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再審制度的理論闡釋_第1頁
民事再審制度的理論闡釋_第2頁
民事再審制度的理論闡釋_第3頁
民事再審制度的理論闡釋_第4頁
民事再審制度的理論闡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

民事再審制度不僅是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界談論已久的問題,而且也是一個意味深長的重要問題,但大多學者將研究的熱點集中于再審事由以及再審程序的改造與重構,而作者則認為要建立與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的現(xiàn)代民事訴訟中的再審制度,必須轉變研究的思路與方法。論文以對當事人私權利益予以合理救濟為立足點,從反思我國現(xiàn)行再審制度入手,進而對民事再審制度的理論基礎進行相應的闡釋。提出民事再審制度存在的價值基礎是對私權爭議的公正裁判、權利基礎是當事人的訴權與處分權、目的基礎是對判決既判力正當性的追求。

關鍵字:

民事再審制度

國家本位主義

現(xiàn)代民事訴訟法理

訴權

處分權

為了實現(xiàn)公正解決私權爭議的目的,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不僅設置了相應的上訴制度,而且還設置了特殊的再審制度。如果說,上訴制度蘊涵著通過構筑正當上訴審程序保證私權爭議獲得正當裁判的訴訟理念,故將上訴制度稱為對受法院未生效瑕疵裁判所確定之私權予以“普通救濟”的話,那么,再審制度則是以對因受生效瑕疵裁判損害的當事人私權利益進行特殊救濟為程序目的而設置的,因此,再審制度被稱為對受法院生效裁判所確定之私權予以“特殊救濟”則是毋庸置疑的。這是因為,相對于基于上訴制度而設置的上訴審程序而言,以再審制度為基礎的再審程序審理的對象則是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判。

由于我國尚未突破在長期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下形成的“以法院為中心發(fā)現(xiàn)案件客觀真實”、“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查明案件真實情況,正確解決民事權利義務爭議”傳統(tǒng)訴訟觀念的影響,因而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在確立民事再審制度時,以建立于國家本位主義基礎之上的權力監(jiān)督為立足點,不僅設置了法院行使審判監(jiān)督權發(fā)動的再審,而且還設置于檢察院行使法律監(jiān)督權抗訴引起的再審,特別是這兩種以權力監(jiān)督為基點而發(fā)動的再審不受時間、次數(shù)的限制,從而致使我國現(xiàn)行再審制度不僅背離了現(xiàn)代民事訴訟的基本法理,而且使其所具有的功能未得到相應的實現(xiàn)。

近幾年來,許多訴訟理論界與司法實踐部門的有識之士也致力于對再審制度問題的研究,但似乎大多數(shù)人都將研究的熱點集中于對再審事由以及再審程序的改造與重構的研究,筆者在若干年的教學研究與對審判實務問題的分析中,深感對上述問題的探討、研究與解決固然非常重要,然而,要想擺脫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目前所處的低迷狀態(tài),建立與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的現(xiàn)代民事訴訟中的再審制度,轉變。研究的思路與方法,特別是將民事訴訟程序制度的設置由以法院行使審判權以及法院行使監(jiān)督權公正解決爭議為立足點轉變?yōu)橐詫Ξ斒氯怂綑嗬嬗枰院侠砭葷鸀榱⒆泓c,以此為指導思想研究民事再審制度應著眼于如何對當事人的私權利益予以救濟,從而分析再審制度的現(xiàn)狀,進而探討再審制度背后蘊涵的理論基礎等問題已成為亟待需要開拓的重要理論課題。本文試從反思我國現(xiàn)行再審制度入手,進而對民事再審制度的理論基礎進行相應的闡釋。

一、對現(xiàn)行民事再審制度的反思

我國現(xiàn)行民事再審制度,是為了保證法院生效裁判的公正,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和違反自愿原則或者內容違法的調解書再次進行審理的程序制度。再審制度作為一種對已生效裁判予以特殊救濟的非正常訴訟程序制度,早在我國1982年民事訴訟法(試行)中就已給予明確的規(guī)定,即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可以依據(jù)審判監(jiān)督權發(fā)動對生效裁判的再審程序。在總結民事訴訟法(試行)在司法實踐中適用情況所積累的經(jīng)驗以及存在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1991年4月9日正式頒布生效的民事訴訟法對再審程序做了重大的修改,即在保留原有法院基于審判監(jiān)督權發(fā)動再審程序的同時,不僅增加了作為落實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民事審判活動進行法律監(jiān)督的具體手段的抗訴發(fā)動再審程序制度;而且,為解決當事人申訴難問題,增加了當事人基于訴權申請再審的制度,從而極大地拓寬了對生效裁判發(fā)動再審程序的渠道。

