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爐技術原理、操作及管理_第1頁
烘爐技術原理、操作及管理_第2頁
烘爐技術原理、操作及管理_第3頁
烘爐技術原理、操作及管理_第4頁
烘爐技術原理、操作及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桶10編號用82毛刷1寸把10編號用83毛刷5寸把10封墻、刷漿用84木棍300×25×25根150支砣用85砂布80#、100#張50擦砣桿86臺式計算器臺487鐵絲φ1mmKg5挷木棍88拉緊器個16六.烘爐管理(一)點火前的原始狀態(tài)1.廢氣系統(tǒng)的原始狀態(tài)總煙道翻板和分煙道翻板處于全關狀態(tài),要求再次檢查翻板的開關、標記及翻板轉動的靈活性,測溫測壓儀表安裝好并處于工作狀態(tài)。廢氣砣處于關閉狀態(tài),小煙道風口已安裝好擋板,風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支廢氣砣的木棒和鐵絲及工具準備好。廢氣開閉器的小翻板開到中間位置。(也可以9-10個組成一組調成一致狀態(tài),靠總煙的一組開到中間位置,以后每一組較前一組加開一個格。)2.加熱系統(tǒng)的原始狀態(tài)烘爐煤氣管道安裝好節(jié)流小孔板。炭化室小灶點火前,按程序將煤氣送到平臺上的煤氣主管道并放散,待爆發(fā)實驗合格后關閉放散管,準備點火。將所有的煤氣支管入炭化室的進風口和二次風門打開,開度一致。(二)烘爐點火為了給炭化室點火儲備一定的吸力,在炭化室點火前提前把煙囪、機焦側分煙道點火。煙囪點火可提前(炭化室點火)3—5天,當煙道吸力達到100—120Pa時,點機焦側分煙道小灶,時間大約在煙囪點火后的1—2天。在點燃機焦側分煙道小灶前,將總煙道、分煙道的翻板打開。炭化室點火當分煙道的吸力達到70—80Pa時,準備點炭化室小灶。先將廢氣砣全部用木棒支起300mm高度,高度一致,并用鐵絲綁牢。為適應低溫段的要求,機側點單數(shù)小灶,焦側點雙數(shù)小灶,當爐溫達到70—80℃時再點另一半小灶。當全部炭化室小灶點火后,可點爐端墻小灶,控制煤氣量,使爐端墻溫度略低于爐端炭化室溫度。邊炭化室小灶的小孔板孔徑的斷面積為中間炭化室小孔板的1.3—1.5倍。當煙道吸力足夠時,可先停煙囪小灶,再停分煙道小灶。炭化室小灶點火時,一定先把火種放在炭化室內的小灶煤氣出口處,再開煤氣旋塞。決不可以顛倒操作。(三)烘爐期間的煤氣平衡使用焦爐煤氣烘爐按每孔41200m3計算,其消耗煤267.8萬m3(按4000大卡/m3計)烘爐不同溫度段消耗量的比例如下:烘爐溫度區(qū)間,℃烘爐天數(shù)溫度區(qū)間消耗比例,%每小時用量,m3/h~10084.5502100~150105.3600150~2502117.4924250~300612.72362300~500827.33807500~900732.84575(四)各部溫度測點選定標準燃燒室號的選定:共18排。標準號:12371217222733344045505560646566標準燃燒室立火道標準號的選定:每排10個立火道:13812151821253032直行立火道標準號選定:825標準蓄熱室選擇:01271217222733344045505560646566代表橫排溫度(全部32個火道)選定:33燃燒室篦子磚溫度號選定:01271217222733344045505560646566標準小煙道測溫點選定:01271217222733344045505560646566(五)烘爐溫度管理1.