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7文言文閱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ab91da3d8696c96c34dfa6a6dd0ec99/3ab91da3d8696c96c34dfa6a6dd0ec991.gif)
![考點7文言文閱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ab91da3d8696c96c34dfa6a6dd0ec99/3ab91da3d8696c96c34dfa6a6dd0ec992.gif)
![考點7文言文閱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ab91da3d8696c96c34dfa6a6dd0ec99/3ab91da3d8696c96c34dfa6a6dd0ec993.gif)
![考點7文言文閱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ab91da3d8696c96c34dfa6a6dd0ec99/3ab91da3d8696c96c34dfa6a6dd0ec994.gif)
![考點7文言文閱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ab91da3d8696c96c34dfa6a6dd0ec99/3ab91da3d8696c96c34dfa6a6dd0ec9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馨提示:
檢測題庫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節(jié)合適的
觀看比例,點擊右上角的關閉按鈕可返回目錄。
考點7文言文閱讀
1、(2010亳州高一檢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齊桓公求管仲
桓公自莒反于齊,使鮑叔為宰,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凍餒,則是君之賜也。
若必治國家者,則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國家者,則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寬惠柔民,弗若
也;治國家不失其曬,弗若也;忠信可結于百姓,弗若也;制禮義可法于四方,弗若也;執(zhí)槍鼓立于軍門,
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被腹唬骸胺蚬芤奈嵘涔讶酥秀^,是以浜于死。”鮑叔對曰:“夫為其君動也。
君若宥而反之,夫猶是也。"桓公日:“若何?”鮑子對日:“請諸魯。"桓公曰:“施伯,魯君之謀臣也,夫
知吾將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鮑子對日:“使人請諸魯,EI:'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欲以戮
之于群臣,故請之?!瘎t予我矣?!被腹拐堉T魯,如鮑叔之言。
莊公以問施伯,施伯對日:“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國,則必得
志于天下。令彼在齊,則必長為魯國憂矣。"莊公曰:“若何?”施伯對曰:“殺而以其尸授之”莊公將殺
管仲,齊使者請日:“寡君欲親以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猶未得請也。請生之?!庇谑乔f公使束縛場
予齊使,齊使受之而退。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準確的項是
A.君加惠于臣加:增加
B.治國家不失其棲柄:根本
C.是以浜于死濱:同“瀕”,迫近
D.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生:活著
【解析】選A“加”應為“給予,施加”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使不凍餒,則是君之賜也
四方之民歸之,若水之歸下也
B.執(zhí)槍鼓立于軍門,使百姓皆加勇焉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
C.令彼在齊,則必長為魯國憂矣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D.于是莊公使束縛以予齊使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解析】選A。A項“之”均為結構助詞,可譯為“的”;B項“于”均為介詞,前“于”譯為“在”,
后“于”譯為“對”;C.項前“為”為動詞,可譯為“成為”,后“為”為介詞,可譯為“替”;D項前“以”
為連詞,可譯為“來”;后“以”為介詞,可譯為“按照”
(3)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準確的一項是
A.文章敘述了鮑叔向齊桓公推薦管仲井設巧計派人迎回管仲的故事,表現(xiàn)了鮑叔對管仲之才正確而
深刻的了解。
B.文章敘述鮑叔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的理由,目的是反映出鮑叔和管仲的深厚友誼,贊頌鮑叔舉賢薦
能的高風亮節(jié)。
C.文章通過敘述齊桓公傾聽鮑叔推薦管仲的理由并采納他建議的過程,贊揚了齊桓公重視人才、不
計前嫌的博大胸懷。
D.文章選取了鮑叔和齊桓公關于求取賢才管仲的?段精彩言論,語言時而縝密,時而簡括,充分顯
現(xiàn)了先秦歷史散文的特點。
【解析】選B“目的是反映出鮑叔和管仲的深厚友誼”主觀臆斷,與原文意思不合
(4)以上兩則文言文中劃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夫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猶是也。
譯文:
②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請之。
譯文:
答案:①管夷吾是為他的君主而行動。您如果寬恕他讓他回到齊國,他也會像這樣(忠誠于您)的。(重
點詞語:為、宥、反、猶?!耙病北砼袛啵?/p>
②我們國君有個不好的臣子在您的國家,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處死,所以請求把他交給我們。(重點
詞語:令、請?!坝月局谌撼肌睜钫Z后置句)
附【譯文】
齊桓公從莒國回到齊國(當了國君后),就任命鮑叔牙當太宰,(鮑叔牙)謝絕說:“我,是
國君的一個平庸的臣子,您給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凍受餓,就是國君對臣子的恩賜了。如果一定要
治理國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點:寬厚仁
慈,使人民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國家不違背它的準則,我不如他:用忠誠信義結交人民,我不如
他;制定禮法道德規(guī)范成為全國人民的行為準則,我不如他;(兩軍交戰(zhàn))在營門前擊鼓助威,使
人民勇氣倍增,我不如他。”桓公說:“那個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帶鉤,因此(我)幾乎死掉?!?/p>
鮑叔牙解釋說:“管夷吾是為他的君主而行動;您如果寬恕他讓他回到齊國,他也會像這樣(忠誠
于您)的?!饼R桓公問:“那怎么辦?"鮑叔牙回答說:“到魯國去邀請他?!饼R桓公說:“施伯,
是魯君有智謀的大臣,他知道我要任用管仲,一定不會給我,那可怎么辦呢?”鮑叔牙說:“派人
向魯國請求,就說:‘我們國君有個不好的臣子在您的國家,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處死,所以請求
把他交給我們。'那么就會給我們了?!饼R桓公就派使臣向魯國請求,按著鮑叔牙說的做。
魯莊公向施伯詢問這件事,施伯回答說:“這不是想殺他,是想用他治理國家。管仲,是治理
