān)的主管官。清末始廢。史館、國史院:北齊始置,以宰相兼領,掌監(jiān)修國史。經北周、隋到唐太宗時,除宰相兼領外,另設史官修撰、直館等官,掌修國史,后為定制。宋代史館與昭文館、集賢院為三館,其官員并稱館職,為文臣清要之選。南宋初罷史館,置國史院與實錄院,二者分合不定,中期后并置。遼、金均置國史院。元置翰林兼國史院,翰林學士兼修國史。明以修史之職并歸翰林院。清置國史館撰述國史,另于每帝死亡,新君繼位后置實錄館編修前帝政令,事畢即省。館閣:北宋以后掌管圖書、編修國史之官署。宋沿唐制,置“昭文館”、“史館”、“集賢院”三館和“秘閣”、“龍圖閣”等,分掌圖書經籍和編修國史等事務,通稱館閣。明代將其職掌移歸翰林院,故亦稱翰林院為館閣。清代相沿。館閣中人員常須應制作詩文,其文體、書體皆力求典重工致,俗稱“館閣體”。起居注:原指皇帝言行錄。魏晉及南朝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使、修起居注、監(jiān)起居注等官掌侍從皇帝、記錄皇帝言行之職。隋代在中書省設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門下省設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此事。元代以給事中兼修起居注;明代曾專設起居注;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講官(被選入宮中講論經史者)兼任,稱日講起居注官。著作郎:三國魏始置,屬中書省,為編修國史之任。晉惠帝時起,改屬秘書監(jiān),稱大著作郎。南朝末期為貴族子弟初任之官。至唐代,主管秘書省屬下之著作局,主官稱著作郎二人(從五品上),下設著作佐郎二人(從六品上),校書郎二人(正九品上)正字二人(正九品下)。著作郎掌撰碑志、祝文、祭文、與佐郎分判局事。高宗龍朔間一度改稱司文郎中。宋代沿置,掌修纂“日歷”。明代廢。校書郎:后魏始置,屬秘書省,掌校讎典籍,訂正訛誤。東漢朝廷藏書于東觀,曾置校書郎中。唐秘書省與弘文館皆置,宋屬秘書省,遼屬秘書監(jiān)著作局,金、元屬秘書監(jiān)。元并掌鑒定書畫。明清廢。秘書郎:三國魏始置,屬秘書省,掌管圖書經籍,或稱“秘書郎中”。南朝作為士族子弟出身之官。唐代一度改稱“蘭臺郎”。后魏后各代另置校書郎校讎典籍,訂正訛誤,以秘書郎專管圖書收藏及校寫。明初并其職于翰林院。清末復設秘書郎,位在翰林院檢討之下。節(jié)度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jié),故稱節(jié)度使。唐初沿襲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qū)置總管以統(tǒng)兵,旋改稱都督,總攬數(shù)州軍事。唐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帶有“使持節(jié)”者,已是節(jié)度使。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jié)度使,節(jié)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玄宗開元年間,朔方、隴右、河東、河西諸鎮(zhèn)都置節(jié)度使。每以數(shù)州為一鎮(zhèn),節(jié)度使得以統(tǒng)轄數(shù)州,州刺史成為下屬。又每多兼按察、安撫、度支等使,兼管軍事、民政、財政,位高權重。安史亂后,戰(zhàn)將有功者多授此職,節(jié)度使編設于內地,多割據(jù)獨立,世稱藩鎮(zhèn)。五代時更為冗濫,專橫極甚。至北宋初才結束此局面。自此,節(jié)度使賜予將帥大臣和宗室勛戚以示優(yōu)寵。遼金皆設此官,元代廢。