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沙盤游戲 叩開學生心門 論文_第1頁
巧借沙盤游戲 叩開學生心門 論文_第2頁
巧借沙盤游戲 叩開學生心門 論文_第3頁
巧借沙盤游戲 叩開學生心門 論文_第4頁
巧借沙盤游戲 叩開學生心門 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巧借沙盤游戲叩開學生心門摘要:沙盤游戲具有非言語化和游戲性的特點,非常適合無法用言語交流的學生。本文中的個案內心沖突強烈、依戀模式為矛盾型依戀,較難與心理老師用言語交流。經過中長程沙盤游戲,心理老師在初始沙盤、早期沙盤、后期沙盤中運用不同的輔導策略,發(fā)現(xiàn)沙盤游戲針對小學生情緒困擾具有明顯地干預效果。 關鍵詞:沙盤游戲,個案分析,工作策略

目前小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形式多以談話為主,音樂療法、繪畫療法等偶見輔助。但在工作中往往會遇到部分學生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因為內向不善于表達,有些學生則是不愿意用言語表達。而沙盤游戲因為具有形式的游戲性、沙具的多樣性、氛圍的安全性,成為了與學生深入交流、進行心理輔導的有效手段。一、理論背景沙盤游戲(又稱箱庭療法)是指來訪者在咨詢師的陪伴下,從沙架上自由挑選沙具,在裝有細沙的沙盤中進行自我呈現(xiàn)的一種心理療法。沙盤游戲的治療假設主要有五點:1.重視來訪者與咨詢師的關系;2.以沙盤為中心,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3.這個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可以促使來訪者的自我治愈力得以發(fā)揮;4.普遍的無意識心象;5.沙具的象征意義。[1]

沙盤游戲是一種非言語式的積極想象方式。當來訪者應用這種非言語的方式,試圖掙扎著將自己那些難以表達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即使是非常幼稚和粗糙的形式,內容卻是絕對真實的,甚至是具有震撼力的。當來訪者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制作一件沙盤作品來解脫、緩解自己痛苦的精神狀態(tài),面對自己“用心”創(chuàng)造出來的符合自己心境的沙盤時,他對控制自己的恐懼、焦慮、痛苦的信心也就大大增強,并在覺察自己內心世界時發(fā)現(xiàn)那些被塵封、壓抑、蒙蔽的力量,從中獲得巨大的治愈自己的能量和推動力。[2]二、個案情況分析 1.個案基本狀況

小A,男,10歲,小學四年級學生。父母在其3歲時離異,小A隨父親一起生活,平時主要是爺爺奶奶照顧其生活,父親負責輔導孩子作業(yè)。母親再婚,并育有一個男孩,1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母親會在周末或假期接小A到自己家里住。小A的班主任反映其平時情緒不穩(wěn)定,易激惹,會有一些自言自語的現(xiàn)象,講述的內容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反復說“我媽媽不要我了”之類的話,另一方面經常說一些嘲笑他人的話。與同學之間經常發(fā)生摩擦,主要表現(xiàn)為使用威脅性言語、哭鬧、找班主任告狀,描述自己受了別人的欺負,即使在課堂上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沖出教室。小A的父親描述自己以前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主要是打,并且打的會比較重,后來通過別人的勸說有所改變,近一年未打過孩子。但自述現(xiàn)在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感到沒有辦法,孩子平時在家里也有愛發(fā)火、好哭鬧、跑出家門的情況。2.個案概念化 (1)個案是一個單親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內化了“沒有人愛我”的個人體驗,極度缺乏安全感,難以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小A出生后第1個月主要由父母及外婆照顧。從滿月起至6個月,由于母親經常要去外地看病,小A主要是由爺爺奶奶照顧,母親與爺爺奶奶之間因為教育問題經常發(fā)生沖突,父親想在中間加以協(xié)調,但沒有什么效果。在孩子3歲時父母離異,很快母親有了男朋友,并因此影響到看望孩子的時間。在孩子8歲時,母親生了小弟弟,由于要照顧更小的孩子而對小A的照顧有所忽視。小A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主要養(yǎng)育人頻繁更換、父母離異、母愛缺失、父親脾氣暴躁等事件,這些事件使得孩子的成長過程缺乏穩(wěn)定而持續(xù)的抱持性環(huán)境。父母無法形成一個“富于情感的、愛孩子的、敏感和支持性的工作模型”,嬰兒也就無法形成“自我是有價值的、被愛的和有能力的工作模型”。[3]由于主要養(yǎng)育者無法與孩子建立一個持續(xù)穩(wěn)定的鏈接,小A形成了“我不值得被愛”、“沒有人愛我”、“媽媽的離開是因為我不好”的創(chuàng)傷性體驗。這種體驗反應在其所有的行為模式中,使得小A在社會環(huán)境中總是感到不安全,難以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2)個案的依戀模式為矛盾型依戀,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不當,使得個案一直處于尋找“缺失的母親”狀態(tài)之中,內心強烈的沖突造成他情緒管理能力弱、易激惹、處理問題簡單粗暴。根據(jù)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Bowlby)關于依戀理論的研究,嬰兒的依戀模式可以分為安全型依戀、回避型依戀和矛盾型依戀?,旣悺垡蛩刮炙?MaryAinsworth)的研究將矛盾型依戀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生氣的,另一種是被動的。其中生氣型的嬰2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兒,他們的反應是在主動表示要跟母親鏈接和對她表達拒絕之間來回搖擺,表達拒絕的幅度從掙脫懷抱到大發(fā)脾氣。[4]

