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茶藝師復習題確定版_第1頁
中級茶藝師復習題確定版_第2頁
中級茶藝師復習題確定版_第3頁
中級茶藝師復習題確定版_第4頁
中級茶藝師復習題確定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職業(yè)技能鑒定國家題庫

茶藝師中級理論復習提綱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A)是擬禽鳥之聲的古典名曲。

A、《空山鳥語》B、《彩云追月》C、《幽谷清風》D、《平湖秋月》

2.在沖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環(huán)節(jié)講究(A)。

A、不同茶葉品種所需水溫不同B、不同茶葉外形煮水溫度不同

C、根據不同的茶具選擇不同煮水器皿D、不同的茶葉品種所需時間不同

3.清代茶葉已齊全(C)。

A、七大茶類B、兩大茶類C、六大茶類D、五大茶類

4.接待年老體弱賓客時,應(B)。

A、盡可能將其安排在窗邊B、盡可能將其安排在離入口較近位置

C、盡可能將其安排在遠離入口位置D、盡可能將其安排在雅間

5.在為賓客引路指示方向時,應(A),面帶微笑,眼睛看著目標,并兼顧賓客是否意會到目標。

A、掌心向上B、掌心向下C、掌心向外D、掌心向

6.茶道精神是(C)的核心。

A、茶生產B、茶交易C、茶文化D、茶藝術

7.按照國家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D)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不得高于0.05mg/kg。

A、平地茶B、高山茶C、有機茶D、綠色食品茶

8.世界上第一部茶書的書名是(D)。

A、《品茶要錄》B、《茶具圖贊》C、《榷茶》D、《茶經》

9.紅茶、綠茶、烏龍茶的香氣主要特點是(D)。

A、紅茶清香,綠茶甜香,烏龍茶濃香B、紅茶甜香,綠茶花香,烏龍茶熟香

C、紅茶濃香,綠茶清香,烏龍茶甜香D、紅茶甜香,綠茶板栗香,烏龍茶花香

10.茶藝師為VIP賓客服務,每天都要了解VIP賓客的(B)。

A、預定節(jié)目B、預定情況C、接待動向D、工作情況

11.茶藝師在與信奉(A)賓客交談時,不能問其尊姓大名。

A、佛教B、道教C、伊斯蘭教D、天主教

12.毛茶標準樣是(D)的質量標準。

A、茶葉產品B、產品檢驗C、交接驗收D、收購毛茶

13.職業(yè)道德是(B)所應遵循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的總和。

A、人們在家庭生活中B、人們在職業(yè)工作和勞動中

C、人們在與人交往中D、人們在消費領域中

14.在茶藝演示沖泡茶葉過程中的基本程序是:備器、煮水、備茶、溫壺(杯)、置茶、沖泡、奉茶、(B)。

A、送客B、收具C、奉茶點D、喝茶

15.茶葉中對味覺起輔助作用的物質是咖啡堿、(C)。

A、氨基酸B、茶多酚C、還原糖D、茶黃素

16.泡茶用水要求水的渾濁度不得超過(A),不含肉眼可見懸浮微粒。

A、50

B、150

C、200

D、250

17.茶葉中的維生素(D)是著名的抗氧化劑,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A、維生素AB、維生素BC、維生素HD、維生素E

18.茶葉保存應注意水分的控制,當其水分含量超過5%時,就會(C)。

A、增進品質B、提高香氣C、加速變質D、促進物質轉化

19.《茶葉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緊壓茶中(D)的含量不能超過0.2mg/kg。

A、氰戊菊酯B、聯苯菊酯C、溴氰菊酯D、DDT

20.當賓客對飲用什么茶葉或選用什么拿不定主意時,茶藝師應(B)。

A、主動替賓客選定B、熱情為賓客推薦

C、禮貌將茶單交賓客自選D、留時間讓賓客考慮,確定后再來服務

21.鉆研業(yè)務、精益求精具體體現在茶藝師不但要主動、熱情、耐心、周到地接待品茶客人,而且必須(A)。

A、熟練掌握不同茶品的沏泡方法B、專門掌握本地茶品的沏泡方法

C、專門掌握茶藝表演方法D、掌握保健茶或藥用茶的沏泡方法

22.盡心盡職具體體現在茶藝師在茶藝服務中充分(A),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盡到自己的職業(yè)責任。

A、發(fā)揮主觀能動性B、表現自已

C、表達個人愿望D、推銷產品

23.茶荷是用來從茶葉罐中(B)的器具,并用于欣賞干茶的外形及茶香。

A、均勻茶湯濃度B、盛取干茶C、放置茶杯D、儲放茶渣

24.由于舌頭各部位的味蕾對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樣,在品茶湯滋味時,應(B),才能充分感受茶中的甜、酸、鮮、苦、澀味。

A、含在口中不要急于吞下

B、將茶湯在口中停留、與舌的各部位打轉后

C、立即咽下

D、小口慢吞

25.(A)是大眾首選的自來水軟化的方法。

A、靜置煮沸B、澄清過濾C、電解法D、滲透法

26.茶葉中的咖啡堿不具有(D)作用。

A、興奮B、利尿C、調節(jié)體溫D、抗衰老

27.茶的精神財富被稱為(A)。

A、狹義茶文化B、廣義茶文化C、市井茶文化D、鄉(xiāng)野茶文化

28.由于沖泡烏龍茶的溫度要求較高,因此在紫砂茶藝沖泡過程中增加溫壺(杯)和(D)程序,以避免沖泡中溫度降低。

A、高沖水讓茶葉在壺中翻滾B、用過濾網將茶湯濾出

C、將茶湯注入聞香杯中D、沖泡后用開水沖淋壺蓋

29.青花瓷是在(C)上綴以青色文飾、清麗恬靜,既典雅又豐富。

A、玻璃B、黑釉瓷C、白瓷D、青瓷

30.土耳其人喜歡喝(D),飲茶是土耳其一道頗具特色的生活景觀。

A、加香紅茶B、草莓紅茶C、蘋果紅茶D、加糖紅茶

31.茶具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西漢時期(D)中“武陽買茶,烹茶盡具”。

A、王褒《茶譜》B、陸羽《茶經》C、陸羽《茶譜》D、王褒《僮約》

32.摩洛哥人酷愛飲茶,(B)是摩洛哥人社交活動中必備的飲料。

A、調味冰茶B、甜味綠茶C、檸檬紅茶D、咸味奶茶

33.茶海是用來(D)。

A、儲放茶渣B、盛取干茶C、放置茶杯D、均勻茶湯濃度

34.以下(A)現象中,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A、在茶館服務的泡茶過程中,水壺意外破裂,燙傷顧客,由于是意外,茶館不用負責

B、引導顧客點茶

C、向顧客介紹消費細則

D、依法成立消費者社團

35.磚茶的“燒心”是由(A)大量滋生引起。

A、黑曲霉B、蠟葉枝孢霉C、簇孢匍柄霉D、互隔交鏈孢霉

36.構成禮儀最基本的三大要素是(A)。

A、語言、行為表情、服飾B、禮節(jié)、禮貌、禮服

C、待人、接物、處事D、思想、行為、表現

37.在唐代(A)已經形成系統(tǒng)。

A、飲茶B、喝酒C、說書D、斗茶

38.瓷器茶具按色澤不同可分為(B)茶具等。

A、白瓷、青瓷和彩瓷B、白瓷、青瓷和黑瓷

C、玉瓷、青瓷和彩瓷D、白瓷、青瓷和紅瓷

39.在各種茶葉的沖泡程序中,(D)是沖泡技巧中的三個基本要素。

A、茶具、茶葉品種、溫壺B、置茶、溫壺、沖泡

C、茶葉用量、壺溫、浸泡時間D、茶葉用量、水溫、浸泡時間

40.(A)值越小,溶液的酸堿度越小。

A、pHB、pFC、ppbD、ppt

41.95℃以上的水溫適宜沖泡(B)茶葉。

A、磚茶B、烏龍茶C、瓜片D、毛峰

42.經營單位取得“衛(wèi)生許可證”后,向(D)申請登記,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

A、工商稅務局B、商標事務所

C、衛(wèi)生防疫站D、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43.沖泡茶葉和品飲茶湯是茶藝形式的重要表現部分,稱為“行茶程序”,共分為三個階段:(B)。

