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美術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71e0b52e56f3b93a1ec4862a3065f2/4e71e0b52e56f3b93a1ec4862a3065f21.gif)
![2023年人教版美術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71e0b52e56f3b93a1ec4862a3065f2/4e71e0b52e56f3b93a1ec4862a3065f22.gif)
![2023年人教版美術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71e0b52e56f3b93a1ec4862a3065f2/4e71e0b52e56f3b93a1ec4862a3065f23.gif)
![2023年人教版美術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71e0b52e56f3b93a1ec4862a3065f2/4e71e0b52e56f3b93a1ec4862a3065f24.gif)
![2023年人教版美術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71e0b52e56f3b93a1ec4862a3065f2/4e71e0b52e56f3b93a1ec4862a3065f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美術六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第一課基本形體切挖
【教學目標】
1.學習在泥做的六面體或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2.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體是由哪些基本形體切挖的
【教學難點】
各個形體的切挖變化及整體的把握
【核心素養(yǎng)】
在泥做的六面體或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教學準備】
師:范圖、實例、制作材料
生:蘿卜、橘子、蘋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學過程】
1導入階段
復習幾何形體,回顧圓柱體、六面體、圓錐體、球體等造型: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
幾何形體,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生答。師問:我把他們稱為圓柱形、六面形、圓錐形、
球形,對不對?為什么?因為它們都是有長、寬、高的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
你們在下面的圖片中看到了它們當中誰的身影?
師:立方體和圓柱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形體之一,它們看似簡單,可千萬別小瞧了它,
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車,不管是造型簡單或者繁雜的,都是從六面體和
圓柱體的基本形變化而來的。今天我們學習用單個六面體或圓柱體進行形體切挖的練習。
(欣賞課本范圖,講解結構)
2.發(fā)展階段
⑴欣賞課本圖片,加深形體感受,了解草圖畫法。
⑵請大家根據(jù)課本范圖嘗試制作一個凱旋門,留意小結制作方法,師總結。
⑶欣賞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想像。
3.本課練習
根據(jù)草圖,在帶來的材料上進行切挖練習。
4.生作業(yè),師巡視輔導
5.作品展示
作品擺在展示臺上,生評價,師總結。
6.拓展
紙雖然是一種平面的材料,但在紙上進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為立體的
形體,也能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大家可以回家嘗試著制作。
【教學反思】
第二課點的集合
【教學目標】
1.點、線、面在美術作品中的作用及點的集合形式
2.通過對各種點與線的美術作品的欣賞,使其掌握不同點的表現(xiàn)形式,從而有選擇
的進行創(chuàng)作。
3.體驗點、線作品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提高藝術
修養(yǎng)。
【教學重點】
點與線的集合的形式。
【教學難點】
點、線、面的聯(lián)系與畫面美的體現(xiàn)。
【核心素養(yǎng)】
通過對各種點與線的美術作品的欣賞,使其掌握不同點的表現(xiàn)形式,從而有選擇的進
行創(chuàng)作。
【教學準備】
生:水粉或水彩顏料、彩筆、彩色紙、剪刀、膠水、鉛畫紙
師:多媒體課件、作畫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圖片對比導入。
說明:
課件出示畫面效果完全不同的點彩派創(chuàng)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島的塞納河景色》以及
現(xiàn)實主義畫家米勒的作品《拾穗者》,請同學們分析不同作品中畫面效果的不同之處。
在分析回答的過程中,學生經過觀察會直觀地感到:點彩畫畫面以點排列的方式繪制,
畫面效果較為朦朧,與之完全不同的現(xiàn)實主義繪畫作品的畫面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實。
1.同學們是否知道這兩幅畫叫什么名字?作者分別是誰?
2.這兩件作品畫面效果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地方?(揭示課題)
《大碗島的塞納河景色》(修拉)《拾穗者》(米勒)
(二)知識全面剖析。
此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重點,以多媒體課件演示為主,結合學生小組討論、回答等方式進行。
1.點的橫向排列形成什么?
2.點向四周排列又形成什么?
3.點疏密不同的排列會形成怎樣不同的效果?
4.點大小不同的排列會形成怎樣不同的效果?