在小A的家庭中,母親處理矛盾的主要方式是哭鬧、離家、用較極端的言語恐嚇家人。父親的教育方式則是打罵孩子,這種情況持續(xù)到個案9歲,據(jù)父親回憶,最早的一次打孩子發(fā)生在孩子1周歲左右。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不當,再加上父母離異、主要養(yǎng)育者的頻繁更換,使得小A對于主要養(yǎng)育者的態(tài)度多是矛盾型、生氣型。他非??释c父母親近、但和父母在一起時又會變得敏感、警覺、很難相處,有時會哭鬧、發(fā)火、跑出家門。 這樣的依戀模式使得小A在學校生活中無法與人交往,經常表現(xiàn)出易激惹、攻擊和敵對,別人很難勸慰。三、沙盤游戲過程與工作策略小A極度缺乏安全感、敏感、易激惹、容易發(fā)怒,不愿意與老師進行言語交流。在咨詢室里,小A雖然一直坐著不說話,但眼睛卻總是往沙架上看,看來沙盤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在和小A商量后,心理輔導采取了以沙盤療法為主、談話療法為輔的方式。心理輔導每周1次,每次40分鐘,共進行了34次。1.重視初始沙盤,體會學生內心沖突并尋找工作方向。初始沙盤即來訪者在沙盤游戲中制作的第1個沙盤,來訪者從上百件小沙具中選擇出一些,呈現(xiàn)出一個三維立體的畫面。沙盤游戲創(chuàng)始人卡爾夫(DoraM.Kalff)認為:初始沙盤能夠反映來訪者所帶來的問題本質、提供輔導的方向以及恢復的可能等重要信息。[5]同時,也能夠啟發(fā)咨詢師對個案的理解,促進沙盤游戲輔導過程。小A的初始沙盤(圖1)讓心理老師深深地感到震撼:這是一個動態(tài)沙盤,沙盤中一開始整齊地擺放著房屋、車輛、人物,隨后一只巨大的鱷魚闖入了沙盤世界,一切都在被摧毀。房屋全部被掩埋、車輛被撞翻、人物東倒西歪。這個沙盤畫面似乎在向心理老師呼喊:一只巨大的怪獸闖入了完全不屬于它的世界,我的家不見了,它被摧毀了!我很憤怒,我很無助,我該怎么辦?我怎樣才能找回我的家,找回我的媽媽!面對這樣的沙盤、面對這樣的小A,今后的工作方向將會在哪里?看著沙盤左上角自始至終沒有被摧毀的“下棋老人”,心理老師好像看到了一束光。3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圖1小A的初始沙盤2.傾聽初期沙盤,建立信任關系以緩解學生焦慮情緒。沙盤游戲的治療假設中提到: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可以促使來訪者的自我治愈力得以發(fā)揮。在初期沙盤游戲中,咨詢師主要為來訪者營造一個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建立與來訪者的信任關系,形成安全氛圍。小A的初期沙盤大約是第2-11次(圖2)。沙盤形式仍是動態(tài)沙盤,但房屋沒有再出現(xiàn)過。沙盤的主題一直是“怪獸的戰(zhàn)斗”,在前兩次制作沙盤過程中,小A總是會很小心地觀察心理老師,似乎在問:“我可以這樣嗎?我可以把沙具打的亂七八糟的嗎?”當他發(fā)現(xiàn)可以自由地表達時明顯放松了一些,他喜歡這樣的氛圍,對心理老師的信任也多了一分。這種被允許讓小A的焦慮情緒暫時得到了緩解,他開始主動告訴心理老師在班級里發(fā)生的事情,比如哪位同學欺負了他,他想狠狠地回擊。在這里,他表達的一切想法都不會得到批評,心理老師要做的只是傾聽、簡單的回應。認真的傾聽讓小A感受到了陪伴和被重視,不帶批判的回應讓小A感受到了安全和不被評價。這樣的工作是合作性的,而且是隨機應變的:一方發(fā)出信號,另一方用行為做出應答,這實際上是在說:我能體會到你的感受,我能回應你的需求。小A在這一階段所形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將是整個心理輔導工作的基石。4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圖2小A的初期沙盤(節(jié)選)3.陪伴后期沙盤,激活內在力量以促進學生心智化水平提高。 心智化是指充滿想象力感知并解釋自己及他人的行為,是與有意圖性的心理狀態(tài)相聯(lián)結的行為。[6]心智化水平越高的人,處理問題越平和、越富有條理,人際關系越和諧、幸福感越強。約翰·鮑比(JohnBowlby)認為心智化在安全依戀關系的情境中才能有最佳發(fā)展,咨詢師是“類似于為孩子探索世界提供安全基地的媽媽角色”,在咨詢室里為來訪者提供了一個安全基地,為心智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平臺。[7]

