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唐代文學研究的回顧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e40775fea81043a93ad0c1d2d8489e/43e40775fea81043a93ad0c1d2d8489e1.gif)
![20世紀80年代唐代文學研究的回顧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e40775fea81043a93ad0c1d2d8489e/43e40775fea81043a93ad0c1d2d8489e2.gif)
![20世紀80年代唐代文學研究的回顧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e40775fea81043a93ad0c1d2d8489e/43e40775fea81043a93ad0c1d2d8489e3.gif)
![20世紀80年代唐代文學研究的回顧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e40775fea81043a93ad0c1d2d8489e/43e40775fea81043a93ad0c1d2d8489e4.gif)
![20世紀80年代唐代文學研究的回顧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3e40775fea81043a93ad0c1d2d8489e/43e40775fea81043a93ad0c1d2d8489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世紀80年代唐代文學研究的回顧
【內容提要】
20世紀80年代初,有利的學術環(huán)境促成了唐代文學研究局面的繁榮。在對唐代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重新認識、唐代文學思想史的研究、佛道與唐代文學的交叉研究、唐詩藝術的研究、唐代文學與政治文化軍事制度的研究、唐詩與其他藝術門類的融合研究、史料的整理和作家名錄及研究資料的編纂、熱點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與討論、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形成和主流研究方法的確立等九個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在繁榮局面中也有一些帶傾向性的不足。
【關鍵詞】80年代/唐代文學研究/回顧
20世紀80年代的唐代文學研究,經(jīng)歷了一個從復蘇到繁榮的過程;伴隨著繁榮的研究局面,研究者對研究領域不斷進行開拓和深化,進入了90年代既繁榮又深刻自省的迅速發(fā)展的大好局面。
隨著國家政治形勢的好轉,意識形態(tài)領域極左思潮不斷得到清算,80年代初的唐代文學研究確實存在著一個“復蘇”的過程。如果將這個“復蘇”理解為對十年“文革”中被擾亂了的學術秩序的撥亂反正,則這個“復蘇”的過程很短暫,因為與此同時,正常的、具有嚴格學術規(guī)范的研究已蓬勃展開,80年出版的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不計,81年出版的優(yōu)秀學術著作即有譚優(yōu)學《唐代詩人行年考》、劉開揚《唐詩通論》、裴斐《李白十論》、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沈祖菜《唐人七絕詩淺釋》、朱東潤《杜甫敘論》、陳鐵民侯忠義《岑參集校注》等。許多優(yōu)秀的論文尚不計。任半塘《唐聲詩》上下編近90萬字的巨著是82年出版的,據(jù)作者的“跋”,此書始撰于50年代,是其《唐戲弄》的“伴侶”之作。具體到任半塘,其研究的步伐即無“復蘇”可言。當“文革”極左思潮橫行之際,大部分研究者不過是“舍之則藏”而已,一旦政治氣候適宜,真正意義的學術研究即告開始。吳調公的李商隱研究也是有代表性的。對李商隱及其詩歌,50年代起,就有“唯美主義”的評價,研究者寥寥,成果也微。70年代,李商隱被無端戴上法家詩人桂冠,所謂的研究文章連篇累牘,但都陷入了“儒法斗爭”的泥淖里。80年代初,吳調公即有一系列李商隱研究文章寫出,至82年結集出版《李商隱研究》。作者在“后記”中追述其從迷戀到研究李商隱的40余年歷程,其研究的路徑并未因“儒法斗爭”而有所中輟或改轍,一旦堅冰打破,則40余年的學術積累便噴薄而出。老年學者如任半塘、中年學者如吳調公,其學術承傳是一以貫之的,所以我們說80年代唐代文學研究的“復蘇”過程很短暫。
