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同步練習(含答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鴻門宴》同步練習(含答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鴻門宴》同步練習(含答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鴻門宴》同步練習(含答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鴻門宴》同步練習(含答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鴻門宴》同步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2023年高一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鴻門宴》同步練習附答案

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

一、基礎知識

1、完成下列填空。

司馬遷,西漢_____、_____、_____。字____,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______之子。早年受學于_____、_____,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繼承父業(yè),著述歷史。后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發(fā)奮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_____《史記》(原名《太史公書》)。《鴻門宴》是司馬遷創(chuàng)作的一篇_____,出自_____。文章敘述的是秦朝滅亡后(公元前206年)兩支抗秦軍隊的領袖_____和_____在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_____舉行的一次宴會。全文以劉邦赴項營請罪為核心,連同赴營以前和逃席以后分為三個部分,以_____、_____,以_____終,按項羽是否發(fā)動進攻、劉邦能否安然逃席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形象生動鮮明,組織周密嚴謹,語言精練優(yōu)美。

一詞多義。

2、如:

固不如也(_________)

勞苦而功高如此(_________)

沛公起如廁(_________)

洛陽親友如相問(_________)

3、辭:

卮酒安足辭(_________)

今者出,未辭也(_________)

大禮不辭小讓(_________)

動以朝廷為辭(_________)

4、文學常識。

古代座次禮儀

按古代禮儀,帝王與臣下相對時,帝王______,臣下______;古人筵席時,設在“堂”上的筵席比較正式,座次一般以______為尊,故主賓座位在北,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座位則分別在東、南、西,西座為末座。而設在“室”內的宴飲活動,帶有因私性質,賓主之間相對時,則為賓______,主______;長幼之間相對時,長者______,幼者_____。宴席以最尊______,次為______,再次為______,______侍坐。

5、指出下列加粗詞的古義和今義。

①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

②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

③沛公居山東時

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

④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

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

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

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

⑥所以遣將守關者。

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

6、請解釋加粗詞語。

沛公曰:“君安①___________與項伯有故②___________?”張良曰:“秦時與臣游③___________,項伯殺人,臣活④___________之⑤___________。今事有急,故幸⑥___________來告良?!迸婀唬骸笆肱c⑦___________君少長⑧___________?”良曰:“長于⑨___________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⑩___________事___________之?!睆埩汲?,要___________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___________卮酒為壽___________,約為婚姻___________,曰:“吾入關,秋毫___________不敢有所近___________,籍___________吏民___________,封___________府庫___________,而待將軍。所以___________遣將守關___________者,備___________他盜___________之出入___________與非常也___________。日夜望將軍至,豈___________敢反乎!愿伯具___________言臣之不敢倍___________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___________自來謝___________項王?!?/p>

7、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素善留侯張良善:友善、交好

B.籍吏民,封府庫籍:登記

C.沛公已去,間至軍中間:走小路

D.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謝:感謝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不如因善遇之因擊沛公于坐

B.具告以事以待大王來

C.臣死且不避且為之奈何

D.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今者有小人之言

9、下列關于文中相關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沛公欲王關中”中的“關”指函谷關,唐代學者顏師古在為《史記·高帝本紀》所作的注釋中提出:“自函谷關以西,總名關中?!?/p>

B.“竊為大王不取也”中的“竊”是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辭,意為私意,私下。

C.由“項王按劍而跽”可知,原來坐而飲酒的項羽,為防不測才挺直身子。兩膝著地,上身挺直,謂之“跽”,即“長跪”。

D.參乘,亦作“驂乘”,古時站在車右擔任警衛(wèi)的人。商周時期,將三匹馬拉的車稱為“駟”,四匹馬拉的車稱為“驂”。

10、找出并解釋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距關,毋內諸侯______________

(2)張良出,要項伯________________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______

(4)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_______________

(5)令將軍與臣有郤_______________

(6)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_______________

11、解釋下列句中的多義詞。

(1)軍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___________

沛公軍霸上_____________

從此道至吾軍_____________

(2)當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_____________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____________

(3)幸

婦女無所幸______________

故幸來告良____________

(4)從

毋從俱死也_____________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___________