A、備器階段、沖泡階段、奉茶階段B、準備階段、操作階段、完成階段

C、迎賓階段、茶藝演示階段、送客階段D、備茶階段、泡茶階段、奉茶階段

44.茶葉中的(C)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的藥理作用。

A、氨基酸B、咖啡堿C、茶多酚D、維生素

45.按照標準的管理權限,下列(D)標準屬于國家標準。

A、《平炒青綠茶》B、《杭炒青綠茶》

C、《西湖龍井》D、《緊壓茶.緊茶》

46.音樂是我國古代(A)的必修課。

A、文化人B、經商人C、為官人D、務農人

47.湯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甜是(C)的品質特點。

A、普洱茶B、滇紅工夫紅茶C、沱茶D、金銀花茶

48.藏族喝茶有一定禮節(jié),三杯后當賓客將添滿的茶湯一飲而盡時,茶藝師就(B)。

A、繼續(xù)添茶B、不再添茶C、可以離開D、準備送客

49.鮮爽、醇厚、鮮濃是評茶術語中關于(A)的褒義術語。

A、滋味B、香氣C、葉底D、湯色

50.漢族飲茶,大多推崇(B),茶藝師可根據賓客所點的茶品,采用不同方法沏茶。

A、咸味調飲B、純茶清飲C、甜味冷飲D、檸檬調飲

51.下列(D)屬于茶葉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容。

A、產品質量標準B、加工驗收標準C、茶葉銷售標準D、檢驗方法標準

52.(D)對“茶醉”無緩解作用。

A、吃水果B、吃糖果C、吃點心D、抽煙

53.在茶葉不同類型的滋味中,(A)型的代表茶是六堡茶、工夫紅茶等。

A、醇和B、濃厚C、鮮醇D、平和

54.寧紅太子茶藝第七道“江山”二字的含義是(B)。

A、茶杯、茶壺B、水質、茶質C、裝飾、環(huán)境D、音樂、氛圍

55.茶葉(B)是衡量茶葉采摘和加工優(yōu)劣的重要參考依據。

A、新B、勻C、凈D、純

56.為壯族賓客服務時,注意斟茶(C)。

A、要斟滿B、只斟淺淺一點C、不宜過滿D、要與杯口平齊

57.景瓷宜是(C)茶具的代表。

A、宋代B、元代C、明代D、現代

58.西湖龍井沖泡置茶一般采用(C)。

A、點茶法B、中投法C、下投法D、上投法

59.初次飲茶者喜歡(C),茶水比要小。

A、清香B、醇和C、淡茶D、濃茶

60.現代最著名的紫砂壺大師,被尊稱為“壺藝泰斗”的是(B)。

A、鳴遠B、顧景洲C、蓉D、時大彬

61.龍井茶藝的“鳳凰三點頭”的寓意是(B)。

A、向嘉賓三鞠躬B、向嘉賓三致意C、再三贊其茶質D、再三譽其茶藝

62.香氣濃郁,具“玫瑰香”,湯色紅艷鮮亮具“金圈”,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是(C)品質特點。

A、安溪鐵觀音B、普洱茶C、祁門紅茶D、太平猴魁

63.“色綠、形美、香郁、味醇”是(B)茶的品質特征。

A、碧螺春B、龍井C、鐵觀音D、雙井綠

64.茶藝師與賓客交談時,應(C)。

A、保持與對方交流,隨時插話B、盡可能多地與賓客聊天交談

C、在聽顧客說話時,隨時做出一些反應D、對賓客禮貌,避免目光正視對方

65.閩、粵、臺流行的“茶飲方”是用茶葉、和(D)調配用水煎熬的調飲茶。

A、花生B、芝麻C、莞椒D、蔗糖

66.英國人喜歡甜味牛奶紅茶或檸檬紅茶,茶藝師在提供服務時應根據茶藝服務規(guī)程適當添加(B)。

A、蜂蜜B、白糖C、果汁D、甜酒

67.接待印度、尼泊爾賓客時,茶藝師應施(D)禮。

A、握手禮B、鞠躬禮C、注目禮D、合十禮

68.茶藝師可以用關切的詢問、征求的態(tài)度、提議的問話和(D)來加深與賓客的交流和理解,有效地提高茶藝館的服務質量。

A、直接的回答B(yǎng)、重的回答

C、簡捷的回答D、針對性的回答

69.巴基斯坦西北地區(qū)流行飲綠茶,多數配以(C)。

A、糖和冰塊B、糖和酸奶C、糖和豆蔻D、糖和果汁

70.井水屬于地下水,當井水受到鹽堿地表水污染時,用于泡茶茶湯品質(C)。

A、湯色加深,湯味變淡。B、湯色加深,湯味變澀。

C、湯色變淡,湯味帶咸。D、湯色黑褐,湯味苦澀。

71.(D)茶葉的種類有粗、散、末、餅茶。

A、漢代B、元代C、宋代D、唐代

72.雅志、敬客、行道是(A)的三個主要社會功能。

A、茶文化B、竹文化C、石文化D、硯文化

73.在《勞動法》中對勞動者最基本的素質要(B)。

A、勞動者的認真工作B、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

C、勞動者不斷提高技能D、滿足工作要求

74.下列(D)夾雜物直接影響到茶葉的衛(wèi)生。

A、茶梗B、茶花C、茶片D、草葉

75.(C)又稱“三才碗”,蘊含“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

A、兔毫盞B、玉書煨C、蓋碗D、茶荷

76.天然有機茶是指在無任何污染的茶葉的茶葉產地,按有機農業(yè)生產體系和方法生產出的鮮葉原料,在加工、包裝、儲運過程中不受任何化學污染,并經(A)認證機構審查頒證的茶葉。

A、有機茶B、農業(yè)部C、茶葉檢測D、茶葉公司

77.烹茗井在靈隱山,(A)曾經用它煮飲茶湯,因此而得名。

A、白居易B、許次紓C、徐霞客D、顧元慶

78.舒城小蘭花干茶色澤屬于(D)。

A、灰綠型B、砂綠型C、棕紅型D、黃綠型

79.下列水中(D)是屬于軟水。

A、Cu2+、Al3+的含量小于8mg/L。

B、Fe2+、Fe3+的含量小于8mg/L。

C、Zn2+、Mn4+的含量小于8mg/L。

D、Ca2+、Mg2+的含量小于8mg/L。

80.茶葉中主要藥用成分有咖啡堿、茶多酚、氨基酸、(C)、礦物質等。

A、蛋白質B、葡萄糖C、維生素D、葉綠素

81.下列選項中,(C)不屬于培養(yǎng)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主要途徑。

A、積極參加社會實踐B、強化道德意識

C、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D、開展道德評價

82.上色不同不屬于(A)的主要區(qū)別。

A、器與瓷器B、彩瓷與靑花C、靑瓷與黑瓷D、土與硬

83.在縣級以上地方主管監(jiān)督《食品衛(wèi)生法》的機構是(B)。

A、地方人民政府B、當地的衛(wèi)生行政部門

C、上一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D、衛(wèi)生部

84.貿易標準樣是茶葉對外貿易中(A)和貨物交接驗收的實物依據。

A、成交計價B、毛茶收購C、對樣加工D、茶葉銷售

85.城市茶藝館泡茶用水可選擇(A)。

A、純凈水B、魚塘水C、消防水D、自來水

86.、、主要生產制做的茶類是(B)。

A、綠茶B、烏龍茶C、黃茶D、紅茶

87.傣族“三道茶”是(D)。

A、洗塵茶、雞蛋茶、擂茶

B、迎客茶、留客茶、祝福茶

C、一苦二甜三回甘

D、對尊貴賓客要斟茶三道,俗稱“三道茶”。

88.泡茶用水要求pH值(C)。

A、<2B、<4C、<5D、>6

89.科學飲茶的基本要求中,正確選擇茶葉包括根據(B)等方面進行選擇。

A、季節(jié)、氣候和包裝B、季節(jié)、氣候和體質

C、季節(jié)、氣候和價格D、季節(jié)、氣候和器具

90.(B)患者飲濃茶,造成晚上失眠,是因為茶葉中的咖啡堿刺激中樞神經,使精神處于興奮狀態(tài)。

A、胃病B、神經衰弱C、糖尿病D、冠心病

91.烏龍茶類中茶湯色澤顯橙黃型的是(B)。

A、閩南青茶B、武夷巖茶C、青茶D、白毫烏龍

92.密封、防潮、防氧化、防光、防異味是(D)的優(yōu)點。

A、土茶具B、漆器茶具C、玻璃茶具D、金屬茶具

93.品飲紅茶、綠茶、花茶時,茶水的比例以(C)為宜。

A、1:20B、1:40C、1:50D、1:80

94.勞資關系發(fā)生糾紛,當事人可以向(D)申請調解。

A、當地的仲裁委員會B、向人民法院

C、民事糾紛委員會D、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95.用黃豆、芝麻、、鹽、茶合成,直接用開水沏泡的是宋代(A)。