對爐體各測溫點的監(jiān)測:烘爐期間,爐體溫度逐漸上升,要按照升溫曲線嚴格控制,因為升溫后爐體膨脹,護爐鐵件對爐體各部須合理施加負荷,并在升溫中逐漸調整負荷,使爐體保持嚴密,所以對各部溫度點的監(jiān)測顯得非常重要,并嚴格升溫管理。烘爐期間各部溫度監(jiān)測項目見下表序號監(jiān)測項目所用儀表監(jiān)測點監(jiān)測位置監(jiān)測時間次數(shù)說明1管理火道溫度熱電偶及數(shù)顯儀燃燒室標準號和標準燃燒室的標準立火道,測溫點為標準燃燒室:1237121722273334404550556064656618排的各13812151821253032立火道。爐頂下2.5m處每班測兩次接班后2h和6h(接班后和5h抽查代表全爐溫度用作升溫控制2直行溫度熱電偶及數(shù)顯儀全爐8#和25#火道爐頂下面2.5m每班測一次檢查控制全爐溫度均勻性3橫排溫度熱電偶及數(shù)顯儀33#燃燒室的所有火道爐頂下面2.5m每50℃測一次(白班)當爐溫500℃時停測檢查橫排溫度的分布4蓄熱室頂溫度熱電偶及數(shù)顯儀機焦兩側標準蓄熱室01271217222733344045505560646566距斜道正面2.0m每班2次,接班后2h和6h(接班后和5h后抽測)檢查焦爐高向溫度分布,代表斜道區(qū)溫度5篦子磚溫度熱電偶及數(shù)顯儀機焦兩側的標準蓄熱室的篦子磚。測點號同上面號距測溫孔磚2.0m同上檢查焦爐高向溫度分布。代表蓄熱室溫度6小煙道溫度用500℃玻璃溫度計機焦兩側對應上面蓄熱室的小煙道。測點號同上面小煙道出口中心同上檢查焦爐溫度高向分布7總分煙道溫度熱電偶及數(shù)顯儀總、分煙道煙道中心位置同上檢查溫度分布8抵抗墻溫度熱電偶及數(shù)顯儀抵抗墻頂部測溫點距爐頂2.0m同上檢查溫度分布9大氣溫度2.溫度測溫點溫度允許誤差烘爐期間按管理火道的平均溫度控制溫度,不允許有溫度突然下降的現(xiàn)象發(fā)生,也不允許有劇烈升溫的現(xiàn)象,以免硅磚由于膨脹不均衡而產生裂紋。烘爐溫度考核表溫度范圍,允許誤差,℃說明0~250±1考核合格率大于80%為合格,大于90%的為優(yōu)秀250~400±2400~600±3600以上±53.爐體各區(qū)間的比例控制烘爐時控制焦爐上下溫度比例是很重要的。因此蓄熱室頂測得溫度(代表斜道區(qū))在烘爐初期到達燃燒室溫度的90%以上,在烘爐末期要達到燃燒室的80~85%。篦子磚測得溫度在烘爐初期要達到燃燒室溫度85%左右,小煙道溫度在烘爐末期應控制在350℃以下。(燃燒室、蓄熱室頂、篦子磚的溫度比例請看烘爐計劃升溫圖表)。4.煤氣量的調解烘爐按計劃升溫,主要靠加減焦爐煤氣流量(主要體現(xiàn)在煤氣主管壓力)來實現(xiàn)。煤氣壓力變化后,反應到溫度上須經過10~15分鐘,所以調整流量(壓力)后要跟蹤檢查溫度的變化。1#焦爐支管小孔板設計有四種孔徑(mm),即6,9,12,15四組。每組小孔板都有一定的流量范圍。我們依據(jù)煤氣壓力來調解流量。當機焦側煤氣主管壓力達到2000Pa左右,再增加煤氣壓力時,煤氣流量增加已不太顯著了(表現(xiàn)在升溫困難)這是就要更換大一級的那組孔板,并相應調整煤氣壓力,可參考下列公式:P1、P2為更換小孔板前、后的煤氣壓力(Pa)D1、D2為更換小孔板前、后的小孔板孔徑(mm)更換機焦側小孔板時,提前組織好人力,集中力量,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更換完畢。,才不至于使爐溫產生較大的波動。應當注意,同一炭化室機焦兩側更換小孔板的時間要錯開。(六)烘爐壓力監(jiān)測烘爐壓力監(jiān)測主要是指看火孔壓力,總煙道和分煙道吸力,看火孔壓力約在180℃為正壓。