(5)謝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____________

乃令張良留謝___________

(6)去

于是項伯復夜去____________

相去四十里___________

(7)如

沛公起如廁___________

固不如也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閱讀

(一)課內鞏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绷寄巳耄吒媾婀?。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迸婀唬骸熬秊槲液羧?,吾得兄事之?!睆埩汲?,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骸爸Z?!庇谑琼棽畯鸵谷?,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12、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素善留侯張良善:友善、交好

B.距關,毋內諸侯距:同“拒”,拒守

C.籍吏民,封府庫籍:登記

D.不如因善遇之遇:相逢、會面

13、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私見張良,具告以事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B.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C.長于臣樊噲覆其盾于地

D.沛公默然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14、下列語句編成四組,全部表現項伯“重義氣,少謀略”的一項是()

①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

②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

③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⑥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A.②③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⑤⑥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伯的本意是為自己的私情救張良,但他智短慮淺,頭腦簡單,在“信義”面前,他不明是非,最終被劉邦拉攏。

B.劉邦與項羽的為人處世相反,在這段文字中,劉邦的“四問”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現了他處變不驚、善于用人的性格特點。

C.從項伯夜馳至沛公軍、張良引項伯與劉邦相見可以看出,張良是這場宴會中劉邦陣營的總導演,是一個善于謀略的大智者。

D.節(jié)選的這段文字,雖然沒有對項羽進行重點描寫,但從“項王許諾”一句中可以看出,項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

16、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延伸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表椡跻娗貙m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蹦俗饝淹鯙榱x帝。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謂曰:“天下初發(fā)難時,假立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堅執(zhí)銳首事,暴露于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諸將皆曰:“善?!蹦朔痔煜拢⒅T將為侯王。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①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穀②、泗水,殺漢卒十余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余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匝。于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發(fā)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奈何棄之?”于是遂得脫。

(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有刪改)

[注]①蕭:蕭縣。②榖:榖水。

17.下列對文中畫框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

B.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

C.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

D.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

18.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關中,指函谷關以西,今陜西渭河流域一帶,這里地勢險要,土地肥沃。在秦、漢時“關”專指函谷關。

B.致命,指傳達言辭、使命。文中“使人致命懷王”的意思是派人去懷王那里傳達項王的有關指示。

C.諸侯,是古代中央政權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統(tǒng)稱。周代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

D.家室,指家中的金銀財寶等貴重物品?!笆占沂叶鳌钡囊馑际鞘帐凹抑械慕疸y財寶等向西逃跑。

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手段殘忍。為奪天下,他向西進軍,屠戮咸陽,殺死降王子嬰,焚燒秦宮,大火三月不熄。

B.項羽懷有私心。他為實現稱王的目的,攻下咸陽后,就派人向懷王稟報戰(zhàn)況,立諸將為侯王,立沛公為漢王,封自己為西楚霸王。

C.項羽善于用兵。在彭城之戰(zhàn)中,項羽的軍隊把漢王的軍隊打得四處逃散,殺死漢兵十多萬人,把漢軍追趕到靈壁東面的睢水邊上。

D.項羽做事遲疑。在睢水之戰(zhàn)中,項羽的軍隊把漢軍層層包圍,但沒有抓住有利戰(zhàn)機,致使?jié)h王借狂風從西北吹來之際逃脫。

2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然身被堅執(zhí)銳首事,暴露于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

(2)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

譯文: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表達

21、下列句子均屬于倒裝句,請在括號內填入其倒裝類型,并在下面寫出其原本的語序。

A.賓語前置B.狀語后置C.主謂倒裝D.定語后置

(1)客何為者()

(2)因擊沛公于坐()

(3)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

(4)大王來何操()

(5)沛公安在()

四、翻譯句子

2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

1、答案: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子長;司馬談;孔安國;董仲舒;紀傳體通史;史傳文;《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劉邦;鴻門;曹無傷告密;項羽決定進攻始;項羽受璧

