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能力測試試題C卷-附解析_第1頁
2020年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能力測試試題C卷-附解析_第2頁
2020年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能力測試試題C卷-附解析_第3頁
2020年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能力測試試題C卷-附解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市(區(qū)縣)市(區(qū)縣)姓名準考證號………密……….…………封…線…內……..………………不…….準…答….…………題…2020年上半年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

能力測試試題C卷附解析注意事項:1、考試時間:120分鐘,本卷滿分為150分。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科學活動中,教師觀察到某幼兒能用數字,該幼兒最可能的年齡是()。A.6歲B.5歲C.4歲D.3歲2、陳鶴琴先生認為,幼稚園課程的實施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關鍵。在他的課程實施中采用()。A.小組教學法B.游戲法C.整個教學法D.故事教學法3、下列針對幼兒個體差異教育觀點,哪種不妥()。A.應關注和尊重幼兒不同學習方式和認知風格B.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與探索C.應確保每位幼兒在同一時間達成同樣目標D.應對有特殊需要幼兒給予特別關注4、下列不屬于幼兒園活動室布置原則的是()。A.教育性原則B.主體性原則C.創(chuàng)造性原則D.色彩性原則5、嬰幼兒的“認聲”現象通常出現在()。A.3-6個月B.6-12個月C.1-2歲D.2-3歲6、一般情況下,哪個年齡段的幼兒能結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設等關系的相對復雜句子()。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7、()是我國學前教育所特有的一條原則。A.獨立自主性原則B.發(fā)展適宜性原則C.保教結合原則D.綜合性原則8、2-6歲的兒童掌握的詞匯數量迅速增加的先后順序通常是()。A.動詞,名稱,形容詞B.動詞,形容詞,名稱C.名詞,動詞,形容詞D.形容詞,動詞,名詞9、幼兒園老師帶孩子們到郊區(qū)小農場參觀,讓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豬、牛和羊”,這種教學方法稱為()。A.行動操練法B.實踐法C.直觀形象法D.情感體驗法10、保教人員應該要求幼兒按照哪種順序穿衣服?()A.襪子一上衣一褲子一鞋B.褲子一上衣一襪子一鞋C.上衣一褲子一襪子一鞋D.上衣一襪子一褲子一鞋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簡述新時代幼兒教師應如何進行角色轉換。2、幼兒的學習有哪些特點?三、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每小題20分,共20分)1、試述蒙臺梭利教育思想、教育內容及其教育方法。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楠楠今年5歲,已經上大班了。在家里,媽媽對他百依百順,爸爸卻很粗暴。在幼兒園里,楠楠總是和小朋友爭搶玩具,還和其他小朋友打架。一開始,老師很耐心地教育楠楠,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久而久之,誰也不去管他,楠楠媽媽為此很煩惱。結合案例,分析幼兒園和家庭合作內容和方法。2、材料分析:4歲的石頭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見林琳一個人在玩,就沖上去緊緊地抱住林琳。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開石頭。石頭踩腳大喊:“我是想和你做眀友的啊!”問題:(1)請根據上述材料,分析石頭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2)教師應如何幫助石頭改善朋友不多的現狀?五、活動設計(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活動設計:大班下學期,李老師發(fā)現幼兒普遍對小學的學習生活不夠了解,一些幼兒對上小學有些擔心。于是,教師準備開展“我要上小學”主題活動,希望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增進幼兒對小學生活的了解,幫助幼兒進一步做好入小學的心理準備。請根據李老師班級情況,設計“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要求:(1)寫出主題活動總目標。(2)圍繞主題設計三個子活動,寫出其中一個子活動的具體活動方案,包括活動名稱、目標、準備和主要環(huán)節(jié)。(3)寫出另外兩個子活動的名稱、目標。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A2、C3、C解析:幼兒個別差異是指幼兒在幼兒園學習與教學情境下,在性別、智力、認知方式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別?!坝變涸谕粫r間達到同一目標”違背了尊重幼兒個別差原則。4、D5、A6、參考答案:D7、C,保教結合是我國學前教育特有的教育原則。8、C9、C,直觀形象法是采用直觀教具或者其他手段等,組織兒童開展觀察(物體和現象)、欣賞、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動,以達到預定的教育教學目標。故選C。10、答案:D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由文化知識結構的傳授者轉變?yōu)橹R學習的引導者2、由課程教材的執(zhí)行者轉變?yōu)檎n程教材的研究者3、由師幼關系的控制者轉變?yōu)閹熡钻P系的協調者和合作者4、由知識的權威轉變?yōu)榻K身學習者2、答案如下:(1)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容易被扼殺;(2)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一般從興趣出發(fā);(3)學習的無意性與內隱性;(4)經驗與體驗作用的顯著性;(5)語言指導下的直觀形象性;(6)對環(huán)境的依賴性大;(7)個別差異性顯著。三、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每小題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1)基本教育思想。蒙臺梭利以她廣博的醫(yī)學、生物學、哲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和精神病學等知識為基礎,在教育實踐中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論。①發(fā)現兒童。