應保持分煙道吸力穩(wěn)定,并達到要求的數(shù)值,以便正??刂茽t體上下部溫度比例。烘爐時主管煤氣壓力的穩(wěn)定以保證焦爐煤氣均衡的供給。這一點特別重要。烘爐期間壓力監(jiān)測項目表序號監(jiān)測項目所用儀器監(jiān)測地點監(jiān)測次數(shù)說明1看火孔壓力斜型壓力計全爐每個燃燒室的9#、26#火道每個白班測一次33排燃燒室可不測壓力2總煙道分煙道吸力U型壓力計總煙道、分煙道測壓點每小時記錄一次保持規(guī)定值3煤氣壓力U型壓力計機焦側烘爐煤氣主管每小時記錄一次保持規(guī)定值4廢氣分析奧氏分析儀611162126323944495459號燃燒室的926號立火道白班一次每次一個燃燒室,循環(huán)測量監(jiān)測空氣系數(shù)(七)空氣系數(shù)的管理烘爐的不同溫度段空氣系數(shù)也不同,以保證烘爐的爐體上下溫度合理分布,下表的空氣系數(shù)可供參考。溫度區(qū)間℃~5050~100100~200200~300300~500500~700700以上空氣系數(shù)>4030~4015~3010~155~103~52~3表中的空氣系數(shù)供烘爐參考。要根據(jù)燃燒室、斜道區(qū)、蓄熱室的溫度分布,靈活掌握??諝庀禂?shù)的取得,可通過化驗室采樣分析計算得出。(八)護爐鐵件、爐體膨脹的管理爐柱和大小彈簧的管理護爐鐵件在烘爐過程中非常關鍵,為了使爐體的嚴密性,在烘爐硅磚膨脹過程中,不至于破壞,是通過護爐鐵件(主要是爐柱和彈簧)給焦爐爐體施加一定的壓力。在各溫度區(qū)段,爐柱、大小彈簧的負荷,關系如下表:烘爐期彈簧負荷控制值燃燒室溫度,℃上部大彈簧負荷×104N下部大彈簧負荷×104N小彈簧負荷×104N小爐柱彈簧負荷×104N縱拉條彈簧負荷×104N一線二線三線四線~3008.07.01.51.51.51.51×2300~5009.58.51.51.51.51.51×23×8500~70010.59.51.51.51.51.51×2>70012.011.01.51.51.51.51×2注:104N等于1噸力。烘爐期間,彈簧的負荷隨著爐體溫度上升,爐體膨脹,會使彈簧的負荷自然增大,為了維持上表中大小彈簧的負荷,必須及時調整大彈簧的螺帽。當橫拉條直徑為mm時,放松一圈螺帽,即5mm。爐柱在大小彈簧給爐體加壓的同時,爐柱會產生彎曲,一般都控制在20mm以內。烘爐時爐柱的曲度與溫度段的關系燃燒室溫度,℃~100100~200200~600600以上爐柱曲度,mm8~1212~1616~2016~20測量爐柱的曲度可用三線法測量,見附件。焦爐的縱向膨脹被膨脹縫吸收了,但仍對抵抗墻產生推力,為了防止抵抗墻向外傾斜,每根縱拉條的大彈簧負荷應保持在24×104N。到700℃時,拆除縱拉條托架,使縱拉條就位。保護板、爐門框的管理由于爐體高向膨脹,保護板帶動爐門框和磨板上升,如控制不好容易造成磨板頂面高于炭化室底的現(xiàn)象,這樣對裝煤和推焦是不利的,也是不允許的。在點火烘爐前,壓保護板的頂絲與保護板頂面一律保持10mm的縫隙。隨著烘爐升溫,縫隙逐漸縮小,與二者接觸后,每天松動一次頂絲,(用手擰動的力)保持著頂絲與保護板接觸。最初一次由于保護板上升與頂絲接觸時,應該馬上檢查保護板下沿與磚座間的距離,這個距離應該是8~10mm,如果超過10mm,立即壓緊上面的頂絲,限制保護板繼續(xù)上升。當保護板下沿與磚座之間縫隙恢復正常后,再正常調解壓保護板的頂絲??傊?,在烘爐整個過程中,保護板下沿與磚座之間的距離不允許超過10mm,永遠保持這個數(shù)字之內。