2、答案:動詞,及,比得上;動詞,像;動詞,往;連詞,假如

3、答案:動詞,推辭;動詞,告別;動詞,考慮,注意;名詞,托辭,借口

4、答案:面南;面北;南向;東向;西向;東向;西向;東向;南向;北向;西向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

5、答案:①古義:兒女親家。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

②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副詞,十分,極;異乎尋常的,特殊的。

③古義:崤山之東。今義:山東省。

④古義:黃河以北的地區(qū)/黃河以南的地區(qū)。今義:河北省/河南省。

⑤古義:小人之言。今義:詳細地說出。

⑥古義:……的原因。今義:①連詞,表示因果關系;②名詞,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限用于固定詞組中作賓語)。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古今異義現象的理解能力。①句意:劉邦捧上一杯酒向項伯祝酒,和項伯約定結為兒女親家?;橐觯汗帕x,兒女親家;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②句意: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非常: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副詞,十分,極;異乎尋常的,特殊的。③句意:沛公在崤山以東的時候。山東:古義,崤山之東;今義,山東省。④句意: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zhàn),我在黃河以南作戰(zhàn)。河北、河南:古義,黃河以北的地區(qū)/黃河以南的地區(qū);今義,河北省/河南省。⑤句意: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細說:古義,小人之言;今義,詳細地說出。⑥句意: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所以:古義,……的原因。今義,①連詞,表示因果關系;②名詞,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

6、答案:①怎么;②有舊,有交情;③交往;④使……活命;⑤代詞,他;⑥幸虧,幸而;⑦固定句式,跟……比,誰……;⑧誰大誰??;⑨比;⑩用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侍奉;同“邀”,邀請;獻,進;進酒于尊長前,祝其長壽;親家,有婚姻關系的親戚;比喻細小的東西;接近;造冊登記;官吏、百姓;封存;指國家貯藏財物、兵甲的處所;固定句式,……的原因;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偏義復詞,只取“入”的意義;意外的變故;怎么;詳細;同“背”,背棄;同“早”;道歉

解析:重點記住詞類活用④⑩,固定句式⑦,偏義復詞。

7、答案:D

解析:“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謝”解釋為“感謝”錯誤,這是當項羽準備攻打劉邦時,項伯囑托劉邦的話,“謝”在這里解釋為“道歉”。

8、答案:A

解析:兩個“因”都是副詞,“趁機”的意思。B項,前者是介詞“把”,后者是連詞,表目的,“來”。C項,前者是連詞“尚且”,后者是副詞“將要”。D項,前者是動詞“到”,后者是助詞“的”。

9、答案:D

解析:商周時期,將馬拉的車稱為“驂”,四匹馬拉的車稱為“駟”。

10、答案:(1)“距”同“拒”,把守;“內”同“納”,接納。

(2)“要”同“邀”,邀請。

(3)“倍”同“背”。

(4)“蚤”同“早”。

(5)“郤”同“隙”,隔閡、嫌怨。

(6)“戮”同“勠”。

11、答案:(1)名詞,軍隊;動詞,駐扎;名詞,軍營;

(2)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正當……(時候);動詞,對等,比得上。

(3)動詞,君主寵愛女子;副詞,幸虧,幸而。

(4)動詞,跟從,跟隨;使動用法,使……跟從,率領。

(5)動詞,感謝;動詞,兼道歉和告辭義。

(6)動詞,離開;動詞,距離。

(7)動詞,往;動詞,比得上。

二、文言文閱讀

(一)課內鞏固

12、答案:D

解析:D項,“遇”解釋錯誤。應為“對待,招待”的意思。句子意思是“不如趁機好好招待他”。故選D。

13、答案:A

解析:A項,都是介詞,把。B項,①副詞,于是;②副詞,才。C項,①介詞,表比較,比;②介詞,在。D項,①形容詞詞尾;②連詞,然而,表轉折。故選A。

14、答案:D

解析:此題是人物是“項伯”,品質是“重義氣,少謀略”,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項。①是劉邦讓張良做的事情,③是當年張良做的事情,④是劉邦請求項伯做的事情。排除這三項,自然得到答案。故選D。

