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學匯總_第1頁
國際金融學匯總_第2頁
國際金融學匯總_第3頁
國際金融學匯總_第4頁
國際金融學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開大學范小云1第五章

國際資本流動

與國際金融危機南開大學范小云2第一節(jié) 國際資本流動一、國際資本流動的類型

國際資本流動是指資本從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轉移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它主要反映在一個國家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資本與金融賬戶中。 (一)長期資本流動 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資本流動是長期資本流動。 直接投資 證券投資 國際貸款直接投資有三種類型:創(chuàng)辦新企業(yè)收購國外企業(yè)的股權達到一定比例以上(10%)利潤再投資證券投資與直接投資的區(qū)別在于,證券投資者對于投資對象企業(yè)并無實際控制和管理權。證券投資在國際資本流動中的作用有加強的趨勢,國際金融市場上出現了融資手段證券化的趨勢。主要有政府貸款、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和國際銀行業(yè)貸款等。南開大學范小云3第一節(jié) 國際資本流動一、國際資本流動的類型

(二)短期資本流動 短期資本指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各種金融資產。 套利性資本流動 保值性資本流動 投機性資本流動貿易資金融通南開大學范小云4第一節(jié) 國際資本流動二、國際資本流動的動因

(一)國際資本流動的一般原因 國際資本流動是一種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轉移,與國際貿易類似,國際間的要素報酬差異將造成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流動。 如果一國的資本相對豐裕,則該國作為資本報酬的利率就會較國外利率低,由此資本就會由該國流向他國。南開大學范小云5第一節(jié) 國際資本流動二、國際資本流動的動因

(二)證券投資國際分散化的動因 要素報酬差異只能說明資本從低利率國流向高利率國的單向流動,而現實中,資本在多數國家之間是相互或雙項流動的。 投資者除了關心投資收益外,也注重投資收益的穩(wěn)定性。證券投資國際分散化將更利于改善風險管理和提高收益。南開大學范小云6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國際金融體系越來越頻繁地發(fā)生著危機:

金本位制崩潰(1920s) 華爾街危機和經濟大蕭條(1929-39) 美元違約(1971)和全球通脹(1970s) 拉美債務危機(1980s) 全球股市危機(1987) 日本金融危機(1991-2003) 歐洲匯率機制危機(1992-93) 墨西哥金融危機(1994-95)

南開大學范小云7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國際金融體系越來越頻繁地發(fā)生著危機: 亞洲金融危機(1997-99?) 俄羅斯金融危機和LTCM危機(1998) 巴西貨幣危機(1999) 美國D倒閉和財務丑聞(2000- 2003) 阿根廷危機(2001) 新的第三世界債務危機(中東、東歐、非洲)

.....南開大學范小云8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Forhistorianseveryeventisunique.Economics,however,maintainsthatforcesinsocietyandnaturebehaveinrepetitiveways.Historyisparticular,economicsisgeneral.