由于學術環(huán)境的自由寬松,研究者不再心存疑慮,80年代的唐代文學研究,很快就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的景象。短短十年間,出版的有關唐代文學的著作有300多部,除去普及性、知識性的著作外,仍有200多部;發(fā)表于各種學術、文學刊物上的論文,數(shù)量更是驚人,多達8000篇左右。除去欣賞性、知識性文章和為電大、函大、業(yè)大學生寫的輔導性文章,仍有7000余篇,超過了此前30年的總合。這些著作和文章,幾乎涉及到唐代文學研究的各個方面。無論初盛中晚和五代,無論詩歌、散文、小說和詞,無論大小作家、文學流派和文學團體……皆有涉及。個別冷僻的作家得到了相當充分的研究,個別熱門的作家更是得到了“抽繭剝筍”式的研究。當時的出版業(yè),尤其是80年代前期的出版業(yè),在“久蟄”之后特別顯得勃勃有生氣,幾無“虧損”二字可言,無論普及性的還是專業(yè)性很強的學術著作,其印數(shù)動輒在萬冊左右,如任半塘《唐聲詩》82年初版印數(shù)即達一萬冊。1980年《文學遺產》以雜志的形式復刊是一個象征性的標志,全國各高校學報和各地的學術刊物、文學雜志、自考輔導刊物紛紛出刊,為包括唐代文學在內的古典文學研究提供了廣闊天地。80年代是學術研究的春天,歷史上唐代文學被視為“顯學”,此時又一次得到了體現(xiàn)。除了學術環(huán)境寬松自由的原因外唐代文學擁有最雄厚的研究力量和最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一個重要的因素。80年代初的高等教育,除了正規(guī)大學以外,電大、函大、業(yè)大等成人自學性質的大專教育如雨后春筍,因“文革”失去受教育機會的廣大青年學生紛紛于此就讀,而“漢語言文學”是這些學校開設的一門主要專業(yè)。這是一種自覺的“求知”型的專業(yè)選擇,與90年代后成人自學更廣泛的“求職”型專業(yè)選擇大不相同。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開播“閱讀與欣賞”的節(jié)目,以古典文學作品的講解為主,并不定期出版所播的文章,深受聽眾讀者歡迎;中華書局旨在普及古代文化、文學知識的刊物《文史知識》也應運而出。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鑒賞集》大受歡迎,一印再印,當年印數(shù)達到13萬冊。在全國讀唐詩、欣賞唐詩的熱浪中,上海辭書出版社邀眾多知名學者撰寫千余篇唐詩佳作欣賞稿,編成《唐詩鑒賞詞典》,將普及唐詩知識、學習和誦讀唐詩的熱潮推向了更高潮,而此詞典的多次印刷,也幾乎創(chuàng)造了當代出版業(yè)的一個奇跡。前面說80年代的唐代文學研究在繁榮中顯出某種“熱鬧”的景象,一部分即指此。
80年代初,唐代文學老、中、青研究者一時聚匯。老一代學者指50年代前即已學問有成者,以錢鐘書、蕭滌非、程千帆、馬茂元、林庚、傅庚生、霍松林為代表;中年學者指50年代受教育、50年代末至60年代在學術研究中嶄露頭角者,以陳貽xìn@①、王運熙、傅璇琮、袁行霈、周勛初、羅宗強為代表;青年學者指80年代初畢業(yè)的本專業(yè)研究生。老一代學者有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治學經(jīng)驗,分別是各學術流派、學術風格的代表人物,受50年代以后國內學術空氣漸縮漸緊的影響,他們的學術空間也愈來愈窄,有些學者長期處于“封筆”或“半封筆”的狀態(tài)。隨著學術氣氛的寬松,他們以垂暮之年而煥發(fā)學術青春,著述不輟,成為當時唐代文學研究的領軍人物。中年學者的學問基礎是在國內政治局面較為安定的50年代打就的,基礎較為雄厚、功夫較為扎實是他們的優(yōu)長,至80年代后期,隨著老學者的衰病或謝世,他們逐漸成為唐代文學研究界的領軍人物。新一代研究生多數(shù)受教育于60年代,“文革”開始時。他們基本完成大學基礎課程的學習,學業(yè)的中輟固然使他們受到損失,但他們原已具備自學能力,足以自我“補充”,通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學問傳承有自、思想敏銳、善于吸納新思維新方法是他們的優(yōu)點。以上三方面人才,皆因80年代初特殊的學術環(huán)境而激發(fā)且匯于一起,促成了唐代文學研究局面的繁榮。
1982年,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在西安成立。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是一個民間學術團體,學風嚴謹、活動規(guī)范使它成為大陸學術團體中成效最好的學會之一。學會辦有兩種刊物:《唐代文學研究》和《唐代文學研究年鑒》,前者以刊載會議論文為主,后者則反映當年學術信息。學會對加強大陸學者、大陸與臺、港、澳及海外學者的學術聯(lián)絡學術交流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嚴格學術規(guī)范、開拓研究領域、倡導多元化研究方法等方面,起到了組織和推動的作用。
