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知識 馬伯雙課件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_第1頁
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知識 馬伯雙課件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_第2頁
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知識 馬伯雙課件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_第3頁
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知識 馬伯雙課件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_第4頁
人文社會科學基本知識 馬伯雙課件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教材說明

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是中央電大開辦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小學教育專業(yè)(??疲┑谋匦拚n程,為保證“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本課程的教學質量,特依據本專業(yè)實施方案和本課程教學大綱制定本課程教學設計方案如下。二、課程的性質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是小學教師進修高等師范??菩W教育專業(yè)必修的綜合基礎課程。本課程學分為4,72學時,其中錄像教材20學時,IP課件6學時。三、課程的目的和要求1.本課程的設置目的是:幫助學員開拓科學文化視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汲取人文社會科學的新成果、新方向,處理好初等教育中理科教育和文科教育的關系。2.本課程的要求是:了解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知識;了解人文社會科學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現(xiàn)代人文社會科學的若干主干學科的發(fā)展概貌和總體發(fā)展趨勢,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與初等教育改革的關系;理解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初步確立完整的現(xiàn)代科學文化概念;學習運用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觀點、方法分析現(xiàn)實社會問題和教育問題,提高初等教育中理科文科互補互滲、開展綜合性教育的理性認識和實踐能力。三、課程教學內容按照教學大綱和教材的體系結構,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1.第一編共分三章,第一章討論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含義,第二章討論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功能,第三章討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這三章,可以說是“人文社會科學入門”,是整個課程學習的基礎。2.第二編共分五章,第四章討論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概貌,第八章討論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趨勢;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學科群介紹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若干重要學科的發(fā)展概貌。這五章,篇幅占教材的一半,是整個課程的主體部分。3.第三編共分兩章,第九章討論人文社會科學與教育學學科建設,第十章討論人文社會科學與初等教育的跨學科研究。這兩章,分析人文社會科學與初等教育的關系,可以說是課程的落腳點。四、課程進度安排本課程的教學進度安排(16周)詳見下表:章次教學內容時間安排備注第一章人文社會科學概說1周

第二章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功能第2周

第三章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第3周

第四章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綜述第4周

第五章哲學歷史學文藝學宗教學的新突破第5—7周

第六章語言學心理學人類學傳播學管理學的進展和影響第8—10周

第七章經濟學社會學法學適應時代需要迅速發(fā)展第11—13周

第八章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趨勢第14周

第九章人文社會科學與教育學的學科建設第15周

第十章人文社會科學與初等教育的跨學科研究第16周

總計

16周

教學輔導一第一編第一章

人文社會科學概說考核知識點l.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含義2.人文社會科學的特征3.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考核要求l.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含義識記:(1)人文科學;(2)社會科學;(3)人文社會科學。理解:(1)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和目的;(2)人文社會科學的主干學科和結構體系;(3)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內在聯(lián)系。應用:為什么說教育學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主干學科之一。2.人文社會科學的特征理解:(1)人文社會科學具有科學的一般特征;(2)人文社會科學區(qū)別于自然科學的個性特征;(3)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協(xié)同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應用:說說教育學和某一具體自然科學學科(比如物理學)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3.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機理理解:(1)人類社會實踐與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的互動關系;(2)社會需要和人文社會科學自身發(fā)展需要的辯證統(tǒng)一;(3)常規(guī)性發(fā)展與革命性發(fā)展相互交替。第二章

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功能考核知識點l.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功能定位2.人文社會科學的多種社會功能考核要求l.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功能定位理解:人文社會科學社會功能實現(xiàn)的特殊條件2.人文社會科學的多種社會功能識記:人文社會科學的八項社會功能理解:(1)人文社會科學的認識功能;(2)人文社會科學的文化建設功能、政治建設功能、經濟建設功能;(3)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管理功能。應用:以教育學為例,說明人文社會科學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第三章