對于歷史學家來說,每一事件都是獨一無二的。但經濟學在社會與自然中卻反復重復。歷史具有獨特性,經濟學則具有一般性。

南開大學范小云9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海曼·明斯基(HymanMinsky) 貨幣主義理論家中享有極度悲觀的聲譽,他十分悲哀地強調貨幣體系的脆弱性及其導致災難的可能性,強調信用體系的不穩(wěn)定是危機發(fā)生的一般原因。危機是在外部沖擊使boom-bust時產生的。 為什么危機發(fā)生得如此頻繁呢?南開大學范小云10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海曼·明斯基(HymanMinsky) 正常情況下,快速的經濟增長需要相應的快速的銀行信貸增長的支持。但是,當對資產價格投機需求增加并迅速取代生產性投資需求、人們“買只是為了賣”時,就會出現過度交易,投資者大量購買的結果是銀行信貸增加,而抵押(質押)品的價格是越來越通脹的,于是實現了泡沫的加速成長。南開大學范小云11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海曼·明斯基(HymanMinsky) 任何事件都可能引致泡沫的破裂,此時,市場突然只有恐慌性拋售,資產價格急速下跌,投資者或者拋售資產遭受巨大損失,或者變現不成功,最后出現違約或破產。而銀行發(fā)現貸款人不能償還債務,而原來的貸款抵押(質押)品大幅貶值,于是出現了信用枯竭(Creditdryup)。好公司也得不到貸款,或優(yōu)良貸款也被要求提前償還,以確保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南開大學范小云12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二)凱恩斯(JohnMaynardKeynes) 凱恩斯將資本分為善意資本(virtuouscapital,投資于生產、基建和服務的資本)和惡意資本(viciouscapital,純粹為投機目的)。正是惡意資本和錯誤的政府政策導致1930年代的大蕭條。 凱恩斯否定了薩伊定律,提出了需求經濟學,認為政府部門有義務進行需求管理來彌補危機時期私人部門需求的不足。南開大學范小云13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三)金德爾伯格(CharlesKindleberger) 金德爾伯格特別關注為什么金融危機往往比最初的錯誤本身更嚴重、更持久?他指出一國國內和國際范圍內具有超然地位或“盟主”地位的最后貸款人的重要性。不僅最后貸款人在恐慌發(fā)生前的救助是重要的,而且最后貸款人存在本身就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金融恐慌。 大蕭條持續(xù)時間長的原因就是缺乏國際最后貸款人,導致各國政府紛紛采取以鄰為壑政策。南開大學范小云14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四)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 熊彼特關注繁榮-崩潰周期背后的根本原因。 他認為是企業(yè)家而不是企業(yè)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石,是創(chuàng)新和企業(yè)家愿意引入創(chuàng)新構成了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強大動力。這樣,創(chuàng)新成為了體系進步和不穩(wěn)定的原因?!皠?chuàng)造性地破壞”的體系發(fā)展迫使舊的技術、產品、經濟金融體系快速適應或被淘汰。當創(chuàng)新步伐突然加快,就有可能發(fā)生嚴重的危機。 這是否意味著危機是好的、必要的?.....南開大學范小云15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二、國際金融危機的案例分析

(一)TheGreatDepression

大蕭條導致了:工業(yè)產出減半、失業(yè)率最高達25%、世界貿易下降了三分之二、出口國家貧窮。

1、根本性原因:農產品過剩1920年代資本品的過度投資凡爾賽合約美國經濟脆弱(收入分配不均、銀行業(yè)問題)

南開大學范小云16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TheGreatDepression 2、誘發(fā)性原因:NYSE1929年11月崩盤美國銀行失?。ㄙY產價格下降導致貸款違約和銀行破產、1920年代在信貸支撐基礎上的過度投機、過度借貸)南開大學范小云17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TheGreatDepression 3、危機持續(xù)、嚴重的原因:政府錯誤的財政政策(平衡預算政策、緊縮貨幣政策、加稅、減少福利支出)對德、奧的賠款要求“以鄰為壑”政策(貿易保護主義、競爭性貶值等)缺少最后貸款人或領導地位的強勢角色(美國的消極退出導致了1933年WorldEconomicConference尋求采取統(tǒng)一行動恢復世界經濟的努力失?。?/p>