A、豆子茶B、薄荷茶C、蔥頭茶D、黃豆茶

96.烏龍茶類中(D)葉底不顯綠葉紅鑲邊。

A、武夷水仙B、安溪鐵觀音C、色種D、白毫烏龍

97.湯色碧綠、滋味甘醇鮮爽是(B)的品質特點。

A、毛尖B、西湖龍井C、皖南屯綠D、洞庭碧螺春

98.“山后涓涓涌圣泉,盈虛消長景堪傳”。此詩是對(D)泉水景觀的贊美。

A、玉泉B、魚泉C、石泉D、圣泉

99.“香氣馥郁持久,湯色金黃,滋味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帶蜜味”是(A)的品質特點。

A、安溪鐵觀音B、普洱茶C、祁門紅茶D、太平猴魁

100.消費者與經營者發(fā)生權益糾紛時可以與經營者協(xié)商和解、可以請求消費者協(xié)會調解、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可以提請仲裁機構仲裁、(C)。

A、投訴

B、經營方為避免爭執(zhí),做出退讓并給予免單

C、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D、消費者索取賠

101.沖泡茶的過程中,在以下(D)動作是不規(guī)的,不能體現茶藝師對賓客的敬意。

A、用杯托雙手將茶奉到賓客面前B、用托盤雙手將茶奉到賓客面前

C、雙手平穩(wěn)奉茶D、奉茶時將茶湯溢出

102.為維吾爾族賓客服務時,盡量當賓客的面沖洗杯子,端茶時不要用(C)。

A、右手B、左手C、單手D、雙手

103.不銹鋼茶具外表光潔明亮,造型規(guī)整有現代感,具有(C)的特點。

A、傳熱慢B、透氣

C、傳熱快,不透氣D、傳熱快,透氣

104.東坡詩中提到陸羽遺卻的一道泉是指(C)。

A、虎跑泉B、龍子泉C、安平泉D、天井泉

105.防止茶葉化變質,應避免存放時間太長,避免(B),避免高溫高濕和直射。

A、水分含量不足B、水分含量過高C、水分含量適中D、過分干燥

106.(A)茶具是和其他食物公用木制或制的碗,一器多用,沒有專用茶具。

A、原始社會B、西漢時期C、唐宋時期D、明清時期

107.遵守職業(yè)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體現在(D)。

A、促進茶藝從業(yè)人員發(fā)展,與提高道德修養(yǎng)無關

B、促進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與促進行風建設無關

C、促進行業(yè)良好風尚建設,與個人修養(yǎng)無關

D、促進個人道德修養(yǎng)、行風建設和事業(yè)發(fā)展

108.玻璃茶具的特點是(D),光澤奪目,但易破碎,易燙手。

A、導熱性弱B、容易收藏C、保溫性強D、質地透明

109.在沖泡烏龍茶時,第一泡1分鐘左右將茶湯與茶分離,從第二泡起每次比前一泡多浸(B)。

A、30sB、15sC、60sD、75s

110.香氣清高、味道甘鮮是(A)的品質特點。

A、瓜片B、君山銀針C、毛峰D、滇紅工夫紅茶

111.判斷好茶的客觀標準主要從茶葉外形的勻整、色澤、(D)、凈度來看。

A、韻味B、葉底C、品種D、香氣

112.要泡好一壺茶,需要掌握茶藝的(B)要素。

A、7B、6C、5D、3

113.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醇厚、甘甜,葉底嫩黃肥壯成朵是(C)的品質特點。

A、瓜片B、君山銀針C、毛峰D、滇紅工夫紅茶

114.(C)瓷胎薄質,釉層飽滿,釉面顯現紋片,紋片形狀多樣。

A、定窯B、鈞窯C、哥窯D、建窯

115.社會鼎盛是唐代(A)的主要原因。

A、飲茶盛行B、斗茶盛行C、習武盛行D、對弈盛行

116.“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獨特的清香,茶性溫和,有較好的藥理作用?!笔?B)的品質特點。

A、安溪鐵觀音B、普洱茶C、祁門紅茶D、太平猴魁

117.根據俄羅斯人對茶飲愛好的特點,茶藝師在服務中可向他們推薦一些(C)茶點。

A、炒花生B、炒黃豆C、冬瓜糖D、香菇絲

118.寧紅太子茶藝篩水的雅稱是(A)。

A、玉泉催花B、高山流水C、銀河倒掛D、普施甘霖

119.在茶館接待賓客時,選擇茶具時較全面的參考因素是:(C)。

A、看喝茶人的身份、喜好B、看喝茶的講究程度、和現有的條件

C、看場合、看人數、看茶葉D、看茶葉的品種、外形

120.下列(B)是中國“五大名泉”之一。

A、廬山玉簾泉B、趵突泉C、六一泉D、白云泉

121.歷史上第一個留下名字的壺藝家供春的代表作品是(C)。

A、束柴三友壺B、僧帽壺C、樹瘤壺D、荷花壺

122.陸羽泉水清味甘,陸羽以自鑿泉水,烹自種之茶,在唐代被譽為(C)。

A、神水第一泉B、四海第一湯C、天下第四泉D、天下第六泉

123.茉莉花茶藝使用的茶杯是(B)。

A、玻璃杯B、三才杯C、青瓷杯D、五彩杯

124.拌花茶是屬于調飲法的(D)類型。

A、食物型B、加香型C、加入型D、旁置型

B125.閱畫、賞花、焚香與品茗是古代(C)的系統(tǒng)。

A、論道B、參禪C、茶藝D、習畫

126.茉莉花茶藝中“悶茶”喻意為(B)。

A、三才化育觀音韻B、三才化育甘露美

C、三才化育石乳香D、三才化育肉桂醇

127.宋代哥窯的產地在(D)。

A、杭洲B、臨汝C、建洲D、龍泉

128.黑茶按加工法和形狀不同分為(B)兩大類。

A、條型和片型B、散裝和壓制C、液狀和粉狀D、珠狀和條狀

129.烏龍茶屬青茶類,為半發(fā)酵茶,其茶葉呈深綠或青褐色,茶湯呈密綠或(D)色。

A、綠B、淺綠C、黃綠D、密黃

130.審評茶葉應包括外形與質兩個項目。但大部分茶類都比較注重(B)兩因子。

A、湯色與滋味B、香氣與滋味C、外形與滋味D、色澤與香氣

131.下列(D)標準是與茶葉關系密切的國家強制性標準。

A、GB8321.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一)

B、SB/T1067-93《祁門紅茶》

C、Q/35LHC.001-95《茉莉花茶》

D、GB11680-89《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標準》

132.安溪烏龍茶藝使用的(A)的制做原料是竹。

A、茶匙、茶斗、茶夾、茶通B、茶盤、茶罐、茶船、茶荷

C、茶通、茶針、漏斗、水盂D、茶盤、茶托、茶箸、茶杯

133.宋代(D)的主要容是看湯色、湯花。

A、泡茶B、鑒茶C、分茶D、斗茶

134.“茶湯青綠明亮,滋味鮮醇回甘。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四泡幽香猶存”是(D)的品質特點。

A、安溪鐵觀音B、普洱茶C、祁門紅茶D、太平猴魁

135.80℃水溫比較適宜沖泡(D)茶葉。

A、白茶B、花茶C、沱茶D、綠茶

136.茶室插花的目的是(B)。

A、令茶室充滿花香B、烘托品茗環(huán)境

C、為茶室增添色彩D、活躍品茗氛圍

137.紅茶按加工工藝分為(C)三大類。

A、滇紅、寧紅、宜紅工夫B、寧紅、政和、小種紅茶

C、工夫、小種紅茶和紅碎茶D、湖紅、川紅和正山小種

138.(C)多數人愛飲加糖和奶的紅茶,也酷愛冰茶。

A、國人B、埃及人C、美國人D、德國人

139.茶樹性喜溫暖、(C),對緯度的要求南緯45°與北緯38°間都可以種植。

A、干燥B、潮濕C、水濕D、濕潤

140.泡茶時,先放茶葉,后注入沸水,稱為(C)。

A、上投法B、中投法C、下投法D、點茶法

141.(A)飲用茶葉主要是散茶。

A、明代B、宋代C、唐代D、漢代

142.香品原料的主要種類有(C)。

A、天然性、植物性、動物性B、陸生性、動物性、合成性

C、植物性、動物性、合成性D、海洋性、植物性、合成性

143.下列(D)的滋味是屬于清鮮型。

A、婺源茗眉B、蒙頂黃芽C、南安石亭綠D、洞庭碧螺春

144.綠茶的發(fā)酵度:0。故屬于不發(fā)酵茶類。其茶葉顏色翠綠,茶湯(C)。

A、橙黃B、橙紅C、黃綠D、綠黃

145.引發(fā)茶葉變質的主要因素有(C)等。

A、CO2?