天下的有才之士,他所在的國家一定能在天下如愿以償,讓他在齊國,那必定長期成為魯國的憂患
啊?!濒斍f公問:“那怎么辦?”施伯回答說:“殺了管仲然后把尸體交給齊國使臣。”魯莊公準
備殺管仲,齊國的使臣(向莊公)請求說:“我們的國君想親眼看著處死他,如果不能把活的管仲
在群臣面前殺了示眾,還是沒達到請求的目的呀,我們請求給我們活的。”于是魯莊公吩咐捆綁管
仲來交給齊國使臣,齊國使臣領回管仲便離開了魯國。
2、(2010韶關高一檢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浦陽鄭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既三日,聚
而如錢。憂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肢體心膂②無不病
者。懼而謀諸醫(yī),醫(yī)視之,驚日:“此疾之奇者,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傷身。然始發(fā)
之時,終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己非三月不能修?。終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藥
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將延乎肝膈④,否亦將為一臂之憂。非有以御其內,其勢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
未易為之?!本龔钠溲?,日服湯劑,而傅⑥以善藥,果至二月而后廖,三月而神色始復。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發(fā)于至微,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于不可為。當其易也惜旦
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造成也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為一握。②膂:脊骨。③寥:(chou)病愈。
④肝膈:泛指人體內臟。⑤傅:涂。
(1)用“/”給文中加“”的句子斷句。
當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
如此指者多矣。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根據(jù)全文內容,結合對文意的理解,對句子進行斷句,注意斷句標
志詞,如也、而。初次斷完后,要進行檢查,保證句意完整通順。
答案:當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因是思之是
②發(fā)于至微至
③陟成既
答案:①代詞,這件事,此②極,最③已經(jīng)
(3)翻譯下列句子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
②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于不可為。
答案:①鄭君不能確定它是什么,把它給別人看,看的人大笑,認為不值得擔憂。(以示人:省略句,以
之示人。足:值得)
②開始認為不值得整治,最終到了不能夠整治。(足:值得,至于:到了)
附【譯文】
浦陽縣有位青年名鄭仲辨,左手的大拇指生了一個疹斑,腫起來像米粒一般大,鄭君疑懼給別人看,
看的人哈哈大笑,認為不值得擔憂,過了三天,疹粒腫得像銅錢那般大,他更為擔憂,又拿給人看,看的
人像以前一樣笑他。又過了三天,拇指腫得像拳頭那般大,靠近拇指的指頭,都被它牽引得疼痛起來,好
象割刺一般,四肢心臟及背脊骨沒有不受痛的。鄭君心中害怕,就去請教醫(yī)生,醫(yī)生看了,吃驚地說:“這
是奇特難治的病,雖然病在指頭上,其實成了影響全身的病了,不趕快治療,將會喪失生命??墒莿傞_始
發(fā)病的時候,一天就可治好,發(fā)病三天以后,要超過十天才能治好;現(xiàn)在病已經(jīng)形成了,不到三個月不能
治癮。一天治得好,用藥草才可。用艾草就可以了!過十天要治得好,用藥草才可。到成了重病時,甚至
會蔓延到肝臟、橫隔膜,不然也可能有一只手臂殘廢。除非能從內部治它,否則病勢不會停止,不設法從
外面來治療,病就不容易治好!”鄭君聽從他的話,每天內服湯藥,又外敷有效的良藥。果然到兩個月后
就好了,三個月后精神臉色才復原。
我因此想到:天下的事故,通常發(fā)生在極為細微,隱而不顯的地方,最后成為莫大的禍患。最初認為
不值得處理,可是最后會變成沒有辦法處理的地步。當初發(fā)生,容易處理時,往往吝惜些微的精力,輕忽
它而不加顧慮,等到禍患形成了,花費很長的時間,用盡了腦筋,精疲力竭,才僅僅能把這禍患克服。天
下事,像這拇指的,可太多了!
3、(2010本溪高一測試)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以超為假司馬,將兵別擊伊吾,戰(zhàn)于蒲類海,多斬首虜而還。固以
為能,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都善,都善王廣奉超禮敬甚備,后忽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
廣禮意薄乎?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明者睹未萌,況已著耶?”乃召伺胡詐之曰:“匈奴
使來數(shù)日,今安在乎?”伺胡惶恐,俱服其狀。超乃閉伺胡,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叮共飲。酒酣,因激
怒之曰:“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今虜使到裁數(shù)II,而王廣禮敬即廢。如令鄱善收吾屬
送匈奴,骸骨長為豺狼食矣。為之奈何!”官屬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從司馬?!背眨骸安蝗牖⒀?
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都善破膽,功
成事立矣。”眾曰:“當與從事議之。”超怒曰:“吉兇決于今日。從事文俗吏,聞此必恐而謀泄。死無所名,
非壯士也?!北娫唬骸吧瞥跻梗鞂⒗羰客继敔I。會天大風,超令十人持鼓,藏虜舍后。約曰:“見
火然皆當鳴鼓大呼?!庇嗳讼こ直髪A門而伏。超乃順風縱火,前后鼓噪。虜眾皆亂,超手格殺三人,吏
兵斬其使及從士三十余級,余眾百許人悉燒死。
[注]:班超,班固之弟,溝通西域,為發(fā)展與西域的政治文化聯(lián)系作出不朽功績。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寧覺廣意薄乎?薄,微薄。
B.明者睹未萌萌,開始發(fā)生,顯現(xiàn)。
C.可殄滅也殄滅,消滅。
D.見火然皆當鳴鼓大呼“然”同“燃”。
【解析】選A。?。簻p低
(2)下列句子中,不能都表現(xiàn)班超多謀善斷的一項是
A.明者睹未萌,況已著耶如令郝善收吾屬送匈奴,骸骨長為豺狼食矣
B.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匈奴使來數(shù)日,今安在乎
C.戰(zhàn)于蒲類海,多斬首虜而還酒酣,因激怒之
D.從事文屬吏,聞此必恐而謀泄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解析】選C。前句表現(xiàn)的是其英勇善戰(zhàn)
(3)對這段文字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p>
A.班超從鄢善禮節(jié)上的先敬后廢,察知有變,便機智誘供鄢善侍者,斷然采取相應措施。
B.鄱善佯結漢朝,暗通匈奴,終于被班超發(fā)現(xiàn),得到應有的下場。
C.班超運用激將法,發(fā)動官兵,出敵不意,火攻匈奴,一舉獲勝。
D.班超英勇善戰(zhàn),出使西域又多謀善斷,終于取得巨大勝利。
【解析】選B。并非佯結漢朝,暗通匈奴,而是受匈奴威脅,不敢靠攏漢朝。從其“奉超禮敬甚備”可知。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匈奴使來數(shù)日,今安在乎?