綜觀我國民事再審制度的現(xiàn)狀,雖然與以往1982年民事訴訟法(試行)階段相比較,我國1991年民事訴訟法對民事再審制度的規(guī)定,無論從其所包容的內容,還是從具體條文的數(shù)量,都是有增無減的,但是,由于從1982年民事訴訟法(試行)到1991年民事訴訟法,關于民事再審制度的修改、完善僅僅體現(xiàn)在對具體程序規(guī)定的修改、增加方面,而并未從根本上研究民事再審制度的基本理論,致使1991年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實施12余年的司法實踐表明,我國現(xiàn)行的民事再審制度不僅存在程序規(guī)定方面的具體問題,更重要的是違背現(xiàn)代民事訴訟的基本法理,從而嚴重影響了法院生效裁判的權威以及當事人合法權利的維護。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現(xiàn)行再審制度破壞了上訴審程序應有的終審程序地位

目前,我國現(xiàn)行民事再審制度存在的最為根本的問題就是沒有正確理順與民事上訴制度在實現(xiàn)終局裁判正當性過程中的內在關系,從根本上破壞了上訴審程序應有的終審程序地位。

在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以后,基于我國特有的地域寬廣、地理及交通條件差異巨大等特點,我國確立了兩審終審的審級制度,即一個民事案件經(jīng)過兩個審級不同的法院審理并作出裁判后,就應當終結,也就是說,依照第二審程序所作出的第二審裁判就應當是具有終局效力的確定的裁判。但是,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所確立的再審程序制度,這樣一種原本應當具有終局效力的確定的裁判,在以下幾種情形之下,卻被無止境地進行再審:其一,各級人民法院院長作為享有審判監(jiān)督權的公職人員,在認為該生效裁判確有錯誤的情況下,就可以提交審判委員會決定對生效裁判進行再審(注:這種情況尤其是在2001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頒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及專門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引咎辭職規(guī)定(試行)》后更加嚴重。上述規(guī)定將行政機關實行的首長負責制強行引入本應當、也必須采取法官負責制的法院,使得原本就樂于行使其審判監(jiān)督權的院長為其職權監(jiān)督行為提供了合法的依據(jù),也使得原本不愿意隨意行使其審判監(jiān)督權的院長不得不重視其享有的審判監(jiān)督權。);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作為享有審判監(jiān)督權的組織,也可以在認為生效裁判確有錯誤時,決定提審或者指令原審法院再審。其二,最高人民檢察院或者上級人民檢察院在發(fā)現(xiàn)已生效的各級法院或者下級法院的裁判出現(xiàn)法定抗訴情形時,有權進行抗訴,從而發(fā)動對生效裁判的再審程序。

由此可見,我國現(xiàn)行民事再審制度從其本質上看,不是在生效裁判作出后,出于對受欠缺正當性生效裁判損害的當事人私權利益予以特殊救濟之目的而設置的程序制度;而是在生效裁判作出后,以國家本位主義為指導出于行使監(jiān)督權的目的,由法院行使審判監(jiān)督權或者檢察院行使法律監(jiān)督權對法院已作出的欠缺正當性的生效裁判予以糾正的特殊救濟性程序制度。由于我國民事訴訟法對上述情況的發(fā)動再審,既沒有時間限定,也沒有次數(shù)限定,就使得再審程序制度無形之中扮演了兩審終審后“第三審”、甚至“第四審”、“第五審”的角色,從而不僅嚴重地損害了上訴審程序應有的終審程序地位,破壞了我國兩審終審審級制度的完整,而且還嚴重地干預了當事人對其私權的處分。

(二)現(xiàn)行再審制度違背現(xiàn)代民事訴訟中訴審分離的原理

從一般訴訟理論上看,司法審判權是作為國家審判機關的法院依法享有的對當事人基于私權爭議提出的訴訟請求,居于中立地位依據(jù)當事人所提出的證據(jù)資料,進行審理并作出公正裁判的權力。為保證作為司法審判權結果體現(xiàn)的裁判的正當性,對訴訟中的權力進行分工并設置相應的制約機制非常關鍵,而在民事訴訟中,這一權力的分工與制約機制只能、也必須體現(xiàn)為當事人訴權與法院司法審判權的分工,以及當事人訴權對法院司法審判權的制約,因而,法院所享有的司法審判權從其性質上來看,應當是一種消極的、被動的權力,而不應當是一種積極的、主動性權力。為保證司法審判權所具有的被動性、消極性特質的實現(xiàn),民事訴訟程序的設置必須體現(xiàn)“訴審分離”的原則,即基于訴權發(fā)動程序的權利由當事人行使,而基于司法審判權對當事人的具體訴訟請求進行審理并裁判的權力由法院行使。如果允許法院基于審判監(jiān)督權主動發(fā)動再審程序,究其實質是法院的自訴自審、訴審合一的行為,是與訴審分離的訴訟原理相違背的行為,其結果非但沒有達到預期的保證裁判正當?shù)哪康?,反而因無視當事人的訴權而自食其果。