B、氮氣

C、氧氣

D、氦氣

146.茶藝是(C)的基礎。

A、茶文B、茶情C、茶道D、茶俗

147.香氣清雅,滋味甘醇,湯色黃亮悅目,保持了金銀花固有的外形和涵是(D)的品質特點。

A、滇紅工夫紅茶B、普洱茶C、沱茶D、金銀花茶

148.在沖泡條索形的單樅烏龍茶時,投干茶用量(B)。

A、以壺容積的八成滿為宜

B、由于品種因素的影響,要略少于一般條索形的投茶量

C、壺的二三成滿

D、喝茶人的多少來定,人多多投,人少少投

149.點茶法是(C)的主要飲茶方法。

A、漢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150.品茗賞花插的花稱為(C)。

A、齋花B、室花C、茶花D、軒花

151.(D)在宋代的名稱叫茗粥。

A、散茶B、團茶C、末茶D、擂茶

152.審評紅、綠、黃、白茶的審評杯碗規(guī)格,碗容量(D)。

A、160mlB、180mlC、190mlD、200ml

153.泡茶時,先注滿沸水后再放入茶葉,稱為(A)。

A、上投法B、中投法C、下投法D、點茶法

154.泡茶和飲茶是(C)的主要容。

A、茶道B、茶儀C、茶藝D、茶宴

155.泡茶時,先注入沸水1/3后放入茶葉,泡一定時間再注滿水,稱為(D)。

A、點茶法B、上投法C、下投法D、中投法156.陸羽《茶經》指出:其水,(C)。

A、江水上,山水中,河水下B、山水上,河水中,江水下

C、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D、泉水上,溪水中,河水下

157.泡茶時,先注入沸水1/3后放入茶葉,泡一定時間再注滿水,稱為(B)。

A、上投法B、中投法C、下投法D、點茶法

158.(D)的程序共有7道。

A、三清茶藝B、禪茶茶藝C、西湖龍井茶藝D、寧紅太子茶藝

159.茶葉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稱為(A)。

A、廣義茶文化B、狹義茶文化C、宮廷茶文化D、文士茶文化

160.六大類成品茶的分類依據是(D)

A、茶樹品種B、生長地帶C、采摘季度D、加工工藝

161.毛峰沖泡置茶一般采用(B)。

A、上投法B、中投法C、下投法D、點茶法

162.碧螺春沖泡置茶一般采用(A)。

A、上投法B、中投法C、下投法D、點茶法

163.在沖泡茶的基本程序中,(D)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茶具的溫度。

A、將水燒沸B、煮水C、用隨手泡D、溫壺(杯)

164.鐵觀音沖泡置茶一般采用(C)。

A、上投法B、中投法C、下投法D、點茶法

165.品飲(D)時,茶水的比例以1:50為宜。

A、鐵觀音B、青茶C、鳳凰水仙D、綠茶

166.茶葉的保存應注意氧氣的控制,維生素C的氧化及茶黃素,(D)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氣有關。

A、茶褐素B、茶色素C、葉黃素D、茶紅素

167.清飲法是以沸水直接沖泡葉茶,清飲茶湯,品嘗茶葉(B)。

A、香味B、真香本味C、湯色D、欣賞“茶舞”

168.以下說法中,品茶與喝茶的相同點是(C).

A、對泡茶意境的講究B、對泡茶水質的講究

C、對沖泡茶的方法一致D、對茶的色香味的講究

169.茶藝表演臺布置的關鍵是(A)的配合。

A、茶葉與茶具B、茶具與香爐C、茶壺與水壺D、香品與香爐

170.用經過氯化處理自來水泡茶,茶湯品質(D)。

A、湯味變淡B、湯色金黃C、湯味帶咸D、香氣變淡

171.當下列水中(D)稱為硬水。

A、Cu2+、Al3+的含量大于8mg/L。

B、Fe2+、Fe3+的含量大于8mg/L。

C、Zn2+、Mn2+的含量大于8mg/L。

D、Ca2+、Mg2+的含量大于8mg/L。

172.調飲法是在茶湯中添加其他物品,(B)或借茶保健的飲茶方式。

A、調節(jié)苦澀B、增加香味C、改變湯色D、提高藥效

173.(B)是最能反映月下美景的古典名曲。

A、《陽關三疊》B、《瀟湘水云》C、《空山鳥語》D、《彩云追月》

174.茶葉保存應注意光線照射,因為光線能促進植物(C)的氧化,加速茶葉變質。

A、色素或蛋白質B、維生素或蛋白質

C、色素或脂質D、色素或維生素

175.《神農本草》是最早記載茶為(C)的書籍。

A、食用B、禮品C、藥用D、聘禮

176.清代梁章鉅在《歸田瑣記》中指出“至茶品之四等”位于“甘”之上的等次為(C)。

A、“香”B、“韻”C、活D、清

177.150mL的綠茶標準審評杯,審評茶時投綠茶茶量(D)。

A、2gB、5gC、4gD、3g

178.基本茶類分為不發(fā)酵的綠茶類及(B)的黑茶類等,共六大茶類。

A、重發(fā)酵B、后發(fā)酵C、輕發(fā)酵D、全發(fā)酵

179.茶點大致可以分為干果類、鮮果類、糖果類、西點類、(C)類五大類。

A、糕點類B、傳統(tǒng)小吃類C、中式點心類D、咸點心類

180.茉莉花茶藝使用的(D)是白瓷壺。

A、盛湯壺B、涼湯壺C、燒水壺D、沖水壺

181.下列(D)不屬于調飲法飲茶方式。

A、茶湯中加鹽B、茶湯中加糖C、茶湯中加奶D、茶湯中加水

182.調飲法中,茶葉作料按食用方式可分為(D)類型。

A、咸味和甜味B、加糖和加香

C、甜茶和冰茶D、食物型和加香型

183.茉莉花茶藝投茶的喻意是(A)。

A、落英繽紛B、仙女散花C、落雁沉魚D、落花有意

184.燃燒香品的主要原料是(B)。

A、水草、沉香木B、香草、沉香木C、香草、紫薇木D、香椿、白樟木

185.閩、粵、臺流行的“茶飲方”是用茶葉、和(A)調配用水煎熬的調飲茶。

A、蔗糖B、芍藥C、茱萸D、桔梗

186.西湖龍井質的品質特點是(A)。

A、湯色碧綠、滋味甘醇鮮爽B、清香幽雅、濃郁甘醇、鮮爽甜潤。

C、質清香,湯綠味濃D、香高馥郁,味濃醇和,湯色清澈明亮

187.清香幽雅、濃郁甘醇、鮮爽甜潤是(D)品質特點

A、毛尖B、西湖龍井C、皖南屯綠D、洞庭碧螺春

188.碧螺春質的品質特點是(B)。

A、湯色碧綠、滋味甘醇鮮爽B、清香幽雅、濃郁甘醇、鮮爽甜潤

C、質清香,湯綠味濃D、香高馥郁,味濃醇和,湯色清澈明亮

189.世界上第一部(A)的作者是陸羽。

A、茶書B、經書C、史書D、道書

190.小喬木型茶樹的基本特征是(D)。

A、在樹高和分枝部位上都介于喬木型和早生型茶樹之間

B、在樹高和分枝部位上都介于喬木型和中生型茶樹之間

C、在樹高和分枝部位上都介于喬木型和晚生型茶樹之間

D、在樹高和分枝部位上都介于喬木型和灌木型茶樹之間

191.灌木型茶樹的基本特征是(C)。

A、葉小而密

B、葉大而密,分枝粗壯

C、沒有明顯主干,分枝較密,多近地面處,樹冠短小

D、主干明顯,分枝稀,樹冠短小

192.茶樹扦插繁殖后代的意義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D)。

A、早生早采的特性B、晚生遲采的特性

C、高產和優(yōu)質的特性D、性狀和特性

193.茶樹適宜在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D)土壤中生長,以酸堿度PH值在4.5—5.5之間為最佳。