②今虜使到裁數(shù)日,而王廣禮敬即廢。
答案:①匈奴使者來了幾天,現(xiàn)在在哪里?(使:使者。今安在乎:賓語前置)
②如今敵人的使者到來才幾天,割善王廣的禮節(jié)誠敬就沒了。(裁:通才一)
附【譯文】
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出兵攻打匈奴,任命班超為代司馬,帶兵另外去攻打伊吾,在蒲類海作戰(zhàn),殺
死了很多敵人就回來。竇固認為他有能力,就派他跟從事郭恂一起出使到西域。班超來到郁善,鄢善王廣
接待班超恭恭敬敬,禮節(jié)周到,后來一下子變得疏遠懈怠。班超對隨同他的官兵說:“難道不覺得都善王
廣禮敬的心意減低了嗎?這一定是有北方敵人的使者到來,他心里猶豫,不知道要靠在哪一邊好的緣故。
聰明人在事物未出現(xiàn)端倪時就已經(jīng)看出來,更何況已經(jīng)很明顯了呢?”就叫來都善國的侍者,騙他說:“匈
奴使者來了幾天,現(xiàn)在在哪里?”侍者驚慌害怕,就把情況全部都說了。班超就把侍者禁閉起來,把其他
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來,和他們一起喝酒。酒酣時候,趁機激怒他們說:“你們和我都在荒漠極遠的
地方,想的就是立下大功來求得富貴。如今敵人的使者到來才幾天,都善王廣的禮節(jié)誠敬就沒了。如果讓
都善王將我們送給了匈奴,我們的軀體就將永遠被豺狼所啃食。我們該怎么辦!”官兵們都說:“現(xiàn)在處在
危險的地方,是生是死都聽從司馬的。”班超說:“不入虎穴,就抓不到虎子。現(xiàn)在的辦法,就只有趁夜用
火攻擊匈奴使者,他們不知道我方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驚害怕,這就可以把他們全部消滅。消滅了這些
敵人,鄢善一定會嚇破膽,那就可以完成使命,成功立業(yè)了?!贝蠹艺f:“應當跟從事商量商量?!卑喑?/p>
氣說:“是兇是吉,就在今天決定。從事文紿紿的一個庸俗官吏,聽到這事一定會害怕而讓計謀泄露。死
得不明不白,就不是壯士?!贝蠹艺f:“好?!眲側胍梗喑蛶е俦枷驍碃I。剛好那天刮大風,班超
讓十個人拿著鼓,藏在敵人房屋后面。約定說:“看到火燒起來就全部擂鼓大喊?!逼渌巳磕弥鞴?/p>
箭埋伏在房門兩旁。班超就順風放火,前后擂鼓大喊。里面的敵人全部亂成一團,班超親手殺死三個敵人,
其他官兵斬殺那些使者和隨從衛(wèi)兵三十多個,其他的一百多個全都燒死。
4、(2010撫順高一檢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題目。
孫謙,字長遜,東莞莒人也。少為親人趙伯符所知。謙年十七,伯符為豫州刺史,引為左軍行參軍,
以治干稱。父憂去職,客居歷陽,躬耕以養(yǎng)弟妹,鄉(xiāng)里稱其敦睦。宋江夏王義恭聞之,引為行參軍。出為
句容令,清慎強記,縣人號為神明。
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為司徒參軍,言之明帝,擢為明威將軍、巴東、建平二郡太守??ぞ?/p>
三峽,恒以威力鎮(zhèn)之。謙將述職,敕①募千人日隨。謙曰:“蠻夷不賓,蓋待之失節(jié)耳。何煩兵役,以為
國費?!惫剔o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蠻糠懷之,競餉金寶,謙慰喻而遣,一無所納。及掠得生口②,
皆放還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ぞ臭馊唬糯笾?。元徽初,遷梁州刺史,辭不赴職,遷越騎校
尉、征北司馬府主簿。建平王將稱兵,患謙強直,托事遣使京師,然后作亂。
齊初,為寧朔將軍、錢唐令,治煩以簡,獄無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謙在職不受餉遺,追載嫌帛以送
之,謙卻不受。每去官,輒無私宅,常借官空車廄居焉。永明初,為冠軍長史、江夏太守,坐被代③輒去
郡,系尚方④。頃之,免為中散大夫。
天監(jiān)六年,出為輔國將軍、零陵太守,已衰老,猶強力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謙至絕跡。
九年,以年老,征為光祿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潔,甚禮異焉。每朝見,猶請劇職⑤自效。十四年,詔
曰:“光祿大夫孫謙,清慎有聞,白首不怠,高年舊齒,宜加優(yōu)秩?!?/p>
謙自少及老,歷二縣五郡,所在廉潔。年逾九十,強壯如五十者,每朝會,輒先眾到公門。力于仁義,
行已過人甚遠。從兄靈慶常病寄于謙,謙出行還問起居。靈慶曰:“向飲冷熱不調,即時猶渴?!敝t退遣
其妻。有彭城劉融者,行乞疾篤無所歸,友人輿送謙舍,謙開廳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禮殯葬之。眾咸服
其行義。十五年,卒官,時年九十二。
【注】①敕:帝王命令。②生口:奴隸。③被代:被接替。④尚方:官署名。⑤劇職:繁重的職務。(《梁
書?孫謙傳》)
(1)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少為親人趙伯符所知所知:所賞識
B.囿辭不受固:本來
C.承餉金寶競:爭相
D.高年舊齒,宜加住秩優(yōu)秩:優(yōu)待
【解析】選B。固是堅持之意。
(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孫謙“清慎”的一組是()
①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②謙退遣其妻
③(百姓)追載續(xù)帛以送之,謙卻不受
④每去官,輒無私宅,常借官空車廄居焉
⑤郡多虎暴,謙至絕跡
⑥謙開廳事以待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⑤⑥
【解析】選C。②說明他對從兄的誠心善良⑤表明他治理國家的成績⑥說明對百姓的愛護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孫謙任巴東、建平二郡太守時.,不用武力鎮(zhèn)壓境內的蠻人與猿人,而以恩惠進行感化,使得郡中安定。
B.孫謙為人剛直,令人畏服。因此建平王要舉兵造反,事先找借口出使到京都,然后再起兵作亂。
C.孫謙身體強壯,直到年事已高,仍請求擔任繁重的職務,為國家效力。最后,死于光祿大夫任上。
D.孫謙每次離職從官府搬出后,因沒有私宅,就只得借官府的空車棚居住。這表現(xiàn)了他廉潔奉公的品質。