元帥:全軍統(tǒng)帥或軍事長官,出于《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前633年)所載晉文公的“謀元帥”(即考慮中軍主帥人選),晉國名將先軫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元帥頭銜的軍事統(tǒng)帥。當時只是對“將帥之長”的稱呼,并非官職名稱。從南北朝起,元帥逐漸成為戰(zhàn)時統(tǒng)軍征戰(zhàn)的官職名稱。唐李淵入關后,設有左右元帥。唐代有元帥、副元帥等戰(zhàn)時統(tǒng)帥。元帥常以皇子或親王擔任,副元帥常以有威望的大臣擔任。金侵宋時亦設都元帥、左右副元帥,多由親王任職,權位極重,非定職。元代外省和邊疆常設有都元帥、元帥府或分元帥府及置達魯花赤、元帥等,為地區(qū)軍事長官。元末地主武裝首領多稱元帥。明代在樞密院之下設諸翼元帥府,任命元帥、同知元帥等官職,統(tǒng)軍征戰(zhàn)。元、明兩朝的元帥職權較前減輕,僅為二、三品官職。總管:1、地方高級軍政長官。北周武成元年(559)改都督諸州軍事為總管。隋和唐初也在各州設總管,邊鎮(zhèn)或大州設大總管。北宋兵馬總管由各級地方官兼任,掌管路、府、州的兵馬。遼、金各總管府的兵馬總管、兵馬都總管;元代諸路總管府的達魯花赤、都總管或總管,都兼管軍民。2、軍事長官。隋和唐初設有行軍總管、行軍大總管,作為出征軍隊的主帥。后唐時石敬塘曾為蕃漢馬步軍都總管,為國家最高軍事統(tǒng)帥。宋欽宗曾設東、南、西、北道都總管,分統(tǒng)四方勤王兵。清代的盛京、吉林等處設駐防總管,為地方駐防軍長官。3、管理專門事務的行政長官。元代中央和地方設有各種名目的都總管府和總管府,如管理全國工匠的諸色人匠都總管府,都設有達魯花赤和總管。清代內務府設總管大臣,掌管宮廷事務。宮內宦官首領稱總管太監(jiān)。都督:1、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漢末始有此稱呼。魏晉南北朝時稱都督中外諸軍事或大都督者,即為全國最高軍事統(tǒng)帥。南宋時偶用都督、同都督、督視各路兵馬等稱號,為執(zhí)政者出任臨時統(tǒng)帥之用。元代的大都督府大都督則專領欽察親軍。2、地方軍政長官。魏晉以后,都督諸州軍事者往往兼任所在之州刺史,總攬當?shù)剀娬⒚裾?。至北周及隋,遂成正是官名。唐代又恢復都督名稱,于各州按等級分別置大、中、小都督。中唐以后,以節(jié)度使、觀察使為地方最高長官,都督遂名存實亡。3、明代置中軍、左軍、右軍、前軍、后軍五軍都督府,統(tǒng)帥京衛(wèi)和外衛(wèi)之兵,為國家最高軍事機關。五府各設有左右都督,以及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后來隨著外衛(wèi)僅存空名,都督也成為虛銜。清初猶沿襲。4、辛亥革命時,各省多置都督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袁世凱統(tǒng)治時期稱某某將軍督理某省軍務。袁死后改稱督軍。護軍:1、秦漢時期臨時設置軍都尉或中尉,以調節(jié)將領之間關系。魏晉以后,設護軍將軍或中護軍,掌軍職的選用,并與領軍將軍或中領軍同掌中央軍隊,為重要的軍事長官之一;2、唐代后期,在神策軍內設護軍中尉及中護軍,為禁軍統(tǒng)帥,由宦官擔任;3、唐代以后,上護軍及護軍僅作為一種勛銜;4、清代以守衛(wèi)宮城的八旗兵為護軍,設護軍統(tǒng)領。領軍:曹操為丞相時設置,為相府屬官。建安十二年(207),改為中領軍,領禁兵。魏晉時改稱置領軍將軍,均統(tǒng)帥禁軍。南朝宋以領軍將軍統(tǒng)內軍。齊、梁、陳都有領軍將軍、中領軍。梁領軍將軍號為禁司,統(tǒng)天下兵要。北魏或設領軍將軍,或設中領軍。北齊有領軍府,領軍將軍、中領軍掌禁衛(wèi)宮掖。隋左右領軍府不置將軍,僅設長史、司馬等官,掌十二軍籍帳、差科、詞訟等事。唐左、右領軍衛(wèi)在十六衛(wèi)內,各設大將軍、將軍、宿衛(wèi)官禁。宋左右領軍衛(wèi)大將、將軍系環(huán)衛(wèi)官,多以宗室任職,亦為武臣贈典,而無兵可領。金左、右領軍衛(wèi)大將軍,元領軍將軍,均以扈從為專職。