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蟲病》_第1頁
《日本血吸蟲病》_第2頁
《日本血吸蟲病》_第3頁
《日本血吸蟲病》_第4頁
《日本血吸蟲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日本血吸蟲病Schistosomiasisjaponica編輯ppt一、前言編輯ppt

日本血吸蟲病是由日本血吸蟲寄生在門靜脈系統(tǒng)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膚接觸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變?yōu)楦闻c結腸由蟲卵引起的肉芽腫。急性期:發(fā)熱,肝腫大與壓痛,腹痛腹瀉或排膿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多。慢性期:肝脾腫大,慢性腹瀉為主。晚期:門靜脈周圍纖維化病變?yōu)橹鳎砂l(fā)展為門靜脈高壓癥,巨脾與腹水。編輯ppt1971年:湖南馬王堆西漢女尸1979年:湖北江陵西漢男尸至少2150年前血吸蟲病就在我國流行。編輯ppt我國長江流域12個省、市、自治區(qū)381縣、5064個鄉(xiāng)(鎮(zhèn))、48個農場(縣級以上)流行。釘螺面積:148億平方米,病人:1200萬,40%有癥狀。威脅人口:一億以上。建國初期編輯ppt截止2000年:達傳播阻斷標準:5/12個省243/413個縣達傳播控制標準:62個縣血吸蟲病患者:下降為69.5萬人。(1200萬)釘螺面積:縮小為34.5億平方米.(148億)解放后,血防工作,舉世矚目編輯ppt七律二首·送瘟神(毛澤東)1958年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一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編輯ppt其二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編輯ppt困難:江湖洲灘地區(qū)釘螺面積大,水位難以控制,尚無根治良策,人口流動增加,重復感染嚴重,病情隨時可能回升,因而我國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仍需持久而深入地開展。

編輯ppt二、病原學編輯ppt日本血吸蟲生活史中,人是終宿主,釘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間宿主。日本血吸蟲在自然界有廣泛的動物貯存宿主,家畜如牛、豬、羊、狗、貓等以及各種野生動物如鼠等,共40多種,均可成為它的終宿主。編輯ppt成蟲、蟲卵、毛蚴、胞蚴、尾蚴、幼蟲

(6個階段)毛蚴→胞蚴→尾蚴←無性生殖階段

(釘螺體內)尾蚴→幼蟲→成蟲←有性生殖階段

(宿主體內)編輯ppt日本血吸蟲雌雄異體,常合抱一起,♂蟲粗短(10—22×0.5cm),有抱♀溝,♀蟲細長(20—25×0.3cm),均有吸盤,做交替吸附而運動.寄生于門靜脈系統(tǒng),主要在人體腸系膜下靜脈內。存活時間平均4-5年,長者可達10-20年或以上。感染后一月排卵,一條雌蟲每日可產卵1000個左右。蟲卵50%沉積于腸壁,23%進入肝臟,16%大便排出。編輯ppt光照和溫度蟲卵入水毛蚴

侵入釘螺母胞蚴子孢蚴7-8w

尾蚴進入宿主的皮膚或黏膜編輯ppt

進入人體靜脈或淋巴系統(tǒng)尾蚴幼蟲右心15-16日肺循環(huán)肝臟門靜脈成蟲(雌雄合抱一個月)逆血流腸系膜下靜脈

產卵編輯ppt日本吸血蟲成蟲蟲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編輯pptMorphology形態(tài)學成蟲:似線蟲,雌雄異體。消化系有口、食道、腸管。腸管在腹吸盤前背側分為兩支,向后延伸到蟲體后端匯合成盲管。

Adultschistosomewormsmeasure1to2cminlength.編輯ppt蟲卵宿主釘螺尾蚴編輯ppt三、流行病學

編輯ppt

中國、菲律賓、印尼、日本。地理分布:國內分布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個省市,以長江兩岸及其鄰近的湖沼地帶為主。流行區(qū)可分為湖沼、水網和山丘三種類型。編輯ppt

㈠傳播途徑:必備三個條件

①帶蟲卵的糞便侵入水;②釘螺的存在(中間宿主)。釘螺喜滋生于雜草叢生,潮濕環(huán)境中,有釘螺的地區(qū)才能造成血吸蟲流行。一次感染后能終生逸出尾蚴,生活習性頑強。③人體接觸疫水。人通過生產,放牛,或赤腳在草地上行走可感染,皮膚是主要侵入途徑,也可在飲用水時候經口腔黏膜侵入編輯ppt