【解析】選B。應是建平王事先找借口把孫謙派遣到京都。
(4)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既至,高祖嘉其清潔,甚禮異焉。
②有彭城劉融者,行乞疾篤無所歸,友人輿送謙舍,謙開廳事以待之。
答案:①到任以后,高祖贊賞他清廉,厚禮對待他,認為他與眾不同。(重點詞語:“嘉”“禮”“異”)
②有個彭城人劉融,討飯病重,無家可歸,朋友把他抬送到孫謙家,孫謙打開廳堂來接待他。(重點詞語:
“篤”“輿”)
附【譯文】
孫謙,字長遜,是東莞莒縣人。他自小就被親戚趙伯符所賞識,在他十七歲時,趙伯符出任豫州刺史,
委任他為左軍行參軍,他以處理事務得當見稱。他因父親去世而離職,就暫時寄居在歷陽,從事耕作以養(yǎng)
活弟妹,鄉(xiāng)里父老都稱贊他敦厚和睦。宋江夏王劉義恭聽說后,任用他為參軍。他又出任句容令,清廉謹
慎,博聞強記,縣里百姓把他稱為神明。
宋明帝泰始初,他服奉建安王劉休仁,劉休仁任用他為司徒參軍,并向宋明帝提到他。明帝提升他為
明威將軍、巴東與建平二郡太守。這二郡在長江三峽地區(qū),地方官一直是以武力來進行鎮(zhèn)壓。孫謙將要上
任,明帝命令他召募一千人跟隨。孫謙說:“當?shù)厝瞬环念I導,是因為我們待他們不合禮節(jié)。不必麻煩
役使兵車,以耗費國家資財?!彼麍詻Q推辭不接受。到郡后,他廣施恩惠,推行教化,蠻人與糠人十分感
動,爭相獻上黃金與珍寶,孫謙加以撫慰勸喻,讓他們回去安居樂業(yè),所獻的東西一無所受。對于原先搶
掠得來的奴隸,孫謙也都將他們釋放回家。自己俸祿中出于本郡官吏百姓的部分,他都免除不收。在他治
理下,郡中安定,他的威信大增。宋后廢帝元徽初,他被任命為梁州刺史,他推辭沒有赴職,又被任命為
越騎校尉、征北司馬府主簿。建平王劉景素將要舉兵造反,顧慮孫謙為人剛強正直,先找借口派他出使到
京都,然后再起兵作亂。
齊高帝建元初,他擔任寧朔將軍、錢唐令,他以簡便的方法處理煩雜的事務,以至獄中沒有等待判決
的囚犯。到他離職時,百姓以他在職時不受百姓的禮物,裝載綠帛等物追著要送給他,但他一無所受。每
次離職時,因為自己沒有私宅,就借官府空著的車棚居住。齊武帝永明初,他出任冠軍將軍長史、江夏太
守,由于在被接替時擅自離開江夏郡,被關押到尚方(官署名)中,不久,被赦免,為中散大夫。
梁武帝天監(jiān)六年,孫謙出任輔國將軍、零陵太守,雖然年齡已衰老,但他還是勉力處理政務,官吏百
姓都能安居樂業(yè)。起先,郡中經(jīng)常有老虎傷人,他來到后,遂不見老虎的痕跡。天監(jiān)九年,因他年老,征
召為光祿大夫。入朝后,梁武帝贊賞他的清白廉潔,對他十分禮遇。每次朝見時,孫謙還請求擔任繁重的
職務以效力。天監(jiān)十四年,梁武帝下詔說:“光祿大夫孫謙。清廉謹慎,名聲卓著,始終不怠,是高年老
臣,應加以優(yōu)待?!?/p>
孫謙自少至老,歷任二縣、五郡的長官,所到之處,廉潔奉公。他年過九十,但身體強壯,與五十歲
的人相仿,每次朝會,他都比眾人先到公門。他努力實行仁義,對自己的要求比他人嚴格。他的從兄孫靈
慶曾在他家養(yǎng)病,他外出前及歸來后都要去探問孫靈慶的起居情況。一次,孫靈慶說:“先前喝的水冷熱
不調,現(xiàn)在還口渴?!睂O謙退出后,便將妻子送回娘家。彭城人劉融乞討要飯,病重后無處收留,他的朋
友把他抬到孫謙家,孫謙打開廳堂接待劉融。劉融死后,孫謙又以禮進行艱葬。眾人都佩服孫謙的仁義作
風。天監(jiān)十五年,他死于任上,當時已九十二歲。
5、(2010錦州高一檢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燕鳳字子章,代人也。少好學,博綜經(jīng)史,明習陰陽讖緯。昭成素聞其名,使以禮篡之,鳳不應聘。
及軍圍代,謂城人曰:“鳳不來者,將屠之J代人懼,遂送鳳,昭成待以賓禮。后拜代王左長史,參決國
事。又以經(jīng)軍獻明帝。
嘗使苻堅,堅問鳳口:“代王何如人?”對曰:“寬和仁愛,經(jīng)略高遠,一時雄主也。常有并吞天下之
志?!眻匀眨骸扒漭叡比耍瑹o鋼甲利兵。敵弱則進,敵強則退,安能并兼邪?”鳳日:“北人壯悍,上馬持
三仗,驅馳若飛。主上雄俊,率服北土,控弦百萬,號令若一。軍無輜而樵爨之苦輕行速捷因率取資此南
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勝也?!眻栽?“彼國人馬多少?"鳳曰:"控弦之士數(shù)十萬,馬百萬匹。”堅日:“卿
言人眾則可,說馬太多?!兵P曰:“云中川自東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余里,每歲孟秋,馬常大集,
略為滿川。以此推之,恐人言猶未盡。"鳳還,堅厚加贈遺。
及昭成崩,道武將遷長安。鳳以道武幼弱,固請于苻堅曰:“代主初崩,臣子亡叛,遺孫沖?幼,莫相
輔立。其別部大人劉庫仁勇而有智,鐵弗衛(wèi)辰狡猾多端,皆不可獨任。宜分部為二,令各統(tǒng)之。兩人素有
深仇,其勢莫能先發(fā),此御邊之上策。待其孫長,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國也?!眻詮闹xP尋東
還。
(《北史?卷二十一》)
【注】①沖:同“懂”,幼小。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使以禮其之致:招引
B.又以經(jīng)博獻明帝授:傳授
C.略為滿川略:侵占
D.其勢莫能先發(fā)發(fā):發(fā)難
【解析】選C?!奥浴痹诰渲惺恰按舐?,差不多”的意思
(2)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燕鳳處事有心計的一組是
①又以經(jīng)授獻明帝
②每歲孟秋,馬常大集,略為滿川
③以此推之,恐人言猶未盡
④鳳還,堅厚加贈遺
⑤兩人素有深仇,其勢莫能先發(fā),此御邊之上策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⑤
【解析】選C。①表現(xiàn)燕鳳明曉經(jīng)書之理。④寫苻堅對燕鳳的遺贈
(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燕鳳是代郡人,年輕時就喜愛閱讀各種經(jīng)書史籍,對陰陽之術和讖緯之學特別有研究。昭成帝早
就聽說過他,便派人以禮相邀,可是燕鳳不肯出來做官。
B.燕鳳曾出使到前秦苻堅那里。當苻堅問他代王的情況時.,他在苻堅面前將代王大大地吹噓了一番,
說代王是一代雄主,英才蓋世,無人可比。
C.苻堅問燕鳳代國有多少人馬,燕鳳說有“控弦之士數(shù)十萬,馬百萬匹”,當苻堅不相信馬匹的數(shù)目
時,燕風巧妙地給予了回答。
D.昭成帝駕崩時,打算將道武帝遷往長安。燕鳳考慮到道武帝年幼弱小,再三向苻堅懇求,希望苻