明廢。都護: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置“西域都護”,為駐守西城地區(qū)的最高長官,以控制西域各國。當時都護是加在其他官號上的職稱,普遍由騎都尉或諫議大夫兼領,領二千石俸;都護府設在烏壘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策大雅南),此后廢置不常。東漢、魏、晉時有都護,廣州有西江都護與南江都護,專征討之任。唐代自太宗至武則天,曾先后設安西、安北、單于、安東、安南、北庭六歌大都護府。都護府長官稱大都護,管理所轄地的邊防、行政和各族事務。元代都護府設有大都護、同知、副都護,為主管畏兀兒(維吾爾)族和漢族之間訴訟事件之司法長官。經略使:唐貞觀二年(628)始設于周邊重要地區(qū)﹐后多以節(jié)度使兼任。宋代在西北﹑西南邊境地區(qū)亦設置經略使,但不常置。仁宗皇祐四年(1052)﹐因儂智高叛亂,設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安撫使﹐皆帶經略使﹐此后遂為定制﹐直至宋亡。西夏設東﹑西經略使。金代以后﹐經略使一職成為臨時性的差遣。元初亦設經略使。明清兩朝﹐凡遇有重要軍務時即特設經略,統(tǒng)理一省或數(shù)省軍務,職位高于總督,事畢即罷。清中葉后不設此職。招討使:唐貞元年間設置。后遇戰(zhàn)時臨時設置,常以大臣、將帥或節(jié)度使等地方軍政長官兼任,事后即撤銷。遼、金沿邊諸路常設有招討司,其長官招討使多為邊區(qū)部族兵長官。元代邊陲地區(qū)如吐蕃、朵甘思(青海)等地也常設置招討司,長官為招討使。明代專設于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為土官銜號。防御使:唐代開始設置的地方軍事長官,全稱為防御守捉使。有都防御使、州防御使兩種。最初置于西北邊鎮(zhèn),隨后在河南、河北、河東、關內、山南、劍南等地設置。肅宗至德元年(756)后,置于中原大都、軍事要地,掌管軍事,由刺史兼任,后又常與團練使互兼。肅宗寶應元年(762)五月,詔停諸州防御使。但不久,代宗又復置,并一直延續(xù)到唐末五代。宋代置諸州防御使,但無職掌、亦無定員,不駐本州,僅為武臣之寄祿官。遼、金以防御使為防御州長官,主管本州民政,兼掌地方治安。元順帝至正十七年(1357),下詔以州縣正官兼防御使事,聽宣慰使司節(jié)制。清代,各省駐防軍、駐京之健銳營及各陵寢亦設“防御”一職,不稱使,為低級武官。團練使:唐“安史之亂”時設置,掌地方軍事,以觀察使兼領,全稱為團練守捉使。有都團練使﹑州團練使兩種。轄區(qū)大的十州,小的三、五州。此后刺史兼任州團練使﹐僅轄一州,實際上成為一個方鎮(zhèn)或一個州的軍政長官。宋代諸州團練使為武臣之寄祿官﹐無定員﹐無職掌﹐不駐本州。遼于南面各州置團練使司﹐以團練使掌一州軍政。元末為防范農民起義﹐曾設團練安撫勸農使。明代廢。判官:隋代始于使府置判官。唐代凡臨時派出處理特殊事務的大臣,可自選中級官員奏請充任判官,,以掌文書事務。中期以后,節(jié)度。觀察、防御、團練等使都設有判官,其權漸重,幾乎等于副使。宋代沿置于各州府,選派京官充任時稱簽書判官廳公事,簡稱“簽判”。各路宣撫、轉運和中央三司、群牧等使亦設判官,職位略低于副使。元代分設于各路總管府、散府及州;明代僅設于州,職位漸輕。都統(tǒng):1、將帥名號。前秦建元十九年(383),秦王苻堅進攻東晉時,置少年都統(tǒng),統(tǒng)率禁衛(wèi)軍羽林郎。唐后期為討伐藩鎮(zhèn)與鎮(zhèn)壓農民起義,乾元元年(758)置諸道行營都都統(tǒng),為各道出征兵的統(tǒng)帥。金伐遼時有內外諸軍都統(tǒng),作為統(tǒng)軍主帥;清代在內設八旗都統(tǒng),在各省設駐防副都統(tǒng),成為實行軍事控制的常設軍職。2、地區(qū)長官名號。前秦末年,置河西鮮卑大都統(tǒng),為河西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首領官號。