南開大學范小云18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TheGreatDepression 4、大蕭條對美國的影響 大蕭條中,美國經濟受影響最嚴重(工業(yè)產出、老工業(yè)的衰落、東北工業(yè)中心的衰落)。但是,美國也孕育著積極的變化:人口西移西部崛起新產業(yè)(主要有石油化工、新的消費產品、耐用消費品、新品牌、國內經濟的商業(yè)化、飛機、好萊塢等)西海岸成為新的增長區(qū)(加州人口1940年代末成為人口最多的州、洛杉磯成為美國人心中理想的城市)南開大學范小云19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一)TheGreatDepression 4、大蕭條對美國的影響 到1945年二戰(zhàn)結束時,美國占有一半的世界工業(yè)產出,一半的世界貿易,近三分之二的黃金儲備。南開大學范小云20GrowthofSunBeltCities,1920-1980MetropolitanAreasYear1920194019601980LosAngeles8792,9166,0397,478SanDiego742891,0331,862Phoenix291866641,509Tuscon2037266531Dallas1855271,0842,430Houston1685291,4182,905SanAntonio1913387161,072NewOrleans3985529071,256Atlanta2495591,0172,030Miami302689351,626POPULATION(inthousands)0-250250-1,0001,000-3,000Over3,000南開大學范小云21INDEXOFINDUSTRIALPRODUCTION1929=100 World /Japan/USA/UK/Germany/Canada/France 1925 84 87 89 81 77 701926 85 91 77 90 781927 91 83 89 96 97 79 831928 95 89 93 95 99 91 921929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1930 86 95 80 92 86 99 851931 75 92 68 84 68 86 711932 64 98 54 83 53 72 581933 72 113 64 88 61 81 601934 78 129 66 99 80 75 741935 86 142 76 106 94 72 821936 96 151 88 116 106 78 901937 104 171 92 124 117 821001938 93 173 72 116 126 76 95

南開大學范小云22THECONTRACTINGSPIRALOFWORLDTRADE:1929-1933(US$GoldMillions)

19291930193119321933AverageMonthly 2858232716681112997Volume Index(1929=100)10081583935南開大學范小云23DECLINEINEXPORTINCOMEOFPACIFICPRIMARYEXPORTINGCOUNTRIES1929-1933(%)Chile 80China 75-80Malaya 70-75Netherlands-Indies65-70Canada 65-70Mexico 65-70NewZealand55-60Australia 55-60Colombia 50-55Philippines 30-45南開大學范小云24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二)InternationalDebtCrisis

1、原因 在1980年代以前,歐洲、日本的重建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發(fā)展均不需IMF和世界銀行的資金支持。 早期,雙邊政府的援助取代世界銀行的角色:馬歇爾計劃為歐洲戰(zhàn)后重建融資,也為日本、韓國、臺灣提供資金,甚至援助更廣泛的“友好的”第三世界國家。1948-52,馬歇爾計劃共提供120億美元海外援助,大大超過了IMF和世界銀行的全部資本金。 但是,到了1960年代,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發(fā)展,私人銀行業(yè)越來越多地向各國政府提供貸款,成為主要的政府債權人。其結果是:南開大學范小云25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二)InternationalDebtCrisis

1、原因和結果 到1980年代早期,發(fā)生了全球債務危機。第三世界國家已沒有償還能力的西方商業(yè)銀行貸款達到5000億美元。 究其原因,除了國際銀行競爭加劇原因外,拉美、非洲和東歐國家政府由于石油危機,對貸款有永不滿足的需求;國家主導型發(fā)展模式的誘惑(日韓成功);1970年代一系列沖擊(越戰(zhàn)引發(fā)的通脹危機;1973和1979年的石油危機;1974-76年全球經濟衰退減少西方國家的進口需求,而石油危機增加了第三世界國家的進口,因此產生經常賬戶赤字需要融資;全球利率的上升)南開大學范小云26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二)InternationalDebtCrisis

1、原因和結果 結果,第三世界和東歐國家——銀行客戶陷入困境,銀行只好提供更多的貸款,新貸款越來越多地用于支付舊貸款的利息,貸款利息從1973年的150億美元上升到1982年的1000億美元,銀行陷入困境。 到1982年,墨西哥發(fā)生債務危機,比索從25貶值到100,巴西和阿根廷也陷入了相似的困境。南開大學范小云27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二)InternationalDebtCrisis

2、債務危機的解決方案 債務危機給世界帶來了巨大沖擊,債權銀行陷入困境,美國1982年底,最大的9家銀行共向拉美國家提供510億美元貸款,相當于這些銀行自有資金總額的176%,其余銀行提供了790億美元。債務國基本喪失了主動從國際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的能力,經濟全面緊縮。 最初的援助措施(1982-84)——在IMF的協(xié)調下,一方面,各國政府、銀行和國際機構向債務國提供貸款以緩解資金困難,另一方面,重新安排債務,IMF要求債務國國內緊縮,債權銀行延長債務本金的償還期限,但是并不減免債務總額。 .....南開大學范小云28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二)InternationalDebtCrisis