護爐設備及爐體膨脹監(jiān)測項目烘爐期間,護爐設備及爐體膨脹監(jiān)測項目如表:監(jiān)測項目監(jiān)測位置監(jiān)測時間及頻率說明爐柱彎曲度測量每個爐柱距炭化室底約處(爐門下橫鐵處)爐溫為700℃以下,每周測3次,逢周一、周三、周五測量,爐溫達到700℃后酌減用三線法測量爐長測量(爐體膨脹)上橫鐵、下橫鐵、篦子磚爐溫為700℃以下,每周測3次,逢周一、周三、周五測量,爐溫達到700℃后酌減用三線法測量大彈簧負荷測量(上下橫拉條負荷)測點應固定,按標記測量每天測量一次,并調到規(guī)定負荷測量用臨時走臺拆除后減少測量次數(shù)縱拉條彈簧負荷測量測點應固定,按標記測量每周測量一次小彈簧負荷測量每50℃測量一次爐框(或保護板)上移量檢查保護板底部間隙每25℃測量一次測量縱拉條托架松放量每100℃測量一次與爐高測量同時進行機焦側走臺支柱垂直度及滑動情況檢測每100℃測量一次,結合滑動情況檢查滑動情況良好時可不測垂直度抵抗墻垂直度測量抵抗墻爐外側,測點固定并做標記每50℃測量一次抵抗墻頂部外移量測量抵抗墻頂部與端間臺間的縫隙畫好測點標記每50℃測量一次爐端墻膨脹縫變化量測量爐端墻寬為30mm的膨脹縫處取上下兩點,測點固定并做標記每50℃測量一次使用托盤及線垂爐高測量爐頂看火孔座磚每100℃測量一次按1、2、3、6、11、16、21、26、32、33、39、44、49、54、59、63、64、65、66燃燒室的順序取測點壓爐框(保護板)頂絲調整頂絲與保護板接觸后每天調整一次爐柱下部滑動情況檢查每50℃檢查一次小煙道連接管滑動情況檢查每個連接管每50℃一次(九)熱修維護工作烘爐過程中隨著溫度的上升,爐體膨脹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裂縫,蓄熱室封墻出現(xiàn)裂紋就得刷漿;蓄熱室頂部的裂縫用石棉繩密封(在烘爐末期勾縫灌漿時取出石棉繩),爐頂除塵孔蓋周圍如有大裂縫,用灰漿抹嚴,爐頂?shù)牧芽p在低溫區(qū)用火泥封嚴,650℃以后的熱態(tài)工程灌漿。上升管底座根部、小煙道二叉部;廢氣開閉口與煙道聯(lián)結口如有漏點或縫隙必須堵嚴,但不能封死,不能使膨脹受到影響。待熱態(tài)工程時一并封死堵嚴。(十)用焦爐煤氣烘爐時計劃?;鸹蛲蝗煌;鸬牟僮?、有計劃的停火,應由烘爐小組長負責指揮①看小灶的工人按順序將支管旋塞關閉,并保持煤氣主管壓力在500Pa以上。②停煤氣時,應關閉機焦兩側大閉門并打開放散管。③將機、焦二側分煙道和總煙道翻板關閉。④將小灶的進風口關閉。⑤將廢氣砣全部落下。2、突然?;稷傺杆訇P閉煤氣總閥門及機焦側DN300閥門。②看小灶工人盡快按順序關閉各支管旋塞,并安排專人檢查旋塞是否關嚴有無遺漏。③將機焦二側分煙道翻板關閉。④如果長時間停煤氣可按“有計劃?;稹敝械蘑堋ⅱ葸M行處理。⑤送煤氣點小灶要有專人負責,嚴格按炭化室點火程序進行操作。(十一)焦爐烘爐的熱態(tài)工程焦爐烘爐以后產生膨脹,有一些設備不能最后固定,待到爐體膨脹基本結束后,在進行安裝和固定,凡屬此一類工程統(tǒng)稱熱態(tài)工程。熱態(tài)工程中的絕大部分工程項目要在爐體膨脹基本結束后(650℃)進行,開工前竣工。時間短,工程量大,而且對焦爐的質量有重要的影響,所以要特別注意質量的情況,妥善安排,訂好保證質量措施。熱態(tài)工程項目及施工時間表編號熱態(tài)工程施工項目名稱立火道溫度備注1拆除砌磚用的工作棚200—250℃拆大棚時爐頂已從負壓轉為正壓。