㈡?zhèn)魅驹矗夯颊邽橹饕獋魅驹?。保蟲宿主種類較多,主要有牛、豬、犬、馬、狗、貓及鼠類等可成為傳染源。

㈢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以男性青壯年農民和漁民感染率最高,夏秋季節(jié)感染機會最多。尾蚴在釘螺體內的發(fā)育及尾蚴逸出后的活動力此時最強。編輯ppt編輯ppt四、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編輯ppt㈠發(fā)病機制血吸蟲尾蚴、幼蟲、成蟲、蟲卵對宿主可引起一系列免疫反應。幼蟲表面存在C3激活劑,尾蚴穿過皮膚,能促使補體旁路激活,產生趨化因子和免疫粘附,吸引肥大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并誘導T細胞和B細胞活化,引起局部炎癥。此種炎癥反應兼有速發(fā)和遲發(fā)兩型變態(tài)反應的成分。編輯ppt幼蟲移行過程中,其體表抗原決定簇逐漸向宿主抗原轉化,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攻擊,因此不引起嚴重組織損傷或炎癥。

成蟲1)成蟲腸道及器官的分泌物和代謝產物作為循環(huán)抗原,可與相應的抗體形成免疫復合物出現(xiàn)于血液或沉積于器官,引起免疫復合物病變。2)表面具有抗原性,可激發(fā)宿主產生相應抗體,直接作用于新入侵的童蟲,發(fā)揮一定的保護作用。編輯ppt伴隨免疫:人感染血吸蟲后可獲得部分免疫力,針對再感染的童蟲有一定的殺傷作用,但原發(fā)感染的成蟲不被破壞,這種原發(fā)感染繼續(xù)存在而對再感染獲得一定免疫力的現(xiàn)象稱為“伴隨免疫”。編輯ppt蟲卵是引起宿主免疫效應的主要因素,由含有毛蚴的蟲卵通過卵殼上微孔釋放可溶性蟲卵抗原,使T淋巴細胞致敏,釋放各種淋巴因子,吸引大量巨噬細胞,大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聚集于蟲卵周圍,形成蟲卵肉芽腫(又稱蟲卵結節(jié))。蟲卵周圍有嗜酸性輻射樣棒狀物,系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沉積所致,稱Hoeplli現(xiàn)象。編輯ppt㈡病理過程

蟲卵肉芽腫反應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變

第一階段:尾蚴鉆入皮膚部位,其頭腺分泌的溶組織酶和蟲體死亡后的崩解產物可引起局部周圍水腫,毛細血管擴張、充血、白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局部發(fā)生丘疹,稱“尾蚴性皮炎”,持續(xù)1-3d自行消退。編輯ppt

第二階段:幼蟲隨血流入右心而達肺,部分經肺毛細血管可穿破血管引起肺組織點狀出血及白細胞浸潤。嚴重時可發(fā)生“出血性肺炎”。

第三階段:成蟲及其代謝產物僅產生局部輕微靜脈內膜炎,輕度充血,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蟲體死后可引起血管壁壞死和肝內門靜脈分支栓塞性脈管炎,較輕微,不造成嚴重病理損害。蟲卵是引起本病的主要病理損害原因,形成典型的蟲卵性肉芽腫和纖維化病變。編輯ppt㈢解剖部位

1.結腸:主要在直腸,乙狀結腸與降結腸,橫結腸與闌尾次之。急性期病變:粘膜充血、水腫,淺表潰瘍。慢性期:由于纖維組織增生,腸壁增厚,可引起腸息肉和結腸狹窄。腸系膜增厚與縮短,淋巴結腫大與網膜纏結成團,可發(fā)生腸梗阻。蟲卵沉積于闌尾,易誘發(fā)闌尾炎。編輯ppt2.肝臟:早期肝腫大,可見票粒狀黃色顆粒(蟲卵結節(jié));晚期肝內門靜脈分支周圍與門靜脈區(qū)纖維組織增生→肝硬化→門脈高壓、脾大→上消化道出血。編輯ppt肝組織內的蟲卵

Eggsintheliver黃色粟粒樣結節(jié)miliarytubercle編輯ppt3.異位損害:指蟲卵或(和)成蟲迷走,寄生在門靜脈系統(tǒng)之外的器官病變,以肺和腦較為多見。肺部病變?yōu)殚g質性蟲卵肉芽腫伴周圍肺泡炎性浸潤,尸檢曾發(fā)現(xiàn)肺動脈內有雌雄合抱成蟲寄生。腦部病變以頂葉及顳葉,多分布在大腦灰白質交界處的蟲卵肉芽腫為多,多發(fā)生在感染后6個月~1年內。編輯ppt五、臨床表現(xiàn)

