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腸桿菌科課件_第1頁
第8章-腸桿菌科課件_第2頁
第8章-腸桿菌科課件_第3頁
第8章-腸桿菌科課件_第4頁
第8章-腸桿菌科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獸醫(yī)微生物學第8章腸桿菌科第一節(jié)埃希菌屬第二節(jié)沙門菌屬第三節(jié)耶爾森菌屬第四節(jié)其他腸道桿菌屬第一節(jié)埃希菌屬

本屬現至少有8個種,其中最重要的種是大腸埃希菌(Ecoli),俗稱大腸桿菌。大多數是人和溫血動物腸道內正常菌群成員之一,人和動物出生數小時即可經口進入消化道后段,大量繁殖而定居,終生伴隨,并經糞便不斷散播于周圍環(huán)境。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革蘭陰性無芽胞桿菌。大部分有周鞭毛和菌毛。直桿狀,兩端稍園。單在或成雙排列。大腸桿菌二、培養(yǎng)特性:本菌為兼性厭氧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7℃,最適pH為7.2-7.4.1、普通培養(yǎng)基:中生長良好。隆起、光滑,整齊,灰白色。2、肉湯:渾濁,粘性沉淀,管壁有菌環(huán)。3、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紅色菌落。4、伊紅美蘭鑒別培養(yǎng)基:黑色帶金屬光澤的菌落5、在SS瓊脂上一般不生長或生長較差,生長者呈紅色。6、綿羊血平板:β溶血(致病菌株)。三、生化特性:大腸桿菌能分解多種碳水化合物產酸產氣。大多數菌株可發(fā)酵乳糖。乳糖蔗糖H2S尿素吲哚MRVVP枸櫞酸鹽+---++--甲基紅試驗(MRV):腸桿菌科各菌屬都能發(fā)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過程中產生丙酮酸,進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謝的途徑不同,可產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產物,可使培養(yǎng)基PH值下降至pH4.5以下,使甲基紅指示劑變紅。

四、抗原及血清型:大腸桿菌抗原主要有O、K、和H三種,為表面抗原,是血清型鑒定的物質基礎。

1、O抗原:菌體抗原,有174種。121℃不破壞其抗原性,每個菌株只有一種O抗原,可用單因子抗O血清做凝集以鑒定。

2、K抗原:菌體表面的一種熱不穩(wěn)定抗原,位于被膜或莢膜中。有K的不被抗O血清凝集,稱為O不穩(wěn)定性。

3、H抗原:熱不穩(wěn),加熱至80℃或經乙醇處理后可破壞其活性??乖Y構式:O:K:H五、致病性:大多數大腸桿菌是腸道的正常菌群,但在特定條件下可致人和動物的大腸桿菌病。根據毒力因子與發(fā)病機制的不同:1、腸產毒素型大腸桿菌2、腸致病型大腸桿菌3、腸出血型大腸桿菌4、腸侵襲型大腸桿菌5、腸凝集型大腸桿菌6、彌散黏附型大腸桿菌腸道致病性大腸桿菌1、敗血性大腸桿菌2、尿路致病性大腸桿菌3、新生兒腦膜炎大腸桿菌4、禽致病性大腸桿菌腸道外致病性大腸桿菌1、腸產毒素型大腸桿菌(ETEC):毒力因子主要是粘附素和腸毒素。引起嬰幼兒和幼畜腹瀉,出現輕度水瀉,也可呈嚴重的霍亂樣癥狀。腹瀉常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營養(yǎng)不良者可達數周,也可反復發(fā)作。致病因素是LT或ST,或兩者同時致病。有些菌株具有定居因子,常見者為O6:K15:H16、O25:K7:H42。鑒定ETEC主要測定大腸桿菌腸毒素,血清型有一定參考意義。2、腸致病型大腸桿菌:是嬰兒腹瀉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傳染性,嚴重者可致死;成人少見。細菌侵入腸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上段大量繁殖。切片標本中可見細菌粘附于絨毛,導致刷狀緣破壞、絨毛萎縮、上皮細胞排列紊亂和功能受損,造成嚴重腹瀉。EPEC不產生LT或ST。有人報道,EPEC可產生一種由噬菌體編碼的腸毒素,因對Vero細胞(綠猴腎傳代細胞)有毒性,故稱VT毒素。VT毒素的結構、作用與志賀氏毒素相似,具有神經毒素、細胞毒素和腸毒素性。鑒定EPEC可根據臨床表現與血清型。3、禽致病性大腸桿菌

是一類致禽類急性的、全身性疾病的腸道外的病原性大腸桿菌,主要表現為氣囊炎、肺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輸卵管炎等,或表現為急性敗血癥、腫頭綜合征或雛雞臍炎。六、微生物學診斷:涂片、染色、鏡檢分離培養(yǎng)、純化生化試驗、血清學七、防治:1、抗粘附素全價或亞單位苗2、類毒素苗或LT-B亞單位苗3、基因工程苗4、抗血清5、抗菌藥第二節(jié)沙門菌屬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革蘭氏陰性,無芽胞,周鞭毛。呈直桿狀。二、培養(yǎng)特性:與E.coli相似。只有雞白痢、雞傷寒、羊流產和甲型副傷寒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生長較差。大部分不利用乳糖。培養(yǎng)基中加入硫代硫酸鈉、胱氨酸、血清等可提高其生長效率。

