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逝世前后情況的介紹_第1頁
魯迅逝世前后情況的介紹_第2頁
魯迅逝世前后情況的介紹_第3頁
魯迅逝世前后情況的介紹_第4頁
魯迅逝世前后情況的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魯迅逝世前后情況的介紹:1936年10月15日發(fā)表《半夏小集》,無情地揭露了叛徒、漢奸之類的丑惡嘴臉。16日下午作曹靖華譯《〈蘇聯(lián)作家七人集〉序》。17日上午續(xù)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系最后一篇文章,未完稿。午后復曹靖華信,表示要養(yǎng)好病繼續(xù)戰(zhàn)斗。下午,訪鹿地君,往內山書店。晚,周建人來,談至十一時。至一時上床就寢。18日二時即睡不好覺,三時半坐起來,氣喘又發(fā),后來繼以咳嗆,咳嗽困難,氣喘更加厲害。六時半左右,支撐起來執(zhí)筆,斷續(xù)寫成一信,通知內山完造:“出乎意料之外,從半夜起,哮喘又發(fā)作起來了。因此,已不能踐十點鐘的約,很對不起。”并托內山請醫(yī)生。此信為魯迅之絕筆。19日早晨5時25分,一貫言辭激烈、最富戰(zhàn)斗性的作家魯迅,因肺病醫(yī)治無效,病逝于上海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現(xiàn)山陰路)大陸新村9號寓所。10時,遺體送到萬國殯儀館。殯儀館的吊唁大廳、走廊,都掛滿了挽聯(lián),直到大廳外的空地上,都拉起繩子掛滿了雪白的挽幛。20日上午九時開始瞻仰遺容。靈堂上布滿了各界群眾所敬獻的挽聯(lián)和花圈。上海工人互助會的挽詞是:“魯迅先生這種不屈的精神才是我們工人的模范”;上海工人救國會的挽詞是:“民族之光”;上海絲廠工人的挽詞是:“我們的朋友”;上海煙廠工人的挽詞是:“精神不死”;全國學生救國聯(lián)合會代表平、津、濟、青、杭、京、滬、漢、晉、桂等二十七學聯(lián)全體學生的挽詞是:“魯迅先生不死,中華民族永生”;郭沫若的挽詞是:“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欽誦二心,憾無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許廣平的獻詞是:"……你曾對我說:‘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悴粫缘茫裁词切菹?,什么是娛樂。工作,工作!死的前一日還在執(zhí)筆。如今……希望我們大眾鍥而不舍,跟著你的足跡!”……瞻仰遺容者絡繹不絕,前來吊唁的有工人、學生、小販、報童、人力車夫、學者。(四天間,簽名的個人有九千四百七十人,團體一百五十六個。未簽名者不計其數(shù)。)21日下午3時,在萬國殯儀館舉行大殮。22日下午開始出殯。出殯前,從萬國殯儀館門前,膠州路、極司斐爾路、兆豐路,早已站著長長的隊伍。出殯時,治喪委員宋慶齡、蔡元培、沈鈞儒和作家巴金、蕭軍扶柩上了靈車。青年藝術家抬著司徒喬畫的魯迅先生的巨幅遺像,作為送葬隊伍的前導。隊伍跨著沉重的步伐前進,沿途又有許多群眾加入了行列,送葬的隊伍越來越長。蔡元培主持了在萬國公墓舉行的葬儀,宋慶齡、鄒韜奮、章乃器、田軍、內山完造等講了話,胡愈之致哀詞。在哀樂聲中,由宋慶齡、沈鈞儒將一面繡著“民族魂”的白綢旗子,覆蓋在靈柩上。人群在暮色中默哀,向這位倔強的騎手和戰(zhàn)士告別,靈柩徐徐下降,安放在墓穴中。人群又唱起了呂驥、冼星海臨時譜寫的《安息歌》:愿你安息,安息!愿你安息,安息,安息在土地里魯迅簡要介紹:魯迅,清朝光緒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紹興市會稽縣東昌坊口新臺門濂溪村,初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在南京求學時學名為“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是中國現(xiàn)代小說、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三十八歲時,開始用魯迅為筆名。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稱為“周氏三兄弟”。魯迅1902年考取留日官費生,赴日本進東京的弘文學院學習。1904年9月,入仙臺醫(yī)學??茖W醫(yī)。后棄醫(yī)從文(詳見《藤野先生》一文),回到本國從事文藝工作,希望通過文學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fā)表了《摩羅詩力說》《[1]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奉母命速速回國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后在杭州紹興等地擔任教師?!段业牟隔斞赶壬穼懽鞯纳鐣尘?當時的舊社會是暗無天日的,人們失去了自由,革命者處處遭受反動派的迫壓,而人民革命則處處遭到反動派的鎮(zhèn)壓!關于寫魯迅的文章:我心中的魯迅先生作者:冰軒雪蝶偉大一一這就是我對魯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為孺子?!比找篂楦淖兠褡宓拿\而忙碌著。身體瘦弱的他卻是文學上的巨人。魯迅先生幽默,且不乏親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處處為他人著想,淡化自己。在我看來,他是平凡而偉大的人!魯迅先生逝世的時候,終年才55歲,卻寫出了無數(shù)經久不衰的書:《阿Q正傳》、《狂人日記》、《彷徨》、《墳》等作品廣為流傳。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魯迅先生卻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魯迅先生的房間必定是最“熱鬧”的時候,他正演奏著“文字交響曲”希望這一首首動聽的曲子能喚醒麻木不仁的中國人。