(三)現(xiàn)行再審制度違背了現(xiàn)代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處分權的原理

西方各國現(xiàn)代民事訴訟制度,是為發(fā)展資本主義商品經(jīng)濟的需要,為使司法機關公正地保障市民階級的主體權利,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下的權力為本的糾問主義訴訟制度的產(chǎn)物。它的基本特點是限制國家權力,保護人權,強調非經(jīng)正當?shù)膶彸绦蜻M行審判,國家不能對公民作出強制性的判決?,F(xiàn)代民事訴訟制度正是為了保障公民享有的接受法院審判的憲法權利而建立的,所以,西方各國民事訴訟法基于私法自治的原理,都相應地規(guī)定了很多使當事人充分行使其權利的具體程序和制度。從各國保障公民享有接受法院正當審判的權利的規(guī)定來看,各國不僅確定當事人在訴訟中的程序主體性地位,即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起主導作用,由當事人確定審判的對象并提出證據(jù),而法院只能根據(jù)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以及所依據(jù)的事實和證據(jù)作出判決[1];而且各國均確定在具體程序的發(fā)動上,當事人享有處分權,再審程序也不例外。

在英美法系的美國,對當事人之間的私權爭議法官依法定程序作出判決后,該判決即告生效。但作為對該判決的事實問題或法律問題的救濟手段,立法允許當事人在一定時間內,無條件地向原審法院提出重新審理的動議或者向上訴審法院提出上訴。如果逾期沒有提出重新審理的動議或者上訴,當事人發(fā)現(xiàn)一些可以推翻原判決的法定理由,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申請再審,要求撤消原判決,但當事人享有的這一權利,通常是通過其他補救方法,如調卷令來實現(xiàn)的。

在大陸法系的德國,民事訴訟法第578條規(guī)定,對于已確定的終局性判決,當事人可以提起取消之訴和回復原狀之訴,請求法院再審。可見,德國的再審之訴分為兩種,即取消之訴和回復原狀之訴,但這兩種再審之訴都是以推翻確定判決,請求對原判決進行重新審判為目的的。在日本,根據(jù)其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在確定的終局判決存在特別重大并且對當事人有嚴重瑕疵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再審之訴提出不服聲明。

由此可見,無論是英美法系國家,還是大陸法系國家,其對當事人受欠缺正當性生效裁判損害的私權利益予以特殊救濟的相關制度的共性就在于該程序的發(fā)動以當事人處分權為基礎,如果當事人認可了該生效裁判的結果,則表明當事人處分其權利,訴訟程序就此結束;如果當事人認為該具有終局效力的判決存在缺陷,則可以通過再審申請或者再審之訴請求有關法院予以撤銷,以維護其合法權益。而我國的再審程序的發(fā)動則完全不同,既使沒有當事人的再審申請,最高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以及原審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法定程序主動發(fā)動再審程序,撤銷其認為確有錯誤的裁判;而且,最高人民檢察院或者上級人民檢察院也可以依照法定程序提出抗訴,從而引起再審程序,這就必然會引起審判監(jiān)督權以及法律監(jiān)督權的擴張,違背當事人對其民事訴訟權利和訴訟權利的處分權。

(四)現(xiàn)行再審制度的立法宗旨背離審判獨立的原則

近代司法獨立概念起源于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孟德斯鳩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認為三種權力只有在分立和制衡中才能不被濫用。認為“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同立法權合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權與行政權,合而為一,法官便將具有壓迫者的力量?!盵2]這段話明確闡明了司法獨立原則。

根據(jù)各國憲法和法律的普遍要求和精神,司法獨立原則的核心內容是審判獨立,即從事法庭審判的人員在進行審理活動和制作司法裁判方面擁有獨立性和自主性,遵循法律,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因此,獨立審判不是隨意性的,而是依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行使審判權,依法審判是獨立審判的核心。正如馬克思所說:“法官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薄胺ü俚呢熑问钱敺蛇\用到個別場合時,根據(jù)對法律的誠摯的理解來理解法律?!盵3]