各種工具表現(xiàn)不同的點。
(三)欣賞點的各種形式。
1.欣賞生活中動植物身上點的圖片。
2.中國畫里的點和線。
(四)點畫作品分析。
課本中選擇了不同種類的點繪畫作品,在此,可將各種作品展示于學生面前,通過老
師的引導逐一讓學生以討論的方式進行分析,得出不同作品的繪畫方式,從而使學生全面
了解點的作用及表現(xiàn)形式。
1.同學直觀感受點彩畫、紙拼貼畫、紙團蘸色點畫、彩筆點畫等作品。
2.在老師的引導下,小組討論學生不同的作品以及繪畫方式。
(五)學生實際操作。
說明: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充分展示個性、表現(xiàn)自我、相互交流、體驗樂趣的過程。學生能否根
據(jù)課上所學知識與技能,將畫面的藝術效果表現(xiàn)出來,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根本。在此過程中,
教師隨時給予指導和肯定,使學生的畫面及時保留較好的效果。
學生操作的過程是對知識技能加深與掌握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可選擇自己感興
趣的點畫方式進行作畫。因為本課從技法上講相對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學生也可選擇或
參考課本中的作品進行臨摹。
作業(yè)要求:1.選擇點畫方法之一進行創(chuàng)作或臨摹。
【教學反思】
第三課遠去的路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透視的基本變化規(guī)律。
2、學習、了解平行線和消失點概念。
3、欣賞名家作品,品味透視在美術中的魅力。
4、聯(lián)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視變化。
【教學重點】
1.了解和掌握透視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
2.透視基本規(guī)律的運用。
【教學難點】透視規(guī)律的理解和在實踐中的運用
【核心素養(yǎng)】
了解和掌握透視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
【教學準備】名家美術作品、建筑風景照片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導階段
結合課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組欣賞、討論課本和老師提供的圖片,理解什么是透視現(xiàn)
象。
二、發(fā)展階段
1、小結透視現(xiàn)象所產生的規(guī)律。
2、什么是視平線和消失點。(結合圖片分小組討論)
3、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區(qū)別。(結合圖片分小組討論)教師用幾何形體示范什么
是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
4、課堂作業(yè)根據(jù)學習要求,組織學生到學校周圍觀察,注意體會物體的透視變化規(guī)
律。
三、課后整理
1、回家收集相關的一些建筑、風景等圖片,鞏固知識。
2、準備好第二節(jié)課的工具材料。
第二課時
一、引導階段
1、檢查課前準備
2、回顧透視的基礎知識點
二、發(fā)展階段
1、講解臨摹作畫的基本過程
(1)先觀察圖片中事物的特征,尋找出符合透視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
(2)構圖(考慮安排主體物的合理位置)。
(3)用線描表現(xiàn)(刻畫主題物的特征)。
(4)整理畫面。
2、講評作業(yè)
(1)兩位學生為一組,相互交換作業(yè),進行評比。(以是否準確表現(xiàn)出透視變化為
標準)
(2)老師統(tǒng)一點評。
三、拓展階段
可以進行現(xiàn)場寫生或者默寫體現(xiàn)透視變化的作業(yè)。
【教學反思】
第四課線與造型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初步認識線造型的藝術特點,并能運用正確的技法進行線造型
的創(chuàng)作,鍛煉學生手腦協(xié)調能力,使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2.掌握硬質線材的表現(xiàn)手法,學會用曲卷、折疊、連接等手法進行線造型的創(chuàng)作。培
養(yǎng)學生初步的立體造型能力和多維空間想像能力。
3.感覺線造型的藝術特點,體會線造型結構帶來的審美趣味,培養(yǎng)學生合理用材巧妙
用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會用金屬線材創(chuàng)作一個藝術造型。
線造型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
【核心素養(yǎng)】
掌握硬質線材的表現(xiàn)手法,學會用曲卷、折疊、連接等手法進行線造型的創(chuàng)作。
【教學過程】
一、認識軟材與硬材。
1.組織教學,檢查學生上課所備的工具材料情況。
2.教師從教學知識說起,引導學生認識“線”。線:兩點之間作連接,便是線。
3.教師拿實物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軟材,什么是硬材。點明本課學習硬線造型。
導入本課,板書課題。
二、欣賞認識線造型
1.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上的線造型作品和學生作品中,認識線造型的表現(xiàn)形式和藝術特
色。
2.引導學生線造型作品。
三、學習線造型的表現(xiàn)方法。
四、實踐操作,練習創(chuàng)作線造型。
五、作業(yè)展示,共享創(chuàng)作成果。
【教學反思】
第五課風景寫生
【教學目標】
1.學習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利用所學的透視和構圖知識進行風景寫生。
2.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與構圖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
如何把透視和構圖知識運用到繪畫實踐中。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第1課時)