總的看來,80年代的唐代文學研究是繁榮的,學術水平也較前有很大提高,甚至出現(xiàn)了某種越過50、60年代而與30、40年代遙相銜接并大步向前的趨勢。以下簡要敘述80年代唐代文學研究的主要成就及其特點。限于篇幅,每一方面列舉具有代表性的若干位研究者。
一、對唐代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重新認識70年代以前,大陸比較流行的中國文學史著作在編寫時尚未受到極左思潮的影響,對唐代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敘述,也比較注重文學自身的規(guī)律。受時代局限,其編寫皆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思想,在評價文學現(xiàn)象、評價文學作品時,以現(xiàn)實主義和人民性為主要標準,文學自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文學的人性和文學的審美不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漠視。由社會科學院編寫和游國恩等主編的兩種文學史著作后來成為大學文科的主要教材,其對唐代文學史發(fā)展規(guī)律、文學現(xiàn)象及作家作品的評價,幾乎成為”成說”,深入人心。80年代以來,研究者普遍開始重新審視唐代文學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作家作品在其中的因革與貢獻。袁行霈為電大編寫的《中國文學史綱要》、羅宗強《唐詩小史》可以視為這方面較為成功的嘗試之作,其中袁行霈的《綱要》至80年代末發(fā)行已至20萬冊,影響甚大。這兩部文學史反映了他們對唐代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獨立思考,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現(xiàn)實主義、人民性的方法已漸漸褪去,而人性的、審美的方法正在加強。林庚、程千帆、王運熙也有對唐代詩歌局部環(huán)節(jié)思考的論文發(fā)表,如林庚《略談唐詩高潮中的一些標志》、程千帆《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誤解》、王運熙《〈河岳英靈集〉的編輯年代和選詩標準》,或高屋建瓴,或即小見大,都是他們對唐代文學研究的厚積薄發(fā),其共同的特點是更注重文學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陳伯海、葛曉音、趙昌平是對唐代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系統(tǒng)思考、用力甚勤的三位學者。葛曉音關于文學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思考是從漢魏六朝開始的,她從漢魏六朝到唐選取了十數(shù)個“環(huán)節(jié)”逐一予以考察,形成個人的觀點。這些“環(huán)節(jié)”的思考雖不足以形成連貫的史,但已充分顯示了她不囿于成見、從“大量原始材料積累升華為理性認識”、進一步揭示某些規(guī)律性結論的研究特點;趙昌平研究的視野始終在唐代,他更注重對每一時期歷史文化背景的考察,注重詩體的演進,并刻意培養(yǎng)自己對文本的敏銳感覺和思維能力。他常常從某一種詩體、或某一種詩風的發(fā)展演進之中探索唐詩發(fā)展的一些規(guī)律。此期關于作家、作品的研究更多,不能一一縷述。這些研究,對90年代以后新的唐代文學史的編寫,都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二、唐代文學思想史的研究這是一種將文學批評、文學理論、哲學和作家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反映出的文學思想融合在一起的全新的研究,且更注重于后者所反映出的作家或時代的文學思潮。這種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始者是羅宗強,其研究后來形成這一方面的開山之作《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這是一部在傳統(tǒng)的唐代文學史、文學批評史以外的另一種“史”,不但極大地豐富了唐代文學研究,也為古典文學研究拓開了一條廣闊之路。