三、抗原及變異:沙門氏菌具有O、H、K和菌毛四種抗原。1、O抗原:細胞表面的耐熱多糖抗原,每個菌株均有。A、B、C、---51個O群。2、H抗原:具有典型的雙相特征。分為第1相和第2相,第1相為特異相,為一部分血清型所有。第2相為非特異相。3、K抗原:Vi抗原。四、致病性:主要引起敗血癥、胃腸炎、局部炎癥。人中毒。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癥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癥狀,如口干、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五、微生物學診斷

病料未污染者污染者鑒別培養(yǎng)基增菌培養(yǎng)基三糖鐵和尿素培養(yǎng)基生化鑒定A-F群多價O血清六、防制:1、疫苗2、凈化3、藥物第三節(jié)耶爾森菌耶爾森菌屬1980年被正式歸入腸桿菌科,在此之前,鼠疫和假結核這兩種細菌曾歸于巴士桿菌屬。本菌屬由革蘭陰性、多形性短小桿菌組成。氧化酶陰性,觸酶陽性。發(fā)酵葡萄糖等產酸、不產氣或只產微量氣。本菌屬廣泛存在各種環(huán)境中,一些種具有宿主特異性。一、形態(tài)與染色特性:革蘭氏陰性,菌體呈球桿狀。固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菌體為卵圓形或短桿狀,散在或群集。肉湯中培養(yǎng),細菌排成短鏈狀(鼠疫耶爾森菌)。二、培養(yǎng)特性:兼性厭氧菌。最適生長溫度為28-30℃,最適pH為7.2-7.4。1、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生長貧瘠。菌落呈半透明、奶油狀,光滑濕潤。2、肉湯培養(yǎng)基:液體清亮,液面有菌膜。4-5天后形成長絲狀下垂生長物。三、致病性:

耶爾森菌最顯著的特性是它們具有抵抗巨噬細胞殺傷作用的能力,可在巨噬細胞內存活和繁殖,但不在多行核白細胞內生長。鼠疫是由鼠疫桿菌所致的烈性傳染病,病死率30%-100%,《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列為甲類傳染病。歷史上記載過三次鼠疫的世界性大流行,第一次發(fā)生在公元6世紀,幾乎遍及全世界。第二次發(fā)生于14世紀,當時稱為“黑死病”,波及整個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第三次發(fā)生于1894年,于1900年流傳到32個國家。自1940年后,較小范圍的流行仍在世界上不斷發(fā)生。日本侵略中國期間,曾用鼠疫殘害中國人民。

細菌鼠腺型鼠疫疫蚤人腺型鼠疫敗血型鼠疫肺鼠疫人感染后,死者皮下嚴重充血、出血,大量血紅蛋白轉為含鐵血紅素,致使皮膚變黑紫色,故又稱為“黑死病”病。五、微生物學診斷:1、病料的采取2、分離培養(yǎng)3、鑒定

病料4-25℃增菌直接分離接種實驗動物,從死者肝、脾、淋巴結中接血瓊脂

已污染未污染麥康凱或SS瓊脂腦心浸出液或血瓊脂可疑菌落純培養(yǎng)生化試驗

血清學鑒定毒力菌株鑒定第四節(jié)其他腸道桿菌屬一、愛德華菌屬本菌屬細菌為革蘭陰性短小桿菌,無莢膜,不行成芽孢,兼性厭氧。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尤以水中多見。本屬現有遲緩愛德華菌、鮰愛德華菌和??茞鄣氯A菌3個種。發(fā)酵D葡萄糖及其他一些碳水化合物產酸、產氣,氧化酶陰性,接觸酶陽性,VP實驗和枸櫞酸鹽利用實驗陰性,賴氨酸及鳥氨酸脫羧酶陽性,還原硝酸鹽為亞硝酸鹽,發(fā)酵麥芽糖和D甘露糖。鮰愛德華菌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25℃時有運動力,其他種最適生長溫度為37℃,靠周生鞭毛運動。致病性主要引起水產動物的愛德華菌病。遲緩愛德華菌主要引起日本鰻、叉尾鮰等體表出血性潰瘍或敗血癥。該菌感染廣泛,包括貝類、冷水及溫水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多種動物。遲緩愛德華菌的致病機理比較復雜,目前已經確定的毒力因子有載鐵體、細胞黏附素和侵襲素、兩種不同形式的溶血素等。微生物學診斷:1、病料的采取2、分離培養(yǎng)3、鑒定二克雷伯菌屬本菌屬由無運動力、有莢膜的腸道桿菌所組成。先可分六個種、三個亞種和一個未定種。1、肺炎克雷伯菌2、產酸克雷伯菌3、土生克雷伯菌4、植生克雷伯菌5、肉芽腫克雷伯菌6、活動克雷伯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