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八近代中國的覺醒與探索-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至五四運動前能力卷_第1頁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八近代中國的覺醒與探索-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至五四運動前能力卷_第2頁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八近代中國的覺醒與探索-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至五四運動前能力卷_第3頁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八近代中國的覺醒與探索-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至五四運動前能力卷_第4頁
高考歷史二輪復習專題八近代中國的覺醒與探索-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至五四運動前能力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PAGE3專題八近代中國的覺醒與探索——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至五四運動前能力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18·北京石景山區(qū)高三一模]“風云兩甲子,弦歌三世紀”。120年前,清朝光緒皇帝下達《明定國是詔》曰:“數年以來,中外臣工講求時務,多主變法自強?!币韵聦ζ湟饬x認識正確的是()A.挽救了清末統(tǒng)治危機B.觸動了封建制度的根本C.廢除了腐朽科舉制度D.加快中國近代化的進程2.[2018·湖南長沙高三一模]同治初年,清政府以戰(zhàn)敗逃跑為由處死兩江總督何桂清,到了光緒后期,兩江總督劉坤一拒不執(zhí)行清政府“向各國宣戰(zhàn)懿旨”,而是組織“東南互?!?,事后清廷不僅不予處分,反予嘉獎。這反映了()A.地方督撫竭力避免戰(zhàn)亂擴大B.清政府中央集權面臨危機C.地方實力派成為列強代理人D.地方勢力與朝廷分庭抗禮3.[2018·新疆烏魯木齊高三三診]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發(fā)布“預約變法”上諭,4月設立“督辦政務處”,任命奕劻、李鴻章等6人為政務大臣,全權負責新政各項事宜,之后清政府在1901~1905年陸續(xù)頒布新政措施30余項。材料表明清末“新政”()A.客觀上推動了近代化B.抵制了維新思想的傳播C.導致了革命形勢高漲D.加強了皇帝個人的獨裁4.[2018·四川成都實驗中學高三模擬]1905年,《民報》第一號刊載了四幅人物畫,目錄標題分別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義大偉人黃帝”“世界第一之民權主義大家盧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國建設者華盛頓”“世界第一之平等博愛主義大家墨翟”?!睹駡蟆反伺e的根本目的是()A.利用報刊媒介進行民主革命的輿論動員B.考訂黃帝、墨翟、盧梭、華盛頓的歷史地位C.以中西杰出人物為標桿樹立人生新坐標D.立足三民主義理論評價中西歷史人物5.[2018·新疆高三二模]1911年12月,南京臨時政府組建時,革命軍所用的旗幟,湖北方面是共進會的“十八星旗”,南京方面是自制的“五色旗”、廣東方面是“青天白日旗”。這反映出()A.革命軍內部缺乏權威領導B.全國的革命形勢如火燎原C.清王朝統(tǒng)治已經土崩瓦解D.革命黨人防止袁世凱奪權6.[2018·寧夏銀川一中高三二模]據統(tǒng)計,從1895~1913年,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新建工礦企業(yè)全國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資本工業(yè)的平均年增長率為15%。這一時期集中在上海的繅絲工業(yè)顯著發(fā)展。這說明()A.資本主義對華資本輸出明顯減少B.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C.貿易中心開始由廣州轉移到上海D.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出現第一個高潮7.[2018·河南部分重點中學高三聯考]右圖是清末德國的禮和洋行商標。該洋行于1900年前后帶來了上好的靛藍色,靛藍布很快風行中國城鄉(xiāng)。由此可知,禮和洋行()A.所占中國市場份額居列強前列B.營銷策略適應和推動了民眾需求C.貨真價實得到中國民眾的喜愛D.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8.[2018·江蘇卷]張園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園林,被主人開放為公共場所。右圖為筠香齋刻印的年畫《海上第一名園》,描繪的是當年張園門前的景象。該年畫()A.延續(xù)傳統(tǒng)繪畫的以形求神B.體現追求時尚的國民共識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D.表明社會生活的新舊雜陳9.[2018·武漢外國語學校高三一模]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梁啟超的《波蘭滅亡記》、康有為的《波蘭分滅記》為典型代表,亡國史研究持續(xù)不衰,僅1901~1910年間,單行本就有30余種。1915年5月9日,因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問題,5月9日被定為國恥紀念日,由此導致又一波國恥史著作出版的高潮。這反映了研究者的()A.創(chuàng)新精神B.求真意識C.時代情懷D.全球視野10.[2018·云南昆明高三質檢]1896年梁啟超發(fā)表《古議院考》,認為“議院之名,古雖無之”,但諸多典籍都能證明中國在上古三代時期“雖無議院之名而有其實也”。梁啟超意在()A.全盤西化B.中西融合C.繼承傳統(tǒng)D.托古改制11.[2018·廣西柳州、北海高三模擬]毛澤東曾指出,我們的民主革命“從林則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但毛澤東也曾說過,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guī)說起來,是從孫中山先生開始的。毛澤東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林則徐、孫中山都()A.提出或實踐師夷長技思想B.反對封建統(tǒng)治C.主張向西方學習政治制度D.反對外來侵略12.[2018·天津河西區(qū)高三一模]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但《新青年》的很多文章集中在文學革命上。它們提倡以清晰、精確的白話文代替言約義豐的文言文,這是一場語言革命,其實質是思維的重建,是用精確性、嚴密性為特征的近代思維方式取代帶有模糊性特點的傳統(tǒng)思維方式。因此,人們常把新文化運動稱為“白話文運動”或“文學革命”。這說明()A.白話文只是文學形式上的變化B.新文學是民主與科學的載體C.新文學注入新內容D.新文化運動的方向發(fā)生了變化二、非選擇題13.[2018·河北衡水中學高三押題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國古代的閱讀史,是一部以“仕”為主體的閱讀史,閱讀內容以儒家經典為主導,甚至還規(guī)范了經史子集學習的先后順序。但是,伴隨著社會科技文化的發(fā)展帶來紙質書籍的“貶值”,加之科舉制度的實行,閱讀權力也從絕對壟斷到有限控制。藏書和閱讀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專利,民間藏書數量和讀書的人數逐漸增多,書籍種類和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元。無論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士”階層著書立說,還是自隋朝開科取士以來,歷代讀書人,發(fā)奮苦讀,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皇池”,“學而優(yōu)則仕”無疑是封建時代讀書人的最佳出路。——摘編自郁紅梅《中國古代民眾閱讀的演進》材料二晚清的閱讀革命經過了一個較長的醞釀期。新式媒體、新式出版機構及西學類書刊的增加,為閱讀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夠的技術支撐條件,但并未使?jié)撛?/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