A、中性B、酸性C、偏酸性D、微酸性

194.煎制餅茶前須經炙、碾、羅工序的是唐代的(B)。

A、點茶的技藝B、煎茶的技藝C、煮茶的技藝D、炙茶的技藝

195.紅茶類屬于全發(fā)酵茶類,故其茶葉顏色深紅,茶湯呈(B)。

A、橙紅色B、朱紅色C、紫紅色D、黃色

196.宋代(C)的產地是當時的**。

A、龍團茶B、栗粒茶C、北苑貢茶D、蠟面茶

197.在唐朝已出現將(A)整合的娛樂活動。

A、掛畫、插花、焚香、品茗B、賦詩、作文、習字、品茗

C、練劍、擊拳、擒拿、飲酒D、作畫、書法、撫琴、對弈

198.宋徽宗佶寫有一部茶書,名為(A)。

A、《大觀茶論》B、《品茗要錄》C、《茶經》D、《茶譜》

199.質清香,湯綠味濃是(A)的品質特點。

A、毛尖B、西湖龍井C、皖南屯綠D、洞庭碧螺春

200.清代出現(A)品飲藝術。

A、烏龍功夫茶B、白族三道茶C、寧紅太子茶D、普洱茶

201.琴、棋、書、畫是我國古代(C)修身的四課容。

A、文官B、武將C、士大夫D、隱居者

202.制作烏龍茶對鮮葉原料的采摘兩葉一芽,大都為對口葉,(D)。

A、芽葉幼嫩B、芽葉已老化C、芽葉中熟D、芽葉已成熟

203.毛尖質的品質特點是(C)。

A、湯色碧綠、滋味甘醇鮮爽B、清香幽雅、濃郁甘醇、鮮爽甜潤

C、質清香,湯綠味濃D、香高馥郁,味濃醇和,湯色清澈明亮

204.皖南屯綠質的品質特點是(D)。

A、湯色碧綠、滋味甘醇鮮爽B、清香幽雅、濃郁甘醇、鮮爽甜潤

C、質清香,湯綠味濃D、香高馥郁,味濃醇和,湯色清澈明亮

205.香高馥郁,味濃醇和,湯色清澈明亮是(C)的品質特點。

A、毛尖B、西湖龍井C、皖南屯綠D、洞庭碧螺春

206.最適合茶藝表演的音樂是(B)。

A、中外流行音樂B、中國古典音樂C、外國音樂D、少數民族音樂

207.時興(D)的地點是潮汕和漳泉

A、黑茶茶藝B、茉莉花茶藝C、紅茶茶藝D、烏龍茶藝

208.品茗、營業(yè)、表演是(D)的三種形態(tài)。

A、游藝B、文藝C、畫藝D、茶藝

209.(B)不是近代作曲家為品茶而譜寫的音樂。

A、《竹奏樂》B、《茉莉花》C、《桂花龍井》D、《烏龍八仙》

210.烏龍茶審評的杯碗規(guī)格,杯呈倒鐘形,高52mm,容量(B)。

A、95mlB、100mlC、105mlD、110ml

211.不適合錄制品茶時播放的大自然之聲是(C)。

A、風吹竹枝B、秋蟲鳴唱C、暴雨雷鳴D、萬鳥啁啾

212.女性茶藝表演者如有條件可以(A),可平添不少風韻。

A、戴一只玉鐲B、戴一只手表C、佩帶金銀飾物D、抹香味化妝品

213.龍腦是制做(B)的主要原料。

A、燃燒香品B、熏炙香品C、線香D、盤香

214.鑒別真假茶,應了解茶葉的植物學特征,嫩枝莖成(C)。

A、扁形B、半園形C、園柱形D、三角形

215.茶葉保存應注意溫度的控制。溫度平均每升高(C),茶葉褐變速度將增加3—5倍。

A、6℃B、8℃C、10℃D、12℃

216.品茗焚香時使用的最佳香具是(D)。

A、缽頭B、大碗C、竹筒D、香爐

217.明代以后,茶館(室)的茶掛主要是(B)。

A、國畫圖軸B、書法字軸C、油畫掛圖D、年畫掛圖

218.龍井茶藝所用的茶杯為(C)。

A、瓷杯B、杯C、玻璃杯D、瓷化杯

219.(A)茶藝的表演程序共為12道。

A、龍井茶藝B、普洱茶藝C、婺綠茶藝D、金佛茶藝

220.80℃左右的水溫適宜泡(B)。

A、白雞冠B、龍井茶C、鐵觀音D、普洱茶

221.寧紅太子茶藝茶杯的擺設形狀是(A)