3、武官官銜。清末分為九等。第一至第三等為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協(xié)都統(tǒng)。折沖都尉:唐府兵制軍府稱折沖府,長官為折沖都尉,掌管府兵操演、調度和宿衛(wèi)京師等任務。上府正四品上,轄兵1200人;中府從四品下,轄兵1000人;下府正五品下,轄兵800人。副職稱左右果毅都尉。虞侯:1、先秦時代掌水澤出產之官。2、隋代為東宮禁衛(wèi)官,掌偵察、巡邏等事務。3、軍中執(zhí)法官唐代后期,藩鎮(zhèn)以親信武官為“都虞”、“虞侯”,為軍中執(zhí)法的長官。4、武官。五代時都虞侯為侍衛(wèi)親軍的高級軍官。宋代沿置,于殿前司、侍衛(wèi)親軍馬軍司、步軍司均置都虞侯,位次于都指揮使和副都指揮使。此外又有將虞侯,院虞侯等低級武職。三衙:宋代管轄禁兵和廂兵的中央機構。即殿前都指揮使司(殿前司)、侍衛(wèi)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wèi)馬軍司)和侍衛(wèi)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侍衛(wèi)步軍司),總稱三衙。唐后期,習慣稱藩鎮(zhèn)的親兵為牙(衙)兵,五代至宋的皇帝多半是由藩鎮(zhèn)而奪得帝位,故相沿稱為三衙。三衙的長官分別稱為殿帥,馬帥,步帥,合稱三帥。統(tǒng)制:北宋時由于兵不識將,將不專兵。在出師作戰(zhàn)時選拔一人為都統(tǒng)制,總轄諸將。至南宋建炎初設置御營司都統(tǒng)制,始為禁軍將官職銜。以后邊要地區(qū)亦設都統(tǒng)制、同統(tǒng)制、副統(tǒng)制等。元明不置此職。清末統(tǒng)轄一鎮(zhèn)的軍事長官也稱統(tǒng)制都監(jiān):1、即“監(jiān)軍”。唐中期后出兵作戰(zhàn),常以宦官為監(jiān)軍,因督察多路兵馬,故稱“都監(jiān)”或“都都監(jiān)”。2、宋代“兵馬都監(jiān)”的簡稱。宋代設有路“都監(jiān)”,掌管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務。有州府“都監(jiān)”,掌管本城廂軍的屯駐、訓練、軍器和差役等事務。資歷淺的武官擔任“都監(jiān)”職務時,稱“押監(jiān)”。3、遼代“糺軍”中設都監(jiān),掌部署約束營伍,位次低于詳穩(wěn)(官名)而高于將軍;4、金代宦官稱都監(jiān),低一級的稱同監(jiān)。都頭:軍職名。唐中期諸軍統(tǒng)帥之稱,后為一部軍隊為一都的長官之稱。唐僖宗時,當權宦官募神策新軍五十四都,各都長官稱都將,亦稱都頭。宋代在禁軍中設都頭和副都頭,職位低于指揮使。宋州縣捕快頭目亦有此稱。觀察使:唐前期常由中央不定期派出使者監(jiān)察州縣,名稱臨時確定,并無定規(guī)。肅宗乾元元年(758)采訪處置使改名觀察處置使。掌考察州縣官吏政績,奉善糾惡,后兼理民事,轄一道或數(shù)州。凡不設節(jié)度使者即以觀察使為一道行政長官。由于觀察使地位低于節(jié)度使,故對中央較為順從,唐后期財賦所出的東南八道多為觀察使所領,但也有自觀察升格為節(jié)度的。宋于諸州置觀察使,無職掌,無定員,亦不駐本州,僅為武臣準備升遷之寄祿官,實系虛銜。遼在不置節(jié)度使的州設觀察使司,以觀察使領本州政務。金代以節(jié)鎮(zhèn)節(jié)度使兼管本管內觀察使事,主管本州民政。元代廢。民國初年,改清朝之分巡、分守道為觀察使,以后改稱道尹。轉運使:起于唐代,初稱水陸發(fā)運使,管理長安、洛陽間糧米運輸。后設江淮轉運使,掌東南各道的水陸轉運。肅宗乾元元年(758),又置諸道轉運使,掌全國榖物財貨轉輸與出納。代宗后,常由宰相兼領,有時與鹽鐵使并為一職,稱鹽鐵轉運使,并于諸道分置巡院,五代時廢巡院。宋初為集中財權,置諸路轉運使掌一路財賦,并監(jiān)察地方官吏,官高秩重者為都轉運使,簡稱漕,實為府、州以上行政長官?;实鄢鲅矔r有行在轉運使,出兵征討則有隨軍轉運使。