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考核知識點l.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2.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具體方法考核要求l.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識記:(1)定性研究;(2)定量研究;(3)直覺;(4)靈感。理解:(1)理性批判與情感激發(fā)相結合的方法;(2)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3)直覺領悟與技術分析相結合的方法2.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具體方法識記:(1)調查方法、實地方法、文獻情報方法的主要含義和功能;(2)調查方法、實地方法、文獻情報方法的主要類別。理解:(1)抽樣調查;(2)半參與觀察方法。第二編第四章

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綜述考核知識點l.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背景2.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脈絡3.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概貌4.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總體特點考核要求l.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背景識記:(1)時代主題;(2)全球問題。理解:(1)時代主題不斷深化;(2)自然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3)當代全球問題日益尖銳化。2.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脈絡識記:(1)系統(tǒng)科學;(2)綜合學科。理解:(1)20世紀上半葉以分化發(fā)展為主導傾向,分化中有綜合;(2)20世紀下半葉人文社會科學逐步以綜合發(fā)展為主導傾向,綜合中有分化;(3)20世紀末期進入反思—展望期。應用:舉例評述20世紀下半葉人文社會科學以綜合發(fā)展為主導傾向的主要標志和歷史價值。3.20世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概貌理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特殊背景。4.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總體特點理解:(1)社會實踐與科學理論的交互作用日益明顯;(2)多科性綜合性的科學體系逐步形成;(3)人的解放和發(fā)展受到廣泛關注。應用:說明當前我國小學推行以文理綜合為導向的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改革,同20世紀下半葉人文社會科學綜合發(fā)展、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綜合發(fā)展趨勢的關系。第五章哲學歷史學文藝學宗教學的新突破考核知識點l.20世紀世界和中國哲學研究的突破性進展2.20世紀歷史學的重要變革3.20世紀文藝學的重要進展4.20世紀宗教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5.20世紀文史哲發(fā)展的共通特點考核要求l.20世紀世界和中國哲學研究的突破性進展識記:(1)哲學的含義;(2)哲學的特殊地位。理解:(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廣泛傳播與重大發(fā)展;(2)馬克思主義哲學對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重大影響;(3)西方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發(fā)展傾向;(4)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歷史性突破。2.20世紀歷史學的重要變革識記:(1)歷史學;(2)歷史的計量研究。理解:20世紀歷史學研究模式的變革。3.20世紀文藝學的重要進展識記:(1)文藝學;(2)接受美學。理解:20世紀文藝學的突破性進展。4.20世紀宗教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了解:(1)宗教學;(2)20世紀宗教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5.20世紀文史哲發(fā)展的共通特點理解和應用:(1)20世紀文史哲在學科發(fā)展上的新突破;(2)20世紀文史哲在研究內容、理論框架上的新突破;(3)20世紀文史哲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上的新突破;(4)20世紀文史哲在發(fā)展形態(tài)多樣化方面的新突破。第六章語言學心理學人類學傳播學管理學的進展和影響考核知識點l.20世紀語言學的重要進展2.20世紀心理學的重要進展3.20世紀人類學的重要進展4.20世紀傳播學的重要進展5.20世紀管理學的重要進展6.20世紀語言學心理學人類學發(fā)展的共通特點和廣泛影響考核要求l.20世紀語言學的重要進展識記:語言學;語言和言語。理解:(1)20世紀語言學發(fā)展的三個階段;(2)索緒爾的主要貢獻;(3)喬姆斯基的主要貢獻。2.20世紀心理學的重要進展識記:(1)心理學;(2)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3)行為科學;(4)認知心理學。理解:(1)20世紀上半葉心理學發(fā)展的四個重要發(fā)展方向;(2)20世紀下半葉心理學在三個領域中的重要發(fā)展。3.20世紀人類學的重要進展識記:人類學。理解:二戰(zhàn)以后人類學的主要變革。4.20世紀傳播學的重要進展了解:(1)傳播學;(2)20世紀傳播學的重要進展。5.20世紀管理學的重要進展了解:(1)管理學;(2)20世紀管理學的重要進展。6.20世紀語言學心理學人類學發(fā)展的共通特點和廣泛影響理解:(1)三個學科的發(fā)展道路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諸方面的共通點;(2)三個學科廣泛作用于兩大科學部類的功能方面的共通點。應用:舉例說明心理學的重要進展對初等教育的積極影響。教學輔導二第七章經濟學社會學法學適應時代需要迅速發(fā)展考核知識點l.20世紀經濟學的迅速發(fā)展2.20世紀社會學的迅速發(fā)展3.20世紀法學的迅速發(fā)展4.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在學科性質上的共通點考核要求l.20世紀經濟學的迅速發(fā)展識記:(1)經濟學;(2)《資本論》;(3)經濟自由主義;(4)國家干預主義。理解:(1)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研究對象;(2)現(xiàn)代西方主流經濟思潮;(3)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當代中國的發(fā)展。2.20世紀社會學的迅速發(fā)展識記:社會學。