三、佛道與唐代文學的交叉研究80年代中后期,一些研究者開始注意將佛道思想、佛道二藏與唐代文化、唐代文學研究結合起來。佛教與唐代文學之研究成果引人矚目的是孫昌武和陳允吉。孫昌武偏重于宏觀的研究——即通過佛教世界觀和認識論對唐代文學、文學理論和作家的影響總結一些唐代文學現(xiàn)象,如佛教與古文運動、佛教與皎然《詩式》等;陳允吉的研究則偏重于作家作品的個案與佛教某一因子的關系,在交叉比較中探討作家作品的底蘊,如佛教壁畫之與韓愈詩歌,《歡喜國王緣》變文之與《長恨歌》等。道教與唐代文學研究成果顯著的是葛兆光和鐘來因。葛兆光的研究以宏觀居多,鐘來因的研究似更著眼于用道教法典對李商隱愛情詩歌的解密。
四、對唐詩藝術的研究探究唐詩藝術魅力是80年代的熱門課題之一,文章極多。成就大、建樹多的談藝文章,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傳統(tǒng)意義上“對床夜話”式親切的談藝,以施蟄存、霍松林為代表;一類則力圖在傳統(tǒng)談藝以外建立理論體系的談藝,以袁行霈、陶文鵬為代表。施蟄存和霍松林談藝的文章后來結集為《唐詩百話》和《唐宋詩文鑒賞舉隅》。施、霍都是學問淵博的老學者,說詩解頤,觸手皆是妙悟,在談藝中點染文學史知識和研究心得,是其所長。袁行霈談藝,善從大處入手,又善于將詩歌藝術與哲學、宗教、繪畫、音樂聯(lián)系起來,揭示唐詩藝術的規(guī)律;陶文鵬入手處與袁同,不過他的研究以王孟山水詩藝術為主。袁行霈談藝文章大氣磅礴,陶文鵬文章則常帶有新詩人的藝術感受,行文細膩,每有散文詩一般的語言點綴其中。
五、唐代文學與唐代政治、文化、軍事制度結合的研究這種研究主要是文史結合研究方法的體現(xiàn)。此處主要介紹傅璇琮、戴偉華的研究實績。程千帆80年有《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一書出版,對唐代進士試期間的行卷之風與文學的關系進行了探幽發(fā)微的研究;繼之而起的是傅璇琮的《唐代科舉與文學》,將唐代科舉作為一種制度予以完整考察,與此相關的士子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一并納入其視野之內,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生動逼真的唐代文化、官吏銓選制度與知識分子生活、創(chuàng)作、社會習俗的畫卷。程、傅研究的意義不但在其研究本身,且對后來的研究啟示意義更大。戴偉華《唐代幕府與文學》即是在程、傅研究之后對唐代幕府制度與幕府文人創(chuàng)作關系的力作
六、唐詩與其他藝術門類的融合研究唐詩與音樂、舞蹈、書法、繪畫等藝術門類有天然聯(lián)系,80年代有許多研究者致力于此,而以任半塘的《唐聲詩》與《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所取得的成就最大?!短坡曉姟肥侨伟胩?0年代《唐戲弄》的姊妹篇,是從音樂的角度對唐代人樂的齊言詩的總結性研究。而《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則是對宮廷祭祀樂歌以外的全部隋唐五代雜言歌辭的總結性研究。王小盾的《唐代酒令與詞》一文對舞蹈與酒筵對詞的產生作用作了描繪,明顯與乃師的研究相接續(xù)。
七、唐代文學史料的整理、作家名錄及研究資料的編纂80年代唐代文學研究風氣改變的一大特點是實證之風的興起,作家生平、詩文系年之類的考據(jù)文章大行于時。學者們有計劃地著手整理大型唐代文學史料、編纂作家名錄及唐集書錄、資料索引等。這方面的著述和論文都很多,不能一一盡述,以下?lián)褚獢⑹銎渲芯磬^大、影響較著的幾項。其一是傅璇琮主編的《唐才子傳校箋》?!短撇抛觽鳌肥莾伞短茣肺脑穫饕酝馕ㄒ坏奶拼骷覀饔浭妨?,參考價值頗大。但因間收野史雜說,蕪雜不實之處亦多。《校箋》吸納近年研究成果,對其資料出處一一溯源核查,凡作家生平記載,誤者正之,闕者補之,是80年代作家生平考訂最重要成果之一。其二是有關唐人名錄的幾部書:郁賢皓《唐刺史考》、吳汝煜《全唐詩人名考》、周勛初主編《唐詩大辭典》?!短拼淌房肌芬蕴拼姓^(qū)劃之道為次序,依據(jù)唐宋史籍、唐總集、別集等,錄出自唐初至唐末州刺史官員名姓、任職年代,對考訂作家行跡、交游及唐人別集注釋等,功用極大。《全唐詩人名考》將《全唐詩》中人名一一予以考訂。《唐詩大辭典》是一部關于唐詩知識的綜合性辭典,而其中學術分量較為重要者,是有關作家傳記部分。另有傅璇琮、張忱石、許逸民編《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索引》,也是一部大型唐人名錄工具書。其三是幾部唐集的目錄書:陳伯海、朱易安編撰的《唐詩書錄》、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等,以《唐詩書錄》最稱完備。