在現(xiàn)代法治社會,審判獨立是至關重要的,也是訴訟制度體系當中不可缺少的要件。審判權不獨立,法院裁判的公正性就無從談起。因為法院裁判的公正性是以法院審判權獨立性為起邏輯前提和現(xiàn)實條件的。公正的裁判是法官主觀意志認識客觀案件的產(chǎn)物,不獨立的人是不可能有獨立的主觀意志的,或者說,當他的頭腦長在別人的肩膀上的時候,就不可能形成獨立的主觀意志,也就無法保證裁判的公正。當然,法院裁判的公正與審判權的獨立行使也離不開構筑合理的訴訟程序,否則,民事訴訟作為解決當事人之間私權爭議,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機制的目的也就必然落空,為此,無論是英美法系國家,還是大陸法系國家的民事訴訟法不僅確立了保證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作出公正裁判所依據(jù)的正常訴訟程序制度,而且還設置了對受到生效瑕疵裁判損害的當事人權益予以特殊救濟的再審程序制度,但是,這些國家為了維護生效裁判所應當具有的穩(wěn)定性,從而維護法院裁判的權威性,在其民事訴訟法中都對改變生效裁判的再審制度設定了嚴格的條件和程序。對此,日本學者的闡述在大陸法系國家頗具代表性。他們認為:“再審是當事人對已經(jīng)確定的判決以訴訟程序上有重大瑕疵或作為其判斷的基礎資料里有嚴重缺陷為理由,請求撤銷該判決并且恢復已終了的訴訟,進行重新審判的、非常的不服聲明方法。判決被確定后,如僅僅因為判斷不當或發(fā)現(xiàn)新的證據(jù)就承認當事人的不服聲明,則訴訟是無止境的;但另一方面,從作出正確、公正的裁判的理想來說,不管有什么樣的瑕疵一律不準撤銷已確定的判決,也是不合理的。于是,法律規(guī)定在判決里有特別重大并且對當事人也有嚴重瑕疵時,應準許再審。”[4]在英美法系國家,由于在訴訟制度上實行辯論主義,認為事實、證據(jù)既然已經(jīng)過雙方當事人的提出與辯論,并被陪審團認定,法官據(jù)此作出的判決即為真實,不得再行變更,因此,英美法系國家更為重視法院生效裁判的穩(wěn)定性和權威性的維護。但是,為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使其不至于遭受到瑕疵裁判的損害,對瑕疵裁判的糾正主要是通過當事人主動提起的上訴審程序和訴訟程序之外的其他方法,如調卷令等來解決的。這也就是說,這些國家實質上是借助對瑕疵生效裁判進行再審或者救濟的程序,從對當事人合法權益予以特殊救濟的角度,而不是從對法院裁判予以監(jiān)督的角度設置相應的再審程序制度的。這種再審程序制度的設置不僅不會破壞審判獨立的原則,而且還從保證裁判公正性的角度進一步維護了審判獨立。而我國現(xiàn)行再審程序制度的立法宗旨則與此大相徑庭。

我國民事訴訟法是以“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為立法指導思想來設置再審程序制度的,有學者對此專門作出了論證:“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人民法院審理一切案件,必須貫徹這一思想路線,認識案件事實的本來面目,嚴格遵循法律規(guī)定,按法律規(guī)定的精神處理問題,解決爭議。生效裁判錯了,悖離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認定事實有錯誤,適用法律不正確,應本著有錯必糾的原則,堅決糾正過來?!盵5]客觀地講,將“實事求是”作為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將這樣一種哲學上的理性原則直接套用到完全不同于哲學的法學領域,并以此指導思想設置我國的再審程序制度,勢必忽略民事訴訟本身所反映的對當事人訴權與處分權尊重的內在規(guī)律,導致無論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法院所作出的生效裁判確有錯誤,法院作為審判監(jiān)督者都可以主動行使審判監(jiān)督權,依職權發(fā)動再審程序,對生效裁判予以糾正;檢察院作為法律監(jiān)督者,也可以主動對法院所作出的生效裁判,借助抗訴引起再審程序的方式行使其法律監(jiān)督權。由此可見,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將再審程序的設置定位于是對法院生效裁判予以監(jiān)督的一種特殊的程序制度;換言之,實質上是為生效裁判的作出法院設置若干個監(jiān)督者,以便于保證裁判的正確性。這一點,從民事訴訟法本身將這一救濟瑕疵生效裁判的程序稱之為“審判監(jiān)督程序”也足以可以得到證明。因此,現(xiàn)行再審制度的立法宗旨實質是與審判獨立原則相悖的,受此影響,再審程序制度的具體規(guī)定更為各級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干預本法院或下級法院審判組織的獨立行使審判權的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jù)。

二、民事再審制度背離現(xiàn)代民事訴訟法理的根源

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所確立的再審制度,之所以存在上述違背現(xiàn)代民事訴訟法理的缺陷,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計劃經(jīng)濟體制與國家本位主義傳統(tǒng)訴訟觀念的影響