編輯ppt

(一)急性血吸蟲病

1、潛伏期:30-60天,平均40天。2、發(fā)熱:間歇型、弛張型、少寒顫,中毒癥狀輕。3、過敏反應: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全身淋巴結輕度腫大。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編輯ppt4、消化道癥狀:腹痛(50%)、腹瀉(10%)。5、肝脾大:90%肝腫大,左葉顯著半數(shù)病人輕度脾大,黃疸少見。6、呼吸道癥狀:咳嗽、胸痛,感染后兩周內出現(xiàn)。X線改變病后月余才出現(xiàn),浸潤性陰影。編輯ppt(二)慢性血吸蟲病定義:急性癥狀消退而未經治療或疫區(qū)反復輕度感染而獲得部分免疫力者,病程經過半年以上,稱慢性血吸蟲病。1、無癥狀型:肝大,B超網絡樣改變、糞檢見蟲卵。

2、有癥狀型:肉芽腫性結腸炎和肝病。3、胃與十二指腸血吸蟲病,甚為少見(手術、胃鏡、活檢發(fā)現(xiàn))編輯ppt(三)晚期血吸蟲病─血吸蟲病性肝纖維化1.巨脾型:最常見,脾進行性增大,嚴重者可達盆腔,伴脾功能亢進。2.腹水型:是嚴重肝硬化的重要標志,約占25%。腹部膨隆,下肢水腫,呼吸困難,腹壁靜脈曲張。常因上消化道出血,肝衰竭,肝性腦病,感染死亡。

編輯ppt脾腫大腹水編輯ppt3、結腸肉芽腫型:以結腸病變?yōu)橥怀霰憩F(xiàn)。病程3-6年以上亦有10年者,患者經常腹痛、腹瀉,便秘或二者交替出現(xiàn),有時水樣便,血便,粘液膿血便,有時出現(xiàn)腹脹,腸梗阻。左下腹可觸及腫塊,有壓痛,纖維結腸鏡下可見粘膜蒼白,增厚充血水腫,潰瘍或息肉,腸腔狹窄,極易癌變。編輯ppt

4、侏儒型:解放初約占4%,現(xiàn)極少見。系幼年慢性反復感染引起,體內各內分泌腺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萎縮,功能減退,以垂體前葉和性腺功能不全最常見(類似垂體型侏儒)。除有慢性或晚期血吸蟲病的其他表現(xiàn)外,身材矮小,面容蒼老,生長發(fā)育低于同齡人,無第二性征,但智力正常。X線攝片骨骼生長成熟遲緩為其主要特證。編輯ppt(四)、異位損害:

1、肺型血吸蟲?。合x卵沉積引起的肺間質性病變。表現(xiàn):輕微咳嗽與胸部隱痛,痰少。X線:彌漫云霧狀,點片狀,粟粒樣浸潤陰影。

編輯ppt2、腦型血吸蟲?。郝裕喊d癇發(fā)作。顱腦CT:單側多發(fā)性高密度結節(jié)影。急性:表現(xiàn):腦膜腦炎,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癱瘓,腱反射亢進,錐體束征。腦脊液: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蛋白質與白細胞輕度增多。編輯ppt六、實驗室診斷技術

編輯ppt(一)病原學診斷1、糞便檢查:蟲卵或孵出毛蚴,即可確診;①直接涂片:只能發(fā)現(xiàn)感染較重的早期病人,檢出率低;②沉淀孵化法:毛蚴孵出查毛蚴;③尼龍袋集卵法:糞檢的檢出率與檢糞量及送檢次數(shù)密切相關,3送3檢或1送3檢。

2、腸粘膜活檢:陽性率較高急性期:以充血水腫為主慢性期:粘膜蒼白,肥厚及瘢痕形式。各期均可見典型的小結節(jié)、小斑。編輯ppt

(二)免疫學診斷──輔助診斷

1、皮內試驗:2、檢測抗體

①環(huán)卵沉淀試驗:②間接血凝試驗:③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

④免疫酶染色法

⑤熒光抗體試驗與放射免疫試驗:3、檢測循環(huán)抗原

編輯ppt

(三)、血象:

急性:嗜酸細胞顯著增多,嗜酸粒細胞20-40%,高者達90%。慢性:嗜酸粒細胞輕度增多。晚期:貧血、脾功能亢進引起全血細胞減少。

(四)、肝功能:

急性期:ALT輕度增高。晚期:A/G倒置。慢性血吸蟲?。簾o癥狀者肝功大多正常。(五)、肝影像學檢查:B超,CT編輯ppt七、并發(fā)癥編輯ppt八、診斷編輯ppt

根據(jù)流行病史,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

(一)流行病史:有血吸蟲疫水接觸史是診斷病人的必要條件;(二)實驗室檢查:糞檢活卵或孵出毛蚴,血循環(huán)抗原檢測陽性均提示體內有活的成蟲寄生。其他血清免疫檢查陽性均表示已感染過血吸蟲。編輯ppt(三)臨床表現(xiàn):1、急性:①疫水;②發(fā)熱而無明顯毒血癥狀;③肝大壓痛;④嗜酸增加,糞檢(+),環(huán)卵(+)。2、慢性:①肝腫大及消化道刺激癥狀;②糞檢(+)是診斷主要依據(jù),常需反復多次檢查??梢蓪ο笞髦蹦c粘膜活檢,檢出率可達90%以上,血清免疫反應有主要輔助診斷價值。3、晚期:①流行區(qū)長期疫水接觸史;②門脈高壓癥狀,體征或生長發(fā)育障礙;③糞檢,直腸粘膜活檢或血清免疫反應有血吸蟲感染的癥據(jù)。編輯ppt九、鑒別診斷

編輯ppt

急性期:與傷寒、瘧疾、肝膿腫、TB、敗血癥、鉤端螺旋體、沙門氏菌屬感染等發(fā)熱性疾病相鑒別。慢性期:與慢性痢疾、慢性肝炎、腸TB等疾病相鑒別。晚期:與門脈性肝硬化、壞死后肝硬化、P結核性腹膜炎、結腸癌和其他病因引起的侏儒癥相鑒別。編輯ppt十、治療

編輯ppt

(一)病原治療

1、吡喹酮:首選者藥,療效高,毒性小,療程短,適應范圍廣,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副反應最輕)

治療劑量:

急性血吸蟲?。嚎偭?20mg/Kg(兒童140mg/Kg);6天分次服完

慢性、晚期:總量60mg/Kg(兒童70mg/Kg),2天分次服完

編輯ppt不良反應:頭痛、頭昏、乏力、多汗。少數(shù)惡心、嘔吐、腹瀉及皮疹等,于服藥后0.5-1h出現(xiàn),數(shù)小時消失。少數(shù)病人心悸早搏、胸悶,T波、ST輕度變化。僅0.47%出現(xiàn)較重不良反應如昏厥、精神失常、癔癥發(fā)作、癲癇發(fā)作、下肢松弛性癱瘓等。禁忌癥:對嚴重心律失常,晚期血吸蟲腹水型、肝功能極差或有腦病史、腎功能嚴重障礙者勿用,對精神病及癲癇患者慎用。編輯ppt療效:急性血吸蟲病輕、中、重型退熱時間分別為3.9、6.5、9.5天、糞便毛蚴孵化18-20日轉陰,治療后6-12月遠期療效陰轉率達90%。評價:吡喹酮具有廣譜,高效,低毒,副作用輕,口服方便,療程短的優(yōu)點,是治療血吸蟲病較理想的藥物。2、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青蒿酯,目前試用于流行區(qū)。3、其他:過去曾用呋喃丙胺(F30066)石酸銻鉀等,現(xiàn)已不用。編輯ppt

(二)對癥和外科治療

急性毒血癥狀:可酌情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杳裕嚎垢位杳灾委?。腹水:利尿巨脾:手術切除,分流。出血:三腔管,內鏡止血編輯ppt十一、預防

編輯ppt(一)控制傳染源,治療病人,病畜──重要組成部分(二)切斷可傳播途徑──重要一環(huán)

1、糞便管理:防止糞便污染水源,殺滅糞便中蟲卵①1%氨水、0.5%石灰、0.25%石灰炭、0.5%硝酸銨,24°內殺蟲卵。②當溫度為20℃時,每50g糞液加敵百蟲1g,24小時即可殺滅糞中蟲卵。編輯ppt2、消滅釘螺:

(1)改變釘螺生活環(huán)境:干燥土地,翻土掩埋釘螺10cm。

(2)藥物滅螺:

a.五氯酚納;b.氯硝柳胺;c.溴乙酰胺;d.煙酰苯胺;石灰氮、氨水、尿素、敵百蟲和植物滅螺藥如茶子餅、巴豆等皆有一定的殺螺作用。

(3)熱力滅螺;

(4)生物滅螺。編輯ppt(三)防護易感人群──防止感染1、安全用水:井水、筑塘取水、分塘用水漂白粉1g或漂白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