蒙臺梭利教育原理以“兒童生命”為其出發(fā)點,是關于“生命的原理”。她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發(fā)現兒童“生命的法則”,幫助兒童發(fā)展其生命。②吸收性心智。蒙臺梭利提出了兒童感覺特別敏感期的理念,也就是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對于不同的事物有著不同的敏感度。她歸納出以下幾個敏感期:第一,秩序敏感期。幼兒對秩序的敏感從出生第一年就出現并持續(xù)到第二年,甚至在他出生后的第一個月里就可以感覺得到。這是幼兒的一種內部的感覺,以區(qū)別各種物體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物體本身。第二,細節(jié)的敏感期。幼兒在1-2歲時會表現出對細節(jié)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細小的細節(jié)上,如鞋子放到了鞋架的旁邊,而沒有放在鞋架上等。第三,行走的敏感期。這是在幼兒發(fā)展中最容易觀察到的一個敏感期。第四,手的敏感期。幼兒會朝外界伸出小手,這個動作的最初推動力代表幼兒自我要進入外部世界之中。第五,語言敏感期。1歲左右幼兒開始學說話,他們所獲得的語言是他們從周圍環(huán)境中聽到的。③自由的原則。蒙臺梭利認為,要建立一種合乎科學的教育,其基本原則是使兒童獲得自由,使兒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現。(2)教育的基本內容。包括肌肉練習、日常生活訓練、初步的知識教育以及文化歷史教育。(3)教育方法。①提供有準備的環(huán)境。在蒙臺梭利學校中,每一個教師要根據兒童不同階段身心發(fā)展的不同需要,設計出一個能夠幫助兒童發(fā)展的“生命的、活動的真實環(huán)境”。所以,為幼兒提供一個適當的教育、生活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②教師。在蒙臺梭利學校任教的教師被稱為指導員。她們的教學任務有別于其他的學校。因為在這里,教師只要做到三點就夠了,即:觀察指導、示范、準備。③教具--活動材料。兒童的活動主要是通過教具進行的。教具是根據兒童身心特點及所需要的環(huán)境來設計的。總的來說,蒙臺梭利的教育理論和方法,就是通過教育引起兒童的興趣和自由活動,在活動中,使兒童形成一個生活集體,從這個集體中培養(yǎng)出真正的兒童,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家園合作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1)鼓勵和引導家長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幼兒園教育,同心協力培養(yǎng)幼兒:(2)幼兒園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本案例中,媽媽對楠楠的溺愛,爸爸的粗暴,造成了楠楠我行我素的習慣,在幼兒園里和小朋友爭搶玩具等,幼兒園應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共同培養(yǎng)幼兒。家園合作的主要方法:(1)家長直接參與方面包括:家長開放日、親子游戲、夏令營活動。(2)家長間接參與方面包括:家園聯系、家訪、9-園聯系簿、個別談話、家長專欄、家長委員會、家長座談會、家長學校等。2、答案如下:該材料主要體現中班幼兒石頭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特點,其同伴交往類型主要是被拒絕型。材料中石頭有主動交往意愿,但是缺乏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影響其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如下幾方面:①幼兒自身的特征首先,性別、長相、年齡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響著幼兒被同伴選擇和接納的程度。其次,幼兒的氣質、情感、能力、性格等個性、情感特征影響著他們對同伴的態(tài)度和交往中的行為特征。材料中石頭其年齡特征為活潑好動、易沖動、喜歡交往,四歲的石頭正處于中班,喜歡從事結伙和合作的游戲與活動,但是其交往的技能技巧欠缺,影響了幼兒之間的同伴關系;材料中石頭其氣質類型傾向于膽汁質,精力旺盛,好沖動,做事情不善于先進行一定的思考;不同性別的兒童交往方式也是不同的,石頭是男孩子,而材料中的林琳有可能是女孩子,則其交往的手段、方法都有一定的差異,石頭的行為更加的直接、豪放,林琳相對來說比較文靜、內斂,對于這樣的交往方式難以接受。②活動材料和活動性質材料中的林琳獨自玩游戲,說明林琳處于獨自游戲階段,而石頭交往中并沒有掌握社會性交往的技巧,直接“抱住”林琳,這樣的舉止會使得林琳出現反感、不舒服的現象,因此推開了石頭。答案:幫助兒童建立良好同伴關系,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①教會兒童合作,增強兒童的自信感對于那些因為有攻擊性行為而遭到同伴拒絕的兒童,教師需要教他們如何用積極的方式解決沖突;而對于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兒童,可以引導他們與更小的兒童提前活動,從而增強其交往的信心,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②教會兒童游戲,提高兒童的參與度一些不會游戲或對參與游戲缺乏方法的兒童,在游戲中學到被同伴群體接受的必要的社交技能,并能在游戲中改善與其他兒童的關系,從而進一步提高其交往的技能。③教會兒童接納,融洽兒童的同伴關系幫助被忽略型兒童和被拒絕型兒童積極和適當地對待同伴的參與,接納他人的加入。④教會兒童表達,培養(yǎng)兒童的積極情感教師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應當注意引導幼兒,例如說話禮貌,對同伴表示同意和贊賞,微笑、擁抱、輪流做事(玩)共享一些東西,以及互相幫助等。五、活動設計(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參考答案:(1)大班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1、情感目標發(fā)自內心地對小學生活充滿期待之情;2、能力目標能理解指令,具備初步的紀律意識和任務意識3、認知目標初步感受小學生活的內容。(2)子活動一一、活動名稱大班社會活動《我要上小學》二、活動目標1、幼兒能夠對小學生活產生好奇與向往2、能聽懂指令,能完成任務3、幼兒能夠知道小學生活的主要內容。三、活動準備音樂《早上好》幼兒園畢業(yè)照小學環(huán)境圖片開學典禮和上課的小視頻紅領巾和小學校服。四、活動過程1、導入:播放音樂《早上好》幼兒跟著音樂熱身,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2、(1)欣賞往年幼兒園大班小朋友的畢業(yè)照老師提問幼兒園畢業(yè)之后小朋友們要做什么,通過幼兒的回答引出“小學”的主題。(2)觀看小學開學典禮的小視煩,通過升旗儀式整齊刷刷舉手回答問題,請幼兒直觀感知小學生活的內容與變化;3、拓展深化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并請小朋友試穿小學校服。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