民事訴訟法律制度作為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之上的。自建國以來,我國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jīng)濟體制,即國家通過行政指令的方式來直接指導、調整國民經(jīng)濟,規(guī)劃社會生產(chǎn)以及對社會資源進行配置的一種經(jīng)濟體制。其主要特征為權力型經(jīng)濟,即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確定各種計劃來調整經(jīng)濟活動,各經(jīng)濟主體所進行的各類活動,究其實質,體現(xiàn)為落實國家各類計劃的活動,而不是經(jīng)濟主體完全根據(jù)自身的需要而進行的。在這種情況下所產(chǎn)生的各類民事權利義務爭議,也被理解為是國家各類計劃在落實和執(zhí)行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爭議,這就決定了以這種權力型經(jīng)濟體制為基礎所形成的傳統(tǒng)訴訟觀念必然體現(xiàn)國家本位主義。以國家本位主義作為我國民事訴訟立法的基本指導思想,由于是站在國家的立場上,基于國家政策的需要來制定、設計法律,則必然破壞立法的公正性,導致程序規(guī)則制定和設計中的非理性化和非科學化傾向[6]。實質上就是純粹從國家的角度和立場來看待法院與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并設置訴訟程序和各訴訟主體之間具體的訴訟權利和義務。具體來說就是“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解決民事糾紛案件”,反映到程序的設置上自然體現(xiàn)為以法院為中心發(fā)現(xiàn)案件客觀真實,并保證作為法院行使審判權終極結果的裁判的正當性的程序模式,具體到再審審判程序的構筑上,自然以權力監(jiān)督為基點,即裁判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因為有錯案,才有審判監(jiān)督庭,如果沒有錯案,就不必在各級法院都成立審判監(jiān)督庭。成立審判監(jiān)督庭的目的是糾錯案,維護既判力不是成立審判監(jiān)督庭的初衷。雖然維護既判力與糾正錯案形式上有矛盾的一面,但是,我們維護既判力是維護那些正確判決的既判力,絕對不是維護錯案的既判力[7]。因此,在再審程序制度的設置過程中,必然大量地體現(xiàn)國家的權力特征。

(二)法院行政化的影響

就我國現(xiàn)行法院以及其內部結構的設置而言,均呈現(xiàn)出相當嚴重的行政化色彩。首先,從我國法院的整體設置來看,是以行政區(qū)劃為基礎的,例如在每一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設立一個高級人民法院,在每一個地區(qū)級城市均設立一個中級人民法院法院,而在每一個縣、自治縣、市轄區(qū)均設立一個基層人民法院,上述法院各自在其行政區(qū)域內依法行使對爭議案件的審判權。其次,從法院內部結構的設置來看,法院設置院長、副院長,在各個審判庭設庭長、副庭長,這些院長、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均套入相應的行政級別。不僅如此,就連各庭內部的審判員也可套入相應的行政級別,如處級審判員、副處級審判員、科級審判員等。再次,在法院內部引入了適用于行政機關的首長負責制。2001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及專門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引咎辭職規(guī)定(試行)》,規(guī)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及專門人民法院發(fā)生嚴重枉法裁判案件,致使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的,在其直接管轄范圍內的法院院長、副院長應當引咎辭職。同時,在其直接管轄范圍內的法院發(fā)生其他重大違紀違法案件隱瞞不報或拒不查處,造成嚴重后果或惡劣影響的,或者有不宜繼續(xù)擔任院長、副院長職務的其他情形,院長、副院長也應當引咎辭職。這一規(guī)定的實行或許可以暫時緩解社會民眾對司法腐敗的不滿情緒,但是,這一規(guī)定本身實質上進一步加劇了法院的行政化,將行政機關嚴格執(zhí)行的行政首長負責制引入法院。

在我國,行政機關的責任制方式采用的是首長負責制,即行政首長對重大事務及日常行政事務享有最后決定權,并由行政首長獨立承擔責任。這是因為行政權的運作是以效率為優(yōu)先價值,行政首長的個人決策是實現(xiàn)效率的最有效方式,根據(jù)責權相一致原則,行政首長應該對行政決策失誤承擔責任[8];此外,行政權的主動性與強制性也決定了,為保證行政權的正當行使,必須設置行政首長對行使行政權行為以及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行為的有效監(jiān)督,因為,這種帶有主動與強制色彩權力的行使一旦失去相應的有效監(jiān)督,必然使權力的行使失控,最終導致權力的濫用。而法院及其所享有的審判權則與此截然不同。世界各國所共同遵守的獨立審判原則要求法院實行與行政機關首長負責制所不同的個人負責制,即案件的審判法官對自己枉法裁判的案件承擔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在法院內部貫徹權責一致的原則,因為法官獨立才能使現(xiàn)代訴訟中幫助法官作出正確裁判的一整套制度真正發(fā)揮作用,也才能有效貫徹司法責任制度[9]。因此,在法院內部實行首長負責制實質上是違背法學基本原理的。