堅幫助代國度過難關,苻堅答應了他的請求。
【解析】選B?!按祰u”說法不當
(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軍無輜重樵爨之苦輕行速捷因敵取資此南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勝
也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根據(jù)全文內容,結合對文意的理解,對句子進行斷句,注意斷句標
志詞,如也。初次斷完后,要進行檢查,保證句意完整通順。
答案:軍無輜重樵爨之苦/輕行速捷/因敵取資/此南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勝也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以此推之,恐人言猶未盡。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其孫長,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國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如果按照當時數(shù)量推算,恐怕我說的數(shù)量還不夠呢?(以:按照。猶:還。)
②等代王的孫子長大后,再保存代國并立他為國君,這便是陛下對亡國的大恩大德??!(是:這。大惠
于亡國:狀語后置。)
附【譯文】
燕鳳字子章,是代郡人。年輕時就喜愛讀書,廣泛閱覽各種經(jīng)書史籍,對陰陽之術和讖緯之學特別有
研究。昭成帝早就聽說他的名字,便派人以禮相邀,可是燕鳳不肯受聘。當昭成帝派大軍圍困代郡。對代
郡的人說:“如果燕鳳再不肯來的話,我將要讓兵士們屠城?!贝と耸挚謶?,便把燕鳳送到軍中。昭成
帝用貴賓的禮節(jié)對待他。后來又封他為代王的左長史,參與處置國家大事。燕鳳又以經(jīng)書教授獻明帝。
他曾經(jīng)作為使者前去見苻堅,苻堅問燕鳳:“代王是怎樣的一個人?”燕鳳答道:“他寬和仁愛,謀略
高遠,是一代雄主?。〗?jīng)常有并吞天下的大志。”苻堅問:“你們這些北方人,沒有堅固的甲胄和鋒利的兵
器,敵弱就進,敵強就退,怎么能夠兼并天下呢?”燕鳳說:“我們北人強壯彪悍,上馬時手中拿著三種
兵器,奔跑如飛。我們國君雄俊過人,征服了北方?,F(xiàn)有精兵百萬、號令整齊統(tǒng)一。軍隊沒有輜重、糧草
等的拖累,輕裝行軍,迅疾如飛,能向敵人取得各種資財。這也就是南方常感疲弊不堪而北方常常戰(zhàn)勝的
道理?!避迗詥枺骸按鷩F(xiàn)有多少人馬?”燕鳳說:“精銳士卒幾十萬,戰(zhàn)馬一百萬匹?!避迗哉f:“你所說
的人數(shù)還差不多,戰(zhàn)馬數(shù)就說得太多了?!毖帏P說,“云中川從東山起到西河長二百里,北山到南山寬一百
多里,每年的初秋,馬匹常常聚集在這里,差不多把全川都塞滿了。如果按照這種情況推算,恐怕我說的
數(shù)量還不夠呢。燕鳳回代國時,苻堅贈送給他許多禮品。
昭成帝駕崩時,打算將道武帝遷往長安。燕風考慮到道武帝年幼弱小,再三向苻堅懇求說:“代主初
崩,臣子們或離或叛,遺下的孫子年輕,沒有得力的人來輔助。其國中的別部大人劉庫仁有勇有謀,鐵弗
衛(wèi)辰又狡猾多端,都不能讓他們獨掌大權。應當把部屬分為兩部分,讓他們分別統(tǒng)領。兩人一向有深仇,
這一來勢力均衡,誰也不能首先發(fā)難,可以說是防御邊患的上策??!等代王的孫子長大后,再保存代國并
立他為國君,這便是陛下對亡國的大恩大德??!"苻堅答應了,燕鳳立即回到代國。
6、(2010營口高一檢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魯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魯頃公,為楚所滅,遷于下邑,因氏焉。祖父匡,王莽時,為
羲和,有權數(shù),號曰“智囊”。父某,建武初,為武陵太守,卒官。時恭年十二,弟丕七歲,晝夜號踴不
絕聲,郡中孵贈①無所受,乃歸服喪,禮過成人,鄉(xiāng)里奇之。十五,與母及丕俱居太學,習《魯詩》,閉
戶講誦,絕人閑事,兄弟俱為諸儒所稱,學士爭歸之。
太尉趙惠攀其志,每歲時遣子問以酒糧,皆辭不受。恭憐丕小,欲先旗其名,托疾不仕???shù)以禮請,
謝不肯應,母強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豐教授。建初初,丕舉秀才,恭始為郡吏。意復舉恭直言②,
待詔公車,拜中牟令。恭專以德化為理,不任刑罰。訟人許伯等爭田,累守令不能決,恭為平理曲直,皆
退而自責,輟耕相讓。亭長縱人借牛而不肯還之,牛主訟于恭。恭召亭長,敕令歸牛者再三,猶不從。恭
嘆曰:“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綬去。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長乃慚悔,還牛,詣獄受罪,恭貴不問。于
是吏人信服。建初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
③往朦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
將雛?!庇H瞿然而起,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
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边€府,具以狀白安。恭在事三年,會遭母喪去官,
吏人思之。
其后拜為《魯詩》博士,由是家法學者H盛。遷侍中,數(shù)召宴見,問以得失,賞賜恩禮寵異焉,遷樂
安相。是時東州多盜賊,群輩攻劫,諸郡患之。恭到,重購賞,開恩信,其渠帥張漢等率支黨降,恭上以
漢補博昌尉,其余遂自相捕擊,盡破平之,州郡以安。
恭在公位,選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數(shù)十人。而其耆舊大姓,或不蒙薦舉,至有怨望者。恭聞之,曰:
“學之不講,是吾憂也。諸生不有鄉(xiāng)舉者乎?”終無所言。恭性謙退,奏議依經(jīng),潛有補益,然終不自顯,
故不以剛直為稱。三年,以老病策罷。六年,年八十一,卒于家。
(節(jié)選自《后漢書?魯恭傳》)
注:①購贈:贈送財物給辦喪事的人家。②直言:漢晉時期察舉科目名,意為直言敢諫。③仁恕掾:官名;