如果時值雨季最好在350℃再拆,如不在雨季工程緊追,也可以在150℃以后拆2上升管,集氣管安裝450℃以后(也可冷態(tài)安裝)安裝上升管時,要迅速一個個的安裝,以免散熱過多3斜道正面精整及抵抗墻30毫米膨脹縫塞石棉繩蓄熱室封墻嚴密600℃以后4小煙道與兩叉部連接口塞石棉繩并密封600℃以后應在廢氣開閉器調整后進行5廢氣筒與煙道埋管連接口塞石棉繩并密封600℃以后應在廢氣開閉器周正后進行6上升管底座塞石棉繩用灰漿密封600℃以后7橋管與上升管承插口調整位置及塞石棉繩,試驗翻板是否靈活650℃以后8吸氣管,焦油盒等接頭聯(lián)結650℃以后9吸塵車軌道安裝調整650℃以后可適當提前安裝,但不擰緊螺絲待650℃后再調整固定10吸塵車摩電線架及摩電道安裝調整650℃以后11兩側作業(yè)平臺調整及臨時拉條拆除650℃以后將爐柱垂直度偏差較大者調整之,調整爐柱垂直度后將固定螺絲擰緊,然后拆除臨時拉條12割去爐柱上端壓爐門框保護板頂絲650℃以后13爐頂安全欄桿焊接固定650℃以后14拆除縱拉條調整器750℃以后15吸塵車軌道與端間臺接軌700℃以后16攔焦車軌道調整并與兩端操作臺接軌700℃接軌后將該處作業(yè)平臺混凝土補上17拆除兩側烘爐測量臨時走臺800℃不影響攔焦車負荷試車18拆除烘爐小灶及烘爐管道750℃-850℃換正常加熱后即可拆除19交換傳動試運轉650℃20地下室煤氣管道支管接口最后連接600℃改為正常加熱后要進行的工程項目編號熱態(tài)工程施工項目名稱立火道溫度備注1擰緊爐門框與保護板的固定螺絲均勻擰緊2塞緊保護板(或爐門框)下部與砌體凸臺間的縫隙用細石棉繩塞緊3保護板與爐肩縫隙處抹以精礦粉4保護板上部接頭縫隙處用石棉繩封嚴5拆除保護板上部的臨時小爐頭6保護板(或爐門框)及磨板灌漿,磨板灌漿后用石棉繩塞嚴分段澆灌7保護板上部及炭化室頂部砌體正面縫及膨脹縫全面堵塞抹嚴澆灌保護板之后8重砌保護板及炭化室上面的小爐頭,并將炭化室爐頂正面墻與小爐頭之間灌上灰漿保護板灌漿及爐頂正面縫精整后9清掃爐門框加工面10密封爐頂砌體中所有裂縫,并吹掃拉條溝在拉條溝隔熱之前11爐頂表面精整在爐頂砌體裂縫嚴密之后12上部拉條溝填斷熱粉蓋拉條溝上面的磚在拉條溝裂縫灌漿及拉條溝清掃后13檢查磨板距炭化室底部尺寸應≥5毫米否則應刨磨板14用推焦桿檢查爐底實際標高在標準炭化室處15預生產(氨水系統(tǒng)和蒸汽系統(tǒng))開工前2-3天16爐門檢查及準備(十二)烘爐的安全規(guī)定烘爐的煤氣管道(包括總管和主管)安裝后經試壓、試漏,檢查驗收合格方可使用。炭化室小灶點火前,用蒸汽趕空氣,然后用煤氣趕蒸汽,經二次爆發(fā)試驗合格后,才能點炭化室小灶。點炭化室小灶,一定先把火種放到炭化室內支管的煤氣出口處,然后再開旋塞。烘爐開始后,當分煙道吸力小于30Pa時,應立即進行調解煙道翻板。機焦二側主管壓力小于500Pa時,應關小各爐灶小支管旋塞,當采取這一措施后,煤氣壓力繼續(xù)下降可以停止加熱。烘爐期間更換煤氣小孔板后,應做火把試驗,檢查其嚴密性。烘爐煤氣管道應定期放冷凝液。處理煤氣設備故障或更換部件時,如更換小孔板旋塞,做火把試驗,必須有二名以上的人員在場。準備一定數(shù)量的防毒面具,并使操作人員懂得使用方法。準備一定數(shù)量的干粉、泡沫滅火器,并使操作人員都懂得使用方法。機焦側上部調節(jié)大彈簧,壓保護板頂絲的臨時走臺要牢固,操作時帶好安全帶。機焦二側爐頂要有足夠亮度的照明,夜間能保證安全操作。七.1#焦爐烘爐升溫曲線表1烘爐天數(shù)確定表(日最大膨脹率為0.03%)烘爐期間各區(qū)域計劃溫度最大間隔膨脹率(%)計算天數(shù)調整天數(shù)序號燃燒室蓄熱室篦子磚燃燒室蓄熱室篦子磚最大值1常溫~100常溫~95常溫~850.190.190.170.196.3102100~12595~11885~1050.1250.090.030.1254.253125~150118~140105~1250.1250.080.090.1254.254150~175140~162125~1450.1050.150