2、債務危機的解決方案 貝克計劃(1985-88)——通過安排延長原有債務期限、新增貸款來促進債務國的經濟增長,同時要求其調整國內政策。在貝克計劃執(zhí)行中,產生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手段,如債務資本化、債權交換、債務回購等。 布雷迪計劃(1989年后)——鑒于許多銀行對不良債務失去了信心,因此,提出在自愿的、市場導向的基礎上,對原有債務采取各種形式的減免。

1990年后,美國利率顯著下降,債務國的政策調整也初見成效。1992年,債務危機基本宣告結束。南開大學范小云29LEADINGTHIRDWORLDDEBTORS:DEBTOWEDTOCOMMERCIALBANKS(atend1981) Dueinoneyearorless $billions %oftotal %ofExportsMexico$56.9 49 85Brazil 52.73567Venezuela 26.2 61 79Argentina 24.8 47100SouthKorea19.958 37Chile10.5 40 77Philippines 10.25663Indonesia 7.24114Taiwan 6.66214Nigeria 6.034 12南開大學范小云30NON-OILTHIRDWORLDCOUNTRIES

CURRENTACCOUNTBALANCES1973-1982(U.S.$BILLIONS)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198019811982-11.6 -37. -46.5 -32. -28.3 -39.2 -58.9-86.2-99.0-97南開大學范小云31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三)TheAsianFinancialCrash

1、根本性原因 許多基礎產品的過度供給(石油、金屬、農產品) 日元升值引起許多基礎產業(yè)生產力過剩(日本公司海外多度投資,韓國在汽車和電器方面的過度海外投資等) 國際金融市場失控(機構投資者尋求短期利潤,游資規(guī)模巨大,銀行業(yè)追求國際化趨勢,國際銀行過度借貸導致這些國家積累了大量的短期外資,金融市場自由化改革速度太快,而監(jiān)管缺乏等) 日韓企業(yè)過度依賴銀行信貸南開大學范小云32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三)TheAsianFinancialCrash

2、誘發(fā)性原因 早在1997年初,就有一些跡象:韓國韓寶集團破產、泰國第一金融公司破產、許多國家經常賬戶惡化等。誘發(fā)性事件主要有:

1997年7月泰銖貶值 國際銀行業(yè)恐慌性撤資(6個多月時間收回800-1000億美元貸款) 美國對沖基金投機性沖擊南開大學范小云33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三)TheAsianFinancialCrash

3、導致危機持續(xù)、嚴重的原因IMF救援方案許多區(qū)域內銀行流動性困難或變得厭惡風險,信用枯竭許多企業(yè)背負沉重債務負擔,面臨破產政府試圖通過以鄰為壑的政策解決危機(如削減進口)南開大學范小云34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三)TheAsianFinancialCrash

但是,也有一些亮點: 中國在危機期間仍維持了相當的經濟增長速度; 中國保持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防止各國進一步競爭性 貶值,助于區(qū)域經濟的穩(wěn)定 中國維持了進口規(guī)模 香港1997年10月和1998年9月擊退投機性攻擊 臺灣在危機中保持了快速的經濟增長速度 香港和新加坡的銀行系統(tǒng)沒有出現重大的違約或破 產。南開大學范小云35第二節(jié) 國際金融危機的一般理論

(三)TheAsianFinancialCrash

4、東亞危機的影響日本是最大的輸家美國是表面上的贏家中國是最大的政治上的贏家香港和新加坡銀行業(yè)被證明是這一地區(qū)最強大的臺灣盡管受到了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但是是IT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南亞國家遭受重大損失南開大學范小云36EMERGINGMARKETECONOMIES’

EXTERNALFINANCING

(billionsofdollars)