遼南面財賦官亦有都轉運使與轉運使,掌賦稅錢谷倉庫出納與度量衡制度,各路置轉運使。元、明有都轉運鹽使,清有都轉鹽運使,專管鹽務,與唐、宋、遼、金轉運使職責不同。宣撫使:始設于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十六年(728),任務是巡視戰(zhàn)后地區(qū)及水旱災區(qū),稱宣慰安撫使或宣撫使。宋代不常置。只在用兵時以將相充當宣撫使,負責撫綏邊境及統(tǒng)護將帥、督視軍旅之事,職位高于安撫使。元于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設置宣撫使,管理軍民,參用土官。明清沿置,為武職土官。安撫使:隋代曾設安撫大使,為行軍主帥兼職。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視經過戰(zhàn)爭或受災地區(qū),以安定社會秩序,故稱安撫使。宋代改置為一路軍民長官,多帶經略使、馬步兵都總管兼銜,有節(jié)制兵馬、賞罰官吏、發(fā)布命令、督理刑獄、稽查錢谷兵器等權力,以知州、知府兼任。以二品以上大員充任時稱安撫大使,得兼宣撫使。元代僅設于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置,管理軍民,參用土官。明清沿置,為武職土官。租庸使:主持國家的稅政。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設置。德宗以后,因租庸調制改為兩稅法,租庸使廢。僖宗時因鎮(zhèn)壓黃巢起義,又一度任命租庸使,征斂軍用資糧。五代時后梁、后唐改為專掌搜括錢物的中樞財政長官,后唐明宗時廢。兩稅使:唐代征收夏秋兩稅的稅務長官,德宗建中三年(782)置汴東西水陸運兩稅鹽鐵使,簡稱兩稅使。非常置,多以轉運使、鹽鐵使兼任,或以朝臣充任。度支使:原為度入為出之意。魏晉南北朝時設“度支尚書”,掌管國家財政收支。隋代改為“民部尚書”。唐改為“戶部尚書”,下屬有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四司。其中度支司掌握軍國用度的收支﹐籌劃財源﹐調撥物資﹐量入為出﹐掌握經費﹐是十分重要的部門。玄宗天寶以后,因軍事供應浩繁,多以戶部尚書、侍郎或他官兼領度支事務,稱度支使或判度支、知度支事。其權極重,和“鹽鐵使”、“判戶部”或“戶部使”合稱“三司”。至五代后唐明宗長興元年(930),并三司為一職,稱三司使。三司使:后唐明宗長興元年(930)﹐始設三司(鹽鐵﹑戶部﹑度支)使﹐總管國家財政﹐成為僅次于中書﹑樞密院的重要機構﹐號稱“計省”﹐三司的長官三司使被稱為“計相”﹐地位略低于參知政事。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后時廢時復。王安石變法廢三司﹐職事大多歸尚書省的戶部和工部,三司使改任戶部尚書﹐受宰相領導。帥、漕、憲、倉:宋各路置安撫司掌軍事與民政,簡稱帥司;轉運司掌財賦予轉運,簡稱漕司;提點刑獄司掌司法刑獄,簡稱憲司;提舉常平司掌常平倉與貸放錢谷等事,簡稱倉司。帥、憲、倉長官僅一人,分為安撫使、提點刑獄公事與提舉常平司;漕則一路或有二三人,轉運使、圍運盒使與轉運判官皆簡稱為漕。四司設置先后不一,廢置不常,南宋方成定制。四司又皆有監(jiān)察官吏之權,總稱監(jiān)司。司農寺:司農寺北齊始建,歷代沿置,掌糧食積儲、倉廩管理及京朝官之祿米供應等事務。宋神宗時,為推行新法的重要機構,常平新法(即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保甲法等都由它制訂或執(zhí)行。南宋初,并入“倉部”,旋復舊。司農寺之長官原為“判寺事”1人,“同判寺”1人,以兩制、朝官以上充任。元豐改制后定為卿1人、少卿1人,元代廢。市舶司:唐代在廣州等地設市舶使,負責對外(海上)貿易之事。宋代分設提舉市舶司于廣州、泉州、明州等地掌出入海港的外國商船、征收關稅,收購政府專賣品和管理外商。元同宋制。