.140.155.065175~200162~185145~1650.1050.090.130.134.356200~225185~207165~1850.10.110.040.113.757225~250207~230185~2000.10.110.040.113.758250~300230~275200~2300.060.170.110.175.669300~400275~360230~2800.10.090.120.124.0510400~500360~445280~3300.060.070.080.082.7311500~600445~530330~3600.050.050.020.051.7212600~700530~615360~3900.040.060.030.062.0213700~800615~700390~4100.040.040.010.041.33214800~900700~785410~4300.020.050.010.051.7215900~1000785~870430~4500.010.020.010.020.7265表2焦爐干燥與烘爐升溫圖表序號溫度,℃烘爐天數(shù)晝夜上升溫度,℃燃燒室蓄熱室篦子磚間隔累計燃燒室蓄熱室篦子磚天數(shù)天數(shù)1常溫~100常溫~95常溫~8510108.007.506.502100~12595~11885~1055155.004.604.003125~150118~140105~1255205.004.404.004150~175140~162125~1456264.173.673.335175~200162~185145~1655315.004.604.006200~225185~207165~1855365.004.404.007225~250207~230185~2005415.004.603.008250~300230~275200~2306478.337.505.009300~400275~360230~28055220.0017.0010.0010400~500360~445280~33035533.3328.3316.6711500~600445~530330~36025750.0042.5015.0012600~700530~615360~39025950.0042.5015.0013700~800615~700390~41026150.0042.5010.0014800~900700~785410~43026350.0042.5010.0015900~1000785~870430~45026550.0042.5010.00圖烘爐曲線圖烘爐曲線八、烘爐方案附件烘爐方案中,有些具體操作和監(jiān)測計算方法未能進入烘爐方案,但對烘爐人員很有用處。以烘爐方案附件的形式附在后面,并與烘爐方案具有同等效力。(一)改正常加熱用焦爐煤氣烘爐時,當爐溫達到850—900℃時可改為正常加熱,所以它是烘爐末期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采用固體燃料、液體燃料烘爐,燃燒室的正常加熱,就屬于焦爐開工的范圍。焦爐改正常加熱時,交換傳動裝置試驗、驗收合格,可以正常運轉。最開始通第一排煤氣時,最重要的是確認,煤氣加熱系統(tǒng)供給上升火道(單或雙數(shù))煤氣時,和它相對應的蓄熱室必須是上升氣流。最直觀是這個廢氣開閉口的風門是開著的。廢氣砣是放下的。和上升氣流相對應的下降氣流立火道(雙或單)廢氣開閉口一定是風門關閉,廢氣砣提起來。(二)空氣系數(shù)的檢測化驗及計算方法通過采樣分析廢氣監(jiān)測空氣系數(shù)。使用2m長的石英管或不銹鋼管從爐頂看火孔處進行采樣,然后用奧氏分析儀分析成分。