欣賞、分析課本圖例,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師:“同學們學習了基本的透視知識。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組圖片,看看他們是如何
運用哪些透視方法的?!膘柟?、加深對平行透視(一點透視)和成角透視(兩點透視)的
理解。引導學生分析他們的特點。
了解風景寫生的方法與步驟。
欣賞課本第2頁下方的圖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師:“這些方框我們稱之為取景
框,在風景寫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機的鏡頭,照出來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攝者
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接關系。所以畫面的美不美和你們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
接關系?!睅熣故尽盎亍弊中蔚娜【翱?。并介紹其使用方法。同時介紹在沒有取景框的情
況下,可用雙手架成“口”字形進行取景。
以圖片或照片資料為例或通過對窗外景物的觀察,講解風景寫生的方法和步驟,了解
風景寫生中的近景、中景、遠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進行取景構圖。在平行透視和成
角透視中房屋的各條棱邊會有什么變化。如何在畫面中確定“視平線”和“消失點”。欣
賞一些風景畫和學生習作。
步驟:觀察一一取景一一構圖一一描繪一一修改一一收拾完成
(二)發(fā)展階段(第2-4課時)
1、取景構圖實地風景寫生
選擇操場或頂樓陽臺先集中引導學生進行取景,觀察建筑物的透視變化,然后以小組
的形式分散開進行實地風景寫生。
老師巡視輔導,及時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教學反思】
第六課讓剪影動起來
【教學目標】
1、學習用黑色卡紙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藝術的特點。
3、增強對中國民間傳統(tǒng)藝術的了解。
【核心素養(yǎng)】
了解皮影藝術的特點。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皮影的圖片、文字資料。
2、準備黑色卡紙、針線、竹條、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選擇幾個傳統(tǒng)劇目或故事(民間故事、成語故事)。所選擇的劇目或故事,內容
和情節(jié)應簡單、易懂。
第一課時
一、引導階段。
1、學生之間交流搜集到的有關皮影的圖像和文字資料,談談他們所知道的皮影知識。
2、分組討論皮影戲中人物的造型特點。(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
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并配以
音樂。)
3、指導學生觀察教科書上的圖例、技法點擊欄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過程,想一想皮
影該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針線縫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裝上木棍。
二、發(fā)展階段。
1、將學生根據(jù)劇目或故事,分成8組,分小組進行構思、合作創(chuàng)作。(提示學生要
根據(jù)故事的內容和情節(jié)來考慮人物的造型特點。)
2、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
3、未完成的可以在課后接著制作。
4、準備下節(jié)課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樣表演。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布置環(huán)境
一、8個小組將自己制作的剪影,輪流進行表演、展示。體驗民間皮影藝人的表演技
能。
二、教師對學生的表演進行總結、點評。
三、總結:激發(fā)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膠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試著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課余,同小
伙伴一起演一演。
【教學反思】
第七課漂浮的畫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初步探索有關浮力的知識,并能根據(jù)身邊的廢舊材料進行有
創(chuàng)意的設計。
2、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將藝術創(chuàng)造與科學研究完美結合的意識,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關注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啟發(fā)學生探究簡單的浮力知識,并結合身邊廢舊物品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難點】
在制作漂浮物時,創(chuàng)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細。
【核心素養(yǎng)】
探索有關浮力的知識,并能根據(jù)身邊的廢舊材料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人
游戲1:
發(fā)給學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游戲要求:你能想到幾種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來的方法?
游戲2:
搶答一一如果給你一把吸管,讓它們漂浮在水面上.設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
型?
