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總復習-第九講-浮力考點精講課件_第1頁
2019中考物理總復習-第九講-浮力考點精講課件_第2頁
2019中考物理總復習-第九講-浮力考點精講課件_第3頁
2019中考物理總復習-第九講-浮力考點精講課件_第4頁
2019中考物理總復習-第九講-浮力考點精講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講浮力1K12課件考點一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例1(2018·內(nèi)江)關于物體受到的浮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K12課件A.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比沉入水底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B.物體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C.物體沒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3K12課件【思路點撥】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紾排=ρ液gV排可知,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體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與物體本身密度沒有關系。【自主解答】D4K12課件考點二浮力大小的判斷例2(2018·德陽改編)如圖所示,甲、乙、丙、丁4個小球,分別靜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處,若它們的體積相等,

球所受浮力最??;若它們的質(zhì)量相等,

球所受浮力最小。5K12課件【思路點撥】(1)根據(jù)物體體積相同,可知四個小球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液體密度相同,用阿基米德原理推導公式F?。溅岩篻V排判斷。(2)根據(jù)物體質(zhì)量相同,可知四個小球重力相同,結(jié)合四個小球的浮沉狀態(tài),利用浮沉條件判斷?!咀灾鹘獯稹考锥?K12課件浮力大小的判斷方法7K12課件考點三物體浮沉狀態(tài)的判斷例3一個李子的體積約為60cm3,質(zhì)量約為66g,若把李子放入水中靜止時將

(選填“漂浮”“懸浮”或“沉底”)。一個西瓜的體積為6×103cm3,所受重力為55N,若把西瓜浸沒在水中后放手,當西瓜靜止時所受浮力為

N。8K12課件【思路點撥】(1)利用G=mg求出重力,根據(jù)F浮=ρ液gV排計算出物體完全浸沒時所受到的浮力,比較兩者大小關系判斷物體的浮沉。(2)先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體完全浸沒時受到的浮力,與物重比較判斷物體的浮沉;根據(jù)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求出靜止時受到的浮力?!咀灾鹘獯稹砍恋?59K12課件物體浮沉狀態(tài)的判斷方法10K12課件考點四浮力的相關計算例4(2018·高安一模)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金屬零件,示數(shù)是7.4N。把零件浸沒在密度為0.8×103kg/m3的油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6.6N。求:(1)金屬零件所受浮力;(2)金屬零件的體積;(3)金屬零件的密度。11K12課件【思路點撥】(1)根據(jù)稱重法測量浮力:F?。紾-F示數(shù)。(2)利用F?。溅岩篻V排計算V排即為零件的體積。(3)利用公式ρ=

求得密度?!咀灾鹘獯稹拷猓?1)零件所受的浮力:F?。紾-F示數(shù)=7.4N-6.6N=0.8N12K12課件(2)由F?。溅岩篻V排可得,金屬零件的體積:(3)金屬零件的密度:13K12課件浮力的相關計算14K12課件考點五密度、壓強、浮力的綜合分析與計算(重、難點)命題角度?結(jié)合物體浮沉狀態(tài)分析浮力與壓強例5(2018·煙臺改編)如圖所示,某同學將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分別放到甲、乙兩種液體中。物體靜止時,A漂浮,B懸浮,且兩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分別為p甲、p乙,物體A、B所受浮力分別為FA、FB,則(

)15K12課件A.p甲<p乙,F(xiàn)A=FBB.p甲<p乙,F(xiàn)A>FBC.p甲>p乙,F(xiàn)A=FBD.p甲>p乙,F(xiàn)A<FB16K12課件【思路點撥】(1)A、B兩物體質(zhì)量相同,浮沉狀態(tài)如圖,用物體浮沉條件判斷浮力關系。(2)由物體浮沉狀態(tài)推知兩種液體的大小關系,再根據(jù)p=ρgh判斷壓強關系?!咀灾鹘獯稹緾17K12課件結(jié)合浮沉條件分析浮力與壓強18K12課件命題角度?密度、壓強、浮力的綜合計算例6(2018·宜春模擬)如圖所示,臺秤上放置一個裝有適量水的燒杯,已知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800g,燒杯的底面積為100cm2,現(xiàn)將一個質(zhì)量為600g,體積為400cm3的實心物體A用細線吊著,然后將其一半浸入燒杯的水中(燒杯厚度不計,水未溢出)。(g取10N/kg)求:19K12課件(1)物體A所受到的浮力;(2)物體A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對燒杯底部壓強增大了多少;(3)物體A一半浸入水中后,燒杯對臺秤表面的壓強。20K12課件【思路點撥】(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2)水對杯底增大的壓力ΔF=G排水=F浮,水對杯底增大的壓強用Δp=ρ水gΔh或Δp=都可求出。(3)圖中臺秤的示數(shù),即燒杯對臺秤的壓力F=G總+F浮,則燒杯對臺秤表面的壓強用p=

