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基本知識課件_第1頁
地形圖基本知識課件_第2頁
地形圖基本知識課件_第3頁
地形圖基本知識課件_第4頁
地形圖基本知識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講題:地形圖基本知識內容提要:第七章地形圖的基本知識§7.1地形圖的比例尺

§7.2地形圖的分幅與圖外注記

§7.3地形圖圖式

第七章地形圖測繪與應用

§7.1地形圖的比例尺一些概念:1、地(形)圖(topographicmap):可分為普通地圖(generalmap)和專題地圖(thematicmap)。2、普通地形圖:按一定比例尺(scale)、正射投影(orthographicprojection)、內容有地物和地貌。

4.地形圖按比例尺分類:

(1)大比例尺地形圖——1:500、1:1000、1:2000、1:5000(2)中比例尺地形圖——1:1萬、1:2.5萬、1:5萬、1:10萬(3)小比例尺地形圖——1:20萬、1:50萬、1:100萬5.比例尺的精度

——相當于圖上0.1mm的實地水平距離。比例尺比例尺精度(cm)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5102050100§7.2地形圖的分幅與圖外注記一、目的

為了便于對各種比例地形圖進行統(tǒng)一管理。二、分幅的方法分類1.梯形分幅(trapezoidmapsubdivision)

——按經度、緯度分。

(1)適用于:小、中比例地形圖。(2)按照國際的統(tǒng)一規(guī)則分幅和編號。1:50萬A,B,C,DJ-50-A1:20萬[1],[2],┉,[36]J-50-[1]1:10萬1,2,┉,144J-50-11:5萬A,B,C,DJ-50-1-A1:1萬(1),(2),┉,(64)J-50-1-(1)1:2.5萬1,2,3,4J-50-1-A-11:5千a,b,c,dJ-50-1-(1)-a1:100萬J-50(3)梯形分幅關系示意圖三.地形圖的識讀——圖廓和圖廓外注記1.圖號、圖名和接圖表2.比例尺3.經緯度及坐標格網4.三北方向圖5.坐標系統(tǒng)高程系統(tǒng)圖式、測圖日期測圖者6.內、外圖廓。

§7.3地形圖圖式

(topographicmapsymbols)

地形圖圖式分為:

地物符號(featuresymbols)、地貌符號(geomorphysymbols)、注記符號(letteringsymbols)。一、地物符號分為:比例符號、半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地物注記符號。(舉例)二.地貌符號——等高線(contour)

1、定義: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鄰點所連接而成的閉合曲線。注:由于h為定值,所以i與d成反比。hhhhhh山坡線i地面坡度i:(為地面傾角)i=—hd=tan

d1d2d3d4d5d63、典型地貌的等高線:(3)山谷、山谷線(集水線)(4)鞍部(埡口)

(1)山峰、盆地、峭壁、懸崖、山腳(2)山脊、山脊線(分水線)4、等高線按用途分類:

基本等高線——首曲線(intermediatecontour)加粗等高線——計曲線(indexcontour)半距等高線——間曲線(half-intervalcontour)1/4等高線——助曲線(extracontour)

講題:地形圖的測繪內容提要:

§7.4模擬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7.5模擬法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7.4模擬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測地形圖分為:白紙測圖(模擬測圖)(analogmap)與數(shù)字測圖(digitalmap)一.圖紙的選用主要有:1.磅紙(機械制圖用的圖紙)

2.聚脂薄膜——透明、不變形、可洗。坐標格網一般已繪制。二.坐標格網的繪制方格網的大?。?0cm50cm或50cm50cm方格的大?。?0cm10cm1.對角線法oabcd3.軟件繪制方法——如AutoCAD或CASS軟件。4.格網的檢查要求:格網交點應在一條直線上,偏離不應大于0.2mm。每格長度誤差也不應超過0.2mm。三.控制點的展繪

例:展繪控制點A(647.43,634.52,4.50);B(913.46,748.63,6.45)。1、確定格網線的坐標、注記。2、確定控制點所在的方格,按比例尺展出。3、檢查:在圖上量取相鄰控制點間的距離。其與理論值之差圖上0.3mm。1:100010009008007006005005006007008009001000A4.506.45B§7.5模擬法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一、視距測量(stadiameasurement)原理及公式

1、視線水平時

K—取100,n—上、下絲讀數(shù)之差,i—儀器高,v—中絲讀數(shù)。二、經緯儀法測圖(mappingmethodwiththeodolite)

(碎步測量的一種:測繪地物、地貌特征點)(一)配置1、工具:經緯儀、圖板、塔尺、小鋼尺、量角器、三棱尺、計算器、鉛筆、橡皮等。2、人員:觀測員、記錄計算員、繪圖員各1人、立尺員2人。(二)步驟

1、安儀:在控制點A安置經緯儀,量取儀器高。2、定向:后視(盤左瞄準)控制點B,度盤置零。

4、觀測:瞄準點1的塔尺,分別讀取上、下絲之差、中絲讀數(shù)、豎盤讀數(shù)L、水平角β。

5、記錄、計算:記錄上述觀測值,按視距測量公式計算出點1的水平距離D和高程H。6、展碎部點:在圖紙上,按β、D,定出點1的位置。

7、繪制地形圖(地物和等高線)

等高線的繪制方法:(1)首先描繪出地性線(山脊線、山谷線)。(2)再在相鄰碎部點之間內插出等高線。等高線的繪制方法8.地形圖的檢查、拼接與整飾

(1)檢查包括:圖面檢查、野外巡視和設站檢查(約占每幅圖的10%)。(2)拼接一般規(guī)定每幅圖的圖邊應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