二、思考反饋
吸管為什么可以漂浮?
鐵很重,為什么輪船卻能漂浮在海上?
三、信息交流
a.組織學生進行信息交流。
b.哪位科學家最早發(fā)現(xiàn)了浮力?
c.你知道有哪些關于浮力的小故事嗎?
四、合作探究
組織學生分組探究:(材料:鐵、紙、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筆等。)
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材料可以漂?。?/p>
看一看:書中同學作品給了你哪些啟發(fā)?
試一試:運用折、剪、卷、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邊的材料組織什么樣的漂浮物
的造型?
講一講:你能設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裝飾嗎?
五、探索實踐
提出作業(yè)要求: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一個能浮在水面上的新穎美觀的玩具。
【核心素養(yǎng)】
第八課山山水水
【教學目標】
1.欣賞現(xiàn)代優(yōu)秀畫家的山水畫,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祖國大好河山的創(chuàng)作欲望。
2.學習山水畫的構圖特點及遠景近景的不同畫法,初步學會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提
高繪畫能力。
【教學重點】
山水畫勾、皴、點、染的技法學習。
山水畫的遠景近景著色整理等具體技法。
【教學難點】
山水畫的構思及構圖。
【核心素養(yǎng)】
山水畫勾、皴、點、染的技法學習。
【教學準備】
1.教師:國畫用具、宣紙、范畫、教材、錄像。
2.學生:書、國畫用具、學具。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由畫樹引入山水畫的新課內容。
2.板書課題:學畫中國畫一一山山水水
三.講授新課:
1.山水畫:以描繪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題的繪畫。
山水畫是中國畫的三大畫種之一(山水、花鳥、人物)具有幾千年歷史。
2.欣賞畫家作品:分析三種不同風格
3.技法講解:
勾、皴、擦、點、染
4.出示范畫,學生欣賞:
四.布置作業(yè),提出要求:
1.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參照范畫,畫一幅山石。學習技法。
2.可以先在報紙上練習外型。
五.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教學反思】
第九課彩墨家園
【教學目標】
復習、鞏固水墨畫的基礎知識。即,工具材料,用筆用墨。學習幾種動物的畫法。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的用筆、用墨。用筆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動物的造型。
【核心素養(yǎng)】
用筆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動物的造型。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幾張小動物的照片。準備好筆、墨、宣紙等。教師準備幾幅小動物的圖片。
教師準備范圖。
【教學過程】
1.簡要地復習國畫的基礎知識和用筆用墨等作畫技巧。
2.教師出示幾幅動物的水墨畫,并結合課本的范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a.欣賞靈活多變的用筆,加深中鋒、側鋒以及點筆的了解。
b.欣賞用墨焦、濃、重、淡、輕五色,加深學生對墨色的了解。
c.構圖以及動物的造型。
d.欣賞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風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幾位畫壇大師,激發(fā)學生對
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
3.教師現(xiàn)場示范,讓學生直觀了解作畫的全過程,并歸納出步驟:
a.講解歸納動物的大形體。
b.講述調墨、調色。
c.分步作畫,講解畫動物的先后順序。
d.修改調整完成。
4.布置作業(yè),畫兩幅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一一麻雀、蝦。
5.老師巡回指導,主要是用筆、用墨以及動物的造型。
6.征集作業(yè)、講評,提高審美能力。
(三)課后拓展
收集徐悲鴻、齊白石等畫家的資料,了解馬和蝦的畫法。
【教學反思】
第十課我做的樂器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欣賞了解樂器及樂器的發(fā)展,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樂器。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設計意識。
【教學重點】
1.了解樂器2.設計樂器
【核心素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設計意識。
【教具準備】
教師:有關青銅編鐘、藏族大鼓、戰(zhàn)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樂器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
料
學生:準備制作樂器的竹筒、鐵管、鐵盒、陶泥……。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教師播放幾段樂曲讓學生欣賞。
2、請學生猜一猜是什么樂器發(fā)出的樂曲,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青銅編鐘、藏族大鼓、
戰(zhàn)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樂器的不同音效。