求出。21K12課件【自主解答】解:(1)物體A的一半浸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溅阉甮V排=1.0×103kg/m3×10N/kg××400×10-6m3=2N(2)水對物體A有向上的浮力,物體A對水有向下的壓力,所以水對燒杯底部增大的壓力:ΔF=F?。?N所以水對燒杯底部增大的壓強:22K12課件(3)燒杯對臺秤的壓力等于燒杯和水的重力、物體A對水向下的作用力之和,即:F=G杯和水+F浮=m杯和水g+F浮=800×10-3kg×10N/kg+2N=10N燒杯對臺秤的壓強:23K12課件實驗一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6年1考)控制變量法的應用1.用彈簧測力計提著同一物體,讓不同體積浸入同種液體中,目的是研究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24K12課件2.用彈簧測力計提著同一物體,分別浸沒在不同液體中,目的是研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3.用彈簧測力計提著同一物體,讓它分別浸沒入同種液體的不同深度,目的是研究浮力與浸沒深度的關系。4.彈簧測力計使用前觀察量程和分度值,用稱量法計算浮力F浮=

G-F示

。25K12課件實驗分析5.實驗圖像的繪制與分析。6.選用不同液體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7.能根據(jù)測得數(shù)據(jù)計算固體或液體的密度。26K12課件8.實驗結(jié)論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密度有關,跟浸沒的深度無關;液體密度越大、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27K12課件例1

【猜想與假設】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小麗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跟物體的密度有關。28K12課件【設計實驗與進行實驗】(1)小麗用重為3N的物體A做了如圖甲、乙、丙所示實驗。該實驗驗證了猜想___是正確的,可得出結(jié)論:在同種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_____。實驗中,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____N,方向_________。一越大

2豎直向上29K12課件30K12課件(2)小麗驗證猜想二時收集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液體種類物體A在液體中的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N物體受到的浮力/N酒精浸沒1.41.6鹽水浸沒0.82.231K12課件【實驗分析】(1)分析比較表中的數(shù)據(jù)和圖中實驗___(選填“甲”“乙”或“丙”)的數(shù)據(jù)可知,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丙32K12課件(2)為驗證猜想三,小麗選用了與物體A密度不同的物體B進行實驗,如圖丁所示。她將物體B逐漸浸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圖示O位置時,發(fā)現(xiàn)棉線松弛,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yōu)榱悖〕鑫矬wB后,小麗又將物體A緩慢浸入水中,她在水面上升到____(選填“O點之上”“O點”或“O點之下”)位置時,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這樣做是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以便判斷浮力的大小與物體密度是否有關。上述實驗運用了___________的實驗方法。O點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控制變量33K12課件補充設問(1)小麗猜想浮力還可能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要驗證這一猜想,一種簡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物體浸沒在同一液體的不同深度,比較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否變化(其他答案合理即可)34K12課件(2)根據(jù)探究猜想二的數(shù)據(jù)可得實驗用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__kg/m3。(3)如果給鹽水中加水,則物體浸沒在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1.1×103變小35K12課件實驗二探究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重力的關系(近6年未考)重點實驗器材1.物塊的選擇原則:①重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②密度大于水;③不吸水物質(zhì)。36K12課件2.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與讀數(shù)。實驗操作3.正確使用溢水杯:溢水杯中的液體達到溢口,以保證物體排開的液體全部流入小桶。4.用稱重法計算浮力:

F?。紾-F示

。37K12課件5.測量物體排開的液體重力的方法:先測出空桶的重力G1,再測出桶和溢出水的總重力G2,則排開液體所受到的重力為

G排=G2-G1

。38K12課件實驗分析與評估6.畫出物體的受力示意圖:物體沒有在水中時受豎直向下重力和豎直向上拉力(如圖甲);物體在水中時受豎直向下重力、豎直向上拉力和浮力(如圖乙)。39K12課件7.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物體體積或液體密度(ρ液=)。8.實驗步驟的補充與排序:先測出空桶的重力或物體的重力,再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最后測出排出水的重力。9.多次測量的目的: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40K12課件10.實驗操作、結(jié)論的評估。11.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竹排、潛水艇、航空母艦、氣球、飛艇、密度計、鹽水選種等。實驗結(jié)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41K12課件例2(2018·河南改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實驗步驟】小明同學的實驗操作步驟如圖所示,實驗過程如下:42K12課件①用細線將橡皮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出橡皮所受的______。②將水倒入溢水杯中;③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橡皮浸沒水中,讓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將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⑤記錄、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jié)論;⑥整理實驗器材。重力F1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243K12課件【評估與交流】(1)指出小明在實驗操作中漏掉的一個步驟: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上面實驗操作中的一處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正實驗操作后,若空小桶所受的重力為F4,則實驗中測得橡皮所受的浮力為______,排出水的重力為______;若等式_____________成立,則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測量空小桶的重力在②步驟中,水面沒有達到溢水口F1-F2F3-F4F1-F2=F3-F444K12課件【拓展應用】該實驗還能測出橡皮的密度ρ=____________(只能用F1、F2、F3、F4、ρ水表示)。45K12課件補充設問(1)在實際測量中,發(fā)現(xiàn)浮力與排開水的重力并不完全相等而是略有差異,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