魯迅先生在日本學醫(yī)時,意識到中國人“中國人的病不在身體上,而是在心理上?!庇谑撬麤Q定拿起筆,通過自己的文章來呼吁所有的中國人,所以有的人說:“魯迅先生的筆是同黑暗作斗爭最厲害的武器。”人們把魯迅先生譽為“民族魂”,原因是魯迅先生或者是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他給人民當牛做馬,卻毫不驕傲,更不曾騎在人民的頭上高呼:“?。∥叶嗝吹膫ゴ?!”所以,群眾們把他舉得很高,很高。魯迅先生從不突出自己的地位,賣弄自己的知識。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人們給他的榮譽和贊賞。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的文章永遠是中國歷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讀魯迅小說《狂人日記》有感

作者:道人生魯迅,是我國的大文豪。曾著書、譯書無數(shù)。他關心下層勞動人民;他那無數(shù)著作像茉莉花香一樣,隨風飄過,但卻讓有幸聞到花香的人一輩子回味它,記住它。他那第一篇白話文一一《狂人日記》,曾影響過無數(shù)學者,而我也深受其之熏陶。《狂人日記》主要描述了在舊社會時,“我”覺得任何人都想吃人,而自己就是“吃人集團”的下一頭獵物,后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哥哥就是他們的老大,而自己雖然要被吃,卻永遠也要背負一個吃人的人的弟弟的罪名。當“我”覺得周圍的人都想吃自己時,發(fā)現(xiàn)孩子也想吃人,也吃過人。“我”不由得發(fā)出感嘆:“救救孩子!”我看完這一篇日記,很傷心,也很驕傲。傷心的是這篇文章其實是在揭露舊社會的丑陋,在抨擊舊社會。獅子似的兇心,兔子似的怯弱,狐貍似的狡猾……這無疑是魯迅先生眼中的舊社會,這也是廣大窮苦勞動人民眼中舊社會的寫照。雖然文中的我是一個不吃人的人,可還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呀!何謂吃人,其實吃人指的是剝削百姓,魚肉百姓。而雖然“我”不是干傷害百姓的人,但另外的腐敗官員卻干了昧良心的事兒,而他們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雖無直接的血緣關系,卻還都是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這時魯迅先生的無奈,也是廣大愛國者的無奈。兄的的唇邊不但還抹著人油,而且心里還裝滿了吃人的意思,這怎能不叫人悲哀,這怎能不使人著急呢?但我也驕傲,因為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救過英雄,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人。他用“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精神喚醒了多少刀俎上的中國人。他就好像黑夜里的一盞明燈,讓中國人看清前面是萬丈懸崖還是燦爛陽光;他就好像一根靈魂都是堅硬的棍子,幫助國人打退了一匹又一匹眼中冒著綠光,直勾勾看著國人的狼,勇哉,英雄!在舊社會,也許有人會認為安是最好的,但我卻認為不安才是最好的。在祖國危難之際,在人民危難之時,前者安是茍安,后者是大愛,比小愛更偉大,更樸實無華。只有在祖國危難時,舍小家而顧大家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一一就像魯迅先生一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魯迅的《狂人日記》筆下的我對吃人的人說:“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你們要不改,自己也會吃盡。即使生的多,也會給真的人除滅了,同獵人打完狼子一樣一一同蟲子一樣!”這不是鬼話,而是真真切切的人話呀!即使亡國奴再多,但救國的人會更多,把亡國奴給消滅、埋葬,把茍安、茍存的思想從華夏大地上真正“吃掉’。其實人要以樹為榜樣,樹的葉子就像各種挑逗你內心底線的誘惑,雖然樹在平時都在猶豫,就像葉子雖長在樹上,但風兒一吹,會顫動,有時甚至會掉落下來一樣,但一旦到了危難之際一一冬季,樹就會把葉子脫落,只剩主干和樹枝,就像把各種誘惑搜甩掉一樣,這時,即使再下雪,也打不到主干了。魯迅先生就如同在冬季的樹,昂首挺胸,不被遭受的迫害和誣陷所妥協(xié)。魯迅之妻許廣平在《欣慰的紀念》中說:”魯迅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這確實就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犊袢巳沼洝分械淖詈笠痪湓挕熬染群⒆印钡莱隽唆斞赶壬男穆暋4_實,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許還有;沒有受舊社會影響的孩子,或許還有。從此點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也非常重視對孩童的教育。宋朝宰相范仲淹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魯迅先生真正做到了,他在廣大窮苦人民的心中永遠是不朽的,永遠是嘴高尚的。魯迅先生的偉大,深入了每一個人的心中;魯迅先生的作品,已成了我靈魂之中的中流砥柱,成了我生命中必不可缺的東西。魯迅作品:魯迅先生一生寫作600萬字,其中著作500萬字,輯校和書信100萬字;魯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fā)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8]。小說《祝?!返认群蟊桓木幊呻娪啊M瑫r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法等50多種文字。很多作品[9]被收進小學、中學、大學課本,比如小學鄂教版六年級下冊的《少年閏土》和《雪》[3]。