3、請學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關樂器的資料。
4、教師出示圖片并簡要介紹樂器的發(fā)展、樂器的種類,并讓學生欣賞不同的樂器發(fā)
出的不同的音效。
5、原始社會(用獸骨、陶泥等制作樂器)——奴隸社會(青銅制作精美的樂器)——
封建社會(樂器的用料、工藝更為講究,多樣如:青銅編鐘、戰(zhàn)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
―至今(居住在我國西南(云南、貴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寧夏、甘肅—新疆、西
藏)地區(qū)一些少數(shù)民族仍舊是用手工來制作樂器。如:藏族大鼓,體現(xiàn)了一個民族的獨特
文化韻味。
(二)、發(fā)展階段
1、教師出示樂器的圖片,引導學生歸納樂器的形狀及特征。
2、教師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帶來的材料設計樂器,教師講解樂器的制作方法。
3、學生思考先畫出自己的設計草圖并進行小組交流。
4、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設計構思進行啟發(fā)性的講評。
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作業(yè):利用竹筒、鐵管、鐵盒、陶土等材料制作樂器。
交流與評價:
1、展示學生制作的樂器并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設計構思及制作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問題,
自己是怎樣解決的。
2、師生交流評價。
3、布置下節(jié)課工具。
【教學反思】
第十一課廢舊物的“新生命”
【教學目標】:
1、認識科學在人類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組合作用繪畫或工藝制作等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xiàn)科學對我們人類生活
的貢獻。
3、并用繪畫、工藝制作等多種形式表現(xiàn)科學創(chuàng)造這一學習過程,培養(yǎng)其熱愛科學、
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探索科學對生活發(fā)展的作用,并以繪畫、工藝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教學難點】
思考與體會科學對人類發(fā)展的影響。
【核心素養(yǎng)】
自己或小組合作用繪畫或工藝制作等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xiàn)科學對我們人類生活的貢
獻。
【教學準備】
繪畫材料或制作材料、資料
【教學過程】
1、引入:
(1)乘坐時空穿梭機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時候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如建筑、交通、
通訊等。
(2)想一想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有了哪些變化?
(3)是什么力量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2、學生討論并回答。
3、講授新課:
(1)學生分組,從建筑、交通、通訊、醫(yī)學、日常用品等方面,將自己收集到的材
料進行交流,探究科學的發(fā)展帶給我們的變化。
(2)學生可對現(xiàn)在的科學發(fā)明或生活進行幻想。
4、啟發(fā)創(chuàng)作:
(1)引導學生看書中的學生作品,了解體現(xiàn)學科功能的表現(xiàn)方法。
(2)欣賞一些運用科學技術設計的生活用品。
5、作業(yè)要求:
用繪畫或制作的方法,表現(xiàn)一副體現(xiàn)科學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題作品。
6、展示作品:科技產品發(fā)布會,設計師展示自己小組的設計作品,并進行講解。
7、小結。
【教學反思】
第十二課保護文物
【教學目標】
1.調查了解本地區(qū)的文物資源,培養(yǎng)學生熱愛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2.通過欣賞、繪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繪制宣傳小報,了解保護文物的意義,增強學生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1.調查了解本地區(qū)的文物資源,培養(yǎng)學生熱愛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2.通過欣賞、繪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學難點】
通過欣賞、繪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課前準備】
老師準備:
(1)收集當?shù)氐奈奈飯D片和文字資料。
(2)就事先了解當?shù)夭┪镳^或文物保護單位,以便組織學生參觀。
學生準備:
鉛筆、彩色水筆、顏料、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與材料。
【教學過程】:
1.引導階段
(1)引導學生欣賞收集當?shù)氐奈奈飯D片和文字資料。
(2)分小組討論交流,感受文物的美感。
(3)教師講解中華民族文明發(fā)展的過程和成就,讓學生了解祖先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化。
2.發(fā)展階段
(1)教師講解一些資料展示卡、宣傳小報和實物仿制的方法,為學生更好地作業(yè)創(chuàng)
造必要的條件。
(2)作業(yè)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評價、欣賞。
3.收拾與整理