經過初期沙盤的試探,小A在咨詢室內找到了安全感,對心理老師的信任使得他愿意在沙盤游戲中表達更深處的內心沖突:對母親和家庭的矛盾心理,既想接近又要拒絕。在第12次沙盤游戲中(圖3),消失很久的房屋又回來了,巨大的鱷魚仍然破壞著一切,但房屋沒有受損。相較于初始沙盤中被掩埋的房屋,這一次代表著家庭、母親的房屋始終安然無恙。心理老師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但沒有去打擾小A。因為這是他的沙盤,這是他的內心世界,他需要的是心理老師的陪伴和看見,而不是評價和指導。后期沙盤(圖3)的畫面也在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1)沙盤中出現(xiàn)了金字塔(小A描述這個金字塔在壓制怪獸)、佛像(象征著智慧、愛、靜心等);2)更小的恐龍代替了巨大的鱷魚、漸漸地怪獸不再出現(xiàn)在沙盤中;3)雖然沙盤中的攻擊仍在發(fā)生,但沙具5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的損壞變少了。在第34次(也是最后一次)沙盤游戲中(圖3),沙盤畫面變得整潔、有序,動態(tài)沙盤更多地呈現(xiàn)了汽車的行駛路線,小怪獸從沙盤中路過,沒有出現(xiàn)在最終的沙盤畫面中。隨著沙盤游戲的一次次深入,小A的情緒越來越穩(wěn)定、開放度越來越高,經常一走進咨詢室就開始講述一周的生活,內容也由班級生活轉向了家庭生活,講得最多是和媽媽相處的過程。他雖然仍無法正面表達對媽媽愛的渴望,但愿意表達就是他在整理情緒、嘗試理解他人的一個體現(xiàn)。心理老師在后期沙盤中注重陪伴、適時回應、提供安全空間,用心智化促進心智化的發(fā)生,見證了小A的轉化過程。圖3小A的后期沙盤(節(jié)選)四、沙盤游戲干預效果小A的沙盤游戲共進行了34次,經歷了近一年的時間。從小A班主任的反饋中得知,小A用言語攻擊同學的狀態(tài)仍然存在,但用行動攻擊同學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對自己情緒的管理方式也有所轉變,到班主任那告狀的次數(shù)大大降低,從原來的一天2次變成了現(xiàn)在差不多3周一次。在與小A父親的訪談中得知小A最近在家里發(fā)火的次數(shù)變少了,會62022年安徽省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心疼天天接送他的爺爺了,偶然可以和爸爸聊一聊自己的想法了。沙盤游戲干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小A的成長道路還很長,心理老師將繼續(xù)陪伴他通過沙盤游戲將內心世界的沖突轉換到外部,讓這個充滿想象力的游戲促進其心智化水平的提升。五、工作感悟本文中的個案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不愿意與心理老師用言語交流,二是由于創(chuàng)傷發(fā)生在很小的年齡階段,難以用言語表達;三是個案屬于矛盾型依戀模式,與心理老師建立穩(wěn)定的關系比較困難。本案中正是沙盤游戲幫助我們叩開了學生的心門,讓他可以在不感受到傷害、自由而受保護的空間中開放內心世界,提升個人心智化水平。正如卡爾夫(DoraM.Kalff)所說,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給“來訪者用自己的力量治療”的場所,來訪者潛在的“自我治愈力”就會被激活![8]參考文獻

[1]張日昇:箱庭療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頁。[2]張日昇:箱庭療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頁。 [3]KathleenStassenBerger:0-12歲兒童心理學(第6版)[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7年版,第224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