理解:二戰(zhàn)之后世界社會學研究的主要發(fā)展趨勢。3.20世紀法學的迅速發(fā)展識記:法學。理解:(1)馬克思主義法學及其對當代中國實現(xiàn)法治的指導意義;(2)20世紀法學的重要進展。4.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在學科性質上的共通點理解:三門學科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思潮流派發(fā)展演變、社會功能諸方面的共性。第八章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趨勢考核知識點l.當代人文社會科學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2.東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補的趨勢3.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交融的趨勢4.分析綜合走向系統(tǒng)化的趨勢5.注重應用研究的趨勢6.研究手段高技術化的趨勢考核要求l.當代人文社會科學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理解:(1)當代人文社會科學所面臨的挑戰(zhàn);(2)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機遇。2.東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補的趨勢識記:“東西方文化”的含義。理解:(1)東西方文化的關系問題與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內在聯(lián)系;(2)“在碰撞中發(fā)展”這一概括的針對性;(3)東西方文化互補的三個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3.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交融的趨勢理解:(1)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關系問題同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重要聯(lián)系;(2)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交融的趨勢的主要表現(xiàn)。應用:舉例說明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交融的趨勢對初等教育改革的積極影響。4.分析綜合走向系統(tǒng)化的趨勢識記:(1)大科學;(2)復合系統(tǒng)。理解:分析綜合走向系統(tǒng)化趨勢的含義與主要表現(xiàn)。5.注重應用研究的趨勢識記:軟科學。理解:注重應用研究的趨勢的主要表現(xiàn)。6.研究手段高技術化的趨勢理解:研究手段高技術化趨勢的主要表現(xiàn)。第三編第九章人文社會科學與教育學的學科建設考核知識點l.人文社會科學與近代教育學形成的關系2.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與現(xiàn)代教育思潮形成的關系3.人文社會科學與當代中國教育學發(fā)展的關系考核要求l.人文社會科學與近代教育學形成的關系識記:(1)教育學;(2)《禮記·學記》;(3)《普通教育學》(赫爾巴特)。理解:(1)教育科學思想的萌生;(2)人文社會科學孕育出近代教育學的雛形。2.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與現(xiàn)代教育思潮形成的關系識記:終身教育論。理解:(1)20世紀初葉人文社會科學與世界性新教育思潮形成的關系;(2)20世紀中期人文社會科學推動教育學建設的繁盛;(3)20世紀后期人文社會科學與終身教育思潮的形成。3.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與現(xiàn)代教育思潮形成的關系理解:(1)人文社會科學的當代成果對中國教育學學科建設的整體帶動效應;(2)人文社會科學所關注的當代中國教育學發(fā)展的關鍵課題。應用:舉例說明人文社會科學理論成果對于我國小學素質教育實踐的指導意義。第十章人文社會科學與初等教育的跨學科研究考核知識點l.現(xiàn)代初等教育需要跨學科的廣角研究2.哲學心理學社會學與初等教育基礎理論研究的關系3.經濟學政治學法學以及人類學傳播學比較教育學與初等教育相關屬性研究的關系4.跨學科方法有助于推進素質教育的研究與實施考核要求l.現(xiàn)代初等教育需要跨學科的廣角研究理解:(1)現(xiàn)代初等教育為何需要人文社會科學的跨學科研究;(2)現(xiàn)代初等教育的跨學科研究必須注重選擇與綜合。2.哲學心理學社會學與初等教育基礎理論研究的關系識記: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的含義。理解: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對于初等教育研究的特殊意義。3.經濟學政治學法學以及人類學傳播學比較教育學與初等教育相關屬性研究的關系識記:(1)教育經濟學、教育政治學、教育法學的含義;(2)教育人類學、教育傳播學、比較教育學的含義。理解:(1)教育經濟學、教育政治學、教育法學對于初等教育相關屬性研究的作用;(2)教育人類學、教育傳播學、比較教育學對于初等教育文化屬性研究的作用。4.跨學科方法有助于推進素質教育的研究與實施應用:嘗試運用跨學科方法分析自己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碰到的某一具體問題。綜合練習一一、填空題1.20世紀以來,世界格局發(fā)生了三次重大變化,時代主題隨之三度轉換,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格局第三次變化前后的時代主題。2.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產生的同時,在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產生了兩大哲學思潮,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潮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潮。3..現(xiàn)代西方新自然法學派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_于1971年出版的《正義論》一書,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倫理學、政治學、法學領域中最主要的理論著作。二、名詞解釋1.人文科學2.經濟自由主義三、單項選擇題(在下列每小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個是正確的,請選出并將題號填入括弧之中。)1.現(xiàn)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興起,在20世紀上半葉大體上先是:()。A.革新、建設與曲折B.引進、移植與選擇C.開放、重建與發(fā)展D.發(fā)展、興盛與終結2.人本主義思潮于1900年由德國哲學家胡塞爾創(chuàng)建以呈現(xiàn)在意識中的事物為研究對象的()而掀開新的一頁,由于兩次世界大戰(zhàn)而獲得較大的動力和影響。A.精神分析學說