A、孔雀開屏B、大鵬展翅C、雄雞獨立D、猛虎臥踞

222.寧紅太子茶藝“流云拂月”是指凈杯時,將水均勻地從(A)洗過,而且無處不到。

A、茶杯B、茶壺C、茶盅D、茶盤

223.(C)茶藝的程序共為16道。

A、武夷B、龍井C、安溪烏龍茶D、寧紅太子茶

224.安溪烏龍茶茶藝(B)時使用的主茶具是白瓷蓋甌。

A、喝茶B、泡茶C、聞香D、嘗味

225.小瓷杯是安溪烏龍茶藝(A)使用的茶具。

A、品茶B、保溫C、裝水D、茶點

226.爐、壺、甌杯、托盤被稱為(C)。

A、文房四寶B、畫室四寶C、茶室四寶D、禪房四寶

227.安溪烏龍茶藝一般選擇(D)音樂。

A、雨打芭蕉B、百鳥啁啾C、平湖秋月D、南音名曲

228.安溪烏龍茶藝“懸壺高沖”意指(D)方法。

A、洗杯B、燒水C、斟茶D、沖水

229.烏龍茶藝(D)意指刮沫。

A、行云流水B、流云拂月C、沐淋甌杯D、春風拂面

230.烏龍茶藝持杯方法喻為(D)。

A、觀音出海B、敬奉香茗C、懸壺高沖D、三龍護鼎

231.安溪烏龍茶藝的(B)相似于傳統(tǒng)程序關公巡城。

A、點水流香B、觀音出海C、春風拂面D、行云流水

232.茉莉花茶藝使用的(D)是三才杯。

A、評審杯B、賞茶杯C、聞香杯D、品茶杯

233.(B)茶藝的程序共有10道。

A、安溪烏龍茶B、茉莉花茶C、西湖龍井D、武夷巖茶

234.茉莉花茶藝的燙杯喻為(C)。

A、一江春水向東流B、濯冠沐浴告祭酒

C、春江水暖鴨先知D、春回麗人行

235.茉莉花茶的“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寓意是(A)。

A、燙杯B、洗杯C、淋壺D、投茶

236.茉莉花茶藝的“落英繽紛”的含義是(C)。

A、沖水B、洗壺C、投茶D、燙杯

237.沖泡茉莉花茶的適宜水溫是(B)。

A、80℃左右B、90℃左右C、100℃左右D、85℃左右

238.沖泡(C)的適宜水溫是90℃左右。

A、紅碎茶B、龍井茶C、茉莉花茶D、鐵觀音茶

239.茉莉花茶藝中“三才化育甘露美”喻指(A)。

A、悶茶B、潤茶C、沖水D、投茶

240.茉莉花茶藝(A)的順序是從右到左。

A、敬茶B、就座C、迎賓D、送賓

241.茉莉花茶藝中敬茶順序是(C)。

A、從前到后B、從后到前C、從右到左D、從尊到卑

242.茉莉花茶藝(C)的方法稱為鼻品。

A、看形B、觀湯C、聞香D、品味

243.茉莉花茶藝聞香的方法稱為(A)。

A、鼻品B、口品C、舌品D、喉品

244.茉莉花茶(C)程序被喻為“杯里清香浮清趣”。

A、品水B、觀色C、聞香D、玩味

245.茉莉花茶聞香程序被喻為(A)。

A、杯里清香浮清趣B、壺里香氣裊細煙

C、口中清香久長留D、喜聞清香知佳茗

246.茉莉花茶藝品茶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稱為(C)。

A、舌品B、喉品C、口品D、鼻品

247.茉莉花茶藝的(A)是指三品花茶的最后一品,稱為口品。

A、品茶B、看茶C、評茶D、賞茶

248.茉莉花茶藝“回味”被喻為是(D)。

A、塵心洗盡興難盡B、臨風一啜心自省

C、眾人之醉我可清D、茶味人生細品悟

249.“茶味人生細品悟”喻指茉莉花茶藝的(B)。

A、聞香B、回味C、品茶D、悶茶

250.唐代詩人盧仝作有一首著名茶詩是(B)。

A、《尚書惠蠟面茶》B、《走筆孟柬議寄新茶》

C、《喜得建茶》D、《人惠茶》

251.傳頌千古《走筆孟柬議寄新茶》的詩作者是(D)。

A、陸游B、白C、皎然D、盧仝

252.按照標準的管理權限,下列(C)標準屬于行業(yè)標準。

A、《烏龍茶成品茶》B、《茉莉花茶》

C、《屯炒青綠茶》D、《第四套紅碎茶》

253.太平猴魁質的品質特點是(A)。

A、茶湯青綠明亮,滋味鮮醇回甘,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四泡幽香猶存

B、香氣濃郁,具“玫瑰香”,湯色紅艷鮮亮具“金圈”,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

C、香氣馥郁持久,湯色金黃,滋味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帶蜜味

D、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獨特的清香,茶性溫和,有較好的藥理作用

254.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認為“水老”,茶湯品質(C)。

A、茶葉下沉,新鮮度提高B、茶葉下沉,新鮮度下降

C、茶浮水面,鮮爽味減弱D、茶浮水面,鮮爽味提高

255.祁門工夫紅茶質的品質特點是(B)。

A、茶湯青綠明亮,滋味鮮醇回甘。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四泡幽香猶存

B、香氣濃郁,具“玫瑰香”,湯色紅艷鮮亮具“金圈”,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

C、香氣馥郁持久,湯色金黃,滋味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帶蜜味

D、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獨特的清香。茶性溫和,有較好的藥理作用

256.紅、綠茶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重金屬指標中,鉛含量的指標含為(A)。

A、≤2×10-6

B、≤5×10-6

C、≤20×10-6

D、≤60×10-6

257.品飲(C)時,茶水的比例以1:20為宜。

A、花茶B、紅茶C、鐵觀音D、緊壓茶

258.泥色多變,耐人尋味,壺經久用,反而光澤美觀是(B)優(yōu)點之一。

A、金屬茶具B、紫砂茶具C、青瓷茶具D、漆器茶具

259.茶葉中含有(C)多種化學成分。

A、100B、300C、600D、1000

260.(D)瓷器素有“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美譽

A、德化B、C、龍泉D、

261.不同種類的茶葉中維生素含量最高的茶類是(D)。

A、紅茶B、白茶C、黃茶D、綠茶

262.過量飲濃茶,會引起頭痛、惡心、(B)、煩躁等不良癥狀。

A、齲齒B、失眠C、糖尿病D、冠心病

263.安溪鐵觀音質的品質特點是(C)。

A、茶湯青綠明亮,滋味鮮醇回甘。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四泡幽香猶存

B、香氣濃郁,具“玫瑰香”,湯色紅艷鮮亮具“金圈”,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

C、香氣馥郁持久,湯色金黃,滋味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帶蜜味

D、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獨特的清香。茶性溫和,有較好的藥理作用

264.90℃左右水溫比較適宜沖泡(A)茶葉。

A、紅茶B、龍井茶C、烏龍茶D、普洱茶

265.品飲鐵觀音烏龍茶時,茶水的比例以(B)為宜。

A、1:10B、1:20C、1:50D、1:80

266.普洱茶質的品質特點是(D)。

A、茶湯青綠明亮,滋味鮮醇回甘,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四泡幽香猶存

B、香氣濃郁,具“玫瑰香”,湯色紅艷鮮亮具“金圈”,品質超群,被譽為“群芳最”

C、香氣馥郁持久,湯色金黃,滋味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帶蜜味

D、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獨特的清香,茶性溫和,有較好的藥理作用

267.經常飲茶者愛飲較濃的茶,茶水比(A)。

A、可大B、要小C、適中D、適當

268.“香氣清純,滋味甜爽,湯色橙黃明凈,葉底嫩黃勻亮”是(B)的品質特點。

A、瓜片B、君山銀針C、毛峰D、滇紅工夫紅茶

269.95℃以上的水溫適宜沖泡(A)茶葉。

A、普洱茶B、緊壓茶C、瓜片D、毛峰

270.新茶的主要特點是(C)。

A、條索緊結B、滋味醇和C、香氣清鮮D、葉質柔軟

272.下列(C)井水,水質較差,不適宜泡茶。

A、柳毅井B、文君井C、城井D、薛濤井

273.君山銀針質的品質特點是(A)。

A、香氣清純,滋味甜爽,湯色橙黃明凈,葉底嫩黃勻亮

B、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醇厚、甘甜,葉底嫩黃肥壯成朵

C、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

D、香氣清高、味道甘鮮

274.茶葉“干”是指茶葉含水量低于(C),保鮮性能好。

A、3%B、5%C、6%D、7%

275.通常泡茶用水的總硬度不超過(A)。

A、250G

B、300G

C、350G

D、450G

276.毛峰質的品質特點是(B)。

A、香氣清純,滋味甜爽,湯色橙黃明凈,葉底嫩黃勻亮

B、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醇厚、甘甜,葉底嫩黃肥壯成朵

C、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

D、香氣清高、味道甘鮮

277.(D)的特色是在瓷器上施金加彩,宛如錢絲萬縷的金絲彩線交織,顯示金碧輝煌、雍容華貴的氣度。

A、釉里紅B、青花瓷C、秘色瓷D、廣彩

278.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是(D)的品質特點。

A、瓜片B、君山銀針C、毛峰D、滇紅工夫紅茶

280.茶葉(D)是茶葉保鮮的重要條件。

A、濃B、鮮C、清D、干

282.滇紅工夫紅茶質的品質特點是(C)。

A、香氣清純,滋味甜爽,湯色橙黃明凈,葉底嫩黃勻亮

B、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醇厚、甘甜,葉底嫩黃肥壯成朵

C、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

D、香氣清高、味道甘鮮

283.茶葉(C)是衡量茶葉采摘和加工優(yōu)劣的重要參考依據。

A、新B、干C、勻D、香

284.瓜片質的品質特點是(D)。

A、香氣清純,滋味甜爽,湯色橙黃明凈,葉底嫩黃勻亮

B、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醇厚、甘甜,葉底嫩黃肥壯成朵

C、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

D、香氣清高、味道甘鮮

285.優(yōu)質綠茶香氣的特點是(B)。

A、香氣馥郁帶鮮花香B、板栗香、奶油香或鍋炒香

C、甜香或焦糖香D、清香帶海藻味

286.優(yōu)質紅茶香氣的特點是(C)。

A、馥郁帶鮮花香B、板栗香奶油香C、甜香或焦糖香D、清香帶海藻味

287.沱茶質的品質特點是(A)。

A、湯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甜

B、香氣清雅,滋味甘醇,湯色黃亮悅目,保持了金銀花固有的外形和涵

C、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

D、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獨特的清香。茶性溫和,有較好的藥理作用

288.平邑金銀花茶質的品質特點是(B)。

A、湯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甜

B、香氣清雅,滋味甘醇,湯色黃亮悅目,保持了金銀花固有的外形和涵

C、湯色艷亮,香氣鮮郁高長,滋味濃厚鮮爽,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嫩亮

D、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回甜,具有獨特的清香。茶性溫和,有較好的藥理作用

289.下列(A)夾雜物直接影響到茶葉的衛(wèi)生。

A、砂泥B、茶樸C、茶籽D、茶梗

290.下列(B)被陸羽評為“天下第一泉”。

A、安寧縣碧玉泉B、廬山康王谷谷簾泉

C、市玉泉山玉泉D、沙漠中的“月兒泉”

291.(B)是影響茶葉品質衛(wèi)生的因素。

A、新B、凈C、勻D、香

292.窨花茶一般都具有(B)。

A、頭泡香氣低沉B、濃郁純正香氣C、有茶味無花香D、有花干無花香

294.下列(A)茶是屬于拌花茶。

A、有茶味無花香B、香氣濃鮮清純C、香氣清鮮芬芳D、香氣濃純清雅

296.下列(C)茶是屬于窨花茶。

A、頭泡香氣低沉,有花干B、有茶味無花香,有花干

C、香氣濃郁純正,無花干D、二、三泡都嗅不到花香

299.相傳東坡非常喜歡(C)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懶將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標記,交給寺里僧人作為取水的憑證,后人稱之為“調水符”。

A、龍井泉B、仆夫泉C、玉女泉D、虎跑泉

300.相傳東坡非常喜歡玉女泉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懶將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標記,交給寺里僧人作為取水的憑證,后人稱之為(B)。

A、“取水證”B、“調水符”C、“防偽標志”D、“防偽標簽”

302.江、浙一帶,人們飲茶注重滋味、香氣,喜歡用(B)茶具泡茶。

A、蓋瓷杯B、玻璃杯C、紫砂壺D、蓋茶碗

303.長江以北一帶,人們喜愛用(C)茶具沖泡花茶。

A、蓋瓷杯B、玻璃杯C、蓋茶碗D、紫砂壺

304.滬杭寧等大中城市,人們愛好品飲細嫩名優(yōu)茶,喜歡選用(B)茶具泡茶。

A、蓋瓷杯B、玻璃杯C、蓋茶碗D、大瓷壺

306.烹茗井在靈隱山,(D)曾經用它煮飲茶湯,因此而得名。

A、時珍B、歐陽修C、王安石D、白居易

308.、潮汕一帶,人們習慣小杯品啜烏龍茶,喜歡選用(B)茶具。

A、蓋瓷杯B、白瓷杯C、蓋茶碗D、烹茶四寶

310.陸羽泉水清味甘,陸羽以自鑿泉水,烹自種之茶,在唐代被譽為(C)。

A、天下第一湯B、吳山第一井C、天下第四泉D、天下第五泉

313.腦力勞動者崇尚雅致的(D)泡茶,細品緩啜。

A、茶杯B、茶盅C、茶碗D、茶壺

314.體力勞動者常選用(C)泡茶,大口急飲。

A、茶杯B、茶壺C、茶碗D、茶盅

315.(A)水無色透明,無懸浮物,其味頗似汽水,用以和面烙餅、蒸饅頭有既不用發(fā)酵,也不必用堿中和的奇特功效。

A、神泉B、靈泉C、圣泉D、玉泉

316.年青人以茶會友,要求茶葉香清味醇,重于精神品賞,因此多用(A)泡茶。

A、茶杯B、茶壺C、茶碗D、茶盅

317.根據茶具的質地和性能,沖泡烏龍茶宜選配下列(A)茶具。

A、紫砂茶具泡茶無熟湯味,又可保香也不易變質發(fā)餿。

B、玻璃茶具透明度高,泡茶茶姿湯色歷歷在目,增加情趣。

C、搪瓷茶具,具有堅固耐用、攜帶方便等優(yōu)點。

D、保暖茶具會因泡熟而使茶湯泛紅,香氣低沉,失去鮮爽味。

319.神泉的水無色透明,無懸浮物,其味頗似汽水,用以(D)有既不用發(fā)酵,也不必用堿中和的奇特功效。

A、制造汽酒B、烹煮泡茶

C、加工面條D、和面烙餅、蒸饅頭職業(yè)道德品質的含義應包括(D)。

A、職業(yè)觀念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良心B、職業(yè)良心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自豪感C、職業(yè)良心職業(yè)觀念和職業(yè)自豪感D、職業(yè)觀念職業(yè)服務和受教育的程度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盡心盡職具體體現的是(C)