1996 1997 1998 1999c 2000fCurrentAccountBalance -97.2 -81.7 -10.9 19.3 4.2ExternalFinancing,net 337.1 311.2 185.5 155.5 198.0Privateflows,net 329.8 266.4 137.4 150.5 198.7Equityinvestment,net 125.4 141.8 132.9 162.4 172.4Directinvestment,net 91.7 115.9 118.8 141.4 130.0Portfolioinvestment,net 33.7 25.9 14.1 21.0 42.4PrivateCreditors,net 204.4 124.6 4.6 -11.9 26.3Commercialbanks,net 116.4 35.6 -58.8 -40.5 -11.1Nonbanks,net 88.1 89.0 63.4 28.6 37.4Officialflows,net 7.3 44.8 48.1 5.0 -0.8IFIs 6.1 29.6 37.7 2.6 1.3Bilateralcreditors 0.6 15.3 10.4 2.4 -2.1Residentlending/other,net(l) -155.1 -187.2 -132.5 -119.1 -117.0Reserves(=increase) -84. -42.3 -42.2 -55.6 -85.0南開大學范小云37Asia-Pacific:Short-termDebtandForeignReservesat30June1997

(US$billions)

Short-termdebtForeignReservesShort-termDebt As%ofReservesIndonesia34.720.3170Korea70.6 34.1 207Malaysia 16.3 26.6 61Philippines 8.3 9.8 85Thailand 45.6 31.4 145Taiwan 22.0 90.0 24南開大學范小云38Asia-Pacific:ExternalFinancingbyCommercialBanksandInternationalFinancialInstitutions,1996-2000(US$billions) 1996 1997199819992000CommercialBanks 80.1 (14.5)(59.6)(31.8) (17.6)InternationalFinancialInstitutions 00.3 24.7 22.7 (3.6) 4.9南開大學范小云39第三節(jié) 貨幣危機理論

一、經濟基礎惡化帶來的投機性沖擊導致的貨幣 危機(第一代危機模型——PaulKrugman)

貨幣危機的發(fā)生是由于政府不合理的宏觀政策引起的。投機性沖擊導致儲備急劇下降為零是這種貨幣危機發(fā)生的一般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基本處于被動地位。緊縮性財政貨幣政策是防止危機發(fā)生的關鍵。

70年代以來墨西哥的三次貨幣危機、82年智利貨幣危機等,均屬于這種類型。 南開大學范小云40第三節(jié) 貨幣危機理論

二、主要由心理預期帶來的投機性沖擊所導致的貨幣危機(第二代貨幣危機理論——Obstfeld)

預期自致模型(expectationsself-fulfillingmodel)。貨幣危機的發(fā)生不是由于經濟基礎惡化,而是由于貶值預期的自我實現所導致的。預期實現的方式有多種: 沖擊-政策放松分析; 逃出條款分析; 惡性循環(huán)分析。南開大學范小云41第三節(jié) 貨幣危機理論

二、主要由心理預期帶來的投機性沖擊所導致的貨幣危機(第二代貨幣危機理論——Obstfeld)

以惡性循環(huán)分析為例, 當局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除了可以動用儲備外,還可以通過提高利率來提高投機者進行投機性攻擊的成本;但在很多情形下,當局可能發(fā)現維持固定匯率并不那么有吸引力或并不可行,當局有很多理由寧愿放棄固定匯率,如:中央銀行可能缺少外匯儲備;當局面臨脆弱的銀行體系;當局面臨巨額的債務負擔;當局不愿意承受高利率帶來的經濟衰退、失業(yè)增加、金融市場低迷等壓力。當局也有很多理由愿意.....南開大學范小云42第三節(jié) 貨幣危機理論

二、主要由心理預期帶來的投機性沖擊所導致的貨幣危機(第二代貨幣危機理論——Obstfeld)

維持固定匯率,如:當局堅信維持固定匯率制有利于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有利于提高國家的信譽或出于對國際合作的承諾等。 經濟中存在一個基本面薄弱區(qū)(危機區(qū)),在這個區(qū)域里,危機有可能發(fā)生,也有可能不發(fā)生。如果市場對當局維持固定匯率的信心不足,預期匯率貶值時,就會要求提高利率和工資率等,使維持固定匯率的成本升高,而當局通過提高利率維持固定匯率的努力在增加政府堅持固定匯率制的成本的同時,本身也南開大學范小云43第三節(jié) 貨幣危機理論