采用氣體燃料烘爐時,按下式計算空氣系數(shù)。式中;—空氣系數(shù)?!媒範t煤氣加熱的系數(shù),一般取0.43O2、CO、CO2為廢氣中的體積百分數(shù)??諝庀禂?shù)管理原則烘爐階段不同,空氣系數(shù)也應不同,以保證烘爐溫度上下部合理分布。不同烘爐階段的空氣系數(shù)值見下表。表中的數(shù)值供烘爐時參考,實際烘爐時可根據(jù)爐溫情況靈活掌握。不同烘爐階段的空氣系數(shù)值溫度區(qū)間(℃)~5050~100100~200200~300300~500500~700700以上空氣系數(shù)大于4030~4015~3010~155~103~52~3(三)更換炭化室支管小孔板后,控制煤氣壓力參數(shù)值。煤氣支管的小孔板都有一定節(jié)流范圍,一般地說當機焦側壓力達到2000Pa時,在增加壓力,煤氣流量增加已不顯著,表現(xiàn)在爐溫很難再升,這時就應該更換大一級的小孔板并相應調整煤氣壓力。為使其前后的煤氣量不變,可參考下列公式:P1、P2——更換小孔板前后的煤氣壓力(Pa);D1、D2——更換小孔板前后小孔板孔徑(mm)。1#爐烘爐,設計院設計四種孔徑的小孔板,即6、9、12、15mm,假設更換小孔板前主管的煤氣壓力均到2000Pa時;小孔板孔徑(mm)更換前的煤氣壓力(Pa)更換后的煤氣壓力(Pa)620009200039512200063315820這些計算數(shù)字是個參考值,須觀察爐溫變化情況,再確定較準確的煤氣壓力。(四)爐柱曲度的測量及計算方法由于烘爐的升溫,爐體沿炭化室方向膨脹,依靠爐柱和橫拉條的大小彈簧的負荷,限制其自由膨脹,這樣爐柱會產生彎曲,測量爐柱曲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線法”比較簡單實用。在焦爐抵抗墻上機焦二側上、中、下設計有測線架,在每個測線架的標高處分別掛鋼線,每側三根鋼線并用拉緊器拉緊。上、中、下三根鋼線要在一個垂直面上。測量爐柱彎曲度時,可測量每根鋼絲線與爐柱正面間的距離,用三線法計算爐柱彎曲度,計算公式如下:式中:A——爐柱彎曲度,mm;a——上部鋼絲線與爐柱正面間的距離,mm;b——下部鋼絲線與爐柱正面間的距離,mm;c——中部鋼絲線與爐柱正面間的距離,mm;e——上部鋼絲線與中部鋼絲線間距離,mm;E——上部鋼絲線與下部鋼絲線間距離,mm。(五)爐長(沿炭化室)膨脹量的測量利用測線架上中下三根鋼線都在一個垂直面上,冷態(tài)時按著選擇若干個標記點處,記下鋼線與焦爐正面線的準確距離。隨著爐溫升高,爐體膨脹(按表中規(guī)定時間)測量每根鋼線與焦爐正面線的距離,將其與冷態(tài)數(shù)據(jù)比較,即得出爐長膨脹量。(六)爐高膨脹量的測量及計算爐高用水平儀測量,地點選擇在焦爐頂縱中心線處(此處最高),選擇若干排(須固定并有標記)燃燒室的16火道(或17火道)的看火孔座磚上,按標記測量冷態(tài)的標高記下數(shù)字。隨著溫度升高,爐體上長(按規(guī)定時間要求)測量標記點的標高,與冷態(tài)標高比較得出爐高向膨脹量。(七)烘爐支管邊炭化室小孔板邊炭化室的烘爐小孔板,孔徑截面積是爐組內炭化室小孔板的1.3-1.5倍,現(xiàn)按1.4倍計算邊炭化室(包括爐邊墻)小孔板的孔徑如下:烘爐小孔板的孔徑(mm)邊炭化室小孔板的孔徑(mm)個數(shù)67.14910.741214.241517.74注:①孔徑精確到0.1mm;②可用備用量的孔板改裝。7.把資料中的“炭化室高為6m,50孔焦爐煤氣烘爐綜合記錄”是烘爐實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