明代于沿海各處置市舶提舉司,掌海外各國朝貢市易之事。嘉靖后,僅留廣東一處。清初實行關閉政策,對外通商口岸僅限澳門一地??滴醵辏ü?683年)弛禁,開廣州、漳州、寧波、云臺山(今連云港)四口貿易。乾隆時僅留廣州一口通商。鴉片戰(zhàn)爭后,設稅務司、總稅務司管理海關諸事,大權落入洋人之手。茶馬司: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設提舉成都府路買茶公事,后改稱“都大提舉茶馬司”,掌以川茶與西北少數(shù)民族交換馬匹。南宋時轄秦(陜西)川(四川)兩茶馬司,管理以川茶與藏族貿易馬匹,以及馬綱運輸?shù)?。元朝因蒙古盛產馬匹無此需要,而未實行“馬互市”。明初于洮州(治今甘肅臨潭)、秦州(治今甘肅天水)、河州(治今甘肅臨夏)等州,清于陜西、甘肅皆置茶馬司,有大使、副便等官,其職掌與前代同。清初又曾于陜、甘二省置御史專管其事,通稱茶馬御史。錄事:1、晉代設錄事參軍,簡稱“錄事“。為公府官掌總錄文簿。后代刺史領軍而開府者亦置之,職任甚為親重要。隋初以為郡官﹐相當于漢時州郡主簿。唐宋因之。京府中則改稱司錄參軍。元廢。清初各部又設錄事﹔2、清末新官制中﹐京師各部及京內外各級司法衙門均設有八品以下錄事。3、民國時官府或其他機構中任抄寫工作的低級職員。典簽:本為處理文書的小吏。南朝劉宋中葉以后,多以幼小皇子出任方鎮(zhèn),君主用寒人出身的親近左右充當?shù)浜?,代替諸王批閱公事,甚至照管諸王的飲食起居,職位雖低但權力漸重,號為“簽帥”或“典簽帥”,實握州鎮(zhèn)重權。梁以后漸廢。唐代諸王府亦設典簽,但僅掌文書,宋以后廢。九品:1、指九卿;2、古代官吏的等級。始于魏晉。從一品到九品,共分九等。北魏時每品又分正、從,第四品起正、從又各分上下階,共為三十等。唐宋文職與北魏同。隋及元明清保留正、從品,而無上下階之稱,共分十八等。3、指魏晉南北朝時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為九個等級,作為政府選用官吏的依據(jù)。中正是有名望的推薦官,人才的等級由他們評定。此制是魏文帝曹丕篡漢前夕由魏吏部尚書陳群制定。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制,此制遂廢。開府:1、古代高級官吏設置府署并自選僚屬的制度。漢朝三公、大將軍可以開府。魏、晉放寬開府資格,晉諸州刺史兼管軍事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童話課件教學課件
- 眉毛設計課件教學課件
- 2024大型港口碼頭排水合同
- 2024年度技術轉讓合同:技術資料交付與技術支持期限
- 2024定制家具合同范本
- 2024義齒加工商與牙科診所之間的定制金屬義齒合同
- 2024崗位聘用合同不續(xù)簽崗位聘用合同
- 2024年度餐廳食材供應商采購合同
- 骨科課件介紹教學課件
- 2024年婚禮車輛租賃特別合同
- 《繼電保護培訓》課件
- 醫(yī)院裝飾工程服務方案
- 麻醉及應激反應調控
- 《數(shù)字經濟學》 課件 專題4:數(shù)字貨幣與數(shù)字金融研究
- 以瞄準我的妹妹沒剪板
- 0-36個月兒童中醫(y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guī)范
- 《學習的本質》讀書會活動
- 國培教師個人成長案例3000字
- 浙江省寧波市寧??h六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月考數(shù)學試題
- Unit-4Natural-Disasters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課件-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必修一
- 森林草原練習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