二、主要由心理預期帶來的投機性沖擊所導致的貨幣危機(第二代貨幣危機理論——Obstfeld)

會加強市場的貶值預期。期間,如果沒有足以改變市場預期貶值的消息出現,當局可能最終放棄固定匯率。 按照這一邏輯,貶值預期可以自發(fā)引起貶值,即貨幣危機會“自我實現”;如果市場認為政府維持固定匯率的決心是可信的,維持固定匯率的成本就不會升高,固定匯率也就得到維持。如果私人部門預期貶值,明智的政府最好選擇貶值;如果私人部門沒有預期貶值,政府就什么也不需要做。因此,這時存在由預期決定的多重均衡。南開大學范小云44第三節(jié) 貨幣危機理論

二、主要由心理預期帶來的投機性沖擊所導致的貨幣危機(第二代貨幣危機理論——Obstfeld)

政府為抵御投機性沖擊而持續(xù)提高利率直至最終放棄固定匯率是這一危機發(fā)生的一般過程。預期因素決定了貨幣危機是否會發(fā)生、發(fā)生到什么程度,而利率水平則是決定固定匯率制度放棄與否的中心變量。

南開大學范小云45第三節(jié) 貨幣危機理論三、第三代貨幣危機理論

道德風險論由于政府對金融中介的隱性擔保以及監(jiān)管不力,導致金融中介存在嚴重的道德風險問題:金融中介的經理會選擇高風險項目,將過多風險貸款投向房地產和證券市場,導致資產泡沫產生;國外債權人會低估東道國金融中介資產組合的真實風險,愿意借錢給金融中介或為那些無利可圖和高風險的工程和企業(yè)融資;南開大學范小云46第三節(jié) 貨幣危機理論三、第三代貨幣危機理論

道德風險論隨著金融中介以外幣計價的負債比例上升、以本幣計價的資產風險不斷加大,關于金融中介資產未來回報的不利消息或不利預期就會引發(fā)國外投資者對國內金融中介的擠兌,產生對外匯儲備的突然需求,迫使貨幣貶值;國外債權人不愿對國內積累的企業(yè)損失進行融資時,就迫使政府介入,對企業(yè)挽救,如果政府求助于擴張性政策,可能會引發(fā)第一代模型所描述的預期引起投機性沖擊導致貨幣危機。南開大學范小云47第三節(jié) 貨幣危機理論三、第三代貨幣危機理論