由于我國法院呈現(xiàn)行政化的現(xiàn)狀,決定了在我國現(xiàn)行審判實踐中,不僅在第一審法院審理案件、作出裁判的過程中,實行審判員向庭長、院長匯報的制度,而且,受行政權行使失去行政首長以及上級行政機關有效監(jiān)督勢必導致權力濫用觀念的嚴重影響,我國民事訴訟法在再審程序的設置上也突出反映了院長以及上級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對保證裁判正確性方面的監(jiān)督權能,而完全混淆了審判權與行政權的本質屬性的差異以及民事訴訟作為解決民事權利義務爭議有效手段的本質屬性。審判權與行政權的本質屬性的差異體現(xiàn)在,審判權是一種被動、中立地基于雙方當事人的公平對抗,而對雙方爭議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作出裁判的權力,這就決定了保證審判權的正當行使不是借助于院長或者上級法院的監(jiān)督,而只能借助于民事訴訟當事人所享有的訴權與處分權對審判權的有效監(jiān)督;此外,民事訴訟作為解決民事權利義務爭議有效手段的本質屬性也決定了,如果法院行使審判權已作出的生效裁判存在某種瑕疵,從而影響了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實現(xiàn)或者為當事人設定了不應有或過于苛刻的實體義務,則當事人有權借助相應的法定程序對自身利益予以救濟,因此,民事訴訟法對再審程序制度的構筑應當建立在對當事人合法權益進行救濟的基礎上,而不應當如現(xiàn)行法那樣建立在對法院行使審判權行為予以監(jiān)督的基礎上。

三、民事再審制度的理論基礎

綜上,筆者認為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現(xiàn)行再審制度問題的途徑并不是如何完善我國現(xiàn)有再審制度的具體程序規(guī)定,而是應當深入剖析民事再審制度的理論基礎。

(一)民事再審制度存在的程序價值基礎——對私權爭議的公正裁判

民事訴訟是訴訟主體在以訴訟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為特點的平等訴訟地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是行使審判權并居于中立地位的法院與行使訴權的當事人為解決民事權利義務爭議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訴訟法律關系的總和。為保證民事訴訟實現(xiàn)其公正解決私權爭議的目的,如何構筑其程序制度,尤其是民事再審制度非常重要。

確立任何一項法律制度,必須對各種相互沖突和相互重疊的利益進行評價,而且,還需要建立一個為社會公眾所普遍接受的評價標準,該評價法律制度的標準或者作為制定法律制度的依據(jù)就是法律的價值問題。西方國家的價值學認為,價值屬于“應然”領域,和人的意志、情感有密切的聯(lián)系;法律屬于一種行為規(guī)范,而行為規(guī)范就是人的行為的“應然”目標或者標準。因此,研究法律不能不研究法律的價值問題。……美國著名的法學家龐德在談到這一點時說:“在法律史的各個經(jīng)典時期,無論是在古代和近代世界里,對價值準則的論證、批判或合乎邏輯的適用,都曾是法學家的主要活動?!盵10]由此可見,追求何種價值是確立一項法律制度時必須首先給予充分考慮的問題,民事再審制度的構筑同樣也無法回避其存在的程序價值基礎問題。

民事訴訟是以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私權爭議,從而對私權利益予以救濟為其目的的,而這種爭議的存在,其本身就意味著原本處于和諧狀態(tài)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扭曲,因而,作為解決私權爭議基本方式的民事訴訟,無論從國家設立該項程序制度的目的出發(fā),還是探究當事人借助此種方式尋求法院介入其私權爭議解決過程的內心意愿,無不表明,民事訴訟所要實現(xiàn)的目的,從其表面上看是解決個體之間的私權爭議,但其實質,則是要通過個體之間爭議的公正解決將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并已遭到破壞和扭曲的權利義務關系加以矯正,對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沖突予以合理的公正的解決,從而使權利義務關系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正如美國學者勒斯克所指出的:“法的目的在于主持公道,而法院的任務則是審判,公道地、不偏不倚地適用法律,解決爭議。”[11]這就決定了公正——這一人類永恒共同追求的目標必然成為民事訴訟的最高價值。尤其是建立法治社會的要求需要實現(xiàn)司法的公正,法治的客觀要求決定了司法活動的目的在于追求司法的公正。西方法哲學之所以視法律為正義的學科,從而形成了以維護個人自由、平等、權利為宗旨的法律體系,并且法哲學家們通常認為公正在解決沖突這一特殊過程中具有更高的價值[3],其深刻的思想根源都在于發(fā)達的人文思想傳統(tǒng)。