肥親,人名。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尉趙惠琴其志慕:仰慕
B.郡數(shù)以禮請,謝不肯應謝:道歉
C.使仁恕掾肥親往康之廉:考察
D.恭憐丕小,欲先就其名就:成就
【解析】選B。謝:拒絕,推辭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魯恭“以德化為理”的一組是
①閉戶講誦,絕人閑事
②恭憐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
③恭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責,輟耕相讓
④不以剛直為稱
⑤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長乃慚悔
⑥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
A.①③④B.①②④C.③⑤⑥D.②⑤⑥
【解析】選C。①是說魯恭兄弟倆讀書專心②是說魯恭體諒弟弟。③是說魯恭性謙退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恭的祖先是魯頃公,被楚國滅亡之后,遷居到下邑,于是改姓魯。祖父魯匡,王莽時擔任羲和的官
職。魯恭的父親,在建武初年,擔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
B.太尉時常派兒子送酒和糧食給魯恭,魯恭拒不接受。魯恭想先成就弟弟的功名,就推托自己生病,不
肯做官。直到弟弟在建初初年考取了秀才,他才到州郡擔任官吏。
C.魯恭擔任中牟令,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不施用刑罰,出現(xiàn)了令仁恕掾肥親贊嘆不已的“三異”局面:
蟲害不侵犯邊境,德化及于禽獸,小孩子有仁愛之心。
D.魯恭擔任《魯詩》博士時,東州一帶盜賊橫行,魯恭選拔任用幾十位官員,任命他們?yōu)闈h地博昌縣太
尉,其余盜賊就進行捕殺,最終平定了盜賊。
【解析】選I)?!斑x拔任用官員”是在公爵位之時。
(4)翻譯下列句子。
①每歲時遣子問以酒糧,皆辭不受。
②還府,具以狀白安。
③遷侍中,數(shù)召宴見,問以得失,賞賜恩禮寵異焉。
答案:①每年時常派兒子送酒和糧食慰問他們,他們都推辭不接受。(重點詞語“歲”,每年?!皢枴保?/p>
慰問?!稗o”,推辭,拒絕。)
②魯恭回到府衙,把情況詳細稟報袁安。(“具”,詳細?!耙誀睢保亚闆r,介賓后置?!鞍住狈A
告,告訴。)
③升任為侍中,(皇上)多次召見,向他詢問政事得失情況(或譯為拿政事得失情況詢問他),得到
的賞賜恩遇禮節(jié)寵愛非同一般。(“遷”,升職、升任。“數(shù)召宴見”省略主語“皇上”。“異”,非
同一般。)
附【譯文】
魯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人。他的祖先是魯頃公,被楚國滅亡后,遷居到下邑,因此就姓魯。祖父叫
魯匡,王莽時擔任羲和的官職,有機智善變的能力,被稱為“智囊”。他的父親,在建武初年,擔任武
陵太守,死在官任上。當時魯恭十二歲,弟弟魯丕七歲,兄弟倆整天整夜號哭不停,郡里贈送的財物一
概沒有接受,辦完了喪事,禮數(shù)超過成年人,鄉(xiāng)里人都嘖嘖稱奇。十五歲的時候,和母親及弟弟都住在
太學里面,學習《魯詩》,閉門誦讀,遠離與自己無關的事,兄弟倆都受到儒生們的稱贊,在學之士都
爭著歸附他們。
太尉趙惠仰慕他們的志向,每年時常派兒子送酒和糧食慰問他們,他們都推辭不接受。魯恭同情魯
丕年齡小,想先成就他的名聲,推托生病不做官。州郡多次以禮相邀,他都謝絕不肯答應,母親再三強
求,魯恭迫不得已才西行,到新豐做了教授的學官。建初初年,魯丕考取了秀才,魯恭才做了郡縣的官
吏。趙惠又向“直言”舉薦魯恭,在公車署里等待皇帝的詔令,被授予中牟令的官職。魯恭一直把道德
教化作為政理,不施用刑罰。許伯等人為田產打官司,多位太守和縣令都不能決斷,魯恭替他們分析是
非曲直,許伯等人回家自我檢討,停止耕種相互謙讓。亭長放縱他人借牛卻不肯歸還,牛主人告到魯恭
那里。魯恭召來亭長,再三責令他歸還他人之牛,還是不肯聽從。魯恭嘆息說:“這是教化不能施行啊?!?/p>
要解開印綬辭官離去。掾吏們哭著挽留他,亭長于是感到慚愧后悔,歸還了人家的牛,到刑獄接受處罰,
魯恭寬恕了他不再追究。于是官吏們很是信服他。建初七年,郡縣蝗蟲危害莊稼,犬牙相錯環(huán)繞縣界,
就是不進入中牟縣。河南尹袁安聽說后,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派仁恕掾肥親前去察看。魯恭隨行田間,
一起坐在桑樹下休息,有一只雉鳥飛過,停留在他們身邊。旁邊有個小孩,肥親問他:“你為什么不捕
捉雉鳥?”小孩說:“它將要生小鳥(不能害它)。”肥親驚訝地站起身,和魯恭訣別說:“我之所以
要來,是要看看你為政的情形?,F(xiàn)在蟲害不侵犯邊境,這是第一個特異之處;德化能及于禽獸,這是第
二個特異之處;小孩子有仁愛之心,這是第三個特異之處。我再長時間逗留,只會是干擾賢能之人了?!?/p>
回到府衙,把情況詳細稟報袁安。魯恭在位三年,適逢母親去世,辭官,官吏百姓都很想念他。
后來被授予《魯詩》博士,從此到他家求學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升任為侍中,皇上多次召見,向他
詢問政事得失情況,得到的賞賜恩遇禮節(jié)寵愛非同一般。升任樂安相。當時,東州一帶有許多盜賊,他們
一同劫略百姓,各郡縣都深感憂慮。魯恭到任后,加重懸賞,廣施恩信,盜賊的統(tǒng)帥張漢等人帶著黨羽前
來歸降,魯恭上書朝廷任命他們?yōu)闈h地博昌縣的縣太尉,其余的盜賊就進行捕殺,全部擊破平定了盜賊,
州郡于是得以安寧。
魯恭在公爵之位,選拔征召才學優(yōu)良者,大到各級卿相小到郡守多達幾十人。那些年高而久負聲望的
大族,有的沒能得到舉薦,因而心有怨憤責備。魯恭聽說后,說:“學問不勤于研習,這是我所憂慮的啊。
諸生(如能勤于研習)不是還有鄉(xiāng)里可以推舉嗎?(哪里還要待三公征辟呢?)”最終沒有人再說三道四。
魯恭性情謙恭禮讓,奏議依據(jù)經(jīng)書,對治理國家大有益處,但他始終不顯耀自己,所以不因剛直著稱。三
年,因年老多病上書請求辭官。六年,八H^一歲,在家中去世。
7、(2010昆明高一檢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書褒城驛壁
(唐)孫樵
褒城驛號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視其沼,則淺混而污;視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甚蕪,堂虎甚殘,