A、盡力使品茶客人感到滿意B、盡力發(fā)揮主觀能動性C、盡力宣傳表現自己D、盡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最早記載茶為藥用的書籍是(B)

A、《北苑別錄》B、《神農本草》C、《茶譜》D、《茶經》狹義茶文化的含義是(C)

A、茶的藝術價值B、茶的物質財富C、茶的精神財富D、茶的文化價值茶樹性喜溫暖,(B),通常氣溫在18-25度之間最適宜生長。

A、干燥的環(huán)境B、濕潤的環(huán)境C、避光的環(huán)境D、陰冷的環(huán)境(A)作品小壺多,中壺少,大壺罕見,大者淳樸,小者精彩。

A、惠孟臣B、年C、曼生D、時大彬在夏季沖泡茶的基本程序中,溫壺(杯)的操作是(C)。

A、不需要的用冷水清洗茶壺(杯)即可B、僅為了清洗茶具C、提高壺(杯)的溫度同時使茶具得到再次清洗D、只有消毒殺菌的作用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A)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滿足的上升。

A、喝茶到品茶B、以茶代酒C、將茶列為開門七件事之一D、喝茶到喝調味茶賓客進入茶藝室,茶藝師要笑臉相迎,并致親切問候,通過(B)和可親的面容使賓客進門就感到心情舒暢。A、輕松的音樂B、美好的語言C、熱情的握手D、嚴肅的禮節(jié)茶藝師與賓客道別時,可通過巧妙利用一些特別的情景,加上特別的問候,讓人倍感溫馨,使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如果尚購買了一些名茶準備節(jié)日消費,可說(A)

A、祝您節(jié)日愉快B、祝您旅途平安C、祝您健康幸福D、祝您生活美好日本人和國人講究飲茶,注重飲茶禮法,茶藝師為其服務時應注意(C)

A、茶水比例B、用水選擇C、泡茶規(guī)D、茶葉用量(D)為表現對客人的敬重,對尊貴賓客要斟茶三道,俗稱“三道茶”。

A、傣族B、侗族C、苗族D、白族(B)按鮮葉原料的茶樹品種分為大白和小白兩大類。A、綠茶B、白茶C、茉莉花茶D、珠蘭花茶俗稱“茶葉末”的顏色釉瓷特征是(B)。A、豇豆紅釉B、黃綠色釉C、翠青如玉D、如銀似玉茶藝表演者著裝應具有(A)特色。A、民族B、地方C、家鄉(xiāng)D、現代茶藝表演者的發(fā)型不可與(A)相沖突。A、表演的容B、茶具的擺設C、播放的音樂D、茶葉的種類明代以后,茶掛中容主要含義有(B)。A、季節(jié)茶品價碼B、季節(jié)時間客人C、工藝茶類用水D、茶類茶具客人安溪烏龍茶藝的沖水方法稱為(B)A、低沖慢斟B、懸壺高沖C、玉泉摧花D、沐霖甌杯清飲法是以沸水直接沖泡葉茶,清飲茶湯,品嘗茶葉(A)A、真香本味B、原汁原味C、明亮湯色D、絢麗“茶舞”條形緊秀,鋒苗好,色澤具有“寶光”是(B)的品質特征。A、太平猴魁B、祁門紅茶C、安溪鐵觀音D、普洱茶“條索粗壯肥大,色澤烏潤或褐紅”是(D)的品質特征。A、太平猴魁B、祁門紅茶C、安溪鐵觀音D、普洱茶

二、判斷題

321.()開展道德評價時,自我批評對提高道德品質修養(yǎng)最重要。

322.()茶藝師與賓客對話時,應坐著并始終控制感情。

323.()巴基斯坦人飲茶普遍愛好檸檬紅茶。

324.()日本人和國人講究飲茶,注重飲茶禮法,因此接待時要讓他們在嚴謹的沏泡技巧中感受到中國茶藝的風雅。

325.()茶藝服務中的文明用語通過語氣、表情、聲調等與品茶客人交流時要語氣平和、態(tài)度和藹、熱情友好。

326.()茶葉的植物學特征,應是芽和嫩葉背面有灰色茸毛,葉齒疏淺,嫩莖成扁形,葉片側脈離葉緣2/3處向上彎,連接上一條側脈。

327.()宋代北苑貢茶的產地是當時的崇。

328.()紅茶類屬不發(fā)酵茶類,其茶葉顏色朱紅,茶湯呈橙紅色。

329.()新茶與茶的區(qū)別主要看色澤即可。

330.()在為VIP賓客提供服務時,茶藝師應根據VIP賓客是新客或常客和茶藝館的規(guī)定配備茶品。

331.()泡飲普洱茶宜用“一沸”的水沖泡。

332.()品茶只要從茶的色、香來欣賞。

333.()按照標準的管理權限,《屯炒青綠茶》標準屬于行業(yè)標準。

334.()把茶葉放在食指和拇指之間能捏成粉末的茶葉含水量都在6%以上,保鮮性能好。

335.()根據不同茶具的質地和性能,沖泡碧螺春宜選配玻璃茶具。

336.()茶藝師可以用關切的詢問、征求的口氣、提議的問話和簡捷重的回答來加深與賓客的交流和理解,有效地提高茶藝館的服務質量。

337.()烏龍茶審評的杯碗規(guī)格,杯高50mm,容量110ml;碗高52mm,容量100ml。

338.()當勞資關系發(fā)生糾紛時,糾紛經過仲裁解決不服的,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339.()用玻璃杯泡綠茶,茶葉用量按杯容積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克茶沖50--60mL的水的比例,將茶葉投入待泡。

340.()《食品衛(wèi)生法》中規(guī)定茶藝師每兩年進行健康體檢一次。

341.()為了表示尊重,在與賓客交談時,目光不要注視對方,避免對方緊。

342.()勞動者的權益包含:享有平等就業(yè)和選擇就業(yè)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wèi)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yè)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343.()消費者與經營者發(fā)生權益糾紛時可以與消費者多方解釋,采用贈送、打折等方式解決、可以請求消費者協(xié)會調解、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可以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44.()制作烏龍茶對鮮葉的采摘一葉一芽,大都為對口葉,芽葉已成熟。

345.()紫砂壺具有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韻,茶葉不易霉餿質,泥色多變,耐人尋味,壺經久用,反而光澤美觀等優(yōu)點。