金融恐慌論貨幣危機的本質與經典的銀行擠兌模型相似,只是在國際程度上的擠兌而已。貨幣危機發(fā)生的國家不是從長期上無力償還外債,而是短期的流動性不足。通過國內金融機構,短期外債被轉化為缺少流動性的長期貸款。這種短期債務與長期資產在期限上的不匹配性,容易使投資者產生恐慌心理,使得外資撤離該國或該地區(qū),導致了該國或該地區(qū)資產價格的下降以及貨幣的貶值。年度工作總結匯報ANNUALWORKREPORTSUMMARY信托業(yè)務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上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王信舉目錄信托業(yè)務發(fā)展現狀研究01信托業(yè)務創(chuàng)新研究——兩項導致信托業(yè)務突破性發(fā)展的重大革新02信托業(yè)務創(chuàng)新案例分析03信托業(yè)務發(fā)展現狀研究一般理解政策與法律環(huán)境發(fā)展現狀一般特點發(fā)展桎梏信托的一般理解以信為本以誠治業(yè)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講誠信就是要守諾、踐約、無欺。如果有人要問英國人在法學領域取得的最偉大、最獨特的成就是什么,那就是歷經數百年發(fā)展起來的信托理念…這不是因為信托體現了基本的道德原則,而是因為它的靈活性,它是一種具有極大彈性和普遍性的制度?!▽W家梅特蘭信托的應用范圍可與人類的想像力相媲美?!绹磐蟹嗤箍铺匦磐械囊话憷斫庳炌ㄘ泿攀袌?、資本市場和產業(yè)投資的獨特優(yōu)勢最好的非IPO投資銀行業(yè)務平臺信托制度框架下突出的財產管理功能和資金融通功能政策與法律環(huán)境法律框架逐步完善《信托法》(2001.10)——信托法律制度體系的基本法《信托投資公司管理辦法》(2002.6)——信托投資公司的經營管理規(guī)范《信托投資公司資金信托業(yè)務管理暫行辦法》(2002.7)——信托主體業(yè)務的規(guī)范分類監(jiān)管辦法即將出臺,諸多單項條例即將出臺——信托證券專用帳戶、信托公司及業(yè)務信息披露、房地產信托、信托公司治理指引、內控指引和信托核算等政策與法律環(huán)境監(jiān)管思路逐步明晰信托公司分類監(jiān)管原則、屬地監(jiān)管原則協(xié)調規(guī)劃,統(tǒng)一監(jiān)管尚需加強發(fā)展現狀目前重新登記后的信托公司共59家,截至6月底,信托從業(yè)人員4600人近三年來,集合資金信托計劃1053個,大部分獲得了成功,信托公司接受管理的信托財產總額已近2000億元人民幣。84%的信托財產為資金信托,財產信托業(yè)務開始呈現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y監(jiān)會非銀部主任高傳捷,中國長沙信托論壇(2004.10)一般特點由單一信托到集合信托由資金信托向財產信托過渡運用范圍由單一領域到多領域運用工具由單一向多種工具相結合發(fā)展桎梏信托登記信托稅收信托會計信托業(yè)務創(chuàng)新研究兩項導致信托業(yè)務突破性發(fā)展的重大革新信托內部信用增級信托制度框架下的所有權解析內部信用增級外部信用增級由第三方提供信用擔保,提供者包括政府、專業(yè)保險公司、金融機構、大型企業(yè)的財務公司等,增級工具主要有:政府承諾函、保險、企業(yè)擔保、現金抵押帳戶和信用證等。信托內部信用增級利用基礎資產產生的部分現金流來實現,可避免利用外部信用增級工具較容易受信用增級提供者信用等級下降風險的影響的風險。增級工具主要有:構建優(yōu)先/次級結構、利差帳戶和超額抵押等。優(yōu)先/次級結構就是根據一定的原則和需求,將信托或資產支撐的證券產品的收益權分為不同信用品質的檔級,不同檔級的受益權承擔風險、享有利益及利益分配或退出的順序有區(qū)別。內部信用增級——構建優(yōu)先/次級結構遵照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的原則,通過組合策略,向選擇不同風險-收益結構特征的投資者分配不同現金流的結構化設計,能保證不同層次受益權對應的現金流匯總能夠復原為項目整體的現金流,擺脫了項目本身性質以及外部信用擔保的制約,而僅僅依賴于項目自身權利和義務的重新分配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優(yōu)先收益的實現??杀U夏切┢糜诜€(wěn)定收益的投資者能夠在總體收益狀況不是太好的情況下也能獲得較穩(wěn)定收益,同時使風險偏好型投資者在總體收益情況較差時自愿讓渡財產以補貼保本型投資者,而在總體收益較好時獲得獨享較高收益的權利。信托制度框架下的所有權解析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所有權制度的基本涵義中國信托法律框架下的所有權概念簡析信托業(yè)務創(chuàng)新案例研究某國企國有股權退出信托解決方案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證券化項目某酒店式公寓收購項目信托解決方案某國企改革信托解決方案項目情況根據有關部門對某大型國有企業(yè)進行資產重組的指示,經方案慎重比選,該企業(yè)欲將其下屬某子公司通過信托方式轉讓,轉讓資金作為重組基金,從而實現國有資產在該公司的退出。經研究,決定發(fā)起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用于受讓該企業(yè)持有的下屬公司的股權。信托計劃分別向優(yōu)先投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