15、答案:B

解析:B項,“表現了他處變不驚”說法不當,文章中有“沛公大驚”一語。故選B。

16、答案:(1)秦朝時項伯和我有交往(交情),項伯殺人了,我使他活命,現在事情有了緊急的情況,所以幸虧來告訴了我。

(2)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

解析:參考譯文:

楚軍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同張良交好。張良這時正跟隨著劉邦。項伯于是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開,說:“不要和他們一起死了。”張良說:“我替韓王護送沛公入關,現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義的,不能不告訴他?!庇谑菑埩歼M去,詳細地告訴了劉邦。劉邦大驚,說:“這件事怎么辦?”張良說:“是誰給大王出這條計策的?”劉邦說:“一個淺陋無知的小人勸我說:‘守住函谷關,不要放諸侯進來,秦國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領而稱王?!跃吐犃怂脑?。”張良說:“估計大王的軍隊足以比得上項王的嗎?”劉邦沉默了一會兒,說:“當然比不上啊。這又將怎么辦呢?”張良說:“請讓我去告訴項伯,說沛公不敢背叛項王?!眲钫f:“你怎么和項伯有交情?”張良說:“秦朝時,他和我交往,項伯殺了人,我使他活了下來?,F在事情危急,因此他特意來告知我。”劉邦說:“他和你年齡誰大誰???”張良說:“比我大?!眲钫f:“你替我請他進來,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睆埩汲鋈?,邀請項伯。項伯就進去見劉邦。劉邦捧上一杯酒向項伯祝酒,和項伯約定結為兒女親家,說:“我進入關中,一點東西都不敢據為己有,登記了官吏、百姓,封閉了倉庫,等待將軍到來。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訴項王我不敢背叛恩德?!表棽饝耍嬖V劉邦說:“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親自來向項王道歉。”劉邦說:“好。”于是項伯又連夜離去,回到軍營里,把劉邦的話報告了項羽,趁機說:“沛公不先攻破關中,你怎么敢進關來呢?現在人家有了大功,卻要攻打他,這是不講信義。不如趁此好好對待他?!表椨鸫饝?。

(二)課外延伸

答案:17.B;18.D;19.D

20.(1)然而身披堅硬的鎧甲,手持銳利的兵器,帶頭起事,多年暴露在山野,滅掉秦朝,平定天下,都是各位將相和我項籍的力量。

(2)項王也派人追趕他到沛縣,擒取漢王的家眷,漢王的家眷都已逃散,沒有跟漢王見面。漢王在路上遇見了孝惠帝和魯元公主,就把他們帶上車,一塊兒出逃。

解析:17.“收其貨寶美人”的是“漢”,故“收其”前應斷開,由此排除A、D兩項?!叭罩小睘闀r間狀語,“日中大破漢軍”說的是“日中”時“大破漢軍”,故“日中”前應斷開,由此排除C項。

18.“家室”指家眷,而不是家中的金銀財寶?!笆占沂叶鳌钡囊馑际恰敖蛹揖煜蛭魈优堋?。

19.“項羽做事遲疑……但沒有抓住有利戰(zhàn)機”無中生有。

20.(1)被:同“披”,披著。執(zhí):拿著。定:平定。(2)亡:逃散。道:名詞作狀語,在路上。行:此處指逃跑。

【參考譯文】

項羽率兵向西進軍屠掠成陽城,殺死了秦國的降王子嬰,焚燒了秦朝的宮殿。大火三個月都沒有熄滅;劫取了秦朝的財寶、美女,往東而去。有人勸項羽說:“關中這塊地方,有山河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富饒,可以建都成就霸業(yè)?!表椨鹂吹角爻瘜m殿都被大火燒得殘破不堪,心里又思念家鄉(xiāng),打算向東而歸,說:“富貴以后不回故鄉(xiāng),就好像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誰能知道他富貴了呢!”那個勸說項羽的人說:“人說楚人好像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表椨鹇牭竭@話,把那個勸說的人扔進油鍋里烹炸而死。

項王派人向懷王稟報破關入秦的情況。懷王說:“就按之前約定的那樣辦?!庇谑琼椨鹱鸱Q懷王為義帝。項王打算自己稱王,就先封手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