在現(xiàn)代民主國家中,為維護其社會、經(jīng)濟正常發(fā)展所需要的良好秩序,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不是用法律規(guī)則作為人們的最高行為準則,以法律規(guī)則規(guī)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會因為人們各自利益的不同需求而經(jīng)常產(chǎn)生大量的私權爭議,因此,在解決私權爭議的司法實踐中,也幾乎沒有二個國家不是以法院的裁判作為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文書,來界定人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這就使裁判的公正性成為評價民事訴訟解決爭議目的實現(xiàn)與否的尺度。公正作為人們在其內心所確認的,符合人類理性的一種合理狀態(tài),在司法領域之中最終是通過程序制度的設置具體體現(xiàn)出來的,為此,現(xiàn)代民主國家在構筑其司法程序時無不以公正作為其程序價值基礎,只不過公正在民事訴訟各種具體程序中的個案具體體現(xiàn)有所不同而已。從一般邏輯上來說,由于法院所作出的裁判是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因此,法院的裁判應當是公正的;但是,由于法院對爭議案件作出裁判的過程,實質上是行使審判權的主體——獨任制法官或者合議制法官,對需要作出裁判的民事案件中的具體爭議案件事實,根據(jù)依法定程序收集并經(jīng)過審查判斷所采納的與該爭議案件事實相關的證據(jù)以及法律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規(guī)則形成內心確認的一個主觀認識客觀的理性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無法排除作為認識主體的法官自身素質、水平、判斷能力以及作為被認識客體的爭議案件具體事實所遇到的時間、地域、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法院所作出的裁判處于不公正狀態(tài),從而背離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相應的訴訟程序對受到已經(jīng)生效的裁判損害的當事人予以特殊救濟,民事再審制度正是基于這種需求而設立的,因此,在民事訴訟中不可缺少的再審制度的構筑過程中,自然也應當以公正——具體體現(xiàn)為對私權爭議的公正裁判,作為其程序價值基礎。

(二)民事再審制度構筑的權利基礎——當事人的訴權與處分權

在現(xiàn)代法治國家的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訴權、處分權對法院審判權的制約是各國普遍遵守的一項基本規(guī)律。在具體程序制度的構筑中,作為對受法院行使審判權已作出、但欠缺合法性的生效裁判損害的當事人私權利益予以“特殊救濟”的再審程序,其程序的啟動與進行,毫無疑問需受到當事人訴權與處分權的制約。也就是說,民事訴訟當事人的訴權與處分權應成為民事再審制度構筑的權利基礎。

訴權(right

of

action),其詞義來源于羅馬法,是當事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的基本權利,即當事人基于民事糾紛向法院請求裁判的權利。訴權概念自羅馬法產(chǎn)生以來,關于其內涵各家眾說紛紜,形成了諸如私法訴權說(注:私法訴權說:該學說由德國學者薩維尼創(chuàng)立,在19世紀前半期占統(tǒng)治地位。該學說認為訴權是基于私法而產(chǎn)生的一項私權,是當事人所享有實體權利的直接內容,即由權利主體直接指向義務主體。該學說后來被溫德雪德在《從現(xiàn)代法的觀點看羅馬法的訴權》中發(fā)展成為“權利影子說”,即訴權對于我們只是權利的影子——一種完全融化在權利之中的東西。此后,又由德國學者約瑟夫?翁格發(fā)展為“自然屬性說”,即訴權并不是獨立于實體權利,從外部附加于權利的一種權能,而是實體權利本身所固有的天然屬性,是可以強制實現(xiàn)的、與權利兩位一體的東西。)、抽象訴權說(注:抽象訴權說:該學說以德國學者德根科爾貝和布洛為代表,流行于19世紀后期。該學說認為訴權是不依任何實體權利而存在的公法權利,是當事人能夠向法院提起訴訟并要求法院作出某種裁判的權利。由于這種訴權沒有具體設定請求判決的種類及內容,故被稱為抽象訴權。)、具體訴權說(注:具體訴權說:也稱權利保護請求權說,該學說認為民事訴訟的目的在于保護私權,就決定了訴權是請求法院依照實體法作出有利判決的權利。)、二元訴權說(注:二元訴權說:該學說由前蘇聯(lián)學者顧爾維奇提出,引入我國后成為我國關于訴權的通說。該學說認為訴權實質上包括程序意義上的訴權和實體意義上的訴權。)等學術觀點,盡管各家學說均有其產(chǎn)生的理論基礎,但是訴權學說離不開其產(chǎn)生的社會基礎。法治國家的特征之一,就是限制權利人通過“自力救濟”來實現(xiàn)自己的權利,而權利人所享有的法定權利受到侵犯時,應當運用憲法賦予的訴權(注:各國憲法一般不直接規(guī)定訴權,但從各國憲法賦予當事人有權接受法院公正裁判的角度來看,訴權可以被理解為是憲法所確立的一項基本權利;我國也如此。)通過國家設置的爭議解決機構借助于法定程序完成對私權的救濟,在公力救濟私權過程中發(fā)揮作用的規(guī)則即為民事訴訟法律制度??梢?,訴權不僅對公民請求法院予以裁判的權利加以確認,而且也直接制約法院審判權的行使,當然,這種訴權對法院審判權的直接制約在民事訴訟中實質上是借助以私法自治原則為基礎的當事人所享有的處分權來實現(xiàn)的。