小說《吶喊》短篇小《阿Q正《白光《端午節(jié)《風波《故鄉(xiāng)《長明燈說集(1923年,新潮社初版)《孔乙己傳》《狂人旦明天社戲頭發(fā)的故事角和貓肥皂一件小事記》《鴨的喜藥》祝福幸福的家庭在酒樓上>《弟兄《彷徨》短篇小劇》《傷逝《離婚《孤獨者《高老夫子《示眾說集(1926年,北新書局)雜文《墳》論文集(1927年,未名社)《題記》秋夜《我之節(jié)烈觀》《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娜拉走后怎樣》《未有天才之前》《論雷峰塔的倒掉》《再論雷峰塔的倒掉》《說胡須》《論照相之類》《看鏡有感》《燈下漫筆》《春末閑談》《論“他媽的!”》《雜憶》《從胡須說到牙齒》《寡婦主義》《堅壁清野主義》《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寫在'墳’后面》《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1924年,新潮社)《熱風》[4]雜文集(1925年,北新書店)《華蓋集》雜文集(1926年,北新書店)《華蓋集續(xù)編》雜文集(1927年,北新書店)《野草》散文詩集(1927年,北新書店)《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年,未名社)《而已集》雜文集(1928年,北新書店)《三閑集》雜文集(1932年,北新書店)《二心集》雜文集(1932年,合眾書店)《魯迅自選集》(1933年,天馬書店)《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年,青光書局)《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年,青光書局)《魯迅雜感選集》瞿秋白編選(1933年,青光書局)《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年,同文書局)《拾零集》(1934年,合眾書店)《準風月談》雜文集(1934年,興中書局)《集外集》詩文集,楊霽云編,魯迅校訂(1935年,群眾圖書公司)《門外文談》論文(1935年,天馬書店)《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年,文生)《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年,聯(lián)華書局)《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年,三閑書屋)《夜記》雜文集,后編入《且介亭雜文末編》(1937年,文生)《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年,三閑書屋)《且介亭雜文末編》雜文集(1937年,三閑書屋)《魯迅書簡》影印本,許廣平編定(1937年,三閑書屋)《魯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譯文和輯錄的古籍)1938年,魯迅全集出版社《集外集拾遺》(綜合集)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漢文學史綱要》唐弢編,1946年上海出版公司《魯迅全集補遺》唐弢編,1946年上海出版公司《魯迅書簡》許廣平編,1946,魯迅全集出版社《魯迅日記》(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鉛印本,1959,人文《魯迅選集》1952,開明《魯迅小說集》1952,人文《魯迅全集補遺續(xù)編》唐弢編,1952年,上海出版公司《魯迅書簡補遺》吳元坎輯,1952、上海出版公司《魯迅全集》(1TO卷)1956-1958,人文《魯迅選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文學史)1958,三聯(lián)《魯迅選集》(上下冊)1959,人文《魯迅書簡》(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報社《魯迅詩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魯迅書信集》(上下卷,收《兩地書》以外書信1381封)1976,人文《魯迅佚文集》1976,解放軍報社《魯迅書簡》(致曹靖華)1976,上海人民《魯迅手稿全集》(書信8冊,日記6冊)1978—1980,文物《魯迅致許廣平書簡》1980,河北人民魯迅全集卷一(《墳》《熱風》《吶喊》)魯迅全集卷二(《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編》)魯迅全集卷四(《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魯迅全集卷四(《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魯迅全集卷五(《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魯迅全集卷七(《集外集》《集外集拾遺》)魯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遺補編》)魯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遺補編》)魯迅名言:1、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2、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許廣平《欣慰的紀念》)3、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鄉(xiāng)》)4、時間就是性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門外文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