此書將唐宋以下的唐總集、別集流傳情況版本淵源,至當代整理之唐總集、別集、選集出版情況,皆予載入。其四是關于清編《全唐詩》的整理和輯佚。整理清編《全唐詩》是數(shù)代學人的愿望。1982年,中華書局合編王重民《補全唐詩》、《補全唐詩拾遺》、孫望《全唐詩補逸》、童養(yǎng)年《全唐詩續(xù)補遺》數(shù)種為《全唐詩外編》出版。其時有眾多學者從事《全唐詩》訂誤、輯佚、辨?zhèn)蔚裙ぷ?,不斷有零星佚詩被發(fā)現(xiàn)揭出。重要的著作有河南大學《全唐詩重篇索引》等。陳尚君輯《全唐詩》佚詩4000余首,其工作至80年代末已經(jīng)竣工,至1992年,與原《全唐詩外編》合并成《全唐詩補編》三巨冊出版。
八、熱點作家、熱點作品的深入研究和討論80年代的唐代文學研究,一開始就形成了幾個熱點作家:李白、杜甫、王維、韓愈、柳宗元、李賀、李商隱。所謂熱點作家,是關于他們的研究論文相對較為集中,數(shù)量也較多。熱點作家原是此前唐代文學研究的客觀存在,也可能與70年代學術批判的逆向承接有關,例如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就對李白與杜甫兩個研究熱點的形成有直接關系。熱點作家中,李白的研究最為“盛況空前”,并且再形成與之的關的熱點問題,如:出生地問題、家世問題、生平問題、幾次入長安問題、交游問題、東魯寓家地問題、卒年問題等。李白的作品,有些也成為學術爭論的焦點,如《蜀道難》主旨、《憶秦娥》主旨及李白詞真?zhèn)蔚取?0年代的李白研究,宏觀方面的不少,微觀的則更多,甚至一首詩的系年、一個地名,往往也可以引起爭論。其他幾位熱點作家的研究,雖沒有如李白那樣的盛況,其研究也相對較為細致,而且也形成了一些熱點問題,如李商隱《無題》及《錦瑟》詩的解讀、牛李黨爭與李商隱的關系,白居易《長恨歌》主旨及“新樂府運動”的有無等。熱點作家、熱點問題的形成,易于將研究導向深入,從而開拓作家研究的領域,取得學術的長足進步。例如80年代的李白研究、李商隱研究的成果就非常顯著,“二李”研究大家輩出,如李白研究大家朱金城、安旗、郁賢皓、裴斐,李商隱研究大家劉學鍇、余恕誠、董乃斌等。除此以外,學術界就盛唐氣象、邊塞詩評價也曾展開過熱烈的討論。
九、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形成和主流研究方法的確立80年代的唐代文學研究的過程,就研究方法而言,是單一的唯物史觀研究方法向多元的研究方法轉變、過渡的過程。多元化研究方法,包括了人性、人情、人道主義的科學方法,還包括了現(xiàn)代西方流行的諸如心理學研究法、符號學研究法、接受美學研究法等。新研究方法的使用和引入,擴大了研究視野,拓寬了研究領域,取得了一些矚目的成果。董乃斌、陳伯海二位是較早倡導新方法、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翻新懸浮滑板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環(huán)保新能源技術研發(fā)合同
- 汽車維修服務合同及事故免責協(xié)議
- 沙石材料運輸合同
- 跨境貿易商品采購合同
- 教育培訓行業(yè)技術開發(fā)合同
- 網(wǎng)絡安全服務-服務失敗風險免責合同
- 圓電極行業(yè)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分析報告
- 2024年環(huán)保技術研發(fā)與應用合同
- 中國濕式球磨機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版電力設施維修保養(yǎng)合同協(xié)議3篇
- 最經(jīng)典凈水廠施工組織設計
- VDA6.3過程審核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并購基金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4年湖南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帶答案
- 骨科手術中常被忽略的操作課件
- 《湖南師范大學》課件
-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作文題目
- 2024年高壓電工操作證考試復習題庫及答案(共三套)
- 《糖拌西紅柿 》 教案()
- 2024-2030年山茶油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與規(guī)劃建議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