烏睹其所謂宏麗者?訊于驛吏,則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節(jié)度治所,龍節(jié)虎旗,馳驛奔輪,
以去以來,轂交締制①,由是崇侈其驛,以示雄大。蓋當時視他驛為壯。且?歲賓至者不下數(shù)百輩,茍夕
得其庇,饑得其飽,皆暮至朝去,寧有顧惜心耶?至如棹舟,則必折篙破舷碎鴿②而后止;漁釣,則必枯
泉汩泥盡魚而后止;至有飼馬于軒,宿隼(siin指鷹一類的猛禽)于堂:幾所以污敗室廬,糜毀器用。
官小者,其下雖氣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橫,難禁。由是日益破碎,不與曩類。某曹八九輩,雖以
供饋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補數(shù)十百人殘暴乎?”
語未既,有老田亡笑于旁,且日:“舉今州縣皆驛也。吾聞開元中,天下富蕃,號為理平,踵千里者不
裹糧,長子孫者不知兵。今者天下無金革之聲,而戶口日益破,疆場無侵削之虞,而墾田日益寡,生民日
益困,財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與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縣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
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輕任刺史、縣令,而又促數(shù)于更易。且刺史、縣令,遠者三歲一更,近者一二歲再
更。故州縣之政,茍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則日:‘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縣
令亦日:'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當愁醉醴(n6ng酒味厚),當饑飽鮮,囊帛梗金,笑與秩終?!眴?/p>
呼!州縣真驛耶?知③更代之隙,黠吏因緣恣為*欺,以賣州縣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財力不竭,
戶口不破,墾田不寡,難哉!
予既揖退老!Ht,條其言,書于褒城驛屋壁。
[注]①靡U(mo):摩擦。②鶴(yi:水鳥,古代在船頭以彩色畫遇鳥之形,這里指船頭。
③期(sh3n):況且。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視其舟,則離敗而眩膠:擱淺。
B.庭除甚蕪除:廢棄。
C.疆場無侵削之廛虞:憂慮。
D.條其言,書于褒城驛屋壁條:整理。
【解析】選B。應為“臺階”的意思,其實從“堂虎甚殘”句中可判斷出是一個名詞。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由是崇侈其驛,以示雄大B.則必折篙破舷碎鶴而后止
C.則必枯泉汩泥盡魚而后止D.囊帛梗金,笑與秩終
【解析】選D。名詞活用為動詞,其余三項為使動用法。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驛由宏麗變?yōu)槠茢〉脑?,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民風奢靡的不滿.
B.文中“舉今州縣皆驛也”承上啟下,是連接二、三兩段的關鍵,表明天下凋敝與驛站破敗事異而理同。
C.文章借題發(fā)揮,以-驛之興廢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議于敘,切中時弊,有小中見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敗壞,因吏治敗壞而生民困頓,文章將批判的鋒芒指向了朝廷。
【解析】選Ao"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民風奢靡的不滿”表述不當。作者認為產生這一社會弊病的緣
由,在于朝廷任用非人和官制不善,應為“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弊政的不滿”。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且一歲賓至者不下數(shù)百輩,茍夕得其庇,饑得其飽,皆暮至朝去,寧有顧惜心耶?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聞開元中,天下富蕃,號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糧,長子孫者不知兵。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而且一年中到褒城驛站來歇宿的賓客不少于幾百人,他們只要夜間得到住宿,餓了能得到飽食,
全都是暮來朝去,哪有顧念愛惜之心呢?(賓至者:定語后置。寧:怎么,哪里)
②我聽說唐玄宗開元年間,天下財物豐富,人口眾多,號稱太平,行走千里的人不用攜帶糧食,有了子
孫的人還不知道兵器為何物。(蕃:眾多。踵:動詞,走到。長:zhdng,撫養(yǎng)。兵:兵器。)
附【譯文】
褒城驛號稱全國第一,到我親眼所見,看其池水,淺濁而骯臟;看其船只,破碎而擱沉;庭院臺階十
分荒蕪,堂房廊屋都很殘破,哪里看得到它所謂的宏大壯麗呢?向管理驛站的官吏詢問,他們則說:“忠
穆公嚴震曾擔任梁州州牧,因為褒城控制著通往兩個節(jié)度使治所的要道,各式各樣的旌節(jié)旗幟來來往往,
傳遞公文的人員騎著馬,出差的官吏乘著車,或來或去,車馬往來絡繹不絕,所以擴大驛館建筑,以顯其
雄偉宏大。褒城驛在當時看上去是比其他驛站都壯觀。而且一年中到褒城驛站來歇宿的賓客不少于幾百人,
他們只要夜間得到住宿,餓了能得到飽食,全都是暮來朝去,哪有顧念愛惜之心呢?至于撐船,一定要到
篙折、舷破、頭碎然后停止;釣魚,一定要到水干、泥混、魚盡才肯罷休。甚至還有人在*窗的長廊或小
屋里喂馬,把驛館的中堂作為獵鷹的棲息之所,這些都是房屋污損、器物毀壞的原因。遇上職位低的官吏,
其隨從雖然氣性猛烈,還可以制服:遇上職位高的官吏,其隨從則更加兇暴蠻橫,難于阻止。因此褒城驛
日見破損,與以前大不相同。我們八九人,雖然也曾在供給來往者膳食的余暇,用一小部分時間盡力修繕,
但又怎能補救幾十幾百人的破壞呢?”