346.()滇紅工夫紅茶香氣清高、味道甘鮮。

347.()陸羽《茶經》指出:其水,用礦泉水上,溪水中,井水下,其溪水,揀乳泉石池急流者上。

348.()紅茶的呈味物質構成,茶黃素、茶褐素、花青素等。

349.()茶藝的三種形態(tài)是品茗、表演、議事。

350.()真誠守信是一種社會公德,它的基本作用是提高技術水平和競爭力。

351.()茶點大致可以分為干果類、鮮果類、糖果類、西點類、中式點心五大類。

352.()過量飲濃茶,會引起頭痛、惡心、、失眠、煩躁等不良癥狀。

353.()要泡好一杯茶,需要掌握的要點有:選茶、擇水、備器、沖泡、品嘗。

354.()遵守職業(yè)道德的必要性和作用,體現在促進個人道德修養(yǎng)、行風建設和事業(yè)發(fā)展。

355.()德化瓷器素有“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美譽。

356.()京津等大中城市,大都選用紫砂茶具品飲名優(yōu)茶。

357.()接待印度賓客時,茶藝師應注意不要用左手遞物。

358.()陸羽認為二沸的水適宜泡茶。

359.()在沖泡茶的基本程序中,溫壺(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洗與消毒茶具。

360.()茶藝師在為信奉佛教賓客服務時,可行握手禮,以示敬意。

361.()為維吾爾族賓客服務時,端茶時不要用單手。

362.()黃茶按鮮葉老嫩不同,分為蒙頂茶、黃大茶、太平猴魁三大類。

363.()在茶藝演示沖泡茶葉過程中的基本程序包含:煮水、備茶、置茶、沖泡、奉茶、收具。

364.()由于芳香物質種類和數量的變化,茶葉表現出各種不同的滋味特征。

365.()安溪烏龍茶藝的程序共為12道。

366.()安溪烏龍茶藝一般選擇大自然簫聲的音樂。

367.()俄羅斯人喜歡純茶清飲,茶藝師在服務中可推薦一些素食茶點。

368.()春茶維生素的含量低于于夏、秋茶。

369.()美國人多數人愛飲加糖和奶的綠茶,也酷愛紅茶。

370.()茶葉中含有100多種化學成分。

371.()女人愛用小巧精致的金銀玉器茶具沖茶。

372.()品茗焚香時使用的最佳香具是竹筒。

373.()接待年老體弱賓客時,應盡可能將其安排在雅間。

374.()紅、綠茶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重金屬指標中,鉛含量的指標含為2×10-6。

375.()職業(yè)道德是人們在職業(yè)工作和勞動中應遵循的與文化修養(yǎng)緊密相聯系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總和。

376.()最早記載茶為藥用的書籍是《大觀茶論》。

377.()世界上第一部茶書的作者是熊蕃。

378.()泡茶時,先放茶葉,后注入沸水,稱為上投法。

379.()在味覺的感受中,舌頭各部位的味蕾對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樣,舌根易感受甜味。

380.()優(yōu)質茶一般帶有明顯的酸餿味。

381.()《大觀茶論》的作者是蔡襄。

382.()接待蒙古族賓客,敬茶時應用右手,以示尊重。

383.()泡飲紅茶一般將茶葉放在鍋中熬煮。

384.()漢族大多推崇純茶清飲,茶藝師可根據賓客所點的茶品,在茶湯中分別加入糖、鹽、椒、或果品之類。

385.()機井的水較清澈,適宜泡茶。

386.()}當下列水中Co、Cd的含量大于8mg/L稱為硬水。

387.()職業(yè)道德是人們在職業(yè)工作和勞動中所應遵循的道德原則和規(guī)的總和。

388.()茶葉的保存應注意溫度的控制,溫度越高,茶葉品質越趨于緩慢化。

389.()發(fā)酵時間長短是六大類成品茶的分類依據。

390.()雨打芭蕉是不適合品茶時播放的大自然之聲。

391.()GB7718-94《生活用水衛(wèi)生標準》是與國家強制性茶葉標準密切關系的標準。

392.()茶藝師在接待佛教賓客時,應主動與僧尼握手。

393.()茶藝表演臺布置的關鍵是茶具與香爐的配合。

394.()時興烏龍茶藝的地點是滬和京津。

395.()茶樹扦插繁殖后代,能充分保持母株高產和抗性的特性。

396.()茶葉中夾有大量花干都是花茶。

397.()烏龍功夫茶的品飲藝術起源于宋代。

398.()茶樹是屬于強酸性作物,PH值達3.0以時,仍保持有經濟生產能力。

399.()君山銀針形似雀舌,勻齊壯實,鋒顯毫露,色如象牙,魚葉金黃。

400.()由于沖泡烏龍茶的溫度要求較高,因此在茶藝沖泡過程中增加過濾網和隨手泡兩樣茶具,以避免沖泡中溫度降低。

401.()唐代煎用餅茶需經過蒸、煮、濾。

402.()通常泡茶用水的總硬度不宜超過250G。

403.()《走筆孟柬議寄新茶》的詩作者是徐夤。

404.()灌木型茶樹的基本特征,沒有明顯主干,分枝較密,多近地面處,樹冠短小。

405.()毛茶標準樣是毛茶收購,對樣評茶的實物依據。

406.()氨基酸具有興奮、強心、利尿、調節(jié)體溫、抗酒精煙堿等藥理作用。

407.()釉里紅的特色是在瓷器上施金加彩,宛如錢絲萬縷的金絲彩線交織,顯示金碧輝煌、雍容華貴的氣度。

408.()賓客進入茶藝室,茶藝師要笑臉相迎,并致親切問候,通過美好的樂曲和可親的面容使賓客進門就感到心情舒暢。

409.()六大茶類齊全于明代。

410.()茶藝師服務時,為顯示出坦率、開放、誠實,可坐時翹起二郎腿。

411.()“茶室四寶”是杯、盞、壺、茶。

412.()茶葉中的維生素A、E、K屬于脂溶性維生素。

413.()狹義茶文化的含義是茶的物質財富。

414.()調飲法是通過調節(jié)茶湯的濃度,以適應不同口味的需求。

415.()美人茶沖泡置茶宜采用上投法。

416.()宋代哥窯的產地在龍泉。

417.()用機井井水泡茶,茶湯表面會浮起一層“銹油”。

418.()掛畫、插花、焚香、品茗四藝整合出現的年代是漢朝。

419.()按照國家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天然有機茶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殘留量不得高于0.05mg/kg。

420.()水中的溶解物越多,pH值越大。

421.()紅、綠、烏三大茶類的香氣主要特點是紅茶清香,綠茶花香,烏龍茶甜香。

422.()抽煙、飲酒可以緩解“茶醉”。

423.()俗稱“茶葉末”的顏色釉瓷特征是青白釉。

424.()洞庭碧螺春的品質特點是外形勻整,條索緊結,色澤灰綠光潤。

425.()品飲鳳凰單樅烏龍茶時,茶水比例以1:50為宜。

426.()唐宋時期茶具是和其他食物公用木制或制的碗,一器多用,沒有專用茶具。

427.()茶文化三個主要社會功能是益思、明目、健身。

428.()“茶味人生細品悟”是喻指茉莉花茶藝的“論茶”。

429.()烏龍茶藝“春風拂面”意指淋壺。

430.()泡茶用水要求水的渾濁度不得超過150,不含肉眼可見懸浮微粒。

431.()睡前飲茶宜淡,茶水比應大。

432.()綠茶的種類有蒸青、涼青、烤青三種。

433.()茶葉“勻”不能說明茶葉品質的狀況。

434.()景瓷宜是唐代茶具的代表。

435.()出現焚香的歷史年代是唐宋。

436.()白茶按鮮葉原料的茶樹品種分為大芽和小芽兩大類。

437.()茉莉花茶藝中“春江水暖鴨先知”寓意是淋壺。

438.()舒城小蘭花干茶色澤屬于金黃型。

439.()茶葉保存應注意水分的控制,當其水分含量超過3%時,就會加速茶葉的變質。

440.()烏龍茶中武夷水仙葉底不顯綠葉紅鑲邊。

441.()皖南屯綠條索纖細、卷曲成螺、茸毛披露。

442.()評茶術語中關于滋味的褒義術語主要是嫩甜、可口、清香。

443.()安溪烏龍茶茶藝泡茶時使用的主茶具是紫砂壺。

444.()“凈”是指凈度好,茶葉中不摻有茶類夾雜物。

445.()安溪烏龍茶藝品茶使用的茶具是紫砂杯。

446.()品茗焚香時,濃香茶一般配合焚較淡的香品。

447.()峨嵋山玉液泉是陸羽評定的“天下第一泉”。

448.()毛尖質湯色碧綠、滋味甘醇鮮爽。

449.()為使發(fā)型與韻味悠長的意境向配,可以長發(fā)披肩。

450.()茶藝表演者的服飾要與茶葉品質相配套。

451.()沖泡茉莉花茶適宜水溫是80℃左右。

452.()茶藝表演時音樂的作用是揚技藝。

453.()相傳東坡非常喜歡甘露泉的泉水,每天派人打水,又怕人偷懶將水掉包,特意用竹子制作了標記,交給寺里僧人作為取水的憑證,后人稱之為“調水符”。

454.()峨眉玉液泉“神水”無色透明,無懸浮物,其味頗似汽水。用以和面烙餅、蒸饅頭有既不用發(fā)酵,也不必用堿中和的奇特功效。

455.()清飲法是以沸水直接沖泡葉茶,欣賞“茶舞”。

456.()品飲花茶是屬于食物型的調飲法。

457.()《情鄉(xiāng)行》反映山水之音的古典名曲。

458.()龍井茶藝所用的茶杯為瓷杯。

459.()閩、粵、臺流行的“茶飲方”是用生、蔥和茶調配用水煎熬的調飲茶。

460.()西湖龍井的品質特點是外形細、圓緊、直、光、多白毫;質清香,湯綠味濃。

46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