B.存在主義哲學C.現(xiàn)象學

D.解釋學四、簡答題1.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的背景是什么?2.20世紀歷史學研究模式有哪些變革?五、論述題(本論述題要求必須有聯(lián)系實際的內容,但答案不求一致,凡能自圓其說者,均可得分,尤其鼓勵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分析和體會。)當前世界和中國從小學到大學,普遍推行以文理綜合為重要導向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說說這場改革與人文社會科學綜合發(fā)展、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綜合發(fā)展趨勢的關系。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和平與發(fā)展2.科學主義(或者實證主義)人本主義(或者非理性主義)3.羅爾斯二、名詞解釋1.人文科學通常被說成是“人文學”,是指關于人的本身的學說或者理論體系,是對人的存在、本質、價值和發(fā)展問題以及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精神屬性進行研究的學問。2.經濟自由主義是與國家干預主義并列的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中的兩大經濟思潮之一。它發(fā)端于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認為在經濟生活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是市場經濟這只“看不見的手”;要增加一個國家的財富,最好的經濟政策就是給私人經濟活動以完全的自由。三、選擇題1.B2.C四、簡答題1.答案要點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的迅速發(fā)展基于以下的背景:一是不斷深化的時代主題。整個20世紀,時代主題經歷了三次重大變化:戰(zhàn)爭與革命、對抗與對話、和平與發(fā)展,這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二是飛速發(fā)展的自然科學技術。例如,20世紀自然科學的“指數增長”及其復雜的社會后果向人文社會科學提出了緊迫的時代課題;自然科學技術的綜合化推進了整個科學體系的綜合化;20世紀下半葉自然科學技術國際化的趨勢促進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國際對話;自然科學技術的高度發(fā)展還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三是日益尖銳的當代全球問題。全球問題是與整個世界全體人類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由于各種經濟和社會活動日益國際化,全球問題在20世紀下半葉充分暴露出來,成為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熱點。(2分)2.答案要點(1)“歐洲中心論”或“歐美中心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