管理驛站的官吏的話還沒有講完,有個老農在旁笑了,并說:“現(xiàn)在所有的州縣都象驛站一樣。我聽
說唐玄宗開元年間,天下財物豐富,人口眾多,號稱太平,行走千里的人不用攜帶糧食,有了子孫的人還
不知道兵器為何物?,F(xiàn)在天下無戰(zhàn)爭,但有戶籍的居民卻一天天減少;邊境沒有被侵占遭蠶食的憂患,但
開墾的荒地H益減少。百姓生活日益窮苦,國家財力日益困難,這是什么原因呢?凡和皇帝一起治理天下
的,是那些刺史縣令,他們直接了解人民的生活,因而便于貫徹政令。現(xiàn)在政府委派官吏,既已輕率任命
刺史縣令,而且又在短時內一再更換。況且刺史縣令的任期,時間長的三年更換一次,時間短的一兩年內
更換兩次,因此州縣的政務,如有不利于百姓之處,應該可以出主意改掉那些嚴重的情況,但在任的刺史
則說:'明人我即離職,何必如此。'在任的縣令也說:'明日我即卸任,何必如此。'他們在愁悶的時
候就喝濃烈的美酒,在饑餓的時候就吃精美的肉食,只等囊中放滿了綢緞,柜中裝足了金銀,任期結束就
志得意滿地離去?!卑?!州縣難道果真是驛站嗎?況且當新舊官員交替之時,狡猾的胥吏乘機放肆地做*
惡欺詐的事,以欺騙州縣呢!象這樣下去,而想希望百姓生活不窮苦,國家財力不困難,有戶籍的居民不
減少,開墾的土地不缺乏,難?。?/p>
我送走老農之后,把他的話整理了一下,寫在褒城驛的屋壁上。
8、(2010玉溪高一檢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古之人非無寶也,其所寶者異也。
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日:“王數(shù)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楚、越之
間有寢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荊人畏鬼,而越人信械①??砷L有者,其唯此也?!睂O叔敖死,
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孫敖叔之知,知不以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己
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伍員亡,荊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鄭日:“蓋是國也,地險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與舉J去鄭
而之許,見許公而問所之。許公不應,東南向而唾。伍員再拜受賜,日:“吾知所之矣。”因如吳。過于荊,
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絕江。問其名族,則不肯告,解其劍
以予丈人,日:“此千金之劍也,愿獻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日:“荊國之法,得伍員者,爵執(zhí)圭,祿萬
檐,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吾猶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伍員過了吳,使人求之江上,則不能
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日:“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眾矣,將奚不有為也?而無以為。為矣,而
無所以為之。名不可得而聞,不不可得而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獻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請臼:“此野人之寶也,愿相國為之賜而受之也?!?/p>
子罕日:“子以玉為寶,我以不受為寶J故宋國之長者日:“子罕非無寶也,所寶者異也。”
今以百金與技黍②以示兒子,兒子必取拎黍矣;以和氏之璧與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
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其知彌粗,其所取彌粗。
——《呂氏春秋?孟冬紀第十》
【注】①禳(jl):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②技黍(tudnshU):指捏成的飯團。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
A.其所寶者異也珍愛B.吾不受也接受
C.去鄭而之許離開D.丈人度之,絕江揣度
【解析】選D。度是渡過的意思。
(2)下列各組句子,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過于荊,至江上B、日:“吾知所之矣?!币蚨鴧?/p>
良日:“長于臣”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
C、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D、知不以利為得矣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恨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解析】選B。B項相同,“因”都可理解為“于是”。A項:前一個“于”作“從”講,后一個作“在”
講。C項:前者為主謂之間,不譯,后者為代詞,指代“這件事”。D項:前者作“把”“拿”講,是介詞,
后者作“因為”講,是連詞。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達“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的一組是()
①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②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③天地至大矣,至眾矣④去鄭而之許⑤名
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見⑥為矣,而無所以為之
A.①②⑥B.③⑤⑥C.②③④D.①④⑤
【解析】選A。①②⑥三項都能表現(xiàn)“其知彌精,其所取彌精”的內容。③④⑤與此內容無關。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許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鄰楚國,故不用言語而用唾之方向為伍員指路,伍員心領神會。
B.作者贊賞江上丈人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報的態(tài)度。
C.孫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為子孫后代的長遠利益著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卻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文章最后一段,用小孩和賢人的例子說明“其所取彌精”,用鄙人的例子說明“其所取彌粗”。
【解析】選D。小孩子的例子沒有說明“其所取彌精”。
(5)把下列文言語句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0五年級下冊應用題
- 2025年個人聘請合同(三篇)
- 2025年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設備租賃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個人的私有土地轉讓合同(2篇)
- 2025年個人工程承包合同范例(2篇)
- 2025年個人的抵押借款合同標準版本(2篇)
- 2025年二手房購房協(xié)議參考模板(2篇)
- 2025年人離婚協(xié)議例文(4篇)
- 2025年中介租賃合同(三篇)
- 湖南咖啡廳裝修合同范本
- 肩周炎康復護理
- 2022年安徽管子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SAPPM設備管理解決方案
- Q-HN-1-0000.08.004《風力發(fā)電場電能質量監(jiān)督技術標準》
- 多指畸形-課件
- 宗教與社會課件
- 3人-機-環(huán)-管理本質安全化措施課件
- 生殖醫(yī)學中心建設驗收標準分析-講座課件PPT
- 慶陽煤炭資源開發(fā)調研報告
- 橋博常見問題
- 貴州省電梯日常維護保養(yǎng)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