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衛(wèi)生和整潔。
4.課后拓展
讓學生回家多搜集一些歷史文物資料,盡力尋找生活所在地的歷史文物,增進對祖國
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加強保護文物的責任意識。
【教學反思】
第十三課古建筑的保護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古建筑的風格特點及保護古建筑的意義。
2.增強對傳乘民族文化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讓學生了解這些偉大的古建筑物是祖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技術的結晶,
從而認識到,愛我中華,保護好國寶是我們新一代神圣的職責。
【教學難點】
通過考察,調查,史學聲進一步認識到我國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從而提高認識美丑的
能力,潛移默化地愛護文物的道德教育。
【核心素養(yǎng)】
了解中國古建筑的風格特點及保護古建筑的意義。
【課前準備】
收集古代建筑的圖片,資料。(制成幻燈片或掛圖)
【教學過程】
(一)上課,師生問好
揭示課題一一《中國古代建筑欣賞》,作啟發(fā)性談話。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p>
“我國的建筑,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在東方乃至世界享有盛譽.今天介紹
的我國古代建筑均具有代表性和歷史意義,是人類建筑寶庫中的瑰寶,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
智慧的結晶?!?/p>
“如中國的萬里長城與埃及的金字塔稱得上是世界的奇跡.還有北京的故宮,是世界
上現(xiàn)存最雄偉,最古老的宮殿建筑;西藏的布達拉宮,是世界上現(xiàn)存海拔最高,保存最好,歷
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
(二)請同學談談見到古建筑時的心情,描述見到古建筑的外貌等等。
(三)教師談談自己見過的古建筑,談談身臨其境的感受,(如青島嶗山瀑布;曲埠孔府,
孔廟;泰山絕頂;海南南山等等。)
(四)根據(jù)部分古建筑的文化內涵和特定的歷史背景,教師作適當?shù)慕榻B和講述,進行
愛國主義教育。(破壞,偷盜,價值)
(五)弄清古建筑與仿古建筑不同的概念:
古建筑:是前人保存下來的遺產,是國寶。
仿古建筑:是現(xiàn)代人按古人建筑的模樣新做的,不是文物。
中國的古建筑一般都由石,磚,木構成,特別是木結構的建筑常因戰(zhàn)爭,火災等人為因
素和自然災害的破壞,原貌很難保存.但寧波的保國寺歷千載而完好如初,它是江南至今保
存最好的一座北宋木結構殿。
堂.其建筑奇特雄偉,令人神往.保國寺由此成為我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簡介部分古建筑:
萬里長城嘉峪關布達拉宮北京故宮太和殿頤和園
杭州西湖山西恒山懸空寺蘇州網師園,拙政園
(七)課后小結。
【教學反思】
第十四課電腦美術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打開電腦并進入操作系統(tǒng)畫圖程序的界面。
2.指導學生采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和復制、粘貼游戲。
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采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和復制、粘貼游戲。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采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組合新穎的畫面。
【核心素養(yǎng)】
引導學生采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和復制、粘貼游戲。
【教學過程】
(-)引導階段:
師:同學們我們學過電腦繪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閥門維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生態(tài)園區(qū)植物墻規(guī)劃與建設合同書
- 2025年度大數(shù)據(jù)應用合作合同免責條款范本
- 2025年度消防設備檢測檢驗服務合同
- 2025年度還建房屋產權互換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國有股權掛牌轉讓與投資基金協(xié)議轉讓服務合同
- 電商銷售模式及其發(fā)展前景探討
- 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聽課評課記錄:第一單元成長的節(jié)拍第一課《中學時代》第一課時中學序曲
- 環(huán)保材料在路橋工程中的運用及效果評估
- 電商平臺教育領域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 云端數(shù)據(jù)加密與密鑰管理解決方案
- 毒麻藥品試題答案
- 元明時期左江上思州黃姓土司問題研究
- 醫(yī)療器械專業(yè)知識培訓課件
- 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學
- DB4401∕T 33-2019 電梯托管標準化管理規(guī)范
- 松原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松原市招商引資服務公司組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 義工財務管理制度范文
- 西安旅游景點介紹PPT模板(推薦)
- 公司實際經營地與公司注冊地不一致的說明
- 貴州省工傷待遇申請表(綜合柜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