關于私法自治原則,臺灣學者楊崇森認為,它是指“私人之生活關系原則上應由個人依其自由意志予以規(guī)律,國家只要消極地加以確認,而界以拘束力,不宜妄加干涉。”[12]也就是說,根據(jù)私法自治原則,當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斷,去設計自己的私法關系,管理自己的私法行為。在民事訴訟中,以私法自治原則為其基礎的處分權,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有權根據(jù)自己的內心意愿處分其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具體體現(xiàn)在:其一,訴訟只能根據(jù)當事人的申請開始,法院不能依職權啟動訴訟程序;其二,當事人決定法院審理對象的范圍;其三,當事人有權決定訴訟的終結。對于當事人行使其處分權的行為,法院不僅不得隨意行使其審判權進行干預,而且還有義務保障當事人行使對其權利的處分權。

當事人訴權與處分權制約法院審判權這一現(xiàn)代民事訴訟的基本規(guī)律,決定了法院經(jīng)過審理對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作出的一審裁判因當事人未上訴而生效,或者法院基于當事人的上訴,對上訴案件經(jīng)過審理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后,如果當事人不基于其訴權對該生效裁判提出再審申請,則也必然意味著當事人接受該生效裁判,從而處分其民事權利與訴訟權利。由此可見,當事人的訴權與處分權必然成為構筑民事再審制度的權利基礎。

(三)民事再審制度構筑的目的基礎——對判決既判力正當性的追求

如前文所述,民事再審制度存在的價值基礎是對私權爭議的公正裁判,而對私權爭議公正裁判的結果必然體現(xiàn)為具有既判力的終局判決的正當,因此,在設置解決私權爭議的相關民事訴訟程序制度的過程中,之所以要構筑符合現(xiàn)代民事訴訟原理的再審程序制度,其目的就在于對判決既判力正當性的不懈追求。法院對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經(jīng)過審理并作出終局判決后,依照大陸法系國家民事判決效力的理論,該判決就具有了兩個方面的效力。其一,法院的終局判決作出后,該判決便具有了形式上的確定力(注:作出判決的法院雖然不能變更或者撤銷判決,但根據(jù)當事人的上訴或者提出的異議申請,經(jīng)過上級審法院的審查,有撤銷判決的可能性??墒?,即便是上級法院也不能隨意以職權改變判決,只有在當事人對談判決提出不服聲明后法院才有可能以職權撤銷原判決。如果這些通常的方法已用盡,就意味著該判決在其訴訟程序中已失去撤銷的機會。這種判決已達到同通常的不服聲明不能剝奪其存在的狀態(tài)稱之為確定。把確定判決這種不可撤銷性叫做形式(或外部的)上的確定力。參見(日)兼子一、竹下守夫著,白綠鉉譯《民事訴訟法》(新版),法律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154頁。),任何法院無權撤銷或者變更。其二,終局判決具有實質上的既判力,也稱為實質上的確定力(注:既判力是指形成確定的終局判決內容的判斷的通用力,也稱為實質性(或內部的)確定力。訴訟是根據(jù)國家審判權作出公權性的法律判斷,是以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為目的的,而終局判決正是這種判斷。因此,一旦終局判決使之在訴訟程序中失去以不服聲明方法被撤銷的可能性而被確定,就成為最終解決糾紛的判斷。它不但拘束雙方當事人服從該判斷的內容,使之不得重復提出同一爭執(zhí),同時作為國家機關的法院當然也必須尊重自己作出的判斷,即使是把同一事項再次作為問題在訴訟中提出時,也應以該判斷為基礎判斷當事人之間的關系,這種確定判決所表示的判斷不論對當事人還是對法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